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5 , 35 (7): 845-851

Orginal Article

乡村地域多功能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李平星, 陈诚, 陈江龙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08

Temporal Evolution and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f Rural Territorial Multifunctions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Case of Jiangsu Province

LI Ping-xing, CHEN Cheng, CHEN Jiang-long

Nanjing Institute of Geography & Lim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anjing, Jiangsu 210008, China

中图分类号:  K9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0690(2015)07-0845-07

收稿日期: 2014-03-26

修回日期:  2014-06-13

网络出版日期:  2015-07-20

版权声明:  2015 《地理科学》编辑部 本文是开放获取期刊文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科研教学等,但不允许用于商业目的.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1187、4113075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C07B01)资助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李平星(1982-),男,山东泰安人,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区域发展及其生态效应研究。E-mail:pxli@niglas.ac.cn

展开

摘要

以经济发达的江苏省为例,采用价值评价方法核算1990、1995、2000、2005和2010年乡村地域生态保育、农业生产、工业发展、社会保障功能及其综合价值,分析时间演变与空间分异规律,解析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乡村地域综合功能价值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工业发展功能增速最快且始终占主导地位;生态保育功能相对集中于苏北和苏南,农业生产和社会保障功能集中于苏北,工业发展功能则集中于苏南;综合功能重心位于地理中心南偏东方向,呈钟摆式移动态势,各类地域功能重心位置和移动过程存在明显差异;政策导向及经济社会发展是影响综合功能及各类功能时间变化和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乡村地域功能 ; 乡村价值评估 ; 重心移动 ; 空间自相关分析 ; 江苏省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social progress, and land use change in rural regions, rural territorial function and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show more significant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Taking the well-developed Jiangsu Province as a case, this article identified 4 rural territorial functions, i.e.,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social security, and calculated their values at county level in the years of 1990, 1995, 2000, 2005, and 2010, quantitatively. The temporal evolution and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f rural territorial functions were studied,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also analyzed. The main results were presented: 1) the values of rural territorial function increased fast since 1990, and the value in 2010 was about 23 times as much as that in 1990; 2) although the multifunctional feature of rural territorial function was evident, the function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was always of significant dominance and increased faster than the other functions; 3) the spatial agglomeration degrees of four rural territorial functions were low with variant agglomerative areas, that was,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function mainly distributed at northern and southern part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function was mainly distributed at the southern part,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social security functions were mainly distributed at northern part; 4) the gravity centers of rural territorial function moved in pendulum style at the southeast direction of the geographic center, and the gravity centers of 4 kind of sub-functions were at different directions of the gravity centers of rural territorial function; and 5) the regional policies, natural ge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spatial loc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were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temporal evolution and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f rural territorial functions. This article could provide a scientific reference for identifying the rural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promoting the differential development, enhanc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etitiveness of different counties.

Keywords: rural territorial multifunction ; evaluation of rural value ; movement of gravity center ;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alysis ; Jiangsu Province

0

PDF (2207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李平星, 陈诚, 陈江龙. 乡村地域多功能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 , 2015, 35(7): 845-851 https://doi.org/

LI Ping-xing, CHEN Cheng, CHEN Jiang-long. Temporal Evolution and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f Rural Territorial Multifunctions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Case of Jiangsu Province[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5, 35(7): 845-851 https://doi.org/

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城镇化和工业化快速推进的关键时期,人地关系、区域关系、城乡关系及土地利用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了地域空间系统功能复杂化和主导功能分异[1,2]。所谓地域功能,是指特定地域在更大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系统中、在人类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中所履行的职能和发挥的作用,具有地域差异性与时间变异性的特征[2~4]。基于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经济基础和生态环境等多因素分析,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与区域政策,正确识别不同类型地域功能,对于有针对性地实施空间管制、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2,5,6]。但已有研究以大多以整个地域空间为研究对象,对特定类型区的研究较少,对乡村地域的关注更是少见。

乡村是相对于城市而言的一种地域空间类型[7,8]。乡村不仅为推进城市化提供食物保障,也是大量农村人口的居住地和传统农业文化保留地,更是维系城乡生态安全的重要开敞空间,具有生产、生活、经济、文化、生态等多功能[9~12]。21世纪之前,相关研究重点关注乡村的农产品供给功能与聚落居住功能[13,14]。但是,对乡村工业生产、生态保护等功能的关注较少,更缺乏系统研究[15,16]。随着发达地区乡村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许多乡村地区工业功能不断强化,生态价值日益凸显,乡村地域功能逐渐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这已成为乡村地理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17,18]。2000年以来,对乡村地域功能的分类研究已有较多成果,从人文-经济地理角度出发,分为经济发展、粮食生产、社会稳定、生态保育等类型[4,12];从土地利用角度出发,分为社会、经济、环境功能三大类、若干亚类[19];从生态系统角度出发,则分为供给、调节、文化和支撑功能四大类、若干亚类[20]

