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3 , 33 (4): 450-456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3.04.450

Orginal Article

1997~2010年中部六省入境旅游流集散时空动态分析

刘军胜, 马耀峰, 李振亭

陕西师范大学 旅游与环境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2

The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Evolution of the Concentration and Diffusion of Inbound Tourist Flows in Six Provinces of Central China in 1997-2010

LIU Jun-sheng, MA Yao-feng, LI Zhen-ting

College of Tourism and Environment,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Shaaxi 710062

中图分类号:  F5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0690(2013)04-0450-07

通讯作者:  马耀峰,教授。E-mail: myfmx@snnu.edu.cn

收稿日期: 2012-05-5

修回日期:  2012-12-4

网络出版日期:  2013-04-20

版权声明:  2013 《地理科学》编辑部 本文是开放获取期刊文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科研教学等,但不允许用于商业目的.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1158、41201148)、西安市社会科学基金(12T35)资助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刘军胜(1986-),男,河南开封人,硕士,主要从事旅游市场开发与规划研究。E-mail: liujs526@163.com

展开

摘要

基于1997~2010年入境旅游统计数据及入境旅游抽样调查数据,运用入境游客转移数量模型、入境旅游流空间集中指数、入境旅游流转移态矩阵,从共时性与历时性2方面分析了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6省入境旅游流集散演变过程,并对中部六省入境旅游流时空差异化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中部六省集聚与扩散指数均呈现波动演变趋势;江西省入境旅游流集聚能力及外部依赖性最强、河南省次之、山西省为第三位、湖北省为第四位、安徽省为第五位、湖南省为第六位;安徽省入境旅游流扩散能力及外部依赖性最强、山西省为第二位、江西省为第三位、湖南省为第四位、湖北省为第五位、河南省为第六位;中部六省是北京、上海、广东三大入境口岸旅游流扩散的重要“二次目的地”;北京、上海、广东三大入境口岸是中部六省入境旅游流集聚的重要“二次客源地”;入境旅游流不仅存在“东-西”递进演化规律,中部六省内部之间同样存在入境旅游流集聚与扩散现象,资源禀赋效应与距离衰减规律仍然发挥作用;中部六省入境旅游流集聚来源地与扩散目的地区域具有显著的互动效应。

关键词: 入境旅游流 ; 集聚与扩散 ; 时空演变 ; 中部六省

Abstract

Based on statistical data of inbound tourism and sampling information of inbound tourists from 1997 to 2010 provided by National Tourism Administration of China, using models such as transfer-quantity of inbound tourists, spatial concentrated index and transfer matrix of inbound tourist flows, the inbound tourists flows distribution evolution process of Shanxi, Henan, Hubei, Hunan, Anhui, Jiangxi provinces is analyzed spatially and temporal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bound tourists concentration and diffusion index are fluctuated evolution tendency in six provinces of central China. From the view of the inbound tourists concentration ability and external dependence, Jiangxi Province enjoys the highest capability, followed by Henan, Shanxi, Hubei, Anhui and Hunan by turn. For the inbound tourists diffusion ability and external dependence, Anhui enjoys the highest capability, followed by Shanxi, Jiangxi, Hunan, Hubei and Henan by turn. The six provinces of central China are still the secondary destinations of the inbound tourism of Beijing, Shanghai, and Guangdong spreading; Beijing, Shanghai and Guangdong are the secondary destinations of inbound tourism concentration in the six provinces of central China. The inbound tourists flow from east to west, and there exists the inbound tourists concentration and diffusion among the six provinces of central China, where the tourism resources and the distance attenuation still play a role on the inbound tourists flow. The inbound tourism flows concentration source and diffusion destination in the six provinces of central China has significantly interactive.

Keywords: inbound tourism flows ; concentration and diffusion ; spatial and temporal evolution ; six provinces of central China

0

PDF (481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刘军胜, 马耀峰, 李振亭. 1997~2010年中部六省入境旅游流集散时空动态分析[J]. , 2013, 33(4): 450-456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3.04.450

LIU Jun-sheng, MA Yao-feng, LI Zhen-ting. The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Evolution of the Concentration and Diffusion of Inbound Tourist Flows in Six Provinces of Central China in 1997-2010[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3, 33(4): 450-456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3.04.450

