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6 , 36 (4): 540-547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6.04.007

Orginal Article

经济形态演变对海洋海岛生态环境的影响——以美国海峡群岛为例

王辉12, 刘小宇3, 张佳琛3, 王亮2

1. 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29
2.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辽宁 大连 116029
3.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81

Impact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Ocean Islands Through the Economic Evolution:A Case Study of the U.S. Channel Islands

Wang Hui12, Liu Xiaoyu3, Zhang Jiachen3, Wang Liang2

1.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29, Liaoning, China
2.Center for Studies of Marine Econom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29, Liaoning, China
3.College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ourism,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81, Liaoning, China

中图分类号:  F12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0690(2016)04-0540-08

收稿日期: 2016-01-25

修回日期:  2016-02-6

网络出版日期:  2016-07-21

版权声明:  2016 《地理科学》编辑部 本文是开放获取期刊文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科研教学等,但不允许用于商业目的.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01160)、国家旅游局青年旅游专家资助项目(TYETP201412)、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15JJD790038)、大连市科协赴国(境)外参加科技交流活动的项目(803202)资助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王辉(1975-),女,满族,辽宁葫芦岛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地理。E-mail:wanghuiouki@126.com

展开

摘要

海洋海岛生态环境脆弱,一旦遭受破坏难以修复。人类社会历经原始经济时代、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形态的演变影响着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以美国海峡群岛为例,以时间和事件两个维度对海岛生态环境破坏、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进行梳理,侧重于知识经济时代在国家公园管理局管理下的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其中信息知识、生态文明、高新技术是海峡群岛实现生态回归的重要因素。海峡群岛的发展历程和后期的生态修复与管理为其他国家海洋海岛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经济形态演变 ; 人类活动 ; 生态影响 ; 海洋海岛 ; 美国海峡群岛

Abstract

Island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arine ecosystem. The society experienced the evolution of the original human society economy era, agricultural economy era, industrial economy era and knowledge economy era which affects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or human survival. We chose U.S. Channel Islands as an example to straighten out the destru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of the islands, in time and events dimensions, especially focused on the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in the National Park Service. Selected U.S. Channel Island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s. Firstly, there are original residents on the islands, and the islands not only has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integrity, but also the relative independence of the island's original inhabitants of the geographical unit. The Islands have a relatively simple and economic form of continuous change, and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evolution of context are clear. So we can also be easy to describe the problem of it. Secondly, we had repeatedly visited the Channel Islands museum, local museum, maritime museum, the Channel Islands National Park Visitor Center, and collected a lot of data and information; And attended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graduate programs of the Channel Islands as well. Thirdly, we had experienced the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 of the island. The difficulties of the islands large engineering were quite touched, so islands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s a new task faced by the human. Use the case study method, through a lot of literature data analysis and carding detailed the history of the U. S. Channel Islands and their ecological evolution. According to the changing of Channel Islands in the original human society economy era, agricultural economy era, industrial economy era and knowledge economy era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economic form analysis. Make form to explain the event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hannel Islands National Park; and the content and status quo of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for the five islands of Channel Islands National Park. The five islands are San Miguel Island, Santa Rosa Island, Santa Cruz Island, Anacapa Island, Santa Barbara Island. The research focused 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rough the management of the National Park Service in knowledge economy era. Many managements were made for protecting island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lanning: such as establishing all kinds of sea islands reservation; to formulate detailed rules in the park; mobilizing the shore city and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using the Internet to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and making park management plan and so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annel Islands and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Channel Islands in recent years provided a good lesson for other countries.

Keywords: economic evolution ; human activity ; ecological impact ; ocean island ; the United States Channel Islands

0

PDF (578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王辉, 刘小宇, 张佳琛, 王亮. 经济形态演变对海洋海岛生态环境的影响——以美国海峡群岛为例[J]. , 2016, 36(4): 540-547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6.04.007

Wang Hui, Liu Xiaoyu, Zhang Jiachen, Wang Liang. Impact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Ocean Islands Through the Economic Evolution:A Case Study of the U.S. Channel Islands[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6, 36(4): 540-547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6.04.007

人类历史上经历4种经济形态:原始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1]。原始经济经历了200多万年;农业经济经历5 000多年;工业经济经历200多年;知识经济从萌芽到现今的成熟经历70多年。不同国家不同区域在不同时期经历着不同的经济形态演变,英国的工业革命使英国率先进入了工业经济形态,美国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使美国率先进入了知识经济形态[2],这些变革者引导着人类社会经济形态的演变,将先进的经济形态迅速发展并蔓延到全世界。加速度的经济形态演变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也影响着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陆地和海洋(包括海岛)。

美国海峡群岛位于太平洋东海岸,原是大陆的一部分,后经板块运动逐渐与大陆分离形成现今的群岛,在人类经济形态演变中,群岛的生态环境随之发生了沧桑变化。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海峡群岛被划为国家公园所属之后,人类竭尽所能停止一切破坏海岛环境的行为,对群岛进行全面的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除了在20世纪60年代个别灭绝的物种之外,岛上其它独有的动植物种类已基本稳定。选取美国海峡群岛为研究对象原因如下:首先,它是有原始居民的海岛,既有文化历史的完整性,又有海岛地理单元的相对独立性。有着相对简单而又连续的经济形态变化,时空演变脉络清晰,易说明问题;其二,先后多次到访海峡群岛博物馆、地方馆、海事馆、海峡群岛国家公园游客中心,收集大量资料和信息并参与地方高校海峡群岛研究生课程;其三,作为志愿者亲历海岛的生态修复工作,其工程难度之大颇有感触,海岛生态修复目前还是人类面临的新课题。

中国是海陆兼备的国家,拥有18 000 km海岸线,在300×104 km2的国土上,面积0.5 km2以上的岛屿有6 500多个。中国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均与海洋密切相关,海洋和海岛将面临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梳理美国海峡群岛经济形态演变对生态坏境的影响,旨在汲取其经验和教训,确保中国在生态文明体制下海洋海岛的可持续发展。

1 相关概念与地域界定

1.1 经济形态及其演变

经济形态是指对人类文明史上不同历史时期代表当时先进生产力水平的经济活动。原始经济时代,人类是食物的采集者和捕食者,少有意识改造环境,对环境影响不大;200×104 a后,农业经济时代到来,生产力得到较大发展,人类学会培育、驯化植物和动物,发展农业和畜牧业[3~6]。历经5 000多年,改造环境作用突显:开发森林、刀耕火种、破坏草原、盲目开荒,引发的环境问题表现为水土流失、水旱灾害频发和沙漠化;18世纪中叶工业经济时代到来,经历了蒸汽动力时代和电气时代,生产力长足发展,利用和改造自然能力提升,带来系列环境问题,空气质量下降、水污染严重等[7]。知识经济于20世纪40年代萌芽,70年代迅猛发展,21世纪上半叶发展成熟。这个时期面临的环境问题更加复杂,各种环境问题集中突显,人类环境保护意识大幅提高,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成为这一时代的新课题[8]

