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5 , 35 (7): 890-897

Orginal Article

基于空间重构视角的老工业区人地关系研究——以沈阳市铁西区为例

薛冰1, 张黎明12, 耿涌1, 任婉侠1, 逯承鹏1, 田旭12

1.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辽宁 沈阳 110016
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Spatial-restructuring Analysis of Human-land Relationships in An Old Industrial Area: The Case of the Tiexi District, Shenyang

XUE Bing1, ZHANG Li-ming12, GENG Yong1, REN Wan-xia1, LU Cheng-peng1, TIAN Xu12

1. Key Laboratory of Pollution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Applied Ec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enyang, Liaoning 110016, China
2.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中图分类号:  K90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0690(2015)07-0890-08

收稿日期: 2014-01-7

修回日期:  2014-05-9

网络出版日期:  2015-07-20

版权声明:  2015 《地理科学》编辑部 本文是开放获取期刊文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科研教学等,但不允许用于商业目的.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1126)、国家杰出青年基金(71325006)、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2011BAJ06B01)资助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薛 冰(1982-),男,江苏连云港人,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人地关系等方面研究。E-mail:xuebing@iae.ac.cn

展开

摘要

以铁西老工业区为例,通过2000年、2005年和2010年的航片及遥感影像数据,结合300 m×300 m网格的5 206栋建筑单体的人工调查,基于GIS及制度理论,从空间重构视角揭示了微观尺度人地系统演化特征,阐明了人地结构变化的动力机制。铁西老工业区空间重构主要表现为级差地租支撑下的企业搬迁:1938~2000年呈南北格局,2000年后快速转化为东西格局。以政府、企业和公众为主要分析对象构建空间重构动力分析模型,结果表明:政策条件对人地系统演化具有直接影响,其作用效力依赖于产业结构类型及其与周边区域经济活动的关联性。

关键词: 人地关系 ; 老工业区 ; 空间重构 ; 土地利用

Abstract

Understanding human-land relationships is essential for optimizing human activities in order to achieve local and global sustainability. China’s rapid urbanization is attracting much global attention; however, one of the challenges to achieve sustainable urbanization in China is to determine appropriate development mechanisms related to human-land relationships. As one of the typical industrial bases in China, the Tiexi District in Shenyang suffered from serious decline but now is shifting its industrial structure from heavy industries to tertiary ones, along with essential improvement of natural ecosystems and re-structuring of land use. Using Tiexi District as a case study,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evolution of the human-land relationships in the context of urban spatial restructuring based on bot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elements. Following the literature review, a database was built, based on interpretations of aerial photographs of Tiexi in 2000 and of the Quickbird Images in 2005 and 2010, combined with a survey on existing buildings. Subsequently, GIS was employed to identify the evolution of both characteristics and driving forces of the human-land relationship changes at both micro and meso scales. The new economic and technical development zone provided opportunities and resources for enterprise redevelopment, especially related to four strategies: entire-move-out, partial-move-out, bankruptcy and redevelopment on original site. Structures and functions have changed markedly during 2000 to 2010. For example, industrial land use was reduced from 1 486 hm2 in 2000 to 842 hm2 in 2010 while residential land use increased from 1 077 hm2 in 2000 to 1 452 hm2 in 2010; commercial and service industries land increased from 59 hm2 in 2000 to 110 hm2 in 2010; and land use for public facilities, transport and roads and welfare remained almost the same level compared to that in 2000 and 2010. In addition, the per-capita living space of the residents has grown from 6.0 m2 in 2000 to 28.6 m2 in 2010; and, per-capita green land jumped to 4.15 m2 which was an increase of 39% compared to 2000. Finally, a total of 5206 buildings were investigated by a field-survey, and information was obtained for 3 702 of them regarding the year they were built, and of the land occupied, which was about 1 102 hm2.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and area covered by the buildings built during 2000-2010, 1980-1999 and 1949-1980 is about 743 hm2, 304 hm2 and 63 hm2, respectively. Since 2000 the land use distribution has shifted from a “South-North Pattern” to an “East-West Pattern” which confirms that the external resources and policy tools have had serious affects on the evolution of regional human-land development. Finally, government, public and private firms were identified as the 3 main agents and investigated their roles and interactions.

Keywords: human-land relationship ; old industrial area ; spatial reconstruction ; land use

0

PDF (3488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薛冰, 张黎明, 耿涌, 任婉侠, 逯承鹏, 田旭. 基于空间重构视角的老工业区人地关系研究——以沈阳市铁西区为例[J]. , 2015, 35(7): 890-897 https://doi.org/

XUE Bing, ZHANG Li-ming, GENG Yong, REN Wan-xia, LU Cheng-peng, TIAN Xu. Spatial-restructuring Analysis of Human-land Relationships in An Old Industrial Area: The Case of the Tiexi District, Shenyang[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5, 35(7): 890-897 https://doi.org/

对人地关系的认知素来是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理论是地理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中国人地关系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末被重新提出并得到了较好的发展[2],吴传均、陆大道、方创琳等地理学家先后对其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展望,认为中国人地关系研究已经初步形成了“协调共生与耦合优化”、“人地冲突与错位异化”以及“分形辨证与系统构型”等主要理论体系[3~8]。人地子系统之间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形成了人地地域系统的发展变化机制,这种机制在空间和时间2个方面都具有渗透、改变和转移的性质[5]。因此,实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因素在时空双维及组织间的综合集成,揭示要素相互作用的时空规律是人地关系研究的迫切任务[3,7,8]

