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5 , 35 (5): 565-574

Orginal Article

2000年以来东北地区城市化空间分异的时空演变分析

甘静12, 郭付友1, 陈才1, 刘继生1, 李正1

1.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130024
2.吉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吉林 四平136000

The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ization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in Northeast China

GAN Jing12, GUO Fu-you1, CHEN Cai1, LIU Ji-sheng1, LI Zheng1

1.Colleg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24,China
2.College of Tourism and Geography,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Siping, Jilin 136000,China

中图分类号:  F29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0690(2015)05-0565-10

通讯作者:  刘继生,教授。E-mail:Liujs362@nenu.edu.cn

收稿日期: 2014-01-4

修回日期:  2014-05-1

网络出版日期:  2015-05-20

版权声明:  2015 《地理科学》编辑部 本文是开放获取期刊文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科研教学等,但不允许用于商业目的.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1111)、高等学校博士学科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12004311001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11ssxt126&10ssxt118)资助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甘 静(1981-),女,吉林农安人,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地理、旅游规划研究。E-mail:flying_spirit@163.com

展开

摘要

以东北地区34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以四维一体为研究视角,综合构建了东北地区城市化测度指标体系,基于时序分析、面板分析以及空间分析等方法,分4个时期对2000年以来东北地区城市化空间分异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 投资与消费是影响东北地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其城市化兼有“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双重性质;② 东北地区城市化尚处于低水平阶段,属于粗放式、低效益型的城市化发展模式;③ 东北地区城市化整体分异与子系统分异特征明显,2000~2008年阶段综合城市化水平由北向南递增,2008~2012年阶段则向南递减,与人口城市化具有一致性的变化特征。而经济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空间城市化则逐年向南递增;④ 东北地区城市化水平东中西分异与沿海内陆分异特征显著,均具有时序性特点。基于研究成果,提出自然条件的基础作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部驱动、交通条件的空间导向以及政策和体制的调控约束是东北地区城市化空间分异的整体机制,而东北地区南北城市化分异程度不断缩小主要由于区域发展阶段演进周期理论。

关键词: 城市化 ; 空间分异 ; 时空演变 ; 熵值法 ; 东北地区

Abstract

Taking the 34 cities of the Northeast Chin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rom the 4 dimensions, this article comprehensive built a new measurement index system of urbanization in the Northeast China. Based on temporal analysis, panel data analysis and spatial analysis methods, the article analyzed th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ization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in the Northeast China since 2000.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Investment and consumption are the dominant forces for the urbanization in the Northeast China, but its urbanization had the dual natures which were the “top-down” and “bottom-up”; 2) The urbanization was still in the stage of low level, and its development pattern belonged to the vulgar, low efficiency; 3) The different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ization were significant no matter what was the whole or the subsystem of urbanization, such as the whole urbanization was increasing from north to south from 2000 to 2008, descending from 2008 to 2012, which had the consistent change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and the distinct changeable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 economy urbanization, society urbanization, space urbanization; 4) The differenti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both of the east-middle-west and between coastal and inland in Northeast China were obvious, and both of them had the scheduling characteristics. Finally, the article studied the mechanism of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f the urbanization in Northeast China, which included natural condition, the upgrading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traffic conditions and the function of the government regulation and system constraints, and found that the differential degree of urbanization between the north region and the south region in the Northeast China is narrowing mainly due to the evolution cycle theory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Keywords: urbanization ;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 spatial-temporal evolution ; entropy method ; Northeast China

0

PDF (849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甘静, 郭付友, 陈才, 刘继生, 李正. 2000年以来东北地区城市化空间分异的时空演变分析[J]. , 2015, 35(5): 565-574 https://doi.org/

GAN Jing, GUO Fu-you, CHEN Cai, LIU Ji-sheng, LI Zheng. The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ization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in Northeast China[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5, 35(5): 565-574 https://doi.org/

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和经济快速发展而产生的时空过程,同时城市化促进了城市增长、专业化、劳动部门分工和人们行为方式的改变[1]。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2],按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表征城市化率测算,截止2012年全国城市化率达52.57%,依据美国学者诺瑟姆城市化“S”曲线[3],中国城市化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然而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伴随着一系列问题出现,如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城市空间无序扩张、城市空间结构混乱发展、失地农民问题、生态环境破坏、城乡差距扩大以及产生新的城市二元结构等[4,5],因此对于城市化发展的科学审视以及综合测度研究显得尤为迫切。

对于城市化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6,7],随着研究视角多元化和研究方法多样化,目前国外对于城市化研究广泛集中在城市化与环境变化的互动关系[8,9]、城市化对社会文化变迁的影响[1]、小城市与中等城市的城市化特征[10]以及再生区域的再生城市化进程[11]等方面,对理论应用与方法选择进行了深入探讨。另外中国城市化高速发展也引起了国外学者的普遍关注,对中国城市化特点[12~14]以及驱动因素[15]等方面展开了深度研究。国内学者针对城市化时空格局演变[4,16]、与经济发展及土地变化的耦合协调[17,18]、动力机制[19~22]、调控路径[23~25]等进行了广泛探讨。但总体看来以下2个方面相对薄弱:一是研究视角多基于全国宏观层面或省域微观层面,以区域为单元中观层面的成果尚不多见,针对东北地区的研究仍需加强[26,27];二是对城市化分异特征研究多基于单个年份的截面数据,对于城市化分异特征的演变趋势研究尚着墨不多。

东北地区作为全国传统的农业商品粮基地,农业人口偏多,2012年东北地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40.4%,进入21世纪以来城市流动人口增多,如何在农业人口众多、流动人口增加的背景下加快城市化进程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另外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来源[28],虽然建国以来工业化一直是东北地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但长期以来东北地区推进的是一条限制与压抑的城市化,片面与畸形推进工业化的道路[29],并且东北地区新兴工业化水平在全国层面尚处于较低水平。在这样一个农业生产重地、新兴工业化新区,如何合理推进城市化的发展是东北地区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基于此,本文以2000年、2004年、2008年以及2012年东北地区34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模型,借助于ArcGIS技术对其进行了空间制图表达,对东北地区城市化演变历程,以及空间分异特征进行综合研究,为东北地区各个地级市城市化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 指标选取与研究方法

1.1 指标体系构建

学者对于城市化的研究往往基于人口-经济(或社会)-空间(或景观)等视角,借鉴已有研究成果[30~32],依据指标的代表性、可得性以及可比性等原则[33],本文设计指标体系如表1

表1   东北地区城市化综合测度指标体系

Table 1   The comprehensive measure index system of urbanization in Northeast China

系统层(权重)指标层权重
人口城市化(UP)(0.180)非农人口占总人口比重(%)0.009
二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0.003
城市人口密度(人/km20.169
经济城市化(UE)(0.505)人均GDP(元/人)0.067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万元)0.203
二产增加值/三产增加值0.04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0.193
社会城市化(UC)(0.113)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人)0.027
人均居住用地面积(m2/人)0.039
万人拥有医疗床位数(人)0.016
人均城市道路面积(m2/人)0.027
农民纯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0.005
空间城市化(US)(0.202)市辖区建成区面积(km20.059
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占市区面积比重(%)0.068
人均建成区面积(km2/万人)0.046
人均绿地面积(m2/人)0.029

新窗口打开

1.2 熵值法

根据熵值法计算步骤[22,23],首先对东北地区2000、2004、2008以及2012年4个时期16项指标共计2 176项数据统一进行标准化处理。由于目前东北地区城市化仍是基于工业化的大力发展,由此数据标准化可采用正则化公式:xij=xij/xjmax。在此基础上,构建标准化矩阵:Y={yij}m×n,其中yij=x′ij/∑x′ij,由此求得熵值ej=(-1/lnm)∑yijlnyij和差异性系数gj=1-ej,以及权重wj=gj/∑gj。最后运用公式:UN=wj×x′ij,计算4个时期东北地区34个地级市综合城市化水平以及子系统城市化水平,利用ArcGIS技术对其进行空间制图表达,分析东北地区城市化演变历程以及空间分异特征。

