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4 , 34 (10): 1202-1209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4.010.1202

Orginal Article

论长春都市圈的地域范围与空间结构

韩刚, 袁家冬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The Geographic Area and Spatial Structure of Changchun Metropolitan Area

HAN Gang, YUAN Jia-dong

Colleg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24,China

中图分类号:  K92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0690(2014)10-1202-08

通讯作者:  袁家冬,教授。E-mail:yuanjd703@nenu.edu.cn

收稿日期: 2013-06-23

修回日期:  2014-05-16

网络出版日期:  2014-10-10

版权声明:  2014 《地理科学》编辑部 本文是开放获取期刊文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科研教学等,但不允许用于商业目的.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71040)和长春市科技局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1RY01)资助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韩 刚(1989-),男,甘肃白银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与城市规划。E-mail: xiaosongshanzhu@163.com

展开

摘要

都市圈地域范围的界定是都市圈研究的基础。科学地确定都市圈的空间范围是保证都市圈的中心城市与周边乡镇的资源的整合,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土地利用一体化,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长春都市圈是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中心区域,具有雏形期都市圈的基本特点,都市圈的构建对于推进吉林省域及东北中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协调社会矛盾,促进经济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借鉴国内外相关的都市圈范围界定方法,以日常生活圈为视角,科学合理的确定出长春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及周边地区,在此基础上,运用经济距离、引力模型、通勤率等指标,对长春都市圈周边乡镇与中心城市之间的隶属关系进行验证,同时划定出长春都市圈的地域范围和空间结构。希望通过都市圈的构建,淡化行政区划,保护绿色开敞空间与土地资源,建设紧凑型的城市形态与相对分散的功能化区域,积极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政策。

关键词: 长春 ; 都市圈 ; 地域范围 ; 空间结构

Abstract

Metropolitan area is a geographical unit which composes of central city and surrounding areas where has highly social and economic integration with the central city. It is generally defined the city center as the core, with the convenient traffic communication as the basis. The economy and diffusion of information in metropolitan area remains highly complex and interconnected. The metropolitan area can integrate more resources, including human resources, material resources and financial resources. So, the metropolitan area is a regional integration entity which is limited by the convenient degree of daily commuting. Defining geographical boundary of metropolitan area is the foundation of metropolitan region research. Defining spatial scale of metropolitan area reasonably is the key to ensure that the resources, infrastructure and land use in central cities and surrounding towns can be integrated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economy and society. Changchun metropolitan area is the central region of Changchun-Jilin-Tumen Forerunner Area, with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mbryonic form of metropolitan area. Construction of Changchun metropolitan area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the urbanization level of the central area of Jilin Province and the northeast area of China, coordinating social contradiction, and boosting the overal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uses modern defining techniques about city circles, in consideration of daily live circle, to define the city center in Changchun. On this bas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rrounding towns and central cities of Changchun metropolitan areas is verified using indexes such as economic distance, gravity model and commuting rate, and at the same time metropolitan area and spatial structure of Changchun metropolitan area are delineated.Changchun metropolitan can be divied into core layer, close circle circle, opportunity circle based on the relation of central city with the surrounding area.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metropolitan area, the main expectation is to dilute the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protect green open space and land resources, construct compact city morphology and relatively disperse functional areas, and actively implement the policy of national new-type urbanization.

Keywords: Changchun ; metropolitan area ; geographic area ; spatial structure

0

PDF (477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韩刚, 袁家冬. 论长春都市圈的地域范围与空间结构[J]. , 2014, 34(10): 1202-1209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4.010.1202

HAN Gang, YUAN Jia-dong. The Geographic Area and Spatial Structure of Changchun Metropolitan Area[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4, 34(10): 1202-1209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4.010.1202

都市圈或大都市区是由中心城市及与中心城市高度社会经济一体化的周边地区共同构成的一个地理单元。在国内外关于都市圈或大都市区问题的研究中,一般将都市圈定义为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便捷的交通通道为依托,以城市职能的空间聚集与扩散为条件,以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域的资源整合为结果,以日常生活圈的空间范围为界限,跨越行政区发展的高度一体化的城市实体地域[1]。都市圈地域范围的界定是都市圈研究的基础。科学地确定都市圈的空间范围是保证都市圈内部中心城市与周边乡镇的资源整合,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土地利用一体化,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

