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2 , 32 (4): 499-505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2.04.499

Orginal Article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七里海湿地临界评价研究

蔡为民1, 杨世媛1, 汪苏燕2, 周楠2

1.天津工业大学土地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天津 300387
2. 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天津 300192

Assessment on Critical Criteria of Qilihai Wetland for Different Exploitation

CAI Wei-min1, YANG Shi-yuan1, WANG Su-yan2, ZHOU Nan2

1. Land Use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 China
2. Administration of Tianjin Ancient Coast and Wetlands National Nature Reserve,Tianjin 300192, China

中图分类号:  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0690(2012)04-0499-07

收稿日期: 2011-03-9

修回日期:  2011-08-22

网络出版日期:  2012-04-20

版权声明:  2012 《地理科学》编辑部 本文是开放获取期刊文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科研教学等,但不允许用于商业目的.

基金资助:  天津市科技支撑项目(08ZCGHHZ00900)资助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蔡为民(1970-),男,山东淄博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公共政策分析及湿地资源管理研究。E-mail:157903792@qq.com

展开

摘要

在“湿地临界”概念的基础上,定性分析了湿地利用与保护的平衡状态,探讨了不同利用方式下的湿地临界的研究步骤,并从基于耕地和河蟹养殖地两种土地利用方式入手,对七里海湿地临界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通过建立湿地临界模型,从经济效益评价和生态效益的评估入手,对湿地资源利用与保护进行临界分析,可以较好的反映湿地利用的临界状态;采用该方法,七里海湿地耕地利用的年净收益为9 5941.42元/ hm2,净损耗为18 072.75元/ hm2,临界效益(△B)值为77 868.67元/hm2;养殖河蟹的年净效益为21 622.68元/ hm2,净损耗为2 0274元/ hm2,△B值为1 348.68元/ hm2,说明在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下,耕地和养殖河蟹两种利用方式尚未超出开发利用的临界准则,七里海湿地仍然具有开发潜力。

关键词: 湿地临界 ; 生态服务效益 ; 相容性 ; 七里海湿地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wetland criticality” ,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was made in this paper to research on wetland exploitation and reservation optimization, and then the research procedures on the critical criteria of different kinds of used wetland.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es of the use of cultivated land and the farming of river crab, the paper makes an assessment on criteria of Qilihai Wetland. The theory of exploita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Qilihai Wetland means that the net marginal earnings of wetland should not be less than the net marginal losses when wetland is exploited. It can be defined as the equilibrium of utilization and reservation. This theory consists of ecological criteria,economical criteria and social criteria. Ecological criteria means that the basic constraint of economical and social criterion is usually seen as the dynamic constraint. The three aspects are not independent but interactive and restricted mutually, so they form an entirety that should not be separated. This passage also made a preliminary study of utilization and protection criticality of Qilihai Wetl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that the wetland was used as cultivation and raising crabs. By estimating the value of ecosystem service, the outcome of earnings and losses were calculated by means of the analysis on compatibility of each ecosystem service.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way to establish a critical model of wetland and the analysis of economical benefit and ecological benefit could reflect the situation of wetland (utilization of critical situation by analyzing the criticality of wetland used and reserved resource). The net earnings of farmland were 2 231 798.42 yuan/hm2 and the net losses were 18 072.75 yuan/hm2, so the value of ΔB, which was the criteria of exploitation and preservation limitation, was 2 213 725.67 yuan/hm2. The net earnings of crab were 21 622.68 yuan/hm2 and the net losses were 20 274 yuan/hm2, so the value of ΔB, was 1 348.68 yuan/hm2.The preliminary study showed that Qilihai Wetland, exploited as cultivation and raising crab, is not overstepped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current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Qilihai Wetland could be exploited potentially in the future.