作为近现代人类经济活动重要载体和空间组织形式的工业区[9],是包括自然和社会在内的地域综合体[10],表现为在特定空间范围的高密度人口、物质、能量、资本、信息的持续流动与交换 [11,12],包含地表景观在内的环境系统受人类活动扰动影响显著[11],是较为典型的中-微观尺度人地系统[13,14]。但长期以来人地关系研究一直集中于宏-中观尺度[7,15~18]。微观尺度人地关系研究相对缺乏,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基于社区尺度的宁夏南部回族社区人地关系演进过程分析[19]和基于自然村域角度对“单村”和“多村”人地关系内部作用机理所开展的理论演绎和实证[20]。Liu在《科学》杂志上关于人地关系研究的回顾与评论中指出既有人地关系研究偏重于理论探讨而相对缺乏实证研究[21]。因此,基于实证与时空双维集成视角创新人地关系研究对完善和丰富相关理论方法具有重要作用。

作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空间载体,城市空间重构是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功能更新的必然过程,城市要素实体及其空间形式、风格、布局等有形表现构成了城市空间形体结构[22],而城市空间结构是在城市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空间维度[23],也是区域人地关系演化的重要表现形式[22~24]。城市空间结构变化是城市建成区的向外扩展以及与此同时发生的城市内部空间的重新组合[25],城市空间重构是全球化影响下产业结构重组、社会结构变革和实体空间变化的综合体现[26]。基于地理学思维而言,城市空间结构是复杂人类社会系统和地理系统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城市功能组织方式在空间上的表征和时序上的动态演化以及以系统思维和地理思维看待研究城市而形成的对客观存在的抽象[27];城市空间重构表现为城市空间增量的拓展和存量的更新与重组,通过改变城市用地效益促进经济增长并直接作用于经济要素空间布局,实现要素最优配置进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28],城市土地的利用方式(功能和构成)和强度决定了城市空间构成的二维基面和基本形态格局,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各种活动对不同区位的竞租过程形成了系统运行的内在机制[29],国外学者先期从城市规划视角开展城市空间重构研究,并逐渐转化为通过与地理学相互融合来系统描绘与解释城市空间重构及其空间要素重组的反馈影响[30]

老工业区城市空间重构是指老工业区城市空间要素在城市地域范围内的重新组合与再结构化[31],具体表现为建成区人工环境特别是建筑物的替代和土地利用的空间置换[32]。老工业区物质形态与社会功能的衰退触发生产功能的调整转型,直接表现形式就是城市功能用地类型的相互转换及城市形态更新[33,34]。本文基于城市空间重构视角开展老工业区人地关系演化研究,揭示老工业区城市空间重构的表现形式及其动力机制,更利于理解中-微观尺度人地关系演化特点,对老工业区城市规划修编及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1 研究区概况

沈阳市铁西区的空间格局与工业经济发展追溯至日俄战争时期。1898年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东北铁路公司续修南满支路合同》将铁路沿线两侧划为“铁路用地”,1904年将其南满铁路 “权益”转让给日本并随后在1906年被改为“铁道附属地”,在空间规划上确定铁道东侧为市街区,西侧为工业地带,并开工建设铁西工业团地进而在1938年正式建立铁西区,至1944年以工业生产为主要功能占地约3 992 hm2的铁西工业区基本成形,并在空间布局上以建设大路为主要界线:北部工业区占地面积约2 072 hm2;南部居住区和商业区占地面积1 920 hm2[35] 。1948年沈阳解放后,铁西被列入国家重点改造工业区,在“一五”、“二五”期间逐步建立了以机械制造业为主导的新中国工业基地;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体制机制矛盾等深层次原因导致铁西逐渐衰败,区域人地关系矛盾突出:南部居住用地比例较高,但无第三产业发展空间,而北部则30%企业处于停产,土地资源被闲置[36]。2002年6月,铁西区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合署办公,成立铁西新区(也是现今行政区划意义上的沈阳市铁西区),总面积4.84×104 hm2。本文研究区为原铁西区(图1),即其他文献中一般表述的“铁西老工业区”。铁西老工业区经过近10 a的调整改造,原铁西区城市功能逐步实现了由传统老工业基地向现代服务业中心转变,在人地关系改善与提升方面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就。

图 1   沈阳市铁西老工业区(研究区)区位示意

Fig. 1   Layout of the Tiexi District of Shenyang City

2 空间重构模式及其表现

2.1 空间重构模式

铁西老工业区空间重构主要是通过利用级差地租获得的土地收益为企业重组改造提供支撑进而推动企业搬迁改造。企业搬迁改造主要包含整体搬迁、部分搬迁、破产和原地改造4种基本类型,其中:整体搬迁主要是指将企业整体搬迁至开发区,也是铁西区企业搬迁改造的主要方式;部分搬迁则针对暂时不具备搬迁条件的企业;破产或重组改造则主要针对生产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企业。铁西老工业区空间重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社会投资及企业的自有资金,空间置换所得的级差地租是支撑企业搬迁改造成功实施的重要保证(图2)。原有工业用地除一部分用于企业原地改造外,大部分土地转变为市政基础设施、广场绿地、商服住宅、博物馆等非工业用地,在政府、社会、企业和开发商等共同驱动下,城市形态更新得到系统性的实施,初步实现了空间重构,进而优化了区域人地关系。

图2   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空间重构模式

Fig.2   Reloc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enterprises in old industrial area

2.2 空间重构的土地利用表现

土地利用又是地球表层空间人类活动的重要表征[37],并由自然条件和人为干预决定其基本功能[38],老工业区人地关系演化作为一种结构化的存在,其城市空间重构依赖于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39],而城市功能的变化必然通过土地利用发生作用[40],进而触发城市空间结构重新布局。利用2000年高分辨率航片图和2005及2010年快鸟(Quickbird)卫星遥感图,参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并结合铁西实际情况,将土地利用分为居住、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商业服务业设施、工业、物流仓储、道路与交通设施、公用设施、绿地与广场、正在建设用地和空闲地等10类,基于ArcGIS空间分析功能计算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分析空间重构的变化特征(图3)。

