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学术活动
    李秀军
    地理科学. 2008, 28(4): 585-585. doi: 10.13249/j.cnki.sgs.2008.04.585
    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承办的"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于2008年7月14-15日在长春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地理学界和相关学科的科技工作者以及港澳台和澳大利亚的地理学者1000余人出席了这次盛会。本次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东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主办,吉林省地理学会、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吉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长春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延边大学理学院地理系和白城师范学院地理系协办。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
  • 学术活动
    王文刚, 陈英
    地理科学. 2008, 28(4): 586-586. doi: 10.13249/j.cnki.sgs.2008.04.586
    第三届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于2008年7月13日在东北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本届年会由中国地理学会、全国地理学研究生联合会、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研究生会和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生会联合承办,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科院各所等30多家单位协办,ESR I中国(北京)有限公司对本次年会提供了赞助,同时东北师范大学暨吉林省自然博物馆给予了大力支持。全国地理学研究生联合会执行主席,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研究生王文刚主持了开幕式。中国地理学会秘书长张国友研究员、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薛康教授、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副所长张柏研究员、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饶从满教授、全国地理学研究生联合会常务副主席梁育填博士等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高度评价了本届研究生学术年会,并对所有与会研究生提出殷切希望。全国地理学研究生联合会常务副主席、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博士生姚允龙主持了年会主题论坛。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阎百兴研究员做了"东北黑土水土流失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的报告;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丁四保教授做了"关于区域问题和区域地理研究"的报告;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宫辉力教授做了"对地观测技术与国家减灾需求"的报告。这些精彩的报告赢得了与会学子的阵阵掌声,现场反响热烈。
  • 学术活动
    韩北
    地理科学. 2005, 25(1): 125-126. doi: 10.13249/j.cnki.sgs.2005.01.125
    Baidu(4)
    2004年12月27-29日,由广西文化厅和北海市政府主办在广西北海市合浦县举行了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理论研讨会。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地理学会名誉理事长吴传钧教授等近5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考察、研讨了北海(合浦)在海丝路历史上的地位、作用和相关的自然生态、人文地理、旅游资源开发利用问题。会议收到论文50多篇,通过交流、研讨,取得两方面共识:合浦作为中国古代海丝路的最早始发港,文献和实物确证无可置疑,且比同为最早始发港的徐闻重要和繁荣;北海(合浦)应充分利用海丝路丰富的文化遗产与资源,抓住机遇,促进经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 学术活动
    赵魁义
    地理科学. 1996, 16(4): 384-384. doi: 10.13249/j.cnki.sgs.1996.04.384
    国际生态协会湿地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国际湿地第五届大会,1996年9月22~28日在澳大利亚西部大城市佩斯市举行,出席会议的有36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共400余人.会议由姆达恩大学校长Artthur J.Mccomb博士主持,在澳大利亚大学隆重召开.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湿地的未来”.从4个方面(湿地环境效益;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过程;应用研究和湿地管理政策与规划)论述了世界湿地的重要意义.
  • 学术活动
    赵魁义, 何岩
    地理科学. 1994, 14(4): 387-387. doi: 10.13249/j.cnki.sgs.1994.04.387
    1994年8月9日至11日,在长春召开湿地环境与泥炭地利用国际讨论会.会议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和国际泥炭学会第一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武汉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协办.同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局、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和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赞助.来自日本、爱沙尼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芬兰、爱尔兰和美国等国外专家26人,国内来自科研、大专院校、煤炭部、各地环保部门和生产单位等专家80人,共计106人参加会议.