Keywords: wetland criticality ; ecosystem services benefit ; compatibility ; Qilihai Wetland

0

PDF (462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蔡为民, 杨世媛, 汪苏燕, 周楠.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七里海湿地临界评价研究[J]. , 2012, 32(4): 499-505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2.04.499

CAI Wei-min, YANG Shi-yuan, WANG Su-yan, ZHOU Nan. Assessment on Critical Criteria of Qilihai Wetland for Different Exploitation[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2, 32(4): 499-505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2.04.49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湿地利用程度加剧,导致湿地面积不断缩小、功能逐渐丧失,湿地利用与保护的矛盾日益凸显。国内外许多学者开始对湿地健康状况加以关注[1~7],湿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逐渐成为湿地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在湿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协调关系方面,国外学者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进行了货币表述的量化研究,并归纳了评价方法,构建了评价模型[8~10]。中国学者在这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1~17],主要是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经济价值进行了探讨。目前,针对湿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研究大多是停留在对策建议或是工程措施方面,缺乏对湿地利用与保护均衡状态的研究。由于湿地资源具有特殊的经济属性和生态功能,人类能够以较少的投入换取较多的物质产出,从而导致了湿地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冲突。因此,必须协调两者的关系,寻找它们的最佳结合点,使人类在利用湿地过程中遵循合理规模,符合其承受能力,确保湿地资源得以持续利用。本文在“湿地临界”概念的基础上,定性分析湿地利用与保护的最佳状态,探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湿地临界的研究步骤,并从基于耕地和养殖河蟹两种利用方式入手,初步探讨了七里海湿地利用与保护的临界问题。

1 湿地临界的内涵及评价模型

1.1 湿地临界的内涵

随着技术的进步,人类可对开发利用的湿地资源进行适当的恢复,从而保证其各项功能的持续发挥。因此,可综合考虑湿地利用中的各种效益,将达到上述各种效益的平衡点或平衡状态视为“湿地临界”。即所谓湿地临界,就是针对湿地资源特定的利用方式与开发规模,通过评价湿地利用所获得的净效益与净损失,确定湿地利用与保护的对立统一的平衡状态。

湿地临界依据在特定利用方式与开发规模下,利用活动的净效益与生态损失的关系来评价湿地状态,这可成为人们进行湿地利用与保护的基本准则。如果净效益低于生态损失,表明湿地利用应有所限制,并采取相应的保护和恢复措施;如果净效益高于生态损失,表明还可进一步加大湿地利用力度,力求做到湿地资源功能和效益的充分发挥[18]

1.2 湿地临界的评价模型

1.2.1 湿地临界概念模型

大多数情况下,人类利用湿地资源最直接的目的是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但是必须要分析经济收益与生态损失之间的关系,从而确保开发利用的最佳状态,可以用Logistic曲线来表征其状况。

1) 假设湿地某项开发利用,其收益(Y)与投入的开发强度(x)的函数关系如下:

Y=f(x) (1)

正常情况下,初始阶段收益总是随着开发活动强度的增加而增多,但是在一定的条件之下,资源的生产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当利用强度达到某个标准之后,收益则无法再根据投入的增多而相应增加。

2) 假设湿地进行此项开发利用造成的生态负效应(Z)与开发利用强度(x)的函数关系如下:

Z=g(x) (2)

正常情况下,开发程度越大,资源环境受到的影响越大。

基于以上的假设条件,可以得到开发利用与经济收益和生态影响之间的关系[19]:假设进行一项开发工程的最低效益为Y1(该项活动的最低利润),此时的投入成本为XY1,最大效益为Y2(超过Y2后,即使继续增加投入成本,收获的利益也不会再增多),此时的投入为XY2;假设开发活动的成本投入达到XZ1时,开始对自然生态环境发生作用,此时为生态环境可以承载的下限Z1,当投入水平上升至XZ2后,生态环境被破坏的程度到达一定极限,即生态环境可以承载的上限Z2,那么开发活动的成本投入水平可获得的最小经济效益为Y3,最大经济效益为Y4Y=f(X)与Z=g(X)的关系有以下几种:

1) 当XZ1>XY1; XZ2>XY2时,投入值取XY2较为合理,可保证最大经济效益;当投入值取XZ1则可以确保经济收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因此这项开发活动可以选择的投入范围为XZ1~XY2,相应收获的经济效益的区间为Y3~Y2

