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6 , 36 (11): 1654-1660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6.11.007

Orginal Article

春运人口流动透视的转型期中国城市网络结构

魏冶1, 修春亮1, 刘志敏1, 陈伟234

1.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2.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
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4.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Spatial Pattern of City Network in Transitional China Based on the Population Flows in “Chunyun” Period

Wei Ye1, Xiu Chunliang1, Liu Zhimin1, Chen Wei234

1.Schoo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4, Jilin, 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deling,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China
3.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4.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中图分类号:  C912.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0690(2016)11-1654-07

通讯作者:  修春亮,教授。E-mail:xiucl@nenu.edu.cn

收稿日期: 2015-11-15

修回日期:  2016-03-1

网络出版日期:  2016-11-10

版权声明:  2016 《地理科学》编辑部 本文是开放获取期刊文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科研教学等,但不允许用于商业目的.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1172)资助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魏冶(1983-),吉林梨树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规划及GIS应用研究。E-mail:weiy742@nenu.edu.cn

展开

摘要

基于春运人口流动大数据,选取对外联系度、优势流、城市位序-规模分析等方法对转型期中国城市网络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城市网络层级结构中蕴藏着位序-规模规律,但与理想的帕累托分布有所区别,城市规模彼此差异相对较小;空间距离与城市等级在城市网络联系中发挥支配性作用,保证了城市网络的层级性与有序性;中国城市网络核心联系呈现“两横三纵”特征,该特征与铁路大动脉的空间分布高度吻合;东部地区城市网络联系更加密切,而西北、西南地区则相对稀疏,基本上以“胡焕庸线”为界,而“兰新线”是突破这一限制的潜在力量;中国东北地区未形成明显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联系形成带状网络;华北与华南地区的“灯下黑”现象值得警惕,缓解这一问题的可行办法是核心城市功能的对外疏散,加强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的联系;带状区域发展或许将成为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流行模式和中坚力量。总体上看,针对于揭示转型期中国城市网络结构特征,春运人口流动数据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是城市与人口研究领域一个值得深入挖掘的重要数据源。

关键词: 城市网络 ; 春运 ; 人口流动

Abstract

The space of flows theory proposed by Manuel Castells has given birth to the network perspective of city network. In contrast with the traditional perspective of urban system which is based on the central place theory, city network perspective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interactions and linkages between cities and regions. Thus, the city network is becoming one of the new and hot topics in the field of urban geography. “Chunyun” is a well-known socio-economic phenomenon unique to transitional China, which refers to a blooming of population flows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or refers to the period when the blooming happens. Previously, the real population flows data in “Chunyun” were difficult to obtain. The situation had not changed until the “Big data on human migration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from Baidu map” (“Baidu migration data” in short) came up. The big data were gathered from the locations provided by hundreds of millions smart phone users through Location Based Service (LBS) Baidu map data source, and was published in the form of interactive heat map that displays people’s travel routes in China during the Chunyun period. Based on Baidu migration data, using degree of external linkages, dominant flows and network-based rank-size analysis, the spatial pattern of city network in transitional China was studied in this article. The study process certificates that Baidu migration data is indeed a high quality data sources for the study of city network, and has turned up some interesting results: 1) The distribution of external linkage degree of cities in China follows Zipf’s law, but differs from the ideal Pareto distribution. 2) The factor of spatial distance and city level play key roles in the formation of urban network of China, and ensure the hierarchy and regularity of the network. 3)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ore linkages in the city network could be summarized as “Three-horizontal & Two-longitudinal”, which almost coincides with the rail arteries in China. The “Three-horizontal & Two-longitudinal” linkages are skeletons of the city network, which matter a great deal in building the interregional contact and coordinating the interregional relationship. 4) In overall, the strength of interactions within the city network differs between East and West China, and Hu's line is apparently the dividing line. As potential powers, the linkages along the Lanzhou-Xinjiang railway line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break the Hu's line. 5) Northeast China lacks regional centers and the linkages between cities forms a bunchy network. 6) There is a phenomenon of “near field deprivation” in North China and South China, that is, the core city have strong interactions with outer regions, but the smaller cities in its near field have poor external linkages with the core city and outer regions. 7) Belt-shaped region may become a popular mode and the future backbone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Keywords: city network ; Chunyun ; population flows

0

PDF (677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魏冶, 修春亮, 刘志敏, 陈伟. 春运人口流动透视的转型期中国城市网络结构[J]. , 2016, 36(11): 1654-1660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6.11.007

Wei Ye, Xiu Chunliang, Liu Zhimin, Chen Wei. Spatial Pattern of City Network in Transitional China Based on the Population Flows in “Chunyun” Period[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6, 36(11): 1654-1660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6.11.007

城市网络是对传统城市与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延伸和完善,是城市地理学研究新晋热点问题之一。城市网络的研究内容很多,但对城市网络的测度和构建仍然是最基础和最核心的工作。传统的城市网络构建途径有3种[1]:基础设施途径,通过交通基础设施或通讯基础设施来反映城市之间的联系[2~7]。企业组织途径,通过生产性服务业公司或跨国公司的企业空间组织和区位战略来分析城市网络[8~10]。社会文化途径,通过社会组织(如非政府组织)、社会群体(如技术移民、精英阶层)来实现城市网络的测度[11~13]。虽然多种途径的结合实现了对城市系统从静态视角到动态观点的考量,但是关系数据的缺乏仍旧是制约城市网络实证研究的关键问题。值得庆幸的是,近年在新技术的支撑下,城市网络的研究又有了新的尝试——形成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研究潮流[14~17],极大地推动了城市网络构建途径的升级换代。大数据规模呈爆炸式增长,种类也不断推陈出新,但并不是所有大数据都能够适应城市网络的研究,如何从这些复杂多样的数据中遴选出适合的有价值信息,进而发展、验证和完善新的城市关联测度途径,成为城市网络研究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本文正是本着探索城市网络构建新途径这一目的,提出基于春运人口流动大数据,来研究中国的城市网络结构和机制问题,希冀通过新数据和新视角的引入,实现对转型期中国城市网络的独特观察和思考。

1 研究思路、数据收集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思路

利用全国289个地级以上城市(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春运期间百度迁徙客流O-D关系型数据建立城市间联系矩阵;通过测量各城市的对外联系度,对中国城市网络的层级结构进行分析,识别不同城市在该网络中的地位,并利用网络语境的城市位序-规模分析方法对该网络进行数学分布的描述;借助优势流分析方法来分析春运人口流动所构建的城市网络联系的主要特征,详细分析不同城市在该网络中的具体作用;最后得出分析结论和进行讨论。

1.2 数据搜集

研究数据来源于百度搜索引擎推出的“百度迁徙”平台。“百度迁徙”是百度针对春运期间推出的基于定位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简称LBS)的人口迁徙大数据项目,通过云计算平台利用每天数十亿次的全样LBS定位数据进行运算分析,从而得出人群的迁徙轨迹,最后以可视化与部分公开数据形式呈现。本研究通过百度迁徙平台,采集了2015年春运期间(2015年2月7日~2015年3月4日)中国289个地级以上城市间的1 914 336条不对称春运人口流动数据,作为构建城市网络的依据。