2009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标志着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地处东北亚区域地理几何中心的长春市是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中心城市,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长春为中央核,具有雏形期特点的都市圈。本文根据长春都市圈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之间的距离衰减、引力、通勤强度等影响因素,以日常生活圈为视角,结合国内相关研究实例,首先确定区域中心城市及其周边地区,进而计算城市间的经济距离,在判定模型中应用基于引力模型的都市圈界定方法,同时通过调研获取相关地区的通勤率指标,在分析判别中,将经济距离、引力、通勤率指标相结合,最终确定长春都市圈的地域范围和空间结构。

1 国内外都市圈空间范围界定方法综述

1.1 美国大都市区范围界定的演变

大都市区(Metropolitan Area)是欧美国家较常应用的城市功能区域概念。大都市区指一个大的人口核心及与其具有高度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以县为基本单元。

从1910年的大都市区(MD)到1959年根据国情普查提出的标准大都市统计区(SMSA)[2],再到1990年通过的大都市区(MA)[3],美国制定大都市区范围界定标准的初衷只是便于数据的统计与比较,以县域为基本地理单元,强调对周边地区人口密度和社会结构的限制,以通勤流作为反映周边县与中央核之间联系强度的重要指标。

1.2 日本都市圈界定标准

日本是对都市圈内部联系研究最多、最深入的国家。日本地理学辞典定义都市圈不仅是一种概念上的地域构造,而且是一种具有具体职能的社会实体。

日本都市圈地域空间范围的界定标准主要集中在城市化标准和向中心城市的通勤率2个方面。细言之,有1960年国土交通省提出的“5%都市圈”,即周边地区向中心城市的通勤(学)人口占当地总通勤(学)人口的5%以上;1995年总务省提出的“1.5%都市圈”,即周边地区向中心城市的通勤(学)人口占当地总人口的1.5%以上[4];以及2002年由民间学者提出的“10%都市圈”,即向中心城市的通勤人口占当地总通勤人口的10%以上[5]

1.3 中国都市圈范围界定标准

中国都市圈范围界定的标准主要是较早进行区域城市研究的部分学者针对中国现实情况提出的。主要有胡序威、周一星等人按照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提出的界定标准[6],崔功豪等人根据交通距离的划界标准[7]和孙胤社的联系强度原则[8]

在中国,由于都市圈范围划分标准比较零散,目前大都采用周一星的界定标准,但这一标准明显缺乏度量外围地区与中心城市社会经济联系的指标。纵观国内外现有的界定标准,主要以县域作为都市圈范围界定中的最小地理单元,县域尺度数据容易获取,可以避免繁冗的数据统计与处理过程,且行政边界稳定,在都市圈范围界定的研究中具有一定的便捷性和准确度。但县级行政单元划界以行政管理为主要前提,对于一些大尺度的县级单元,人口规模和土地面积在县与县之间可比性不强,经济规模分布在空间尺度弱化且难以准确衡量县域人口流动。基于以上问题,本文以乡镇为最小地理单元,以期真实反映都市圈内的社会经济联系。

2 长春都市圈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的确定

2.1 中心城市

都市圈按构成可分为单中心和多中心都市圈两种,其中单中心都市圈又称作日常生活圈,所谓日常生活圈是指围绕中心城市形成的日常通勤地域,是人们日常生活行为与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的区域范围[9],是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一体化发展的结果。长春作为长春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具有中心城市的一般特点:① 经济集中程度高,规模大,实力强。长春集中了全省大部分的人口和企业,形成了丰富的劳动力市场、消费市场和互相关联,协同合作的产业集群。城市产业规模大,部门齐全,生产力和竞争力强。② 社会分工和产业结构较为合理。长春的生产能力强,社会分工细致,是吉林省专业化分工协作程度最高的地区,能够通过强大的扩散能力将协作分工延伸到经济所能影响的区域[10]。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长春市第一、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得到极大提高,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占比重逐步降低,第三产业取代二次产业成为长春市的主导产业。③ 科技创新能力高。长春市是全国先进科学技术和创新研究的集聚地,拥有数量众多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研制中心,有规模庞大的科技工作者和专业技术人员,是吉林省重要的科技与创新中心。④ 基础设施完善,文化活动活跃。长春市拥有较为便捷的内外交通联系网络、良好的人居环境、方便高效的社会生活服务。同时作为全省的政治文化集聚地,是重要的行政中心,文化传播与产出中心。