本研究以乡村地域空间为研究对象,重点借鉴人文-经济地理学关于地域功能的研究成果,将乡村地域功能细分为生态保育、农业生产、工业发展、社会保障4类,以乡村经济发达、区域差异明显的江苏省为案例,以县域为研究单元,定量评价乡村地域功能的价值,解析其时间演变、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以期丰富乡村地理学研究,为乡村可持续和城乡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

1.1 乡村地域功能价值评价

时间上,以1990、1995、2000、2005和2010年5个年份作为时间节点。空间上,以2010年江苏省行政区划为基础,以县、县级市和市辖区为单位,将各地市市辖区合并,得到63个空间单元。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虽以县域空间为对象,但并非指全域空间,而是指其中的乡村空间,乡村地域功能价值核算也以发生在乡村空间的部分为主。研究中,苏南板块包括南京、镇江、无锡、苏州、常州,苏中板块包括南通、扬州、泰州,苏北板块包括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

1) 生态保育功能。生态保育功能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方面。结合江苏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特征等因素,选择气体调节(固碳释氧)、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等3个具有明显生态意义和指向的功能,结合江苏生态系统组成特征,选择农田、林地和水体作为生态保育功能提供的主要载体。生态保育功能的价值评价以谢高地等人的核算标准为基础进行修正[21]。谢高地等认为,“1个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的经济价值量等于当年全国平均粮食单产市场价值的1/7”。鉴于粮食市场价格在不断变化,因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标准也相应变化。本研究借鉴了其研究思路,将该文中的价值标准作为2000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标准,并通过对于1990、1995、2005、2010年与2000年的粮食平均价格得到修正系数,进而得到其他年份生态保育功能价值核算的标准。数据来自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中科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平台等。

2) 农业生产功能。选择粮食、油料、棉花、猪牛羊肉、水产品等5种江苏省主要的农产品,通过各行政单元五种农产品的产量和当年的平均出售价格得到农业生产功能的价值。其中,粮食产量来自《江苏统计年鉴》[22],农产品价格来自《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3]

3) 工业发展功能。乡镇企业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包括所辖村)举办的承担支援农业义务的各类企业,包括乡镇办企业、村办企业、农民联营的合作企业、其他形式的合作企业和个体企业5级。鉴于相关年鉴或其他统计资料中对于县市区乡镇工业总产值统计数据的缺乏,本研究采用其他数据作为替代。以《江苏统计年鉴》[22]提供的数据作为基础,2000、2005、2010年以内资企业工业总产值减去国有控股企业工业总产值替代,1990和1995年则以该年份乡办企业、村及村以下工业总产值之和替代。

4) 社会保障功能。乡村地域不仅提供农产品,而且还对农民起着重要的社会保障作用,对于维持农村生活和农村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乡村的社会保障功能体现在提供就业机会、保障村民生产生活等方面。由于家庭经营性纯收入主要以所在乡村为载体获得,故而本研究以乡村家庭经营性纯收入体现乡村社会保障功能,各县市区乡村家庭经营性纯收入以乡村人口数量和乡村人均家庭经营性纯收入的乘积进行核算。其中,乡村人口数量来自历年的《江苏统计年鉴》以及2000年、2010年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2,24]

1.2 功能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1) 集中度。采用基尼系数进行表征,用以衡量各县市区乡村地域功能在地理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程度[25]。以各项功能为对象进行单独评价,空间基尼系数计算公式为:

Gj=i=1nDij-Djn/[i=1nDij+(n-2)Djn](1)

式中,Gj表示j功能的基尼系数;Dij表示在第i个县市区j功能的价值;Dj表示全省j功能的总价值;n表示研究区县市区行政单元数量,n=63;j值表示功能类型数量,j=4,表示4类功能:生态保育、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Gj值介于0~1之间,越大说明其越集中,Gj越小说明其愈分散。

2) 重心迁移。乡村地域功能及各类功能的价值重心研究借鉴了经济重心、人口重心的研究成果。假设某一区域由n个平面空间单元构成,其中,第i个单元的地理中心坐标或行政中心坐标为(xi, yi),Gi为该平面单元的价值量,则功能重心坐标为:

x=i=1nGixi/i=1nGi, y=i=1n(Giyi)/i=1nGi(2)

排放重心空间区位年际移动距离计算公式为:

Di-j=R×yi-yj2+xi-xj2(3)

式中,D表示2个不同年际间重心移动的距离;i,j分别表示2个不同的年份;(xi, yi)、(xj, yj)分别表示第i年和第j年的区域重心所在空间的地理坐标(经度值和纬度值);R为常数,取111.111,是把地理坐标单位(经纬度)转化为平面距离(km)的系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乡村地域功能价值

1990年来,乡村地域功能综合价值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从1990年的2 025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49 092亿元,增长了约22倍(表1)。从结构看,工业发展功能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且价值占比逐渐提高,从1990年的62%增长到2010年的93%。从空间看,苏南价值最高,各年占比均超过50%;苏中占比在18%~23%之间,苏北占比在20%~26%之间。