1.2 地域范围的界定

海峡群岛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西海岸太平洋上,由8个海岛组成,群岛自北至南是San Miguel岛、Santa Rosa岛、Santa Cruz岛、Anacapa岛、Santa Barbara岛、San Nicolas岛、San Catalina岛和San Clemente岛,它们是古代火山爆发后的遗骸,曾经是圣莫尼卡山脉的西边延伸段。大约在50×104 a前,剧烈的海陆变化使这些岛屿逐渐与陆地分离,在海蚀作用下形成现今的海峡群岛。其中前5个岛屿于1980年被划定为海峡群岛国家公园。San Catalina岛距离洛杉矶较近,在经济发展上与腹地城市洛杉矶实现一体化发展,是个环境优美的有居民海岛。San Nicolas和San Clemente岛归美国海军管辖和使用。考虑到数据的易获性和连续性等原因,文中涉及的所有数据均是划入国家公园的5个岛屿,现在他们均是无居民岛屿。该国家公园占地1 009.1 km2,包括5个岛屿及南加州海岸向外延伸的海域部分,从圣巴巴拉市(San Barbara)附近的概念点到洛杉矶附近的圣佩德罗市(San Pedro),公园总部和游客中心位于文图拉市(Ventura)(图1)。

图1   美国海峡群岛地理位置

Fig.1   The loc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Channel Islands

2 海峡群岛经济形态演变与生态环境

2.1 原始经济时代(约200×104 a前)

约13 000~7 000 a B.P.,海平面上升大约40 m( ① 文中数据取自Todd J Braje et al.Channel Islands National Park Archaeological Overview and Assessment. Venture: Department of the Interior:National Park Service, 2010. )。海平面上升对最早的岛民、陆地和海洋景观有极大影响。当时海峡群岛还是一个大岛,不曾分离,海峡群岛的北部海岛森林广泛,海洋生产力很高,是海洋和海岛动植物的庇护所,海洋哺乳动物、鱼类、贝类以及北海峡群岛的海鸟种群极为丰富。12 900 a B.P.,Santa Rosa 岛居住着该岛最古老的人类——Arlington Springs ;12 000~11 500 a B.P.,Santa Rosa 岛和San Miguel岛上人类居住的数量增加;10 500 a B.P.,Santa Cruz岛最早有人类居住;7 500 a B.P.,Santa Rosa 岛形成了最早期村落——Chumash(丘马什)村落[9~11]。大概在50×104 a B.P.,海峡群岛逐渐由一个独立大岛分裂成几个小岛,见证了海峡群岛的板块运动、植被变迁和居民的迁移,海岛生态环境良好,生态破坏较少。

2.2 农业经济时代(18世纪中叶以前)

5 000 a B.P.,Anacapa岛开始有人类居住;4 000 a B.P.,Santa Barbara岛开始有人类移居[12]。之后人类活动一步步扩大,海峡群岛每个岛屿都有人类活动的痕迹。他们乘坐独木舟下海,在船上涂上焦油防止漏水,在海上打鱼并猎捕海豹、海狮和海獭。岛民食物以贝类、深海鱼类、海鲫、橡实、猎物、水禽、矮松子、牧豆树荚为主,另有少数农产品。在生产活动中,男子渔猎,女子采集,老者制造生产工具,青年从事生产劳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自然和谐共处。1542年,西班牙探险家Juan Rodriguez Cabrillo在San Miguel岛登陆,打破了原著民宁静的生活。他们雇用岛上原著民猎捕海獭,以获取海獭皮毛进行贸易,之后又将其他人带到岛上帮助狩猎。最后,他们向丘马什人发起战争,将其赶到大陆上。海峡群岛生态环境遭遇改变,海獭数量骤减。

2.3 工业经济时代(18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

1804年时,西班牙计划在岛中构建科学站,后不明原因计划终止;1806年,麻疹疫情爆发使丘马什人口显著降低;19世纪20年代,丘马什人部落在经历自然灾害、病菌侵袭和战争失败后迁居陆地。动荡时期的海峡群岛几经反转,生态环境不但没有得到保护,反而因大量猎人出现使海洋生物、岛上陆地植被均受到破坏。工业经济时代的发展主要取决于自然资源的占有和配置,产品的分配按自然资源的占有来进行。1858年,T.W. More购买并得到Santa Rosa岛;19世纪80年代,Justinian Caire收购Santa Cruz岛唯一的所有权;1907年,H. Bay Webster 租赁Anacapa岛,与妻儿在Anacapa岛中部生活10 a;1928年Frenchy Le Dreau占领并居住Anacapa岛长达28 a;1934年,San Miguel岛移交给美国海军;1937年,Edwin Stanton 购买Santa Cruz岛的9/10;Alvin Hyder与他的家族一直居住在Santa Barbara岛[13,14]。1860~1938年,上述岛屿逐渐被卖给个人,人们不约而同在岛上养羊。直到 1938年,建立海峡群岛国家纪念地,这些岛屿才归属红杉国家公园管理。这一时期海峡群岛几乎被牛羊所占领,是岛上生态破坏最为严重的时期,虽没有工业生产和污染排放,但对自然资本的占有和掠夺足以让群岛遭受灭顶之灾,海岛生态环境接近崩溃。

2.4 知识经济时代(始于20世纪中叶至今)

20世纪40年代开始,美国大陆计算机技术发展突飞猛进,80年代软件知识产业兴起,其产值逐步超过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产值的总和[15]。人类意识到知识已成为生产要素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开发尚未利用的资源来取代已经耗尽的稀缺自然资源,是知识经济最主要特点,它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经济形态。该时段美国海峡群岛的生产活动全面停止,国家公园管理局与其他环保部门实施抢救式生态修复,如Santa Barbara岛的灭兔计划,灭掉岛上外来兔子2 000余只。并同其他部门和机构逐步协调海峡群岛各个岛屿土地归属,历经40余年,1980年San Miguel岛、San Rosa岛、San Cruz岛、Anacapa岛和Santa Barbara 5个岛屿划为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管辖,成立美国海峡群岛国家公园和国家海洋保护区,开启了知识经济形态下海峡群岛发展的新篇章[16]

