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4 , 34 (5): 531-538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4.05.531

Orginal Article

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紧凑度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黄永斌12, 董锁成1, 白永平3, 李俊12, 毛琦梁12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3.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Spatio-temporal Evolvement of Urban Compactness in China

HUANG Yong-bin12, DONG Suo-cheng1, BAI Yong-ping3, LI Jun12, Mao Qi-liang12

1.Institute of Geography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China
2.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3.School of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 Sciences,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70, China

中图分类号:  F2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0690(2014)05-0531-08

收稿日期: 2013-01-23

修回日期:  2013-09-23

网络出版日期:  2014-05-10

版权声明:  2014 《地理科学》编辑部 本文是开放获取期刊文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科研教学等,但不允许用于商业目的.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1556)资助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黄永斌(1986-),男,吉林集安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E-mail:nomand1122@hotmail.com

展开

摘要

紧凑城市以提高城市效率为目的,体现在空间结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3方面。以土地利用紧凑、经济紧凑、人口紧凑、基础设施紧凑、公共服务紧凑和生态环境协同6个维度构建紧凑度综合指标体系,测算2001、2005和2009年中国280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紧凑度,探讨中国城市紧凑度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发现:① 在全国尺度上,中国城市紧凑度整体高降低升,中低紧凑度城市逐渐增多,城市之间的差距不断减小,表现出日益明显的纺锤状特征。② 在区域尺度上,紧凑度空间异质性显著,呈东高西低的特征,其中东部地区高紧凑度城市呈团块状分布于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东北和中西部地区低值连绵分布,高值呈斑块状。但从变化趋势来看,东部地区紧凑度逐渐下降,中西部地区则慢慢提升。③ 城市紧凑度存在明显的规模等级递增效应,超大城市高于大中城市,小城市紧凑度最低。

关键词: 城市紧凑度 ; 时空演变 ; 地级以上城市

Abstract

As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that advocates higher urban efficiency, compact urban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China cities when it faces a great deal of problems at the stage of fast growing, such as the sprawl of construction land, the short supply of housing residents in urban and incompat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 To interpret the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 cities,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s built up based on six dimensions, which are land-use compactness, economic compactness, population compactness, infrastructure compactness, public service compactness and eco-environment coordination. Entropy method was used to calculate the weights of each evaluation index, which the weights of eco-environment coordination and economic compactness are higher than other index. And then we calculate the urban compactness of 280 cities at the prefecture level and above in 2001, 2005 and 2009 based on those weights. The result show that urban compactness elevates slightly overall, and the disparities between cities decreases gradually, which the high scores of urban compactness grow small and the low score of that promote slightly. As to the spatial pattern of urban compactness, the eastern part ranks highest, and follows by the central part and western part of China, which implies the score of urban compactness is relative higher in east and relative lower in west, and that spatial pattern is similar to the spatial pattern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While, referring to the evolvement of urban compactness, the score of the east decreases gradually, and that of central and western part of China elevates step by step. And it is obvious to notice the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urban compactness, the high and low compact cities cluster in different regions. The low value mainly agglomerates in northeastern, central and western China, while the high value mainly locates in eastern China where are Beijing-Tianjin-Hebei area, Changjiang River Delta and Zhujiang River Delta to be more exact. Moreover, that proportion of hierarchies grows even larger with the evolvement, which shows an even more eminent spindle-sized pattern. As to the scale-siz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compactness, the megacities have the highest value of compactness that is higher than super cities, large cities and middle-sized cities, and the value of small cities ranks last. It seems to be a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urban compactness and urban size, then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result which shows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urban compactness and municipal population is below 0.5, which implies a weak correlation.

