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6 , 36 (5): 681-690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6.05.005

Orginal Article

中部六大城市群产业转移综合承接能力评价研究

段小薇, 李璐璐, 苗长虹, 胡志强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环境与规划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1

Evaluation of Industry Transfer Comprehensive Undertaking Ability of Six Major Urban Agglomerations in the Central Region

Duan Xiaowei, Li Lulu, Miao Changhong, Hu Zhiqiang

Key Research Institute of Yellow River Civiliz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llege of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1, Henan, China

中图分类号:  F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0690(2016)05-0681-10

通讯作者:  苗长虹,教授。 E-mail:chhmiao@henu.edu.cn

收稿日期: 2015-03-11

修回日期:  2015-06-18

网络出版日期:  2016-07-20

版权声明:  2016 《地理科学》编辑部 本文是开放获取期刊文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科研教学等,但不允许用于商业目的.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43063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1115)资助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段小薇(1989-),女,河南嵩县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研究。E-mail:xwduan99@163.com

展开

摘要

从产业承接地角度出发,以中部六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取7个2级指标和27个3级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部六大城市群产业转移综合承接能力进行评价,得出:从城市群层面看,城市群之间承接能力悬殊,各子系统水平差距大; 从城市层面看,中心城市承接产业能力突出,但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高低梯度城市数量呈“两极分化”状态;从总体看,城市群综合承接能力不仅受中心城市承接能力影响,也与城市群内非中心城市承接能力密切相关。基于相关的研究结论,有针对性地从成本因素、对外开放合作程度、市场吸引力、技术创新能力、产业配套能力、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水平7个方面给出了提高中部六大城市群产业承接能力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 中部城市群 ; 产业转移承接能力 ; 主成分分析

Abstract

Industrial transfer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undertaking regions. Since 1930s research on industrial transfer had formed the flying-geese model, product life cycle theory, marginal industry expansion theory, the eclect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overlapping industry theory, and the theory of gradient and so on. Early empirical research is mainly about the transfer of industry between developed countries. China's research on industrial transfer started in 1990s. The research content is mainly about the motive, the mode and the mechanism of the industry transfer, study on the ability of undertaking industry is still insufficient. A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six central urban agglomer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ransfering the industries of the eastern region, So,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of the undertaking capacity of the six major urban agglomerations in the central region? What are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different urban agglomeration to undertake industry? This is very important for different regions to make best use of the advantages and by pass the disadvantages to improve industry utilization efficiency. These are also topics worthy to discuss.Thu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y’s undertaking place, this article takes six central urban agglomeration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selects 7 secondary indicators and 27 tertiary indicators to establish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using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to evaluate the comprehensive undertaking industry transfer ability of six major urban agglomerations in the central region, and finally draw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First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 agglomeration, the undertake ability between urban agglomeration varied greatly and the level gap of each subsystem is large. These differences are reflected in the seven subsystems. Second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ities, the undertake ability of central city is outstanding, but the overall level is yet to be improved. The number of high and low gradient cities is "polarization". Thirdly, the comprehensive undertaking ability of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strong undertaking ability of the regional central city, but also closely related to the undertaking ability of non-central cities in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Finally, based on relevant research conclusions, this article gives som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industry capacity of the six major urban agglomeration from seven aspects, including factor of cost, the degree of opening cooperation, the attraction of the market, the ability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e industry matching ability,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level.

Keywords: urban agglomerations ; the ability of undertaking industrial transfer ;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0

PDF (1247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段小薇, 李璐璐, 苗长虹, 胡志强. 中部六大城市群产业转移综合承接能力评价研究[J]. , 2016, 36(5): 681-690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6.05.005

Duan Xiaowei, Li Lulu, Miao Changhong, Hu Zhiqiang. Evaluation of Industry Transfer Comprehensive Undertaking Ability of Six Major Urban Agglomerations in the Central Region[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6, 36(5): 681-690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6.05.005

产业转移作为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形成合理产业分工体系的有效途径[1],是促进承接地经济快速发展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效手段。产业转移的研究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相继形成了雁型模式理论[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3]、边际产业扩张理论[4]、国际生产折中理论[5]、重合产业论[6]和梯度理论[7]等。早期的实证研究主要关注发达国家间及其内部的产业转移,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国内产业转移研究开始增多,不同学者从动因、模式、机理等方面对纺织服装业[8]、制造业[9] 、污染密集业[10]等不同行业的产业转移进行了探讨,最初的研究尺度以全国大区域和省域间以及发达省份内的产业转移为主[11]。近年来,伴随着东部地区生产成本的上升和市场的饱和,加上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国内产业转移为特征的第4次产业转移席卷全国,众多学者紧扣时代需求,从区域[12]、省域[13] 和城市群[14~17]等不同尺度对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进行评价,并根据不同区域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指导意见。

2010年,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中部地区以六大城市群(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环鄱阳湖城市群和太原城市圈)为主体的发展格局[18]。作为区域发展的重要载体,中部六大城市群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这六大城市群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怎样?各自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优劣势如何?这对不同地区扬长避短、提高转移产业承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以中部六大城市群为例,引入主成分分析法,对六大城市群承接产业转移能力进行综合研判,以期为中部地区积极有效的承接转移产业,实现空间协调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1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区概况

1.1 相关概念界定

1) 城市群。关于城市群的内涵,姚士谋、顾朝林、倪鹏飞、方创琳和宁越敏等给出了不同的界定[19~25],本文在对诸多学者提出的城市群内涵理解的基础上,依据行政区边界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文中六大城市群共包含44个城市,其中,武汉城市圈9个,中原城市群9个,长株潭城市群8个,皖江城市带8个(由于数据获取受限,剔除了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环鄱阳湖城市群5个,太原经济圈5个(图1)。

图1   研究区范围

Fig.1   Scope of study area

2) 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展宝卫[26]指出,产业转移综合承接能力包括集聚产业的吸引力、甄别产业的选择力、稳固接纳产业的支撑力和融合提升产业的发展力,本文根据研究需要,结合已有研究,将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定义为:在一定的时期内,区域依靠自身的资源、市场和成本等优势吸引转移产业入驻,并能稳固接纳使之得以存续,与本地产业体系融合,带动本地产业壮大,促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能力。