3 知识经济时代下海峡海岛的生态修复

美国海峡群岛在人类原始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形态的进展和演变中,人类生活的内容和方式发生着变化,对海洋和海岛的生态环境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成立海峡群岛国家公园后,Anacapa岛上有1个游客中心,其他岛屿只有国家公园管理局工作人员和科研人员的简易居所,除此之外是草地、森林和属于岛屿的各种小动物,似乎回归到原始经济时代的宁静[17~20]。现今海峡群岛国家公园的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依然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国家公园管理局(National park System, NPS)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3.1 NPS逐步完成海峡群岛土地的归属

1980年海峡群岛成立国家公园,1982年游客中心和行政大楼在Ventura建造和设立。1986年NPS购买Santa Rosa岛;1991年,位于Santa Cruz岛东部的1/4土地被NPS购买;同年,Santa Barbara岛游客中心开放;1992年,Santa Cruz岛东部剩下的超过1/2部分再次被NPS购买;1996年NPS获得Santa Cruz岛东部最后一部分25.35 km2的土地;2001年,The Nature Conservancy将其控股在Santa Cruz岛上的34.4 km2捐赠给NPS,该岛的种植面积达到59.62 km2。群岛的归属权逐步移交到NPS手中,至此,NPS实现了现今国家公园的格局( ① 数据由National Park Service.The-Island-Guide-2014.Ventura:U.S.Department of the Interior(2014)得到。)。

3.2 海峡群岛国家公园的生态修复进程

在海峡群岛国家公园成立35 a间,公园管理人员和海峡群岛志愿者组织成员对海岛生态修复做出巨大贡献。公园科研管理人员在荒芜的海岛做了大量生态修复相关工作,如海岛植被修复,需要确定海岛上哪些物种是原生的、哪些物种是外来的;原生物种数量少情况下,如何培育、如何种植和移植;外来物种的传播方式和途径是什么、是否需要根除、采取何种方式根除等等。研究结果和方案出台后,管理人员和志愿者同心协力执行方案、参与实际修复工作,35 a间海峡群岛国家公园的生态修复从未间断(表1)。海峡群岛国家公园进行生态环境修复的同时,还开展环境教育宣传,对游客进行环境保护意识教育。

表1   成立海峡群岛国家公园以来的生态修复事件

Table 1   The events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hannel Islands National Park

时间(年)事 件
1985Santa Barbara岛收获的海胆量,占海岛海洋物种收获量的50%(说明海洋海水质量非常好)
1993外来物种野猪从Santa Rosa岛消除
1995岛狐狸数量开始在San Miguel岛下降,原因不明。1999年,无线电遥测研究表明,SMI的狐狸下降是由于金雕捕食。第一金雕巢在Santa Cruz岛 Coche Point上找到。NPS开始捕获和安置从北海峡群岛金雕。最后,在Santa Rosa岛剩下的15只野生狐狸被带入收容所
1997USFWS(US Fish & Wildlife Service)列出Santa Rosa岛8种、Santa Cruz岛9种濒危或受威胁的植物
1998国家公园保护协会(National Parks Conservation Association)Vail & Vickers和NPS签订了和解协议,要求在12月31日前Santa Rosa岛只留12只岛外野牛
1999Santa Cruz岛中最后一个羊被活抓,自此Santa Cruz岛消除外来物种:羊
2002根据联邦濒危物种法案,白鲍鱼成为第一个海洋无脊椎动物被列为濒危物种
秃鹰释放到公园,实现重建历史上岛屿种群的一个步骤
2002园区合作伙伴JASON Expedition和其他组织,超过160万学生通过岛屿和海底的直播卫星广播了解群岛
2003老鼠从Anacapa岛上根除;围绕海峡群岛,加利福尼亚州建立海洋保护区,以保护和恢复海洋生态系统;岛狐狸被释放回Santa Rosa岛的野生区
2004USFWS(US Fish & Wildlife Service)将海峡群岛独有的狐狸,列为濒危物种;将其他海岛的狐狸释放到San Miguel岛,它们在该岛已失踪5 a
2005海峡群岛国家公园和国家海洋保护区建立25周年
2007野猪从Santa Cruz岛根除
2008圈养繁殖计划成功地使Santa Cruz岛、San Miguel岛和Santa Rosa岛的狐狸从灭绝边缘拉回。最后圈养的狐狸被释放到野外
2009探访岛屿和大陆游客已经增加到大约300 000人次。NPS人员或志愿者指导游客,将带到岛上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并带回大陆。NPS开展公园环境教育项目,教育超过30 000名儿童;志愿项目人员超过921名,捐赠超过65 000值班等同于32个全职岗位
2010Anacapa岛为确保安全访问该岛将上岛楼梯更换
2011Anacapa岛60多年后首次孵化白头鹰;公园和保护区联合志愿者项目赢得美国国家奖the Take Pride;海峡群岛自1912年以来,第一次孵化加州海鸦;外来鹿和麋鹿从Santa Rosa岛根除
2012在Santa Cruz岛的囚犯港,海峡群岛最大的沿海湿地得到恢复
2012年经济报告显示,2010年公园游客在附近社区的花费超过2 400万美元,在该地区支持超过300个就业机会,美国海峡群岛国家公园显现出带给当地的经济效益

注:表格由The-Island-Guide-2014整理所得到。

新窗口打开

3.3 5个岛屿的生态修复内容

海峡群岛国家公园内的5个海岛,生态环境有诸多相似之处,但植物和动物的种类居然有所不同,或有细微差别。在生态修复工作中,科研人员采用尊重自然、还原自然的理念,不同岛屿不同修复内容,尽管任务繁重、内容复杂,但修复工作依然进行着,并取得极好成效。表2列出了国家公园管理局接管后对海峡群岛5个岛屿的生态修复内容。

表2   海峡群岛国家公园5个岛屿的生态修复内容及现状

Table 2   The content and status of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for the five islands of Channel Islands National Park

