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摘登”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学位论文摘登
    马建平
    地理科学. 1994, 14(2): 194-196. doi: 10.13249/j.cnki.sgs.1994.02.194
    Baidu(11)
    大安古河道系嫩江在晚更新世末至全新世时期河道发生变迁所形成的地貌遗迹.它是北起黑龙江省泰来县江桥,南经月亮泡、查干湖,于松源市长山镇附近与现代嫩江相联的大型嫩江古河道的南段,命名为大安古河道.行政区划归属吉林省大安市,地理座标为123°30′~124°30′E,45°~46°N.大安古河道是松嫩平原第四纪水文网演变的重要组成部分,系应用卫星遥感技术结合野外地质地貌调查发现的.本文运用剖面测量勘探、粒度分析、重矿物鉴定、粘土矿物X衍射、石英砂电镜扫描、14C年代测定、孢粉分析、微体古生物分析等综合手段,获得了该古河道丰富的古地理信息,系统地论证了大安古河道的存在及其沉积环境,并阐述了形成演化过程.
  • 学位论文摘登
    王学雷
    地理科学. 1993, 13(1): 85-86. doi: 10.13249/j.cnki.sgs.1993.01.85
    Baidu(7) CSCD(2)
    沼泽在我国分布十分广泛.以温带地区及青藏高原分布面积最大,东北三江平原、若尔盖高原是我国著名的沼泽分布区,其中三江平原分布着我国面积最大,集中成片的沼泽,据多时相卫星图象解译和实地调查,现有沼泽总面积约11万 km2.沼泽是一种特殊的自然综合体.地表经常过湿或有薄层积水,生长沼生和湿生植物,有泥炭积累或无泥炭而仅有草根层和腐质层,但均有明显的潜育层.为了更好地利用和保护沼泽,并探讨沼泽地开垦前后小气候的变化规律.有必要对土壤气候中的基本因素——土壤热力特性进行分析研究.1987~1988年,在中国科学院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生态试验站,选择典型沼泽类型(毛果苔草沼泽和泥炭沼泽)以及开垦后的耕地进行小气候观测和野外调查,并通过土壤热物理实验方法,分析讨论了沼泽土壤热学性质.
  • 学位论文摘登
    王璟璐
    地理科学. 1993, 13(1): 87-90. doi: 10.13249/j.cnki.sgs.1993.01.87
    Baidu(7)
    哈尔滨地区是东北地貌第四纪研究程度较高的地区.从本世纪20年代中期在哈尔滨顾乡屯发现一完整的犀牛头骨化石开始,许多中外学者对哈尔滨地区地貌与第四纪地质进行了大量调查.在搜集前人资料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阶地组成物质的岩相特征和地层,并且考虑到地貌特点,对松花江哈尔滨段阶地进行划分、对比和制图,对阶地沉积物进行系统的测试分析,以期对松花江哈尔滨段阶地有一较全面的认识.
  • 学位论文摘登
    张平宇
    地理科学. 1993, 13(1): 91-93. doi: 10.13249/j.cnki.sgs.1993.01.91
    Baidu(11) CSCD(1)
    龙井市是吉林省东部长白山区、延边朝鲜自治州南部的一个县级市.东南部隔图门江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相望.市域南北长116.3km,东西宽73km,面积为3196.6km2.现在,龙井市辖1市、5镇、13乡,总人口287230人.龙井市城镇体系历史演变过程可分为三个重要阶段:1909年以前,为聚落产生时期.此时,朝鲜垦民大量移入,海兰江流域到处出现朝鲜移民的聚落,居民多达5590户.1909年至1949年,龙井沦为日本通商地,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使龙井市成为整个延边地区的中心城市.到1934年.人口已达26035人,并开始称为龙井市.建国以来,龙井市社会经济得到了全面发展,城镇化水平己由建国初期的21.2%提高到现在的48.5%.目前,市域基本形成了以龙井市为中心,5个建制镇为纽带,13个乡为基础的城镇体系.