1.3 研究方法

1.3.1 优势流方法

优势流是对城市网络简化分析的一种方法,是目前国内外研究城市网络体系结构较成熟的方法之一,被 Nystuen和Dacey 于1961年首次提出[7]。该方法依据某一个城市主要要素流流向并参照城市规模将这个城市归属到对其最具控制力的中心。一般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某城市所处层级水平越高,表明其中心性、主导性越强,对周边城市或地区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越大,服务范围越广[7]。本文的要素流为春运人口流。

1.3.2 城市对外联系度

首先建立289个城市节点间关系型数据矩阵,分别得到研究时段每天每个城市节点作为出发城市和终到城市与网络中其他节点城市的连通情况,其公式为:

Iij=Kij+Kji (i,j=1,2,3……n) (1)

式中,Iiji城市节点与j城市节点连接的边的数目,Kij代表迁徙客流从i城市节点出发终到j城市节点的边数,Kji代表迁徙客流从j城市节点出发终到i城市节点的边数。

其次,参照社会网络分析中的度中心性方法[18],汇总每一城市节点与网络中其他所有城市节点连通的边数,得到该城市节点总连接边数,即该城市节点的对外联系度。城市对外联系度反映该城市节点与网络中其他城市节点的发生直接联系可能性的大小,体现其在城市网络中的交流能力。计算公式为:

Tij=1nIijn=1,2,3,…,289) (2)

式中,Tiji城市节点的对外联系度,Iij同上文,n为城市数量。

1.3.3 网络语境下的位序-规模分析

对于城市等级规模的研究是城市研究领域研究的经典问题,尤其是Zipf法则的提出掀起了解释和检验城市位序-规模分布的高潮[19~21]。位序-规模法则认为城市规模与其位序之间存在某种关系:Pi=P1×Ri-q,其中,Ri表示城市i的位序,Pi为位序为Ri的城市规模,P1为首位城市的规模,参数q即是Zipf指数。当q=1,规模等级结构呈帕累托分布,当q<1时,规模等级结构的差异相对较小,中间位序的区域单元增多,空间分布模式向对数正态分布转化[22];当q>1时,表明城市规模差异较大,结构体系分布相对分散,首位城市垄断地位较强。通常,对上式做对数变换可得:LnPi=LnP1-qLnRi,即认为城市规模对数值和城市位序对数值之间呈线性相关关系。截至目前,已有研究多是基于单一属性数据的实证,然而随着城市间要素流的相互渗透及城市间经济的频繁互动,单一的人口、用地、经济规模等传统属性指标已很难反映真实的区域关系,为验证这一事实,选取城市“对外联系度”作为衡量城市规模的指标来检验中国城市体系的位序-规模分布情况,并与传统的以人口(这里选择“市辖区人口”)为规模指标的位序-规模结构进行对比。

2 中国城市网络特征分析

2.1 基于对外联系度的中国城市网络层级结构

2.1.1 城市网络的总体特征

对外联系度(Tij)用于衡量网络中城市节点与其他城市节点发生直接联系的可能性及其在网络中中转和衔接功能,是城市节点在网络中中心性强弱的测度指标。以各城市节点标准化的外联系度为纵坐标、城市位序为横坐标,得到基于城市对外联系度的位序-规模分布散点图(图1)。从图1可以看出,城市节点对外联系度值差异显著,是明显的异质网络。对外联系度分布出现“长尾”,少数城市节点拥有较大对外联系度值,多数城市节点拥有较小的对外联系度值,且对外联系度与位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幂率属性关系。初步判断,以城市节点对外联系度刻画的城市网络是小世界网络,具有无标度特性,同时还说明该网络具有明显的层级性。

图1   城市位序-对外联系度散点图

Fig.1   Scatter plot of the city rank-external linkages

2.1.2 城市网络的规模分布特征

以位序的对数为自变量,分别以对外联系度与人口的对数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回归方程如公式(3)与(4)所示:

y=-0.786x+17.413 R2=0.923 (3)

y=-0.554x+9.173 R2=0.983 (4)

线性回归方程皆通过了置信度为 0.01的显著性检验且拟合优度R²均在0.90以上,认为回归模型具有很好的解释力,即基于人口和对外联系度的城市规模均符合Zipf法则。但是,以对外联系度为规模的Zipf指数(q)为0.554,以人口为规模的Zipf指数为0.768,皆小于1,说明二者并非理想中的帕累托分布,而是呈现彼此差异较小的一种规模等级结构,且对外联系度为指标的规模分布比以人口为指标的规模分布的差异更小。虽然以对外联系度为指标的等级规模结构远离理想的帕累托分布,但笔者认为这反而是中国城市网络健康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说明一些中间节点在网络中发挥重要作用,避免联系过于集中在顶层节点(北京、上海),造成顶层节点过度放大与超负荷联系。

2.1.3 城市网络的层级特征

采用ArcGIS 10.0所提供的自然分裂法Natural Breaks(Jenks)将城市分为国家级中心城市(第一层级)、区域级中心城市(第二层级)、次区域级中心城市(第三层级)和地方性城市(第四层级)4个级别,如图2所示。自然分裂法基于数据内部的内在联系进行自然分组,旨在最大化组间差距并最优化组内相似值,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分级的客观性。

图2   基于春运人口流动的中国城市网络层级体系

Fig.2   Hierarchical system of Chinese city network based on population flows in "Chunyun" period

图2可以看出: 城市网络层级体系呈现出明显的金字塔结构,级别越高城市数量越少,级别越低城市数量越多,4个层级城市数比例为2∶8∶38∶241,以国家级中心城市和区域级中心城市为骨架的城市网络体系控制全国。基础数据显示,第一层级与第二层级共10个城市对外联系度的累计百分比高达21.850%,在区域联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层级较高的城市多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等行政级别较高的城市; 华东、华南、华北、华中、西南、西北地区均有区域性中心城市分布,唯独东北地区缺乏;对应于中国长三角、珠三角与京津唐等三大城市密集区,形成了“上海-苏州-杭州”、“广州-深圳-东莞-佛山”与“北京-天津”等3个星座式结构,并成为区域发展的联系中心。

2.2 基于优势流的城市网络联系结构

2.2.1 最大优势流空间格局特征

利用全国各地级市O-D迁徙客流首位联系数据,经网络分析得到城市两两之间的13 294条不对称网络联系,将此作为刻画中国城市网络的核心联系,并以ArcGIS 10.0软件进行空间表达,如图3所示。图3中的城市节点以对外联系度为基础数据,利用自然断裂法Natural Breaks(Jenks)分为4级。