对于4类分项功能,生态保育功能价值缓慢增长,从181亿元增加到705亿元,占总价值的比重下降至1%。苏南和苏北的价值相当,均占生态保育功能价值的40%左右,苏中地区仅占20%左右;随着时间推移,苏中、苏北的生态保育功能价值呈现上升趋势,而苏南则呈现下降的态势。农业生产功能价值高于生态保育功能,但增长同样缓慢,20 a间仅增长了4倍。苏北地区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占比均超过50%;随着时间推移,苏北农业生产功能价值占比呈现升高的态势;苏中比重略有升高,而苏南比重则明显下降。工业发展功能价值占地域功能的绝对主导地位,且增长速度最快,20 a间增长了35倍。苏南份额最大,1990、1995、2000和2005年的占比均在2/3左右;但2010年明显下降,与2005年比下降12个百分点,同期苏北、苏中分别上升8和4个百分点。社会保障功能与生态保育和农业生产功能类似,价值增速较慢。苏中占比稳定在1/4左右,苏北占比接近50%,呈现先升后降态势;苏南与苏北地区相反,占比呈现先减后增态势,占比在1/4左右波动(图1)。

表1   乡村地域功能价值与比重变化(单位:亿元,%)

Table 1   Changes of values and structures of rural territorial functions (RMB 108 Yuan, %)

功能类型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
总量占比总量占比总量占比总量占比总量占比
生态保育1818.942613.423604.494682.747051.44
农业生产33816.696238.1780810.071 0546.181 7913.65
工业发展1 26462.426 06279.506 23377.6914 64285.8045 54092.76
社会保障24211.956798.906217.749025.291 0562.15
合计2 025100.007 625100.008 023100.0017 066100.0049 092100.00

新窗口打开

图1   各县市区四类地域功能价值变化

Fig.1   The changes of rural territorial functions of each unit

2.2 县域尺度乡村地域功能空间格局演变

2.2.1 空间集中度

四类功能的基尼系数均低于0.5,空间集聚度不高。其中,工业发展功能的基尼系数略高,具有一定的空间集聚度。1990~2010年,工业发展功能的集聚度变化最明显,呈现先增后减的态势,2000年最高,为0.47;2010年最低,仅为0.36。其余3类功能虽有波动,但变化幅度减小,基本稳定在0.19~0.29(图2)。

2.2.2 空间重心

1990年以来,乡村地域功能价值重心呈现“东南向-西北向-东南向-西北向”的钟摆式移动,但一直位于地理中心的南偏东方向。这表明苏南地区乡村地域功能价值量相对较高,东部和南部占比高、西部和北部占比低的空间格局未发生太大的变化(图3)。生态保育功能重心稳定于地理中心南部,位置变化不明显,相邻年份平均移动距离仅为2.19 km。农业生产功能位于地理中心东部,向北方稳定移动,平均移动距离约8.36 km。工业发展功能位于地理中心东南方向,到地理中心的距离最远;移动方向变化较大,1990~2000年向西北方向移动,2005年转向东南方向移动,到2010年又转向西北方向;移动速度加快,从1990~1995年的4.45 km增加到2005~2010年的30.26 km。社会保障功能重心在地理中心周围移动,到地理中心距离最近;2000年之前向西北方向移动,此后向东南方向移动,相邻年份平均移动距离为13.33 km。

图2   乡村地域功能空间基尼系数变化

Fig. 2   Changes of spatial Gini coefficients of the rural territorial functions

图3   地域功能重心位置及移动轨迹

Fig. 3   Spatial distributions and movements of gravity centers

3 影响因素

3.1 政策因素分析

区域发展政策反映了决策者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图或目标,影响了不同地区的主导功能定位[2, 26]。工业化、城镇化地区大量占用耕地和生态空间用于开发区建设和城镇扩张,因而工业发展较快,其生态保育和农业生产功能受到较大制约。改革开放以来,苏南长期作为全省经济中心,优越的产业基础、近沪滨江的良好区位和全省对苏南地区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的倾向性投入,使得苏南工业化进程全省领先,但是生态和农业空间日益萎缩,生态保育和农业生产功能受到冲击。苏北地区作为全省农业生产基地,农业生产功能重心持续向北方移动。进入21世纪以来,受到区域均衡发展政策影响,苏南产业向苏中、苏北地区转移,工业重心呈现向北方转移的趋势。但是,苏南在资本、技术、信息、人力资源等诸多方面优势明显,导致工业重心仍位于地理中心东南方。对社会保障功能而言,依托土地、尤其是耕地而开展的农业生产仍然是社会保障的主要来源,因此其空间重心位置和移动格局与农业生产功能类似。