通常综合城市化得分UN∈(0,1],参考相关研究成果[27,34],将城市化发展水平划分为4个阶段:低水平发展阶段(0<UN≤0.3)、质量提升阶段(0.3<UN≤0.6)、优化发展阶段(0.6<UN≤0.8)、成熟完善阶段(0.8<UN≤1)。

1.3 数据来源

文中所指东北地区包括东北三省(黑、吉、辽)34个地级市(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数据缺失,不作为研究对象)。文中所有数据均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35]、《中国统计年鉴》[36]、《辽宁省统计年鉴》[37]、《吉林省统计年鉴》[38]和《黑龙江省统计年鉴》[39]

2 测度结果分析

2.1 东北地区城市化水平时空演变特征

指标权重分析(图1)表明,对城市化水平测度结果影响最大的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0.2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0.192)和城市人口密度(0.169),说明东北地区城市化主要由投资和消费拉动,具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重城市化性质,同时印证了东北地区城市化主要动力来源于经济增长,其次是人口城市化因素。而城乡协调度(0.005)和二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0.003)权重最低,说明东北地区城市化进程中,人口城市化并未完全实现农民身份的“市民化”。

图 1   东北地区地级市城市化水平得分
UPUEUCUSUN分别代表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空间城市化以及综合城市化水平

Fig. 1   The level score of urbanization in Northeast China

地级市层面分析,2000年锦州、辽阳、盘锦、鞍山、抚顺、大庆、长春、白山、哈尔滨、大连等10个城市属于质量提升阶段,仅沈阳属于优化发展阶段,其余城市均为低水平发展阶段;2004年锦州、营口、辽阳、盘锦、鞍山、抚顺、大庆、长春、吉林、哈尔滨等10个城市属于质量提升阶段,而大连和沈阳分别为优化发展阶段和成熟完善阶段,其余城市均为低水平发展阶段;2008年营口、辽阳、盘锦、鞍山、大庆、长春、吉林、哈尔滨等8个城市属于质量提升阶段,大连为优化发展阶段,沈阳为成熟完善阶段,其余城市均为低水平发展阶段;2012年营口、辽阳、盘锦、鞍山、齐齐哈尔、大庆、松原、辽源、长春、吉林、鹤岗、伊春、鸡西、佳木斯、牡丹江等15个城市属于质量提升阶段,大连、哈尔滨、沈阳均为优化发展阶段,其余城市均属于低水平发展阶段。总体上,东北地区各地级市城市化发展质量不断提高,但仍有众多城市处于低水平城市化发展阶段,说明东北地区整体城市化道路漫长而艰巨。

省域层面分析表明(表2),辽宁省为经济导向型城市化,但2004年和2008年人口城市化显示了强劲动力,且空间城市化增速较快。2000年和2008年吉林省属于空间导向型城市化,其余年份均为经济导向型城市化,黑龙江省均为空间导向型城市化。理想城市化之路应首要是经济的空间集聚,其基点是产业的空间集聚,由产业的空间集聚带动人口的流动,进而引起社会要素、空间因素的相应改变,所以健康城市化应该是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由此可见,东北地区走的是一条粗放式城市化道路,未来要大力提高社会基础服务水平,增强城市化发展的社会支撑能力。同时加快经济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进程,增强空间利用效率,最终提高城市化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空间效益。

表2   东北三省城市化水平得分

Table 2   The urbanization level scores of the three provinces in Northeast China

年份省份UPUEUCUSUN
2000辽宁省0.0760.1020.0680.0840.330
吉林省0.0690.0630.0580.0830.274
黑龙江省0.0300.0820.0650.1070.284
2004辽宁省0.1040.1250.0670.0880.384
吉林省0.0650.0910.0610.0750.292
黑龙江省0.0400.0800.0650.1120.297
2008辽宁省0.1030.1140.0560.1000.373
吉林省0.0640.0790.0360.1010.281
黑龙江省0.0390.0440.0420.1130.239
2012辽宁省0.0400.1440.0660.1010.351
吉林省0.0370.1140.0530.1100.313
黑龙江省0.1010.0760.0610.1260.364

注:UPUEUCUSUN分别代表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空间城市化以及综合城市化水平,以下表同。

新窗口打开

2.2 东北地区城市化空间分异特征

2.2.1 东北地区综合城市化空间分异

依据熵值法计算得分分别对34个地级市进行赋值,根据自然断裂点法将其分为5类,如图2所示。2000年以沈阳和哈尔滨为中心形成高水平城市化区,“双核”特征显著,但总体上南北分异特征并不明显。东西两翼城市化水平较低,形成“凹槽区”,中部哈大经济走廊形成“隆起带”,东中西分异特征显著;2000~2004年呈现由北向南递增趋势,形成以沈阳和大连为中心的高水平城市化区,以哈尔滨、大庆、长春和吉林为中心的次高级区,但东西两翼城市化水平仍很低,基本处于空间被剥夺地位,中部“隆起带”空间分异现象显现,四平、铁岭地区城市化水平很低,与哈长地区和沈阳经济区形成鲜明对比;2004~2008年阶段城市化水平继续向南递增,沈阳经济区和沿海经济带集聚作用逐渐增强,而哈长地区则相对减弱,南北分异现象极为显著。但此时期哈大走廊整体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作用逐步增强;2008~2012年阶段城市化水平则向北递增,哈尔滨、大庆、长春重新成为高水平区,且伊春、鸡西和牡丹江等边境地区城市化水平提升较快,带动了北部地区整体水平的提高,南北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异程度不断缩小。此时期哈长地区“中心-外围”特征显著,而辽宁省则是以沈阳和大连为中心的“双核”特征突出。

图2   东北地区综合城市化空间分异
图中白色部分(大兴安岭地区和延边州)为无数据区

Fig. 2   The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f comprehensive urbanization in Northeast China

通过以上分析知,现阶段沈阳经济区和辽宁沿海经济带仍是东北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引擎,但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哈长地区得到了长足发展,东北地区长时期单核结构将会得到优化。

2.2.2 东北地区子系统城市化空间分异

以哈大铁路沿线地级市(哈尔滨、长春、四平、铁岭、沈阳、辽阳、鞍山、营口和大连)城市化水平分异特征表征南北方向的空间分异情况,则4个年份人口城市化趋势线的空间斜率依次为0.001、0.009、0.009、-0.007,说明人口城市化在2000~2004年阶段和2004~2008年阶段逐次向南递增,而2008~2012年阶段向南递减,具有相对明显的时序性特征,总体经历了2000~2008年阶段人口高速向南流动,2008~2012年阶段快速向北流动的空间变化过程;经济城市化空间斜率依次为0.008、0.002、0.011、0.004,说明经济城市化逐年向南递增,具有波浪形的变化特征,经过2000~2004年慢速增长阶段、2004~2008年快速增长阶段,现在进入较为稳定的增长阶段;空间城市化依次为-0.003、0.001、0.004、0.002,说明空间城市化逐年向南递增,但速度趋缓;社会城市化为0.001、0.001、0.004、0.001,整体上社会城市化逐年向南递增,但速度较慢,严重滞后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以及空间城市化的进程,侧面印证了东北地区城市化具有粗放式、外延式的属性。