此外,以黄金川等人[11]提出的环境设施、交通设施、邮电设施、供排水设施、能源设施5个分项,22个指标表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以敖丽红等人[12]提出的居民生活水平、城市化水平、对外贸易水平、科技教育水平4分项,14个指标表征城市的经济扩散强度,以城市非农人口数和工业总产值表示城市经济规模,根据牛慧恩等人[13]在对省域经济联系的研究中提出的中心职能强度指数模型, 利用吉林省统计年鉴[14]及城市统计年鉴[15]提供的相关数据,对长春市及与其地理上临近的地级市进行中心职能强度测算,结果显示,长春市中心职能强度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各地级市,长春市作为吉林省的省会具有重要的行政地位;同时长春市是中国重要的汽车制造业基地,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长春市自然成为长春都市圈的中心城市。

2.2 周边地区

本文以吉林省中部5个地级及地级以上中心地(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辽源市、松原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康弗斯(P.D.Converse)提出的断裂点公式[16]dA=DAB1+PBPA,对吉林省中部地区中心地系统格局进行粗略判断,其中,dA是从断裂点到A城的距离,DABAB两城市间的距离,PA为较大城市A的人口,PB为较小城市B的人口。可以计算出长春与其地理上临近的中心地的断裂点位置(表1)。

表1   长春与临近中心地的断裂点

Table 1   Breaking points between Changchun and the neighboring centrial places

长春-吉林长春-四平长春-辽源长春-松原
距离111 km115 km112 km149 km
人口比值364/183364/60364/47364/59
断裂点位置距长春
65 km
距长春
82 km
距长春
82 km
距长春
106 km

新窗口打开

经测算,长春与吉林的断裂点在永吉县附近,长春与四平的断裂点在公主岭附近,长春与辽源的断裂点在伊通附近,长春与松原的断裂点在农安附近。以长春为扩散中心的周边地区范围基本上包括以下县市:长春市的双阳区、九台市、农安县、德惠市,吉林市的永吉县,四平市的公主岭市、伊通县。

3 长春都市圈地域范围界定的方法

3.1 经济距离

城市间的距离分为空间距离和经济距离。随着小汽车的普及带来的城市机动化趋势,城市与区域的交通发展逐渐满足于远距离通勤的需要,职住分离、异地通勤、一日出差成为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时间成为反映两地间相对距离的实际指标。本文所涉及的经济距离是以时间成本对空间距离进行修正后反映两城镇间基于时间因素的距离,公式如下:

E=T×D (1)

式中E是两城镇间的经济距离,T是通勤时间,D是两城镇间的空间距离。

3.2 引力模型与经济隶属度

引力模型来源于牛顿的万有引力模型,在经济学中主要用于分析两个国家或经济体之间的贸易问题。克鲁格曼将引力模型运用到空间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解释了不同层次地理空间上的经济集聚现象和集聚力的来源[17],为经济一体化和城市群研究提供了模型支持。

在国际经济学中,2个经济体之间的贸易量与他们的国内生产总值成正比,与2个经济体之间的距离成反比,延伸到空间经济学中,主要用来衡量2个城市间经济引力的大小。公式[18]如下:

Fij=Mi×MjR2(2)

式中,Fij指引力,MiMj指两城市的经济质量,R指城市间的距离。

欧向军等人认为城市经济质量主要由城市人口规模(Pi)、行政区划面积(Ai)及GDP(Gi)三者构成[19],并以此3个参量为因子提出了修正后的引力模型:

Tij=PiGiAiPjGjAjEij2(3)

由引力模型可进一步得出经济隶属度模型:

Rij=Tijj=1nTij(4)

式中,T为城市间引力,R为经济隶属度,i指中心城市,j指外围城市,P为人口总数,G为城市国内生产总值,A为行政区划面积,E为城镇间经济距离。

3.3 通勤率

通勤率是指通勤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在以通勤率为标准对都市圈范围界定的研究与实践中,日本起步早,可借鉴性强。日本政府先后4次对都市圈范围界定标准进行了修订,其中通勤率指标的变化表明,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城市用地面积的不断扩延,都市圈作为功能性地域集合体,其经济辐射范围逐渐扩大,通勤率作为都市圈范围的界定指标趋向于满足圈域发展对腹地的需求,能较为准确的凸显都市圈范围的延伸方向。