1.2 中部六大城市群概况

中部六大城市群是中部地区人口最密集、经济活动最发达、吸引外资最多的地区[27]。2012年六大城市群以占中部地区31%的国土面积,集聚49%的人口,贡献61%的GDP,是中部六省的增长极,既有共性又有差异,7 a来六大城市群在经济总量和人均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如下:中原城市群的经济总量除了2012年被长株潭城市群略微赶超之外,始终处于第1位,远高于武汉城市群、皖江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和太原城市圈,但人均经济发展水平下降明显,由2006~2010年的排名第1降至2011和2012年的第3、第4;长株潭城市群在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方面都仅略低于第1名,位居第2;武汉城市圈的经济总量不靠前,排第3位,但人均水平高,2011年后其人均GDP高于其他城市群位居第1;皖江城市带的经济总量和人均GDP排名始终处于中间位置;环鄱阳湖城市群和太原城市圈差距不大,但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都远低于其他4城市群(表1)。六大城市群利用外资方面:2006~2012年间皖江城市带、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实际利用FDI变化趋势较为一致,中原城市群2010年之前和这3个城市群变化一致,之后实际利用外资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群居于第1;环鄱阳湖城市群自2008年以后利用FDI变化平稳,太原城市圈实际利用FDI排在六大城市群之尾(图2)。

表1   中部六大城市群经济发展及排名

Table 1   Economic level and ranking of the six urban agglomeration in central region

年份太原城市圈皖江城市带环鄱阳湖城市群
GDP(亿元)排名人均GDP(元)排名GDP(亿元)排名人均GDP(亿元)排名GDP(亿元)排名人均GDP(元)排名
20062237.0615472.723955.0414774.042509.5513740.95
20072763.3619019.924670.6417305.042992.6516263.76
20083292.0622542.635684.3420936.553567.6519249.86
20093491.6623786.156581.0424176.944018.2521524.56
20104254.3627225.058228.9430331.344946.6525913.46
20115183.7632982.7510128.7437224.146048.2531486.76
20125751.3636416.2511398.5441707.136796.4535223.16
年份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
GDP(亿元)排名人均GDP(元)排名GDP(亿元)排名人均GDP(元)排名GDP(亿元)排名人均GDP(元)排名
20067116.8118006.214599.8315462.434876.6212114.36
20078610.5121770.715557.1318599.836933.5217024.25
200810327.5125941.216972.1323282.328760.5221396.44
200911290.0128230.918000.3326677.2210348.4225083.63
201013375.4132163.719635.8331861.2212540.8231288.23
201115885.5138082.4311859.5338872.6115483.6238490.12
201217349.1241358.7413883.6345328.5117662.7143643.82

注:分析数据来自2007~2013年河南统计年鉴、湖北统计年鉴、湖南统计年鉴、安徽统计年鉴、山西统计年鉴和江西统计年鉴。

新窗口打开

图2   六大城市群实际利用FDI

Fig.2   The actual use of FDI in the six urban agglomeration

2 指标体系、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2.1 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前,国内学者对产业转移承接能力、投资环境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进行研究[14,15,28,29],本文参考已有研究并基于前文对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的界定,遵循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从成本因素、对外开放合作程度、市场吸引力、技术创新能力、产业配套能力、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水平7个方面构建了评价中部六大城市群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指标体系(表2),限于数据的可量化和可得性,同时考虑到中部六大城市群同处于中部地区,存在地域上的邻近性和政策上的同质性,指标的选取暂未考虑与产业转出地的距离、政府政策和国家战略等影响因素。

表2   城市群产业转移综合承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Table 2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urban agglomeration comprehensive undertaking industry transfer capability

1级指标2级指标3级指标
城市群产业转移综合承接能力成本因素(X1)职工平均工资(X11)
对外开放合作程度(X2)实际利用外资(X21),外贸依存度(X22),进出口总额(X23)
市场吸引力(X3)常住人口(X31),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X32),社会消费零售额(X3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X34),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X35),工业产品销售率(X36)
技术创新能力(X4)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X41), 每万人专利申请数量(X42),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X43)
产业配套能力(X5)货物周转量(X51), 邮电业务量(X52), 单位GDP能耗(X53), 等级公路线网密度(X5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X55),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X56), 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X57)
产业结构水平(X6)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X61),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X62),工业增加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X63)
经济发展水平(X7)人均GDP(X71),人均财政收入(X72),GDP年增长率(X73),城镇化率(X74)

新窗口打开

2.2 评价方法及数据来源

选取多个变量对地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进行评价时,会因变量间存在相关性而出现多重共线性问题,主成分分析方法可以用来解决这个问题。主成分分析方法是通过降维处理将原来多个变量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能保证信息的完整性,且具有较强的客观性[30]。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的步骤如下:① 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量纲和数量级;② 计算相关系数矩阵;③ 确定主成分个数k,如果前k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大于1或者贡献率达到85%,表明前k个主成分基本包含了全部测量指标所具有的信息,提取这k个成分为主成分;④ 确定主成分Fi表达式并且命名;⑤ 计算提取主成分得分及综合得分。

研究数据来自河南、湖北、湖南、安徽、山西和江西6省2013年省统计年鉴和2013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武汉城市圈各城市货物周转量、专利申请数、等级公路里程数以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数据来自2012年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级指标中的外贸依存度、每万人专利申请数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和等级公路线网密度由相应指标换算而来①(① 因成本因素用职工平均工资来表示,属于逆向指标,即成本因素越高对于地区承接能力来说是减分项。

2.3 计算过程

遵循主成分分析法基本原理,运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对表征中部六大城市群及44个城市产业转移综合承接能力指标进行分析(表3)。由累计方差贡献率可知,前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90.2%,符合特征值大于1且方差累计贡献率大于85%的一般标准,因此选取前2个主成分基本可以代表原始指标的全部信息,即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把选取的27项指标综合成2个主成分[31]。接着计算各城市及城市群的总得分值,首先用主成分法提取因子载荷矩阵2列初始解分别除以各主成分特征值的平方根(j=1,2),得到每个特征根对应的单位特征向量;其次由单位特征向量与标准化之后的变量值可写出前2个主成分表达式,求出其得分值;分别以前2个主成分方差贡献率作为各主成分权重计算得出各地区的产业转移综合承接能力指数(F),公式为F=0.860 98×F1+0.041 51×F2。根据公式分别计算出中部六大城市群及城市群各城市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综合得分及排名(表4,图3)。

