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  2014 , 34 (12): 1428-1437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4.012.1428

Orginal Article

旅游地网络的演化与时空特征研究——以黄山风景区及汤口社区为例

刘法建1, 张捷2, 章锦河2, 陈冬冬3

1.安徽大学商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2.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3
3.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1

The Process and Spatial-temporal Feature of Tourism Destination Network Evolution:A Case Study of MT. Huangshan Scenic Area and Tangkou

LIU Fa-jian1, ZHANG Jie2, ZHANG Jin-he2, CHEN Dong-dong3

1. School of Business, Anhui Univercity, Hefei, Anhui 2306012, China
2.School of Geographic and Oceanographic Sciences,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3, China
3. Anhui Broadcasting Movie and Television College, Hefei, Anhui 230011,China

中图分类号:  F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0690(2014)12-1428-10

收稿日期: 2013-06-8

修回日期:  2013-08-2

网络出版日期:  2014-12-10

版权声明:  2014 《地理科学》编辑部 本文是开放获取期刊文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科研教学等,但不允许用于商业目的.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1301151,41171121)、安徽大学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引进工程项目(02303203)资助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刘法建(1982-),男,安徽凤阳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旅游地理学与旅游地发展研究。E-mail:liufajian2003@aliyun.com

展开

摘要

旅游地网络演化研究有助于揭示旅游地各种利益相关者是如何形成一个由各种关系交织而成的多元、复杂、交叉重叠的旅游地产业体系。以旅游地生命周期和社会网络理论为基础,以黄山风景区及其依托城镇汤口社区所形成的旅游地网络为研究对象,通过各发展各阶段中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按照“士大夫旅游背景下的寺庙管理模式、半官方和官方管理式的外事接待模式”等5个阶段进行网络结构的展示和分析,并探索了其演化发展的过程和机制。结果显示,黄山旅游地网络经历了“无连接-政府主导的星型网络-政府、地方社区企业两个主导网络成分-社区旅游广泛参与下的多类型、多层次的行动者互动网络”的过程。并将进入社区主导的旅游地网络阶段,并且随着旅游地网络的不断完善,黄山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将得到增强。

关键词: 旅游地网络 ; 演化 ; 时空特征 ; 黄山风景区

Abstract

Tourism destination networks have been the key field of tourism destination studies. They refer to certain network structures of the industrial sectors, organizations, governments, residents and tourists et al., that focus on the tourism activities inside or outside of destination, which is attached by some relations. The relations are built on tourism value chain, which contain tourist flow, capitals,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products et al. The relations may be horizontal or vertical, formal or informal, short or long. Thus, the networks could be the lens of destination development, how the tourism destination network evolved is vital to understand the multiple actors in the destination to be a complex, pluralistic, intersectional and overlapping destination tourism industry system.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resort lifecycle and social network, this article takes MT. Hungshan Scenic Area and Tangkou Town (the tourist reception center of MT. Huangshan) as the subjects. After defining and classifying the actors and relations, collecting data from various sourc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nges of networks and the impact effect in MT. Hungshan Scenic Area and Tangkou Town, and divides their development process into 5 stages, which are Temple management models, Foreign affairs and the hospitality model, Government leading development model, Stock enterprise management model, Multi-actors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model, and then draws and analyzes the characters of the network structures, and then tries to reveal the process and mechanics of destination network evolution. It points out that the networks have been going through a series of 'no connection networks', 'government-sponsored star-shaped networks', 'government and community double-drive networks' and 'multi levels elements networks that the communities participated extensively', as the strengthening of communities power in the future, this paper proclaims that the Huangshan tourism destination network would enter into an era of community-sponsored destination networks, and the capacit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as been further enhanced. In addition, this paper assigns the evolution of the networks to the life-cycle stages, policy and planning adjustment, location and transport, local culture and path dependence.

Keywords: tourism destination network ; evolution process ; Spatial-temporal Feature ; MT. Huangshan Scenic Area

0

PDF (502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刘法建, 张捷, 章锦河, 陈冬冬. 旅游地网络的演化与时空特征研究——以黄山风景区及汤口社区为例[J]. , 2014, 34(12): 1428-1437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4.012.1428

LIU Fa-jian, ZHANG Jie, ZHANG Jin-he, CHEN Dong-dong. The Process and Spatial-temporal Feature of Tourism Destination Network Evolution:A Case Study of MT. Huangshan Scenic Area and Tangkou[J]. 地理科学, 2014, 34(12): 1428-1437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4.012.1428