本文在通勤率数据的获取上主要以实地走访调研为主。通过前文2种界定方法粗略估算出长春都市圈的构成乡镇以缩小调研范围,与乡镇典型居民或相关负责人交流并在许可下进行数据查阅后,理性统计出各乡镇向长春方向通勤人口,取其与乡镇总人口的比值作为此乡镇的通勤率数值。

4 计算过程及结果分析

本文的研究数据主要采用2011年德惠、九台、农安、双阳、公主岭、伊通、永吉各市(县)统计年鉴[20]。按照经济距离计算公式得出研究区域内各乡镇与长春市的经济距离,如表2所示。

表2   长春都市圈中心城市与周边乡镇的经济距离

Table 2   Economic distance between the central city and surrounding towns of Changchun MA

乡镇/街道经济距离(km·h)乡镇/街道经济距离(km·h)乡镇/街道经济距离(km·h)乡镇/街道经济距离(km·h)
德惠市兴隆镇87双阳区永发乡17
城区46纪家镇30城区24伊通县
达家沟镇122波泥河镇32山河街道95伊通镇32
郭家镇101胡家回族乡228奢岭镇6营城子镇53
朱城子镇23莽卡满族乡278齐家镇29伊丹镇59
岔路口镇226农安县鹿乡镇20大孤山镇62
大房身镇170农安镇43太平镇60小孤山镇129
松花江镇131华家镇23双营乡13靠山镇75
大青嘴镇131合隆镇3公主岭市景台镇48
布海镇104烧锅镇6城区22马鞍山镇42
天台镇77开安镇11范家屯镇5西苇镇49
菜园子镇74哈拉海镇75杨大城子镇108二道镇60
米沙子镇7高家店镇113怀德镇29河源镇87
万宝镇10伏龙泉镇185响水镇4黄岭子镇45
同太乡84三盛玉镇193黑林子镇37莫里青镇75
边岗乡76巴吉垒镇117大岭镇4新兴镇14
五台乡180靠山镇140双城堡镇90三道乡146
朝阳乡333前岗乡36桑树台镇215永吉县
九台市龙王乡23秦家屯镇67口前镇174
龙嘉镇12三岗乡25二十家子镇44西阳镇204
卡伦湖镇4万顺乡98陶家屯镇18北大湖镇373
东湖镇6杨树林乡143玻璃城子镇215双河镇镇215
沐石河镇126永安乡222朝阳坡镇55一拉溪镇95
城子街镇179青山口乡185八屋镇124岔路河镇60
其塔木镇255黄鱼圈乡260大榆树镇86万昌镇36
上河湾镇287新农乡201十屋镇174金家满族乡96
西营城镇40万金塔乡138毛城子镇146黄榆乡164
土们岭镇73小城子乡161双龙镇53
苇子沟镇75龙山乡74

新窗口打开

纵观国内外各成型都市圈的半径,基本上集中在40~60 min快速交通道路可以达到的最远距离[21]。以中国高速公路规定时速为原始数值,进行基于特殊因素下的时速修正,得出长春都市圈的半径范围在50~80 km之间,考虑到长春都市圈发展的阶段和区域整体经济水平,以50 km作为长春都市圈半径的上限,结合上表所示周围各乡镇与长春市的经济距离统计数值,可以得出基于经济距离的长春都市圈乡镇构成(表3)。

表3   基于经济距离的长春都市圈构成乡镇

Table 3   Component of Changchun MA based on economic distance

市(县)、区乡镇
德惠市城区、朱城子镇、米沙子镇、万宝镇
九台市龙嘉镇、卡伦湖镇、东湖镇、西营城镇、纪家镇、波泥河镇
农安县农安镇、华家镇、合隆镇、烧锅镇、开安镇、前岗乡、龙王乡、三岗乡
双阳区城区、奢岭镇、齐家镇、鹿乡镇、双营乡
公主岭市城区、范家屯镇、怀德镇、响水镇、黑林子镇、大岭镇、二十家子镇、陶家屯镇、永发乡
伊通县伊通镇、景台镇、马鞍山镇、西苇镇、黄岭子镇、新兴镇
永吉县万昌镇

新窗口打开

在经济距离的基础上,计算长春市对周边乡镇的引力大小,得到表4

表4   长春都市圈中心城市对周边乡镇的引力

Table 4   Attractive force of the central city to surrounding towns of Changchun MA