图3   老工业区土地利用空间结构

Fig. 3   Land use categories of Old Tiexi District

2000~2010年铁西土地利用变化以工业用地减少,居住、绿地、商服用地增加为主要特征。工业用地由2000年的1 486 hm2减少至2010年的842 hm2,减少644 hm2,用地比例从35.10%减少到19.89%,用地减少主要集中于东北并主要转换为居住。居住用地从1 077 hm2上升至1 452 hm2,所占比例从25.45%上升至34.29%,与此同时,铁西人均住房面积从2000年的大约6.0 m2增至2010年的28.6 m2。绿地与广场用地是城市非常重要的公共交往空间,其规模与质量是美化城市景观、提高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居民交流乃至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宜居城市建设目标下[36,39],铁西绿地与广场用地占地比例从5.39%上升至7.96%,增加了109 hm2,人均绿地与广场用地面积达到4.15 m2,比2000年提高了39%。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面积由2000年的59 hm2增加至2010年的110 hm2,用地比例从1.39%上升至2.61%。

铁西人均商服用地从2000年的0.77 m2上升到2010年的1.36 m2,商服用地集聚及其规模效应培育形成了沈阳市新商圈,2010年区内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51.64亿元,是2000年的8.6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4.56亿元,是2000年的143.1倍。在此期间,铁西公用设施用地比例从0.03%上升至0.72%,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比例从18.13%增长到18.65%,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从6.57%增加到7.07%,而物流仓储用地则由2000年的1.72%下降到1.64%, 变化幅度都较小。2010年铁西的空闲地为235 hm2,比2000年减少23 hm2,占地比例由6.09%减少到5.56%。

2.3 空间重构的建筑载体表现

老工业区人地关系的演化,不仅表现在水平空间上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也表现为在时间上的建筑年代特征。基于2010年卫星遥感影像图划分300 m×300 m的单元网格,采用人工方式(2012年8~10月)调查区内主要建筑年代分布;基于时间最近原则,对2010年的遥感影像图片进行用地类型人工修正与空间统计,以研究分析老工业区人地关系在建筑载体上的具体表现。根据统计分析结果,人工调查建筑体数5 206栋,其中能获得确切建筑年份的建筑体数量为3 702栋,占调查总数的71.11%,其垂直占地总面积为1 102 hm2,占研究区总面积27.80%。

老工业区主要建筑的年代分布变迁反映了区域人地关系在时间上的变化过程,其所对应年代的建筑用地面积变化反映了年代际人地关系变化强度。调查结果表明,老工业区建筑主要建设于2000年以后,用地面积达743 hm2,占被调查建筑面积总数的67.42%;20世纪80年代以前建筑用地面积为63 hm2,占5.71%;1980~1999年的建筑用地面积为304 hm2,占27.59%(图4)。在空间分布上2000~2010年建筑分布较为零散但仍然相对集中于区域东部。2010年以后的建筑主要分布于北部,而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建筑主要分布于南部,并且主要以原有的居住建筑为主;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建筑主要是零散的点状形式分布,并以文物单位与保护单位等为主(图5)。回顾铁西老工业区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1938年形成的“南宅北厂”的空间格局一直持续到2000年。但对比2000~2012年的建筑年代分布可以发现铁西老工业区的用地分布从2000年开始已经由南北格局逐步变为东西格局,即东部地区的建筑年份都较新,其原因主要是铁西东部地区更为靠近沈阳市中心与商圈,受沈阳市整体城市结构影响使得在土地开发过程中更易获取级差地租。

图4   老工业区主要建筑年代的面积数

Fig.4   Area of the land-use for architectures with different built-years

基于建筑年代视角的调查统计结果表明,老工业区人地关系在时间上的演化具有较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可以划分为20世纪80年代以前、80~90年代以及2000年以后3个阶段,阶段特征的出现也与老工业区发展转型过程紧密相关。在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主导下,其用地格局南北分异明显,这也是传统产业规划对区域空间用地布局影响的重要体现,但随着产业结构从制造业向服务业等第三产业转变,其用地格局迅速转向东西分异,这不但揭示了区域第三产业发展受到周边区域资源条件影响,也说明了政策工具对区域人地系统调控的重要作用,而其作用强度依赖于区域产业结构类型与周边区域经济活动的关联性。研究结果也表明区域建筑年份可以用来表征和划分老工业区的人地关系演化的不同阶段及其强度。

图5   老工业区主要建筑年代分布(2012)

Fig. 5   Built-year of the main architectures located in Old Tiexi District (2012)

3 空间重构的动力机制

揭示城市空间重构的动力机制是解释老工业区人地关系演化机理的重要路径。所谓动力机制是指在系统内外驱动力之间的相互作用、传递与转换过程中形成的矛盾运动[41,42],城市空间重构动力可简约划分为“政策力” (主要指当时当地政府的组成成分及其采用的发展战略)、“经济力” (主要包括控制资源的各种经济部类及与国际资本的关系,如企业) 和 “社会力”(指公众,主要包括社区组织、非政府机构及全体市民) [25,41,42],因此,本研究尝试以政府、企业和公众为主要行为主体[41]探析铁西老工业区城市空间重构的动力机制。