Keywords: urban compactness ; spatio-temporal evolvement ; cities at the prefecture level and above

0

PDF (690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黄永斌, 董锁成, 白永平, 李俊, 毛琦梁. 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紧凑度时空演变特征研究[J]. , 2014, 34(5): 531-538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4.05.531

HUANG Yong-bin, DONG Suo-cheng, BAI Yong-ping, LI Jun, Mao Qi-liang. Spatio-temporal Evolvement of Urban Compactness in China[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4, 34(5): 531-538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4.05.53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在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城市建设用地过度扩张、城市三生空间比例失调、城乡发展不协调和城市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这对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压力。紧凑城市作为一种提倡城市高效集约有序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可对当下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供借鉴和指导意义。

城市紧凑度研究始于西方,最早由Dantzig G和Satty T于1973年提出[1],其后几十年间,紧凑城市在实证研究和规划应用层面不断充实和完善,针对西方城市蔓延、内城贫困、远程通勤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3]。但城市紧凑度的概念内涵,西方学者莫衷一是,具体分为3种观点:①“紧凑”是一种高密度的、功能混用的空间形态[4,5];② “紧凑”是一种高密度的发展模式[6-8];③ 将“紧凑”界定为物质和功能2个层面[9]。国内学者对于“紧凑城市”的探讨源于精明增长和新城市主义等理念的引入。与国外研究不同,他们对于紧凑城市的理解更侧重于认为“紧凑”是一种城市发展战略,而并非一种具体的城市空间形态[10-13]。紧凑城市理论在中国的应用尚存争议[14,15],学者们甚至对中国城市紧凑度高低的认知也不一致[16]。这种争议主要源于理念和测度方法的不同,传统单一指标测度和多指标测度法侧重从扩张角度评估城市空间形态的紧密,而对于中国城市中心城区持续繁荣与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并存的现状,单纯从扩张角度考虑城市紧凑度有失偏颇。指标体系测度法采用综合指标,整体考虑城市扩张和收缩的双向作用,综合反映城市紧凑度的各个因子。在空间尺度上,城市紧凑度研究分为全国类型城市[17-20]或东、中、西三大地带[21],省域[22,23]、跨省域[24-26]、市域[27,28]以及社区微观层面[29]。研究主题方面,城市紧凑度的研究集中在样本城市用地空间扩展的有效控制和城市空间形态研究上[30-32],但对全国不同尺度规模城市紧凑度的时空特征探讨不足。

本文认为紧凑城市以提高空间组织效率为目的,是具有空间高效、要素集约、功能优化、生态环境协同等特征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紧凑度体现在空间结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3方面,强调提高城市空间的投资报酬率,在有限的城市土地资源上实现较好的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以获得良好的经济环境、有序的社会环境,和谐的生态环境和优化的人居环境,即在有序的空间形态结构上,实现功能和效率的统一。另外,这里将紧凑度作为一种结果而不是起因来研究,并将紧凑度视为一种相对概念,而不是衡量绝对物质密度的度量单位。文章通过土地利用紧凑、经济紧凑、人口紧凑、基础设施紧凑、公共服务紧凑和生态环境协同6个维度构建城市紧凑度综合指标体系,评价2001、2005和2009年中国280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紧凑度,以此分析中国城市紧凑度时空演变特征,以便对城市紧凑度的研究有所帮助,供学者和政府部门决策参考。

1 研究范围、数据来源及指标体系

1.1 研究范围

至2009年底,中国大陆共有地级以上城市287个,考虑到数据可获得性和行政变更等因素,确定本文的研究单元为280个地级以上城市,剔除的7个城市为广东省阳江、云浮和揭阳三市,云南省临沧市和丽江市,甘肃省陇南市以及西藏的拉萨市。研究区域具体涵盖东北地区(黑吉辽三省34个地市和内蒙古的赤峰、通辽和呼伦贝尔3市)37个城市、北部沿海地区(京津冀鲁)30个城市、华东沿海地区(苏沪浙)25个城市、南部沿海地区(闽粤琼)29个城市、中部地区(晋豫皖鄂湘赣)81个城市、西北地区(陕甘宁青新和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包头、乌海、鄂尔多斯、巴彦淖尔和乌兰察布六市)35个城市以及西南地区(川渝桂黔云藏)43个城市。

1.2 数据来源

相应数据主要来源于各年份《中国城市统计年鉴》[33]和《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报)》[34],部分地市缺失数据根据相应年份各省(市、地区)统计年鉴予以补齐;其中,山东省各市2009年非农业人口数据、2005和2009年上海市和深圳市的城市建设用地各指标依据相邻年份插值予以补齐。