乡镇/街道引力乡镇/街道引力乡镇/街道引力乡镇/街道引力
德惠市兴隆镇1.97双阳区永发乡27.50
城区15.46纪家镇15.56城区56.37伊通县
达家沟镇0.67波泥河镇14.89山河街道1.28伊通镇21.34
郭家镇1.13胡家回族乡0.12奢岭镇501.64营城子镇3.62
朱城子镇28.50莽卡满族乡0.14齐家镇27.55伊丹镇3.05
岔路口镇0.30农安县鹿乡镇52.64大孤山镇3.35
大房身镇0.81农安镇37.63太平镇5.50小孤山镇0.54
松花江镇0.61华家镇34.08双营乡52.97靠山镇0.98
大青嘴镇0.69合隆镇5011.21公主岭市景台镇6.13
布海镇1.34烧锅镇322.09城区146.60马鞍山镇6.20
天台镇1.75开安镇206.30范家屯镇1217.23西苇镇2.76
菜园子镇5.05哈拉海镇5.35杨大城子镇2.70二道镇1.65
米沙子镇803.77高家店镇1.01怀德镇40.17河源镇1.39
万宝镇109.74伏龙泉镇0.72响水镇648.77黄岭子镇3.64
同太乡2.22三盛玉镇0.42黑林子镇13.69莫里青镇1.11
边岗乡2.09巴吉垒镇1.43大岭镇1391.13新兴镇17.70
五台乡0.31靠山镇0.50双城堡镇2.07三道乡0.19
朝阳乡0.09前岗乡13.00桑树台镇0.14永吉县
九台市龙王乡23.15秦家屯镇4.05口前镇0.98
龙嘉镇166.18三岗乡18.56二十家子镇3.13西阳镇0.38
卡伦湖镇2467.40万顺乡1.29陶家屯镇30.90北大湖镇0.12
东湖镇527.97杨树林乡0.85玻璃城子镇0.24双河镇镇0.26
沐石河镇1.45永安乡0.29朝阳坡镇2.89一拉溪镇2.17
城子街镇0.54青山口乡0.30八屋镇0.56岔路河镇5.33
其塔木镇0.34黄鱼圈乡0.18大榆树镇0.88万昌镇11.18
上河湾镇0.17新农乡0.32十屋镇0.21金家满族乡0.82
西营城镇6.68万金塔乡0.64毛城子镇0.31黄榆乡0.32
土们岭镇3.33小城子乡0.37双龙镇3.20
苇子沟镇3.56龙山乡0.94

新窗口打开

根据推导公式,计算长春都市圈周边乡镇对中心城市的经济隶属度,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长春都市圈周边乡镇对中心城市的经济隶属度

Table 5   Membership of the surrounding towns to the central city of Changchun MA

乡镇/街道隶属度%乡镇/街道隶属度%乡镇/街道隶属度%乡镇/街道隶属度%
德惠市兴隆镇0.014双阳区永发乡0.194
城区0.109纪家镇0.110城区0.397伊通县
达家沟镇0.005波泥河镇0.105山河街道0.009伊通镇0.150
郭家镇0.008胡家回族乡0.001奢岭镇3.534营城子镇0.025
朱城子镇0.201莽卡满族乡0.001齐家镇0.194伊丹镇0.021
岔路口镇0.002农安县鹿乡镇0.371大孤山镇0.024
大房身镇0.006农安镇0.265太平镇0.039小孤山镇0.004
松花江镇0.004华家镇0.240双营乡0.373靠山镇0.007
大青嘴镇0.005合隆镇35.303公主岭市景台镇0.043
布海镇0.009烧锅镇2.269城区1.033马鞍山镇0.044
天台镇0.012开安镇1.453范家屯镇8.575西苇镇0.019
菜园子镇0.036哈拉海镇0.038杨大城子镇0.019二道镇0.012
米沙子镇5.662高家店镇0.007怀德镇0.283河源镇0.010
万宝镇0.773伏龙泉镇0.005响水镇4.570黄岭子镇0.026
同太乡0.016三盛玉镇0.003黑林子镇0.096莫里青镇0.008
边岗乡0.015巴吉垒镇0.010大岭镇9.800新兴镇0.125
五台乡0.002靠山镇0.004双城堡镇0.015三道乡0.001
朝阳乡0.001前岗乡0.092桑树台镇0.001永吉县
九台市龙王乡0.163秦家屯镇0.029口前镇0.007
龙嘉镇1.171三岗乡0.131二十家子镇0.022西阳镇0.003
卡伦湖镇17.382万顺乡0.009陶家屯镇0.218北大湖镇0.001
东湖镇3.719杨树林乡0.006玻璃城子镇0.002双河镇镇0.002
沐石河镇0.010永安乡0.002朝阳坡镇0.020一拉溪镇0.015
城子街镇0.004青山口乡0.002八屋镇0.00岔路河镇0.038
其塔木镇0.002黄鱼圈乡0.001大榆树镇0.006万昌镇0.079
上河湾镇0.001新农乡0.002十屋镇0.001金家满族乡0.006
西营城镇0.047万金塔乡0.005毛城子镇0.002黄榆乡0.002
土们岭镇0.023小城子乡0.003双龙镇0.023