表3   主成分的特征值、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

Table 3   The eigenvalue, contribution rate and accumulative contribution rate of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新窗口打开

表4   中部城市群各城市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得分

Table 4   Scores of transfer capacity of urban agglomeration cities in central region undertaking industry

城市及
城市群
综合承接
能力(F)
成本因素
(X1)
对外开放合
作程度(X2)
市场吸引力
(X3)
技术创新
能力(X4)
产业配套
能力(X5)
产业结构
水平(X6)
经济发展
水平(X7)
得分排名得分排名得分排名得分排名得分排名得分排名得分排名得分排名
武汉市1.131-0.2251.5120.9011.1110.591-0.517-0.144
郑州市0.722-0.32172.4410.4420.3560.344-0.5711-0.316

新窗口打开

   

   

长沙市0.323-0.1930.3950.3930.4250.423-0.538-0.133
合肥市0.084-0.2040.783-0.2340.3470.532-0.5814-0.407
太原市-0.505-0.2260.047-0.2550.494-0.6418-0.453-0.112
南昌市-0.526-0.28110.434-0.4160.522-0.4511-0.5710-0.429
芜湖市-0.867-0.237-0.149-0.80160.493-0.4410-0.6120-0.4610
马鞍山市-1.188-0.192-0.1510-0.8723-0.2410-0.6216-0.6225-0.418
洛阳市-1.189-0.3014-0.3313-0.477-0.5317-0.376-0.6328-0.7020
铜陵市-1.2410-0.238-0.118-1.10370.198-1.0839-0.6223-0.071

新窗口打开

图3   中部六大城市群承接能力的7个方面

Fig.3   Seven aspects of undertaking capability of six urban agglomeration in central region

3 六大城市群产业转移综合承接能力评价

3.1 城市群比较

各城市群产业转移综合承接能力差异悬殊,中原城市群、皖江城市带、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群分别凭借14.06、13.15、12.50和11.74的高分占据前4位;而环鄱阳湖城市群和太原城市圈得分仅为5.74和5.72,位于所有城市群的末端,综合承接能力比较弱。同时构成各城市群承接能力的子系统的水平差距也很大。

1) 中原城市群在对外开放程度、市场吸引力和产业配套能力方面强于其它城市群,其X2、X3、X5得分均为最高;产业结构水平相对较强,但在成本方面不占优势,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也有待加强, X4和X7得分不突出。

2) 皖江城市带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很强,X4和X7得分最高;而在成本方面处于劣势,市场吸引力、产业配套能力和产业结构水平较弱, X3、X5和X6得分处于中部六大城市群中间靠后位置。

3) 长株潭城市群市场潜力较大,且产业配套能力较强,对产业入驻具有较强的吸引力,X3和X5得分排名第2;但在对外开放程度、科技创新能力及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存在不足,需大力改善,X2、X4和X7处于中间靠后位置。

4) 武汉城市圈科研创新能力强,产业结构相对合理,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X4、X6和X7位居前两位,其他方面偏弱。

5) 环鄱阳湖城市群对外开放程度较强,X2排名第3,其他6个方面与太原城市圈一样排在倒数第2位或者末位,承接产业转移能力远低于其他四大城市群(见图3)。

3.2 城市比较

为了进一步准确界定六大城市群各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本文采用系统聚类中的Q型聚类法[31],将各地市按照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划分为5个梯度(图4)。

图4   中部城市群各城市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梯度类型

Fig.4   The gradient type of urban agglomeration cities in central region undertaking industry transfer capacity

1) 第1梯度,是产业转移承接能力最高的地区,包括武汉和郑州。武汉市的产业转移综合承接能力最高,得分值为1.31,比位于第2位的郑州高出0.41,市场吸引力、科研创新能力以及产业配套能力突出, X3、X4、X5均排名第1;对外开放程度较高,但产业结构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在中部地区的成本优势也不显著。郑州市对外开放合作程度能力强,与中部六省其他省会相比在成本上占有优势,市场吸引力略弱于武汉但高于其他城市,X2排第1,X3排第2;但科研创新能力不强,弱于武汉、南昌、芜湖、太原以及长沙市;产业配套能力不如武汉、长沙和合肥市,产业结构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也有待提高。

2) 第2梯度,是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较高的地区,包括长沙和合肥市。长沙市综合承接能力得分排名第3,总得分低于武汉和郑州,但各方面比较均衡。合肥市综合排名第4,和长沙市类似,除产业结构水平不高外,在多个方面相对均衡。

3) 第3梯度,是承接产业转移能力较弱的地区,包括太原和南昌市。它们综合得分值相差不大但低于零,综合承接能力远低于位居第1、第2梯度的4个省会城市,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产业配套能力不足、市场吸引力弱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偏低3个方面。

4) 第4梯度,是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相对较弱的地区,包括芜湖、马鞍山、洛阳和铜陵市。芜湖在技术创新能力方面较强,得分排名第3;马鞍山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洛阳市在产业配套能力和市场吸引力方面占有一定优势;铜陵市经济发展水平高,技术创新能力和对外开放合作能力较强;但这4个城市在其他方面都较弱。

5) 第5梯度,是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最弱的地区,包含剩余的34个城市,在各方面都很弱。

综上可知,从综合承接能力来看:位居第1、第2梯度的4个省会城市产业承载能力突出,但比重很小,仅占9.1%,而处于第4、5低梯度的城市有38个,占比高达86.4%(图4)。从表征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的7个子系统来看:多数城市7个子系统得分为负,特别是在成本、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水平这3方面尤为明显,说明中部城市群各城市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虽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但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不够合理的产业结构导致整体承接产业转移能力仍旧不高。

3.3 综合比较

城市群综合承接能力不仅受中心城市承接能力影响,也与城市群内非中心城市承接能力密切相关。

通过对所有城市群和城市进行综合比较,可以发现:

1) 各城市群中心城市的产业承接能力是城市群整体承接能力的重要支撑,且各中心城市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的差异较为显著;如排名前4的中原城市群、皖江城市带、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群,无不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心城市(郑州、合肥、长沙、武汉)作为核心,且此4个中心城市承接能力分布于第1、2高梯度上;环鄱阳湖城市群和太原城市群承接能力较低,中心城市(南昌、太原)的产业承接能力同样不够突出,落入第3梯度。

2) 良好的城市群结构可提升城市群整体承接能力,如皖江城市带,虽然其中心城市合肥市与其他中心城市相比,承接能力不强,但次级中心城市芜湖、马鞍山和铜陵3市承接能力落入第4梯度,带动整个城市群承接能力仅次于中原城市群位居第2;相反,虽然武汉城市圈的核心城市武汉承接能力最强,但缺乏承接能力较强的副中心城市,城市群内部出现断层现象,承接能力整体呈现“一城独大,整体不优”的空间分化格局。

3) 核心城市承接能力不强和城市群结构发展欠佳致使环鄱阳湖城市群和太原城市圈综合承接能力偏弱排在6大城市群末尾。

4 结论与讨论

本文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部六大城市群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进行了多尺度评价,得出以下结论:

1) 从城市群层面看,各城市群承接能力悬殊,子系统水平差距大。

2) 从城市层面看,中心城市产业承接能力突出,整体水平有待提高,所有城市根据产业承接能力的大小分为5个梯度,高低梯度城市数量呈“两极分化”的状态。

3) 综合来看,城市群综合承接能力不仅受中心城市承接能力影响,也与城市群内非中心城市承接能力密切相关。

基于此有针对性的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中原城市群和皖江城市带在保持已有优势的基础上,应着力降低要素成本,同时皖江城市带还应在提升市场吸引力、产业配套能力和产业结构水平上下功夫;长株潭城市群应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环鄱阳湖城市群和太原城市群的状况较为相似,应把降低成本,提高市场吸引力、技术创新能力、产业配套能力、产业结构水平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作为今后的努力方向。

其次,应把各城市群承接能力较高的高梯度中心城市作为重点的建设对象,发挥高梯度城市的核心带动作用,并依托核心推动外围低梯度城市的发展,在降低成本要素的基础上,努力提高这些城市的对外开放合作程度、市场吸引力、技术创新能力、产业配套能力、产业结构水平以及经济发展水平。

再次,应加强区域中心及省会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加强城市群内各城市与中心城市的联系强度,促进区域副中心城市的培育和大中小城市的合理分工,提升城市群整体经济实力,尤其是武汉城市群,应加强副中心城市的建设,提升整体城市群的承接能力。

最后,资源和环境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资源与环境对产业转移与承接的影响早已被众多学者所关注。有的企业生产对环境有特定的要求,同样也会产生特定的环境效应,因此,产业承接地该如何根据区域资源环境容量和环境规制措施来有针对性的选择入驻企业,有待于今后研究中进一步探讨。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9] [Yao Shimou,Chen Zhenguang,Zhu Yingming et al.The Urban Agglomeration of China(Second Edition).Hefei:Press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2001:50-54.]

[本文引用: 1]     

[20] 顾朝林. 中国城市地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35-49.

[Gu Chaolin.Urban geography of China.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 Library,1999:35-49.]

[21] 倪鹏飞.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63-369.

[Ni Pengfei.Annual report on Chinese urban competitiveness.Beijing: 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2006:363-369.]

[22] 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Xu Xueqiang,Zhou Yixing,Ning Yuemin. Urban Geography.Beijing: High Education Press,2009.]

[23] 方创琳.

城市群空间范围识别标准的研究进展与基本判断

[J].城市规划学刊,2009,(4):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3363.2009.04.001      URL      Magsci      摘要

在对国内外城市群种种认识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城市群基本内涵的界定标准,进而分析了城市群形成发育中空间范围4次扩展的动态变化特征:根据城市群空间范围识别标准的几种方案,充分考虑中国所处的城市化发展阶段和城市群形成发育中政府主导的国家特色,提出了我国城市群空间范围识别的10大基本判断标准,以便为规范中国城市群和编制<中国城市群规划规范>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Fang Chuanglin.

Research progress and general definition about identification standards of urban agglomeration space.

Urban Planning Forum,2009,(4):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3363.2009.04.001      URL      Magsci      摘要

在对国内外城市群种种认识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城市群基本内涵的界定标准,进而分析了城市群形成发育中空间范围4次扩展的动态变化特征:根据城市群空间范围识别标准的几种方案,充分考虑中国所处的城市化发展阶段和城市群形成发育中政府主导的国家特色,提出了我国城市群空间范围识别的10大基本判断标准,以便为规范中国城市群和编制<中国城市群规划规范>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24] 宁越敏.

中国都市区和大城市群的界定——兼论大城市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J].地理科学,2011,31(3):257-263.

URL     

[Ning Yuemin.

Definition of Chinese metropolitan areas and large urban agglomerations:role of large urban agglomerations in regional development.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11,31(3): 257-263.]

URL     

[25] 李仙德,宁越敏.

城市群研究述评与展望

[J].地理科学,2012,32(3):282-288.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自从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提出大都市带(Megalopolis)的概念之后,城市群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城市体系,成为城市地理学的核心研究内容。国外学者相继提出半城市化区域、全球城市—区域、多中心巨型城市—区域等概念,其研究都建立在都市区基础之上,强调城市之间以及城乡之间密切的功能联系。中国学者提出了都市连绵区、城市群等概念,并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都市连绵区的界定立足于都市区基础之上,亦与国际上相关的研究接轨。但城市群在国内更为流行,且被写进国家五年发展规划纲要之中。城市群作为中国区域发展空间战略的重心,发挥着区域经济增长极的作用。国内城市群研究却存在着概念含糊、界定模糊等问题。城市群是都市区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形成的,相关研究必须建立在都市区基础之上,才能避免概念以及空间尺度的混淆。中国官方并未有都市区的界定方案。结合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加强对都市区和城市群界定的研究,立足于都市连绵区基础之上,开展跨学科研究,深入分析不同空间尺度城市群集聚与扩散模式,建立起中国城市群研究范式。

[Li Xiande, Ning Yuemin.