旅游地发展是旅游者、旅游企业、管理部门、地方社区、居民、非政府组织(NGOs)等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旅游地的旅游任何企业或部门都存在一定的内外部社会关系与联结,从而镶嵌或悬浮于由多种关系联结交织而成的多重、复杂、交叉重叠的社会网络之中[1]。因此,对旅游地发展问题进行网络分析就显得更为重要和必要[2],旅游地网络成为旅游地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旅游地网络是指以旅游价值链为导向,资金、技术、信息、产品、旅游者等为基础所形成的各种横向与纵向的、正式与非正式的、稳定与短暂的“联系”(relations),将旅游地内外的旅游企业、组织、政府,居民、旅游者(actors)组织形成的特定网络结构。以“联系”和“网络”视角研究旅游地系统,不仅有助于识别旅游地发展中的重要行动者、旅游联系、旅游产业链等,并以此来透视旅游地各种要素所组成的多样、高度零散的供给结构[3],而且能够将传统的旅游利益相关者、旅游社区参与、旅游产业链与产业集群等研究整合到统一框架中,进而揭示旅游地系统的构成、特征、运行机制和过程,并为旅游地系统的协调、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目前,国外已经开始了多角度和多层次的旅游地网络研究[4],除了一些旅游地网络的展示、比较研究[3~6],旅游地网络的演化也进入研究者视野,例如Pavlovich研究了新西兰Waitomo Caves近120 a间的5个阶段的旅游地网络特征,并认为基于“联系”系统的旅游地网络是透视旅游地系统演化的重要方法[3]。而国内以“结构观”和“网络视角”为基础的旅游地网络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一方面,已出现的旅游流网络研究[7~11]将旅游地作为一个整体,很少深入到旅游地的内部,解释旅游地网络的发展过程和机制;另一方面,相对较少的旅游地内部网络研究则集中于单一的共时性、截面式的网络特征分析和外部效应,缺乏深入的时间序列剖析,并且对特征关注也不多,很少有历时性的旅游地网络时空演化研究。

因此,本文以黄山风景区及其依托地汤口镇所形成的旅游地网络为研究对象,揭示其不同阶段的旅游地网络结构、空间特征和演化过程,分析其旅游地网络演化的影响因素。一方面,以此了解黄山各种机构和组织如何演化成为目的地网络系统的自组织过程,探明其如何通过联系和网络连接形成一种互动的、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另一方面,为解释旅游地相互独立的各种产业个体如何形成一种自我管制、调控,并以此获取更多资源和发展机会的产业共同体,进而为探索旅游地系统结构优化、完善的过程和动力机制提供深入理解,丰富国内旅游地网络研究内容。

1 黄山旅游地发展阶段划分

旅游地生命周期作为预测工具虽然受到质疑[12],但作为较好的事后诊断工具,从其被Butler引入旅游地研究后,就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检验[13]。除了不断的理论修正、补充、完善和创新,以及多层次、多案例地的理论检验和应用研究外,已经开始向生命周期形成与演化的影响因素、预测、规划管理价值等前、后向领域拓展[14]。因此,本文以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框架,在对黄山旅游地发展阶段划分,并展开相应的旅游地网络构建和演化研究。

目前,有关黄山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研究较少,主要以游客接待量为标准,将黄山旅游发展和演化划定为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16,17]。陆林依据巴特勒的研究将黄山旅游发展划分为探索阶段(唐宋到20世纪30年代)、参与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末)、发展阶段(1979~1987年)、巩固阶段(1987年以后),并认为黄山会进入一个较为理想、维持时间较为长久的成熟阶段[16]。黄山管理部门出于旅游地发展与管理的目的,则将黄山旅游发展划分为4个阶段:探索阶段(1979~1989年)、发展阶段(1989~1999年)、巩固阶段(1999~2004年)和成熟阶段(2004年至今)。他们依据的标准是旅游地管理中标志性的政策与机构调整。

虽然旅游地各类企业、部门及其旅游地网络的发展与演化会受到接待量的时空变化所导致的各种结构调整的制约。但旅游地系统直接受到旅游地发展与管理体制的影响,并与之相适应。因此,本文主要以旅游发展主体和政策结构上的重大调整为依据,并结合旅游生命周期理论和游客量的变化,将黄山旅游地发展阶段划分为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市场化阶段和成熟与完善阶段(表1)。

2 黄山旅游地网络界定、数据获取行政区域、文化背景的不断演化,旅游地行动者及联系的多元和复杂性,使得旅游地发展及其网络结构出现多空间尺度、多中心、较零碎的复杂特性,这就造成了旅游地网络的形成和演化的梳理存在3个方面的困难:第一,跨时间尺度的旅游地网络行动者和联系的识别与类型划分;第二,网络数据资料的获取与提炼;第三,网络的形式化再现和展示。

表1   黄山旅游地演化阶段划分及重要事件

Table 1   Evolutional stage and milestone of MT. Huangshan tourism development

阶 段时 间重要事件
探索阶段(1930年之前)公元747年,唐玄宗敕改黟山为黄山;公元754年,李白游黄山,留诗两首;公元1542年,黄山第一个文学团体“天都社”成立;公元1616和1618年,徐霞客两游黄山;公元1606年,普门鹤山登山,修建步行道;清初,渐江、梅清、石涛等人创立“黄山画派”。
参与阶段(1930~1978年)1934年元月,黄山建设委员会在南京成立;1935年,划定了黄山的范围;1943年,正式成立黄山管理局;1949年4月,黄山解放,7月成立“黄山人民管理处”;1960年,成立中共黄山管理处委员会。
发展阶段(1979~1996年)1979年6月25日开始收取门票;1979年7月,邓小平登黄山发表重要讲话,开启中国旅游业大门;1979年10月,黄山管理处改为黄山管理局;1990年,入选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1996年11月,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市场化阶段(1997~2003年)1999年,荣获国际梅利娜•迈尔库里文化景观保护与管理荣誉奖;2001年12月,国土资源部正式命名黄山为国家地质公园。
成熟与完善阶段(2004年以后)2004年,在寨西村,建设并运营新国线换乘中心;200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2007年5月,成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08年3月,成立世界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黄山观测站。