图3   基于最大优势流的中国城市网络体系

Fig.3   City network in China delineated by first dominant flows

从全国尺度来看,基本上形成了以京沪两大城市为核心、以主要交通干线为轨迹的放射状格局,东部地区城市网络结构复杂,网络联系更为密切,而广大西部地区城市网络化特征并不突出,多为“串式”的点对点联系。具体来看,春运迁徙客流刻画出明显的 “两横三纵”网络联系格局,与铁路网大动脉的空间分布高度吻合,“两横”为陇海-兰新线和沪昆线,“三纵”为哈大线、京广线和宝成-成昆线。作为国家级的核心,北京、上海不但自身对外交流能力突出,而且作为枢纽还控制着整个网络的交流能力,全局中心性明显。

从区域尺度来看,以区域中心城市为主导的城市间联系遵循距离衰减法则,且表现出了一定的空间依赖性,天津、西安、重庆、武汉、深圳、广州、苏州和杭州分别承担了各自所在区域的中心职能。北京和天津主要控制包括河北、山西、内蒙在内的华北地区;北京、重庆和上海形成了对四川、贵州、云南等西南地区的控制;而华南地区由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共同控制;东北地区则形成了以哈大轴为核心的网络,并接受北京的控制。具体来看,京广线连接了南北交通,沟通了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沿线城市的联系,北京通过该线实现了对广州的控制;西安作为西北地区门户的地位充分体现,作为西北内陆与东南沿海联系的枢纽,连接起陇海-兰新沿线的城市;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构筑起连接华东和西南地区城市联系的通道。

从局域尺度来看,城市联系多发生在相邻省区、城市间,联系方式多为线性或“点-点”模式,体现出明显的以客流为经济要素的空间依赖性,反映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市空间结构的正由极核向扁平化发展的趋势。并且,中心城市数量相较更高级别中心城市明显增多,大体上以中国人口分界线黑河-腾冲线(胡焕庸线)为界,该线以东中心城市数量多且趋于均匀分布,而该线以西基本无中心城市分布。还有一些有趣的现象值得注意,华南地区总的对外联系是十分强烈的,但除了珠三角的广州、深圳、东莞与佛山4个城市所形成的星座式结构外,外围只有南宁与三亚两个次区域中心城市,形成较为明显的“灯下黑”局面。华北地区的情况十分类似,在首都经济圈甚至更大的范围内,除北京、天津之外,仅有石家庄与邯郸市两个次区域中心城市,“灯下黑”的情形再一次上演。与华南与华北地区的“灯下黑”特点不同,华东地区各级中心的地理分布则更为“有序”,以上海为主要极核,向各方向辐射,在关键节点距离上,都有相应的次区域级别以上中心城市分布,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层级结构。

2.2.2 第二至第十优势流空间格局特征

进一步选取第二至第十优势流研究中国城市网络体系特征。为克服因图形复杂而造成的可视化困难,利用人机交互方法在ArcGIS10.0软件上对各优势流网络进行细部剖析。随机选取了一些地方性城市,观察随着优势流位次增加,这些城市对外联系规律的变化。分析发现,在最大优势流与第二优势流网络中,对外联系主要指向国家级中心城市与区域级中心城市,以及邻近一些次区域级中心城市,少有地方性城市之间的联系,同时受距离与等级两大因素的影响;从第三优势流开始,与跨区域的次区域级中心城市的联系增多,但地方性城市之间联系仍处弱势,即距离的制约有所突破,但受等级因素的影响仍旧很大;从第五优势流开始,地方性城市之间联系明显增多,开始摆脱等级要素影响。一些统计数据也可以佐证这一变化过程——第一至第五优势流网络中,相互联系的城市对数量分别为1 702,1 701,2 307,2 786与6 585,呈明显的递增趋势。在第五优势流之后,距离与等级两大因素的影响逐渐消失,网络结构表现出更强的空间自主性和网络交互性。从空间分布上看,即便随着优势流位次的增加,城市间联系不断增多,但由于中国城市与人口空间分布的不均衡,网络联系的密度仍明显呈现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不平衡局面。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本文尝试利用“春运”人口流动数据来进行中国城市网络结构分析,对城市网络构建和测度进行了一次新尝试,并得到以下结论:

1) 城市网络结构中蕴藏位序-规模规律。中国城市网络中各城市节点对外联系度的分布特征,大体遵循了经典的Zipf法则,但并非理想中的帕累托分布,而呈现一种城市间差异相对较小的分布模式,在这一分布模式中,一些中间节点起到重要作用,有效防止了位序-规模曲线过早地收敛,也有效避免了资源与压力向顶层城市的过度集中。

2) 空间距离与城市等级在城市网络联系中发挥支配性作用。上文分析可知,空间距离与城市等级是影响城市对外联系的两大重要因素,但随着优势流位次增加,二者对城市网络的影响作用式微。该现象表明,距离与等级的影响是框架性的,是构建城市网络主干的关键力量,保证了城市网络的层级性与有序性;但同时对于更广泛的联系而言,距离与等级的影响甚微,则有效保证了城市网络的空间自主性与网络交互性。

3) 中国城市网络核心联系与铁路大动脉的空间分布高度吻合。从最大优势流的空间表达上看,中国城市网络“两横三纵”的核心联系结构与铁路网骨架线吻合程度极高。“两横三纵”的城市网络格局纵贯南北、联通东西,基本串联了中国重要的城市和地区,是中国城市联系的骨架,很好地沟通起经济发达的东部、南部和欠发达的西北内陆边疆的联系,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重要意义。

4) 东部地区城市网络联系更密切、西部相对疏松。从整体上看,城市间联系主要集中的东部,而西部地区联系则向相对疏松,大体以传统的胡焕庸线为界,但沿兰新线联系束的存在似乎撕裂了这一界限,促进城市联系向西部延伸。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联系束上尚缺少区域和次区域中心城市,兰州、西宁和乌鲁木齐市等城市的对外联系能力需要加强。

5) 东北地区城市缺乏区域性中心,城市联系形成带状网络。对于胡焕庸线以东地区而言,唯独东北地区缺少区域性中心,而呈现为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四城市分庭抗礼的局势,这与东北地区城市联系受行政区划分割的影响严重、城市间跨省联系微弱息息相关。

3.2 讨论

除以上发现性的结论外,提出两个探索性的问题:带状区域发展或许将成为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流行模式和中坚力量。从上海至四川攀枝花,在东西绵延超过3 000 km的长江沿江地带,涵盖了上海1个国家级中心城市、苏州等4个区域级中心城市以及南京等11个次区域级中心城市,形成了一个中心城市密集带。虽然东北地区缺少区域级中心城市,但是以哈、长、沈、大为核心,形成了明显的带状发展区域。再加上之前的“两横三纵”结构,我们不难发现,带状区域的发展态势正在网络联系方面有所展现,或许将成为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流行模式和中坚力量。 华北与华南地区的“灯下黑”现象值得警惕。这一现象既反映其高级别中心城市的统治性较强(往往是国家层面),同时也反映了城市网络发展中的“断层”现象,即缺少起到承接作用与区域平衡作用的中间节点,这种现象的结果是核心城市规模不断膨胀,造成严重的大城市病,而周边其他城市的发展资源和机会不断被剥夺,发展能力受限。解决这一问题或许应通过核心城市的功能扩散来实现。

本文由于数据获取限制,所采集的春运人口流动数据为二进制数据,并非真正的人口流动数量,使研究深度受限,但分析结果和过程表明,二进制数据也颇具研究价值。另外,基于研究视角的不同、受限于所选数据的局限性,本文所提出的中国城市层级结构与已有的基于其他途径所建构的城市层级体系不完全一致,例如南京、沈阳这一传统意义上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在本文中被“降级”,邯郸等一些城市被“升级”。最后,由于数据限制,春运客流没有分门别类,其组成的复杂性没有被充分讨论,这会涉及到以春运人口流动架构的中国城市网络的形成机制。以后研究将在此3个方面进一步完善。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马学广,李贵才.

