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6 , 36 (9): 1320-1329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6.09.005

Orginal Article

东北振兴以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演化及空间分异模式

王姣娥12, 杜德林2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
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The Evolu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in Northeast China and Its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Mode Scince 2003

Wang Jiaoe12, Du Delin2

1. Key Laboratory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deling/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2.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中图分类号:  F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0690(2016)09-1320-10

收稿日期: 2016-04-28

修回日期:  2016-06-13

网络出版日期:  2016-09-20

版权声明:  2016 《地理科学》编辑部 本文是开放获取期刊文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科研教学等,但不允许用于商业目的.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541020)、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王姣娥(1981-),女,湖南涟源人,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交通地理与区域发展研究。E-mail:wangje@igsnrr.ac.cn

展开

摘要

从经济基础、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等方面构建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和ESDA方法,从地级行政区尺度对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的经济发展水平、空间格局及演化规律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过去十多年来,东北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内部发展差异呈扩大趋势,黑龙江省北部成为东北经济发展最薄弱的地区;在空间上,东北经济发展呈现出集聚性,并主要表现为核心-边缘、轴带集聚发展以及沿海-沿边等空间分异模式。

关键词: 东北振兴 ; 空间格局 ; 区域差异 ; ESD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Northeast China has come to the new normal state, the overall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grown downward, and the phenomenon has become the focus concerned by researchers and the society.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gap between cities is gradually expanding, and it has become a main barrier for Northeast China to achieve all-round well-off society. As such, this article builds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by three terms of economic base, economic growth and economic structure. Then the paper comprehensively studie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and its evolution of Northeast China over its revitalized 10 years through factor analysis method and ESDA.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Over the past 10 year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Northeast China has obtained a certain degree of improvement. But the overall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of Northeast China rises first and then decreases. 2)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Northeast China is spatially clustered, and the trend is strengthened over time. Meanwhile, the differences of cities on Northeast China are expanding. The northern area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is the weakest area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in Northeast China. 3)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 cities whichareold industrial bases has been promoted at a certain degree, while that of the resource-based cities has been declined.The differenc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resource-based cities are more significant. Among the resource-based citie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 recessionary cities decline seriously, such as Yichun, Hegang, Shuangyashan, Qitaihe and Daxing’anling. At the same time, these cities only belong to the resource-based cities. 4) In terms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Northeast China, it shows three kinds of patterns: the core-periphery mode with the core of four megacities, the agglomeration development pattern with the growth axis from Harbin to Dalian, and the mode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outhern coastal cities to the northern border citie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ities located in the axis from Harbin to Dalian or around the four major urban agglomerations is well. In order to impel the development of Northeast China, the government should lower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well, and prevent further expanding of differences among these cities. When developing the cities belong to old industrial base constantly, the government should make the reasonable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increase policy support for the resource-based cities especially the recessionary cities, then gradually improve the abilit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northern are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needs to get more support from the Central government, who should promote it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revent the gap with other cities to expand further.

Keywords: revitalizing Northeast China ; spatial pattern ; regional disparity ; ESDA

0

PDF (868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王姣娥, 杜德林. 东北振兴以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演化及空间分异模式[J]. , 2016, 36(9): 1320-1329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6.09.005

Wang Jiaoe, Du Delin. The Evolu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in Northeast China and Its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Mode Scince 2003[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6, 36(9): 1320-1329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6.09.005

空间分异是经济发展中的一种现象,也是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其研究对区域经济开发、协调及优化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1,2]。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施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经济高速发展,区域差异也逐渐成为一个学术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3~19]。在十八大和十三五规划中,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列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全国[3~6]、三大地带[7~9]、省际[10~13]、市域[14~16]以及县域[17~19]等空间尺度层面,并且普遍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三大地带和各省份之间的发展差距均在不断扩大。在方法上,区域发展差距的传统研究主要采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Gini)、塞尔指数(Theil Index)[20]等,但这些传统的研究方法缺乏空间视角,忽视了扩散或极化效应。ESDA(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主要揭示数据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21~24],因而其与传统方法的结合可以更好地研究经济发展空间分异。

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基础原材料加工基地,在中国工业发展史上做出了突出贡献[25,26]。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再次发布《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以进一步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其中将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体制和机制创新、城市经济转型、对内外开放作为重要的战略抓手,然而其与2003年的振兴战略一样,均未重视东北区域发展差距的问题,而这其实已经成为影响东北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障碍。在学术界,针对东北区域发展的差距已有一定的研究,主要是采用GDP或人均GDP的单一指标来进行评判,并且普遍认为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显著,在近些年有增大的趋势[27~31]。但是单一指标难以全面反映东北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在时间尺度上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东北区内发展差距如何变化?区内经济发展的空间集聚性是否进一步增强?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等振兴战略中政策支持的重点,其经济发展水平是否得到了有效的提高?这些问题,仍值得进一步探讨。

本文拟构建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考察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演化规律及其空间分异模式,试图从时间过程和空间单元2个视角来剖析振兴政策对东北经济发展空间分异的影响。研究将以2003年、2008年和2014年为时间截面,分别反映振兴前、振兴计划实施5 a和东北地区发展的最新状况。

1 研究方法

1.1 经济发展水平测度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同区域在经济基础、速度、结构以及质量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综合效应,并非单一指标所能完全体现。结合经济发展相关指标和数据可获得性,本文从经济基础、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三方面构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表1)。其中,经济基础主要反映区域经济发展和资源水平,并考虑到人口因素的影响,采用人均GDP等5个静态性指标,研究中采用不变价;经济增长主要反映区域的经济扩张能力,采用速度指标来表明社会经济增长的相对程度,包括GDP增长速度等3个指标;经济结构主要反映区域的经济质量、资源配置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采用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等12个结构性和效益性指标。基础数据主要来源于历年的《辽宁统计年鉴》[32]、《吉林统计年鉴》[33]、《黑龙江统计年鉴》[34]、《内蒙古统计年鉴》[35]、《中国城市统计年鉴》[36]以及41个地级行政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在获得各项指标数据后,首先进行无量纲和标准化处理,再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东北地区各地级行政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在研究过程中,借助SPSS 22.0软件来测算2003年、2008年和2014年东北各地级行政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最后采用极差法进行标准化处理以获得各行政区的最终得分。

表1   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Table 1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目标层一级指标层二级指标层单位
经济发
展水平
经济基础人均GDP
人均固定资产投资
人均地方财政收入
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人均进出口总额美元
经济增长GDP增长速度%
第二产业增长速度%
第三产业增长速度%
经济结构第二产业产值比重%
第三产业产值比重%
人均第二产业产值
人均第三产业产值
万元GDP进出口总额美元/万元
万元GDP固定资产投资元/万元
万元GDP地方财政收入元/万元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数比总人口人/万人
普通高等学校教师数比总人口人/万人
专利授权量