政府的政策、规划直接造成城市空间结构变化[42],2002年的合署办公政策为铁西的企业搬迁提供了行政基础,2003年《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为产业改造升级提供了宏观指导及相关政策优惠,并以此为契机,铁西区政府随后编制了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东搬西建”,并通过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为搬迁改造创造建设资金,将地处东部的铁西老区企业搬到西部开发区规划建设装备业集聚区,而将搬迁后的东部区域重点发展商贸等第三产业,直接改变了老工业区土里利用格局与功能。作为经济活动的基本载体,企业根据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来选择市场区位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聚;经济发展、市场扩张、技术进步导致了企业的空间扩张,使得企业成为城市空间重构的重要促动者。而早期对社会环境话语权和城市规划参与度相对较为薄弱[41],公众对城市空间重构影响力较弱;但是作为社会生活的主体,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城市发展的最基本原因[43],人们居住区选择的自主性及职业与社会阶层的差异引发城市社会空间变化,从而驱动城市实体空间重构。

城市人类活动承载于城市自然环境之下,并同时以物质、能量和信息等形式反馈于环境系统,城市空间结构在自组织力作用下经历集聚-拥挤-分散-新的集聚[44],进而影响着城市实体空间重构。在城市空间重构过程中,政府、企业和公众这3个行为主体之间相互影响,共同促进了人地关系的改善。政府通过产业政策规划城市产业结构并确立城市发展方向,进而确定了城市主要经济用地类型。政府有发展区域经济、提升城市功能、改善人民居住条件的责任,通过政策、规划等手段对企业和公众施加作用力。铁西区通过“搬迁改造”策略及相应的行政区划调整和新城市规划实施,将土地利用类型向商服和居住转变,并在宏观尺度上对企业布局产生决定性影响,政府通过政策促进开展以街巷路、住宅小区、居民楼道为重点的环境整治战役,修复污染工业土壤并将其由工业用地转化为居住、商服等不同用地类型;通过创建环境样板城和生态城区建设,加强水系湿地、公园绿地、街心广场建设,增加了绿地比例;公众有改善生活环境和生存条件的意愿,为前期企业搬迁改造和后期企业的环境建设施加压力。信息技术、交通技术和建筑技术的进步间接地影响到城市的实体空间重构,例如,信息技术进步使得城市功能由集聚向分散转化,社会经济功能实现过程转向虚拟化,使得城市空间结构突破了原有的圈层式组织方式,向网络化结构转型,以多功能社区为空间载体的网络化城市成为城市结构重构的主导趋势[45],而建筑技术的进步,使得城市立体空间增高。全球化通过影响城市三大活动主体,引起城市产业结构重组,社会结构变革,从而引起城市实体空间重构。

4 讨论与总结

老工业区人地关系研究对于完善和补充现代人地关理论与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突破人地关系研究视角,实现定量与定性在时间序列与空间结构上的综合集成,能够为人地系统优化与调控提供新的科学认知基础。铁西老工业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经历了 “起步-成长-壮大-衰落-振兴”的螺旋式周期,在城市空间结构转换上阶段性特征明显。

城市空间重构是人地关系演化的重要表现。老工业区城市空间重构主要措施为企业搬迁,其核心动因是通过利用级差地租获得土地收益为企业重组改造提供保障,并通过发展现代商服等新兴产业解决老工业区调整改造过程中的再就业问题,从而为区域人地关系改善提供社会-经济基础。城市空间重构的主要载体及其表现形式是土地利用变化。铁西老工业区在空间重构过程中,土地利用结构与功能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并以工业用地急剧减少,居住用地、绿地、商服用地的显著增加为主要特征。老工业区建筑年代分布变迁反映了区域人地关系在时间上的变化过程,其所对应年代的建筑用地面积变化反映了不同年代的人地关系变化强度。基于建筑年代统计视角的分析表明老工业区人地关系在时间上的演化具有较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可划分为20世纪80年代以前、80~90年代以及2000年以后3个阶段,制造业主导下的土地利用沿承自1938年以来的南北格局,商服主导下的土里利用变化则受周边区域资源条件影响并在10 a内转向东西分异,表明政策工具对区域人地系统调控的重要作用。通过以政府、企业和公众三大行为主要分析对象,定性建立了老工业区空间重构的动力机制模型,揭示了三大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关系。但同时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的人地关系分析未能够深入定量分析人类活动中的社会结构变化对城市空间重构的具体响应及反馈,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人地系统之间“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多尺度响应、耦合及组织调控研究,这也是下一步的重要研究方向。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吴传钧.

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J].经济地理,1991,11(1):1~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正地理学着重研究地球表层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与反馈作用,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素来是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也是地理学理论研究的一项长期任务,始终贯彻在地理学的各个发展阶段。从十九世纪末叶兴起的近代地理学发展到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现代地理学,虽然其中心研究课题随着时代的进展而有所转化,但地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万变不离人类和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这一宗旨。
[2] 吴传钧.

地理学的特殊研究领域和今后任务

[J]. 经济地理,1981,1(1):5~10,2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正>地理学有其明确的研究领域 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它本身的中心研究问题,或者叫做特殊矛盾,这是它的立足点,如果没有立足点,这门科学就失去其存在意义。自十九世纪末叶以来,地理科学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渐分化,不少分支科学先后独立发展,地理学的研究领域,表面看来似乎处于不断紧缩之中。于是几十年来,地理学究竟研究什么特殊矛盾的问题,就成为地理工作者和爱好地理这门科学的人们经常关心思索的问题。
[3] 陆大道.