1.3 指标体系及研究方法

城市紧凑度的指标选取主要从城市空间形态结构、社会经济要素的空间组织和生态环境协同能力3方面考虑。相关研究表明中国城市空间形态对城市紧凑度影响较小[26]。量化城市空间形态结构因子时,侧重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而未引入城市形态因子;社会经济要素的空间组织从经济紧凑、人口紧凑、社会服务紧凑和基础设施紧凑4个维度展开;生态环境因子从生态环境协同维度展开。指标体系含6个一级指标和33个二级指标,遵循系统性、完整性、有效性和可比性原则,采用复合指标法,尽可能涵盖紧凑城市土地开发程度和结构、经济发展规模和结构、经济和人口发展的“密度”和“弹性”、配套基础设施能效、公共服务可获得能力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环节和方面,以此构建城市紧凑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表1)。

表1   城市紧凑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Table 1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urban compactness

要素名称指标名称含 义权重(%)
土地利用紧凑
LUC
(12%)
市区开发利用强度(%)建成区面积/市区面积6.7
用地利用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建成区面积0.8
居住用地占比(%)居住用地面积/建成区面积2.1
生产用地占比(%)(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面积/建成区面积0.7
基础设施用地占比(%)(对外交通用地+市政设施用地+道路广场用地)面积/建成区面积1.4
土地利用结构熵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特征0.3
经济紧凑(EOC
(22.3%)
人均GDP(万元/人)GDP/市区总人口4.5
二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二三产业产值/GDP0.5
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数/单位从业人员数0.2
经济增长弹性(%)GDP增长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增长率0.4
单位面积投入强度(万元/ km2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市区面积8.7
单位面积产出强度(万元/ km2GDP/市区面积8.0
人口紧凑(POC
(13.1%)
市区人口密度(人/ km2市区人口/市区面积4.9
建成区人口占市区人口比重(%)建成区人口+建成区暂住人口/市区人口2.1
人口就业密度指数(%)单位从业人员/市区面积2.9
人口增长弹性(%)建成区人口+建成区暂住人口增长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增长率0.1
居住人口密度(人/ km2非农业人口/居住用地面积3.1
基础设施紧凑
IFC
(18.1%)
人均道路面积(m2市区道路面积/(建成区人口+建成区暂住人口)2.9
建成区路网密度(km/km2市区道路长度/市区面积1.8
公交系统效率(万人/辆)公共汽电车客运总数/年末实有公共营运汽电车2.4
用水普及率(%)建成区用水人口/(建成区人口+建成区暂住人口)1.5
排水管道密度(km/km2建成区排水管道长度/建成区面积1.9
燃气普及率(%)建成区用气人口/(建成区人口+建成区暂住人口)1.7
基础设施运营成本(%)城市维护建设资金/(建成区人口+建成区暂住人口)5.9
公共服务紧凑
PSC
(11.8%)
教育服务(%)市区中小学在校专任教师数/市区中小学在校学生数0.3
医疗服务(%)万人医院床位数(位/万人);万人医院医生数(位/万人)2.0
文化服务(本/百人)每百人公共图书藏书量(本/百人)4.8
社会保障完善程度(%)社会福利业从业人员数/(建成区人口+建成区暂住人口)1.5
社会福利水平(万元/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建成区人口+建成区暂住人口)3.2
生态环境协同
EEC
(22.7%)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2建成区公园绿地面积/(建成区人口+建成区暂住人口)2.7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建成区面积1.1
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污水量/污水排放量13.4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生活垃圾清运量5.5

注:土地利用结构熵为 H=-i=1NPilogPi,N为用地类型数,Pi为各类用地面积比重[35];建成区人口占市区比重为(建成区人口+建成区暂住人口)/市区人口,因建成区人口、建成区暂住人口与市区人口的数据获取来源不同,为保证计算前提一致,而用市区非农业人口代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生活垃圾产生量,但生活垃圾产生量不易取得,这里用生活垃圾清运量代替。

新窗口打开

这里运用基于标准变换后的广义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以消除人为主观因素对权重设定的影响[36],计算过程如下:

(1) 构建原始指标数据矩阵:样本城市m个,评价指标n项, 形成原始数据矩阵 X=xijm×n0im,0jn);

(2) 数据标准化处理: x'ij=xij-xj¯σj, xj¯σj分别为xj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3) 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ejej=-μi=1m(Yij*lnYij)(μ=1/lnm, 0≤ej≤1),其中 Yij=x'ij/i=1mx'ij;