注:表中价格指标均采用2003年不变价。

新窗口打开

1.2 ESDA方法

ESDA是一系列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和技术的集合,以空间关联性测度为核心,旨在描述研究对象的空间分布,揭示空间联系、簇聚以及其他异质性的空间模式[22]。空间自相关是ESDA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 I)和局部空间自相关(Local Moran’s I),主要用于分析和评价某一要素在空间上整体和局部的集聚状态,公式如下[12,37]

Moran's I=ni=1njinWij×i=1njinWijxi-x¯(xj-x¯)i=1n(xi-x¯)2(1)

Local Moran'sIi=1S2(xi-x¯)j,jinWij(xj-x¯)(2)

式中:xi、xj分别表示在ij单元的属性值,Wij表示空间单元相邻权重, x¯表示算数平均值, S2=1n(xi-x¯)2。其中,Moran’s I值介于-1与1之间。若大于0为正相关,若小于0为负相关。当值趋于0时,代表空间分布呈随机状态。根据各空间单元与其相邻单元的关系,即 (xi-x¯)j,jinWij(xj-x¯)取值的正负,将其划分为4种类型:HH型: (xi-x¯)>0j,jinWij(xj-x¯)>0;HL型: (xi-x¯)>0j,jinWij(xj-x¯)<0;LH型: (xi-x¯)<0并且 j,jinWij(xj-x¯)>0;LL型: (xi-x¯)<0并且 j,jinWij(xj-x¯)<0

2 经济发展水平格局及演化

2.1 整体发展水平与区内差异

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表2)。2003年东北地区各地级行政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总和为11.892,2008年提升至14.191,2014年又下降至12.787,这表明东北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有所提升,但近几年略有下降。与此同时,2003年、2008年和2014年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365、0.424和0.726,区内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且呈扩大趋势。对比经济发展水平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倍数关系及标准差,也可以发现东北地区内部处于不断极化之中(表2)。

图1   2003~2014年东北三省GDP及占全国比重

Fig.1   GDP of Northeast China and its proportion in the whole country in 2003-2014

表2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分布特征

Table 2   The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in Northeast China

年份总值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标准差
200311.8920.6180.1740.2900.106
200814.1910.8220.1340.3460.147
201412.7871.0000.0000.3120.226

新窗口打开

采用GDP指标进一步分析,2003年东北三省GDP总量为12 722亿元,至2014年增加至57 469亿元,总量翻了1.8倍(不变价),实现了持续增长的态势。从全国占比分析(图1),2003~2014年东北呈现出先降后升再下降的趋势,比重维持在8.4%~9.2%之间。其中2003~2007年处于下降趋势,在2007年(8.5%)达到较低点,之后2008~2012年呈持续增长态势,2012年达到最高(8.8%),2014年东北三省GDP占全国的比重再次回落到8.4%,成为振兴以来的最低值。从GDP增长速度(不变价)分析,东北三省则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图2)。其中2003~2010年,东北三省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之后GDP增速快速下降。2014年黑龙江、辽宁、吉林的GDP增速为5.5%、5.8%和6.5%,分别位居全国31个省区中的倒数第二位、第三位和第四位,由此形成“新东北现象”。

图2   东北三省及全国GDP增速(2003年不变价)

Fig.2   The comparison of GDP growth between China and Northeast China, 2003-2014

2.2 空间格局

以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3 a平均值的0.5、1.0和1.5倍为分界点,将各地市分为4个等级:低水平、中低水平、中高水平和高水平。分析发现: 2003年高水平经济发展类型包括沈阳、长春、哈尔滨和大连4个城市,后来大庆进入该行列; 中高水平发展类型的城市数量先增加后减少,2003年为4个,2008年增加到16个,2014年减少至8个; 中低水平发展类型的城市较多。2003年为32个城市(78.0%),2008年(19个)和2014年(20个)该类型城市数量有所下降,但总量仍然较多;低水平发展类型的城市较少。2003年和2008年只有黑河属于该类型,2014年新增了大兴安岭地区、七台河、伊春、双鸭山、鹤岗、鸡西、铁岭7个城市,绝大部分(6个)属于资源型城市,且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北部地区。总体而言,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东北经济发展属于高水平的城市数量基本保持不变,步入中高水平的城市略有增加,但降为低水平的城市更多,两极分化趋势加剧(图3)。

进一步比较发现,2003~2014年东北共有21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提升,其余20个城市则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从经济发展水平变化绝对值分析(图4),大连、沈阳、哈尔滨的提升幅度最大,其余经济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也主要分布在这四大城市周围,而下降的城市则主要位于黑龙江省北部和蒙东地区。

2.3 空间集聚性

从全局相关性分析,东北经济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现出一定的集聚性。2003年全局Moran’s I指数为0.126,2008年和2014年分别上升为0.193和0.143,呈现出较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且集聚性先增加后减小。根据Moran散点图(图5)对东北各地市的空间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大部分城市落在第三象限,这表明东北大部分城市与其周边城市的发展水平均较低。HH型(第一象限)表示自身与周围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均较好,2003年属于该类的城市有11个,2008年减少至9个,2014年回升至10个。HL型(第四象限)表示自身发展水平较高而周围城市的水平较低,2003年该类城市为1个,2008年增加至4个,2014年则减少为3个,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趋势。LH型(第二象限)表示自身经济发展水平低而周围城市发展水平较高,3 a该类城市分别为11个、10个和9个,呈不断减少趋势。总体上,2003~2014年东北HH型和LH型城市略有减少,LL型和HL型城市略有增加,且LL型城市占比最大,这表明东北振兴战略后期尤其需要关注低-低集聚型城市。

2.4 老工业基地城市与资源型城市

老工业基地城市和资源型城市是东北地区2类特殊类型的城市,分别有24个和23个(表3)。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后,国务院又相继颁布了《全国老工业基地改造规划(2013~2022年)》和《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旨在通过政策和资金支持来扶持全国老工业基地城市和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然而,经过10多年的振兴发展和相关政策引导,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和资源型城市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其经济发展水平仍然低于东北平均水平,尤其是资源型城市。2003年老工业基地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为东北平均值的95.2%,2014年降为90.4%;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则分别为东北平均值的91.0%和79.5%,差距呈扩大的趋势。2003~2014年,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水平仅提高了2.2%,远低于东北平均提升幅度7.6%;资源型城市则从0.264下降为0.248,下降了6.0%。进一步分析发现,同属于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的城市大部分经济发展水平都有一定提升,其中以抚顺、盘锦和牡丹江等城市为代表,2003~2014年其经济发展水平平均值提升了31.5%;衰退型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下降最为严重,以伊春、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和大兴安岭地区为代表,同期下降了28.9%。

进一步采用变异系数来分析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内部的差异,发现2003年、2008年和2014年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240、0.218和0.397,而资源型城市分别为0.267、0.287和0.548。这表明:资源型城市的内部差距相对更为明显,但两者均小于东北地区内部平均差异,表明内部差异仍相对较小; 2类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均在不断扩大,以资源型城市尤为显著。