Review and prospect on urban agglomeration.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12,32(3): 282-288.]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自从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提出大都市带(Megalopolis)的概念之后,城市群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城市体系,成为城市地理学的核心研究内容。国外学者相继提出半城市化区域、全球城市—区域、多中心巨型城市—区域等概念,其研究都建立在都市区基础之上,强调城市之间以及城乡之间密切的功能联系。中国学者提出了都市连绵区、城市群等概念,并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都市连绵区的界定立足于都市区基础之上,亦与国际上相关的研究接轨。但城市群在国内更为流行,且被写进国家五年发展规划纲要之中。城市群作为中国区域发展空间战略的重心,发挥着区域经济增长极的作用。国内城市群研究却存在着概念含糊、界定模糊等问题。城市群是都市区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形成的,相关研究必须建立在都市区基础之上,才能避免概念以及空间尺度的混淆。中国官方并未有都市区的界定方案。结合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加强对都市区和城市群界定的研究,立足于都市连绵区基础之上,开展跨学科研究,深入分析不同空间尺度城市群集聚与扩散模式,建立起中国城市群研究范式。
[26] 展宝卫. 产业转移承接力建设概论[M].济南:泰山出版社,2006.

[本文引用: 1]     

[Zhan Baowei.Introduc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industrial transfer.Jinan: Taishan press,2006.]

[本文引用: 1]     

[27] 武清华,姚士谋,薛凤旋,.

我国中部崛起的城市群发展策略思考

[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20(4):391-396.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中部地区崛起是国家经济重心多极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中部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但中心城市实力较弱,辐射作用不强,城市群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城市群间缺乏沟通与合作。针对我国中部城市群的现状问题,提出了武汉都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环鄱阳湖城市群和太原都市圈等中部6大城市群的发展策略:尽快建成我国中部经济发展轴,壮大节点的经济实力,努力建成产业集聚的核心地区,发展传统农业,但要引导向现代农业、都市农业方向前进,强有力地提升中部地区城镇化水平。同时注重我国中部地区城乡统筹规划与示范区的建设,保护本区域的旅游生态区、建成重要的国际旅游区,促进我国中部地区经济的长足发展,全面推动区域城镇化</p>

[Wu Qinghua,Yao Shimou,

Xue Fengxuan et al.Strategic ponder on urban agglomeration development in rising central China.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 Basin, 2011,20(4):391-396.]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中部地区崛起是国家经济重心多极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中部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但中心城市实力较弱,辐射作用不强,城市群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城市群间缺乏沟通与合作。针对我国中部城市群的现状问题,提出了武汉都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环鄱阳湖城市群和太原都市圈等中部6大城市群的发展策略:尽快建成我国中部经济发展轴,壮大节点的经济实力,努力建成产业集聚的核心地区,发展传统农业,但要引导向现代农业、都市农业方向前进,强有力地提升中部地区城镇化水平。同时注重我国中部地区城乡统筹规划与示范区的建设,保护本区域的旅游生态区、建成重要的国际旅游区,促进我国中部地区经济的长足发展,全面推动区域城镇化</p>
[28] 马涛,李东,杨建华,.

地区分工差距的度量: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评价的视角

[J].管理世界,2009,(9):168-16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针对地区产业分工差距的度量问题,本文以我国各地区产业转移的承 接能力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以我国2001~2006年各省区的工业相关数据为例,对全国各地区工业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全面 比较.同时,进一步分析其成本等因素对综合评价的影响,从而找出各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能力上的优势及不足之处.最后,分别从研究视角和政策分析意义两方面 得出了本研究的简要结论.

[Ma Tao,Li Dong,

Yang Jianhua et al.Measurement of regional division of labor:a perspective on the evaluation of industry transfer ability.

Management World, 2009,(9):168-16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针对地区产业分工差距的度量问题,本文以我国各地区产业转移的承 接能力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以我国2001~2006年各省区的工业相关数据为例,对全国各地区工业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全面 比较.同时,进一步分析其成本等因素对综合评价的影响,从而找出各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能力上的优势及不足之处.最后,分别从研究视角和政策分析意义两方面 得出了本研究的简要结论.
[29] 陈湘满,刘海燕.

基于因子分析的湖南承接产业转移能力评价

[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7(5):48-5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5981.2013.05.01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是很多因素综 合作用的结果。根据湖南的实际情况,构建一个由6个一级指标、39个二级指标的分析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湖南省14个市州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综合得分进 行排序,结果显示,湖南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差异明显,整体水平偏低。最后,给出提升湖南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的对策建议。

[Chen Xiangman,Liu Haiyan.

Empirical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n the ability to undertake industrial transfer in Human Province.

Journal of Xiangtan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2013,37(5):48-5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5981.2013.05.01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是很多因素综 合作用的结果。根据湖南的实际情况,构建一个由6个一级指标、39个二级指标的分析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湖南省14个市州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综合得分进 行排序,结果显示,湖南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差异明显,整体水平偏低。最后,给出提升湖南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的对策建议。
[1] 赵建吉,茹乐峰,段小薇,.

产业转移的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J].经济地理,2014,34(1):1-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高速公路建设最直接的空间经济效应是缩短地区间的时空距离,进而 强化区域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借助于GIS空间分析功能结合场强模型对河南省2004和2011年中心城市辐射场强运算的基础上,对各区域 的空间场能进行比较与分类,继而依据场强取大原则对各城市的腹地范围进行划分.研究表明:随着全省高速公路网络的建设和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各地区接 受中心城市的辐射场能均获得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地区间空间分异特征还较为显著,中心城市及邻接地区的场能较强,中原城市群地区高于外围地区,豫东平原地 区高于豫西山地区;腹地划分显示郑州以其优越的交通优势和较强的综合实力而在腹地竞争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多数城市的腹地范围与行政区划存在较大的偏差, 由此认为按照腹地原则进行行政区划调整或区域经济空间组织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Zhao Jianji, Ru Lefeng,

Duan Xiaowei et al. 2014. Industrial transfer study in economic geography: progress and prospect.