新窗口打开

按照引力值大于100和介于10~100之间将各乡镇选择归并,可以得到如下表所示的基于引力强度的长春都市圈的乡镇构成,同时,引力大于10的乡镇其相对于长春市的经济隶属度大于0.1%,与长春市有着较为紧密的经济联系。

5 结 论

5.1 长春都市圈的地域范围

国内各都市圈地域范围普遍过大,首都圈(大北京地区)范围达到17×104km2,苏锡常都市圈范围1.75×104km2,哈尔滨都市圈范围8.30×104km2[22];而国外都市圈在范围确定上强调区域协作及高效率的人、物、信息流动,倡导各种网络构建下的环状结构。在以上认识的基础上,确定长春都市圈地域范围时,将基于经济距离、引力强度和经济隶属度的都市圈范围取交集,得到圈域乡镇构成(如表6所示),即长春都市圈由引力强度大于10且经济隶属度大于0.1%的乡镇构成。以通勤率指标进行验证,上述乡镇与长春市的通勤强度(乡镇至长春通勤人口与乡镇总通勤人口的比值)基本介于10%~15%之间,同属一个日常生活圈,与中心城市有着较强的社会经济联系。

表6   基于引力和经济隶属度的长春都市圈构成乡镇

Table 6   Component of Changchun MA based on attractive force and membership

苇子沟镇0.025龙山乡0.007

新窗口打开

   

   

市(县)、区乡 镇
引力>100,隶属度>0.5%10<引力<100,0.1%<隶属度<0.5%
德惠市米沙子镇、万宝镇城区、朱城子镇
九台市龙嘉镇、卡伦湖镇、东湖镇纪家镇、波泥河镇
农安县合隆镇、烧锅镇、开安镇农安镇、华家镇、前岗乡、龙王乡、三岗乡
双阳区奢岭镇城区、齐家镇、鹿乡镇、双营乡
公主岭市城区、范家屯镇、大岭镇、响水镇怀德镇、黑林子镇、陶家屯镇、永发乡
伊通县伊通镇、新兴镇
永吉县万昌镇

新窗口打开

随着长春都市圈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用地近域推进进程不断加快,周边个别乡镇地区作为长春市产业转移与新型产业实验基地,其发展已经纳入到长春市中远期发展规划之中,在工作生活方面与中心城市之间保持着高强度的人员流动,构成了长春都市圈重要的组成部分。长春都市圈平均半径57 km,总面积10 120.19 km2,总人口555万人,基本涵盖了与长春市联系最紧密的城镇,形成了沿哈大高铁走廊的主要工业集中带,是长春都市圈经济总量最高,基础设施最完备的地区,同时也是长春都市圈未来较长时间段重点发展的中轴地带。具体范围如图1所示。

图1   长春都市圈的地域范围

Fig.1   Region of Changchun MA

图2   长春都市圈圈层结构

Fig.2   Structure of Changchun MA

5.2 长春都市圈的空间结构

都市圈圈层划分在于明确内部功能分工,协调构成城镇间的矛盾,推动区域整体发展。按照核心-边缘理论在区域分工中的实践,都市圈圈层结构可以根据与中心城市距离和联系紧密程度分为核心圈、紧密圈与机会圈。

图2所示,长春都市圈具有较为明显的圈层结构特征。

核心圈:都市圈的构成重心,是都市圈社会经济生活的极核点,在圈域整体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单中心都市圈,核心圈层为中心城市及其一定范围的近郊远郊区。长春都市圈的核心圈由长春市主要辖区及隶属于长春市管辖的各开发区构成。包括南关区、朝阳区、宽城区、绿园区、二道区、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春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春西新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圈地域面积3 021.73 km2,人口326万人。