向100年来为国家和人类做出贡献的地理学家致敬——纪念中国地理学会成立100周年

[J].地理学报, 2009,64(10):1155~1163.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p>100年以来,我国地理学走过了艰难曲折和辉煌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开创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末期、改革开放至90年代后期和跨入新世纪以来四个阶段,这四个发展阶段又明显分成前40年和后60年两个大的历史时期。100年来,中国地理学家都热爱祖国、热爱自然,同时又都具有强烈愿望将自己的研究和教学成果奉献给国家和社会。但是,地理学研究内容、方式等又有近现代之分,发展规模、方向和方式明显不同。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60年,中国地理学发展走过独特的发展道路,主要表现在党和政府重视和引导地理学的发展、&ldquo;以任务带学科&rdquo;彰显出我国地理学方向和价值、大型综合性研究及其成果的总结推动理论研究取得重要进展、有一批具有远见卓识的杰出地理学家的引导等几个方面。当然,中国地理学也面临着继承与发展、理论与方法的创新、基础教育与科普宣传等问题的挑战。在纪念近代地理学开创100年的时刻,我们怀着崇敬和感激的心情回顾以往走过的道路,牢记一代代前辈学者们的杰出贡献,决心开创地理学发展新的未来。</p>
[4] 郑度.

21世纪人地关系研究前瞻

[J].地理研究, 2002, 21(1):9~13.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2002.01.002      URL      Magsci      摘要

<p>人地关系包括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和人的能动地位 ,人与自然关系的内涵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人地关系研究是近代地理学发展的基础 ,地理学中流行的环境决定论、可能论、文化景观学和人类生态学等都是聚焦于人地关系研究的不同学派。地球系统科学领域的研究重心是揭示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及所应采取的对策。信息时代人地关系的特征与工业时代有较大差别。人与自然的作用方式和强度将有显著不同 ,人类将全面系统地深化对自然的认识 ,人类活动空间将发生巨大变化 ,时空观念正在发生转变。知识与科技的作用 ,正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由于地球的整体性和地球各圈层的相互作用 ,许多全球环境问题成为世界各国和社会公众关切的热点。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前沿领域包括 :全球环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 ,区域可持续发展及人地关系机理调控 ,社会生态与环境伦理研究与体系构建</p>
[5] 史培军,王静爱,陈婧,.

当代地理学之人地相互作用研究的趋向——全球变化人类行为计划第六届开放会议透视

[J].地理学报,2006,61(2):115~126.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在扼要介绍了全球变化人类行为计划 (IHDP) 第六届开放会议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综合当前ESSP开展的主要研究项目、IHDP已实施的主要科学研究计划等,阐述了当代地理学之人地相互作用研究的主要领域和发展趋势。作者认为:人地系统除具有区域性和综合性特征外,还具有脆弱性、风险性、恢复性与适应性特征。当代地理学从地理要素与格局的综合研究转向现代地理过程的综合研究;从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集成研究转向现代资源与环境的系统研究;从地理环境重建研究转向现代综合灾害风险管理研究;从地理格局与过程的动力学研究转向资源保障与区域安全系统仿真研究;从区域人地系统相互作用机制研究转向全球人地系统相互作用机制研究。</p>
[6] 毛汉英. 人地系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7] 方创琳.

中国人地关系的新进展与展望

[J].地理学报,2004,10(59):21~32.

[本文引用: 2]     

[8] 宋长青,冷疏影.

当代地理学特征、发展趋势及中国地理学研究进展

[J].地球科学进展,2005,20(6):595~599.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1-8166.2005.06.00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的科学,它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具有跨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面对当前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性科学问题,地理学家根据学科特点和领域优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目前主要研究地球表层系统各界面间的物理、化学、生物及人文过程,探讨多种过程的相互作用机理,探求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间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规律.地理学以"格局-结构-过程-机理"的研究思路贯穿始终.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使用以及观测资料的不断积累,实验测试数据质量的提高和数据量的增加,当今地理学的研究在空间尺度上同时向微观、宏观两个方向扩展,模型研究不断科学化,已具备现代科学的主要特征.总体上,表现为部门地理研究深化,区域综合研究加强.长期以来,中国地理学在自然地理的综合研究、地表自然过程研究、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以及面向社会现实的应用基础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好进展.
[9] 劳爱乐,耿勇.工业生态学和生态工业园[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本文引用: 1]     

[10] 韩良,宋涛,佟连军.

典型生态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及其借鉴

[J].地理科学, 2006, 26(2):237~24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690.2006.02.01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其它
[11] Côté R, Hall J.

Industrial parks as ecosystems

[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1995, 3(1/2): 41-46.

https://doi.org/10.1016/0959-6526(95)00041-C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Industrial ecology and metabolism provide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our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system into a transition towar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expressed views of a wide range of industrial and business associations. Burnside Industrial Park in Dartmouth, Nova Scotia,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ncept to small businesses. The Park is a diverse assemblage of more than 1200 businesses. A survey of 278 of those businesses indicates strong support for changing business practices. Preliminary research has resulted in developing a set of principles, strategies and guidelines for designing and operating industrial parks as ecosystems. A second phase of the research will encourage and assess symbiotic relationships among businesses and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various information transfer mechanisms based in the Burnside Cleaner Production Centre.
[12] Ehrenfeld J, Gertler N.

Industrial Ecology in Practice: The Evolution of Interdependence at Kalundborg

[J].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 1997,1(1):67-79.

https://doi.org/10.1162/jiec.1997.1.1.6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Summary The exchange of wastes, by-products, and energy among closely situated firms is one of the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the applications of industrial ecological principles.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industrial district at Kalundborg, Denmark, often labeled as an “industrial ecosystem” or “industrial symbiosis” because of the many links among the firms. The forces that led to its evolution and to the interdependencies are described and analyzed. Key has been a sequence of independent, economically driven actions. Other potential forms of industrial linkages are critically reviewed in the light of the Kalundborg experience. The evolutionary pattern followed at Kalundborg may not be easily transferable to greenfield developments.
[13] 陆大道.