Economic Geography, 2014,34(1): 1-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高速公路建设最直接的空间经济效应是缩短地区间的时空距离,进而 强化区域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借助于GIS空间分析功能结合场强模型对河南省2004和2011年中心城市辐射场强运算的基础上,对各区域 的空间场能进行比较与分类,继而依据场强取大原则对各城市的腹地范围进行划分.研究表明:随着全省高速公路网络的建设和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各地区接 受中心城市的辐射场能均获得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地区间空间分异特征还较为显著,中心城市及邻接地区的场能较强,中原城市群地区高于外围地区,豫东平原地 区高于豫西山地区;腹地划分显示郑州以其优越的交通优势和较强的综合实力而在腹地竞争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多数城市的腹地范围与行政区划存在较大的偏差, 由此认为按照腹地原则进行行政区划调整或区域经济空间组织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30] 徐建华. 计量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95-100.

[本文引用: 1]     

[Xu Jianhua.Quantitative methods in geography. Beijing: High Education Press, 2006:95-100.]

[本文引用: 1]     

[2] Akamatsu K A.

Historical Pattern of Economic Grow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J].The Developing Economies,1962,(1):3-25.

https://doi.org/10.1111/j.1746-1049.1962.tb01020.x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The bonding in the molecule ion VO(H2O)(5)(2+) is described in terms of molecular orbitals. In particular, the most significant feature of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VO2+ seems to be the existence of considerable oxygen to vanadium pi-bonding. A molecular orbital energy level scheme is estimated which is able to account for both the "crystal field" and the "charge transfer" spectra of VO(H2O)(5)(2+) and related vanadyl complexes. The paramagnetic resonance g factors and the magnetic susceptibilities of vanadyl complexes are discussed.
[3] Vernon R.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Product Cycle

[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66,80(5):197-207.

URL      [本文引用: 1]     

[31] 牛剑平,杨春利,白永平.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分析

[J].经济地理,2010,30(3):479-483.

https://doi.org/10.3969/j.issn.0450-9889.2014.07.075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以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为基本区域单元,选取18项代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利用SPSS13对2007年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主成分分析,并通过系统聚类法进行分类,结果表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主要表现地区问的东西差异,地区内的南北差异和省域上的民族区与直辖市的差异,最后分析了差异原因并提出缩小农村经济区域差异的基本思路。

[Niu Jianping,Yang Chunli,Bai Yongping.

Analysis of Regional disparities of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in China.

Economic Geography, 2010,30(3):479-483.]

https://doi.org/10.3969/j.issn.0450-9889.2014.07.075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以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为基本区域单元,选取18项代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利用SPSS13对2007年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主成分分析,并通过系统聚类法进行分类,结果表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主要表现地区问的东西差异,地区内的南北差异和省域上的民族区与直辖市的差异,最后分析了差异原因并提出缩小农村经济区域差异的基本思路。
[4] Kojima K.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A Japanese Model of Multinational Business Operations

[M].New York:Praeger,1978.

[本文引用: 1]     

[5] Dunning J H.

The Eclectic Paradigm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A Restatement and Some Possible Extension

[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88,19(1):1-31.

https://doi.org/10.1007/978-1-137-54471-1_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This article reviews some of the criticisms directed towards the eclectic paradigm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over the past decade, and restates its main tenets. The second part of the article consid
[32] 郭荣朝,宋双华,苗长虹.

城市群结构优化与功能升级——以中原城市群为例

[J].地理科学,2011,31(3):322-328.

URL      摘要

城市群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 作用越来越重要,城市群结构优化与功能升级已成为城市群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以城市群结构优化与功能升级的理论为依据,介绍了中原城市群的提出与建 设,分析了产业结构优化与特色产业簇群培育,生态环境结构优化、空间结构优化与"廊道组团网络化"模式构建等城市群结构优化内容。提出了核心城市自主创新 能力培养,生产性服务中心培育,统筹城乡发展,城市群内外的配合协作与有效对接等城市群功能升级路径。城市群结构优化与功能升级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城市 群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

[Guo Rongchao,Song Shuanghua,Miao Changhong.

Optimizing and Upgrading of Structure and Function in Urban Agglomerations Region: A Case Study of Zhongyuan Urban Agglomeration.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1,31(3):322-328.]

URL      摘要

城市群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 作用越来越重要,城市群结构优化与功能升级已成为城市群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以城市群结构优化与功能升级的理论为依据,介绍了中原城市群的提出与建 设,分析了产业结构优化与特色产业簇群培育,生态环境结构优化、空间结构优化与"廊道组团网络化"模式构建等城市群结构优化内容。提出了核心城市自主创新 能力培养,生产性服务中心培育,统筹城乡发展,城市群内外的配合协作与有效对接等城市群功能升级路径。城市群结构优化与功能升级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城市 群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
[6] 卢根鑫. 国际产业转移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本文引用: 1]     

[Lu Genxin.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 theory. Shanghai: Shangha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1997.]

[本文引用: 1]     

[7] 石东平,夏华龙.

国际产业转移与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

[J].亚太经济,1998,(10):5-9.

URL      [本文引用: 1]     

[Shi Dongping,Xia Hualong.

Internat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sia-pacific

Economic Review,1998,(10):5-9.]

URL      [本文引用: 1]     

[8] 谭文柱.

社会关系嵌入与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宁波服装业案例研究

[J].地理科学,2012,32(7):835-839.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从企业社会关系网络嵌入的视角,以宁波服装企业和机构为访谈调研对象,追寻众多宁波服装企业早期发展的历史,研究上海与宁波两地基于历史原因形成的社会关系嵌入——“红帮师傅”对上海服装业转移中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上海国有服装企业中宁波籍“红帮师傅”,是理解上海服装企业在向外转移加工业务的过程中为何选择宁波服装企业的关键因素。在宁波服装业的早期发展阶段,“红帮师傅”充当了宁波服装企业与上海服装企业建立业务联系的桥梁,不仅将自己所在服装企业的加工业务介绍给宁波的服装企业,还利用自己的社会网络,将上海其它服装企业引荐给宁波服装企业,使宁波服装企业从上海获得了大量的加工业务。另外,“红帮师傅”还亲自或引荐其它服装技师为宁波的服装企业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对理解非经济因素对产业转移区位选择的影响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实证案例,为欠发达地区吸引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Tan Wenzhu.