新窗口打开

注:资料来源来源于《黄山保护与管理》(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黄山保护与管理.2007. )、《汤口镇志》(汤口镇志编纂委员会.汤口镇志.2009.)、《黄山志(新版)》[18]、黄山风景区大事记[19]等。

2.1 旅游地网络行动者和联系的识别与分类

旅游地网络研究所采用的“联接”视角,使得从旅游目的地概念对黄山进行界定存在一定的难度。本文依照黄山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社会网络理论对行动者界定的要求[15],将黄山旅游地界定为黄山风景区及汤口镇汤口社区(原汤口村和寨西村)。因此,相应的网络行动者主要指这一范围内参与和影响旅游业发展的部门和企业。在某些阶段的研究中会涉及到上述区域外的组织。其次,为了能够清晰展示旅游地网络的演化特征,本文还将涉及到的行动者分为政府和管理部门、其他驻山单位、中小企业、股份公司与集团公司、黄山社会团体与组织等若干类别。

网络联系方面存在区内和区外联系、旅游和非旅游联系的区分问题。本文将关注点集中在案例地内的旅游联系。考虑到黄山旅游发展早期阶段不存在一般意义上的旅游产业,也就没有明显的旅游联系。因此,部分阶段需兼顾一些区外旅游联系和区内非旅游联系。另外,为了比较旅游联系的差异,本文还将区内的隶属、部门管理、企业经营合作等较为紧密,并对旅游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关系界定为“强联系”,而将一般的工作交流、私人联系、部门协作等关系视为“弱联系”。

2.2 数据获取

除游客接待量、收入、企业数量、客房数等产业经济指标外,一般的旅游业统计很少涉及景区或者小微尺度的旅游地发展状况,尤其缺乏本文所需要的“联系”这种难以量化的数据。同时,由于国内旅游统计大多始于改革开放,这给旅游地网络演化早期阶段的数据收集带来困难,研究者只能从历史文献、档案资料、访谈、观察等途径来讲述。本文的相关数据收集通过以下2个渠道:第一,管委会、黄山旅游发展股份公司、汤口镇政府的各种档案和文本资料。包括:《黄山保护与管理》、《汤口镇志》、《黄山志(新版)》[18]、黄山风景区大事记[19]、股份公司历年年报、黄山及汤口镇各类城镇与旅游规划等;第二,访谈与观察。通过与上述部门与企业相关领导、负责人、本地居民的交流,以及笔者对黄山风景区旅游的长期关注,了解他们所掌握的旅游联系的信息和态度,通过这种参与者视角的研究,有助于深入和细致了解黄山旅游地网络的近况和行动者的网络认知。

2.3 旅游地网络的展示和表达

为了能够清楚表现结构上的连接性,本文采用“联系图”来展示每个阶段旅游地网络的关系模式。不同形状的图形表示行动者类型,线条的粗细表示联系的强弱。同时为了表示出旅游地网络联系的空间变化,图中对黄山、汤口、寨西等空间范围以及各重要单位和部门的位置进行了示意图式的划定。此外,早期阶段,行动者较为明确,联系主要为行业管理上的联系,网络联系和行动者尽量单独展示企业之间的业务联系和信息交流,后期,由于同质的中小企业数量激增,无法逐个列出,就采用行动者类别进行表示。

3 黄山旅游地网络演化过程

3.1 探索阶段(20世纪30年代之前):士大夫旅游背景下的寺庙管理模式

同中国多数地区一样,古代的黄山并非作为旅游地存在,其经济与社会发展更多的是一种传统农业社会的自然经济增长,无明显的、专门的旅游业发展痕迹。但借助特有的自然风光和地理环境,黄山还是开始了旅游活动的萌芽。一方面,吸引了众多游方僧侣的驻足与停留,开始了“天下名山僧占多”的中国多数山岳型旅游风景地的历史发展路径,另一方面,成为一些诗人、画家、探险家等文人学子的游学与“比德修身”的精神寄托之地[20]。大批士人雅士开始游览、了解并推广黄山。期间,这些社会团体和个人直接或间接的做了一些旅游相关的活动。这一阶段开始于唐宋,明清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延续到20世纪中叶[15]。整体而言,在黄山旅游业探索过程,3类行动者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僧侣的宗教开发和寺庙建设。自南朝元嘉年间(公元424~453年)佛教传入黄山,历代修建寺庙和道观近百座,并出现过祥符寺、慈光寺、翠微寺和掷钵禅院等号称黄山“四大丛林”的主要寺庙。此时该地区的各项活动基本由寺庙主持,逐步形成了以寺庙为中心的空间布局。但后因太平天国运动、山洪、火灾、文革等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山上寺庙焚毁贻尽,日渐衰微,目前黄山景区内已无寺庙。这一阶段,黄山的管理和保护得力于宗教及寺庙的力量。其对黄山旅游业的贡献体现在2个方面:第一,修建了大量游步道和一些房屋设施,初步形成了连接各景区、点的线路格局,为后续发展旅游奠定了基础。第二,早期的旅游接待主要由寺庙完成,古代游客登山,一般都夜宿寺院。直到民国时期,天都别墅、居士林、散花精舍等都还有专门接待游客的客房,全山寺庙仍有床舍300张,寺庙也成为当时黄山旅游最重要的发展主体。