图3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空间格局

Fig.3   The spatial patter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in Northeast China

图4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变化(2003~2014年)

Fig.4   Economic development changes of Northeast China in 2003-2014

表3   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城市和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Table 3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of old industrial base cities and resource-based cities in Northeast China

城市类型城市数
量(个)
经济发展水平平均值
2003年2008年2014年
老工业基地城市240.2760.3310.282
资源型城市230.2640.3050.248
成长型20.2290.3010.252
成熟型80.2840.3150.306
衰退型90.2410.2770.163
再生型40.2920.3510.318
既是老工业基地城市又
是资源型城市
150.2830.3330.294
仅是老工业基地城市90.2640.3260.262
仅是资源型城市80.2280.2520.161
东北地区平均水平410.2900.3460.312

新窗口打开

3 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分异模式

3.1 核心-边缘模式

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集中在大连、沈阳、长春和哈尔滨四大城市,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其GDP占东北的比重一直保持在35%以上。2003年,四大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占东北地区的18.68%,2008年上升至20.39%,2014年进一步达到28.26%,经济发展不断向四大城市进行集聚。以四大城市为核心,东北经济发展进一步形成了辽宁沿海城市群、辽宁中部城市群、吉林中部城市群和哈大齐工业走廊的辐射区域,2003年其经济发展水平占东北总量的62.93%,2008年和2014年上升至64.60%和72.01%。进一步分析发现,2003年东北经济发展高水平和中高水平的城市全部位于四大城市群地区(8个),2008年和2014年也分别有80.95%(17个)和92.31%(12个)落在了该区域。采用Moran’s I指数绘制LISA集聚图(图6),发现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HH型和HL型城市也主要位于四大城市群,而LH型城市则主要在外围地区,LL型城市则离四大城市群相对较远。因此,东北经济发展整体呈现出以大连、沈阳、长春和哈尔滨四大城市为核心的核心-边缘模式,并围绕四大城市进一步形成了辽宁沿海城市群、辽宁中部城市群、吉林中部城市群和哈大齐工业走廊的辐射区域。

3.2 轴带集聚模式

哈(尔滨)大(连)轴线是东北经济和人口聚集的主要区域,包括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鞍山、营口、辽阳、铁岭、四平和松原10个城市。2003年,哈大轴线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占东北地区的32.50%,2008年和2014年该比重分别上升至35.20%和41.49%。从经济发展水平类型城市分析,2003年哈大轴线高水平和中高水平城市占东北地区的62.5%(5个),2008年和2014年虽然下降为42.9%(9个)和46.2%(6个),但仍然保持了较高的比重。从平均水平分析,2003年、2008年和2014年哈大轴线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平均值分别为0.387、0.499和0.531,高于东北平均水平。结合LISA集聚图(图6),可以发现东北地区的HH型和HL型城市主要聚集于哈大轴线附近,形成了以哈大轴线为中心,由内向外分别为HH型、HL型、LH型和LL型城市的格局,属于典型的轴带集聚经济发展模式。

图5   东北各地级行政区经济发展水平Moran散点图

Fig.5   Moranscatter plotof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of cities in Northeast China

图6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LISA集聚图

Fig.6   LISA cluster map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in Northeast China

3.3 南部沿海-北部沿边模式

东北地区南部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较好,而北部沿边城市则相对较差。沿海城市包括辽宁省的大连、营口、丹东、盘锦、锦州和葫芦岛6个城市,北部沿边城市包括黑龙江省的大兴安岭地区、黑河、伊春、鹤岗、佳木斯、双鸭山和鸡西以及内蒙古的呼伦贝尔8个城市。2003年东北沿海城市的平均经济发展水平为0.336,2014年提升至0.419(增长了24.7%),而北部沿边城市则由2003年的0.222下降至2014年的0.125(下降了-43.7%)。也就是说,2003年东北沿海城市的平均经济发展水平仅为北部沿边城市的1.52倍,2008年略微提升到1.78倍,但2014年骤升到3.34倍。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东北南部沿海和北部沿边城市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从城市发展类型分析,大连一直为高水平城市,丹东和葫芦岛为低水平城市,其余3个沿海城市在2014年为中高水平城市;而北部沿边城市在2003年和2008年主要为中低水平城市,2014年绝大部分降为低水平城市,在空间上形成了低水平集聚区域,成为东北经济发展最为薄弱的区域。总之,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呈现出明显的南部沿海-北部沿边的发展模式。

4 结论与建议

经过10多年的振兴发展和相关政策引导,东北经济发展水平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在时间过程上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空间上,东北经济发展围绕大连、沈阳、长春和哈尔滨的集聚性趋势进一步加强,区内差异不断增大。老工业基地城市和资源型城市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其与东北平均发展水平的差距仍在进一步拉大。在空间上,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3种空间分异模式,即以四大城市为核心的核心-边缘模式,以哈大轴线为增长轴的轴带集聚模式,以及南部沿海-北部沿边分异模式。

东北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与其自然因素、交通区位以及早期矿产资源依赖和开发程度有较大关系。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未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战略应从全面普惠型政策向重点区域、边缘城市及特殊类型城市转移,实行精准式的政策扶持模式,尤其是资源型衰退城市、黑龙江省北部沿边城市,以实现全面小康建设目标。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刘卫东. 经济地理学思维[M]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3: 55-77.

[本文引用: 1]     

[Liu Weidong.Thinking economic geography.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13: 55-77.]

[本文引用: 1]     

[2] 李敏纳, 蔡舒.

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研究述评

[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50(1): 51-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5242.2010.01.01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是区域经济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研究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态势及机制,对区域开发、区域经济空间结构调控和优化乃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区域经济空间分异在区域经济研究中仍是一个有待深化的领域,主要体现在研究视角分散,没有形成逻辑严密的结构体系,规范分析和定量分析不足。深化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研究,需要在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态势评价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机制分析的理论框架和实证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Li Minna, Cai Shu.

The comment of research on regional economic spatial dissimilarity.