世界城市网络研究方法论

[J].地理科学进展, 2012,31(2): 255-263.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2.02.015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多国公司逐渐确立了其经济全球化主要组织载体的地位以及国家决策权向城市的分散,国家作为独立的经济单元的重要性下降,国际竞争日渐被具体化为以城市为核心的区域间的竞争;城市作为经济单元的重要性迅速上升,成为全球治理体系中的重要行动者。作为全球经济的组织节点,世界城市按其在全球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与地位的不同而构成具有一定经济控制能力和社会经济联系的网络体系。世界城市网络研究立足于世界/全球城市和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城市间关系研究,经由基础设施、企业组织和社会文化等多个研究途径,以定量化的分析方式揭示了世界城市间的关系并探讨了世界城市网络形成的多重动力机制,是学术界对当代交通和通讯技术变革、企业组织变革及全球治理方式变革等对世界城市发展所施加影响的积极回应。最后,本文从城际关系秩序、空间组织逻辑、关系型数据的生产和获取、空间尺度和城市经济类型对城市网络的影响等5个方面探讨了世界城市网络研究对中国相关领域研究的借鉴和启示。

[Ma Xueguang, Li Guicai.

Research methods for world city network and relevant inspirations.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2,31(2):255-263.]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2.02.015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多国公司逐渐确立了其经济全球化主要组织载体的地位以及国家决策权向城市的分散,国家作为独立的经济单元的重要性下降,国际竞争日渐被具体化为以城市为核心的区域间的竞争;城市作为经济单元的重要性迅速上升,成为全球治理体系中的重要行动者。作为全球经济的组织节点,世界城市按其在全球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与地位的不同而构成具有一定经济控制能力和社会经济联系的网络体系。世界城市网络研究立足于世界/全球城市和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城市间关系研究,经由基础设施、企业组织和社会文化等多个研究途径,以定量化的分析方式揭示了世界城市间的关系并探讨了世界城市网络形成的多重动力机制,是学术界对当代交通和通讯技术变革、企业组织变革及全球治理方式变革等对世界城市发展所施加影响的积极回应。最后,本文从城际关系秩序、空间组织逻辑、关系型数据的生产和获取、空间尺度和城市经济类型对城市网络的影响等5个方面探讨了世界城市网络研究对中国相关领域研究的借鉴和启示。
[2] Choi J H, Barnett G A, Chon B S.

Comparing world city networks: A network analysis of internet backbone and air transport intercity linkages

[J]. Global Networks, 2006, 6(6): 81-99.

https://doi.org/10.1111/j.1471-0374.2006.00134.x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Abstract The research looks at the structure of the Internet backbone and air transport networks between 82 cities in 2002, using Internet backbone bandwidth and air passenger traffic data. Centrality measures on individual city's hierarchy in the Internet and in the air traffic networks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London in the most dominant position in both networks. A quadratic assignment procedure (QAP) showed a structural equivalence between two systems. The division and membership of the clusters in both networks also showed similarity; both networks had a strongly cohesive North American-European cluster with the London-New York dyad as the strongest linkage in the global flow of information and people.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current trends in Internet infrastructure concentration reproduce and maintain global inequality and hierarchy among world cities.
[3] Derudder B, Devriendt L, Witlox F.

Flying where you don't want to go: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hubs in the global airline network

[J]. Tijdschrift voor Economische en Sociale Geografie, 2007, 98(3): 307-324.

https://doi.org/10.1111/j.1467-9663.2007.00399.x      URL      摘要

This paper aims to contribute to the literature on the rise of so-called 'network cities' through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hubs in the global airline network. Standard airline databases do not feature the actual routes flown by passengers, and therefore, a new and previously untapped database is introduced. The employed data are transnational and feature origin/destination statistics with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n intermediate stops (if any), which allows a thorough assessment of hub structures in the global airline network. The first part of the empirical analysis presents a threefold hub assessment, i.e. (i) an overview of the major hubs in absolute terms, (ii) a similar overview of hubs in relative terms, and (iii) a measure that focuses on the number of cities that make intense use of a hub. The second part of the empirical analysis focuses on some aspects of the spatiality of hub-and-spoke organisation. This is achieved through an examination of the proportion of 'regional' hub passengers and some notable case studies. Copyright (c) 2007 by the Royal Dutch Geographical Society KNAG.
[4] Derudder B, Witlox F.

Mapping world city networks through airline flows: Context, relevance, and problems

[J].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2008, 16(5):305-312.

https://doi.org/10.1016/j.jtrangeo.2007.12.005      URL      Magsci      摘要

@article{430775, author = {Derudder, Ben and Witlox, Frank}, issn = {0966-6923}, journal =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language = {eng}, number = {5}, pages = {305--312}, title = {Mapping world city networks through airline flows: context, relevance, and problems}, volume = {16}, year = {2008}, }
[5] Malecki E J.

The economic geography of the internet's infrastructure

[J]. Economic Geography, 2002, 78(4): 399-424.

https://doi.org/10.1111/j.1944-8287.2002.tb00193.x      URL      摘要

Abstract: The Internet is perhaps the defining technology of the emerging twenty-first century.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infrastructure that comprises the &ldquo;network of networks&rdquo; and the spatial patterns that have emerged in the Internet's short existence. In its brief history, the Internet has manifested a tentative relationship with the urban hierarchy. This relationship is tracked over a four-year period (1997 to 2000), during which firms made massive investments in new fiber-optic lines and upgrades. A global bias of Internet backbone networks toward world cities is evident, and it is tempered only slightly by a set of urban areas that serve as interconnection points between backbone networks. Interconnection is both critical to the functioning of the Internet and the source of its greatest complications.
[6] 董超,修春亮,魏冶.