  • 学位论文摘登
    宋玉祥
    地理科学. 1991, 11(1): 94-96. doi: 10.13249/j.cnki.sgs.1991.01.94
    Baidu(32)
    东北地区是我国最早建立起来的以重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基地,又是我国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到1985年末,全区市镇人口达6271.4万人,占全区总人口60.8%,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煤矿城镇是东北地区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矿城镇的发展建设,对完善区域城镇体系,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煤矿城市指因煤炭开采而兴起,煤炭工业为主要的工业生产部门、煤炭工业职工居全市各部门职工人数首位的城市。煤矿镇指煤炭年产量大于20万t,以煤炭工业为主要工业生产部门的建制镇。
  • 学位论文摘登
    余思德
    地理科学. 1990, 10(2): 185-187. doi: 10.13249/j.cnki.sgs.1990.02.185
    Baidu(1)
    辉南县属于长白山山地和松辽平原过渡地带的低山丘隆区。海拔高度大部在300-1000m,地势由东南部向西北部逐渐倾斜,构成东南部山高林多,中部丘隆起伏,西北部河谷平原的三种地貌类型。该县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为3.5℃,年平均10℃,积温2584℃,年平均降水量686.1mm,年平均日照2598小时,光、水、热等条件能够满足水稻、玉米、高梁等喜温作物的生长需要,但低温冷害较为严重。
  • 学位论文摘登
    许学强, 黄丹娜
    地理科学. 1989, 9(3): 197-203,291. doi: 10.13249/j.cnki.sgs.1989.03.197
    Baidu(25) CSCD(4)
    本文对近二十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城ft化进程及城镇职能变化和空问分布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论证。
  • 学位论文摘登
    邓育仁, 丁晶
    地理科学. 1989, 9(3): 204-212,291. doi: 10.13249/j.cnki.sgs.1989.03.204
    Baidu(7) CSCD(2)
    年径流序列相依性的探讨在理论上和实用上均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研究长江上游主要河流年径流序列相依性的一般规律和地区上的变化特点,并探隶这种变化的原因.文中最后指出了在不同条件下描述年径流序列变化的冬种随机摸塑。
  • 学位论文摘登
    吴永莲, 凃美珍, 吴宝俊
    地理科学. 1989, 9(3): 213-220,291. doi: 10.13249/j.cnki.sgs.1989.03.213
    Baidu(6) CSCD(2)
    本文利用45个高空台站及100余地而台站的资料,对华北地区盛夏的强季风(1973年)和弱季风年(19勺年)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文对强、弱季风年分别计算了湿静力能量、高低空流场、风的垂直结构、水汽含量及输送、水汽收支及水分循环等项目,从而得知该两年中各要素场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
  • 学位论文摘登
    肖荣寰, 李铁成, 乔娜
    地理科学. 1989, 9(3): 221-231,291. doi: 10.13249/j.cnki.sgs.1989.03.221
    Baidu(5)
    环境地貌是现代地貌学中一个新兴的部门.本文系统论述了长春市环境地貌的主要特征、区域结构及其与城区建设和发展的关系。
  • 学位论文摘登
    杨骥, 姜树春
    地理科学. 1989, 9(3): 232-241,291. doi: 10.13249/j.cnki.sgs.1989.03.232
    Baidu(3) CSCD(2)
    本文研究了松花江氮转化规律。发现低水温条件下(特别是冰封期)氨氮的实测浓度变化不符合目前广泛采用的一级动力学模式,氮扭的实测浓度主要受有机氮生成氨氮的速度和氨氮衰减速度两方面制约。应用化学动力学"连续反应"理论建立了松花江氨氮水质模型。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松花江氨氮污染环境容量.
  • 学位论文摘登
    李景保
    地理科学. 1989, 9(3): 242-251,291. doi: 10.13249/j.cnki.sgs.1989.03.242
    Baidu(10) CSCD(2)
    本文定量分析了桐庭湖水系江湖离子径流量的时空变化规律、化学剥妇瞬性及其影响因素,同时,还应用相关分析法研究了集水面积内水体在流动过程中,离子径流与固体径流之间的物理、化学联系和影响。
  • 学位论文摘登
    马树庆
    地理科学. 1989, 9(3): 252-258,292. doi: 10.13249/j.cnki.sgs.1989.03.252
    Baidu(5) CSCD(2)
    本文根据吉林省东部长白山区的地貌特点和火气气候特征,采用长序列雨量资料,分析了年雨量和5一9月雨量在各主要山脉(山休)不同坡地方位上的分布特征,获得了不同坡向的相对雨量分布系数,建立了和对雨危系数随坡向角而变化的数学模型,
  • 学位论文摘登
    王珏
    地理科学. 1989, 9(3): 289-290. doi: 10.13249/j.cnki.sgs.1989.03.289
    Baidu(6)
    闽江河口区晚更新世以来,长期处于构造下沉过程之中,受海平面升降的影响,经历了距今65000年左左的琅歧海侵、距今3—4万年左右的福州海侵和全新世长乐海侵。沉积了数十米厚的晚第四纪地层,含有丰富的孢粉。由于该区地处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间的过渡地带,气候变迁造成的古植被演化在孢粉组合中表现较为明显。本文收集了闽江河口区十多个钻孔的系统孢粉资料,对照地层划分和14C 测年成果,对该区晚更新世和全新世两个阶段的气候变迁进行综合分析。
  • 学位论文摘登
    黄锡畴
    地理科学. 1989, 9(2): 97-104,195. doi: 10.13249/j.cnki.sgs.1989.02.97
    Baidu(143) CSCD(13)
    本文作者提出"招泽是水陆相互作用的,其有半水半陆过渡性质的自然生态系统"新概念。从其分布、形成途径、生态环境、沼泽植物群落和动物群落的特点等方面作了论证,并认为建立水陆相互作用的人工生鑫系统-基塘系统是沼泽生春建设的正确途径。
  • 学位论文摘登
    杨吾扬
    地理科学. 1989, 9(2): 105-112,195. doi: 10.13249/j.cnki.sgs.1989.02.105
    Baidu(16) CSCD(5)
    本文探讨了作为现代地理学理论分支的理论地理学的科学问题.作者以其它自然科学和经济学为参照系,指出一门科学理论分支的产生,是该科学走向成熟的表现。继而分析了四分之一个世纪来,理论地理学的主要成就,包括美,英和苏联的代表性作品评述。文章重点讨论了理论地理学的内容结构,指出人与环境、区位论和区城研究是结合社会盛要、并使地理学的三个传统学派创新、融合的产物。提出了理论地理学在现代地理学体系中的枢纽地位.