2) 当XZ1>XY1; XZ2<XY2时,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又不能超出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最大的投入值应是XZ2,若想在收获经济效益的同时,确保开发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最小,最理想的投入值则应为XZ1。因此该项开发活动的比较恰当的投入范围是XZ1~XZ2,所收获的经济效益的范围则是Y3~Y4

3) 当XZ1<XY1; XZ2>XY2时,若想使此种开发活动有利润,生态环境将受到负面影响,但此时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上下限之间的变化幅度较大,因此在收获到最大利润的时候,生态环境可以承受这种活动造成的影响。这种开发活动的投入值有比较大的参考余地为XY1~XY2,所获得的相应经济效益值的范围为Y1~Y2

4) 当XZ1<XY1; XZ2<XY2时,若想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并且不超出生态环境可以承载的范围,则最大的投入值应是XZ2,能够取得的最大经济效益是Y3。若追求经济收益的同时确保生态效益最大化,则该项开发活动不可以实施。因此在不超过生态环境可以承载的范畴的情况下,投入的选择范围为XY1~XZ2,获得的相应的经济效益范围为Y1~Y3

1.2.2 湿地临界模型的构建及评价步骤

根据湿地临界概念模型,将湿地临界界定为湿地利用所获得的边际净收益不能少于生态服务功能所丧失的边际净损耗。

边际净收益一般包括湿地资源所提供的特定利用功能的经济效益和与此项利用功能相容的生态效益;边际净损耗是指因为开发利用了湿地的某项功能而造成其它功能无法正常发挥作用所损失的价值。用公式表示为:

B=M+B1-B2 (3)

式(3)中,△B为湿地的临界效益(元/ a);△M为特定利用功能所收获的经济效益(元/a);△B1为与特定利用功能相容的,能够同时发挥作用的生态效益(元/a);△B2为与特定利用功能不相容的,不能同时发挥作用的生态效益(元/a)。

由湿地临界内涵和成本效益原理可知,当△B>0时,表明对湿地资源所潜在的各项功能和价值开发程度不够,湿地还可以被继续开发和利用;当△B=0时,证明此时的利用程度已位于湿地利用的临界状态,应注意监测其利用规模;当ΔB<0时,则说明对湿地的开发利用已超出限度,可能造成生态系统功能的重大变化,甚至整个生态系统的崩溃。

湿地临界准则评判的步骤为:第一步,计算开发利用的效益,得到△M;第二步,分析湿地特定利用功能与其它功能之间的关系,分为相容和不相容;功能相容是指在利用某种功能的同时可以使用其他生态服务功能;功能不相容是指由于利用某种功能的同时而导致其他生态服务功能消失。

第三步,计算与该项功能可以同时发挥作用的其它功能的价值,为△B1;第四步,计算在利用该项功能时,其它功能受到影响所损失的价值,作为净损耗△B2;第五步,确定湿地临界情况,通过比较净收益和净损耗获得。这种比较必须在充分考虑湿地某些重要生态服务功能基础上做出。通过货币化表示湿地生态服务功能来求解△B1和△B2。目前普遍使用的方法有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费用支出法、影子工程法、旅行费用法、碳税法和造林成本法、条件价值法等[20]

2 七里海湿地利用与保护临界研究

2.1 研究区概况

天津滨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湿地总面积占天津市国土面积的20.9%,几乎囊括了所有平原地区的湿地类型(① 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课题组,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总报告,2004.),一个显著特点是大都市与湿地交错分布。在天津滨海地区的众多湿地中,七里海湿地具有极高的代表性和研究价值,是典型的古泻湖遗迹,其附近的近地表和地表以上至今还保留着近岸地带形成的牡蛎滩。七里海湿地是“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水面、湿地和生物共同构成的完整的湖沼湿地生态系统,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完整的生态系统、重要的生态功能,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科学价值、旅游价值。

图1所示,七里海湿地处于天津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之间,这种大面积的湿地存在于国际化港口大都市中,使得该区域的湿地利用和保护更具有典型性和战略意义。

图1   七里海湿地区域位置示意图

Fig.1   Location of Qilihai Wetland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研究范围。考虑到行政区划的完整性,本次研究范围涉及宁河县潘庄镇、造甲城镇、北淮淀乡、俵口乡、七里海镇、东棘坨镇、大北涧沽镇、廉庄乡、芦台镇、苗庄乡以及芦台农场、潘庄农场和清河农场,总面积为10.14×104hm2