基于通信流的吉林省流空间网络格局

[J].地理学报,2014,69(4):510-519.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404007      URL      Magsci      摘要

基于实际发生的信息流研究流空间网络格局是一种新的尝试.以吉林 省县级以上地方为研究单元,以各地间固定电话通话时长为原始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C-Value和D-Value层级分析法、优势流分析法、最小生成 树法对吉林省流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吉林省流空间是以长春市为中心,长春市、延吉市、通化市、公主岭市为主导型城市,吉林市、白城市、白山市、 辽源市、松原市、四平市为次级主导型城市,其他城市为从属型城市的层级化网络结构;行政区划在流空间格局中发挥基本的影响作用;以长春市为“单中心”的流 空间特征明显,吉林省并无明显的次中心作用,长春市与吉林市流空间联系并不紧密,与传统认识和意愿有所不同;公主岭市和敦化市在吉林省流空间格局中占有重 要地位,公主岭市倾向于融入长春城市圈,敦化市在吉林省东部空间网络格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两市的区域联通功能亟待挖掘;四平市和梨树县流空间联系紧密, 适宜同城化发展.

[Dong Chao, Xiu Chunliang, Wei Ye.

Network structure of ‘space of flows’ in Jilin Province based on telecommunication flows.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4,69(4):510-519.]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404007      URL      Magsci      摘要

基于实际发生的信息流研究流空间网络格局是一种新的尝试.以吉林 省县级以上地方为研究单元,以各地间固定电话通话时长为原始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C-Value和D-Value层级分析法、优势流分析法、最小生成 树法对吉林省流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吉林省流空间是以长春市为中心,长春市、延吉市、通化市、公主岭市为主导型城市,吉林市、白城市、白山市、 辽源市、松原市、四平市为次级主导型城市,其他城市为从属型城市的层级化网络结构;行政区划在流空间格局中发挥基本的影响作用;以长春市为“单中心”的流 空间特征明显,吉林省并无明显的次中心作用,长春市与吉林市流空间联系并不紧密,与传统认识和意愿有所不同;公主岭市和敦化市在吉林省流空间格局中占有重 要地位,公主岭市倾向于融入长春城市圈,敦化市在吉林省东部空间网络格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两市的区域联通功能亟待挖掘;四平市和梨树县流空间联系紧密, 适宜同城化发展.
[7] 宋伟,李秀伟,修春亮.

基于城际航空客流的中国城市层级结构分析

[J].地理研究,2008,27(4):918-926.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2008.04.020      URL      [本文引用: 3]      摘要

基于1995、2000和2003三个年份的航空客运统计数据,分析中国城际航空客流的结构,并以优势流(dominant flow)方法为主,辅以距离平方和聚类法,分析中国主要城市在国内客运航空网络中的层级及其变化。研究表明,通过航空客运方式产生的空间联系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在航空网络的重要性方面落后于西部,北京、上海、广-深3个顶点组成全国航空网络的主干;从主导航空客流角度观察,自1995至2003年,一个高度集中的城市层级在3个全国性中心的控制下形成和发展,航空客运网络层级体系中的顶层结构业已清晰,而以下各层次的结构尚处于分化发展之中。

[Songwei, Li Xiuwei,

Xiu Chunliang. Patterns of spatial interaction and hierarchical structure of Chinese cities based on intercity air passenger flows.

Geographical Research,2008,27(4):918-926. ]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2008.04.020      URL      [本文引用: 3]      摘要

基于1995、2000和2003三个年份的航空客运统计数据,分析中国城际航空客流的结构,并以优势流(dominant flow)方法为主,辅以距离平方和聚类法,分析中国主要城市在国内客运航空网络中的层级及其变化。研究表明,通过航空客运方式产生的空间联系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在航空网络的重要性方面落后于西部,北京、上海、广-深3个顶点组成全国航空网络的主干;从主导航空客流角度观察,自1995至2003年,一个高度集中的城市层级在3个全国性中心的控制下形成和发展,航空客运网络层级体系中的顶层结构业已清晰,而以下各层次的结构尚处于分化发展之中。
[8] Taylor P J, Catalano G,

Walker D R F. Measurement of the world city network

[J]. Urban Studies, 2002, 39(13): 2367-2376.

https://doi.org/10.1080/0042098022008001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describe the construction of a set of data that can be used to measure intercity relations. Building on a specification of the world city network as an 'interlocking network' in which business service firms play the crucial role in network formation, information is gathered from global service firms about the size of their presence in a city and about any 'extra-territorial' functions of their offices. This information is converted into data to provide the 'service value' of a city for a firm's provision of its service in a 316 (cities) X 100 (firms) matrix. These data are used to measure the global network connectivity of the cities. In an initial analysis,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a simple correlation exercise that shows New York and London to be `exceptions' rather than 'exemplars' amongst contemporary world cities.
[9] 赵渺希,刘铮.

基于生产性服务业的中国城市网络研究

[J].城市规划,2012, (9):23-38.

URL      摘要

借鉴世界城市网络(WCN)的概念框架,从三个层面分析了中国大陆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城市网络体系。基于中国城市网络(CCN)的计算结果,研究认为: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区位竞争不再仅依赖于线性地拓展腹地赢取空间垄断地位,而是以网络化的布局模式在核心城市设立分支机构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在城市节点层面,上海、北京成为主要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城市,沿海的城市群则成为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集聚区域,内地的大部分城市处于生产性服务业链接程度相对较低的外围;在城市网络层面,城市之间关联网络中的首位效应(北京—上海的关联)非常明显,三大城市群中核心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之间的网络构成了中国大陆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核心链接。

[Zhao Miaoxi, Liu Zheng.

Research on China’s city network based on production service industry.

Urban Planning,2012,(9):23-38.]

URL      摘要

借鉴世界城市网络(WCN)的概念框架,从三个层面分析了中国大陆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城市网络体系。基于中国城市网络(CCN)的计算结果,研究认为: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区位竞争不再仅依赖于线性地拓展腹地赢取空间垄断地位,而是以网络化的布局模式在核心城市设立分支机构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在城市节点层面,上海、北京成为主要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城市,沿海的城市群则成为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集聚区域,内地的大部分城市处于生产性服务业链接程度相对较低的外围;在城市网络层面,城市之间关联网络中的首位效应(北京—上海的关联)非常明显,三大城市群中核心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之间的网络构成了中国大陆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核心链接。
[10] 王娟,李丽,赵金金,.

基于国际酒店集团布局的中国城市网络连接度研究

[J].人文地理,2015,30(1):148-15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截至2013年5月,世界酒店业300强中在中国形成网络化经营的20家国际酒店集团已在我国221个城市有布局。不同于以泰勒为代表的基于跨国生产性服务企业布局的城市连接度研究,本文以消费性服务企业中的国际酒店业在华布局为研究切入点,通过城市网络连接度测度发现:第一,我国酒店业城市网络已形成以上海、北京、杭州、西安为中心的层级体系,上海已具备成为国际酒店业首位城市和世界级旅居城市的条件;第二,在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经济区域中,基于国际酒店集团服务价值判定的区内和区际城市连接度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长三角地区连接度总和与均值最高;第三,在酒店业的全球生产网络中,中国城市的酒店业布局具有品牌层次的低端锁定特征,中心性和总部经济效应有待提高。

[Wang Juan, Li Li,

Zhao Jinjin et al. A city network analysis based on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international hotel groups in China.