  • 学位论文摘登
    祁勇
    地理科学. 1989, 9(2): 113-121,195. doi: 10.13249/j.cnki.sgs.1989.02.113
    Baidu(9) CSCD(1)
    本文从国际大陆桥运输状况分析入手,着重论述了我国开展欧亚大陆桥运输的可能性和经济效益及其与海运直达路幼的比较,提出了我国开展大债桥运抽的四个方案(绥芬河、大连、天津、连云港),并进行方案比较分析。
  • 学位论文摘登
    张养才, 李全胜
    地理科学. 1989, 9(2): 122-132,195. doi: 10.13249/j.cnki.sgs.1989.02.122
    Baidu(3) CSCD(1)
    本文较系统分析了武夷山南北坡不同高度不同地形光、热、水农业气候资源特征,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对武夷山区农业气候资凉合理利用的模糊数学评判,握出了主要农作制和经济林果的适宜栽种层次,并运用服挂决策寻找最佳的作物布局和农作创。指出当前农业气傲资源开炭利用主要是在300m以上山区,特别是300-600m高度的稼合开发,将是萦荣山区经济的重要因素之一。
  • 学位论文摘登
    李振泉, 李诚固, 周建武
    地理科学. 1989, 9(2): 133-141,195. doi: 10.13249/j.cnki.sgs.1989.02.133
    Baidu(96) CSCD(8)
    本文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长券市育亚地域结构的历史演变和现状特征,根据长春市商业区位条件和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对长春市商业地域结构的合理调整与布局提出了一些探讨性的意见.
  • 学位论文摘登
    宿青山, 孙永堂
    地理科学. 1989, 9(2): 142-151,195. doi: 10.13249/j.cnki.sgs.1989.02.142
    Baidu(1) CSCD(1)
    本文利用第二类边界问题的解法,结合肇州试验场所进行的试验,对土壤水分垂直入渗的数学模型求解,得出了在降雨和灌溉条件下,既不积水又不产流时土壤水分运动入渗解,提出了入渗精度。
  • 学位论文摘登
    陈广庭
    地理科学. 1989, 9(2): 152-157,196. doi: 10.13249/j.cnki.sgs.1989.02.152
    陕北榆林沙区滩地甚多,按成因可分为古河谷型、湖沼洼地型和风蚀注地型.湖沼注地型滩地面积大、平坦,土澳下部有来经充分分解的泥炭,但土坡低温和水分过饱和,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不利因素.本文针对这些提出井浓井排与沟排相结合排水,利用草炭和明砂改造土城等措施,建设稳产高产基本田来发展滩区的农业生产。
  • 学位论文摘登
    王野乔
    地理科学. 1989, 9(1): 85-87. doi: 10.13249/j.cnki.sgs.1989.01.85
    Baidu(22)
    目前,遥感应用中广泛使用的图象处理方法,是以遥感数据的光谱特征为基础,以陆地卫星多光谱数据为主要信息源。由于自然现象的复杂性和随机性,以及多光谱数据在解象力、分辨率上的局限性,这种单一信息源的分析方法除能直接反映地物的波谱特征外,与地学研究定量化的需要仍有一定的差距。对某些自然地理因子(气候、土壤等)不能直接给出其光谱信息的反映,更不能从成因上加以显示,使分类精度受到影响。
  • 学位论文摘登
    冯志强
    地理科学. 1989, 9(1): 88-90. doi: 10.13249/j.cnki.sgs.1989.01.88
    中国1:100万地貌图制图规范业已制定,随之1:20万等大、中比例尺地貌图制图手册和规范的制定就提上了日程。本文根据1:20万新金幅地貌图的编制实践,提出了对编制1:20万地貌图制图规范的一些看法。
  • 学位论文摘登
    刘希林
    地理科学. 1988, 8(4): 389-391. doi: 10.13249/j.cnki.sgs.1988.04.389
    Baidu(20)
    泥石流是现代最快速的动力地质作用,是重要的地貌外营力之一。活跃于山区沟谷的泥石流,必然会给沟谷留下深刻的作用痕迹,产生清水沟和洪水沟所不具有的一系列沟谷地貌。一、泥石流沟谷横断面及其演变泥石流动力作用对沟谷的形态有极大的破坏和改造作用。泥石流沟谷横断面形态是泥石流和正常水流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却随泥石流动力作用性质的改变而表现出不同的形式。1.泥石流下切和侧蚀作用与“V”形沟谷泥石流沟谷的源头和上游,侵蚀作用占绝对优势。如云南东川蒋家沟上游多照与门前两支沟汇合处,1983年7月19日和1985年7月13日两次断面测量结果表明:冲淤之比约为28:1,最大下切深度为8.6m,左岸最大侧蚀宽度为24m。