数据来源。① 宁河县行政区划矢量图;②SPOT影像(成像时间为2008年8月7日,空间分辨率20 m×20 m);③ 天津市统计年鉴(② 天津市统计局.天津市统计年鉴.)。

数据处理。土地资源配置以2008年为基期,土地利用数据采用SPOT遥感卫星影像数据,运用遥感影像处理软件ERDAS IMAGINE,经过坐标转换、几何校正、人机交互解译,结合野外调查,得到七里海湿地1:1万土地利用类型图。

七里海湿地土地利用分类。本研究主要针对七里海地区进行研究,该区域原为天然湿地,目前虽为湿地自然保护区,但因其地处天津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之间,经济快速发展,开发历史悠久,其内部已不完全是各种湿地类型,存在耕地、农村居民点及部分城镇用地。因此本研究将七里海湿地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各土地利用类型开发与保护的关系。结合七里海湿地的实际情况和研究目的,把土地利用分为耕地、城镇建设用地、农村居民点、水库水面、养殖水面、河流水面、草地7种类型(表1)。

表1   七里海湿地土地利用类型及其面积(2008年)

Table 1   Area of Qilihai Wetland land use type(2008)

面积(hm2比重
耕地68188.2467.22%
城镇建设用地3087.823.04%
农村居民点8004.167.89%
水库水面4053.734.00%
养殖水面8238.118.12%
河流水面5180.425.11%
草地4682.454.62%
土地总面积101434.93100.00%

新窗口打开

2.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七里海湿地临界研究

2.3.1 七里海湿地生态服务功能

目前七里海湿地在水文学、生物地球化学、生物环境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服务功能见表2

表2   七里海湿地生态服务功能

Table 2   Ecological service function of Qilihai Wetland

主要功能功能分类湿地功能所发挥的具体作用
水文学功能水资源供应、调蓄洪水
改善小气候
水源来源于潮白新河和周边降水,承担蓄水调水的任务,同时,也改善了周边地区的小气候。
生物化学功能营养元素循环处于农业发达地区,周边农田大量使用化肥,过量氮素汇流于其中,被生长的水草所吸收、转化,进入水生生物的食物链中;同时可以分解周边居民排放的生活污水。
分解废弃物
生物环境功能物质、原材料生产是七里海最主要的服务功能。在多年的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周边居民在七里海湿地中收割芦苇、水草,收获和养殖水产品,发展湿地产业。应用过程主要分为3个阶段:芦苇收割、捕捉野禽和捕捞渔业为主;继而养鱼和其它水产品;当前的土地利用方向则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适度养殖。
生物多样性保育
社会文化功能旅游、科研七里海的社会文化功能是在近些年才显现出来的,该区域的休闲娱乐功能受到当地居民的高度重视,利用假日到七里海参观的人数日渐增加。

新窗口打开

七里海地区耕地和水域面积分布较广,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为河蟹养殖和农业种植。根据前述评价模型和研究步骤,估算七里海这两种主要土地利用方式的湿地临界。从方便比较考虑,以上计算的时间单位均为1a、面积单位为1 hm2

2.3.2 基于耕地利用方式的七里海湿地临界

1) 耕地所产出的粮食作物的净效益。根据对2008年遥感卫星影像进行识别及实地调研,七里海及其周边地区耕地面积为68 188.24 hm2,平均粮食产量5 370 kg/hm2,当年净经济效益20 590元/hm2

2) 分析耕地利用对于七里海湿地其它生态服务功能发挥的影响作用。耕地具有十分丰富的生态功能,与耕地利用相容的生态服务功能有固碳和释放O2的功能、控制土壤侵蚀和废弃物处理等功能;与耕地利用不相容的功能主要包括科研、旅游、重要物种栖息地、维持生物多样性等。

3) 分别估算与耕地利用功能相容、不相容的生态服务的效益,前者为式(3)中的△B1值,后两者为式(3)中的△B2值。具体步骤为:

① 固碳和释放O2的价值:七里海耕地平均年生长量为5.37×103kg/hm2,通过光合作用方程式,并根据C原子量和CO2分子式的比值C/CO2=0.273,用碳税法评估[21],结合当地实际,采用中国造林成本250元/t[15]和国际碳税标准1 190元/t[22]的平均值770元/t作为碳税标准计算固碳量,用中国造林成本250元/t[15]和氧气工业成本400元/t的均值325元/t[23]计算释放O2的能力,由此使用市场价值法计算,七里海耕地氧气制造和固碳总价值为3 933.62元/hm2;

② 控制土壤侵蚀效益:七里海湿地土层平均厚度为1.0 m,用本地区卖土价格7 000元/hm2表示每公顷减少土地侵蚀价值。借鉴相关研究结果[24]估算当地减少土壤肥力流失的价值。据调查,本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3%,全N、全P、全K的含量依次为0.073%、0.038%、0.777%,化肥平均价格以农业部门提供数据2 549元/t计算。七里海湿地控制土壤肥力流失的价值为60 467元/hm2。因此,用土地废弃的机会成本计算[21],单位面积耕地控制土壤侵蚀总价值为67 467元/hm2;

③ 废弃物处理效益:通过费用支出法,并根据Costanza等的研究成果[25],湿地具有废弃物处理、避难所、科学文化、娱乐等价值,这些价值每年折合人民币约11 610.90元/hm2,从中减去避难所功能以及科研、娱乐功能,七里海湿地废物处理价值为3 950.80元/hm2;

④ 干扰调节效益:七里海湿地对洪水等自然和人为干扰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借鉴Constanze等[25]的研究成果,使用条件价值法得出其干扰调节的单位价值为12 229.35元/hm2;

⑤ 旅游效益:根据实地调研数据,使用旅行费用法[26]得出七里海单位面积旅游效益384元/ hm2,以此作为七里海的估算值;

⑥ 生物多样性保持效益:使用费用支出法,通过向湿地保护部门调研,得到保护区每年经费为3.21×104元,使用生态价值发展阶段系数计算[22],当地为0.26,得出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为2 341元/ hm2;

⑦ 科研效益:本研究采用条件价值法,利用中国单位面积湿地系统的平均科研价值382元/ hm2[15]和Costanza等人对全球湿地系统科研价值的估算值861美元/ hm2[25],将二者的平均值3 118.4元/ hm2作为七里海湿地的科研价值。

由以上计算得到的七里海湿地耕地生态服务效益见表3

表3可得到,耕地利用的年净收益为95 941.42元/ hm2,净损耗为18 072.75元/ hm2,△B值为77 868.67元/hm2,表明七里海湿地耕地的利用方式在目前尚未超出其临界值,就当前的利用情况来讲,还有一定潜力能够继续开发利用。

表3   七里海耕地生态服务效益 (元/ hm2)

Table 3   Ecological service benefits for cultivated land in Qilihai area

服务功能类型粮食种植固碳和释放O2控制土壤侵蚀废弃物处理科研干扰调节旅游维持生物多样性合计
效益205903933.62674673950.80-3118.40-12229.35-384-234177868.67

新窗口打开

2.3.3 基于养殖河蟹利用方式的七里海湿地临界

1) 计算养殖蟹类所产出的净效益。根据实地调查,近年来,七里海地区河蟹养殖面积稳定在1 200 hm2左右,蟹平均产量保持在150~200 kg/hm2,河蟹平均市场售价为90元/kg,因此2008年净经济效益为18 000元/ hm2;

2) 分析养殖河蟹对于七里海湿地其它生态服务功能发挥的影响作用。与养殖河蟹相容的生态服务功能有固碳和释放O2的功能、科研、旅游;与养殖河蟹不相容的生态服务功能包括净化空气和水源、供水调水、维持生物多样性等;

3) 分别估算与养殖河蟹利用方式相容和不相容的生态服务功能的效益,前者为式(3)中的△B1值,后者为式(3)中的△B2值。具体步骤:

① 旅游效益:使用旅行费用法根据实地调研数据,七里海单位面积旅游效益为384元/ hm2,以此作为七里海湿地休闲娱乐效益的估算值;