关于地理学的"人-地系统" 理论研究

[J].地理研究,2002,21(2):135~145.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2002.02.00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本文强调地理学面临的问题正在由自然因素引发的环境变化到人类因素引发的环境变化 ,分析了我国&ldquo;人地关系&rdquo;变化的严峻态势。指出地理学对&ldquo;人地关系地域系统&rdquo;研究可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理论基础。阐述了&ldquo;人地关系地域系统&rdquo;研究在我国地理学理论发展中的地位 ,并对如何研究&ldquo;人地关系地域系统&rdquo;进行了探讨。</p>
[14] 方创琳,黄金川.

高科技园区与城市协调发展的生态调控

[J].地理学报,2003,58(3):390~397.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3.03.008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高科技园区的区位选择独特,与城市唇齿相依,高科技人才集聚,智 力密集型产业集中,创新空间狭小,创新能力强大,生态环境良好,便于激发灵感.因而与城市之间保持着一种经常性的动态和谐关系,这种和谐关系理论上可以通 过动态协调度和静态协调度量化.为了实现高科技园区与城市协调发展的动态和谐,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统和谐度,建议采取GIS技术手段,系统分析园区自然生态 条件,为生态调控奠定基础:采用规划设计手段,合理布局园区产业功能分区和总体结构;采用景观设计手段,强化园区生态景观的视觉效果和美誉度,建设绿色园 区;利用市场价值手段,综合分析园区生态调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采用政策调控手段,确保园区生态调控的实施效果.
[15] 王黎明,关庆锋,冯仁国,.

全球变化视角下人地系统研究面临的几个问题探讨

[J].地理科学,2003,23(4): 391~39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690.2003.04.0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围绕全球变化问题,国际科技界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组织了4个大型国际研究计划,即WCRP、IGBP、IHDP、DIVERSITAS,在此基础上又形成了众多核心研究计划或支 撑研究计划。随着这些研究计划的酝酿、实施和推进,其明显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强调人类社会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响应与适应问题研究。全球变化研究不仅为以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核心的地理学提出了新的科学命题,同时也为地理学与其它科学领域的融合、交叉提供了广泛途径。在分析全球变化国际研究计划进展基础 上,指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面临5个关键问题。
[16] Young R.The institutional dimensions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fit, interplay, and scale [M]. Cambridge: MIT Press, 2002.

[17] Berkhout F, Hertin J, Gann D M.

Learning to adapt:Organizational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mpacts

[J].Climatic Change, 2006, 78(1):135-156.

https://doi.org/10.1007/s10584-006-9089-3      Magsci      摘要

<a name="Abs1"></a>Analysis of human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should be based on realistic models of adaptive behaviour at the level of organisations and individuals. The paper sets out a framework for analysing adaptation to the direct and indirect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in business organisations with new evidence presented from empirical research into adaptation in nine case-study companies. It argues that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has many similarities with processes of organisational learning. The paper suggests that business organisations face a number of obstacles in learning how to adapt to climate change impacts, especially in relation to the weakness and ambiguity of signals about climate change and the uncertainty about benefits flowing from adaptation measures. Organisations rarely adapt &#8216;autonomously&#8217;, since their adaptive behaviour is influenced by policy and market conditions, and draws on resources external to the organisation. The paper identifies four adaptation strategies that pattern organisational adaptive behaviour.
[18] 姜逢清,朱诚,穆桂金,.

新疆绿洲当代人地关系紧张情势与缓解途径

[J].地理科学, 2003,23(2):157~16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690.2003.02.00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讨论了目前新疆人地关系紧张的 情势 ;分析了造成新疆绿洲目前人地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认为环境先天脆弱、水资源总量有限且分布不均、气候的干暖化等是产生目前新疆人地关系紧张的生态环境前 提 ;快速增长的人口及其不断增长的需求和过激的经济发展政策对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压力 ;资源滥用、管理机制不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执法不严以及有偿使用制度不完善是造成目前区域人地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最后讨论了缓解当前新疆人地关系紧张矛 盾的途径
[19] 陈忠祥.

宁夏南部回族社区人地关系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J].人文地理,2002,17(1):39~4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98.2002.01.00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运用区域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全面分析了宁夏南部回族社区人地关系由掠夺式向互为报复式 演进的过程、原由及危害,剖析了回族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四大制约因子,即:生活贫困及生产方式的落后性,人类自身生产及人口素质的低层次性,区域文化的封闭 性,生态环境的逆展性.并针对上述因子,提出了改善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加快区域经济建设,深化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地域文化建设,积极进行 社区建设.
[20] 乔家君.

区域人地关系定量研究

[J].人文地理,2005,20(1):81~85.

URL      [本文引用: 1]     

[21] Liu J, Dietz T, Carpenter S, et al.