3.2 经济社会因素及其相关性解析

乡村地域功能受到区域工业化、城镇化及区域自身土地利用结构、区位条件等因素的影响[9, 16, 27]。本文选择地区生产总值(G)、常住人口总量(P)、人口结构(S)、城镇化率(U)、从业人口数量(W)、区位优势度(L)、道路密度(R)、外商直接投资(F)、重要生态功能区面积(E)、耕地面积(A)等作为影响因素,分析各功能类型与影响因素间的空间相关性。其中,S指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比值;L表示与中心城市(指上海、南京和徐州)间的交通距离所反映的区位条件和优劣程度;R指各县市区交通线路(铁路、高速公路、国省干道)长度与区域总面积的比值。鉴于早期数据可获得性较差,本文以2010年为例进行分析,选择63个县市区空间单元为样本,采用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借助Geoda095i软件的Multivariate LISA模块进行分析,以Moran’s I指数进行表征。指数绝对值越高,表明相关性越大,反之则越小;指数为正值表示正相关,反之则为负相关。数据源于《2011年江苏统计年鉴》、《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分县资料》、《江苏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域规划》、《江苏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等[22, 24, 28, 29]

表2   乡村地域功能类型与影响因素间的Moran’s I指数

Table 2   Moran’s I indices between rural territorial function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影响
因素
乡村地
域功能
生态保
育功能
农业生
产功能
工业发
展功能
社会保
障功能
G0.29040.0424-0.33660.4064-0.0617
P0.12620.0515-0.15890.1296-0.0258
S0.36130.2323-0.41360.4429-0.0723
U0.25980.0066-0.30060.3155-0.1058
W0.13150.0486-0.19240.1358-0.0369
L0.35470.0631-0.43270.4475-0.1524
R0.25540.0631-0.29320.2851-0.0014
F0.29800.0762-0.35670.3789-0.0826
E-0.19100.06350.1772-0.2051-0.0372
A-0.3193-0.07700.3380-0.36530.1134

新窗口打开

乡村地域功能的类别与影响因素间呈现出较为复杂的关系(表2)。从乡村地域功能综合价值看,关键影响因素是人口结构和区位条件,其Moran’s I指数值均超过了0.3;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化率、道路密度和外商直接投资等因素也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这些都是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动力;相反,耕地面积是主要约束因素,其Moran’s I指数为-0.3,可见对耕地资源的保护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育功能相关性指数最高的因素为人口结构,其Moran’s I指数为0.23,表明人口流向生态环境较好的区域;重要生态功能区、耕地面积等是乡村地区生态保育功能的载体,其与生态保育功能的相关性不高,则是重要生态功能区和耕地涵盖的范围有限,并未包含生态空间的主体,对于一些水域面积较大的区域尤其如此。从农业生产功能看,主要的影响因素为耕地面积,其Moran’s I指数为0.3;其余大部分因素则均与农业功能呈现较强的负相关关系,表明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对农业生产功能起到抑制作用。工业发展功能与农村生产功能呈现出相反的格局,地区生产总值、人口结构、城镇化率、区位条件和外商直接投资额均与其高度正相关,Moran’s I指数均超过了0.3,而与农业生产功能价值呈正相关的因素(耕地和重要生态功能区面积)则与之负相关。与其他功能不同,社会保障功能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均较低,且只有耕地面积与其正相关,表明耕地仍然是农村地区获得收入和社会保障的重要来源。

4 结论与展望

1) 乡村是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工业发展和社会保障等多种功能的空间载体。虽然乡村空间受工业化和城镇化影响而逐渐萎缩,耕地、人口日渐减少,但其综合价值及各项功能价值均呈现增长的态势。农产品价格和单产的提高抵消了耕地减少的负面影响,使农业生产功能价值稳步增加。生态价值与农产品价格正相关,同样呈现缓慢增加态势。工业发展功能占据主导地位,增长速度最快。乡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增加抵消了乡村人口数量减少的影响,使得乡村社会保障功能得到逐步提高。

2) 乡村地域功能空间布局特征呈现明显变化。由于工业发展在乡村地域功能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苏南地区又是乡村工业的发源地,因而乡村地域功能重心长期位于地理中心东南方向。但是,21世纪以来,苏中、苏北工业发展迅速,导致工业发展和乡村地域综合功能重心向北部移动。农业生产和社会保障功能重心稳步向北方移动,与耕地资源和乡村人口集中于苏北,且进一步向苏北集聚有关。经济发展对江苏山水景观格局未产生根本性的破坏,因而生态保育功能重心位置相对稳定。

3) 乡村地域综合功能和工业发展功能类似,主要受到区位、交通、人口和投资等因素的影响,而耕地资源仍然是保障农业生产功能、制约区域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生态保育功能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缺乏明显的制约或保障因素。社会保障功能受乡村人口数量和家庭经营性收入间消长关系影响,由于耕地仍然是全省乡村人口获得收入的主要载体,因而加大耕地保护仍是强化农村居民社会保障的重要途径。

本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4类功能价值评价标准不一致,尤其是生态保育价值的核算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因而本研究更适宜于反映各类功能相对价值及格局;研究以县市区为空间单元,各县市区面积差异较大,内部城镇和乡村空间交错,因此所得结果仅能反映宏观层面的状况,如何更加针对性地从微观层面反映乡村空间的真实情况尚待进一步深化。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陆大道.