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2010, 50(1): 51-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5242.2010.01.01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是区域经济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研究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态势及机制,对区域开发、区域经济空间结构调控和优化乃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区域经济空间分异在区域经济研究中仍是一个有待深化的领域,主要体现在研究视角分散,没有形成逻辑严密的结构体系,规范分析和定量分析不足。深化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研究,需要在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态势评价的理论依据和方法、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机制分析的理论框架和实证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3] 徐建华, 鲁凤, 苏方林, .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尺度分析

[J]. 地理研究, 2005, 24(1): 57-68.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2005.01.007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p>运用多阶段Theil系数嵌套分解法和小波分析法,从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两个方面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差异问题。基本结论是:从省级行政区域单元来看,东部省际之间差异的变化趋势和全国的变化趋势基本是一致的,中部和西部省际之间的差异一直相对较小,而且变化趋势较为缓慢,但是三大地带之间差异一直在增大。从地级行政区域单元来看,省内差异是全国整体差异的重要构成部分,省内差异对于全国整体差异的贡献比三大地带之间差异和省际差异的贡献显著得多。从时间尺度来看,在大时间尺度(譬如24年)水平上,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过程,基本上服从&ldquo;倒U型&rdquo;曲线规律,但是小时间尺度(譬如2<sup>3</sup>年或2<sup>2</sup>年)水平上来看,则呈现为一条由几个倒U与U型曲线首尾相接的&ldquo;复合倒U型曲线&rdquo;。</p>

[Xu Jianhua, Lu Feng,

Su Fanglin et al. Spatial and temporal scale analysis on the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ies in China.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5, 24(1): 57-68.]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2005.01.007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p>运用多阶段Theil系数嵌套分解法和小波分析法,从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两个方面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差异问题。基本结论是:从省级行政区域单元来看,东部省际之间差异的变化趋势和全国的变化趋势基本是一致的,中部和西部省际之间的差异一直相对较小,而且变化趋势较为缓慢,但是三大地带之间差异一直在增大。从地级行政区域单元来看,省内差异是全国整体差异的重要构成部分,省内差异对于全国整体差异的贡献比三大地带之间差异和省际差异的贡献显著得多。从时间尺度来看,在大时间尺度(譬如24年)水平上,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过程,基本上服从&ldquo;倒U型&rdquo;曲线规律,但是小时间尺度(譬如2<sup>3</sup>年或2<sup>2</sup>年)水平上来看,则呈现为一条由几个倒U与U型曲线首尾相接的&ldquo;复合倒U型曲线&rdquo;。</p>
[4] 鲁凤, 徐建华.

基于不同区划系统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分解研究

[J]. 人文地理, 2006, 21(2): 77-8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98.2006.02.017      URL      摘要

基于不同区划系统,采用锡尔系数分解方法来定量测度中国区域经济 差异.首先,基于省级空间单元,通过一阶段锡尔系数分析1978年以来中国区域差异的格局及其动态演变;然后,分别基于三大地带--省(直辖市、自治 区)--一地(市、区、自治州)或者县(市辖区、县级市、县)这两类三级结构的地域行政单元,运用二阶段嵌套锡尔系数分解方法,将差异进一步分解至省内差 异水平上,由此揭示出不同于省际分析的区域经济差异特征:省内差异是全国总体差异的重要组分,对于总体差异的影响较地带间差异和省间差异显著得多.

[Lu Feng, Xu Jianhua.

Study on the decomposition of the regional economic inequalities in China based on different division systems.

Human Geography, 2006,21(2): 77-8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98.2006.02.017      URL      摘要

基于不同区划系统,采用锡尔系数分解方法来定量测度中国区域经济 差异.首先,基于省级空间单元,通过一阶段锡尔系数分析1978年以来中国区域差异的格局及其动态演变;然后,分别基于三大地带--省(直辖市、自治 区)--一地(市、区、自治州)或者县(市辖区、县级市、县)这两类三级结构的地域行政单元,运用二阶段嵌套锡尔系数分解方法,将差异进一步分解至省内差 异水平上,由此揭示出不同于省际分析的区域经济差异特征:省内差异是全国总体差异的重要组分,对于总体差异的影响较地带间差异和省间差异显著得多.
[5] 王小鲁,樊纲.

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

[J].经济研究,2004,(1): 33-44.

URL      摘要

本文考察我国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地区经济差距的变动趋势,分析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在各地区间的配置与流动状况及其动因,考察这些因素对地区差距变化的作用,同时也考察制度变革和结构变化等因素对地区经济差距变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判断地区差距变动的未来趋势,并分析在不妨碍经济效率的前提下,哪些政策因素有助于缩小地区差距。

[Wang Xiaolu, Fan Gang.

Analysis on the Regional Disparity in China and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J].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2004,(1): 33-44.]

URL      摘要

本文考察我国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地区经济差距的变动趋势,分析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在各地区间的配置与流动状况及其动因,考察这些因素对地区差距变化的作用,同时也考察制度变革和结构变化等因素对地区经济差距变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判断地区差距变动的未来趋势,并分析在不妨碍经济效率的前提下,哪些政策因素有助于缩小地区差距。
[6] 马栓友, 于红霞.

转移支付与地区经济收敛

[J]. 经济研究, 2003, (3): 26-3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转移支付是政府调节区域经济的重要政策手段,本文分析了1994年新财税体制改革以后转移支付与地区经济收敛的关系,发现转移支付总体上没有达到缩小地区差距的效果;对转移支付决定的因素分析,则解释了现行转移支付不能缩小地区差距的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Ma Shuanyou, Yu Hongxia.

Yu hongxia.Inter-Governmental transferment and regional economic convergence in China.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2003,(3): 26-3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转移支付是政府调节区域经济的重要政策手段,本文分析了1994年新财税体制改革以后转移支付与地区经济收敛的关系,发现转移支付总体上没有达到缩小地区差距的效果;对转移支付决定的因素分析,则解释了现行转移支付不能缩小地区差距的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7] 吴殿廷.

中国三大地带经济增长差异的系统分析

[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1, 20(2): 10-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63.2001.02.00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中国的城乡差异是独特的,以人均GDP作为衡量标准来描述区域差异和进行国际比较不甚确切。文章以统计数据为基础,在考察了三大地带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差异的基础上,对1978~1998年20年间三大地带经济不平衡发展作了系统分析。通过定量计算得出结论:三大地带之间的差距虽然明显,但不可怕;造成三大地带经济增长差异的原因,除了历史基础和自然条件以外,首先是投入强度(尤其是人均外商直接投资额),其次是出口能力和经济体制(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和社会文化因素也有一定影响。为缓解三大地带的差距,并保证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持续增强,近期的投资重点应放在中部地带,尤其是中部城市。

[Wu Dianting.

Systematic analysis on RegionalDifference between East, middle and West of China.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01, 20(2): 10-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63.2001.02.00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中国的城乡差异是独特的,以人均GDP作为衡量标准来描述区域差异和进行国际比较不甚确切。文章以统计数据为基础,在考察了三大地带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差异的基础上,对1978~1998年20年间三大地带经济不平衡发展作了系统分析。通过定量计算得出结论:三大地带之间的差距虽然明显,但不可怕;造成三大地带经济增长差异的原因,除了历史基础和自然条件以外,首先是投入强度(尤其是人均外商直接投资额),其次是出口能力和经济体制(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和社会文化因素也有一定影响。为缓解三大地带的差距,并保证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持续增强,近期的投资重点应放在中部地带,尤其是中部城市。
[8] 卢艳, 徐建华.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实证研究与R/S分析

[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2, 21(3): 60-6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63.2002.03.021      URL      摘要

文章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介绍了吉尼系 数、区域经济区位熵和Hausdorff Index的计算方法.采用GDP指标,运用吉尼系数和区域经济区位熵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三大地带之间、省区之间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的变化趋势.而 且还运用分形理论和R/S方法研究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收敛性,得出的结论如下:(1)无论从绝对差距还是从相对差距上看,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三大地 带之间或省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都在扩大.(2)1995年所实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近期内并没有缩小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3)R/S分析结果表明中 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在未来20年内将继续扩大.