图1   黄山探索阶段旅游地网络结构示意图:明清时期

Fig.1   Tourism destination network structure in MT. Huangshan,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

经过上一阶段的探索,黄山的知名度和旅游人数都有一定的增加,这引起了当时政府的关注,政府开始作为重要力量介入黄山旅游发展。黄山旅游开始了从寺庙管理向接待型管理的转变。但此时的黄山旅游业仍未成为地方重要的产业部门,其经营管理有2个明显的特点:第一,无论是1934年1月在南京成立的黄山建设委员会和随后的黄山办事处(黄山第一个事业型行政管理结构),黄山管理局(1943年),还是解放后的皖南行署黄山管理处(1949年),中共黄山管理处委员会(1960年)都是上级政府派出机构,是独立于本地社区的行政“飞地”,它们同上级主管政府的联系多于同本地社区的联系。第二,这一阶段黄山旅游业的最大特点是为政府接待服务,旅游业作为一项社会事业,而非产业来开展。同期兴建的一批高等级接待设施,主要功能为领导疗养和外事接待,很少有为大众旅游者服务的设施与部门。

这一阶段黄山旅游开发的重点是政府主导的道路、水电、旅馆等基础设施建设。如民国时期兴建了观瀑楼、听涛居等接待设施,并出现了旅行社服务(1940年中国旅行社上海分社在黄山设招待所);20世纪50年代后,景区内外陆续建设了温泉旅社、黄山宾馆、黄山疗养院、北海宾馆及各单位招待所,全山床位曾一度达到约1 500张。但在此种发展模式下,黄山的旅游发展仍然集中在风景区内部。尤其是建国后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文化大革命对私营工商业的破坏,汤口本地社区除了为各项旅游建设提供物资和劳力等间接参与方式外,包括地方政府在内的社区组织很难获得参与黄山旅游业发展的机会。对应的旅游地网络特征变化是,尽管旅游行动者和联系的数量开始增加,但旅游联系仍局限在景区内的管理部门、接待部门,以及同外部的上级政府部门的联系,以行政隶属的强联系为主,空间内聚性特征明显,形成了以管理部门为核心的星型旅游地网络(图2)。

图2   参与阶段黄山旅游地网络结构示意图:1978年

Fig.2   Tourism destination network structure in MT. Huangshan, 1978

注:D1-寺庙、D2-山上酒店、D3-旅行社公司;O1-游客、O2-黄山画派; G2-黄山管理处、G3-上级政府、G4-汤口公社、G5-汤口村委、G6-寨西村委

3.3 发展阶段(1979~1996年):大众旅游兴起下的政府主导开发模式

邓小平1979年黄山讲话,开启了中国旅游业新篇章,推动了中国旅游业的全面改革开放。黄山率先启动了旅游业发展。这一阶段,黄山旅游发展和管理都出现了重要转变,体现在3个方面:

第一、管理部门职能的强化和拓展。作为中国现代旅游业的发端之地,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黄山管理部门的行政级别不断升级,从县处级的黄山管理处升格为厅级建制的黄山管理局(1979年10月),以及黄山管理委员会(1988年12月)。管理局(管委会)成立后,通过接管一些地方部门,管理局(管委会)的行政、经济、执法、社会管理职能得到不断强化(例如,1988年成立森林防疫站,1991年成立自来水公司,1998年成立森林公安局等)。总之,作为黄山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黄山管委会(管理局)不仅行使地方行政管理职权,而且还统筹教育、卫生、土建等部门工作,最重要的是管委会仍承担着景区开发、旅游市场开发等企业相关职能,这一阶段的黄山管委会可以算是一个集行政、事业、企业于一体的“复合体”。

第二、旅游开始由事业型向产业型转变。1979年6月25日黄山风景区开始收取门票,标志着黄山旅游业性质的根本转变。随后出现的3家旅行社虽隶属于管理局,但已具备为普通旅游者服务的功能。20世纪80年代中期,桃园宾馆、黄山饭店、北海宾馆等接待单位也开始为旅游者提供服务。随着西海饭店、温泉大酒店、白云宾馆等不断建成,黄山旅游接待服务规模进一步壮大。黄山旅游产业化的另一个重要标志就是,1989年管委会撤销旅游处,成立黄山旅游总公司,后更名为黄山旅游发展总公司,负责黄山的经营管理,标志着黄山旅游向企业化运作和管理的正式转变。

第三、地方社区开始参与黄山旅游发展。这是一个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同时进行的过程。一方面,随着旅游发展对各种接待设施的需求不断增加,管委会开始将一些重要的旅游设施陆续向周边社区拓展。如1989年,将景区公安局、工商分局、交通分局的管辖范围扩展到汤口镇;1998年,管委会与汤口镇合作,在靠近汤口的山岔村创办“黄山迅洁洗涤中心”。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后,随着黄山旅游接待规模的急剧壮大,汤口个体工商业迅速恢复和发展,靠近黄山南大门的汤口村开始出现大量经营旅游纪念品、土特产品、餐饮、旅馆业的个体和集体企业;依托本地优质旅游资源,还出现了一些镇政府和村委会牵头开发的景区,如猴谷、翡翠谷和九龙瀑等;此外,1993年2月,汤口镇还成立了旅游服务公司。汤口经济结构开始了由山区农业向旅游服务业的转型。