借鉴已有研究成果[40],结合东北地区各地级市实际情况,划分研究区域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① 东部地区包括鹤岗、佳木斯、双鸭山、七台河、鸡西、牡丹江、白山、通化、丹东;中部地区包括哈尔滨、大庆、长春、松原、四平、吉林、辽源、铁岭、抚顺、沈阳、本溪、辽阳、鞍山、营口、大连;西部地区包括除东部城市和西部城市以外的地级市;沿海地区包括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内陆地区包括除沿海城市以外的地级市。】,综合比较东北地区城市化东中西以及沿海与内陆的空间分异情况(表3表4)。

表3   东北东中西地区城市化数据

Table 3   The urbanization in the eastern, middle and western regions of Northeast China

年份东部中部西部
UPUEUCUSUPUEUCUSUPUEUCUS
20000.0500.0400.0630.0970.0700.0990.0980.0540.0490.0470.0610.097
20040.0410.0480.0650.0980.0991.0640.0670.0860.0610.0550.0610.100
20080.0400.0370.0421.0060.0981.0350.0531.0020.0610.0390.0421.003
20120.0810.0570.0621.0090.0541.0800.0651.0070.0530.0630.0571.015

新窗口打开

表4   东北沿海与内陆地区城市化数据

Table 4   The urbanization in coastal and inland Northeast China

年份沿海内陆内陆(除省会城市)
UPUEUCUSUPUEUCUSUPUEUCUS
20000.07180.09250.06910.07300.05550.08440.06350.09600.05270.05750.06270.0976
20041.00971.02790.06750.09690.06410.09550.06420.09260.05690.06590.06270.0909
20081.01031.01080.05501.00460.06330.07440.04461.00500.05600.05200.04401.0030
20120.04911.04960.06451.00780.06311.00490.06081.01280.06060.07700.05991.0105

新窗口打开

表3可知,首先东部与西部城市化水平与中部地区有显著差距,且具有时序性特点,即2000~2008年阶段东西部与中部差距不断缩小,2008~2012年阶段不断增加。而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略大于东部地区;其次中部地区为经济城市化导向型,是相对合理、集约和高效的城市化模式,而东部与西部地区属于空间导向型,相较而言城市化模式粗放、低效;最后东部和西部人口城市化总体增加,而中部减少,说明人口已经由中部地区集聚发展开始向东西两翼辐射扩散。三个地区社会城市化逐年递减,说明城市化发展的社会基础服务支撑能力减弱。

表4知,2000~2008年阶段沿海与内陆地区差距不断扩大,2008~2012年阶段不断缩小,与人口城市化的变化具有相对一致性特征。同时2000~2008年阶段省会城市人口迁入的速度大于内陆其他城市,说明该阶段省会城市发挥着区域核心极化作用,而2008~2012年阶段省会城市人口增加速度慢于其他内陆城市,主要由于省会城市房价较高以及工作生活压力过大等因素迫使部分人口迁往外围市;就经济城市化而言,沿海与内陆差距不断扩大,说明目前经济发展中心仍集中于沿海地区。另外内陆省会城市对于经济城市化影响显著,说明省会城市仍占据区域发展绝对主导地位;沿海地区城市化平均得分存在经济城市化(0.120)>空间城市化(0.096)>人口城市化(0.085)>社会城市化(0.064),内陆地区则存在空间城市化(0.102)>经济城市化(0.090)>人口城市化(0.062)>社会城市化(0.059),说明沿海地区城市化发展相较于内陆具有更大的合理性。

3 东北地区城市化空间分异机制分析

3.1 东北地区城市化空间分异整体机制

3.1.1 自然条件的基础作用

自然条件是区域发展的基础,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决定了区域发展水平的层次。东北地区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地理单元,具有较为显著的东中西自然条件的差异性:东部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但同时肩负着整个东北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责,所以东部地区主要以林产品加工业、林下资源产业生产与加工为主,经济总量相对不高,区域发展水平较低;中部地区主要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人们的生产与生活,长时期历史发展惯性累积,导致该地区的发育水平最高;西部地区主要以草原和湿地为主,同时东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地域集中分布于西部地区,导致城市发展所受到的生态环境“扰动”作用明显,制约了该地区的发展,导致其发育水平持续较低。另外东北南部地区地处暖温带,环境条件优越,同时区域资源禀赋丰富,导致人类居住和开发活动较早,形成了农业、工业以及第三产业发展高地;而广阔的北部地区地处寒温带与寒带,气候条件相对南部地区较差,不利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导致地域发展水平与南部地区形成了显著差异性。

3.1.2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在驱动

长时期以来东北地区城市快速发展依赖于资源掠夺式开发(表5),由此形成众多单一职能城市和大中型国有企业。然而随着资源逐渐枯竭,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并轨,国有企业发展举步维艰,城市发展的动力严重不足。由于城市职能单一,替代产业尚未形成,且长时期东北地区深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市场发育程度较低,牵引作用不强,导致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缺乏动力,产业结构呈现“嵌入式”和“刚性化”特征[41]。同时长期依赖资源掠夺式开发所产生的社会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城市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突出,对东北地区城市发展产生重大的抑制作用。然而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地域分布具有非均衡性,总体而言集中分布于东部和西部地区,加之南部沿海港口城市依托优越的区位优势,市场发育水平较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吸引大量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以及能量流汇集于此,促进了城市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城市发展集聚区。另外由南往北市场发育水平逐次降低,但国有企业成分却呈递增关系,城市发展活力具有逐次递减的特征,由此形成东北地区城市化空间分异特征。

3.1.3 交通条件的空间导向

交通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空间导向作用,由于主要道路沿线具有货物运输和人员集散便捷的特性,所以交通线也是城市发展的生命线。由于历史发展和现实客观条件的双重作用,东北地区交通条件具有空间的非均匀性,中部地区交通线密集成网、东西两翼稀疏成枝,中部地区成为交通条件最为优越的地域,形成东北地区典型的“T”字形交通轴带,2012年仅“T”字形交通轴带沿线集中分布了非农人口超过100万的特大城市14个,占东北地区特大城市总数的60%以上,成为东北地区城市空间核心聚集地带。由于交通沿线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以及能量流与技术流的不断集聚,中部地区成为经济增长隆起区,在哈大沿线形成了鞍(山)本(溪)钢铁工业中心、抚顺煤炭工业中心、沈(阳)长(春)哈(尔滨)机械工业中心城市,进一步加速了中部地区的发展。2012年东、中、西地区人均GDP、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36 673元和318亿元、63 919元和1 838亿元、32 745元和3.8亿元,中部地区城市发展明显高于东部和西部地区。同时,2000年以来京哈高速、大广高速以及哈大高铁的相继完工和运营,进一步增强了中部地区的发展能力。另外《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公路水路交通发展规划(2004-2020)》明确提出,2010年之前重点建设工程为同江-哈尔滨-长春-四平-沈阳-锦州-山海关和嘉荫-伊春-绥化-哈尔滨-吉林-梅河口-沈阳-大连(旅顺)等东北中部地区南北纵向交通线,进一步增强了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等中部核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功能。

表5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分布状况

Table 5   The location of resource-based cities in Northeast China

省份数量城 市
辽宁15阜新市、抚顺市、本溪市、鞍山市、盘锦市、葫芦岛市、北票市、调兵山市、凤城市、大石桥市、宽甸满族自治县、义县、弓长岭区、南票区、杨家杖子开发区
吉林11松原市、吉林市、辽源市、通化市、白山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九台市、舒兰市、敦化市、汪清县、二道江区
黑龙江11黑河市、大庆市、伊春市、鹤岗市、双鸭山市、七台河市、鸡西市、牡丹江市、大兴安岭地区、尚志市、五大连池市

注:数据来源于《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42]