关于地理学的“人-地系统”理论研究

[J].地理研究,2002,21(2):135~145.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2002.02.00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本文强调地理学面临的问题正在由自然因素引发的环境变化到人类因素引发的环境变化 ,分析了我国&ldquo;人地关系&rdquo;变化的严峻态势。指出地理学对&ldquo;人地关系地域系统&rdquo;研究可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理论基础。阐述了&ldquo;人地关系地域系统&rdquo;研究在我国地理学理论发展中的地位 ,并对如何研究&ldquo;人地关系地域系统&rdquo;进行了探讨。</p>
[2] 樊杰.

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基础

[J].地理学报,2007,62(4):339~350.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7.04.00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4]      摘要

<p>主体功能区划是构筑我国有序区域发展格局的依据,对经济地理学理论和方法创新提出了紧迫的需求。在分析地域功能基本属性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区域发展的空间均衡模型, 认为标识任何区域综合发展状态的人均水平值趋于大体相等。基于该结论,阐释了功能区形成应有利于实现空间均衡正向(差距缩小) 演变过程,空间均衡的前提是资源要素在区域间的合理流动。探讨了地域功能演替对空间均衡过程的影响,提出了区划方案效益最大化是同区域如何划分和对地域功能随时间变化的正确把握程度相关的。进而分析了主体功能区划的 &ldquo;开发&rdquo;与&ldquo;保护&rdquo;双重功能的复合、指标体系选择、时空属性相关问题的科学基础。探讨了通过立体流和立体空间均衡实现效率与公平并重目标的合理性。并从法律、规划和政策构成的空间管治制度安排层面,对主体功能区划的定位、实施和协调进行了讨论。</p>
[3] 陈雯,孙伟,段学军,.

苏州地域开发适宜性分区

[J].地理学报,2006,61(8):839~846.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6.08.006      URL      Magsci      摘要

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地域开发过密和无序的状况,导致自然生态及农业发展受到较大破坏,可持续性受到威胁一以生态一经济为导向的地域开发适宜性分区,强调让开发成本低、资源环境容量大、发展能力强的地区承担高强度社会经济活动;而让生态价值高、开发难度大的区域承担农业和生态维护功能.以此促进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关系及空间秩序的协调.在借鉴已有区划方法的基础上.讨论了评价单元划分、评价指标选择与处理等技术方法,通过生态和经济重要性指数的矩阵分类分析,将苏州地域划分为优先开发、适度开发、适度保护以及禁止开发等四大类型.并针对不同类型提出分区管制要求.
[4] 刘彦随,刘玉,陈玉福.

中国地域多功能性评价及其决策机制

[J].地理学报,2011,66(10):1379~1389.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地域功能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和时间变异性。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地域空间的分异性与人地系统的多样性不断增强,地域功能及其发展定位呈现多元化趋势。本文通过构建地域多功能性评价指标体系与指数分析模型,开展了中国县域尺度经济发展、粮食生产、社会稳定、生态保育功能及其综合功能的分级评判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功能一级区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都市圈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大城市周边地区;粮食生产功能一级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四川盆地、湖北中部及湖南东部等平原集中分布区;社会保障功能则大致由沿海到内地、由北到南逐渐减弱; 生态保育功能一级区集中分布在东北地区和秦岭&mdash;淮河一线以南地区;将各单项功能进行县域尺度耦合,评价了各县域的综合功能强度,划分出综合功能强势区和弱势区,探讨了强化县域主导功能与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的财政转移支付、生态补偿、政绩考核等创新机制和政策,为统筹区域发展和提升县域竞争力提供决策依据。
[5] 谢高地,鲁春霞,甄霖,.

区域空间功能分区的目标、进展与方法

[J].地理研究,2009,28(3):561~570.

https://doi.org/10.11821/yj200903000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本文主要回顾了我国功能区划的发展历程,指出已有区划在解决新问题时存在的不足。提出进行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区域空间功能分区,其目标是充分协调利用和保护区域空间多功能性即其社会功能、经济功能、生态环境功能等。区域空间功能分区分为三个步骤:针对不同地区关键领域的功能识别与确定、区域空间功能发展目标导向确定和区域空间发展工具确定。区域空间具有多项功能,区域多种功能的识别和定量以及主体功能的选择可采用区域空间功能函数群方法,区域空间功能分区的整个流程可用决策树方法将区域空间功能分区结果表达在空间上形成一系列主题功能区图谱。</p>
[6] 朱传耿,仇方道,马晓冬,.

地域主体功能区划理论与方法的初步研究

[J].地理科学,2007,27(2):136~14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690.2007.02.002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对地域主体功能区划的理论依 据与原则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通过生态敏感性等级分区与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潜力等级分区的空间叠置与地域聚类分析,进行地域主体功能区划的理论方 法。并以江苏省新沂市为案例,进行地域主体功能区划实证研究,验证了所提出的地域主体功能区划理论方法的可行性。
[7] 吴传钧.