岛屿植 物动 物历史遗迹
San Miguel岛1. Giantcoreopsis、dudleya、locoweed、lupine、buckwheat、coastal sagebrush和poppies都已恢复到原有程度
2. 现在有超过一半的海峡群岛特有植物在San Miguel岛上健康生长
1. 野生动物包括岛狐狸和鹿鼠在San Miguel岛上得到恢复
2. 曾经的猎杀导致鳍足类动物大量减少,经过修复,现已拥有超过30 000只,游客在护林员引导下,在特定的海滩,最多可看到5种不同物种的鳍足类动物
自成立海峡群岛国家公园后,历史遗迹得到很好的保存。San Miguel岛上现有超过600个脆弱的、相对未受干扰的考古遗址,最早可以追溯到11 600 a之前,也是北美最古老的人类证据
Santa Rosa岛1.岛上现有46种特殊植被,而像Munchkin dudleya这类罕见植被,都已被保护
2.岛屿的大部分植被区曾被外来的欧洲牧场草和杂草所占据,经过修复一些植被已被复原,但现在Santa Rosa岛仍有近25%的物种都是非本土的
3.国家公园管理局仍努力恢复本地植物并控制外来杂草
1.Santa Rosa岛经过清除外来动物,重新引回秃鹰,使得岛狐狸得到恢复
2.岛中现拥有3类原生性哺乳动物(岛狐狸、岛斑臭鼬和岛鹿鼠)、2种两栖类(鳄蜥和加利福尼亚州树蛙)和3类特有爬行类动物(地鼠蛇、海岛小型蜥蜴和海岛细长蝾螈)
3.Santa Rosa已成为海鸟,海豹和海狮的繁殖与栖息地
Santa Rosa岛在1844年左右出现牧场,直到1998年牧场时代彻底结束。自1986年后,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NPS)与联邦政府保护并保留了牧场时期的历史景观,对于破损景观进行修复和复原
Santa Cruz岛1.Santa Cruz岛拥有数量最多的植物和动物物种,其中包括超过60个特有物种
2.Santa Cruz岛中9个特有植物被列为濒危物种
3.现在Santa Cruz岛正在进行外来野草清除。原生物种正逐步恢复,并确保被海峡群岛国家公园保护
1.Santa Cruz岛通过集中在关闭公共访问特定栖息地、重要的海洋洞穴和恢复海鸟栖息地,以及安装巢箱和关闭海岛部分区域来保护筑巢的海鸟。现在岛中鸟的数量占南加州海鸟数量的90%
2.2006年,岛中首次人工孵化秃鹰幼雏
3.岛中有着特有鸟类scrub-jay
1997年2月,当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将Santa Cruz岛全部收回,保留了Ghernic家族在岛上居住的所有遗迹,并配解说员向游客介绍这段历史
Santa Barbara岛1.岛屿拥有14类特殊植物
2.在20世纪初期,原生植被被因为耕作被切断、烧毁。此外,严重过度的放牧导致大部分原生植被消失,同时土壤侵蚀,外来植物却得到蓬勃发展。现在原生植物的复苏迄今显著,Santa Barbara岛尚有1/3植物为外来种
1.通过对恢复海鸟筑巢栖息地,安装巢箱以及原生植物的重新种植,使得2009年加州褐鹈鹕从濒危物种名单中去除
2.现在Santa Barbara岛特有濒危两栖类动物,岛夜蜥;岛屿的悬崖处是Scripps’s murrelet这一稀有海鸟的世界最大繁殖基地之一
1942~1946年,Santa Barbara岛担任过沿海军事瞭望台,其中包括一个瞭望塔、电车和营房。此外还建造了两艘无人航行灯塔,其中一个至今仍处于运行状态
Anacapa岛1.岛屿共有植物265种,其中有2种植物仅在Anacapa岛上发现
2.在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灯塔站的居民将iceplant种植于岛上,用于绿化和防治水土流失。如今,这些外来物种占东Anacapa岛土地面积约20%
3.为恢复Anacapa岛的原生植被,公园的工作人员、合作伙伴和志愿者,运用除冰设备,清理外来物种占领的岛屿原生植物种子生长区,预计2016年公园管理局百年纪念日前完成
1.曾经毛皮猎人杀害海獭、海豹、海象和海狮,并取其皮毛、和脂肪。海洋哺乳动物狩猎在20世纪初被法律制止。现在,海豹和海狮经常躺在Anacapa岛的岩石海滩,岛中它们的整体数量接近于被捕杀前
2.现在Anacapa岛是加州棕色鹈鹕最大的繁殖基地
Anacapa岛拥有1932年启用的最后一个建在西海岸永久灯塔,现在保存完好

注:表格由The-Island-Guide-2014整理所得。

新窗口打开

4 知识经济时代下海峡海岛的环境管理

国家公园管理局除了做海洋海岛的生态修复工作之外,还为保护海岛生态环境制定诸多管理规划:如建立各种海洋海岛保护区;制订详细的入园细则;参与式生态管理;互联网科普宣传;定期制订公园的管理计划等,确保海峡群岛海洋和海岛的可持续发展。

4.1 建立海岛海洋保护区

2003年,加利福尼亚州建立海峡群岛海洋保护区,2007年,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将海峡群岛海洋保护区划分到联邦政府管辖范围内。海峡群岛海洋保护区规定,除了特定许可证或特定授权委员拥有研究、恢复、或监视地质、海洋资源或文化,其他任何形式活动均属非法伤害。国家海洋保护区和海峡群岛国家公园网站均有细节规定,也会作为提示写入公园年报中。整个公园海洋核心保护区和海洋边缘保护区,禁止非法破坏地质、海洋资源或文化,只有海洋边缘保护区才可进行有限参观。

4.2 严格详细的公园管理规则

因海峡群岛公园生态环境的特殊性,游客需按入园须知,自觉准备好相应物品,严格遵循公园管理规则。严禁烟火,只允许在海滩上吸烟。参观者在海峡群岛国家公园,必须维护岛上的植物、动物和文化遗址,禁止喂养、收集、干扰或伤害公园野生动物、植物或其他自然与文化资源。每个岛屿都有特定的封闭区域用于保证动植物的繁衍,徒步旅行必须在指定路径进行,带来的任何物品全部带走(包括垃圾),确保食物和垃圾不会干扰到岛内鸟类和其他动物。为避免岛上数量不多的狐狸或其他动物遭受疾病的传播,禁止携带宠物入园。为防止外来物种、保护本地物种和生态系统,降低安全风险,以下物品不得带到公园:一次性塑料购物袋、生活或盆栽植物、土壤、鲜花、木柴或任何未经处理、未加工的木材(包括徒步旅行棒)、电动工具、自行车。严格遵循观赏野生动物的规定,避免碰到鸟类和鳍脚类动物的栖息地,如果对这些动物造成伤害,将受到联邦法律的处罚。

4.3 参与式生态环境管理

海峡群岛国家公园管理计划、公园管理政策的制定、修改和调整,以及建设、管理、保护等问题,国家公园管理局均注重采纳公众意见。公园还有专业志愿者团队,通过各种宣传活动,带动公众积极维护国家公园,保护公园的生态平衡。离海峡群岛国家公园最近的Santa Barbara市,有超过125个清洁水认证企业采取措施保证入海水体清洁;为保护海洋海岛栖息地生态环境,圣巴巴拉城市学院实施节水措施,减少用水约29%,每年节省高达35 000美元成本;2009年城市shared-use汽车计划的实施,燃料减少8%,节省燃料成本约89 000美元;城市空调替换和照明改造等措施节省用电量成本超过420 000美元(① 数据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州Santa Barbara市官网(www.santabarbara.com)整理所得。)。通过全民参与式生态环境管理,海洋海岛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节约意识也逐步提高。