紧密圈:与中心城市联系紧密,接受中心城市的辐射,相互作用强烈,且节点城镇具有一定的发展规模。按照引力强度统计数据,引力大于100的乡镇构成长春都市圈紧密圈,包括德惠市的米沙子镇、万宝镇,九台市的龙嘉镇、卡伦湖镇、东湖镇,农安县的合隆镇、烧锅镇、开安镇,双阳区的奢岭镇,公主岭市的公主岭城区、范家屯镇、大岭镇、响水镇。紧密圈地域面积2 702.49 km2,人口92万人。

机会圈:都市圈未来发展的广阔腹地,与中心城市有着一定的联系,是中心城市辐射作用的最远距离。以引力强度介于10~100之间的乡镇作为长春都市圈机会圈的构成成份。包括德惠市的德惠城区、朱城子镇,九台市的纪家镇、波泥河镇,农安县的农安镇、华家镇、前岗乡、龙王乡、三岗乡,双阳区的双阳城区、齐家镇、鹿乡镇、双营乡,公主岭市的怀德镇、黑林子镇、陶家屯镇、永发乡,伊通县的伊通镇、新兴镇,永吉县的万昌镇。机会圈地域面积4 395.97km2,人口137万人。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袁家冬,周筠,黄伟.

我国都市圈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中的若干误区

[J].地理研究,2006,26(1):112~120.

[本文引用: 1]     

[2] 洪世键,黄晓芬.

大都市区概念及其界定问题探讨

[J].国际城市规划,2007,22(5):50~57.

[本文引用: 1]     

[3] 罗海明,张媛明.

美国大都市区划分指标体系的百年演变

[J].国际城市规划,2007,22(5):58~64.

[本文引用: 1]     

[4] 谷謙二.

1990年代の東京大都市圏における通勤流動の変化に関するコーホート分析

[J].埼玉大学教育学部地理学研究報告,2002,(22):1~21.

[本文引用: 1]     

[5] 金本良嗣,徳岡一幸.

日本の都市圏設定基準

[J].应用地域学研究,2002,(7):1~15.

[本文引用: 1]     

[6] 胡序威,周一星,顾朝林,.中国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43~45.

[本文引用: 1]     

[7] 崔功豪,魏清泉.区域分析与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81~387.

[本文引用: 1]     

[8] 孙胤社.

大都市区的形成机制及其定界——以北京为例

[J].地理学报,1992,47(6):552~560.

[本文引用: 1]     

[9] 王兴中.

中国内陆中心城市日常城市体系及其范围界定——以西安为例

[J].人文地理,1995,10(1):1~13.

[本文引用: 1]     

[10] 国家计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对区域性中心城市内涵的基本界定

[J].经济研究参考,2002,(52):2~13.

[本文引用: 1]     

[11] 黄金川,黄武强,张煜.

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基础设施评价研究

[J].经济地理,2011,31(1):47~54.

[本文引用: 1]     

[12] 敖丽红,尤芳,田翠玲.

城市发展扩散理论研究--以大连市为例

[J].城市发展研究,2012,19(6):18~23

[本文引用: 1]     

[13] 牛慧恩,孟庆民,胡其昌,.

甘肃与毗邻省区区域经济联系研究

[J].经济地理,1998,18(3):51~56.

[本文引用: 1]     

[14] 吉林省统计局.吉林省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本文引用: 1]     

[15] 国家统计局.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本文引用: 1]     

[16] 许学强等. 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31~133.

[本文引用: 1]     

[17] 孙晶,许崇正.

空间经济学视角下“经济引力”模型的构建与运用——以2010年长三角地区经济数据为例

[J].经济学家,2011,(7):37~44.

[本文引用: 1]     

[18] 藤田昌久,保罗·克鲁格曼.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5.

[本文引用: 1]     

[19] 欧向军,顾晓波,李陈.

基于经济联系强度的徐州都市圈空间重组分形研究

[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12,(2):27~31.

[本文引用: 1]     

[20] 德惠、九台、农安、双阳、公主岭、伊通、永吉统计局.德惠、九台、农安、双阳、公主岭、伊通、永吉各市(县)统计年鉴[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本文引用: 1]     

[21] 邹军等. 都市圈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33.

[本文引用: 1]     

[22] 王学锋.

都市圈规划的实践与思考

[J].城市规划,2003,27(6):51~54.

[本文引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