总而言之,这一阶段风景区和汤口的旅游相关业态和服务部门不断丰富、产业规模日益扩大、地方企业功能逐步增强、管理类型愈发多元。但从某种程度上讲,此时的旅游地网络只能算作上一个阶段的延续和拓展,未有质的变化。一方面,旅游业仍然处于以管委会为核心的政府部门的全面指导下,且政府进一步增强了管控能力。旅游网络联系虽增加,但整体上,还是一种政府单位为绝对核心的旅游地网络。另一方面,尽管汤口旅游业不断强化为旅游者服务的能力,但各种企业小而弱,孤立发展特征明显,并且集中在汤口村,周边社区的旅游发展缓慢,这种旅游经济发展只能算作是社区经济面对庞大游客市场的自发调整,管委会和地方政府对旅游企业的指导和扶持十分有限。除了管委会同镇政府有一定的管理协调上的弱链接外,地方企业内部、与管委会、镇政府、风景区等旅游管理部门之间的联系并未普遍建立,众多的孤立点出现在黄山旅游地网络中。旅游地网络整体呈现出景区经营和管理部门紧密联系,社区旅游企业零散孤立的整体特征,旅游联系尚未辐射到周边社区,旅游地网络同旅游地经济效应一样,“孤岛效应”依旧明显[21]图3)。

图3   发展阶段黄山旅游地网络结构示意图:1996年

Fig.3   Tourism destination network structure in MT. Huangshan, 1996

注: D2-山上酒店、D3-旅行社公司、D4-旅游总公司、D5-景区开发公司、D6-自来水公司;O1-游客、O2-黄山画派、O6-环黄山其他景区; G2-黄山管委会、G3-上级政府、G4-汤口镇政府、G5-汤口村委会、G6-寨西村委会;E1-迅洁洗涤;T1-汤口各酒店、T2-汤口餐饮与农家乐、T3-汤口工艺品

3.4 市场化阶段(1997~2003年):政府指导下的股份制企业经营模式

1996年11月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景区打破了多年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全面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对黄山各项事业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黄山旅游也因此步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其经营管理结构的变化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虽然黄山旅游集团公司(简称集团公司)仍在管委会的直接领导和管理下,且股份公司、集团公司和管委会领导交叉任职,但管委会不再直接参与景区的经营和管理,只负责资源保护、行政管理和执法工作。第二,股份公司经营内容不断扩大、空间向外拓展。除了接管集团公司和管委会的经营类业务外,如索道、酒店、园林开发、旅行社等,还不断开拓新业务,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同时黄山旅游开始了对外拓展的进程,股份公司不仅将旅行社等业务向屯溪市区转移,还参与了黄山市周边十多个旅游景区的经营和管理,如花山谜窟,黄山旅游发展开始了从内聚到向外拓展的过程。

相对于黄山经营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汤口镇的旅游经济发展更多的是量变。风景区旅游接待量的快速增长带动了汤口旅游业规模、等级和地位的提升。在旅游设施持续改善、接待规模不断加大的基础上,汤口开始提升旅游服务的档次,兴建了若干高等级酒店,统一建设了旅游市场,个体商店、私营企业发展迅猛。到1998年,旅游业已稳占汤口镇经济的50%以上,且逐年增加,并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围绕酒店和旅行社形成的零散旅游网络结构。此阶段后期,寨西村等地的旅游接待业开始起步,但整体上黄山旅游业还是集聚在临近南大门的汤口村。

上述管理体制和地方经济的变化也改变了旅游地网络的结构。最明显的变化是原来管委会同集团公司之间连接政府和经营部门的“桥”,变为管委会、集团公司和股份公司的“三方组”[22]。一些经营企业将原先同管委会或集团公司的联系向股份公司转移。同时旅游地网络开始突破景区的空间限制,直接越过周边社区,延伸到市区及其他地方。但以景区经营为中心的网络在汤口镇的延伸仍然有限,不仅汤口镇同管委会之间的联系仍然是一种弱联系,其他旅游地企业也无法同股份公司、集团公司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与此同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原先自发的企业合作开始逐渐演化成产业链,旅游企业间的合作不断增加,但这种网络在空间上仍集中在汤口村。整体而言,黄山旅游地网络开始了从以政府为核心的星型网络向2个明显“成分”结构的转换(图4)。

图4   市场化阶段黄山旅游地网络结构示意图:2003年

Fig.4   Tourism destination network structure in MT. Huangshan, 2003

注: D2-山上酒店、D3-旅行社公司、D4-旅游总公司、D5-景区开发公司、D6-自来水公司、D7-文艺中心、D8-客运公司、D9-股份公司、D10-索道公司;O1-游客、O2-黄山画派、O3-701电视台、O4-工人疗养院、O5-其他驻山单位、O6-环黄山其他景区;、G2-黄山管委会、G3-上级政府、G4-汤口镇政府、G5-汤口村委、G6-寨西村委、G7-政府职能部门;E1-迅洁洗涤;T1-汤口各酒店、T2-汤口餐饮与农家乐、T3-汤口工艺品、T4-汤口旅行社、T5-特产及其他;Z1-寨西酒店、Z2-寨西餐饮与农家乐