  • 学术活动
    王缉慈
    地理科学. 1994, 14(2): 197-198. doi: 10.13249/j.cnki.sgs.1994.02.197
    Baidu(2)
    国际地理联合会工业空间组织委员会是研究工业地理的专业委员会,1992年夏在华盛顿国际地理大会上成立.其前身是工业变化委员会(1984—1992)和工业系统委员会(1976—1983).自1984年中科院地理所李文彦先生第一次应邀参加该学术团体的会议以来,我国工业地理学者李文彦、陆大道、李小建、庞效民、曹勇等人曾先后参加了在法国、西班牙、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和美国举行的历次学术讨论会.李文彦先生曾任工业变化委员会常务委员,王缉慈被任命为工业空间组织委员会(1993—1996)常务委员.1993年学术讨论会于7月25日在日本东京举行.这次会仪是工业空间组织委员会成立之后举行的第一次学术讨论会,参加者来自24个国家,共80人左右.我国代表北京大学王缉慈和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于振汉、李为应邀出席了会议.会上提交论文35篇,宣读33篇.
  • 学术活动
    李宝日, 陈传康
    地理科学. 1993, 13(1): 90-90. doi: 10.13249/j.cnki.sgs.1993.01.90
    6月1日~6日在著名风景名胜区,湖南省张家界所在地——大庸市召开了《第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讨论会》.原区域旅游开发研究会为从事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的各方面专家、研究人员、管理干部自愿组成的一个民间学术团体.众多学术研究成果及其在区域旅游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促使区域旅游开发研究会被中国旅游协会接纳为其所属的专业委员会.
  • 学术活动
    杨慧媛
    地理科学. 1993, 13(1): 94-94. doi: 10.13249/j.cnki.sgs.1993.01.94
    东北地区人文地理讲习班,于1992年8月20日至30日在吉林市召开.经过各方共同努力,完成原订计划,取得园满成功,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讲习班得到美国亚洲高等教育基督教联合董事会的部分经费资助,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吉林省分会和吉林省地理学会联合举办.吉林省教委副主任梁之文代表中国教委和吉林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在大会发言.吉林省地理学会秘书长高林本在开幕式上讲话.吉林省地理学会理事长黄锡畴在闭幕式上作了总结.
  • 学术活动
    陈志明
    地理科学. 1991, 11(1): 97-97. doi: 10.13249/j.cnki.sgs.1991.01.97
    Baidu(2)
    为了配合本世纪最后10年的“国际减灾10年”活动,国际地理联合会(IGU)在1989年初建立了相应的学术组织——突发地貌灾害研究组(Study Groupon Rapid Geomorphological Hazards)。这是IGU中除22个委员会之外的6个研究组之一。
  • 学术活动
    张文芬, 陈淑云, 赵大岭
    地理科学. 1991, 11(1): 98-98. doi: 10.13249/j.cnki.sgs.1991.01.98
    Baidu(5)
    1990年6月11日至15日在芬兰于伐斯屈拉召开了国际泥炭生产和利用会议。会议由芬兰泥炭工业协会组织,协作者为芬兰技术研究中心、芬兰地质调查所和于伐斯屈拉议会。参加会议的有14个国家209位代表,中国参加6人。会议论文文摘计87篇,中国在分会发言一篇,展出三篇。会议的宗旨是:在90年代将有更多的地区建立泥炭工业和利用泥炭,深入地研究和开发工作在许多国家得到了非常可喜的进展,工业用泥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实力,泥炭新的吸引力还表现为能源以外的利用途径。
  • 学术活动
    李为, 徐效坡
    地理科学. 1990, 10(4): 385-386. doi: 10.13249/j.cnki.sgs.1990.04.385
    Baidu(1)
    1990年4月16日至17日在长春召开了建设和发展地理科学东北片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讨论国家科协主席钱学森先生关于建立地理科学体系与发展地理科学的一系列讲话,研究如何落实钱老的倡议,建设和发展地理科学问题。会议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主持,参加会议的单位有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系,吉林省地理学会、黑龙江省地理学会、辽宁省地理学会,吉林省气象学会、延边大学、吉林教育学院、黑龙江省教育学院,以及吉黑二省国土规划部门,共30多位代表。