新窗口打开

3.1.4 政策和体制的调控约束

政策和体制的调控约束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大型项目分布的集中性及开发的时序性。“一五”时期56项国家大型项目分布于东北地区,其中仅中部地区就有33项,促使哈大沿线城市进一步发展壮大。“二五”以后随着矿产和森林资源大规模开发,一大批东西地区的矿区和林区城镇相继涌现,并快速发展,如鸡西、鹤岗、双鸭山、伊春、盘锦、大兴安岭以及七台河地区。而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国家投资重点转向内地及沿海地区,导致东北地区资金和技术投入长期不足,东西两翼林矿等资源型城市发展每况愈下;二是开发区地域分布的差异性。开发区承担中心城区产业转移和功能扩散职能,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城市发展对用地空间的需求,而东北地区开发区集中于中部地区,仅2006年审批的各类开发区中,中部地区总数占东北地区76%以上,进一步加剧了空间分异程度;三是国家宏观规划的非均衡性。《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指出优先建设和发展以大连经济区、辽中经济区、长吉经济区和哈大齐工业走廊为核心的哈大经济带,同时以长兴岛、营口沿海、锦州湾、丹东和花园口“五点一线”为重点,逐步建设国内一流、特色突出、竞争力强的沿海产业集聚带。由于重点工程建设发展侧重点不同,客观上加速了东中西以及南北城市化的分异程度;四是行政管理体制的层级剥夺性。长期以来中国实行省管市、市代县的层级行政管理体制,区域性中心城市担负区域发展“裁判员”角色,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和独裁者,剥夺了低级城市发展的空间。沈阳、大连、长春和哈尔滨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截流了国家和省拨付的大部分建设项目和专项资金,成为区域发展的增长极,久而久之形成了以四者为中心圈层递减的空间结构。

3.2 东北地区南北城市化空间分异缩小驱动机制

3.2.1 驱动作用力指标选取

东北振兴以来,东北地区城市化进程的驱动因子不断演化并逐渐呈现出多元化要素的格局。欧向军和陈明星等人将城市化驱动机制归结为市场力、行政力、外向力以及内源力,并分别以商品零售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以及乡镇工业总产值予以表征[43,44];魏冶采用复合指标的方法定量表征了城市化驱动机制[45]。但前人研究均是以总量指标表征,尚不足以更好表征其发展态势,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基础上,从市场力(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率)、产业结构转换力(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增长率和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增长率)、行政力(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率)、外向力(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增长率)、内源力(GDP增长率)以及科技推动力(万人在校大学生数增长率)等6个方面来分析东北地区典型区域中心城市哈尔滨市、长春市以及沈阳市等城市化空间分异的驱动机制,时间选取为2004~2012年,即东北振兴时期以来时间段。

3.2.2 驱动作用力测度结果

由测度结果(图3)可知,对东北地区南北城市化空间分异程度不断缩小发挥效用最大的是产业结构转换力、行政力、外向力以及内源力,而市场力以及科技推动力发挥效能较弱。沈阳市由于固有的重工业基础属性,工业实力较为雄厚,属于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发展模式,第三产业增长势头缓慢,弱于长春市以及哈尔滨市。然而长时期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发展的模式越来越力不从心,而第三产业由于工业化的剥夺,发展空间以及机会受限,所以沈阳市相对于长春市以及哈尔滨市而言,其城市化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同时相关研究表明[46],以沈阳为中心的辽中南经济区处于集聚与扩散阶段,扩散效应已经开始发挥,而哈长经济区则处于明显的集聚阶段,哈长经济区仍是地区的增长极,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首选,在项目引进、资金流动、人才集聚以及技术信息汇聚等方面具有其他周围地区无可比拟的先天优势,由此吸引、截留以及剥夺了周围地区要素流和发展机会。而沈阳经济区涓滴效应开始发挥,沈阳市功能分化愈加明显,市区的三产信息服务功能突出,加之市区发展的受限性,周围地区开始成为产业转移的载体,分流了沈阳市的经济总量。

图3   沈阳、长春、哈尔滨城市化驱动机制指标

Fig.3   The index of urbanization’s driving mechanism of Shenyang, Changchun and Harbin

另外2008年以后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增长率呈现出长春市和哈尔滨市高于沈阳市的发展态势,说明外向力对哈长经济区的作用开始加强,主要由于沈阳市扩散效用的发挥、沈阳市自身发展空间的限制以及哈长地区交通条件的改善等因素共同作用。同时2008年以后长春市GDP增长率发展势头强于沈阳市,而2004~2008年阶段沈阳市则显著强于长春市和哈尔滨市,说明沈阳市已经进入结构优化阶段,而哈长地区仍处于规模扩张阶段。而市场力以及科技推动力效能较弱,说明现阶段东北地区仍普遍存在着机制僵化、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效果并不明显、国有企业改革重组以及产业结构升级换代效用并不突出,优越的科学技术资源并未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4 结 论

首先构建了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的指标体系,认为城市化是四维一体的综合变化过程,经济城市化是物质实体,是城市化发展的原动力;人口城市化是行为主体,是城市化发展的结果和目的;社会城市化是基础承载力,是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空间城市化是空间载体,是城市化合理发展的保障。并认为理想城市化之路应该是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空间城市化。

其次对东北地区城市化水平进行了综合测度,结果表明:① 东北地区城市化发展主要依靠投资和消费,兼具“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重性质;② 整体上东北地区城市化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但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③ 辽宁省城市化属于经济导向型,吉林省城市化属于“经济+空间”双重导向型,黑龙江城市化属于空间导向型,总体上东北地区属于粗放式的城市化发展模式。

最后对东北地区城市化空间分异进行研究,发现:① 2000~2008年阶段综合城市化由北向南递增,南北分异和东中西分异现象明显,2008~2012年阶段由北向南递减,分异程度减弱,长期以来东北地区单核结构得到优化发展;② 2000~2008年阶段人口城市化由北向南递增,2008~2012年阶段由北向南递减,而经济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空间城市化逐年向南递增;③ 中部地区属于经济导向型城市化,东西地区均属于空间导向型城市化,相较于中部,东西两翼城市化较为粗放、低效;④ 沿海与内陆地区城市化分异程度经历了不断扩大到相对减小的过程,但经济城市化差距不断拉大,且沿海城市化发展模式具有更大的合理性。文章最后对于东北地区城市化空间分异的整体机制以及南北城市化空间分异程度不断缩小新的驱动机制进行了研究。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Noreen Noor Abd Aziz, Wan Haslin Aziah Wan Hassan, Nur Adilah Saud.

The Effects of Urbanization towards social and cultural changes among Malaysian Settlers in the Federal Land Development Schemes(FELDA),Johor Darul Takzim

[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2,68(4):910-920.

[本文引用: 2]     

[2] 王亚力,彭保发,熊建新,.

2001年以来环洞庭湖经济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进程的对比分析

[J].地理科学,2014,34(1):67~75.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人口城镇化的指标,以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经济城镇化的指标,以历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围绕经济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关系,利用EXCEL、SPSS、MAPGIS等软件,对2001年以来环洞庭湖区人口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进程进行了时间序列和空间序列的定量分析。从时间序列的对比来看,2001 年以来,环洞庭湖区城镇化进程加快,但经济城镇化对人口城镇化的带动效率明显低于湖北、湖南和全国平均水平,使得人口城镇化滞后的程度在2007 年后明显加剧;从空间序列的分析来看,湖区人口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水平呈现出核心区低,边缘区高,外围区低的同心带状结构,但人口城镇化最快的是边缘区域,而经济城镇化进程已由边缘区域向核心区域拓展。</p>
[3] 陈明星,叶超,周义.