3.5 成熟与完善阶段(2004年至今):地方企业兴起的多元社区参与模式

Getz和Hovinen根据所研究案例地实情对Butler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修正时都提及“成熟阶段”[23,24]。在衡量旅游地是否处于成熟阶段时,上述研究主要采用游客接待量的变化及感知和旅游经济指标的变化为标准。

关于黄山旅游何时进入成熟阶段存在2种观点。陆林认为黄山将处在一个长期的成熟阶段[16],其重要标志是旅游地设施和产品的完善,以及旅游市场繁荣所带来的游客量的持续稳定增长。若仅以游客量作为指标,黄山在20世纪90年代可能就已进入成熟阶段。而管委会则认为黄山旅游发展成熟阶段始于2004年,依据是黄山管理和保护经验开始成熟。本文认为判断旅游地是否成熟还需考虑旅游地网络因素,其中一个充要条件就是社区参与旅游的能力和旅游地网络系统优化与完善的程度。因此,依照管委会的界定,本文将黄山旅游发展成熟阶段的起始时间定于2004年。虽然经营管理和发展方式同上一阶段基本相同,但黄山旅游业和旅游地网络有明显的变化。

第一,汤口旅游企业网络的完善与优化。经历了SARS等一系列事件后,黄山旅游接待量和旅游收入保持了长期、稳定和快速的增长,并于2007年突破200万人大关(数据来源于黄山市旅游委员会规划发展处,2007年,黄山风景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 035 865人次

)。与此同时,汤口旅游业也开始了从量变的积累向质变的转化。首先,旅游接待业等级不断提升,以星级酒店为代表的高端接待设施开始增加;其次,旅游产业体系不断完善,食宿行游购娱等旅游产业链开始形成,从而构建了以旅行社和大型酒店为核心的旅游企业网络。最后,黄山旅游管理部门与地方社区联系开始出现并不断增加,山下酒店同股份公司所属山上酒店的游客推荐业务合作日渐成熟,旅游社区企业进而同黄山管理和经营部门建立了间接联系。同时,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联系内容和频率不断增加。2010年,汤口镇域内第一个以非公有制经济从业者为主体的民间团体—汤口商会成立,为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搭建了更为便捷的桥梁。

第二,旅游管理网络的空间位移,也拉近了社区与管理机构的网络距离。管委会、集团公司、股份公司的办公地点于2006年下移至黄山大门外。虽然短期内政府的旅游管理和经营机构与地方社区的沟通十分有限,但空间上的接近一定程度上会缓解心理阻隔,交流与合作机会将大大增加。

第三,汤口镇旅游空间结构的重大调整,引发旅游地网络的空间位移和拓展。在“控制改造汤口、有序发展寨西”的空间布局调整的背景下,汤口镇的旅游发展中心开始向寨西转移。2004年新国线旅游集散中心在寨西建成并投入使用,汤口村失去了交通优势,原汤口的众多企业或将店铺迁至寨西,或在寨西开设新店,旅游业务及联系开始向寨西拓展和转移,汤口和寨西企业间的旅游联系也日益频繁。此外,工商、消防、医院、公安等十多个部门也迁至寨西,汤口村旅游业因此出现了一定的衰退。2009年6月,临近汤口村的东岭头游客换乘中心恢复运营,有效遏制住了这一趋势,汤口的旅游地网络又开始了新的重构。

总之,2004年以后,黄山的旅游地网络进入拓展阶段、社区参与和融入阶段,结构日益优化的阶段(图5)。

综上所述,黄山旅游业从探索、起步进入到成熟阶段,这对应了黄山旅游地网络日趋优化、完善的过程。具体而言,从经营管理历程上看,黄山经历了明清时代的寺院管理,民国时期的半官方管理,解放后的政府管理,到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指导的企业化管理的演化过程;从网络行动者类型上看,实现了寺庙为主的社会要素,地方政府管理要素到宾馆、工艺品、酒店、旅行社等多元产业要素的不断加入;从空间特征来看,实现了从景区内部,到汤口、寨西,再到周边社区的扩散与拓展过程;从联系的类型上来看,从单一的政府行政管理,到企业、政府、社区的多元互动的过程;从联系的数量上看,从少数政府部门的局部连接,到全局性的整体连接。整体上看,黄山旅游地网络则经历了“无连接-政府主导的星型网络-政府、地方社区企业两个主导网络成分-社区旅游广泛参与下的多类型、多层次的行动者互动网络”的过程。并将随着社区网络力量的进一步扩大,将有可能进入社区主导的旅游地网络时代。当然,目前黄山旅游地网络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网络联系的核心边缘特征明显,政府和大型企业控制力强,整体结构仍较为零散;管委会、集团公司及股份公司同地方社区的直接联系仍然很少,只能通过汤口镇政府与地方企业产生间接联系,严重制约了政策、经营信息的传递和沟通;旅游网络的空间跨越性使得一些临近地区接受黄山旅游带动和辐射的能力有限。