② 固碳和释放O2价值:根据研究报告,七里海天然湿地第一性生物生产量鲜质量为32 841kg/ hm2,养蟹后生物生产量按天然湿地的1/10计,按干湿比1:20计[27],计算固碳和释放O2效益为120.28元/hm2;

③ 科研效益:与耕地的科研效益相同,以3 118.4元/ hm2作为七里海湿地的科研价值。

④ 维持生物多样性效益:同样使用费用支出法,计算得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效益为2 341元/ hm2;

⑤ 净化水质效益:有试验表明[8]湿地对总氮、总磷和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5.5%,24.4%和41.2%,单位总氮、总磷和氨氮污染物去除量的投资额分别为2.66 ×104元/t,55.86 ×104元/t和4.59 ×104元/t。根据研究报告(① 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课题组,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总报告,2004.),七里海水面的总氮、总磷和氨氮的监测值分别为0.54 mg/L,0.019 mg/L和0.12 mg/L,使用费用支出法计算得到湖面净化水质的净效益为1 231元/hm2;

⑥ 调水、供水效益:按照1997~2009年全国水库建设投资情况,考虑价格上涨指数,并综合考虑七里海地区的实际情况,计算求得1m3水库库容的平均建设价格为0.89元[22],以平均水深1.46 m计,l hm2湖面可蓄水14 600 m3,使用影子工程法计算得出七里海地区调蓄洪水净效益为12 994元/ hm2;七里海工农业供水单位价格取1.96元/ m3,通过市场价值法得出供水效益为3708元/ hm2;调水、供水总效益为16 702元/ hm2

由以上计算得到的七里海湿地河蟹养殖区域生态服务效益见表4

表4   七里海养殖河蟹区生态服务效益 (元/ hm2)

Table 4   Ecological service benefits for raising crab in Qilihai area

服务功能类型养殖河蟹旅游固碳和释放O2科研维持生物多性净化水质供水调水合计
效益18000384120.283118.40-2341-1231-167021348.68

新窗口打开

表4可得到河蟹养殖利用方式的年净效益为21 622.68元/ hm2,净损耗为20 274元/ hm2,△B值为1 348.68元/ hm2,表明七里海湿地河蟹养殖的利用方式在目前尚未超出其临界值,可以继续被人类开发利用。

3 结论与讨论

1) “湿地临界”关注的主要内容在于开发利用所收获的净效益和净损耗之间的关系,如果净效益低于生态损失,表明此时的湿地利用强度已经超出了“湿地临界”,应加以限制,并采取相应的保护和恢复措施;反之则可进一步加大湿地利用力度。七里海湿地主要利用方式为耕地和养殖河蟹,经过计算得出:七里海湿地耕地利用的临界效益值为77 868.67元/hm2,养殖河蟹的临界效益值为13 48.68元/ hm2,可知在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下,耕地和养殖河蟹利用方式未超出其临界,仍具有一定的利用潜力。在实际调研过程中也发现,七里海湿地的生态结构基本完整,各项功能发挥有效,可以证明所建模型符合七里海湿地实际情况。

2) 通过建立湿地临界模型,从经济效益评价与生态效益评估入手,对湿地资源利用与保护进行了临界分析,可以较好的反映湿地利用的临界状态,从而确定在一定时间、一定利用方式下,湿地利用与保护相对稳定的均衡区间,为合理利用湿地资源提供决策参考。由于七里海湿地本身的自然生态结构基础比较好,而且湿地保护部门的日常管护工作比较到位,保持了比较完整的自然生态属性,因此是有开发潜力的,但仍要遵循适度的原则。

3) 湿地临界评判的核心主要是功能的相容性分析与生态服务效益的计算。目前,“货币化评估”的方式被普遍应用于湿地生态服务价值的计算中,并不断改善计算方式。为了使临界评判更加精确合理,需要全面和充分的考量湿地生态系统的过程机制、不断探索和开发更合理的经济转化模式。由于人们对于湿地功能的判断因价值取向、科技发展水平、认识程度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所以湿地临界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对湿地临界的判定依赖于特定的湿地利用方式、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外部环境等。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申德轶.