旅游流是游客在旅游空间场内的迁移现象,可分为广义旅游流与狭义旅游流。旅游流在狭义上是指旅游客流;广义上包括游憩流,以及与此相关或伴生的相关流如资本流、信息流、货物流、技术流等[1,2]。旅游流作为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之一,一直是学者研究的焦点所在[3,4]。国内外学者对旅游流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国外研究方面,美国学者相继开展研究并提出空间扩散与区域互动的理论、核心边缘理论、“对流、传导与辐射”空间扩散理论、回流与扩散效应理论及增长极理论[5,6],奠定了区域扩散理论的基础。实证分析方面主要集中在旅游流空间流动模式[7-9],旅游流空间行为[10-12],旅游流扩散能量及规模[13]等方面。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流空间流动规律及形成机制[14-17],旅游者的空间行为特征[18-20],入境旅游流时空分布[21,22],旅游流空间集散[23-30]及旅游流的规模等级及差异化[31-33]等方面。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对旅游流的研究主要体现在率先探讨了旅游流扩散的基础理论,在实证分析方面表现出研究方法定量化、研究尺度范围较大的特点,同时,多注重旅游流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流动变化。国内学者对旅游流的研究主要体现在旅游流的空间分布、空间行为、空间集散及其影响机制等方面;在对旅游地系统与宏观认识上仍以传统的“推-拉”模式为主,缺失更为深刻的认识;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研究地域多为入境旅游东部热点城市,缺乏对中部地区入境旅游流集散动态的关注,对中部地区省份之间入境旅游流差异化研究的更为少见。

2004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的提出中部崛起概念,其范围包括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6省。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六省的入境旅游得到飞速发展,2010年中部六省接待入境游客9 611 182人次,约占全国入境旅游总数的10%;入境旅游总收入367 576万美元,约占全国旅游外汇总收入的8%。中部六省拥有丰富的人文与自然旅游资源,且旅游资源禀赋较好,品位等级较高,为中部入境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入境游客从东部北京、上海、广州等入境旅游发达的城市,向中西部地区深入扩散。基于此文章以中部六省为研究区域,将对入境游客向中部六省集散转移规律,集散空间分布与差异化,入境旅游流集散能力及外部依赖性强弱进行分析。希望可进一步加深对中国入境旅游流时空演变的认识,完善入境旅游流集散研究内容;同时,通过对中部六省入境客流集散时空动态差异及对外部依赖性强弱研究,对加强“东部-中部-西部”区域之间以及中部六省内部之间的联合营销与区域合作,缩小区域之间及区域内部入境旅游差异,促进区域之间及区域内部入境旅游共同发展起理论参考作用。

1 分析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入境游客转移数量模型

入境游客转移数量是某一时期由i地转移扩散至j地的入境游客数量(Xij),公式如下:

Xij=Qi×qijqi(1)

式中,Qi表示由i地入境游客总人数,qij表示在i地抽样调查中由i地流向j地的入境旅游人数,qi表示i地抽样调查的入境游客人数。

1.2 入境旅游流空间集中指数

入境旅游流空间集中指数作为某一时期流入和流出某地客流强度的定量化表达模型之一,可以用来表述区域旅游流空间转移市场结构稳定性与波动性[30]。将入境旅游流空间集中指数分解为入境旅游流集聚指数与扩散指数两个指标。

集聚指数(Ggi)公式如下:

Ggi=100×j=1nXjiXi2(2)

式中,Xji为由区域j向区域i集聚的入境客流数量,Xi为区域i接待入境客流总量,n为区域i接收入境客流集聚的区域数量。Ggi越大,说明入境旅游流向i区域集聚的区域越集中化,不利于i区域入境旅游的均衡发展;Ggi越小,表明入境旅游流向i区域集聚的区域越分散化,利于i区域入境旅游的均衡发展。

扩散指数(Gdi)公式如下:

Gdi=100×j=1nXijXi2(3)

式中,Xij为区域i扩散至区域j的入境客流数量。Gdi越大,表明i区域入境旅游流扩散转移的区域越集中化,不利于i区域入境旅游的均衡发展;Gdi越小,表明i区域入境旅游流扩散转移的区域越分散化,有利于i区域入境旅游的均衡发展。

1.3 入境旅游流转移态矩阵

入境旅游流转移态分解为入境旅游流集聚态和扩散态,分别以集聚态与扩散态指数2个指标加以表示;通过取得2个指标的均值,共同组成二维空间;将此二维空间分为4个象限—Ⅰ象限(XY高),Ⅱ象限(XY高),Ⅲ象限(XY低),Ⅳ象限(XY低),构建入境旅游流转移态矩阵。

集聚态指数(Sgi)公式如下:

Sgi=Aji×Ti (4)

式中,Aji表示由j区域向i区域集聚的客流占i区域集聚客流总数的比重,Ti表示i区域入境游客接待指数,见公式(5):

Ti=XiX0×100(5)

式中,Xi表示i区域待入境客流总量,X0表示基准参照地接待客流总量。

扩散态指数(Sdi)公式如下:

Sdi=Aij×Ti (6)

式中,Aij表示由i区域向j区域扩散的客流占i区域扩散客流总数的比重。

1.4 数据来源

鉴于数据统计的便捷性,文章选取多年接待入境旅游人数最少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作为参照系。基于入境旅游人数指标统计具有较强的可靠性、统计口径一致性、可比性与联系性等特点。本文各省入境游客人数与集散人数均来源于1998~2011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和《入境游客抽样调查资料》[34,35],由于2003年“非典”影响,数据缺失,故本研究不包括此年数据。

2 结果分析

2.1 入境旅游流集聚指数分析

通过公式(1)、(2)计算可得1997~2010年中部六省入境旅游流集聚指数并绘制集聚指数对比分析图(图1)。对图1进行历时性演变分析可知,1997~2010年中部六省集聚指数均呈现波动演变趋势,区别在于各省份波动幅度及演变趋势有所差异。山西、安徽与河南3省区1997~2010年集聚指数演变态势波动幅度相对较大,但3省区集聚指数总体呈现出下降态势,集聚入境游客的区域趋向分散化,有利于其入境旅游持续稳定发展。江西、湖北与湖南3省区1997~2010年入境旅游集聚指数整体上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各省份动态演变趋势有所区别,3省份集聚入境游客的区域趋向集中化,不利于其入境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图1   中部六省入境旅游流集聚指数对比分析

Fig.1   Contrast diagram of the concentration index of inbound tourism flows of six provinces in Central China

结合中部六省1997~2010年集聚指数演变趋势并经过共时性对比分析可知,1997~2010年江西入境旅游流集聚指数总体平均值为47.530,为中部六入境旅游流集聚程度最高的地区,同时也说明江西集聚入境旅游流对外部依赖性最强,入境旅游流向江西集聚的区域较为集中,不利于江西入境旅游的均衡发展;河南集聚入境旅游流外部依赖性次之,其集聚指数总体平均值为45.665,山西集聚入境旅游流外部依赖性处于第三位,其集聚指数总体平均值为43.304;湖北集聚入境旅游流外部依赖性处于第四位,其集聚指数总体平均值为42.410;安徽集聚入境旅游流外部依赖性处于第五位,其集聚指数总体平均值为41.576;湖南集聚入境旅游流外部依赖性处于第六位,其集聚指数最小,为39.944。

2.2 入境旅游流扩散指数分析

通过公式(1)、(3)计算可得1997~2010年中部六省入境旅游流扩散指数并绘制扩散指数对比分析图(图2)。对图2通过历时性演变分析可知,1997~2010年中部六省扩散指数均呈现波动演变趋势,区别在于各省份波动程度不同。山西、安徽与江西3个省份1997~2010年扩散指数演变态势波动程度较为明显,但3省区扩散指数总体向下降态势演变,扩散入境游客的区域趋向分散化,有利于其入境旅游稳定发展。湖南、河南与湖北1997~2010年入境旅游流扩散指数呈现出上升的趋势,3省份扩散入境游客的区域趋于集中化,不利于二者入境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图2   中部六省入境旅游流扩散指数对比分析

Fig.2   Contrast diagram of the diffusion index of inbound tourism flows of six provinces in Central China

结合中部六省1997~2010年扩散指数演变趋势并通过共时性对比分析可知,1997~2010年安徽入境旅游流扩散指数总体平均值为36.546,为中部六省入境旅游流扩散程度最高的地区,同时也说明安徽省扩散入境旅游流对外部依赖性最强,安徽扩散转移入境旅游流的区域较为集中,不利于安徽区域入境旅游的均衡发展;山西扩散入境旅游流外部依赖性次之,其扩散指数总体平均值为33.571;江西扩散入境旅游流外部依赖性处于第三位,其扩散指数总体平均值为32.246;湖南扩散入境旅游流外部依赖性处于第四位,其扩散指数总体平均值为29.847;湖北扩散入境旅游流外部依赖性处于第五位,其扩散指数总体平均值为28.492;河南扩散入境旅游流外部依赖性处于第六位,其扩散指数最小,为24.779。