Social Network Embeddedness and Firm Relocation: A Case Study of the Garment Industry in Ningbo,China.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12,32(7):835-839.]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从企业社会关系网络嵌入的视角,以宁波服装企业和机构为访谈调研对象,追寻众多宁波服装企业早期发展的历史,研究上海与宁波两地基于历史原因形成的社会关系嵌入——“红帮师傅”对上海服装业转移中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上海国有服装企业中宁波籍“红帮师傅”,是理解上海服装企业在向外转移加工业务的过程中为何选择宁波服装企业的关键因素。在宁波服装业的早期发展阶段,“红帮师傅”充当了宁波服装企业与上海服装企业建立业务联系的桥梁,不仅将自己所在服装企业的加工业务介绍给宁波的服装企业,还利用自己的社会网络,将上海其它服装企业引荐给宁波服装企业,使宁波服装企业从上海获得了大量的加工业务。另外,“红帮师傅”还亲自或引荐其它服装技师为宁波的服装企业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对理解非经济因素对产业转移区位选择的影响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实证案例,为欠发达地区吸引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9] 袁丰,魏也华,陈雯,.

无锡城市制造业企业区位调整与苏南模式重组

[J].地理科学,2012,32(4):401-408.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苏南地域广阔,区域和城市发展路径多样。较多研究关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和省级开发区发展带来的苏南模式创新,但是城市化对苏南模式重组影响同样值得关注。基于企业数据的空间分析以及企业访谈和问卷调查资料,从制造业企业进入和退出的角度,考察无锡市南长区在从乡镇企业典型发育地区(郊区)转变为城区过程中的产业升级和空间格局调整过程。研究表明:南长区制造业经历了产权重组、结构重组和空间重组三个过程,呈现出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为主、空间上高度集中等城市化特征。政府表现出明显的“企业化”倾向,与传统苏南模式中直接介入企业经营不同,地方政府通过规划调控以及开发区建设、税收等金融刺激政策和措施影响企业区位行为,从而推动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空间再集聚。

[Yuan Feng,Wei Yehua,

Chen Wen et al.Manufacturing firms location adjustment and the restructuring of the Sunan Model in Wuxi City.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12,32(4):401-408.]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苏南地域广阔,区域和城市发展路径多样。较多研究关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和省级开发区发展带来的苏南模式创新,但是城市化对苏南模式重组影响同样值得关注。基于企业数据的空间分析以及企业访谈和问卷调查资料,从制造业企业进入和退出的角度,考察无锡市南长区在从乡镇企业典型发育地区(郊区)转变为城区过程中的产业升级和空间格局调整过程。研究表明:南长区制造业经历了产权重组、结构重组和空间重组三个过程,呈现出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为主、空间上高度集中等城市化特征。政府表现出明显的“企业化”倾向,与传统苏南模式中直接介入企业经营不同,地方政府通过规划调控以及开发区建设、税收等金融刺激政策和措施影响企业区位行为,从而推动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空间再集聚。
[10] 仇方道,蒋涛,张纯敏,.

江苏省污染密集型产业空间转移及影响因素

[J].地理科学,2013,33(7):789-796.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污染密集型产业空间转移规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正在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利用2000~2010 年江苏省13 个省辖市的统计数据, 运用空间分析及面板数据分析模型, 探讨该省污染密集型产业空间转移特征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江苏省依然是国际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承接地, 其污染密集型产业分布呈现以苏锡常地区为核心向外围逐渐下降的&ldquo;核心-边缘&rdquo;型空间格局, 并显示出&ldquo;扩散-集聚-扩散&rdquo;的空间演化趋势, 苏北地区正在成为苏南地区的&ldquo;污染避难所&rdquo;;发展阶段和实际利用外资是江苏省承接污染密集型产业的主要因素, 实际利用外资是实现污染密集型产业向江苏转移的主要形式;技术创新、产业结构是驱动污染密集型产业由苏南、苏中向苏北转移的主要因素;政府调控是影响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的主要手段。因此, 应通过加大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力度、改善政府调控、加强环境监管等措施促进污染密集型产业布局优化。</p>

[Qiu Fangdao,Jiang Tao,

Zhang Chunmin et al.Spatial relocation and mechanism of pollution-intensive industries in Jiangsu Province.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3,33(7): 789-796.]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污染密集型产业空间转移规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正在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利用2000~2010 年江苏省13 个省辖市的统计数据, 运用空间分析及面板数据分析模型, 探讨该省污染密集型产业空间转移特征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江苏省依然是国际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承接地, 其污染密集型产业分布呈现以苏锡常地区为核心向外围逐渐下降的&ldquo;核心-边缘&rdquo;型空间格局, 并显示出&ldquo;扩散-集聚-扩散&rdquo;的空间演化趋势, 苏北地区正在成为苏南地区的&ldquo;污染避难所&rdquo;;发展阶段和实际利用外资是江苏省承接污染密集型产业的主要因素, 实际利用外资是实现污染密集型产业向江苏转移的主要形式;技术创新、产业结构是驱动污染密集型产业由苏南、苏中向苏北转移的主要因素;政府调控是影响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的主要手段。因此, 应通过加大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力度、改善政府调控、加强环境监管等措施促进污染密集型产业布局优化。</p>
[11] 雒海潮,苗长虹,李国梁.

不同区域尺度产业转移实证研究及相关论争综述

[J].人文地理,2014,29(1):1-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从产业转移概念出发,对产业区域转移实证研究视角、研究方法以及不同区域尺度研究结果进行梳理。认为根据已有实证研究可以得出中国产业转移发生情况的基本结论:①中国在整体上以及东中西部和四大板块之间只有较少的相对产业转移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产业转移。②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存在的产业转移主要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从中西部转入东部,资源依赖型产业从东部转入中西部。③东部地带各省份之间的产业转移相对规模较大。④东部地带各省份内部的产业转移相对规模更大。⑤不同区域尺度上产业转移实证研究结果符合距离衰减规律。对国内产业转移实践引发的梯度理论、产业转移滞缓原因、政府参与产业转移作用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最后提出未来研究的一些方向。

[Luo Haichao,Miao Changhong,Li Guoliang.

Review on empirical research and related controversies of different regional scale industrial transfer.

