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购物中心时空演变及对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
张小英, 巫细波

Spatial-temporal Evolution of Malls in Guangzhou City and Its Impact on Urban Commercial Spatial Structure
Xiaoying Zhang, Xibo Wu
表5 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调整与城市商业空间布局发展关系
Table 5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space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urban commercial spatial structure in Guangzhou
广州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过程[25] 城市商业中心空间布局特征
广州城始建至改革开放以前 单核点状结构阶段。围绕中心城“摊大饼”式向外拓展,主要向东西向拓展。
改革开放至2000年 带状组团式结构阶段。形成以旧城区为依托,以珠江河道和城市干道为轴线,以“云山珠水”自然格局为基础的组团式空间结构。 以北京路步行街、上下九步行街等为市级商业中心。
2000~2005年 多中心网络式结构阶段。2000年广州实行了行政区划,将番禺、花都撤市设区,拓展了广州城市发展空间。《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提出了“东进、西联、南拓、北优”的重塑空间发展战略,实现从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重点向东、向南两方向拓展,规划建设珠江新城和天河中心商务区等。 在北京路步行街、上下九步行街等传统商业中心地位进一步强化,以购物中心、百货店为代表大型商业设施进驻;在城市新的发展轴上新建部分商业设施,如天河路商圈进驻了天河城、正佳广场等购物中心,逐步成为区域性商业中心地位。
2006~2010年 2006年,广州市委九代会在原来“东进、西联、南拓、北优”“八字方针”的基础上,提出了“中调”的战略。以2010年举办亚运会为契机,广州全力打造城市新的发展轴线,珠江新城、亚运新城等新区快速发展,多中心组团式的网络型城市结构框架已见雏形。 天河路商业中心地位进一步强化,与北京路步行街、上下九步行街等传统商业中心共同构成市级商业中心,在白云新城、花都新华、番禺万博等地出现了新的区域性商业中心。
2011~2013年 2012年,广州市政府公布的《城市功能布局规划》提出建设“一个都会区、两个新城区和三个副中心”的空间布局,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型城市空间结构进一步深化发展。 随着人口郊区化和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郊区商业发展潜力凸显,如萝岗科学城、增城新塘、花都新华等城市新区的商业中心地位逐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