城市化速度曲线及其政策启示——对诺瑟姆曲线的讨论与发展

[J].地理研究,2011,30(8):1499~1507.

https://doi.org/10.1007/s12182-011-0124-2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诺瑟姆提出的城市化S形曲线是城市地理学的经典理论成果,对它在中国的应用却存在曲解。根据诺瑟姆原文,不是所有国家的城市化水平都能达到100%,城市化水平在30%到70%之间也不是一直处于加速状态;进而推导出城市化速度变化的四阶段倒"U"形曲线:孕育阶段、加速阶段、减速阶段、趋零阶段。其政策含义和启示在于:城市化速度变化有其规律,不能拔苗助长;中国已经迈过城市化速度的拐点,加速城市化不应是长期的主旋律;城市化依然是主要发展方向和趋势;中国城市化理念与重点均需转型;城市化与包容性增长、城乡统筹和农民工市民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主要任务。
[4] 韩增林,刘天宝.

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城市化质量特征及空间差异

[J].地理研究,2009,28(6):1508~1515.

https://doi.org/10.11821/yj2009060007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In the 1978~2007 period, the urbanization level in China rose from 17.92% to 44.99, and the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With more and more problems related to urbanization emerging, the importance of urbanization quality has been emphasized and many papers have been published in this field. According to the connotation of urbanization quality, the paper constructs the appraisal index system of urbanization quality, includ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infrastructure, employment, citizen life, social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land use quality, innovation quality, and urban-rural gap. With the method of entropy, the urbanization quality of 286 cities at prefecture level and above i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ere are great gaps of urbanization quality between cities, and the urbanization quality is not high as a whole. There is no corresponding relation between urbanization quality and city size, and "The bigger, the better" is not a correct expression concerned with urbanization quality. It is considered that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level cannot reflect urbanization quality, and that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is not the ultimate goal. Those cities of higher urbanization quality still have many deficiencies, which needs to be remedied. The spatial differences of urbanization quality are significant, with the urbanization quality decreasing from the eastern coastal regions to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The cities of higher urbanization quality are distributed in the form of agglomeration, which fits well the urban agglomerations in China.
[5] 姚士谋,张平宇,余成,.

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问题

[J].地理科学,2014,34(6):641~647.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城镇化问题是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性课题,是涉及到国民经济各部门如何协调发展,达到一个新的现代化和谐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新型城镇化是中国城镇化健康稳定发展的基本保证,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探索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实践意义。在过去一阶段,虽然城镇化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并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城乡一体化方面也取得了惊人的发展,但在某个时期或一些地区,城镇化过速发展阶段,出现了无序的发展状态,大中城市边缘盲目扩展,水土资源日渐退化,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特别是有些政府决策人对城镇化的许多制约因素认识不足,甚至决策失误,导致了城市环境出现许多不安全、不舒适的问题。着重从地理空间与自然资源保护的角度,探索中国新型城镇化3 个理论与实践问题① 如何认知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与新的路径;②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势下,如何构建新型城镇化的创新模式;③ 在新型城镇化实施过程中,如何认识中国城镇化本身的发展规律,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p>
[6] De Wang.

Socio-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urbanization in Southern Jiangsu, China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Economics, 1999,26(1):290-297.

https://doi.org/10.1108/0306829991022970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Rural urbanization in China has been discussed by many scholars since the 1980s. In this paper, Wuxi and Jiangyin, two counties in China's most developed area of southern Jiangsu, were selected as target areas. Four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urbanization, namely, multilevel transfer of rural population into urban population; dispersed spatial pattern; urbanization lagging behi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important role of towns in rural urbanization, were analyzed. Through an analysis of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of Wuxi and Jiangyin, three trends in future development of rural urbanization can be predicted: rural population will continue to progress from lower to higher level and from incomplete to complete form; small towns will continue to develop rapidly and differentially; and rural migrants in regional cities will gradually increase.
[7] M Tayfun Turan,

Asli Besirli. Impact of urbanization process on mental health

[J].Anatol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08,36(9):238-243.

[本文引用: 1]     

[8] Alig R.

Urbanization in the USA:land use trends, impacts on forest area, projects, and policy consideration

[J].Resource, Energy, and Development, 2010,7(2):35-60.

[本文引用: 1]     

[9] Perry Sadorsky.

The effect of urbanization on CO2 emission in emerging economies

[J].Energy Economies,2014,41(2):147-153.

https://doi.org/10.1016/j.eneco.2013.11.00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The theories of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and urban environmental transition both recognize that urbanization can have positive and negative impacts o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with the net effect being hard to determine a priori. This study uses recently developed panel regression techniques that allow for heterogeneous slope coefficients and cross-section dependence to model the impact that urbanization has on CO 2 emissions for a panel of emerging economies. The estimated contemporaneous coefficients on the energy intensity and affluence variables are positiv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nd fairly similar across different estimation techniques. By comparison, the estimated contemporaneous coefficient on the urbanization variable is sensitive to the estimation technique. In most specifications, the estimated coefficient on the urbanization variable is positive but statistically insignificant.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result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olicy are discussed.
[10] Fikri Zul Fahmi, Delik Hudalah,

Paramita Rahayu etal. Extended urbanization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The case of Cirebon, Indonesia

[J].Habitat International, 2012, 42(6):1-10.

https://doi.org/10.1016/j.habitatint.2013.10.00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Although urbanization in smaller cities is arguably not imperative, the future of urban living is no longer expected to be principally in mega-cities. People increasingly live in intermediate and smaller cities, in line with the proportion of people residing in urban areas, which is also gradually rising. Smaller cities in Indonesia, like other smaller cities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are relatively densely populated, and many of them are experiencing extended urbanization, thereby exceeding their administrative boundaries. This paper seeks to explore the factors triggering urban development in these smaller cities, for a case in Indonesia. Urban change in Cirebon Region has accelerated in recent years, very much in line with the decentralization policy in Indonesia. This paper shows how urban change is influenced by economic restructuring, which encourages people to live closer to the core of the region, representing a new link between the core and new emerging urban areas in the region. This paper reveals these attributes to identif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er urban centres, thereby contributing a more nuanced image of small cities in general.
[11] J-K Seo.

Re-urbanisation in Regenerated Areas of Manchester and Glasgow : New Residents and the Problems of Sustainability

[J].Cities,2002,19(2):113-121.

https://doi.org/10.1016/S0264-2751(02)00006-9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Many older industrial cities in the UK have been pursuing cultural strategies to promote urban regeneration. These strategies were designed, in part, to attract new residents to run-down central and inner areas of the city. This article, based on research in Manchester and Glasgow, exam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w residents; their reasons for choosing to live there and their factors of satisfaction with their new place of residence. The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suggest that there could be problems in sustainability of the re-urbanisation process.
[12] Friedmann J.

Four theses in the study of China’s urbanization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2006,30(2):440-451.

https://doi.org/10.1111/j.1468-2427.2006.00671.x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Editor's comments This article was translated from Four Theses in the Study of China's Urbanization by John Friedman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Vol.30,No.2, pp.440-451)in 2006,which is also revised from his speech at the Centre for Chinese Research(CCR)of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in Canada in February 2005.
[13] George Lin.

Chinese urbanism in question: State, society, and the reproduction of urban spaces

[J].Urban Geography, 2007,28:7-29.

https://doi.org/10.2747/0272-3638.28.1.7      URL      摘要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growth and spatiality of Chinese urbanism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hanges in state-society relations. Imperial China was well-known for a relatively strong state, weak society, and underdeveloped market. Earlier Chinese urbanism was shaped by an imperial state of tributary nature, a society stratified in the Confucian doctrine, and a relatively relaxed state-society relation. In the socialist era, important features of (anti-)urbanism were linked with a special state-society relation that privileges the interests of the working class, discriminates merchants, values equality, and stresses urban manageability. The reformation of state-society relations in the post-socialist era has facilitated the growth of modern urbanism characterized by the dramatic expansion of urban size, high inner-city density, growing diversity, heterogeneity, and inequality. The urban scale has been expanded and stretched as the state manages to negotiate with forces of globalization, enhance China'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maintain domestic social stability. Chinese urbanism has been hybrid, path-dependent, and locally constituted, blending elements from the past with the present and the local with the global.
[14] George Lin.