2.3 入境旅游流转移态矩阵分析

运用公式(1)、(4)、(5)、(6)可计算得出1997~2010年中部六省入境旅游流集聚态与扩散态指数,将数据导入spss运用均值法求得中部六省各省的集聚态与扩散态指数均值。通过确立集聚态与扩散态指数均值两个指标,可将二维空间划分为4个象限,进而构建出中部六省入境旅游流二维矩阵分析图(图3)。

图3   1997~2010年中部六省入境旅游流转移态矩阵

Fig.3   Matrix of transfer-state of inbound tourism flows of six provinces of central China in 1997-2010

1997~2010年山西省入境旅游流集聚态与扩散态指数均值均为155.376。根据矩阵的分布情况可知(图3a):1997~2010年北京、上海、陕西、河南是山西省入境旅游流集聚的主要二次客源地与扩散的二次目的地;其中山西省向北京、陕西、上海、广东扩散入境旅游流的能力略高于从此4省(直辖市)集聚入境旅游流的能力;山西向河南、湖北、贵州、河北、内蒙古扩散入境旅游流的能力低于从此5省集聚入境旅游流的能力;天津等其他省区市对山西入境旅游流集散影响较小。

河南省1997~2010年入境旅游流集聚态与扩散态指数均值均为220.196,根据矩阵的分布情况可知(图3b):1997~2010年北京、上海、陕西、广东、山西是河南省入境旅游流集聚的主要二次客源地与扩散的二次目的地;其中河南省向陕西、上海、江苏、辽宁扩散入境旅游流的能力略高于从此4省(直辖市)集聚入境旅游流的能力;河南向北京、广东、山西、贵州、湖北扩散入境旅游流的能力低于从此5省集聚入境旅游流的能力;云南等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对河南入境旅游流集散影响较小。

湖北省1997~2010年入境旅游流集聚态与扩散态指数均值均为306.151,根据矩阵的分布情况可知(图3c):1997~2010年北京、上海、陕西、广东、重庆是湖北省入境旅游流集聚的主要二次客源地与扩散的二次目的地;其中湖北省向广东、北京、上海扩散入境旅游流的能力略高于从此3省(直辖市)集聚入境旅游流的能力;湖北向陕西、重庆扩散入境旅游流的能力低于从此2省集聚入境旅游流的能力;辽宁等其他省市区对湖北入境旅游流集散影响较小。

1997~2010年湖南省入境旅游流集聚态指数均值为267.909,扩散态指数均值为210.355,根据矩阵的分布情况可知(图3d):1997~2010年北京、陕西、上海、广东、江苏是湖南省入境旅游流集聚的主要二次客源地与扩散的二次目的地;其中湖南省向广东、北京、上海扩散入境旅游流的能力略高于从此3省(直辖市)集聚入境旅游流的能力;湖南向陕西、江苏、湖北、贵州、四川、河南、江西、安徽、广西扩散入境旅游流的能力低于从此9省集聚入境旅游流的能力;山西等其他省市区对湖南入境旅游流集散影响较小。

1997~2010年安徽省入境旅游流集聚态与扩散态指数均值均为247.371,根据矩阵的分布情况可知(图3e):1997~2010年北京、上海、湖北、江苏、浙江、江西是安徽省入境旅游流集聚的主要二次客源地与扩散的二次目的地;其中安徽省向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湖北扩散入境旅游流的能力略高于从此5省(直辖市)集聚入境旅游流的能力;安徽向江西、贵州、重庆、陕西扩散入境旅游流的能力低于从此4省集聚入境旅游流的能力;河南等其他省区市对安徽入境旅游流集散影响较小。

1997~2010年江西省入境旅游流集聚态与扩散态指数均值均为144.101,根据矩阵的分布情况可知(图3f):1997~2010年北京、上海、广东、安徽是江西省入境旅游流集聚的主要二次客源地与扩散的二次目的地;其中江西省向北京、上海、广东扩散入境旅游流的能力略高于从此3省(直辖市)集聚入境旅游流的能力;江西向安徽、贵州、四川、湖北、陕西扩散入境旅游流的能力低于从此5省集聚入境旅游流的能力;重庆等其他省区市对江西入境旅游流集散影响较小。

3 结论与讨论

基于1997~2010年中部六省入境旅游流集散数据,运用入境旅游流转移数量模型与空间集聚指数,并构建入境旅游流转移态矩阵对中部六省入境旅游流空间集聚与扩散现象进行分析,研究认为:

1) 1997~2010年中部六省集聚指数均呈现波动演变趋势,区别在于各省份波动程度不同。通过对比中部六省入境旅游流集聚指数可知,1997~2010年江西省入境旅游流集聚指数总体平均值最高,达47.530,为中部六省入境旅游流集聚程度最高的地区,同时也说明入境旅游流向江西集聚的区域较为集中,不利于江西入境旅游的均衡发展;河南省集聚入境旅游流外部依赖性次之、山西省处于第三位、湖北省处于第四位、安徽省集聚入境旅游流外部依赖性处于第五位、湖南省第六位,其集聚指数最小。

2) 1997~2010年中部六省扩散指数均呈现波动演变趋势,区别在于各省份波动程度不同。1997~2010年安徽省入境旅游流扩散指数总体平均值为36.546,为中部六省入境旅游流扩散化最高的地区,同时也说明入境旅游流扩散转移的区域较为集中,不利于安徽区域入境旅游的均衡发展;山西省扩散入境旅游流外部依赖性次之、江西省处于第三位、湖南省第四位、湖北省第五位、河南省第六位。

3) 北京、上海、广东三大入境口岸均为中部六省入境旅游流主要的集聚来源地与扩散目的地。基于交通区位与经济发展水平,东部省份地区是中国入境旅游流首要目的地与中转地;基于资源禀赋效应,入境旅游流以东部发达省份为基点向中部地区扩散转移,中部六省成为入境旅游的二次客源地与集聚地,入境旅游流呈现“东-西”递进的演化格局。中部六省入境旅游流扩散目的地主要趋向北京、上海、广东等沿海较为发达的省份,说明入境游客基于离岸需要,中部六省入境游客多向东部出境口岸扩散转移,使得东部省份成为中部入境游客的二次目的地,中部地区则成为东部入境旅游的二次客源地,中部六省入境旅游集聚来源地与扩散目的地区域存在显著的互动效应。

4) 入境旅游客流不仅存在“东-西”递进的演化规律,中部六省内部之间同样存在入境客流集聚与扩散现象,资源禀赋效应与距离衰减规律仍然发挥作用。入境客流通过东部发达省份转移扩散至中部省份后,受中部六省资源禀赋效应与距离衰减规律的影响,还会在中部六省内部继续集聚与扩散,如河南是山西入境客流主要集聚与扩散省份,山西是河南入境客流主要集聚与扩散省份,湖北是湖南入境客流主要集聚与扩散省份,江西与湖北是安徽入境客流主要集聚与扩散省份,安徽是江西入境客流主要集聚与扩散省份。

5) 在国家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崛起”一系列政策后,中部六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区位、政策条件、资源禀赋、城市化进程、开放程度、产业结构调整等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些政策实施及成绩的取得会对入境旅游流集聚与扩散造成影响。如,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会带动城市基础设施与服务水平的改善与提高;交通枢纽的建设会提高入境旅游流的可进入性并方便游客集散等。同时,入境旅游客流受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在进入21世纪后,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处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模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伴随产业升级及发展模式转变,深刻影响中国经济发展时空格局变化,进而影响中国旅游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入境旅游流集聚与扩散的特征。在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地域协调发展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中国新的经济格局会进一步演变,进而形成地域格局新动向,在资源禀赋及社会条件(政策、交通区位、开放程度、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调整等)的综合影响下,入境旅游流集聚与扩散仍然在演变重构的发展进程中。

6) 文章的不足之处在于,文章数据来源于入境旅游抽样调查资料,受抽样调查的样本数量大小及抽样的随机性等因素影响可能会对文章的结论造成一定影响。文章仅选择中部六省作为研究区域,仅对中部六省入境旅游流集聚与扩散的集中程度与均衡程度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论尚不能深刻揭示中国入境旅游流集聚与扩散规律,或许会使得文章结论有失偏颇。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将对中部六省旅游的快速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如何缩小中部六省内部入境旅游差异,加强区域内部旅游合作与共同发展是今后继续研究的问题与方向。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Motley J M.

The geography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M].Association of America Geographers,1976.

[本文引用: 1]     

[2] 唐顺铁,郭来喜.

旅游流体系研究

[J].旅游学刊,1998,13(3):38-41.

[本文引用: 1]     

[3] Pearce D.

Tourism Development

[M]. Harlow.London&NewYork:Longman,1989.

[本文引用: 1]     

[4] 张佑印,马耀峰,顾静.