[Lu Yan, Xu Jianhua.

A discussion on China's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ies and R/S analysis.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02, 21(3): 60-6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63.2002.03.021      URL      摘要

文章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介绍了吉尼系 数、区域经济区位熵和Hausdorff Index的计算方法.采用GDP指标,运用吉尼系数和区域经济区位熵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三大地带之间、省区之间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的变化趋势.而 且还运用分形理论和R/S方法研究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收敛性,得出的结论如下:(1)无论从绝对差距还是从相对差距上看,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三大地 带之间或省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都在扩大.(2)1995年所实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近期内并没有缩小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3)R/S分析结果表明中 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在未来20年内将继续扩大.
[9] 刘清春, 王铮.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形成的三次地理要素

[J]. 地理研究, 2009, 28(2): 430-440.

https://doi.org/10.11821/yj2009020017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关于地理要素对经济差异的影响,国际上已经做了大量研究。为了探讨地理要素对中国经济差异的影响程度,在Krugman的关于城市聚集的两大自然理论基础之上,提出了影响经济差异的三大地理要素,分别为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交通和区位要素以及人力资本和研发水平要素,并通过建模,从全国和三大地带的尺度上细致地分析了各地理要素对经济分异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得到了验证和充实,这为揭示地理环境作用提供了主要依据,扩展了国际上Sachs等人关于地理要素对经济发展的认识。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在各地理要素中,影响经济差异最大的为交通便利性指数,影响程度为0.374,因此交通基础建设投资应继续加大。

[Liu Qingchun, Wang Zheng.

Research on geographical elements of economic difference in China.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9, 28(2): 430-440.]

https://doi.org/10.11821/yj2009020017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关于地理要素对经济差异的影响,国际上已经做了大量研究。为了探讨地理要素对中国经济差异的影响程度,在Krugman的关于城市聚集的两大自然理论基础之上,提出了影响经济差异的三大地理要素,分别为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交通和区位要素以及人力资本和研发水平要素,并通过建模,从全国和三大地带的尺度上细致地分析了各地理要素对经济分异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得到了验证和充实,这为揭示地理环境作用提供了主要依据,扩展了国际上Sachs等人关于地理要素对经济发展的认识。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在各地理要素中,影响经济差异最大的为交通便利性指数,影响程度为0.374,因此交通基础建设投资应继续加大。
[10] 沈坤荣, 马俊.

中国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J]. 经济研究, 2002, (1): 33-3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以经济增长文献中有关收敛性理论为基础,对中国自建国以来,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省际间的经济增长差异进行实证分析。本文信为中国地区间的经济增,长不仅存在着显著的“俱乐部收敛”(club convergence )特征,即按中西划分的区域内部人均产出具有明显的聚集现象;而且存在着条件收敛(conditional convergence)的特征即在具有相同的人力资本、市场开放度等结构特征的经济地区间存在着一定的增长收敛趋势。本文实证分析的结果还显示,各地区间工业化水平的差异和产业结构的变动对增长收敛性构成显著的影响。

[Shen Kunrong, Ma Ju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lub Convergence”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and Its Cause

[J].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2002,(1): 33-3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以经济增长文献中有关收敛性理论为基础,对中国自建国以来,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省际间的经济增长差异进行实证分析。本文信为中国地区间的经济增,长不仅存在着显著的“俱乐部收敛”(club convergence )特征,即按中西划分的区域内部人均产出具有明显的聚集现象;而且存在着条件收敛(conditional convergence)的特征即在具有相同的人力资本、市场开放度等结构特征的经济地区间存在着一定的增长收敛趋势。本文实证分析的结果还显示,各地区间工业化水平的差异和产业结构的变动对增长收敛性构成显著的影响。
[11] 廖功磊, 夏青.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地域演变趋势研究

[J]. 统计与决策, 2010, (20): 116-119.

URL      摘要

区域经济差距的存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文章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了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地域演变趋势.结果表明:全国相似经济水平的省际间的空间集聚效应和空间依赖性日益增强,并且这种发展趋势自1992年以后表现的更为突出,从而加速了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收敛趋势;东部沿海发达省区空间集聚特征比较明显,同时对近距离的经济扩散作用同样显著;2005年以后受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影响,中部省际间的空间集聚效应被削弱,空间分异的发展趋势开始显现.

[Liao Gonglei, Xia Qing.

The research on the regional evolution tendency of chinas reg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disparity.

Statistics and Decision, 2010,(20): 116-119.]

URL      摘要

区域经济差距的存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文章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了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地域演变趋势.结果表明:全国相似经济水平的省际间的空间集聚效应和空间依赖性日益增强,并且这种发展趋势自1992年以后表现的更为突出,从而加速了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收敛趋势;东部沿海发达省区空间集聚特征比较明显,同时对近距离的经济扩散作用同样显著;2005年以后受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影响,中部省际间的空间集聚效应被削弱,空间分异的发展趋势开始显现.
[12] 孟斌, 王劲峰, 张文忠, .

基于空间分析方法的中国区域差异研究

[J]. 地理科学, 2005, 25(4): 393-400.

[本文引用: 1]     

[Meng Bin, Wang Jinfeng,

Zhang Wenzhong et al. Evaluation of regional disparity in China based on spatial analysis.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05, 25(4): 393-400.]

[本文引用: 1]     

[13] 余凤鸣, 张阳生, 周杜辉, .

基于ESDA-GIS的省际边缘区经济空间分异——以呼包鄂榆经济区为例

[J].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8): 997-1004.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2.08.002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省际边缘区是区域经济空间分异 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本文基于县(区)尺度,选取衡量经济水平的14个指标,运用因子分析和ESDA-GIS相结合的方法揭示呼包鄂榆经济区的经济空间分 异。分析结果表明:①数量上呈非均衡发展格局,趋于强者日趋极化,弱者日趋边缘化;②空间分布上呈现东—西递增,南—北递减的分异趋势;③全局 Moran’s I指数得分为0.3215,表明区县经济发展有"趋同俱乐部"特征;④扩散型、极化型、"塌陷"型和"传染"型4类空间关联类型的空间分布呈现一定的中心 —外围式等级特征,但并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经济投入、经济效率、人力资本和经济结构4因子的空间集中程度差异显著。

[Yu Fengming, Zhang Yangsheng,

Zhou Duhui et al. Analyzing provincial Border-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ies based on ESDA and GIS:A case study of Hohhot-Baotou-Ordos-Yulin economic Zone.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2, 31(8): 997-1004.]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2.08.002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省际边缘区是区域经济空间分异 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本文基于县(区)尺度,选取衡量经济水平的14个指标,运用因子分析和ESDA-GIS相结合的方法揭示呼包鄂榆经济区的经济空间分 异。分析结果表明:①数量上呈非均衡发展格局,趋于强者日趋极化,弱者日趋边缘化;②空间分布上呈现东—西递增,南—北递减的分异趋势;③全局 Moran’s I指数得分为0.3215,表明区县经济发展有"趋同俱乐部"特征;④扩散型、极化型、"塌陷"型和"传染"型4类空间关联类型的空间分布呈现一定的中心 —外围式等级特征,但并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经济投入、经济效率、人力资本和经济结构4因子的空间集中程度差异显著。
[14] 李莉, 刘慧, 刘卫东, .