  • 学术活动
    赵大岭, 任淑芬
    地理科学. 1990, 10(2): 188-188. doi: 10.13249/j.cnki.sgs.1990.02.188
    Baidu(4)
    1989年5月16日至20日在美国明尼苏达州伯米季大学召开了第三届伯米季国际泥炭会议,本次会议的议题是:“泥炭、泥炭地的特征和应用”。参加会议的国家有中国、苏联、美国,英国、芬兰、加拿大、爱尔兰、马来西亚、联邦德国、匈牙利、泰国、波兰、印度尼西亚等14个国家,近100余各代表。我国出席会议的有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北京矿冶学院的3位同志。
  • 学术活动
    史培军
    地理科学. 1990, 10(2): 189-190. doi: 10.13249/j.cnki.sgs.1990.02.189
    Baidu(1)
    由中国地理学会古地理组、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发起,并同《干旱区资源与环境》编辑部共同组织的“地理环境演变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8月15日-17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会议秘书处共收到论文全文及摘要52篇。参加会议的正式代表35人,列席和特邀代表10人,共计45人。大会就下列主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 学术活动
    秦其明
    地理科学. 1989, 9(4): 386-386. doi: 10.13249/j.cnki.sgs.1989.04.386
    庆祝林超先生八十寿辰、赵松乔先生七十寿辰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召开。著名地理学家曾世英、王乃梁、李孝芳和有关领导王义道,左大康、张兰生、胡兆量、赵济、张丕远、廖克、孙惠南等15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大会收到中山大学地理系、兰州大学地理系、中国地名委员会及地理学界许多知名学者、教授的贺电与贺信。
  • 学术活动
    张文芬
    地理科学. 1989, 9(1): 33-33. doi: 10.13249/j.cnki.sgs.1989.01.33
    国际温暖与寒冷地区湿地水文会议于1988年6月6日至8日在芬兰的约恩苏召开。出席会议的计有16个国家,98位代表。会议的组织者为芬兰科学院、芬兰水与环境国家委员会、芬兰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国家委员会和约恩苏大学。会议的协作单位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水文科学协会(IAHS)和国际泥炭学会(IPS)。中国有五位作者的4篇文章被收入会议论文集,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一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 学术活动
    尹善春, 郭子光, 马学慧
    地理科学. 1989, 9(1): 91-92. doi: 10.13249/j.cnki.sgs.1989.01.91
    第八届国际泥炭会议,于1988年8月15日至8月20日在苏联列宁格勒举行。参加会议的有苏联、芬兰、联邦德国、波兰、瑞典、加拿大、中国等27个国家,约计600多位代表,我国出席会议的有16人。大会收到学术论文150余篇,我国提交大会论文19篇,受到与会代表的欢迎和重视。第八届国际泥炭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寻求与交流泥炭科学和技术基本观点及实际问题的情报、信息、经验以及解决途径,促进泥炭事业国际之间的联系与合作。
  • 学术活动
    张学林
    地理科学. 1989, 9(1): 93-93. doi: 10.13249/j.cnki.sgs.1989.01.93
    “环境生命元素与健康”国际学术讨论会(International Symrosium of EnvironmentalLife Element and Health)首次在我国首都——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主办,自1988年11月1日至5日历时5天,来自西欧、北美、拉美和亚洲等16个国家250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收到论文283篇。会议领导小组组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孙鸿烈教授致开幕词,卫生部部长陈敏章同志出席会议表示祝贺,并做了重要讲话。
  • 学术活动
    赵魁义