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J].经济地理,1991,11(3):1~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正地理学着重研究地球表层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与反馈作用,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素来是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也是地理学理论研究的一项长期任务,始终贯彻在地理学的各个发展阶段。从十九世纪末叶兴起的近代地理学发展到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现代地理学,虽然其中心研究课题随着时代的进展而有所转化,但地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万变不离人类和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这一宗旨。
[8] 张小林.

乡村概念辨析

[J].地理学报,1998,53(4):365~37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乡村地理学在我国人文地理学分支学科中发展比较薄弱,一些基本概念的模糊、理论体系的欠缺最为突出。本文试图从多重角度(职业的、生态的、社会文化的)对乡村这一概念进行系统的剖析,认为乡村界定的困难在于乡村本身的动态性、不整合性及相对性,以及城乡连续体这一背景,最后,笔者提出了以乡村性定义乡村的设想。
[9] 乔家君. 中国乡村地域经济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本文引用: 2]     

[10] Gómez-Sal A,García A G.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multifunctional agricultural land-use systems in Spain using a multi-dimensional evaluative model

[J].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2007,120:82-91.

https://doi.org/10.1016/j.agee.2006.06.020      URL      摘要

European agriculture is increasingly involved in nature conservation. Careful assessment of the ecosystems created by agriculture is essential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griculture and these systems. We consider two main requirements for 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a) ecological integrity: the maintenance of ecosystem functionality and (b) ecological coherence: the appropriat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production system and the underlying ecosystem. This viewpoint emphasizes the sustaining capacity of the ecosystem as the basi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dependent of its conventional economic value (profitability). The application of these ideas implies the investigation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both the different functions of agriculture and the dimensions relevant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sustainability of agriculture. We apply a multidimensional evaluation model to some characteristic Spanish agricultural landscapes and compare the results with contrasting reference scenarios. The value of each dimension of sustainability is assessed using a semi-quantitative procedure. Results show that strongly contrasting agricultural systems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well-defined groups on the basis of the sustainability dimensions. These groups play an increasingly divergent role in nature conservation. This analysis contributes to the discussion of consequences of European policies on the conservation of agricultural landscapes.
[11] Wilson G A.

The spatiality of multifunctional agriculture: A human geography perspective

[J].Geoforum,2009,40(2):269-280.

https://doi.org/10.1016/j.geoforum.2008.12.007      URL      摘要

Based on reconceptualisations of multifunctional agriculture as a normative spectrum of decision-making (strong to weak multifunctionality) bounded by productivist and non-productivist action and thought [Hollander, G.M., 2004. Agricultural trade liberalization, multifunctionality, and sugar in the south Florida landscape. Geoforum 35, 299–312; Holmes, J., 2006. Impulses towards a multifunctional transition in rural Australia: gaps in the research agenda.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22, 142–160; Wilson, G.A., 2007. Multifunctional Agriculture: A Transition Theory Perspective. CAB International, Wallingford],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re is currently insufficient research into the geography of multifunctionality. Building on current human geography debates about issues of scale, the paper suggests that we should conceive of multifunctionality as a spatially complex nested hierarchy comprising different interlinked ’layers’ of multifunctional decision-making ranging from the farm level to the national and global levels. It suggests that the notion of multifunctional agriculture only makes sense if it is applied at the farm level as the most important spatial scal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multifunctional action ‘on the ground’. Multifunctionality can be interpreted as having ’direct’ expression only at the ’lower’ geographical scales (i.e. farm, community and regional levels in particular) while the regional, national and global levels show ’indirect’ expressions of multifunctionality that are mediated by local level actors in order to find tangible expression on the ground. The notion of global-level multifunctionality is the most challenging, as this level lacks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coherence about the required directions necessary for implementation of strong multifunctionality pathways. The paper concludes by arguing that much work still awaits those investigating the spatiality of multifunctionality, in particular with regard to the question whether global-level strong multifunctionality is possible, or whether strong multifunctionality in one territory is predicated on weak multifunctionality in others.
[12] 刘自强,周爱兰,鲁奇.

乡村地域主导功能的转型与乡村发展阶段的划分

[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26(4):49~54.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乡村地域功能是乡村地域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所承担的职能,它与城市地域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广义上的”地域分工”。乡村地域功能是客观存在的,但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下,不同功能的相对价值则有差异,文中在对乡村地域功能进行定义的基础上,对其各功能的特征进行了阐述。同时在钱纳里一般标准工业化模型的框架下,分析了在不同工业化发展阶段城市地域功能与乡村地域功能的转型轨迹,并以此将乡村发展阶段划分为维持生计型,产业驱动型与多功能主导型三个阶段。按照新修订一般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2009年中国总体上处于产业驱动型乡村发展阶段,若干大都市区的郊区已进入了多功能主导型乡村发展阶段,也有一些省区乡村仍将长时间的处于产业驱动型乡村发展阶段。
[13] 李旭旦,金其铭.