基于城市尺度的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及其因素分解

[J]. 地理研究, 2008, 27(5): 1048-1058.

https://doi.org/10.11821/yj2008050008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区域经济差异一直是地理学与经济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文章以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为区域分析单元对1999~2004年间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及其差异进行了考察。首先基于GDP及其变化与人均GDP水平,对各城市区域经济增长类型进行划分并分析了不同类型城市的区域差异性;其次,对中国各城市GDP增长进行了空间和因素分解。研究发现,一些经济相对衰落的省区中仍然存在经济相对崛起的城市,且一个城市的经济规模在所属省区的序位变化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其在全国的经济规模序位的变化;资本要素对于中国各城市第二产业GDP增长产生了广泛而重要的影响,但是城市在实现资本拉动驱动下的经济增长的同时,资本的产出效率并没有提高。我国十五期间,各城市第二产业专业化程度的普遍降低,表明劳动力要素对第二产业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有限的。

[Li Li, Liu Hui,

Liu Weidong et al. An analysis of disparities in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and its factor decomposition using prefecture level data.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8, 27(5): 1048-1058.]

https://doi.org/10.11821/yj2008050008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区域经济差异一直是地理学与经济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文章以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为区域分析单元对1999~2004年间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及其差异进行了考察。首先基于GDP及其变化与人均GDP水平,对各城市区域经济增长类型进行划分并分析了不同类型城市的区域差异性;其次,对中国各城市GDP增长进行了空间和因素分解。研究发现,一些经济相对衰落的省区中仍然存在经济相对崛起的城市,且一个城市的经济规模在所属省区的序位变化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其在全国的经济规模序位的变化;资本要素对于中国各城市第二产业GDP增长产生了广泛而重要的影响,但是城市在实现资本拉动驱动下的经济增长的同时,资本的产出效率并没有提高。我国十五期间,各城市第二产业专业化程度的普遍降低,表明劳动力要素对第二产业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有限的。
[15] 覃成林, 李敏纳.

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机制研究——一个理论分析模型及其在黄河流域的应用

[J]. 地理研究, 2010, 29(10): 1780-1792.

https://doi.org/10.11821/yj2010100006      URL      Magsci      摘要

<p>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机制是区域经济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对此问题的研究有多个视角,但各个视角的研究成果都只是从某个方面阐释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机制。本文从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机制的内涵出发,以经济增长因素的相关理论和分工理论为基础,将各个视角的研究成果贯穿起来,构建了一个解释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机制的理论分析模型,并运用这个模型对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综合要素禀赋、分工与集聚的耦合互动关系明显存在,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受要素禀赋决定作用机制、分工传导作用机制和循环累积因果机制的支配。</p>

[Qin Chenglin, Li Minna.

The mechanism of the spatial dissimilarity of regional economy:a theoretical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Yellow River valley.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0, 29(10): 1780-1792.]

https://doi.org/10.11821/yj2010100006      URL      Magsci      摘要

<p>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机制是区域经济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对此问题的研究有多个视角,但各个视角的研究成果都只是从某个方面阐释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机制。本文从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机制的内涵出发,以经济增长因素的相关理论和分工理论为基础,将各个视角的研究成果贯穿起来,构建了一个解释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机制的理论分析模型,并运用这个模型对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综合要素禀赋、分工与集聚的耦合互动关系明显存在,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受要素禀赋决定作用机制、分工传导作用机制和循环累积因果机制的支配。</p>
[16] 伍世代, 王强.

中国东南沿海区域经济差异及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J]. 地理学报, 2008, 63(2): 123-134.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8.02.002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采用东南沿海地区市55个地区市的1995-2005年间的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数据,对东南沿海地区总体、局部的空间差异变化、空间格局的演化、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①1995-2005年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时序分布和地区内部“极化”态势同向,表明东南沿海地区存在“两极分化”现象。②东南沿海地区在1995-2003年间地区经济差异不断扩大,这一时期,三大地区内部经济差异水平分布层次不齐,呈现南高北低的渐变趋势,表明这一阶段性的地区差异变动主要是由广东省、福建省内部差异构成;2003年以来,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差异呈现收缩趋势,同时期,三大地区经济差异均有收缩态势,与东南沿海地区整体差异变化趋势同向,主要是由于长三角地区均衡发展驱动地区整体差异的缩小:⑧地区经济空间演化特征与地区经济差异时序波动吻合,相应地在空间上呈现出“极化→扩散”现象。

[Wu Shidai, Wang Qiang.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ies and coordin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oastal areas of southeastern China, 1995-2005.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8, 63(2): 123-134.]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8.02.002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采用东南沿海地区市55个地区市的1995-2005年间的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数据,对东南沿海地区总体、局部的空间差异变化、空间格局的演化、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①1995-2005年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时序分布和地区内部“极化”态势同向,表明东南沿海地区存在“两极分化”现象。②东南沿海地区在1995-2003年间地区经济差异不断扩大,这一时期,三大地区内部经济差异水平分布层次不齐,呈现南高北低的渐变趋势,表明这一阶段性的地区差异变动主要是由广东省、福建省内部差异构成;2003年以来,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差异呈现收缩趋势,同时期,三大地区经济差异均有收缩态势,与东南沿海地区整体差异变化趋势同向,主要是由于长三角地区均衡发展驱动地区整体差异的缩小:⑧地区经济空间演化特征与地区经济差异时序波动吻合,相应地在空间上呈现出“极化→扩散”现象。
[17] 李小建, 乔家君.

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

[J]. 地理学报, 2001, 56(2): 136-145.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1.02.0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首次将县域经济发展数据与图形数据结合分析,结果表明1990~1998年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相对差异明显变小,但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差异则出现扩大;经济增长较快的县域自一些增长中心向外扩延,逐步形成沿海岸带、京广线和长江沿岸三大经济增长轴;但沿海发达区内存在十分不发达县域;经济不发达县域主要位于西部地区,与环境较差的山区、寒区、旱区以及省际边界地区有关;全国县域经济基础和增长可分为基础好增长较快型、基础差增长较快型、基础差缓慢增长型、基础好缓慢增长型。

[Li Xiaojian, Qiao Jiajun.