    地理科学. 1988, 8(3): 293-294. doi: 10.13249/j.cnki.sgs.1988.03.293
    Baidu(32)
    加拿大湿地与泥炭生产国际科学讨论会于1987年8月24-30日在埃德蒙顿(Edmontor)举行。芬兰、挪威、英国,美国和中国等10多个国家,200多位代表出席,收到论文上百份。会议由国际泥炭协会副主席加拿大泥炭委员会秘书长 Tibbetts 先生主持,用两天半时间进行学术报告,四天时间进行外业参观和考察,参观加拿大不同的湿地类型,考察森林沼泽排水和泥炭开采现场.在大会上报告的论文有:(1)加拿大湿地资源的基本状况;(2)泥炭生产在园艺市场上的趋势;(3)北部泥炭地生物的贫乏;(4)国有湿地保护问题。
  • 学术活动
    王凤慧
    地理科学. 1988, 8(2): 188-188. doi: 10.13249/j.cnki.sgs.1988.02.188
    景观综合工作组是IGU的17个工作组之一,全称为"景观综合——复杂景观管理的地生态学基础"(Landscape Synthesis—Geoecological Foundation of Complex Landscape Management)。景观综合工作组的主要任务是:(1)建立和发展景观综合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论体系;(2)以协调人—地关系为目的,组织景观综合方面的国际学术交流和研究协作。
  • 学术活动
    张为中
    地理科学. 1988, 8(1): 98-98. doi: 10.13249/j.cnki.sgs.1988.01.98
    为进一步全面落实国家计委下达的《松花江、辽河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的工作任务,水电部松辽水利委员会于1987年8月28日至29日,在长春召开了《北水南调》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吉林省环境保护研究所、东北师范大学和吉林省水利勘测设计院等单位的30多位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
  • 学术活动
    林炳耀
    地理科学. 1987, 7(4): 383-387. doi: 10.13249/j.cnki.sgs.1987.04.383
    1986年8月26日至28日,我应IGU Math、Models Working group主席比基姆的邀请,作为该组常委成员参加数学模型组学术讨论会并任住房与劳动力市场数学模型组主席。会议期间对我国若干领域的地理研究工作与国外有关工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已向学会汇报,述此,以供参考。
  • 学术活动
    《地理科学》编委会
    地理科学. 1987, 7(1): 9-9. doi: 10.13249/j.cnki.sgs.1987.01.9
    为了促进地理科学的繁荣昌盛,使学术刊物更好地为出成果出人才服务,《地理科学》编委会特决定自1686年起,设立中青年优秀论文奖励基金,并举办每年一度的中青年优秀论文评选活动。评选对象主要是中青年地学工作者(55岁副教授以下,含55岁副教授)在当年《地理科学》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术活动
    赵魁义, 黄锡畴
    地理科学. 1987, 7(1): 97-97. doi: 10.13249/j.cnki.sgs.1987.01.97
    国际泥炭学会(IPS)主持召开的“泥炭地在工业和林业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6月9-13日在芬兰奥鲁(Oulu)举行,有来自17个国家的16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共收集论文35篇,摘要20份。会议进行了两天半学术报告,尔后,组织参观了粤鲁泥炭发电厂、芬兰林业研究所穆候斯(Muhos)林业试验站、尤瓦斯库拉(Jyvskyl)泥炭热电厂及泥炭开采和利用,最后还参观了芬兰国家燃料中心(Vapo)展出的各种工业与民用泥炭燃料。会议期间,奥鲁大学校园陈列了芬兰制造的各种泥炭开采机械和供索取的有关资料。
  • 学术活动
    山民
    地理科学. 1987, 7(1): 98-98. doi: 10.13249/j.cnki.sgs.1987.01.98
    《地理科学》第二届编委会于1986年12月1日在北京召开。顾问编委丁锡祉及编委左大康、吴传钧、陈述彭、陈静生、李孝芳、李容全、施成熙、赵松乔、黄锡畴、郝凌云、李为等出席了会议。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图书情报出版委员会及科学出版社等单位的特邀代表以及编辑部全体成员也参加了会议。各地编委及代表们欢聚一堂,为期两天的会议气氛十分热烈、亲切和舒畅,会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地理科学》主编黄锡畴研究员主持了会议。
  • 学术活动
    赤邑