Peri-urbanism in globalizing China: A study of new urbanism in Dongguan

[J].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 2006,47(1):28-53.

https://doi.org/10.2747/1538-7216.47.1.2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ABSTRACT This study examines "peri-urbanism" (urban growth in regions surrounding or between major metropolitan centers) in post-Mao China, based on detailed study of Dongguan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Conditions facilitating peri-urbanism and influencing its location include relaxed state control over population mobility; spontaneous, bottom-up expansion of rural industry; and spread of global capitalism. The paper also investigates roles played by entrepreneurial local government, kinship ties/personal connections with overseas investors, collective land ownership, and access to capital,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from nearby metropolitan centers.
[15] Eric J,

Heikkila. Three Questions Regarding Urbanization in China

[J].Journal of Planning Education and Research, 2007,27(1):65-81.

https://doi.org/10.1177/0739456X0730579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The three questions addressed in this article pertain, respectively, to the contributing factors, outcomes, and policy interventions associated with urbanization in China. Contributing factors include transition to a market-driven economy, political devolution, demographic changes, globalization,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 These are unravelled with care, with a conclusion that embedded markets are the central contributing factor, with globalization and political institutions as important helpmates. Regarding urbanization outcomes, the evidence reviewed supports the convergence hypothesis in broad terms, but with ample evidence of hybridity, resulting in urban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article concludes with a call for a more balanced approach to urban policy interventions in China, whereby existing spatial planning perspectives are complemented by market-based perspectives.
[16] 陈洋,李郇,徐学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的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地理研究,2007,26(2):142~14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690.2007.02.00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进入稳定快速发展时期,国家的经济 宏观调控政策以及区域发展战略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对中国的城市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此影响下,中国城市化水平的区域空间格局也由北南差异转变为东中西差 异,同时,中国省级城市化水平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在影响中国城市化省际差异的因素方面,传统的农业发展水平对城市化的影响正逐渐减弱,乡镇企业及外商直 接投资成为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17] 王德利,方创琳,杨青山,.

基于城市化质量的中国城市化发展速度判定分析

[J].地理科学,2010,30(5):643~65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通过探析城市化发展质量的内涵,建立包括城市基础实力、城市化发展协调度、城市化发展可持续水平3个维度的31个指标体系及城市化发展质量评价模型、城市化发展"质"、"量"协调性测度模型,利用联合国法修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发展速度,根据1978~2008年相关统计数据及2008年各省最新统计数据,基于对城市化质量的测度,判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发展速度及2008年省际城市化发展速度的适度性。研究结果表明,1978~2008年,中国城市化发展质量指数逐渐增大,城市化发展速度与质量的协调性渐好,城市化发展速度略显滞后;省际城市化发展质量指数差异明显,从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降低,城市化发展类型可分为质量过度滞后型、质量滞后型、协调型、速度滞后型及速度过度滞后型5种类型;人口城市化水平并不能反映城市化发展质量的真实水平,城市规模与城市化质量亦不存在对应关系;中国城市化质量各个领域发展均衡性明显不足,城市基础实力是当前城市化发展质量提升的主要动力,省域城市化发展质量较高及"质"、"量"协调性较好的地区仍存在许多不足。
[18] CHEN Mingxing,HUANG Yongbin,

TANG Zhipeng etal. The provincial patter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4,24(1):33-45.

https://doi.org/10.1007/s11442-014-1071-9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s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n a provincial scale is of profound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Based on data from 124 countries or regions throughout the world and 31 provinces or autonomous regions in China, applying improved methods using the quadrant map approach,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spatial patter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s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The study identified the following results. (1) The 31 province-level regions fall into six categories: only one region is in the category of sharp over-urbanization, 3 regions are in medium over-urbanization, 11 slight over-urbanization, 8 basic coordination, one medium under-urbanization, and seven slight under-urbanization. (2) There are significant regional differences on a provincial scale i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3) The provincial pattern of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east and west. The eastern coastal areas are mainly over-urbanized, while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are mainly under-urbanized. (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similar to the Matthew effect. Hence, two important insights are proposed. First, the phenomenon of over-urbanization in some developed regions should be viewed with some concern and vigilance. Second, urbanization needs to be speeded up moderately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p>
[19] 陈波翀,郝寿义,杨兴宪.

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动力机制

[J].地理学报,2004,59(6):1068~1075.

https://doi.org/10.7666/d.y81229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中国的城市化快速发展始于 1996年,经济全球化和经济转型是其基本特征。集聚和扩散是流的两种基本运动形态,属于城市化动力的核心表现形态。作者建立了不确定条件下农村剩余劳动 力的城市化决策模型,解释了政府主导条件下、改革开放以来和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化速度的差异,认为城市化快速发展是政府和市场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对传 统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数量关系进行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化快速发展主要由第三产业推动的观点。根据工业制成品的进出口差额,粗略估计了封闭条件下 中国的工业产值,并计算了国际贸易对城市化水平的贡献程度。研究表明,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将有助于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20] 黄亚平,林小如.

欠发达山区县域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探讨—以湖北省为例

[J].城市规划学刊,2012,(4):44~5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3363.2012.04.007      URL      摘要

通过对24个县面状与单个县域 内部(点状)城镇化特征分析与问题梳理,提出作为特殊地域类型的欠发达山区县城镇化发展面临的困惑与矛盾。运用SPSS对山区城镇化水平影响因子进行偏相 关定量检测,得出关键性指标及其对应的四个影响因素集,据此进一步构建并分析未来山区县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模型,得出要实现欠发达山区县域城镇化健康稳 步发展,政策导向是前提、壮大经济是根本、健康绿色是保障的结论。
[21] 欧向军,甄峰,秦永东,.

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及其理想动力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J].地理研究,2008,27(5):993~1002.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2008.05.003      URL      Magsci      摘要

<p>根据城市化的内涵,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生活方式城市化和地域景观城市化等4个方面,构建区域城市化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对1991~2005年江苏省城市化水平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发现江苏省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的同时,主要表现为经济城市化和地域景观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而人口城市化对区域城市化的总体贡献不断减弱;在此基础上,结合多元线型回归模型对城市化的主要动力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市场力、内源力、外向力和行政力依次是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其中,市场力和行政力是促进江苏省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理想动力。</p>
[22] 陈明星,陆大道,张华.