Complexity of coupled human and natural systems

[J]. Science,2007,317(5844): 1513-1516.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1144004      URL      PMID: 17872436      [本文引用: 1]      摘要

Abstract Integrated studies of coupled human and natural systems reveal new and complex patterns and processes not evident when studied by social or natural scientists separately. Synthesis of six case studies from around the world shows that couplings between human and natural systems vary across space, time, and organizational units. They also exhibit nonlinear dynamics with thresholds, reciprocal feedback loops, time lags, resilience, heterogeneity, and surprises. Furthermore, past couplings have legacy effects on present conditions and future possibilities.
[22] 顾朝林,甄峰,张京祥.集聚与扩散——城市空间结构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本文引用: 2]     

[23] 石崧.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分析

[J].城市规划汇刊,2004,(1):50~5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3363.2004.01.01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从城市发展的主体着手,解析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首先梳理了人文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对城市空间结构这一命题的研究趋势.以此为基础,从行为主体、组织过程、作用力、制约条件等多层次逐步深入探讨城市空间结构的动力机制.并通过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五种作用力强度的变化来展示其动态变迁的过程,勾勒出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脉络.最后,分析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新趋势.
[24] 许学强,周素红.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J].经济地理,2003,23(4):433~44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8462.2003.04.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收集和整理1980— 2000年国内主要地理及相关期刊和外文相关期刊的基础上,对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进行回顾。分别从城市空间结构、区域城镇体系、城市化、新 领域与新方法以及其他相关研究等方面,总结我国城市地理学研究领域和主要研究成果,分析研究趋势,并借鉴国外的经验,展望我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
[25] 张庭伟.

1990年代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及其动力机制

[J].城市规划,2001,25(71):7~14.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2-1329.2001.07.002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1990年代,中国许多城市所发生的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和城市的拓展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其经济、社会、文化、政策诸 项动力因素,并讨论了不同发避孕药战略下城市规划的作用。
[26] 赵云伟.

当代全球城市的城市空间重构

[J].国外城市规划,2000,(5): 2~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9493.2001.05.0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全球化正在从各个不同的层面影响着全球城市的空间结构的变化和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当代全球城市空间重构的宏观背景,然后总结了全球城市空间重构的共同特点,最后列举了纽约、伦敦和洛杉矶等3个全球城市的空间重构实例.
[27] 房艳刚,刘鸽,刘继生.

城市空间结构的复杂性研究进展

[J].地理科学,2005,25(6):754~76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690.2005.06.01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市空间结构一直是城市地理学 和城市规划研究的核心之一,而复杂性是正在被逐步认识的现象。目前城市空间结构的复杂性研究是城市研究的前沿领域,对城市规划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本文 首先论述了城市系统、城市空间结构与复杂性研究的关系,然后从城市子系统空间结构复杂性、城市系统空间结构复杂性和城市空间结构演化复杂性三方面综述了国 内外的研究进展。最后讨论了目前城市空间结构的复杂性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就今后的研究重点做了展望。
[28] 刁琳琳.

中国城市空间重构对经济增长的效应机制分析

[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5):87~9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2104.2010.05.01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基于空间经济理论对中国城市空间重构影响经济增长的模式机理、效 应机制进行阐述,分别从生产要素--土地、资本、劳动力空间配置对提高要素利用效率的微观机制,及传统经济学考察经济增长目标的宏观层面--产业结构、就 业和居民收入来讨论空间重构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发展传统城市经济理论对城市重构效应的经济学解释,丰富中国城市空间的研究体系.分析表明:①城市空间 集中和分异是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动力;②土地利用和分配过程导致城市地域分异,而城市空间增长的区位形态决定土地功能结构,土地价值空间分布也相应发生变 化;③生产空间再造引起的劳动力地域重组是引发城市重构的重要原因,劳动力区位过程应遵循效用平衡条件,避免空间失配造成的效率损失;④每一轮城市扩展都 将带来居民收入的提升,城市重构应为低收入居民在居住空间上预留适当位置和配置合理资源.
[29] 潘海啸.

面向低碳的城市空间结构:城市交通与土地使用的新模式

[J].城市发展研究,2010,17(1):40~4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862.2010.01.00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所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挑 战.指出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必须对城市的交通和土地使用发展模式进行必要的控制.并以上海为例分析了城市交通政策、土地使用控制对延缓个人机动化快速发展的 作用,及轨道交通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指出多模式交通体系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有利于建设具有我国特点的低碳城市的城市交通与土地使用的5D模式,并 对在规划实践中如何实现面向低碳的城市空间结构提出了一些建议.
[30] Garcia-Lopez M.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suburbaniz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in Barcelona

[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012,72(2-3):176-190.

https://doi.org/10.1016/j.jue.2012.05.00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I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ransportation improvements on changes in population location patterns in Barcelona between 1991 and 2006. At a much finer geographical scale, I verify and extend the finding of Baum-Snow (2007a) that transportation cause suburbanization: highway and railroad improvements foster population growth in suburban areas, whereas the transit system also affects the location of population inside the CBD. To estimate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rowth of population (density) and transportation improvements, I rely on an instrumental variables estimation which uses distances to the nearest Roman road, the nearest 19th century main road, and the nearest 19th century railroad network as instruments for the 2001-1991 changes in distance to the nearest highway ramp and the distance to the nearest railroad station.
[31] 马学广.

城市空间的社会生产与土地利用冲突研究——以广州市海珠区为例[D]

.广州:中山大学,2008.

[本文引用: 1]     

[32] 马学广,王爱民,闫小培.

城市空间重构进程中的土地利用冲突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J].人文地理,2010,25(3):72~7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目前,城市空间重构所孳生的土地利用冲突现象已成为当前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 重要问题之一,获得了学术界、地方政府和社会大众的高度重视,而对土地利用冲突的类型和影响因素的探讨构成了后续治理途径研究的根本前提。本文基于城市政 治经济学理论中社会空间辩证统一的视角,以广州市为例,选取了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广泛存在的旧城更新、工业用地置换和城中村改造等城市空间重构的重点领 域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土地利用冲突的类型及其影响因素,证实了空间调整与社会变迁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33] 李东生. 大城市老工业区工业用地的调整与更新——上海市杨浦区改造实例[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本文引用: 1]     

[34] Liu J, Liu M, Zhuang D.