    地理科学. 1986, 6(4): 387-388. doi: 10.13249/j.cnki.sgs.1986.04.387
    Baidu(3)
    松花江水系环境保护研究是1983年中国科学院下达的重点课题,是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所、长春应化所、高能物理所等单位承担并得到吉林、黑龙江两省有关部门大力协作进行的。这项研究是在过去十年松花江水系环境问题单项研究基础上,经过三年的系统考察研究而完成的,于1986年7月2—5日在吉林市通过中国科学院院级鉴定。
  • 学术活动
    刘兴土
    地理科学. 1986, 6(2): 195-196. doi: 10.13249/j.cnki.sgs.1986.02.195
    "六五"期间,中国科学院承担了三江平原科技攻关任务,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复查、合理开发与综合治理以及农业若干增产技术研究。在长春分院和地学部的主持下,组织了院属长春地理所、林土所,黑龙江农业现代化所等十五个研究所的二百多名科研人员参加,并与黑龙江省的二十二个单位协作,进行多学科、多部门的联合攻关,园满地完成了各项研究计划指标,取得了丰硕成果。1985年11月27日至30日,中国科学院受国家科委委托,在长春召开农业自然资源复查成果鉴定会。
  • 学术活动
    于振汉, 郝凌云, 范正一
    地理科学. 1986, 6(1): 99-100. doi: 10.13249/j.cnki.sgs.1986.01.99
    1985年夏,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赴西德国土整治与区域规划考察组对西德国土整治与区域规划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考察,现将考察所见见所闻作一简要介绍.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西德)面积24.8万平方公里,位于欧洲中部,北部濒临北海和波罗的海,陆上与九个国家为邻.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有高度发达的工业和稠密的交通运输网络,城市化水平较高,农牧业发展也具有一定水平.许多重要的国际交通线路都通过这里,因此成为欧洲陆路和空中交通的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 学术活动
    李风华
    地理科学. 1985, 5(3): 282-282. doi: 10.13249/j.cnki.sgs.1985.03.282
    吉林省地理学会地貌与第四纪地质专业委员会与中国1:100万地貌图编委会东北协作片,于1985年4月18月至21日在长春联合召开了以如何进一步开展东北1:100万地貌图和第四纪地层划分为中心的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术讨论会。来自东北三省及北京,南京、青岛的有关高等院校、生产及科研等24个单位的4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和论文摘要共28篇,其中19篇在大会上进行了宣读。
  • 学术活动
    赵焕宸
    地理科学. 1985, 5(3): 287-288. doi: 10.13249/j.cnki.sgs.1985.03.287
    结合我所承担三江平原地区农业综合开发与国土整治的科技攻关项目,由自然地理、植被、经济地理、气候专业共五人组成国土资源农业综合利用考察团,应日本"日中地理学会议"邀请,并得到日本"北海道泥炭地研究会"的大力协助,于一九八四年九月一日至十月一日对日本以北海道为中心的沼泽泥炭地进行了综合考察与访问。整个考察过程中,我们自始至终紧紧围绕沼泽开发、综合利用与保护;山地资源综合利用与牧场改良为主的国土合理开发与整治。考察地区北起日本最北端宗谷丘陵南至本州群马县一带,几乎包括日本所有的泥炭沼泽地。
  • 学术活动
    万恩璞
    地理科学. 1985, 5(2): 191-192. doi: 10.13249/j.cnki.sgs.1985.02.191
    亚太地区遥感应用于土地资源管理的会议于1984年11月19~22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会议由联合国社经会区域遥感规划委员会和马来西亚农业研究与开发研究所主持。参加会议的有12个国家和地区的76位代表和6名特邀代表。会议由马来西亚农业部副部长 Goh Cheng Teik 致开幕词,指出当前世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粮食与日益增长的人口之间的矛盾,因此查清资源、细致地作出利用和保护资源的规划是十分必要的。他希望遥感技术能在资源开发和管理中发挥更大作用,并带来农业上的革命。这次会议的目的就是交流遥感技术在亚太国家的发展情况,特别是在土地资源方面的利用情况,以便制定出各国以及区域的遥感技术发展规划,为解决亚太区日益严重的耕地稀少问题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