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及其动力因子分析

[J].地理学报,2009,64(4):387~398.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9.04.00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p>从城市化内涵的人口、经济、社会、土地四个方面, 构建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 对1981-2006 年的中国城市化进行综合测度, 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化 综合水平持续提高, 以经济增长和地域景观的快速演进为主要特征, 其次是人口城市化, 最 后是社会城市化中的医疗水平, 其中各子系统有不同的演变特点。多元回归模型分析表明, 城市化动力因子呈现多元化特征, 市场力是最主要的驱动力, 后面依次是内源力、行政力和 外向力。从城市化发展阶段上看, 市场力、外向力和行政力对城市化综合水平的影响呈上升 趋势, 而内源力呈明显下降趋势。本文认为, 中国城市化主要是内生过程, 应强化市场经济 体制改革, 统筹城乡发展。</p>
[23] 刘艳军,李诚固.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机理与调控

[J].地理学报,2009,64(2):153~166.

https://doi.org/10.11821/xb200902003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p>首先提出了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概念, 通过分析1953-2005 年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过程与偏差, 构建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强度系数模型、产业结构 演变的城市化响应机理模型, 探讨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形态及空间效应, 并划分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地域类型。研究表明: 1953-2005 年东北地区城市化水平与产 业结构变动整体呈波动性变化, 城市化与非农产业发展存在一定的偏差;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 演变的城市化响应系数不断增大, 表明城市化对产业结构演变的响应强度在不断增大, 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强度具有空间差异性; 城市经济密度提高、城市人口密度和规模的扩大以及区域人口数量的增长是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动力因素;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形态包括各类开发区、都市经济区、城市产业整合体、交通经济带、资源型城市和口岸型城市等, 各类形态的发育对产业结构演变发挥了重要的空间效应; 东北地区可以 划分为大城市地域、资源&mdash;加工地域、传统农业地域、边境口岸地域、生态环境脆弱地域五种地域类型, 产业结构优化与城市空间的整合、协调是各地域类型的主要调控模式。</p>
[24] 刘浩,张毅,郑文升.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区域城市化的时空耦合协调发展评价——以环渤海地区城市为例

[J].地理研究,2011,30(10):1805~1817.

https://doi.org/10.3724/SP.J.1011.2011.00211      URL      Magsci      摘要

处于城市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城市,其土地集约利用的利用强度、利用形式与利用类型存在显著差异,城市土地利用最佳集约度与城市化水平密切相关,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可有效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基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的交互耦合作用机制,本文构建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定量评价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并将其分为拮抗、磨合和协调三大阶段9类状态,最后利用ArcGIS9.2对耦合协调发展度进行空间聚类分析,并以环渤海地区27市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研究期间内环渤海地区城市耦合协调发展度多处于磨合阶段,没有拮抗阶段,且交互耦合关系随着时间变化而逐渐优化;基于其相对发展状态,环渤海地区城市多处于同步发展状态,滞后发展状态与超前发展状态较少,呈稳定的梭形形态;基于空间聚类系数,城市耦合协调发展度呈先集聚后随机分布,没有空间强极化效应,高值集聚地域为京津冀圈,低值集聚地域则为辽东半岛圈。
[25] 张占仓.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战略研究

[J].经济地理,2010,30(9):1462~146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由于传统城镇化的弊端日益显现,以促进城乡一体化为目标、致力于 资源节约型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成为非常明朗的发展趋势.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以郑汴都市区为增长极,以中原城市群为依托,着力构建由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省 级区域中心城市、县(市)域中心城市、特色城镇和农村新社区构成的新型城镇体系,坚持紧凑型城市布局方针,努力走出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文 化繁荣、社会和谐、城乡统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个性鲜明的城镇化道路,建设新型城镇化示范基地.到2020年,全省城镇化率达50%以上,郑 汴都市区人口集聚规模800-1 000万,中原城市群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在中西部地区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更加配套完善,建设城市立体交通系统,增强综合承载能 力.城乡一体化程度明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城乡社会和谐局面初步形成,环境面貌明显改善.
[26] 梁振民,陈才,刘继生,.

东北地区城市化发展质量的综合测度与层级特征研究

[J].地理科学,2013,33(8):926~934.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市化发展质量是一个国家或地 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见证。从人口、经济、空间3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东北地区34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均方差赋权法和质量与速 度协调测度模型,对城市化发展质量进行综合测度,测度结果表明:①从阶段类型看,沈阳处于后期完善阶段,大连、长春、哈尔滨处于优化提升阶段,12个地级 市处于加速提升阶段,18个地级市处于低质量阶段;②从质量与速度协调度上看,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属于质量超前型,大庆、辽阳、绥化为速度与质量协 调型,其余27个城市为质量滞后型;③从子系统的城市化质量主导类型看,辽宁省属于经济导向型城市化,吉林省城市化主导类型特征不明显,黑龙江省属于空间 导向型城市化;④城市化发展质量空间分异呈现出由南向北依次递减的趋势。其次,运用聚类分析法将城市化发展质量划分成核心城市区、周边城市区、外围边缘城 市区3个层级,并从经济地理学角度探讨了每个层级的特征。最后,从国家执行政策、人口迁移、区位优势、计划经济时期的遗留问题4个角度探讨了城市化发展质 量产生地域层级的内在机理。
[27] 孙平军,丁四保,修春亮,.

东北地区“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协调性研究

[J].地理科学,2012,32(4):450~457.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城市化是一个“人口-经济-空间”三维一体的过程,其内在协调与否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此,首先通过构建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内在表征指标,运用均方差赋权法,以东北地区(指的是东北三省)34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来综合测度其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水平;其次运用协调度评价模型对其协调程度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① 东北地区经济城市化主导人口、空间城市化,但整体水平不高,平均水平基本处于加速发展阶段(0.25~0.35);② 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异明显,其中人口城市化整体呈现出由北往南递减的趋势,而经济城市化则成由南往北递减的趋势,两者“内在互补(互异)”趋势非常明显;③ 三者城市化协调度低,且区域差异明显,由南往北递减趋势非常明显;④ 依据彼此间协调度主宰程度,将其划分为综合协调导向型,人口-经济、人口-空间、经济-空间协调导向型4 种类型。
[28] 郭付友,陈才,刘继生.

1990年以来长春市工业空间扩展的驱动力分析

[J].人文地理,2014,29(6):88~9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依据1995年、2003年、 2008年长春市土地利用现状图和2011年长春市卫星影像图,借助于Arc GIS技术平台,综合运用Global Moran's I指数、分形理论模型法以及缓冲区分析法,对长春市工业空间扩展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工业空间整体具有空间正相关特征,但工业空间集聚程度呈现先降 低后逐渐增高的趋势,显示出工业空间具有整体分散、局部集聚的演变特征;2工业空间总体扩展方式为向外扩展,但具体呈现出"交通轴向扩展—轴间指状填充— 交通轴向扩展"的特点;3工业空间演化呈现郊区化显著、多中心分布以及工业多次搬迁且不连续性的特征。在上述综合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认为自然因素、开发区 的成立和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与企业改制重组、城市规划以及交通是长春市工业空间扩展的驱动力。
[29] 黄晓军,李诚固,黄馨.

东北地区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相互作用模型

[J].经济地理,2008,28(1):55~5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密切.文章利用SPSS统计分 析方法,对东北地区近10年来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之间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并建立了城市化的产业结构演变支撑模型和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模型,通过对 模型结果分析,明确了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期对东北地区未来城市化与产业发展方向和发展措施提供思路借鉴.
[30] 王发曾.

中原经济区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J].经济地理,2010,30(12):1972~197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新型城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的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有着根本区别,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经之
[31] 沈清基.

论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

[J].城市规划学刊,2013,33(1):29~3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3363.2013.01.005      URL      摘要

在对生态文明、新型城镇化相关基础概念进行语义辨析、特征阐释, 以及传统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化比较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若干重要议题,包括: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内涵及关系;建构 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状况评价体系;基于智慧的城镇化;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的创新追求,并探讨了大地共同体、生态现代化和智慧城镇化对基于 生态文明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的若干启示.
[32] 王德利.

城市化发展质量的影响因素与演化特征

[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32(6):18~23.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分析城市化发展质量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城市化发展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系统总结城市规模、城市化速度、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空间保障系统、文化制度因素等对城市化发展质量的影响机制,探讨经济发展质量、社会城市化发展质量及空间城市化保障质量的对应关系,判定城市化发展水平与城市化发展质量的对应演变规律,解析理想状态及现实状态下城市化发展质量的演变规律和变化机制,以期完善城市化发展质量方面的理论研究。
[33] 郭付友,李诚固,陈才,.