Human Geography,2014,29(1):1-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从产业转移概念出发,对产业区域转移实证研究视角、研究方法以及不同区域尺度研究结果进行梳理。认为根据已有实证研究可以得出中国产业转移发生情况的基本结论:①中国在整体上以及东中西部和四大板块之间只有较少的相对产业转移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产业转移。②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存在的产业转移主要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从中西部转入东部,资源依赖型产业从东部转入中西部。③东部地带各省份之间的产业转移相对规模较大。④东部地带各省份内部的产业转移相对规模更大。⑤不同区域尺度上产业转移实证研究结果符合距离衰减规律。对国内产业转移实践引发的梯度理论、产业转移滞缓原因、政府参与产业转移作用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最后提出未来研究的一些方向。
[12] 贺清云,蒋菁,何海兵.

中国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行业选择

[J].经济地理,2010,30(6):960-99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承接产业是加速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如何科学选择承接产业是中部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在总结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现状的基础上,运用产业区域聚集指数分析得出东部5省1市具有转移趋势的产业、运用产业梯度系数分析得出中部各省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最后根据各省产业资源特征和承接条件,确定出中部各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点行业。

[He Qingyun,Jiang Jing,He Haibing.

Research on choices of undertaking industrial transfer in central China.

Economic Geography,2010,30(6):960-99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承接产业是加速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如何科学选择承接产业是中部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在总结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现状的基础上,运用产业区域聚集指数分析得出东部5省1市具有转移趋势的产业、运用产业梯度系数分析得出中部各省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最后根据各省产业资源特征和承接条件,确定出中部各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点行业。
[13] 万三敏.

基于产业集聚度演变的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研究

[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1,27(5):60-6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产业集聚在四方面影响产业转 移:能产生集聚经济效应,从而吸引同类企业入驻;能带动更多上下游及相关企业入驻;有利于吸引高素质务工人员,缓解产业转移中用工荒难题;能有效降低产业 转移成本。运用EG指数模型对河南省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及能源供应业、建筑业、物流业、IT行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九大行业2000— 2009年的集聚程度进行了测量,发现3个规律:集聚度分层明显;近5年产业集聚度变化有明显规律;产业发展水平低。据此提出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建 议:1)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制造业、IT业的集聚度,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集聚优势;2)依靠当前集聚优势,自然承接其它7个行业的转移;3)培育精品产 业集聚区,进一步提高产业集聚程度;4)集约利用产业集聚区,打造完整产业链。

[Wan Sanmin.

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degree in Henan Province.Geography and

Geo-Information Science,2011,27(5):60-6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产业集聚在四方面影响产业转 移:能产生集聚经济效应,从而吸引同类企业入驻;能带动更多上下游及相关企业入驻;有利于吸引高素质务工人员,缓解产业转移中用工荒难题;能有效降低产业 转移成本。运用EG指数模型对河南省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及能源供应业、建筑业、物流业、IT行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九大行业2000— 2009年的集聚程度进行了测量,发现3个规律:集聚度分层明显;近5年产业集聚度变化有明显规律;产业发展水平低。据此提出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建 议:1)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制造业、IT业的集聚度,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集聚优势;2)依靠当前集聚优势,自然承接其它7个行业的转移;3)培育精品产 业集聚区,进一步提高产业集聚程度;4)集约利用产业集聚区,打造完整产业链。
[14] 李璐璐.

中原城市群产业转移综合承接能力评价研究[D]

.开封:河南大学,2014.

[本文引用: 2]     

[Li Lulu.

Research on evaluation of comprehensive ability to undertake Industry transfer of Central Plains Urban Agglomeration.

Kaifeng: Henan University,2014.]

[本文引用: 2]     

[15] 李绍光.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研究——以合肥市为例[D]

.合肥:安徽大学,2011.

[本文引用: 1]     

[Li Shaoguang.

Research on Undertaking Industrial Transfer Ability of wanjiang Urban Belt:A Case study of Hefei Municipality.

Hefei: Anhui University,2011.]

[本文引用: 1]     

[16] 冯长春,曹敏政,甘霖.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适宜性研究

[J].经济地理,2014,34(10):90-97.

URL      摘要

产业是城市的生命力所在,产业 空间规划在当前中国的城市空间规划体系中位居要席。以皖江城市带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生态承载力与社会经济效率双重约束,设计了一套基于生态功能和生产效 率的产业空间规划路径: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数据包络分析、因子分析、象限分析等多种数理分析方法,首先从土地生态功能评价和社会经济系统生产效率评 价出发,构建基于生态—生产二维结构关系的综合承接潜力评价矩阵,然后结合各区县产业发展基础的定量测度,对六大重点承接产业优势度分布的空间适宜性进行 判别,在此基础上推导出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引导方案,为引导城市带尺度下产业结构优化与空间布局整合提供参考。

[Feng Changchun,Cao Minzheng,Gan Lin.

The Research of Spatial Suitability for Undertaking Industrial Transfer of Wanjiang City Belt.

Economic Geography,2014,34(10):90-97.]

URL      摘要

产业是城市的生命力所在,产业 空间规划在当前中国的城市空间规划体系中位居要席。以皖江城市带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生态承载力与社会经济效率双重约束,设计了一套基于生态功能和生产效 率的产业空间规划路径: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数据包络分析、因子分析、象限分析等多种数理分析方法,首先从土地生态功能评价和社会经济系统生产效率评 价出发,构建基于生态—生产二维结构关系的综合承接潜力评价矩阵,然后结合各区县产业发展基础的定量测度,对六大重点承接产业优势度分布的空间适宜性进行 判别,在此基础上推导出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引导方案,为引导城市带尺度下产业结构优化与空间布局整合提供参考。
[17] 曾智英.

长株潭城市群产业转移路径研究[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本文引用: 1]     

[Zeng Zhiying.

Study on Industrial Transfer Path of Chang-Zhu-Tan Urban Agglomeration.

Changsha:Hunan Normal University,2014.]

[本文引用: 1]     

[18]

国家发改委.发展改革委印发促进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指导意见

[EB/OL].中国政府网,.

URL      [本文引用: 1]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URL      [本文引用: 1]     

[19] 姚士谋,陈振光,朱英明,.中国城市群(第二版)[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50-54.

[本文引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