北京间接入境聚集旅游流流势时空演化规律研究

[J].旅游学刊,2011,26(10):31-35.

[本文引用: 1]     

[5] 彭震伟. 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

[本文引用: 1]     

[6] 崔功豪,魏清泉,刘科伟.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本文引用: 1]     

[7] Lundgren J O J.

Geographical concep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search in Canada

[J]. Geo-Journal, 1984,9(1):17-25.

[本文引用: 1]     

[8] Prideaux B,Kim S.

Bilateral Tourism imbalance: is there a cause for concern: the case of Australia and Korea

[J].Tourism Management,1999,20:523-532.

[9] Douglas Pearce.

Japanese tourists in Europe

[J].Geographical Review of Japan,1995,68(1):63-74.

[本文引用: 1]     

[10] Andreas P.

Why people travel to different places

[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1,28(1):164-179.

[本文引用: 1]     

[11] Miyuki Mitsutake.

Japanese tourists in transition countries of central Europe: present behavior and future trends

[J].Tourism Management,1998,19(5):433-443.

[12] Coshall J.

Spectral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flows

[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0,27(3):577-589.

[本文引用: 1]     

[13] Maureen G R.

Power relations and community-based tourism planning

[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7, 24(3):566-591.

[本文引用: 1]     

[14] 吴必虎.

上海城市游憩者流动行为研究

[J].地理学报,1994,49(2):117-127.

[本文引用: 1]     

[15] 薛莹.

江浙沪地区的内聚旅游流分析

[J].旅游科学,2006,20(3):6-12.

[16] 杨兴柱,顾朝林,王群.

旅游流驱动力系统分析

[J].地理研究,2011,30(1):23-36.

[17] 张佑印,马耀峰,顾静.

北京入境旅游流扩散动力机制分析

[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26(1):122-127.

[本文引用: 1]     

[18] 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本文引用: 1]     

[19] 杨新军,牛栋,吴必虎.

旅游行为空间模式及其评价

[J].经济地理,2000,20(4):105-108,117.

[20] 代姗姗,唐周媛,徐红罡.

中国入境旅游者购物消费的省际差异及影响因素——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

[J].地理科学,2011,31(1):74-80.

[本文引用: 1]     

[21] 马耀峰,李天顺,刘新平.旅华游客流动模式系统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本文引用: 1]     

[22] 卞显红,沙润,杜长海.

长江三角洲城市入境旅游流区域内流动份额分析

[J].人文地理,2007,22(2):32-38.

[本文引用: 1]     

[23] 章锦河,张捷,刘泽华.

基于旅游场理论的区域旅游空间竞争研究

[J].地理科学,2005,25(2):248-256.

[本文引用: 1]     

[24] 林岚,康志林,甘萌雨,.

基于航空口岸的台胞大陆旅游流空间场效应分析

[J].地理研究,2007,26(2):403-413.

[25] 汪宇明,高元衡.

上海与长江流域各省区间的旅游互动

[J].地理学报,2008,63(6):657-668.

[26] 马耀峰,孙学强,李君轶.

广东入境旅游流递进扩散转移特征

[J].商业研究,2009,392(12):129-132.

[27] 刘宏盈,马耀峰.

广东入境旅游流西向扩散时空动态演变研究

[J].人文地理,2009,108(4):124-128.

[28] 张佑印,马耀峰,马红丽,.

北京入境集聚扩散旅游流平衡点转移规律研究

[J].旅游学刊,2009,24(12): 31-35.

[29] 王永明,马耀峰,王美霞.

北京入境旅游流空间扩散特征及路径

[J].经济地理. 2011,31(6):1019-1024.

[30] 李创新,马耀峰,贺雅坤,.

1994~2008年西部入境旅游典型省份客流集散时空动态研究——以陕西、四川、云南为例

[J].旅游学刊,2011,26(7):12-19.

[本文引用: 2]     

[31] 杨国良,张捷,艾南山,.

旅游流齐夫结构及空间差异化特征——以四川省为例

[J].地理学报,2006,61(12):1281-1289.

[本文引用: 1]     

[32] 吴晋峰,潘旭莉.

京沪入境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分析

[J].地理科学,2010,30(3):370-376.

[33] 陈刚强,许学强.

中国入境旅游规模空间分布变化及因素分析

[J].地理科学,2011,31(5):613-619.

[本文引用: 1]     

[34] 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8~2011.

[本文引用: 1]     

[35] 国家旅游局.入境游客抽样调查资料[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8~2011.

[本文引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