[1] 王馥棠,近百年我国积温的变化与作物产量,地理学报,37卷,3期,1982年
[2] 张先恭、李小泉,本世纪我国气温变化的某些特征,气象学报,40卷,2期,1982年
[3] 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天气气候所、南京气象学院农业气象研究室,我国农业气候资源和种植制度区划,农业出版社,1981年
[4] 黑龙江农业气候区划,气象,1977年,12期
[5] 王馥棠、李郁竹,北京地区农业热量资源的初步分析,气象学报,34卷,3期,1964年
[6] 曹学成、王伟民,通县的热量条件与耕作制度,气象,1980年,B期
[7] 王馥棠,10℃积温的中短周期分析,气象学报,39卷,3期,1981年
[8] Z.Uchijima, Long-term change and variability of sum of air temperature during period with daily mean above 1O℃,农业气象(日),31卷,4期,1976年
[9] 卢其尧,我国年极端低温变化特征的农业气候学分析,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3期
[10] 高素华、章庆辰,我国日平均气温≥10℃的积温及其持续日数的周期分析,气象,1982年,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