4.4 互联网及时科普宣传

美国59个国家公园的历史发展、法律沿革、规划管理以及资金运转年度预算和报表等内容在国家公园管理局网站均可查到。海峡群岛国家公园通过互联网提供游客入园指南,包括温度提示、路线规划、需要准备的物品、如何到达、园内的游客中心位置、以及5个岛屿自然与人文资源。网页附件中还包括每个岛屿地形图、旅游路线建议、岛屿中可开展的项目、每个岛屿野生动植物知识的详细介绍。网站会定期针对园内需解决问题征求访客意见,也会通过问卷进行民意调查,制定解决方案,最后完成报告公示。此外,网站每周更新志愿者服务内容,上传视频,了解每个人对公园的贡献,并在网页关闭前弹出链接,询问是否愿意加入志愿者队伍,携手保护海峡群岛国家公园。

4.5 定期制定公园综合管理计划

最新的海峡群岛国家公园综合管理计划出版于2015年4月,综合管理计划是确定公园生态系统的发展方向,确保国家公园管理局规定的资源免受损害,为子孙后代继续享受这些资源提供保证。综合管理规划要求公园提供更有效的服务,并负责如下内容:① 恢复和维持自然生态系统和流程;② 保存和保护文化资源;③ 为公众提供机会和获得经验;④ 促进公园资源管理,并高效地管理公园。在海峡群岛国家公园规划中,包括详细的5个岛屿综合管理计划、公园范围界定、以及必须遵守的法律法规。涉及的相关问题,公园列出详细参考办法,并上报国家公园管理局,对每一个细节都要做环境影响评价。定期制定公园综合管理计划能保证了解岛屿的细微变动可能会产生的影响,为海峡群岛国家公园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有效保障。

美国的海峡群岛是个比较特殊的地域,它有几近完整的人类发展史,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并存,生态修复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海峡群岛在20世纪60年代有些动物灭绝,虽然后期付出巨大努力恢复生态,但有些动物在地球上永远消失了。中国在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强国战略,中国的海洋海岛资源在此期间将承担重任。海洋海岛经济的发展,务必在生态文明建设框架下,科学规划、计算海洋海岛环境承载力、明确不同海洋海岛区域分工、一切人类活动均需做好环境影响评估、保护海洋海岛原生动植物和原始地质地貌,避免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黑色道路。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成德宁,侯伟丽,周立.

知识经济与城市产业空间布局的调整

[J].经济地理,2002,22(3):277-28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8462.2002.03.00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随着网络等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经济正在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阻碍生产要素流动的 制度壁垒和自然壁垒明显减少,产业空间区位选择的灵活性大大增强,产业布局将出现分散与聚集共存的趋势.那些以创新为基础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将形成有规律的 集群,大城市中心区也将日益成为跨国公司总部以及银行、保险、管理咨询等生产者服务业高度集中的地区,成为协调全国乃至全球生产的信息和服务中心.根据产 业空间演变的新趋势和我国城市产业布局的现状,作者提出了调整我国城市产业空间布局的方向和思路.

[Cheng Dening,Hou Weili,Zhou Li.

Knowledge economy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readjustment of urban industries.

Economic Geography,2002,22(3):277-28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8462.2002.03.00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随着网络等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经济正在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阻碍生产要素流动的 制度壁垒和自然壁垒明显减少,产业空间区位选择的灵活性大大增强,产业布局将出现分散与聚集共存的趋势.那些以创新为基础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将形成有规律的 集群,大城市中心区也将日益成为跨国公司总部以及银行、保险、管理咨询等生产者服务业高度集中的地区,成为协调全国乃至全球生产的信息和服务中心.根据产 业空间演变的新趋势和我国城市产业布局的现状,作者提出了调整我国城市产业空间布局的方向和思路.
[2] 牛方曲,刘卫东.

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分布及其与经济发展水平协同测度

[J].地理科学进展,2012,31(2):149-154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2.02.003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21 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为了提高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以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各区域进行了大量科技创新资源的建设投入。但科技投入只有真正转化为创新能力、产出创新成果,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本文分别从国立、地方、企业三方面综合评价了各省的科技创新资源,分析其空间分布格局,并结合经济发展水平,分析了区域科技创新资源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中国各省科技创新资源与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呈正相关趋势,但具体到各省份,随着科技创新资源的增加,其经济发展水平却有升有降。为充分发挥区域科技创新资源的作用,提高科研成果产出,区域科技创新资源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配置关系仍需优化调整。探索中国科技创新资源与经济发展水平间的驱动与响应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决策模型,实现国家用于宏观调控的国立科技创新资源、各地区自主决策的地方科技创新资源、市场驱动的企业科技创新资源三者有机结合、高效配置,以更大程度地实现科技产出,促进经济发展,对于转型期的中国,实现由依靠传统资源要素进入到依靠科技资源支撑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具有重要意义。

.[Niu Fangqu,Liu Weido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Scientific & Technologic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Progress in Geography,2012,31(2):149-154.]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2.02.003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21 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为了提高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以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各区域进行了大量科技创新资源的建设投入。但科技投入只有真正转化为创新能力、产出创新成果,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本文分别从国立、地方、企业三方面综合评价了各省的科技创新资源,分析其空间分布格局,并结合经济发展水平,分析了区域科技创新资源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中国各省科技创新资源与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呈正相关趋势,但具体到各省份,随着科技创新资源的增加,其经济发展水平却有升有降。为充分发挥区域科技创新资源的作用,提高科研成果产出,区域科技创新资源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配置关系仍需优化调整。探索中国科技创新资源与经济发展水平间的驱动与响应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决策模型,实现国家用于宏观调控的国立科技创新资源、各地区自主决策的地方科技创新资源、市场驱动的企业科技创新资源三者有机结合、高效配置,以更大程度地实现科技产出,促进经济发展,对于转型期的中国,实现由依靠传统资源要素进入到依靠科技资源支撑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具有重要意义。
[3] 梁昊光.

知识经济贡献度测度及其对北京城市发展的启示

[J].地理研究,2014,33(9):1629-1635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09004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已成为驱动城市创新发展的重要因子,其贡献测度成为城市科学关注的热点。以北京为例,科学界定知识产业的范畴,构建流通、投入、存量、产出四维测度框架,应用层次分析法测度知识经济对北京城市发展的贡献度。结果表明:信息化指数、研发投入比重、每万人口专利、知识产业比重能较好地刻画知识经济的贡献度;北京城市发展的知识经济贡献率逐年提高,已接近70%;北京城市知识经济贡献度提高的主要驱动因子是知识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信息化。

.[Liang Haoguang.

Measurement of the contribution of Beijing knowledge economy.