江苏省农村聚落的整治问题

[J].经济地理,1983,3(2):132~13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正 农村聚落是国土的一个组成部分,应列为规划和整治的重要方面之一。根据最近人口普查公布的江苏省人口统计数字,全省人口已达60,520,000人,平均人口密度每方公里达600人;其中农村人口占74.3%,为44,890,000人,平均密度每方公里约500
[14] 周立三,佘之祥.

中国农业地理和土地利用的近期研究

[J].地理学报,1990,45(2):146~153.

https://doi.org/10.11821/xb19900200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近十余年来,中国农业地理与土地利用的研究主要在以下方面农业地理丛书的编写,完成了中国农业地理总论和21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业区域地理著作;承担全国综合农业区划、自然区划、农业各部门与农业技术条件区划,进行了农业区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对农业发展战略与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国情研究;为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发展,以因地制宜为原则进行农业各部门生产布局研究;1/100万土地利用图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研究。上述研究是持续而广泛的,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很大进展。
[15] 刘彦随,陆大道.

中国农业结构调整基本态势与区域效应

[J].地理学报,2003,58(3):381~58.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3.03.007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With the beginning of strategic structure adjust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in 1997, the agricultural structure adjustment is placed on the important schedule in China. On the whole each province or autonomous region can focus on the all-side adjustment of quality-structure and varieti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regional structure at different scales. Comparative typical modes may reduce to modern urban agriculture, high-quality and special use agriculture, agricultural mode driven by supporting industries, agricultural mode guided by the market, agricultural mode led and support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agricultural mode independently managed by the farmers. They are on behalf of the feasible direction of the adjustment of China's agricultural structure. The increasing ratio of distinctive agriculture is 3.1% in 1997-2000.With thorough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adjustment of agricultural structure, superior regions of farm produce and distribution, industrial straps and new patterns of agricultural bases have formed. But due to the difference of comparative superiorities, the effects of the agricultural structure adjustment are quite different. On the whole, the north excels the south, the Yellow River drainage area excels the Yangtze River drainage area, and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areas excel other agricultural areas. The regulation of regional policies exerts especially important function on the agricultural structure adjustment.In recent years, "decreasing foodstuff crops production, enlarging distinctive economic crops production", have become a highlight of the adjustments of agricultural structure among the regions. From 1997 to 2000, foodstuff crops seeding areas and foodstuff yield in China respectively dropped 3.97% and 6.47%. And there are 22 provinces and municipalities in China whose foodstuff yields drop visibly. The agricultural structure adjustment focuses on boosting high-quality, mass-production and regional distinctiveness of the products, but we can not attend to one thing and lose another. Loosening the vigilantness of food security necessarily leads to the big drop of food security in China and we have to attach high importance to it.
[16] 龙花楼. 中国乡村转型发展与土地利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本文引用: 2]     

[17] Hall C,

McVittie A,Moran D.What does the public want from agriculture and the countryside? A review of evidence and methods

[J].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04,20:211-225.

https://doi.org/10.1016/j.jrurstud.2003.08.00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Multifunctional agriculture attempts to establish a new balance between traditional commodity support and payment for the production of non-market goods and services that are increasingly demanded by the public. Supplying non-market goods presents particular problems for optimal policy design, not least the elicitation of consumer demand for those goods. The resulting configuration of support policy has potentially enormous implications for rural areas and yet surprisingly little is known about how the public would prefer public support to be allocated. This seems to have more to do with the political expediency than true public preferences. We review the evidence of consumer demand for non-market goods and consider the methodologies used for eliciting public preferences regarding the policy tradeoffs that are likely to characterise the agri-industry reform debate.
[18] 刘玉,刘彦随.

乡村地域多功能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10):164~16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2104.2012.10.02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 协同推进带来了区域人地关系的剧烈变革和人地系统的多样化发展,乡村地域的多功能价值日益凸显。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乡村地域多功能的研究进展,简要分析了 相关研究的主要特点与不足,探讨了今后乡村地域多功能性的创新研究领域和方向。在城乡转型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惠及和保障民生的背景下,构建并 完善乡村地域多功能性研究的理论构架,科学评判乡村地域多功能的空间格局及演进特征,系统研究基于多功能评价的土地利用配置,深入研究乡村地域多功能统筹 的长效机制等,有助于推进乡村地域系统的理论创新和深化实证研究。
[19] 甄霖,魏云洁,谢高地,.