Human Geography,2015,30(1):148-15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截至2013年5月,世界酒店业300强中在中国形成网络化经营的20家国际酒店集团已在我国221个城市有布局。不同于以泰勒为代表的基于跨国生产性服务企业布局的城市连接度研究,本文以消费性服务企业中的国际酒店业在华布局为研究切入点,通过城市网络连接度测度发现:第一,我国酒店业城市网络已形成以上海、北京、杭州、西安为中心的层级体系,上海已具备成为国际酒店业首位城市和世界级旅居城市的条件;第二,在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经济区域中,基于国际酒店集团服务价值判定的区内和区际城市连接度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长三角地区连接度总和与均值最高;第三,在酒店业的全球生产网络中,中国城市的酒店业布局具有品牌层次的低端锁定特征,中心性和总部经济效应有待提高。
[11] Beaverstock J V.

Transnational elites in global cities: British expatriates in Singapore’s financial district

[J]. Geoforum, 2002, 33(4): 525-538.

https://doi.org/10.1016/S0016-7185(02)00036-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ABSTRACT Skilled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is as an important process of both contemporary globalization and the global city. The establishment of a transnational elite of expatriate labour in international finance plays a vital part in the accumulation of capital withi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res (IFCs). Expatriate labour has become a major determinant of the IFC, creating financial capital through complex social relations, knowledge networks, practices and discourses. The principal argument being made in this paper is that expatriates are major agents in the accumulation and transfer of financial knowledge in the IFC, and that such processes are undertaken through expatriate global鈥搇ocal knowledge networks and other social practices.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major parts. Following a discussion of transnational elites as expatriates in global cities, which also conceptualises their contribution to the spatialization of financial knowledge networks, the empirical study investigates the working, social and cultural knowledge networks and practices of British expatriates in Singapore. Finally, the paper revisits the conceptual work on transnational elites and suggests that expatriates were deeply embedded in global鈥搇ocal relations in the workplace and the business/social sphere through interaction with local `western educated/experienced' Singaporeans, but were disembedded from the local in the home and other household social spaces due to the invisibility of the local population in their interactions. Both th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es suggests that expatriates are flow in the Castellian spatial logic of the network society.
[12] Scott S.

Transnational exchanges amongst skilled British migrants in Paris

[J]. Population, Space and Place, 2004, 10(5): 391-410.

https://doi.org/10.1002/psp.345      URL      摘要

Abstract The transnational literature encompasses a bewildering array of immigrant groups and covers a diverse range of issues. Having said this, migration researchers have tended to ignore skilled immigrants and the everyday transnational communities and networks that they form. The paper addresses this research gap through an in-depth,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British expatriates in Ile-de-France – based upon 36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and ten months of Paris-based fieldwork. The paper draws attention to a number of different transnational lifestyles and advances a six-pronged typology to encapsulate this diversity. It then highlights three prominent themes that appear to underpin transnational social and cultural exchange, relating to a ‘concern’ amongst expatriates with key events in the UK, to a desire to keep in ‘contact’ with friends and relatives still living there, and to the need for the occasional British cultural ‘comfort’. The paper then goes on to explore the world city lifestyle typology in greater depth. It shows how transnationalism is contingent upon a variety of social fissures, including gender, generation, life-stage, socio-professional status and length of stay overseas. These variables impact upon the scale, scope, nature and importance of transnational exchange, and in recognition of such diversity the paper calls for a nuanced view of skilled transmigrants. More particularly, it argues that the term expatriate may actually only apply to a particular economic-based migrant community rather than skilled world city populations as a whole. Copyright 08 2004 John Wiley & Sons, Ltd.
[13] Taylor P J.

The new geography of global civil society: NGOs in the world city network

[J]. Globalizations, 2004, 1(2): 265-277.

https://doi.org/10.1080/147477304200030860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yearbooks has emphasized a north-west European bias. This has been taken to imply that global civil society is but a pale geographical shadow of the power concentrations in global economy and governance. Using an interlocking network model and data on 74 global NGOs with offices across 178 cities, NGO connectivity values for cities show that there is a ‘global South’, especially sub-Saharan African, geographical bias. Nairobi is the most connected world city with respect to NGO activities. This marked contrast to recent received wisdom implies a diffuse network power relationship. To the extent that global NGOs reveal the new geography of global civil society in a space of flows, these results support a positive interpretation for NGOs contributing to an emancipatory global agenda.
[14] 甄峰,王波,陈映雪.

基于网络社会空间的中国城市网络特征——以新浪微博为例

[J].地理学报,2012,67(8):1031-1043.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信息技术影响下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变化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以新浪微博为例, 从网络社会空间的角度入手, 对中国城市网络发展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微博社会空间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网络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关系与层级区分, 城市的网络连接度与城市等级表现出了相对一致性。根据城市网络层级与网络联系强度, 东部、中部、西部3 大区域板块的网络联系差异明显, 东部地区内部的联系, 以及东部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联系几乎构成当前网络体系中的全部。城市网络呈现出分层集聚现象, 具体表现为“三大四小”发展格局, 即京津冀区域、珠三角区域、长三角区域、成渝地区、海西地区、武汉地区、东北地区。高等级城市在整个城市网络中处于绝对支配地位, 北京以突出的优势成为全国性的网络联系中心, 而上海、广州、深圳则成为全国性的网络联系副中心。

[Zhen Feng, Wang Bo, Chen Yingxue.

China’s city network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social network space: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Sina Micro-blog.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2,67(8):1031-1043.]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信息技术影响下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变化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以新浪微博为例, 从网络社会空间的角度入手, 对中国城市网络发展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微博社会空间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网络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关系与层级区分, 城市的网络连接度与城市等级表现出了相对一致性。根据城市网络层级与网络联系强度, 东部、中部、西部3 大区域板块的网络联系差异明显, 东部地区内部的联系, 以及东部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联系几乎构成当前网络体系中的全部。城市网络呈现出分层集聚现象, 具体表现为“三大四小”发展格局, 即京津冀区域、珠三角区域、长三角区域、成渝地区、海西地区、武汉地区、东北地区。高等级城市在整个城市网络中处于绝对支配地位, 北京以突出的优势成为全国性的网络联系中心, 而上海、广州、深圳则成为全国性的网络联系副中心。
[15] 陈映雪,甄峰,王波,.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中国城市网络信息空间结构

[J].经济地理, 2013,33(4):56-63.