(4) 计算评价指标j的权重 wjwj=dj/j=1ndj,其中 dj=1-ej ;

(5) 最后计算城市i的紧凑度得分, Ci=jnCij,其中 Cij=wj×Yij

结果显示,权重值大于2.5%的指标有14个,分别包括EECEOCPOC各3个指标,IFCPSC各2个指标和LUC 1个指标。六要素紧凑度的累计权重从大到小依次为EEC(22.7%)、EOC(22.3%)、IFC(18.1%)、POC(13.1%)、LUC(12%)和PSC(11.8%),生态环境协同和经济紧凑对于中国城市紧凑度的影响较大。这与中国城市的发展阶段相吻合,城市发展正由粗放型传统模式向和谐、集约与高效型转变,经济紧凑和生态环境协同对于城市紧凑发展的影响至为关键。一方面,经济发展能满足自身生存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同时也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保证;另一方面,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传统高能耗高污染增长模式引发的生态环境失衡退化等问题开始显现,生态环境安全协调对城市紧凑发展的重要性逐渐增强。依据各指标权重求得的紧凑度系数皆小于0.02,依据相似性原理将这些得分投影到数轴1~1 000上,以此变换后的数据进行分析。

2 时空特征分析

2.1 紧凑度整体差距不断减小

从中国城市紧凑度综合得分的统计性描述(表2)可以看出,在3个时间断面上,深圳的紧凑度得分较高,除2001年居佛山之后位列第2位外,均排第1位。上海、长沙、石家庄的排名也较为稳定,基本位列前5位,而绥化、安康、安顺等市的紧凑度得分较低,基本在后5位内徘徊。总体来看,紧凑度得分的中位数从3.01上升至3.20,而偏度系数由1.28降为1.21,显示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城市逐渐增多,也说明中国城市紧凑度整体小幅提高。

表2   中国城市紧凑度综合得分统计性描述

Table 2   Statistical description of urban compactness

排名2001(年)2005(年)2009(年)
城市得分城市得分城市得分
前5名1佛山13.59深圳10.88深圳9.99
2深圳12.15长沙10.01石家庄9.04
3上海11.78莆田9.42合肥8.55
4衡水10.84石家庄9.07上海8.35
5海口9.53上海8.81长沙8.24
后5名276安康0.95商洛1.11七台河1.38
277安顺0.88安顺1.07伊春1.36
278巴中0.82亳州1.03崇左1.35
279固原0.81绥化1.01安康1.30
280广安0.76黑河0.90绥化0.94
中位数3.013.053.20
偏度1.281.071.21
标准差2.201.191.53

新窗口打开

更为明显的是,城市紧凑度的演进表现出高降低升的趋势,城市间差距不断减小。从前后5位城市的得分可以看出,前5位城市的得分不断下降,而后5位城市得分皆逐渐提高,以3个断面首位与末位城市的得分进行对比发现,二者得分的差距由2001年的12.83到2009年的9.05,差值呈逐渐缩小的态势,而标准差系数由2.20降为1.53,同样也说明紧凑度得分的离散程度逐渐减弱,城市间紧凑度的差距逐渐降低。

2.2 紧凑度“纺锤状”等级特征日益明显

为揭示中国城市紧凑度的等级特征,按平均紧凑度SS=i=1mCim)的0.5、1、1.5倍,将280个地级以上城市分为4个等级,分别是S<0.5的低紧凑度城市,0.5<S<1的中低紧凑度城市,1<S<1.5的中高紧凑度城市和S>1.5的高紧凑度城市(图1)。2001年共99个中低紧凑城市,占研究单元的35.35%,居于主体地位,其次为占23.92%的中高紧凑城市,而低紧凑城市和高紧凑城市的城市分别占22.86%和17.85%。中国城市紧凑度主要处于0.5<S<1.5之间,高紧凑城市和低紧凑城市较少,这在等级体系上表现为中间大、两端小的“纺锤状”特性。