图5   成熟阶段黄山旅游地网络结构示意图:2008年

Fig.5   Tourism destination network structure in MT. Huangshan, 2008

注: D2-山上酒店、D3-旅行社公司、D4-旅游总公司、D5-景区开发公司、D6-自来水公司、D7-文艺中心、D8-客运公司、D9-股份公司、D10-索道公司;O1-游客、O2-黄山画派、O3-701电视台、O4-工人疗养院、O5-其他驻山单位、O6-环黄山其他景区、O7-花山谜窟等市内景区;G2-黄山管委会、G3-上级政府、G4-汤口镇政府、G5-汤口村委、G6-寨西村委、G7-政府职能部门;E1-迅洁洗涤;T1-汤口各酒店、T2-汤口餐饮与农家乐、T3-汤口工艺品、T4-汤口旅行社、T5-特产及其他;Z1-寨西酒店、Z2-寨西餐饮与农家乐、Z3-寨西工艺品、Z4-寨西其他旅游企业;W1-周边酒店和农家乐、W2-周边其他旅游企业

4 旅游地网络演化的影响因素

旅游地演化的影响因素是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的重要内容。旅游地演化和发展受到经济、社会、文化、地理、旅游地管理等众多可控和不可控因素的影响[25]。研究者已从旅游者类型[26]、供求关系市场[27]、突发事件[28]、历史背景[29]、其他旅游地的竞争和管理因素[25,30]等方面研究了旅游地演化的过程和特征,但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旅游地网络演化的影响因素和过程研究。Pavlovich(2003,2008)在Waitomo洞穴旅游地网络演化过程的研究中曾暗示[3,31],旅游地的核心组织和重要管理结构可能是旅游地政策网络演化的影响因素。本文在综合相关研究和黄山实际情况基础上,对影响黄山旅游地网络演化的核心因素进行初步分析。

1) 游客接待量。旅游地接待量变化及其影响下的生命周期阶段是旅游地网络演化的关键驱动力,尤其在旅游地发展中、早期。游客量的不断增长带动了旅游产业要素和规模的扩大,进而推动地方经济的转型,促使更多的旅游地居民和外来移民为日益增多的游客提供各种服务,旅游业态不断完善、丰富,同时政府等管理部门重视并积极参与到旅游发展中。在此过程中,旅游地行动者的日趋多元和联系的逐步深入,推动了旅游产业链的形成,旅游地网络结构趋于丰富和多元。

2) 政策制度变迁与规划调整。黄山旅游地网络演化过程清晰表明,旅游地网络的重大变化都与特定政策与管理体制的调整有关。首先,宏观社会经济政策决定了旅游业本身发展的趋势,影响旅游发展的产业环境和市场条件。对黄山来说,最典型的例子就是1979年“黄山讲话”使黄山旅游业从政府接待事业转变为产业,地方政府和社区有机会参与到旅游业中来。其次,黄山作为国有资产,必然处于政府的管理和调控中,黄山管理和经营体制的变化,以及政府对黄山经营管理的每次变革都会影响到旅游地网络结构。最后,城市和旅游规划对于产业部门和空间结构的调整,会在旅游地网络上有所反应,尤其是中国的各种规划仍带有计划经济烙印[32,33],这些规划不仅是引导,更是约束,迫使旅游地网络的结构和空间联系与之适应,黄山旅游地网络向寨西的转移既是证明。

3) 区位、交通变化与地理环境。这是影响旅游地网络空间组织的重要因素。因为旅游地网络的行动者和联系总是处于特定的地理空间内。汤口旅游业的兴起,得力于其“黄山门户”的天然区位优势,旅游发展初期大量旅游企业和设施围绕南大门集聚,但随着新国线客运中心和高速公路入口在寨西的建成,旅游业发展的中心随之南迁,旅游联系与合作也开始向南进行空间移动。

4) 社会文化背景。旅游企业网络植根于地方社区,尤其在旅游地发展的早期阶段,是作为旅游地社区一般社会网络的附属而存在的,原有的社会结构、文化、风俗都是制约旅游联系产生和维持的关键因素。

旅游地发展阶段及其游客量变化是旅游地网络的演化发展的根本原因,政策制度与规划调整是驱动力,区位和交通变化是外部条件,历史文化和路径依赖是制约因素。若能有效利用影响旅游地网络演化的各种要素,可促进旅游地网络的优化和协调,推动旅游地的良性发展。

5 结 论

旅游地系统的时空演化和旅游地网络研究是旅游地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以黄山风景区及汤口社区为例,研究了其旅游地网络的时空演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黄山旅游地网络伴随着其旅游发展阶段的变化,而呈现出“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内聚到扩散、从零散到系统”的时空变化过程。游客接待量、政策和规划、区位、交通、文化、环境等众多因素是影响这一变化的重要因素。未来黄山旅游地网络将进入社区主导的发展阶段,这也是一个更为复杂的网络系统,并且这一系统的稳定、通畅将影响到黄山旅游业未来的发展。

尽管本文对黄山旅游地网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但对旅游地网络演化的内在机制,以及针对性的措施建议探讨的还不够深入,有待于后期,在理清旅游企业、政府多元合作,构建网络系统的基础上,提出如何通过培育企业合作平台、完善旅游地合作的政策保障和制度支持等措施来逐步完善黄山旅游地网络结构,促进黄山旅游的健康、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王素洁,胡瑞娟,程卫红.