URL      摘要

认知信息空间中城市网络的组织与结构特征,对预测在网络信息技术影响下的区域城市体系动态演化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引入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尝试探究基于微博信息空间的城市网络中不同节点的中心性与对等性,网络整体的一致性以及区域城市组团模式。以51个城市组成的中国主干城市网络为例,研究表明信息空间的城市网络与实体空间中经济网络、交通网络的高密度聚集区地理分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时,信息空间城市网络的整合一致性高、分支少等结构特征,又体现出信息空间的虚实复合性特征。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提供了信息空间城市网络结构的重要甄别途径。与其他分析手段有机结合,以获得更加系统和动态的测度结果将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Chen Yingxue, Zhen Feng,

Wang Bo et al. Chinese city network structure in the cyberspace based on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Economic Geography, 2013,33(4):56-63.]

URL      摘要

认知信息空间中城市网络的组织与结构特征,对预测在网络信息技术影响下的区域城市体系动态演化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引入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尝试探究基于微博信息空间的城市网络中不同节点的中心性与对等性,网络整体的一致性以及区域城市组团模式。以51个城市组成的中国主干城市网络为例,研究表明信息空间的城市网络与实体空间中经济网络、交通网络的高密度聚集区地理分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时,信息空间城市网络的整合一致性高、分支少等结构特征,又体现出信息空间的虚实复合性特征。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提供了信息空间城市网络结构的重要甄别途径。与其他分析手段有机结合,以获得更加系统和动态的测度结果将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16] 隋正伟,邬伦,刘瑜.

基于签到数据的城市间交互网络研究

[J].地理与地理信信息科学,2013,29(6):1-5.

https://doi.org/10.7702/dlydlxxkx20130601      URL      摘要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及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服务的迅猛发展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海量精度高、范围广的数据,这为研究人类行为模式及由此产生的城市间交互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该文利用带有位置的签到数据,通过提取个体在城市间的移动轨迹构建了中国城市间交互网络,并通过复杂网络理论与方法对城市间交互网络的基本特征和区域结构空间格局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中国城市间交互网络呈现小世界特性和区域化结构状态,由于城市规模分布不同造成了城市间交互强度的幂律分布特征,中国城市体系形成了8个国家级城市区域和21个省级地方城市区域的总体格局,区域边界与行政边界呈现了高度的吻合。

[Sui Zhengwei, Wu Lun, Liu Yu.

Study on interactive network among Chinese cities based on the check-in dataset. Geography and

Geo-Information Science,2013,29(6):1-5.]

https://doi.org/10.7702/dlydlxxkx20130601      URL      摘要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及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服务的迅猛发展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海量精度高、范围广的数据,这为研究人类行为模式及由此产生的城市间交互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该文利用带有位置的签到数据,通过提取个体在城市间的移动轨迹构建了中国城市间交互网络,并通过复杂网络理论与方法对城市间交互网络的基本特征和区域结构空间格局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中国城市间交互网络呈现小世界特性和区域化结构状态,由于城市规模分布不同造成了城市间交互强度的幂律分布特征,中国城市体系形成了8个国家级城市区域和21个省级地方城市区域的总体格局,区域边界与行政边界呈现了高度的吻合。
[17] 熊丽芳,甄峰,王波,.

基于百度指数的长三角核心区城市网络特征研究

[J].经济地理,2013,33(7):67-7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全球化和信息化影响下的城市网络研究是近十几年来城市与区域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借助百度指数,获取2009和2012年长三角两两城市间的用户关注度数据,通过计算模拟城市信息流,分析长三角城市网络的时空演变。对比研究发现:①城市网络层级变动大,但上海依然是网络的绝对核心;②城市网络结构逐渐优化:由以南京、上海、杭州和宁波为支撑节点的“Z”型,发展到以扬州、南通、南京、上海、杭州和宁波为支撑节点的“8”字型,越来越多的城市融入成长为网络中的重要节点;③城市网络内部稳定性日趋增强:各城市信息联系总量增加,但年际变化减小。进一步研究表明,基于百度指数的区域城市网络时空变化受经济发展基础、城市功能定位、大事件效应以及城市网络营销等因素的影响。

[Xiong Lifang, Zhen Feng,

Wang Bo et al. The research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Core Area’s city network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Baidu index.

Economic Geography, 2013,33(7):67-7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全球化和信息化影响下的城市网络研究是近十几年来城市与区域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借助百度指数,获取2009和2012年长三角两两城市间的用户关注度数据,通过计算模拟城市信息流,分析长三角城市网络的时空演变。对比研究发现:①城市网络层级变动大,但上海依然是网络的绝对核心;②城市网络结构逐渐优化:由以南京、上海、杭州和宁波为支撑节点的“Z”型,发展到以扬州、南通、南京、上海、杭州和宁波为支撑节点的“8”字型,越来越多的城市融入成长为网络中的重要节点;③城市网络内部稳定性日趋增强:各城市信息联系总量增加,但年际变化减小。进一步研究表明,基于百度指数的区域城市网络时空变化受经济发展基础、城市功能定位、大事件效应以及城市网络营销等因素的影响。
[18] Freeman L C.

Centrality in social networks: conceptual clarification

[J]. Social Networks,1979, 1(3): 215-239.

[本文引用: 1]     

[19] 程开明,庄艳杰.

城市体系位序-规模特征的空间计量分析——以中部地区地级以上城市为例

[J].地理科学,2012,32(8):905-91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的城市快速发展并引起广泛关注。为增进对中部地区城市体系发展规律的认识,根据1985~2009年城市人口数据,利用非参数密度估计方法得到该地区地级以上城市的Kernel密度图,发现城市规模的核密度曲线不断右移,城市整体规模日益扩大;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对该地区地级以上城市的位序-规模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城市间的空间依赖性使空间滞后模型估计的Zipf指数值比OLS估计结果要小,表明考虑空间效应的城市体系规模分布更为集中。随后进一步解析空间依赖性影响城市规模结构演化的内在机制,认为要素集聚、产业调整和创新扩散等造成的空间相互作用提供了空间依赖性赖以存在的基础,影响城市体系的演化和位序-规模变动,使城市体系规模分布更趋均衡。结论对于明晰城市在区域城市体系中的定位,确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具有参考价值。

[Cheng Kaiming, Zhuang Yanjie.

Spatial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the rank-size rule for urban system: a case of prefectural-level cities in China’s middle area.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12,32(8):905-91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的城市快速发展并引起广泛关注。为增进对中部地区城市体系发展规律的认识,根据1985~2009年城市人口数据,利用非参数密度估计方法得到该地区地级以上城市的Kernel密度图,发现城市规模的核密度曲线不断右移,城市整体规模日益扩大;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对该地区地级以上城市的位序-规模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城市间的空间依赖性使空间滞后模型估计的Zipf指数值比OLS估计结果要小,表明考虑空间效应的城市体系规模分布更为集中。随后进一步解析空间依赖性影响城市规模结构演化的内在机制,认为要素集聚、产业调整和创新扩散等造成的空间相互作用提供了空间依赖性赖以存在的基础,影响城市体系的演化和位序-规模变动,使城市体系规模分布更趋均衡。结论对于明晰城市在区域城市体系中的定位,确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具有参考价值。
[20] 杨宇,董雯,刘毅,.