图1   城市紧凑度等级分布

Fig.1   Hierarchy distribution of urban compactness

从时序变化来看,高、低紧凑度城市逐渐减少,中低紧凑度城市不断增多,“纺锤状”的特征不断加重。2001~2009年,低紧凑度城市个数由64降至20,而高紧凑度城市个数由50降至36,二者分别降低68.75%和28%,高、低紧凑度城市逐渐减少;而中高紧凑度城市个数由67增至75,增长11.94%;时序变化最为显著的是0.5<S<1的中低紧凑度城市,其个数由99增至149,提高50.5%,逐渐成为城市紧凑度等级的主体,这造成纺锤状中低层不断加粗,纺锤状特征日益明显。

2.3 紧凑度呈东高西低、东降西升的时空格局

中国城市紧凑度的空间格局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特征,而时间进程上表现为东部地区逐渐下降,中西部地区慢慢提升的趋势。具体来看,东部地区所包括的华东沿海、南部沿海和北部沿海的城市平均紧凑度较高,其次为中部和东北地区,最后为西北和西南地区,这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格局基本一致。变化趋势上,东部地区城市紧凑度逐渐降低,其中南部沿海由5.237降至4.161,降幅达到20.54%,华东沿海由5.304降至4.578,降幅为13.68%;北部沿海基本保持不变,由4.8提高至4.872,提高1.50%,变化不明显;中、西部地区城市紧凑度逐渐提高,中部、西南和西北地区城市紧凑度分别由3.326、2.295和2.552提高至3.645、2.623和2.837,升幅分别为9.59%、14.29%和11.16%;东北地区城市紧凑度由3.085降至3.010,降幅达到2.43%,时序变化不明显。

综合来看,东部地区的城市紧凑度最高,其次是中部地区、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这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基本吻合;在变化趋势上,东部地区总体表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而中、西部地区城市紧凑度逐渐提高(图2)。

图2   各地区城市的平均紧凑度

Fig.2   Mean of urban compactness for regions

2.4 紧凑度空间异质性显著

中国城市紧凑度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低值连绵分布于东北和中西部地区,高值集聚于东部沿海地区。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低值连绵分布,高值呈斑块状。2001、2005和2009年0.5<S<1的中低紧凑度城市分别有75、100、124个分布于东北和中西部地区,占该类型城市总数的75.75%、83.33%、83.22%;东北高紧凑度城市多分布于辽中南地区,中部高紧凑城市多为省会城市与省内对接城市,如长沙-湘潭、郑州-开封、武汉-黄石、合肥-芜湖和南昌-九江等城市,西部地区2001年有成都、克拉玛依和昆明3个高紧凑城市,2005和2009年仅成都市为高紧凑城市,说明西部地市城市紧凑度普遍较低,这可能与西部山地河谷的城市基底有关,受制于地形和城市发展空间的限制,城市紧凑度的发展并不如其他地区城市显著。

高紧凑度城市团块状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2001、2005、2009年S>1.5的高紧凑度城市中,分别有32、32和22个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占该类型城市总数的64%、65.31%和61.11%;自南向北,北部沿海地区高紧凑度城市多分布于京津冀和山东半岛,其中京津冀地区的高值集聚较为明显,并呈现出沿京广铁路高值集聚的特征;华东沿海地区高紧凑度城市多分布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如上海、杭州、苏州、无锡、绍兴、宁波等市;南部沿海地区高紧凑度城市多分布于珠江三角洲和海西地区,如深圳、东莞、广州、福州、厦门等市(图3)。

图3   中国城市紧凑度空间分布

Fig.3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urban compactness in China in 2001, 2005, 2009

2.5 紧凑度与城市规模呈弱相关性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总体规划法》关于城市规模数量标准,按市辖区人口,将城市分为超大城市(200万以上)、特大城市(100~200万)、大城市(50~100万)、中等城市(20~50万)和小城市(20万以下)。根据各规模城市的平均紧凑度可知,城市紧凑度存在规模等级递增效应,城市规模等级越高,城市紧凑度越高。具体表现为超大城市平均紧凑度居于各类城市紧凑度首位,其次为特大城市紧凑度,最末位为小城市紧凑度。从时序变化来看,中等、大、特大和超大城市紧凑度皆逐渐下降,小城市紧凑度逐渐提高,但超大城市的紧凑度水平依然位列首位,小城市紧凑度水平仍落后于其他类别城市(表3)。