  • 学位论文摘登
    宋增春
    地理科学. 1988, 8(4): 392-394. doi: 10.13249/j.cnki.sgs.1988.04.392
    设计和优化工业结构,不仅要使各工业部门间具有双向联系,而且要使工作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资金、劳动力等的输入输出逐步加强,最终达到各部门之间协调发展,相互促进,使工业系统用最小的人、财、物力的投入来获取最大的有效产出,求得系统的最佳功能。
  • 学位论文摘登
    王建军
    地理科学. 1988, 8(3): 290-292. doi: 10.13249/j.cnki.sgs.1988.03.290
    Baidu(4)
    丹东地区城镇体系是指由丹东市及其所辖的凤城、东沟、宽甸,岫岩四个县范围内的90个各级各类城镇所组成的城镇体系。这一地区位于辽宁省东南部,总面积1.9万平方公里,与朝鲜隔鸭绿江相望。丹东是我国最大的边境城市。作为一个开放的边境城市,丹东在辽宁省及东北地区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 学位论文摘登
    孙百达
    地理科学. 1988, 8(2): 196-198. doi: 10.13249/j.cnki.sgs.1988.02.196
    Baidu(2)
    为提高芦苇资源遥感定量解译水平,满足生产需要,我们以黑龙江省宝清县芦苇公司苇场为试验区,对芦苇资源的遥感定量解译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一、芦苇资源遥感定量解译中影响因子分折芦苇的生物特性、光谱特性及二者以传感器为媒介建立起来的有机联系,是芦苇资源遥感定量解译的理论依据。
  • 学位论文摘登
    张成文
    地理科学. 1987, 7(3): 287-289. doi: 10.13249/j.cnki.sgs.1987.03.287
    Baidu(2)
    三江平原地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行政上包括五个市、十七个县、四个农管局所属的四十八个国营农场、森工企业的八个局。全区土地总面积在16000万亩以上,其中平原占61%、山地丘陵占39%。总人口700余万,其中农业人口占53%。一、土地利用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本区土地利用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地广人稀,水土资源及其它物产丰富,开发利用的潜力大。气候适于小麦、大豆等作物的生长,并可满足绝大多数一季温带作物生长的要求。
  • 学位论文摘登
    周克俊
    地理科学. 1987, 7(3): 290-293. doi: 10.13249/j.cnki.sgs.1987.03.290
    常州市地处长江下游冲积平原,是新兴的中型工业城市,解放后,工业迅速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长,使城市用水量大幅度增加。同时,工业废水未能及时处理,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使部分水源地的供水能力降低。地下水过量开采,又引起水位下降.因此,常州市城市用水不足的问题很突出.一、区域水源特征1.地表水常州市河网稠密,较大的地表水体主要有滆湖、京杭大运河、德胜河、利港河、澡港河及长江。滆湖位于市西南,水浅,容量小,不宜作为城市供水的长期水源。
  • 学位论文摘登
    王维锋
    地理科学. 1986, 6(4): 384-386. doi: 10.13249/j.cnki.sgs.1986.04.384
    城镇体系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若干不同等级、不同职能和不同规模的城镇合理分工、有机联系、协同发展的整体。建立城镇体系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拟就景德镇城镇体系的地域范围、人口规模、发展战略和建设途径等问题作些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