基于交通视角的新疆城市等级体系演变研究

[J].经济地理,2011, 31(4):591-598.

URL      摘要

通过主成分分析、集中度系数、非均衡系数以及改进的重力模型对新疆各城市的交通运输综合水平、复合流量的集中程度和基于复合流量的城市引力及引力节点分析,得出结论:①1985—2005年新疆城市交通运输综合水平变化明显,国道和北疆铁路沿线城市发展水平较高,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主要集中在南疆,且比较分散;②集中度系数波动明显,乌鲁木齐、克拉玛依、昌吉、阿克苏等城市对新疆客货流影响较大,而区域非均衡系数较低,呈现明显缩减的趋势;③受绿洲城镇发育程度和自然地理条件影响,各等级节点数量变化不大。乌鲁木齐、克拉玛依、昌吉、石河子在不同年份对新疆各城市的影响较为明显,节点等级较高。④基于交通视角的城市体系呈现出交通运输中心区域不断强化,二级节点城市变化明显,经过20年的演变,基本形成了以乌鲁木齐都市圈为核心,以石河子为次级中心,以喀什和米泉为三级中心,以克拉玛依、伊宁、乌苏、库尔勒为重要节点的城市体系。

[Yang Yu, Dong Wen,

Liu Yi et al. Analysis of evolvement of hierarchical system of cities in Xinjiang based on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vision.

Economic Geography, 2011, 31(4):591-598.]

URL      摘要

通过主成分分析、集中度系数、非均衡系数以及改进的重力模型对新疆各城市的交通运输综合水平、复合流量的集中程度和基于复合流量的城市引力及引力节点分析,得出结论:①1985—2005年新疆城市交通运输综合水平变化明显,国道和北疆铁路沿线城市发展水平较高,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主要集中在南疆,且比较分散;②集中度系数波动明显,乌鲁木齐、克拉玛依、昌吉、阿克苏等城市对新疆客货流影响较大,而区域非均衡系数较低,呈现明显缩减的趋势;③受绿洲城镇发育程度和自然地理条件影响,各等级节点数量变化不大。乌鲁木齐、克拉玛依、昌吉、石河子在不同年份对新疆各城市的影响较为明显,节点等级较高。④基于交通视角的城市体系呈现出交通运输中心区域不断强化,二级节点城市变化明显,经过20年的演变,基本形成了以乌鲁木齐都市圈为核心,以石河子为次级中心,以喀什和米泉为三级中心,以克拉玛依、伊宁、乌苏、库尔勒为重要节点的城市体系。
[21] 薛俊菲.

基于航空网络的中国城市体系等级结构与分布格局

[J].地理研究,2008, 27(1):23-32.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2008.01.003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航空运输已成为客货流动的重要交通工具和影响城镇体系的重要因素,城市在全球或国家航空网络中的地位直接反映了城市在全球或国家城市体系中所处的等级.由结点(航空港)和连接线(航线)所组成的航空网络代表了城市的空间可达性,直观地反映出国家城市体系的等级结构与分布格局.本文收集了目前中国14家主要航空公司的航线数据,经相关分析证明航空网络中城市的航线数量与城市体系的规模等级基本上呈正相关趋势;在此基础上,通过基于航线图的航空网络分析,运用图表判别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将中国128个通航城市划分为全国性中心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次区域中心城市和一般地方性中心城市四个等级,从航空网络的独特视角揭示了开放条件下中国城市体系等级结构与分布格局.

[Xue Junfei.

Hierarchical structure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Chinese urban system based on aviation network.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8, 27(1):23-32.]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2008.01.003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航空运输已成为客货流动的重要交通工具和影响城镇体系的重要因素,城市在全球或国家航空网络中的地位直接反映了城市在全球或国家城市体系中所处的等级.由结点(航空港)和连接线(航线)所组成的航空网络代表了城市的空间可达性,直观地反映出国家城市体系的等级结构与分布格局.本文收集了目前中国14家主要航空公司的航线数据,经相关分析证明航空网络中城市的航线数量与城市体系的规模等级基本上呈正相关趋势;在此基础上,通过基于航线图的航空网络分析,运用图表判别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将中国128个通航城市划分为全国性中心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次区域中心城市和一般地方性中心城市四个等级,从航空网络的独特视角揭示了开放条件下中国城市体系等级结构与分布格局.
[22] 杨国良,张捷,艾南山,.

旅游流齐夫结构及空间差异化特征——以四川省为例

[J].地理学报,2006,61(12):1281-1289.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6.12.005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借用Zipf指标和差异度指标,采取由"假设"到"论证"的研究方法证明旅游流规模结构符合Zipf法则.以1996年至2004年四川省国内旅游统计数据为样本,研究了旅游流的规模等级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国内旅游流规模结构符合Zipf定律,具有分段特征,用回归拟合可进一步分析各标度区的内部结构特点.标度区可分为有效标度区和无效标度区两种类型.从四川省旅游业的发展情况看,旅游流规模结构中无效标度区的空间分布面积逐渐减少,而有效标度区面积正在逐步扩大.Zipf参数可以用来进行标度区分段,分析有效标度区的内部结构和旅游流总体结构体系的变化规律;对不满足Zipf法则的分段区域,则用均衡度和差异度分析其内部结构的差异化程度.用Zipf参数分析有效标度区,用均衡度和差异度指标分析无效标度区旅游流规模结构所得结果既与客观实际相符合,同时又能更清晰地反映该结构的标度分段特征、各标度区内部的差异化程度以及历年所发生的结构分布变化规律,这对丰富旅游流的分析方法具有重要价值.

[Yang Guoliang, Zhang Jie,

Ai Nanshan et al. Zipf structure and difference degree of degree of tourist flow size system: A case study of Sichuan Province.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6,61(12):1281-1289.]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6.12.005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借用Zipf指标和差异度指标,采取由"假设"到"论证"的研究方法证明旅游流规模结构符合Zipf法则.以1996年至2004年四川省国内旅游统计数据为样本,研究了旅游流的规模等级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国内旅游流规模结构符合Zipf定律,具有分段特征,用回归拟合可进一步分析各标度区的内部结构特点.标度区可分为有效标度区和无效标度区两种类型.从四川省旅游业的发展情况看,旅游流规模结构中无效标度区的空间分布面积逐渐减少,而有效标度区面积正在逐步扩大.Zipf参数可以用来进行标度区分段,分析有效标度区的内部结构和旅游流总体结构体系的变化规律;对不满足Zipf法则的分段区域,则用均衡度和差异度分析其内部结构的差异化程度.用Zipf参数分析有效标度区,用均衡度和差异度指标分析无效标度区旅游流规模结构所得结果既与客观实际相符合,同时又能更清晰地反映该结构的标度分段特征、各标度区内部的差异化程度以及历年所发生的结构分布变化规律,这对丰富旅游流的分析方法具有重要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