County level economic disparities of China in the 1990s.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1, 56(2): 136-145.]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1.02.0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首次将县域经济发展数据与图形数据结合分析,结果表明1990~1998年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相对差异明显变小,但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差异则出现扩大;经济增长较快的县域自一些增长中心向外扩延,逐步形成沿海岸带、京广线和长江沿岸三大经济增长轴;但沿海发达区内存在十分不发达县域;经济不发达县域主要位于西部地区,与环境较差的山区、寒区、旱区以及省际边界地区有关;全国县域经济基础和增长可分为基础好增长较快型、基础差增长较快型、基础差缓慢增长型、基础好缓慢增长型。
[18] 周杜辉, 李同昇, 哈斯巴根, .

陕西省县域综合发展水平空间分异及机理

[J].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2): 205-214.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1.02.010      URL      Magsci      摘要

以陕西省83个县域为研究单元,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GIS技术以及灰色关联模型对陕西省县域综合发展水平空间分异的格局、结构特征及其机理做了定量化评价与测度。结果表明:陕西省县域综合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分异,县域综合发展水平总体均衡而局域不均衡,呈现出强者偏强,弱者偏弱,中等、中低水平相对集中的"凸型"分布特征;在空间上总体表现为南—北方向递增,东—西方向"U型"分布,各类别县域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区位趋同性;空间形态基本呈"轴带"、"集聚区"、"轴带—集聚区"的型式分布,具有明显的等级分布特征。内部要素以及外部要素影响是造成陕西省县域综合发展水平空间分异的主要原因。

[Zhou Duhui, Li Tongsheng,

Hasibagen et al. Mechanism of county level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spatial disparities in Shaanxi province.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1, 30(2): 205-214.]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1.02.010      URL      Magsci      摘要

以陕西省83个县域为研究单元,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GIS技术以及灰色关联模型对陕西省县域综合发展水平空间分异的格局、结构特征及其机理做了定量化评价与测度。结果表明:陕西省县域综合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分异,县域综合发展水平总体均衡而局域不均衡,呈现出强者偏强,弱者偏弱,中等、中低水平相对集中的"凸型"分布特征;在空间上总体表现为南—北方向递增,东—西方向"U型"分布,各类别县域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区位趋同性;空间形态基本呈"轴带"、"集聚区"、"轴带—集聚区"的型式分布,具有明显的等级分布特征。内部要素以及外部要素影响是造成陕西省县域综合发展水平空间分异的主要原因。
[19] 关伟, 朱海飞.

基于ESDA的辽宁省县际经济差异时空分析

[J]. 地理研究, 2011, 30(11): 2008-2016.

https://doi.org/10.11821/yj2011110007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以县域(含县、县级市、市辖区)为研究单元,采用人均GDP为测度指标,运用ESDA的方法对2000~2009年辽宁省县际经济差异的时空格局进行分析,认为辽宁省县际经济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区县经济差异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在局部差异方面,&quot;高-高&quot;类型的区县主要集中在沈阳、大连地区并有向沿海地区扩散的趋势,&quot;低-低&quot;类型的区县主要集中在阜新、朝阳及葫芦岛等所属的广大辽西地区。经济热点区县在空间分布上虽表现出一定的随机性和不稳定性,但仍以沈阳地区、大连地区最为活跃。在进一步从历史发展基础、区位条件、政策因素、空间近邻效应等方面分析辽宁省县际经济差异驱动机制的基础上,指出&quot;辽宁沿海经济带&quot;和&quot;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quot;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沈阳、大连在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中的核心地位已经确立,但其辐射功能或带动作用仍然有限。

[Guan Wei, Zhu Haifei.

Spatio-temporal Analysis of Inter-county Economic Differences in Liaoning Province Based on ESDA.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1, 30(11): 2008-2016.]

https://doi.org/10.11821/yj2011110007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以县域(含县、县级市、市辖区)为研究单元,采用人均GDP为测度指标,运用ESDA的方法对2000~2009年辽宁省县际经济差异的时空格局进行分析,认为辽宁省县际经济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区县经济差异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在局部差异方面,&quot;高-高&quot;类型的区县主要集中在沈阳、大连地区并有向沿海地区扩散的趋势,&quot;低-低&quot;类型的区县主要集中在阜新、朝阳及葫芦岛等所属的广大辽西地区。经济热点区县在空间分布上虽表现出一定的随机性和不稳定性,但仍以沈阳地区、大连地区最为活跃。在进一步从历史发展基础、区位条件、政策因素、空间近邻效应等方面分析辽宁省县际经济差异驱动机制的基础上,指出&quot;辽宁沿海经济带&quot;和&quot;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quot;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沈阳、大连在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中的核心地位已经确立,但其辐射功能或带动作用仍然有限。
[20] 刘慧.

区域差异测度方法与评价

[J]. 地理研究, 2006, 25(4): 710-718.

https://doi.org/10.11821/yj2006040018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在分析了变异系数、基尼系数、综合熵指数、塞尔指数和艾克森指数等不同区域差异测度方法在构造上的差异之后,通过计算不同测度方法所描述的1980<sup>2</sup>002年间我国农村人均纯收入差距的变动轨迹,发现它们对较长时段不平衡性变动的描述是比较一致的,但对较短时段存在差别;对不同测度指数的进一步分解,从理论和实际应用两方面探讨了不同测度方法的适用范围及其在区域差异分析中的优势和局限。</p>

[Liu Hui.

Regional inequality measurement:methods and evaluations.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6, 25(4): 710-718.]

https://doi.org/10.11821/yj2006040018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在分析了变异系数、基尼系数、综合熵指数、塞尔指数和艾克森指数等不同区域差异测度方法在构造上的差异之后,通过计算不同测度方法所描述的1980<sup>2</sup>002年间我国农村人均纯收入差距的变动轨迹,发现它们对较长时段不平衡性变动的描述是比较一致的,但对较短时段存在差别;对不同测度指数的进一步分解,从理论和实际应用两方面探讨了不同测度方法的适用范围及其在区域差异分析中的优势和局限。</p>
[21] 马荣华, 黄杏元, 朱传耿.

用ESDA技术从GIS数据库中发现知识

[J]. 遥感学报, 2002, 6(2): 102-107.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7-4619.2002.02.005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从GIS数据库中可发现许多知识 ,这在GIS界已引起了相当的重视。ESDA技术注重研究数据的空间依赖与空间异质性 ,在知识发现中用于选取感兴趣的数据子集 ,并可初步发现隐含在数据中的某些特征和规律。一些标准全程和局部空间统计包括MoranI ,GearyC ,G统计以及LISA等是ESDA技术的基本核心内容之一。在目前专家系统尚不成熟的条件下 ,充分利用GIS的可视化和空间分析技术是实现ESDA技术与GIS紧密完全结合的关键。实例说明用ESDA技术结合其它相关领域的知识从GIS数据库中发现知识的方法是可行的

[Ma Ronghua, Huang Xingyuan, Zhu Chuangeng.