1990年以来长春市居住空间扩展特征与动力机制研究

[J].经济地理,2014,34(7):75~8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利用1995、2003、 2008年长春市土地利用现状图,以及2011年长春市卫星影像和相关年份统计年鉴,借助于ArcGIS软件和SPSS统计工具,运用多种计量方法,对 1990年以来长春市居住空间扩展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扩展方式上,长春市居住空间总体以"飞地式+轴带式"扩展为主,但各个时期具有不同的扩展 特点;2在扩展方向上,长春市居住空间整体经历了"西南、南、东南方向—西北偏北、南部—东北方向"的空间变化过程;3在演化特征上,长春市居住空间主要 集中于城市核心区,但居住空间梯度推移趋势显著,郊区化特征显现。在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构建了长春市居住空间扩展的动力机制指标评价体系,认为其动力 机制包括工业化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交通条件的改善、政府的调控作用、土地制度的改革以及城市规划作用。
[34] 方创琳,王德利.

中国城市化发展质量的综合测度与提升路径

[J].地理研究,2011,30(11):1931~1946.

https://doi.org/10.11821/yj201111000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市化质量是经济城市化质量、社会城市化质量和空间城市化质量的有机统一,城市化发展质量的提升是加快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借助象限图法,通过对城市化质量、速度与城市化水平互动协调关系的分析,从经济、社会、空间三方面提出了由三类指标、12项具体指标组成的城市化发展质量综合测度的三维指标球及判别标准值,引进阿特金森模型,构建了城市化发展质量的分要素测度模型和分段测度模型,进而对中国城市化发展质量及其空间分异特征做了总体评价。研究表明,1980~2008年中国城市化发展质量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并正在缓慢提升,但提质速度慢于提速速度;分类城市化质量呈现出经济城市化质量&lt; 社会城市化质量&lt; 空间城市化质量的态势;全国分省城市化发展质量都在不同程度的提升,并呈现出&quot;内陆&rarr;沿海&rarr;内陆&rarr;沿海&rarr;整体提高&quot;的时空差异性,东部地区城市化质量总体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质量与城市规模不存在对应关系,并不是城市规模越大城市化质量越好,人口城市化水平并不能反映城市化发展质量的高低。
[3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城市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13.

[本文引用: 1]     

[3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13.

[本文引用: 1]     

[37] 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统计局.辽宁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13.

[本文引用: 1]     

[38] 中华人民共和国吉林省统计局.吉林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13.

[本文引用: 1]     

[39] 中华人民共和国黑龙江省统计局.黑龙江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13.

[本文引用: 1]     

[40] 王洋,修春亮.

1990年以来东北地区城市社会发展的空间分化

[J].人文地理,2010,29(3):55~6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东北地区37个地级市市区为研究单元,以1990、1995、2000、2005、 2007年的14项社会指标为原始数据,建立社会指标评价体系,并采用评价矩阵及其修正的方法算出各市社会发展水平的得分。以该得分为依据,首先运用 GIS技术分析社会发展水平变化的空间特征;随后通过比重法分析分组分化的趋势及分化方向;然后利用Nich值分析各城市社会发展水平的相对变动情况;最 后利用相关性分析及定性方法探讨空间分化的主要机制。
[41] 宋玉祥,陈群元.

20世纪以来东北城市的发展及其历史作用

[J].地理研究,2005,24(1):89~97.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2005.01.010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东北地区城市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形成特有的文化,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城市发展水平长期落后于中原地区.东北地区近现代城市的产生与发展是近100年的事情.20世纪以来,东北地区经历了清政府的移民实边,俄、日等帝国主义的殖民侵略与掠夺开发,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业化重点发展.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剧烈变革,东北城市发展进入鼎盛时期,并后来居上成为我国除几个直辖市外,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城市相比,东北城市发展有着特定的社会政治与经济背景,但也清晰而集中地反映了城市化与交通发展、工业化相互促进,同步发展的特征.本文试图把东北地区近百年来城市的发展置于区域社会政治与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进行考察,着重探讨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城市发展的动因,同时阐明它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及全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42] 中共中央国务院.

URL      [本文引用: 1]     

[43] 欧向军,甄峰,秦永东,.

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及其理想动力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J].地理研究,2008,27(5):993~1002.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2008.05.003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根据城市化的内涵,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生活方式城市化和地域景观城市化等4个方面,构建区域城市化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对1991~2005年江苏省城市化水平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发现江苏省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的同时,主要表现为经济城市化和地域景观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而人口城市化对区域城市化的总体贡献不断减弱;在此基础上,结合多元线型回归模型对城市化的主要动力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市场力、内源力、外向力和行政力依次是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其中,市场力和行政力是促进江苏省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理想动力。</p>
[44] 陈明星,陆大道,张华.

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及其动力因子分析

[J].地理学报,2009,64(4):387~398.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9.04.00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从城市化内涵的人口、经济、社会、土地四个方面, 构建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 对1981-2006 年的中国城市化进行综合测度, 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化 综合水平持续提高, 以经济增长和地域景观的快速演进为主要特征, 其次是人口城市化, 最 后是社会城市化中的医疗水平, 其中各子系统有不同的演变特点。多元回归模型分析表明, 城市化动力因子呈现多元化特征, 市场力是最主要的驱动力, 后面依次是内源力、行政力和 外向力。从城市化发展阶段上看, 市场力、外向力和行政力对城市化综合水平的影响呈上升 趋势, 而内源力呈明显下降趋势。本文认为, 中国城市化主要是内生过程, 应强化市场经济 体制改革, 统筹城乡发展。</p>
[45] 魏冶,修春亮,孙平军.

21世纪以来中国城镇化动力机制分析

[J].地理研究,2013,32(9):1679~1687.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309010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省区为基本单元,借鉴欧向军等人提出的四维分析视角,构建综合指标体系,结合面板数据分析、时序分析、空间分析等方法,对2000年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加以考察。面板数据分析发现市场力、行政力以及内源力作用较强,而外向力作用较弱,反映了我国城镇化动力机制的内生性特点。时序分析发现新世纪以来城镇化动力机制具有较强的动态性与趋势性,虽然金融危机会对动力组成结构产生一定的扰动,但是在长时间尺度上,内源力作用逐渐上升而行政力作用逐渐下降将成为必然的趋势。而空间分析显示,市场力与内源力具有一定的历史依赖性,优势地区将继续保持领先,落后地区继续维持落后状态。随着市场力的不断稳固和内源力的持续增长,城镇化不平衡发展的趋势将加剧。增加行政力的宏观调控作用,促进城镇化动力的多元化是缓解这一不平衡的重要策略。
[46] 孙平军,修春亮,董超.

东北地区经济空间极化及其驱动因子的定量研究

[J].人文地理,2013,28(9):87~9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对区域经济空间极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借鉴有关研究方法,遵循从过程到格局、机理,从整体到局部的研究思路,首先以人均GDP为测度指标,综合分析东北三省及其内部各区域经济差异与空间极化的过程与空间格局,接着以人均GDP的极化水平为应变量,以工业总产值、当年实际直接利用外资额、社会商品零售总额、金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全员劳动生产率和复合流量的极化水平为自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区域经济空间极化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①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空间极化现象,且整体呈现出南强北弱的态势;②哈长经济区和辽中南经济区已初步形成,其中哈长经济区处于明显的集聚阶段,而辽中南经济区扩散效应已开始发挥作用;③地区经济发展的位序排名及其变化表明区域经济发展中心逐步南移;④区域差异和空间极化总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现出先升后降,但总体水平呈上升的变化态势;⑤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表明各动力因子的作用程度和作用趋势不尽相同,但工业总产值和全员劳动生产率是东北三省及其内部区域经济空间极化演变所共有的主导驱动因子,说明其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内生增长过程,并提出应强化市场体制转轨、国有企业改组改革、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和政府政策的导向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