表3   中国不同规模等级城市平均紧凑度

Table 3   Averages of each scale-size cities of urban compactness

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
2001年7.3375.6984.1673.2121.884
2005年6.0035.3443.7983.1021.891
2009年5.5624.9953.6933.0262.382

新窗口打开

简单来看,中国城市紧凑度与规模等级存在正向相关的特征,通过计算3个时间断面中国城市紧凑度与城市规模的相关系数,得出2001、2005和2009年2组数据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分别为0.44、0.478和0.482 (显著性水平为0.01),说明中国城市紧凑度的高低与城市规模大小之间的相关程度并不是很高,城市紧凑度与城市规模呈现出弱相关的特征。这说明大城市的城市紧凑度不一定就高,也有一些中小城市由于自身某些发展要素或优势而形成较高的紧凑度,如威海、绍兴、潮州、许昌等城市,虽然城市规模不大,但拥有较高的紧凑度水平。

3 结论与讨论

针对中国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文章引入紧凑城市理念,并认为紧凑城市是以提高城市效率为目的,体现在空间结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3方面,具有空间高效、要素集约、功能优化、生态环境协同等特征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1) 从土地利用紧凑、经济紧凑、人口紧凑、基础设施紧凑、公共服务紧凑和生态环境协同六个维度构建中国城市紧凑度综合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评价各指标权重,发现生态环境协同(EEC)与经济紧凑(EOC)的权重较高。这与中国城市的发展阶段相吻合,城市发展正由粗放型传统模式向和谐、集约与高效型转变,经济紧凑和生态环境协同对于城市紧凑发展的影响至为关键。

2) 通过测算2001、2005和2009年中国280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城市紧凑度,可知全国尺度上城市紧凑度整体高降低升,中低紧凑度城市逐渐增多,城市之间的差距不断减小,表现出日益明显的纺锤状特征;而从区域尺度看,紧凑度空间异质性显著,呈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这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格局基本一致,其中东部地区高紧凑度城市呈团块状分布于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东北和中西部地区低值连绵分布,高值呈斑块状。但从变化趋势来看,东部地区紧凑度逐渐下降,中西部地区则慢慢提升。另外,城市紧凑度存在明显的规模等级递增效应,超大城市高于大中城市,小城市紧凑度最低,但经测算发现城市紧凑度与规模的相关程度仅为弱相关,城市紧凑度与规模等级之间的关系需进一步探讨。

以下几个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① 将紧凑度作为结果进行分析,对不同规模,不同地域城市紧凑度发展变化的驱动机制值得后续研究探讨;② 有别于个人主义盛行的西方社会,东方传统儒家思想所倡导的“集体主义”与紧凑城市理念相得益彰,但伴随城市人口快速增长,中国城市面临住房紧张、远距离通勤、居住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在不同形态、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职能属性的城市践行“紧凑城市”尚需进行深度剖析。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Dantiz G, Satty T.

Compact city: a plan for a liveable urban environment

[M]. San Francisco: Freeman Company, 1973.

[本文引用: 1]     

[2] Ewing R H.

Characteristics, causes, effects of sprawl: a literature review

[J]. Environment and Urban Issues, 1994,Winter:1-15.

[本文引用: 1]     

[3] Burton E.

Measuring urban compactness in UK towns and cities

[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 2002, 29:219-250.

[本文引用: 1]     

[4] Glaster G, Hanson R, Ratcliffe M, et al.

Wrestling sprawl to the ground: Defining and measuring an allusive concept

[J].Housing Policy Debate, 2001, 12(4):681-717.

[本文引用: 1]     

[5] Mubareka S, Koomen E, Esterguil C, et al.

Development of a composite index of urban compactness for land use modeling applications

[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11,103(3-4):303-317.

[本文引用: 1]     

[6] Ewing R H.

Characteristics, causes,effects of sprawl: a literature review

[J].Environment and Urban Issues, 1994, Winter:1-15.

[本文引用: 1]     

[7] Gaigne C, Riou S, Thisse J F.

Are compact cities enviromentally friendly?

[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2012, 72(2-3):123-136.

[8] Dempsey N, Brown C, Bramley G.

The key to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in UK cities? The influence of density on social sustainability

[J]. Progress in Planning, 2012,77:89-141.

[本文引用: 1]     

[9] Thinh X N, Arlt G, Heber B, et al.