中国土地利用多功能性动态的区域分析

[J].生态学报,2010,30(24):6749~676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当前,国际学术界针对土地利用的研究正由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向土地空间多功能变化及其可持续性的方向发展,其宗旨是确定和度量土地多元化利用所提供的产品、服务和功能,及其带来的环境和社会经济效应,实现对土地利用的科学管理。基于可持续发展三维度的理念及其指标体系,界定并定量评价了我国区域土地利用的10项功能,深入研究了在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紧密相随的过去20a间,各项功能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表明,我国土地多功能性的10项功能中,就业支持功能表现出区域增减不一的特点,生态过程维持功能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健康保障、交通功能、居住家园、生物性土地生产、人工化土地生产、资源供给与维持、污染接收器、景观与文化支持功能在各个区域得到了不断改善与提高,但各个功能变化的强势区和弱势区在时空分布上表现出了很强的区域性特点。区域自然条件禀赋、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土地利用政策在功能变化中起着关键作用。研究结果揭出中国区域土地多功能性尚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土地政策应具有系统性、功能针对性和时空针对性,并应关注土地利用功能变化的链发效应。
[20] 李双成,刘金龙,张才玉,.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动态及地理学研究范式

[J].地理学报,2011,66(12):1618~1630.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生态系统服务是目前国际上相关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进展、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生态学范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地理学在此领域的研究范式和优先主题.研究认为,从地理学视角研究生态系统服务,应当以空间异质性和区域差异作为切入点,紧紧围绕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mdash;生态系统服务&mdash;人类社会福祉这一主线,始终将&quot;自然系统提供生态服务与社会经济系统内化消费&quot;之间的耦合联系作为研究核心,综合集成分析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资本内化的响应.通过建构生态系统服务的地理学研究范式,不仅可以拓展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而且有助于提升自然和社会经济系统的集成分析水平,进而推动地理学综合研究进程.同时,也为地理学的核心命题&mdash;&mdash;人地关系研究提供重要的实践领域.
[21] 谢高地,鲁春霞,冷允法,.

青藏高原生态资产的价值评估

[J].自然资源学报,2003,18(2):189~196.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3037.2003.02.010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论文根据一系列1∶1000000自然资源专题图,把青藏高原生态资产划分为森林、草地、农田、湿地、水面、荒漠6个一级类型,应用GIS技术进行了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编制了青藏高原1∶4000000自然资产图。生态资产价值评估以Costanza等人(1997)对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部分成果为参考,同时综合了对我国专业人士进行的生态问卷调查结果,建立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表。以此表为基础,通过生物量等因子的校正,对青藏高原不同生态资产的服务价值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每年的生态服务价值为9363.9&times;10<sup>8</sup>元/年,占全国生态系统每年服务价值的17.68%,全球的0.61%。在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每年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中,土壤形成与保护价值最高,占19.3%;其次是废物处理价值,占16.8%;水源涵养价值占16.5%,生物多样性维持的价值占16%。高原不同生态系统类型中,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地生态系统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的贡献最大,贡献率分别为31.3%和48.3%。
[22] 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统计年鉴(1991~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2011.

[本文引用: 4]     

[23] 国家统计局.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91~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2011.

[本文引用: 1]     

[24] 国家统计局.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00,2010)

[M].北京:国家统计局,2002,2012.

[本文引用: 2]     

[25] 马荣华,蒲英霞,马晓冬.GIS空间关联模式发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本文引用: 1]     

[26] 靳诚,陆玉麒.

基于县域单元的江苏省经济空间格局演化

[J].地理学报,2009,64(6):713~724.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9.06.008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通过ESDA相关分析,描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苏省县域经济格局在空间上的变化状况。在经济总体空间格局上,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出很强的空间自相关性,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集聚分布,热点区的空间结构多表现为以苏州、无锡为核心的圈状空间结构,且不断的向东南方向集聚。经济增长空间格局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更多的随机性和结构的不稳定性,热点区域切换频繁,没有明显的地理集中现象。江苏经济空间格局连续性和自组织性越来越强,空间分异格局中的随机成份在不断降低,而由空间自相关引起的结构化分异越来越显著,东北&mdash;西南方向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较小,而东南&mdash;西北方向经济发展空间差异最大。最后,将江苏省经济格局演化的驱动力归结为3个方面:历史发展基础、经济区位和区域发展政策。</p>
[27] 吕立刚,周生路,周兵兵,.

区域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转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地理科学,2013,33(12):1442~1449.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江苏省为例,利用1985年、1995年、2005年和2008年4期遥感影像解译获取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按照“生产-生态-生活”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分类,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重心转移、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土地利用变化类型生态贡献率等方法,定量研究江苏省土地利用功能结构转型、空间转型特征及其生态环境响应规律。研究表明①1985~2008年,江苏省土地利用主导功能结构变化主要表现为生产用地面积的减少,生态用地、生活用地面积的增加。主要的转化类型为农业生产用地转化为农村生活用地、城镇生活用地,牧草生态用地转化为农业生产用地。②1985~2008年,农业生产用地、生态用地、农村生活用地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进一步加剧,工矿生产用地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有所缓和,城镇生活用地空间分布经历了先加剧后有所缓和的阶段。③1985~2008年,江苏省的生态环境质量稍有下降,其中农业生产用地被农村和城镇生活用地大量占用是生态环境质量退化的主导因素,农业生产用地转化成水域生态用地是区域生态环境改善的主要因素。
[28]

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省主体功能区规划

[R/OL].

URL      [本文引用: 1]     

[29]

江苏省环保厅.江苏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区域规划

[R/OL].

URL      [本文引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