Geographical Research,2014,33(9):1629-1635.]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09004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已成为驱动城市创新发展的重要因子,其贡献测度成为城市科学关注的热点。以北京为例,科学界定知识产业的范畴,构建流通、投入、存量、产出四维测度框架,应用层次分析法测度知识经济对北京城市发展的贡献度。结果表明:信息化指数、研发投入比重、每万人口专利、知识产业比重能较好地刻画知识经济的贡献度;北京城市发展的知识经济贡献率逐年提高,已接近70%;北京城市知识经济贡献度提高的主要驱动因子是知识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信息化。
[4] 崔占峰,乔晶.

从原始狩猎经济到生物经济-经济形态演变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6,16(1):79-82

.[Cui Zhanfeng,Qiao Jing.

From primitive hunting economy to biological economy-Political and economic analysis of economic evolution.

Journal of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West Forum),2006,16(1):79-82.]

[5] 王辉,张萌,石莹,.

中国海岛县的旅游经济集中度与差异化

[J].地理研究,2013,32(4):776-784.

https://doi.org/10.11821/yj2013040020      URL      Magsci      摘要

旅游经济集中度与差异化分析是对旅游在特定区域发展的重视程度及发展现况的研究,从而获取发展正确方向及合作对象的重要衡量方法。海岛具有相对独立的地域特征,旅游发展在岛域地域系统中具有特殊的相似性及差异性。选取2006-2010年中国12个海岛县旅游业发展相关数据,采用区位熵和Theil指数方法分别对我国海岛县旅游业集中度和时间尺度上的省市间、省市内和总体差异变化状况进行计算。结果表明:①中国海岛县整体旅游业态发展不均衡,旅游业态集中化程度较低,在海岛县域的专业性整体优势不强,但可提升空间较大;②福建省入岛旅游总收入差异呈下降趋势,浙江省呈升高趋势,说明福建省海岛旅游业正向均衡方向发展,入岛旅游总收入的Theil系数由2006年福建省大于浙江省转变到2010年浙江省大于福建省,两省入岛旅游总收入差异正在逐渐弱化;③各海岛县间的差异及海岛县隶属省市的差异都在增大,组内差异与组间差异差距不大,但相互波动频繁,隶属省内海岛县的差异和省间的差异都是造成中国海岛县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

[Wang Hui,Zhang Meng,

Shi Ying et al.Concent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tourism economy in island counties,China.

Geographical Research,2013,32(4):776-784.]

https://doi.org/10.11821/yj2013040020      URL      Magsci      摘要

旅游经济集中度与差异化分析是对旅游在特定区域发展的重视程度及发展现况的研究,从而获取发展正确方向及合作对象的重要衡量方法。海岛具有相对独立的地域特征,旅游发展在岛域地域系统中具有特殊的相似性及差异性。选取2006-2010年中国12个海岛县旅游业发展相关数据,采用区位熵和Theil指数方法分别对我国海岛县旅游业集中度和时间尺度上的省市间、省市内和总体差异变化状况进行计算。结果表明:①中国海岛县整体旅游业态发展不均衡,旅游业态集中化程度较低,在海岛县域的专业性整体优势不强,但可提升空间较大;②福建省入岛旅游总收入差异呈下降趋势,浙江省呈升高趋势,说明福建省海岛旅游业正向均衡方向发展,入岛旅游总收入的Theil系数由2006年福建省大于浙江省转变到2010年浙江省大于福建省,两省入岛旅游总收入差异正在逐渐弱化;③各海岛县间的差异及海岛县隶属省市的差异都在增大,组内差异与组间差异差距不大,但相互波动频繁,隶属省内海岛县的差异和省间的差异都是造成中国海岛县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
[6] Bill Bramwel.

Maltese responses to tourism

[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3,30(3):581-605.

https://doi.org/10.1016/S0160-7383(03)00023-9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h2 class="secHeading" id="section_abstract">Abstract</h2><p id="">This study of residents&rsquo; responses to tourism in the Maltese islands adopts a contextual rather than tourism-centric approach, with responses related to the sociocultural and political setting as well as to tourism development. Scattered published sources are brought together and analyzed to develop a new research agenda. Several forms of response among the Maltese are examined, including attitudes to tourism&rsquo;s general and specific impacts, and protest action against its schemes. The study shows that after the mid-80s some people&rsquo;s views about the industry became more negative. Consideration is given to likely influences on the continuities and changes in responses since the 60s.</p><h2 class="secHeading" id="section_abstract">R&eacute;sum&eacute;</h2><p id="">La r&eacute;ponse maltaise au tourisme. Cette &eacute;tude des r&eacute;ponses des habitants au tourisme &agrave; l&rsquo;archipel de Malte adopte une approche contextuelle plut&ocirc;t que centr&eacute;e sur le tourisme, avec des r&eacute;ponses li&eacute;es aux cadres socioculturel et politique aussi bien qu&rsquo;au d&eacute;veloppement du tourisme. On rassemble et analyse diverses publications pour d&eacute;velopper un nouveau programme de recherches. On examine plusieurs sortes de r&eacute;ponses pa les Maltais, y compris leurs attitudes envers les impacts g&eacute;n&eacute;raux et sp&eacute;cifiques du tourisme et leurs actes de protestation contre ses projets. L&rsquo;&eacute;tude montre que l&rsquo;opinion publique au sujet du tourisme est devenue plus n&eacute;gative &agrave; la fin des ann&eacute;es 80. On tient compte des influences probables sur les continuit&eacute;s et les changements dans les r&eacute;ponses depuis les ann&eacute;es 60.</p>
[7] J Cave.

Reslden erceptions migrant groups and culture as an attraction-the case of a proposed Pacific Island cultural centrein New Zealand

[J].Tourism Management,2003,24(2):371-385.

[本文引用: 1]     

[8] 王辉,朱宇巍,王亮.

辽宁省无居民海岛“陆岛联动”旅游开发模式构建

[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9):59-6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6539.2012.09.01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随着人类活动由陆域向海域扩展,无居民海岛的开发逐步提上日程, 开发的主要功能以旅游娱乐用途为主。可见,构建科学合理的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模式将是实现海岛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本文对国内外无居民海岛开发成功 案例的开发机制进行分析、梳理,提取成功精髓,结合辽宁省无居民海岛特点,将省内无居民海岛、有居民海岛、陆地3者相联系,从资源环境、设施、服务等3个 角度考虑,构建辽宁省无居民海岛“陆岛联劝”旅游开发模式,旨在充分利用海岛资源,为无居民海岛未来发展的方向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和途径。

.[Wang Hui,Zhu Yuwei,Wang Liang.

Construction of “Land-island Interaction” Tourism Development Model for Uninhabited Islands in Liaoning Province.