Study on spatial pattern of land-use change in China during 1995-2000

[J].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Earth Sciences, 2003,46(4):69-75.

https://doi.org/10.1360/03yd903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Land-use/cover change has become an event being of paramount importance to the study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1,2]. Land-cover chang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terrestrial surface material cycles and life-support processes[3], i.e., the interaction
[35] 顾丽娜.

铁西今昔

[J].兰台世界,2002,(7):41.

[本文引用: 1]     

[36] 庞红.

建国前沈阳铁西工业区的形成

[J].兰台世界,2005,(7):137~138.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沈阳铁西工业区在中国工业的发展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这里曾创造了无数个中国工业第一,被称为共和国工业的摇篮。从第一家工厂建立到现在,已经有百年历史,在经过国家多次改造和重点建设后,又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但它的形成却是由帝国
[37] 王伟强. 和谐城市的塑造——关于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政治经济学实证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本文引用: 1]     

[38] 徐勇,马国霞,沈洪泉.

北京丰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经济驱动力分析

[J].地理研究,2005,24(6):860~869.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2005.06.005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采用GIS技术和统计分析技 术,基于1984、1992和1995~2001年土地利用图件和数据,分析了1984年以来北京丰台区土地利用变化历史过程及其空间分异特征。土地利用 变化的基本特点是农业用地面积大幅度下降,非农用地面积快速增加,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化高峰地域在由内向外传递。对1999年土地利用类型数据与经济产 值数据匹配结果表明:土地经济产出效益巨大差异的存在是驱动丰台区土地利用从农业用地,尤其是耕地向非农业用地转化的最大动力所在。利用 1992~2001年的非农业用地与固定资产投资、人口,二、三产业增加值进行的相关分析显示,固定资产投资、人口增长和第二产业的发展对非农业用地扩展 有着显著的作用
[39] Ren W, Xue B, Geng Y, et al.

Inventorying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redeveloped brownfield and its policy contribution: case study from Tiexi district, China

[J]. Land Use Policy,2014,38:138~146.

[本文引用: 2]     

[40] 鲁春阳,文枫,杨庆媛.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影响因素的通径分析——以重庆市为例

[J].地理科学,2012,32(8):936~943.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精确刻画城市用地结构与影响因素间的直接和间接效应对城市土地利用宏观调控和用地结构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通径分析法, 对重庆市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厘定, 结果表明:①人口增长对居住用地比例的直接效应最大(0.446), 其通过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变化和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的间接效应分别为-0.189、0.221、-0.042;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变化通过人口增长对居住用地的间接效应较大(0.420、0.309)。②产业结构变化、经济发展对工业用地比例的直接效应为-1.357 和1.236, 对公共服务用地比例的直接效应为1.387、-1.100;人口增长通过经济发展对工业用地比例和公共服务用地比例的间接效应分别为1.163、-1.036, 作用方向相反。③经济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是影响绿地比例的重要因素;人口增长通过经济发展后的间接效应(0.451)显著于直接效应(-0.117)。④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变化和人口增长及三者的耦合作用是影响城市用地结构的主要因素。</p>
[41] 薛冰.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机制研究[D]

.兰州:兰州大学,2009.

[本文引用: 4]     

[42] 吴丰林,方创琳,赵雅萍.

城市产业集聚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的PAF模型

[J].地理研究,2011,30(1):71~82.

https://doi.org/10.11821/yj2011010007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3]      摘要

在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目前城市产业集聚动力机制与模式的研究方法尚比较薄弱,尤其是通过构建模型进行定量研究鲜有涉及。首先对城市产业集聚动力机制与模式的概念与逻辑关系进行解析;其次,应用系统论的观点,对城市产业集聚系统进行解构,将城市产业集聚系统解构为内核系统与调控系统;最后,综合矢量平行四边形法则、层次分析法和模糊隶属度函数模型,构建PAF模型。PAF模型耦合了动力机制与模式的关系,能够在定量求解的基础上,分析城市产业集聚的动力机制与所应采取的合理发展模式,并可以通过对动力的调控来实现城市产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43] 袁丽丽,黄绿筠.

城市土地空间结构演变及其驱动机制分析

[J].城市发展研究,2005,12(1):64~6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862.2005.01.01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及其演变 一直是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城市规划学、土地利用学等学科研究的核心与热点问题。当前我国城市土地利用正处在快速城市化的开端 ,在未来近半个多世纪的时期中 ,将一直处于急剧突变进程之中。加强对我国城市土地空间结构演变及其驱动机制的研究 ,有助于我们从城市用地结构演变的根源分析问题。本文简要概括了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相关研究 ,分析了城市用地空间结构演变在空间上的两种表现形式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城市用地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主体、驱动力和驱动机制 ,以期为更好地促进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提供相应的参考。
[44] 王新涛.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系统分析

[J].北方经济,2009,(11):33~35.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一、引言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两个层次,一是城市外部地域空间结构,把城市作为区域中的点,从城市体系的角度进行研究:二是城市内部地域空间结构,把城市作为一个面,从城市形态和功能分区的角度进行研究.本文立足于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的原因,以及城市在城市体系和区域中承担职能的调整对城市空间结构进行研究,侧重于对空间结构演进的动力系统进行分析.
[45] 王颖.

信息网络革命影响下的城市——城市功能的变迁与城市结构的重构

.城市规划[J],1999,23(8):24~27.

https://doi.org/10.1088/0256-307X/16/9/02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信息革命的全球的进程中,以信息网络为支持,城市功能收集取向分散转化,功能边界模糊化,功能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实现虚拟化。传统的城市功能发生变迁导致新的城市土使用模式的形式,城市总体空间结构突破了原有的圈层式组织方式,向网络化结构转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