国外社会网络范式下的旅游研究述评

[J].旅游学刊, 2009,24(7): 90~95.

[本文引用: 1]     

[2] Scott N, Cooper C, Baggio R.

Destination networks -Four Australian cases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8, 35(1): 169-188.

[本文引用: 1]     

[3] Pavolvich K.

The evolu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a tourism destination network: the Waitomo Caves, New Zealand

[J]. Tourism Management, 2003, 24(2): 203-216.

[本文引用: 4]     

[4] Scott N, Baggio R, Cooper C.

Network analysis and tourism: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M]. Clevedon: Channel View Publications, 2008.

[本文引用: 1]     

[5] Baggio R, Scott N, Cooper C.

Network Science: A Review Focused on Tourism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10, 37(3): 802-827.

[6] Timur S, Getz D.

A network perspective on managing stakeholders for sustainable urban tourism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 2009, 20(4): 445-446.

[本文引用: 1]     

[7] 刘法建,张捷,陈冬冬.

中国入境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及动因研究

[J].地理学报, 2010, 65(8):1013~1024.

[本文引用: 1]     

[8] 刘法建,张捷,章锦河,.

中国入境旅游流网络省级旅游地角色研究

[J].地理研究, 2010,29(6):1141~1152.

[9] 陈秀琼,黄福才.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旅游系统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22(5):75~80.

[10] 杨兴柱,顾朝林,王群.

南京市旅游流网络结构构建

[J].地理学报,2007, 62(6): 609~620.

[11] 吴晋峰, 潘旭莉.

京沪入境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分析

[J].地理科学, 2010, 30(3): 370~376.

[本文引用: 1]     

[12] 保继刚,楚义芳. 旅游地理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本文引用: 1]     

[13] Agarwal S.

The resort cycle and seaside tourism: An assessment of its applicability and validity

[J]. Tourism Management, 1997, 18(2): 65-73.

[本文引用: 1]     

[14] 邵晓兰,高峻.

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现状和展望

[J].旅游学刊, 2006, 21(6): 76~82.

[本文引用: 1]     

[15] 刘法建.

不同运营模式的旅游地网络特征、感知及演化——黄山、宏村、西递的旅游地社会地理体系构建[D]

.南京: 南京大学, 2012.

[本文引用: 2]     

[16] 陆林.

山岳型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安徽黄山、九华山实证分析

[J].地理科学, 1997, 17(1): 63~69.

[本文引用: 3]     

[17] 姚宏,孙根年,贾英.

中国名山旅游地成长理论与实证分析

[J].山地学报, 2008, 26(2): 237~243.

[本文引用: 1]     

[18]

黄山志编纂委员会.黄山志(新版)

[M].合肥:黄山书社, 2010.

[本文引用: 2]     

[19]

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黄山风景区大事记

[EB/OL]. 2010-11-2.

URL      [本文引用: 2]     

[20] 谢贵安.

中国传统旅游的伦理特征

[J].旅游学刊, 1999,14(4): 52~56.

[本文引用: 1]     

[21] 章锦河,李佳佳,陈冬冬.

风景名胜区旅游经济的孤岛效应分析

[J]. 安徽师大学报(自科版), 2007, 30(6): 712~717.

[本文引用: 1]     

[22] 刘军. 社会网络分析导论[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本文引用: 1]     

[23] Getz D.

Tourism planning and destination life cycle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2, 19(4): 752-770.

[本文引用: 1]     

[24] Hovinen G R.

Revisiting the destination lifecycle model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2, 29(1): 209-230.

[本文引用: 1]     

[25] Haywood K M.

Revisiting resort cycle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2, 19(2): 351-354.

[本文引用: 2]     

[26] Plog S C.

Why destination areas rise and fall in popularity

[J]. Cornell Hotel and Restaurant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1973, 14(3): 13-16.

[本文引用: 1]     

[27] Debbage K.

Oligopoly and the resort cycle in the Bahamas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0, 17(4): 513-527.

[本文引用: 1]     

[28] Formica S, Uysal M.

The revitalization of Italy as a tourist destination

[J]. Tourism Management, 1996, 17(5): 323-331.

[本文引用: 1]     

[29] Douglas N.

Applying the life cycle model to Melanesia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7, 24(1): 1-22.

[本文引用: 1]     

[30] 王利伟,徐红罡,张朝枝.

武陵源世界遗产地的旅游网络构建和发生演变初探

[J].旅游科学,2009,23(4): 19~25.

[本文引用: 1]     

[31] Pavlovich K.

Network Governance and connectivity: A case study[C]//Scott N, Baggio R, Cooper C. Network analysis and tourism: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Clevedon: Channel View Publications, 2008.

[本文引用: 1]     

[32] 师守祥.

国标《旅游规划通则》反思

[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9, 28(1): 62~67.

[本文引用: 1]     

[33] 朱介鸣.

市场经济下中国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逻辑

[J].城市规划学刊, 2005,(1): 10~15.

[本文引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