Journal 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2012,(9):59-6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6539.2012.09.01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随着人类活动由陆域向海域扩展,无居民海岛的开发逐步提上日程, 开发的主要功能以旅游娱乐用途为主。可见,构建科学合理的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模式将是实现海岛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本文对国内外无居民海岛开发成功 案例的开发机制进行分析、梳理,提取成功精髓,结合辽宁省无居民海岛特点,将省内无居民海岛、有居民海岛、陆地3者相联系,从资源环境、设施、服务等3个 角度考虑,构建辽宁省无居民海岛“陆岛联劝”旅游开发模式,旨在充分利用海岛资源,为无居民海岛未来发展的方向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和途径。
[9] Ray Green.

Community perceptions of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change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on the island of Koh Samui,Thailand

[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005,(1):37-56.

https://doi.org/10.1016/j.jenvp.2004.09.00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This study explored how members of a small town community on the island of Koh Samui, Thailand, perceive their everyday surroundings within the context of an environment that has rapidly changed, primarily due to tourism and associated development. Initially, a projective mapping technique was employed to identify a range of local environmental settings: from those that have most dramatically changed to those that have remained relatively unchanged. These settings were then photographed and used as stimuli in two photographic sorting tasks (Multiple-sort and Q-sort). Quantitative and categorical data derived from the multiple sorting methods were subjected to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analysis and categorica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while the aggregated Q-sort data was used to assess the perceived “suitability” ( moh sohm in Thai) of the stimuli settings and associated featur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ocal inhabitants. Six setting/environmental feature types were identified: nontourist buildings that hold cultural and social significance for locals, tourist facilities and associated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water features used by the local community and places and environmental features representative of ‘unspoilt’ nature. In addition, respondents were found to discriminate between stimuli settings along three underlying dimensions: suitability of change, built versus natural environments and ‘insiders’ (members of the established local community) versus ‘outsiders’ (tourists and recent migrants).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he way respondents used these dimensions were also assessed. The combination of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ethods used in this study may have utility for identifying and assessing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impacts, as well as the mental constructs used in assessing such impac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ost communities in others places where tourism is a catalyst of rapid change.
[10] 王辉,宋丽,郭玲玲.

海岛地区发展低碳旅游的必要性与途径分析——以大连市大长山岛为例

[J]. 旅游论坛,2010,3(6):692-69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3784.2010.06.013      URL      摘要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低碳成为各行各业追求经济效益之外的另一个目标。在旅游活动中倡导低碳,旅游既能延伸人们的低碳生活方式,又能实现对旅游地环境的保护。海岛是一个特殊的地理单元,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相对较低,在该区域开展低碳旅游尤其必要。将国内外近年低碳旅游的相关理论和案例做了总结和剖析,在此基础上,以大连市大长山岛为例,提出海岛地区实现低碳旅游的途径,即创建海岛低碳旅游吸引物、完善低碳旅游设施、营造旅游体验环境和引导低碳旅游行为,实现海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Wang Hui,Song Li, Guo Lingling.

Necessity and Way of the Development of Low-carb on Tourism in the Island Area-A Case Study in Da Changshan Island of Da Lian.

Tourism Forum,2010,3(6):692-69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3784.2010.06.013      URL      摘要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低碳成为各行各业追求经济效益之外的另一个目标。在旅游活动中倡导低碳,旅游既能延伸人们的低碳生活方式,又能实现对旅游地环境的保护。海岛是一个特殊的地理单元,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相对较低,在该区域开展低碳旅游尤其必要。将国内外近年低碳旅游的相关理论和案例做了总结和剖析,在此基础上,以大连市大长山岛为例,提出海岛地区实现低碳旅游的途径,即创建海岛低碳旅游吸引物、完善低碳旅游设施、营造旅游体验环境和引导低碳旅游行为,实现海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11] National Park Service.

The-Island-Guide-2014

[M].Ventura:U.S.Department of the Interior,2014.

[本文引用: 1]     

[12] Bill Mc Cawley.

Channel Islands National Park East Anacapa Island Map&Guide

[M].Ventura:U.S.Department of the Interior,2015.

[本文引用: 1]     

[13] Derek Lohuis.

Channel Islands National Park Interpretive Guide Santa Rosa Island

[M].Ventura: U.S.Department of the Interior,2015.

[本文引用: 1]     

[14] Derek Lohuis.

Channel Islands National Park Santa Barbara Island Trail Guide

[M].Ventura:U.S.Department of the Interior,2015.

[本文引用: 1]     

[15] 陈平,田竹君,李曌,.

日本国家尺度生物多样性综合评价概况及启示

[J].地理科学,2015,35(9):1130-1139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国,日本通过制定并修订生物多样性国家战略、颁布《生物多样性基本法》等政策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2008 年,日本成立生物多样性综合评价委员会,应用DPSIR概念模型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由14 项原因评价指标和16 项状态评价指标构成,共计30 项评价指标;使用行政统计、国土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及科学研究等104 种数据,对1950s 以来50 a 间日本全境的生物多样性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日本生物多样性综合评价的管理特征和综合特征十分突出。评价方式是利用已有调查和监测数据(定量数据),分析因果关系,得出趋势结论,提出相应对策,为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趋势分析之综合评价方法。评价区域分为森林、农田、城市、陆地水域、沿岸和海洋、岛屿(离岛)六大生态系统类型区,分析了造成日本生物多样性损失的四次大的危机。探讨了其对中国生物多样性评价工作的借鉴意义。

.[Chen Ping,Tian Zhujun,

Li Zhao et al.An Overview on Comprehensive Biodiversity Assessment in Japan and Its Enlightenment.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5, 35(9):1130-1139.]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国,日本通过制定并修订生物多样性国家战略、颁布《生物多样性基本法》等政策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2008 年,日本成立生物多样性综合评价委员会,应用DPSIR概念模型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由14 项原因评价指标和16 项状态评价指标构成,共计30 项评价指标;使用行政统计、国土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及科学研究等104 种数据,对1950s 以来50 a 间日本全境的生物多样性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日本生物多样性综合评价的管理特征和综合特征十分突出。评价方式是利用已有调查和监测数据(定量数据),分析因果关系,得出趋势结论,提出相应对策,为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趋势分析之综合评价方法。评价区域分为森林、农田、城市、陆地水域、沿岸和海洋、岛屿(离岛)六大生态系统类型区,分析了造成日本生物多样性损失的四次大的危机。探讨了其对中国生物多样性评价工作的借鉴意义。
[16] 王辉,石莹,武雅娇,.