生态健康评价在湿地管理中的应用

[J].湿地科学与管理,2008,4(3):30~33.

[本文引用: 1]     

[2] 蒋卫国,李京,李加洪,.

辽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J].生态学报,2005,25(3):408~414.

[3] 贾慧聪,曹春香,马广仁,.

青海省三江源地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J].湿地科学,2011,9(3):209~2117.

[4] 李景宜.

陕西渭河下游湿地环境风险因素分析

[J]地理科学,2009,27(3):371~375.

[5] Genet J A.Olsen A R.

Assessing depressional wetland quantity and quality using a probabilistic sampling design in the Redwood River watershed.Minnesota.USA

[J].Wetlands,2008,28(2):324 .

[6] Amy J.Liu.Guy N.

Analysis of landscape patterns in coastal wetlands of Galveston Bay.Texas (USA)

[J].Landscape Ecology,2001,16(7):318.

[7] Karr J R.

Assessment of biotic integrity using fish communities

[J].Fisheries,1981,6(6):21-27.

[本文引用: 1]     

[8] Shahwahid Mohd.

Wetland Benefits:Ecological & Socioeconomic Values

[C]. Maree josiah press,1996:1-4.

[本文引用: 2]     

[9] Young D A.

Wetlands Are not Wastelands

[C]//Mitsch.Global Wetlands: Old World and New. Amsterdam: Elsevier,1994:683-689.

[10] Maltby E.

Building a new approach to the investigation and assessment of wetland Ecosystem functioning

[C]// Mitsch. Global Wetlands: Old World and New. Amsterdam: Elsevier,1994:637-658.

[本文引用: 1]     

[11] 欧阳志云,王效科,苗鸿.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的初步研究

[J].生态学报,1999,19(5):607~613.

[本文引用: 1]     

[12] 陈仲新,张新时.

中国生态系统效益的价值

[J].科学通报,2000,45(1):17~23.

[13] 欧维新,孙小祥,龚佳莹,.

盐城滨海湿地资源保护与开发情景设计与评价

[J]地理科学,2010,30(4):594~599.

[14] 崔保山,杨志峰.

吉林省典型湿地资源效益评价研究

[J].资源科学,2001,23(3):55~61.

[15] 辛琨,肖笃宁.

盘锦地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估算

[J].生态学报,2002,22(8):1339~1343.

[本文引用: 3]     

[16] 张晓云,吕宪国,沈松平,.

若尔盖高源湿地主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

[J].湿地科学,2008,6(4):466~472.

[17] 黄震方,袁林旺,葛军连,.

海滨型旅游地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以江苏海滨湿地生态旅游地为例

[J]地理科学,2008,28(4):578~584.

[本文引用: 1]     

[18] 许建民.

黄河三角洲(东营市)湿地评价与可持续利用研究[D]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2001.

[本文引用: 1]     

[19] 石月珍.

滨海湿地区域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以江苏盐城滨海湿地区域为例[D]

.南京:河海大学,2006.

[本文引用: 1]     

[20] 吕宪国. 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本文引用: 1]     

[21] 刘志,宋萍.

大兴安岭东部林区湿地资源价值估算

[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8,27(1):61~64.

[本文引用: 2]     

[22] 刘晓辉,吕宪国.

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固碳功能及其价值评估

[J].湿地科学,2008,6(2):212~217.

[本文引用: 3]     

[23] 李文华,欧阳志云,赵景柱.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2:157~191.

[本文引用: 1]     

[24] 周晓峰. 黑龙江省森林效益计量与评价[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9.

[本文引用: 1]     

[25] Costanza R, D’Arge R, Groot R de,et al.

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

[J].Nature,1997,38(7):253-260.

[本文引用: 3]     

[26] 尚海洋.

基于CVM 方法的张掖市北郊湿地存在价值评估

[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25(5):140~147.

[本文引用: 1]     

[27] 庄大昌,欧维新,丁登山.

洞庭湖湿地退田还湖的生态经济效益研究

[J].自然资源学报,2003,18(5):538~543.

[本文引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