Evaluation of urban land-use structures with a view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J].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 2002,22(5):475-492.

[本文引用: 1]     

[10] 韩笋生,秦波.

借鉴“紧凑城市”理念,实现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J].国外城市规划,2004,(6):23~27.

[本文引用: 1]     

[11] 李琳.

“紧凑”与“集约”的并置比较

[J].城市规划,2006,30(10):19~22.

[12] 方创琳,祁巍峰.

紧凑城市理念与测度研究进展及思考

[J].城市规划学刊,2007,4:65~73.

[13] 李琳.

紧凑城市中“紧凑”概念释义

[J].城市规划学刊,2008,3:41~45.

[本文引用: 1]     

[14] 马丽,金凤君.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紧凑度评价分析

[J].地理科学进展,2011,30(8): 1014~1020.

[本文引用: 1]     

[15] 仇保兴.

紧凑度与多样性——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两大核心要素

[J].城市规划,2012,10:11~18.

[本文引用: 1]     

[16] 仇保兴.

紧凑型和多样性——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

[J].城市规划,2006,30(11):18~26.

[本文引用: 1]     

[17] 郭腾云,董冠鹏.

基于GIS和DEA的特大城市空间紧凑度与城市效率分析

[J].地理信息科学学报,2009,11(4):482~492

[本文引用: 1]     

[18] 郑蔚,梁进社,张华.

中国省会城市紧凑程度综合评价

[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4):11~17.

[19] 曹广中,白晓.

中国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的区位差异及影响因素——基于27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分析

[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2):12~18.

[20] 王新生,刘纪远,庄大方,.

中国特大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时空特征

[J].地理学报,2005,60(3):392~400.

[本文引用: 1]     

[21] 程开明.

城市紧凑度影响能源消耗的理论机制与实证分析

[J].经济地理,2011,31(7):1107~1112.

[本文引用: 1]     

[22] 毛广雄,丁金宏,曹蕾.

城市紧凑度的综合测度及驱动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J].地理科学,2009,29(5):627~633.

[本文引用: 1]     

[23] 张晓青,李玉江.

山东省城市空间扩展和经济竞争力提升内在关联性分析

[J].地理研究,2009,28(1):173~181.

[本文引用: 1]     

[24] 方创琳,祁巍峰,宋吉涛.

中国城市群紧凑度的综合测度分析

[J].地理学报,2008,63(10):1011~1021.

[本文引用: 1]     

[25] 方创琳.

中国城市群形成发育的新格局及新趋向

[J].地理科学,2011,31(9):1025~1034.

[26] 白永平,狄保忻,王鹏龙,.

陇海-兰新-北疆铁路沿线城市紧凑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经济地理,2012,23(7):37~42.

[本文引用: 2]     

[27] 杨永春,伍俊辉,杨晓娟,.

1949年以来兰州城市资本密度空间变化及其机制

[J].地理学报,2009,64(2):189~201.

[本文引用: 1]     

[28] 余颖,扈万泰.

紧凑城市——重庆都市区空间结构模式研究

[J].城市发展研究,2004,66(4):59~63.

[本文引用: 1]     

[29] 陈海燕,贾倍思, Ganesan S.

“紧凑住区”:中国未来城郊住宅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J].建筑师,2004,(2):4~11.

[本文引用: 1]     

[30] 王新生,刘纪远.

中国城市形状的时空变化

[J].资源科学,2005,27(5):20~25.

[本文引用: 1]     

[31] 乔林凰,杨永春,向发敏,.

1990年以来兰州市的城市空间扩展研究

[J].人文地理,2008,23(3):59~63.

[32] 杨振山,蔡建明,文辉.

郑州市2001~2007年城市扩张过程中城市用地景观特征分析

[J].地理科学,2010,30(4):600~605.

[本文引用: 1]     

[33] 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2~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2010.

[本文引用: 1]     

[34]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报)(2001~2009)[M].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1~2009.

[本文引用: 1]     

[35] 陈彦光,刘继生.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形态的定量描述:从信息熵到分数维

[J].地理研究,2001,20(2):146~152.

[本文引用: 1]     

[36] 陈明星,陆大道,张华.

中国城市水平的综合测度及其动力因子分析

[J].地理学报,2009,64(4):387~398.

[本文引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