海岛旅游地“陆岛旅游一体化”的测度与案例实证

[J].经济地理,2013,33(8):153-15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根据海岛旅游地“陆岛旅游一体化”发展思路,构建评价体系,运用组合赋权法量化论证。经测算,“陆岛旅游一体化”总体呈“w”型徘徊发展态势,从海岛旅游未开发、开发中期到开发中后期,一体化程度呈现较高-降低-升高态势。海岛旅游地与腹地城市的关系演进大体经历了腹地城市孕育海岛-陆岛分离-腹地城市反哺海岛,海岛对腹地城市产生逆辐射-陆岛联动,统筹发展四阶段。“陆岛旅游一体化”思想有利于促进海陆旅游共生共赢。

[Wang Hui, Shi Ying,

Wu Yajiao et al.The Measurement and Practical Study of “Mainland-Island Tourism Integration”in Island Tourist Destination.

Economic Geography, 2013, 33(8): 153-15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根据海岛旅游地“陆岛旅游一体化”发展思路,构建评价体系,运用组合赋权法量化论证。经测算,“陆岛旅游一体化”总体呈“w”型徘徊发展态势,从海岛旅游未开发、开发中期到开发中后期,一体化程度呈现较高-降低-升高态势。海岛旅游地与腹地城市的关系演进大体经历了腹地城市孕育海岛-陆岛分离-腹地城市反哺海岛,海岛对腹地城市产生逆辐射-陆岛联动,统筹发展四阶段。“陆岛旅游一体化”思想有利于促进海陆旅游共生共赢。
[17] 陈耀华,黄丹,颜思琦.

论国家公园的公益性、国家主导性和科学性

[J].地理科学,2014,34(3):257-264.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国家公园作为一种严格保护并合理利用自然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举措而在全球得到普遍认可和蓬勃发展。国际上的国家公园因为国情不同而有多种体制模式,但是国家公园的根本特性是共同一致、必须维护的。公益性、国家主导性和科学性这三大特性是国家公园的根本特性,其中公益性是国家公园设立的根本目的,它包括了为公众利益而设、对公众低廉收费、使公众受到教育、让公众积极参与等方面,而国家主导性和科学性则是践行公益性的两大保障,前者要求国家确立、国家管理、国家立法、国家维护和爱国主义教育,后者则要求建立科学的国家公园体系、科学的规划、科学的分区和科学的经营利用等。中国国家公园的建立,面临着国情特殊、现行保护地多头管理、保护利用压力大等问题,应该利用风景名胜区等保护地开展试点,制定统一的中国国家公园标准,采用准入制度,并逐步探索统一的管理体系和法规体系,最终建立统筹管理的、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制度。</p>

[Chen Yaohua,Huang Dan,Yan Siqi.

Discussions on Public Welfare, State Dominance and Scientificity of National Park.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4,34(3):257-264.]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国家公园作为一种严格保护并合理利用自然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举措而在全球得到普遍认可和蓬勃发展。国际上的国家公园因为国情不同而有多种体制模式,但是国家公园的根本特性是共同一致、必须维护的。公益性、国家主导性和科学性这三大特性是国家公园的根本特性,其中公益性是国家公园设立的根本目的,它包括了为公众利益而设、对公众低廉收费、使公众受到教育、让公众积极参与等方面,而国家主导性和科学性则是践行公益性的两大保障,前者要求国家确立、国家管理、国家立法、国家维护和爱国主义教育,后者则要求建立科学的国家公园体系、科学的规划、科学的分区和科学的经营利用等。中国国家公园的建立,面临着国情特殊、现行保护地多头管理、保护利用压力大等问题,应该利用风景名胜区等保护地开展试点,制定统一的中国国家公园标准,采用准入制度,并逐步探索统一的管理体系和法规体系,最终建立统筹管理的、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制度。</p>
[18] 孙铁山,刘霄泉,李国平.

中国经济空间格局演化与区域产业变迁——基于1952~2010年省区经济份额变动的实证分析

[J].地理科学,2015,35(3):56-65.

[Sun Tieshan,Liu Xiaoquan,Li Guoping.

Evolution of China’s Spatial Economy and Regional Industrial Shift:Empirical Analysis of Changes in Economic Shares of Chinese Provinces from 1952 to 2010.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5,35(3):56-65.

[19] 徐涵秋,张好.

海岛型城市扩展的生态效应分析——以厦门岛为例

[J].地理科学,2015,35(7):867-872.

Magsci      摘要

<p>利用Landsat卫星影像,采用新型遥感生态指数(RSEI)对海岛型城市厦门在不同时期的生态变化进行研究,以期揭示城市的快速发展对城市生态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993~2009年,厦门岛的城市建筑用地虽经过大幅扩张,但并没有造成生态质量的大幅下滑,其RSEI生态指数值仅略为下降。分析表明,这主要是得益于厦门城市发展的科学规划。但是厦门岛西北部的生态较差,是今后进一步改善生态的重点地区。</p>

[Xu Hanqiu,Zhang Hao.

Ecological Response to Urban Expansion in An Island City:Xiamen, Southeastern China.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15,35(7):867-872.]

Magsci      摘要

<p>利用Landsat卫星影像,采用新型遥感生态指数(RSEI)对海岛型城市厦门在不同时期的生态变化进行研究,以期揭示城市的快速发展对城市生态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993~2009年,厦门岛的城市建筑用地虽经过大幅扩张,但并没有造成生态质量的大幅下滑,其RSEI生态指数值仅略为下降。分析表明,这主要是得益于厦门城市发展的科学规划。但是厦门岛西北部的生态较差,是今后进一步改善生态的重点地区。</p>
[20] 王辉,孙静.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体制进展研究

[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38(1):44-48.

https://doi.org/10.16216/j.cnki.lsxbwk.20150104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国家公园是保护自然和人文资源完整性的重要形式。自1872年第一个国家公园——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建立以来,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演变与发展,美国国家公园的管理体制日趋成熟完善。我国国家公园发展时间不长,在管理体制方面尚存不足。对美国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将美国国家公园的管理体制的内容进行划分,包括国家公园设立标准、管理机构设置、法律基础、规划管理、教育和解说系统、游客体验与资源保护的平衡、资金来源和门票管理及特许经营体制等,运用文献分析法对具代表性论文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该领域以后的研究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Wang Hui,Sun Jing.

Research on the U.S.National Park Management System Progress.

Journal of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5,38(1):44-48.]

https://doi.org/10.16216/j.cnki.lsxbwk.20150104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国家公园是保护自然和人文资源完整性的重要形式。自1872年第一个国家公园——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建立以来,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演变与发展,美国国家公园的管理体制日趋成熟完善。我国国家公园发展时间不长,在管理体制方面尚存不足。对美国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将美国国家公园的管理体制的内容进行划分,包括国家公园设立标准、管理机构设置、法律基础、规划管理、教育和解说系统、游客体验与资源保护的平衡、资金来源和门票管理及特许经营体制等,运用文献分析法对具代表性论文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该领域以后的研究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