Knowledge discovery with ESDA from GIS database.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2002, 6(2): 102-107.]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7-4619.2002.02.005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从GIS数据库中可发现许多知识 ,这在GIS界已引起了相当的重视。ESDA技术注重研究数据的空间依赖与空间异质性 ,在知识发现中用于选取感兴趣的数据子集 ,并可初步发现隐含在数据中的某些特征和规律。一些标准全程和局部空间统计包括MoranI ,GearyC ,G统计以及LISA等是ESDA技术的基本核心内容之一。在目前专家系统尚不成熟的条件下 ,充分利用GIS的可视化和空间分析技术是实现ESDA技术与GIS紧密完全结合的关键。实例说明用ESDA技术结合其它相关领域的知识从GIS数据库中发现知识的方法是可行的
[22] 马晓冬, 马荣华, 徐建刚.

基于ESDA-GIS的城镇群体空间结构

[J]. 地理学报, 2004, 59(6): 1048-1057.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4.06.029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基于ESDA-GIS的空间分析框架,利用江苏省1346个小城镇的统计数据,对其城镇群体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首先对统计数据进行了概括性因子分析,抽取的规模与经济因子值的频率分布都是偏态的,且两因子之间不存在规模-效益的正相关性。随后,对小城镇群体的空间结构进行了探索性分析,由密度图显示:小城镇空间分布不均衡,其密度由东南部的沿长江、环太湖地区向西和向北递减。通过空间自相关测度分析得出:小城镇的经济因子的空间分布具有正相关性,呈现出空间集聚的特征;规模因子的空间相关特征不明显。最后,将小城镇的局域空间自相关系数按县(市、区)行政单元进行聚类,利用方差图的结论修正聚类结果,得出江苏省小城镇经济发展类型分区:三区、一环(带)、一片,即苏北中部地区、苏中及宁镇区、苏锡常地区、苏北边缘环带、睢宁片区,对应的经济发展类型分别为:弥漫发展型、极核发展型、集群发展型、过渡发展型、持续贫困型。

[Ma Xiaodong, Ma Ronghua, Xu Jiangang.

Spatial structure of cities and towns with ESDA-GIS framework.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4, 59(6): 1048-1057.]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4.06.029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基于ESDA-GIS的空间分析框架,利用江苏省1346个小城镇的统计数据,对其城镇群体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首先对统计数据进行了概括性因子分析,抽取的规模与经济因子值的频率分布都是偏态的,且两因子之间不存在规模-效益的正相关性。随后,对小城镇群体的空间结构进行了探索性分析,由密度图显示:小城镇空间分布不均衡,其密度由东南部的沿长江、环太湖地区向西和向北递减。通过空间自相关测度分析得出:小城镇的经济因子的空间分布具有正相关性,呈现出空间集聚的特征;规模因子的空间相关特征不明显。最后,将小城镇的局域空间自相关系数按县(市、区)行政单元进行聚类,利用方差图的结论修正聚类结果,得出江苏省小城镇经济发展类型分区:三区、一环(带)、一片,即苏北中部地区、苏中及宁镇区、苏锡常地区、苏北边缘环带、睢宁片区,对应的经济发展类型分别为:弥漫发展型、极核发展型、集群发展型、过渡发展型、持续贫困型。
[23] 蒲英霞, 葛莹, 马荣华, .

基于ESDA的区域经济空间差异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J]. 地理研究, 2005, 24(6): 965-974.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2005.06.016      URL      Magsci      摘要

基于ESDA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利用江苏省 1978~2002年县域人均GDP数据,对江苏省县域总体和局部空间差异的变化趋势、特征与成因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首先表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 逐步深化,江苏省县域经济空间差异在总体上呈现缩小趋势.其次,江苏省县域局部空间差异不断缩小,特别是苏南和苏北县域,表现出与周边地区同步发展态势. 再者,苏南地区对全省的极化效应明显大于其扩散效应.大致自1992年以来,苏南和苏北地区内部分别形成了与周边地区显著相似的区域.最后,江苏省县域总 体和局部空间差异的缩小并不是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标志,而是南北空间分异的表现.在循环累积因果机制作用下,南北差异有可能进一步扩大.

[Pu Yingxia, Ge Ying,

Ma Ronghua et al. Analyzing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ies based on ESDA.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5, 24(6): 965-974.]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2005.06.016      URL      Magsci      摘要

基于ESDA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利用江苏省 1978~2002年县域人均GDP数据,对江苏省县域总体和局部空间差异的变化趋势、特征与成因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首先表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 逐步深化,江苏省县域经济空间差异在总体上呈现缩小趋势.其次,江苏省县域局部空间差异不断缩小,特别是苏南和苏北县域,表现出与周边地区同步发展态势. 再者,苏南地区对全省的极化效应明显大于其扩散效应.大致自1992年以来,苏南和苏北地区内部分别形成了与周边地区显著相似的区域.最后,江苏省县域总 体和局部空间差异的缩小并不是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标志,而是南北空间分异的表现.在循环累积因果机制作用下,南北差异有可能进一步扩大.
[24] 白永平, 李建豹.

基于ESDA的区域经济空间差异分析——以兰新铁路辐射带为例

[J]. 经济地理, 2011, 31(7): 1057-106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兰新铁路为辐射轴,以100km为辐射半径所形成的辐射范围内的县级行政单元为研究对象,选取10项经济指标,综合运用SPSS、GeoDA和ARCGIS 9.2,对于兰新铁路辐射带经济空间差异进行分析发现:经济实力在全区平均水平之下的占多数,相似区域在空间上呈集聚趋势;按照经济实力得分,把县级行政单元分为经济发达地区、经济较发达地区、经济中等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从数量上看,县级行政单元经济发展等级基本呈现"金字塔型";经济发展存在不均衡现象;经济实力在东南—西北方向呈现明显的"U"型,在西南向东北、东向西、北向南方向上都呈现递减趋势,但变化不明显;经济实力的热点区在乌鲁木齐市和兰州市,盲点区在兰新铁路辐射带甘肃段的东南部。最后,从自然地理条件、区位因素、发展战略、区域相互作用等方面分析了区域差异的原因。

[Bai Yongping, Li Jianbao.

Analyzing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ies based on ESDA.

Economic Geography, 2011, 31(7): 1057-106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兰新铁路为辐射轴,以100km为辐射半径所形成的辐射范围内的县级行政单元为研究对象,选取10项经济指标,综合运用SPSS、GeoDA和ARCGIS 9.2,对于兰新铁路辐射带经济空间差异进行分析发现:经济实力在全区平均水平之下的占多数,相似区域在空间上呈集聚趋势;按照经济实力得分,把县级行政单元分为经济发达地区、经济较发达地区、经济中等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从数量上看,县级行政单元经济发展等级基本呈现"金字塔型";经济发展存在不均衡现象;经济实力在东南—西北方向呈现明显的"U"型,在西南向东北、东向西、北向南方向上都呈现递减趋势,但变化不明显;经济实力的热点区在乌鲁木齐市和兰州市,盲点区在兰新铁路辐射带甘肃段的东南部。最后,从自然地理条件、区位因素、发展战略、区域相互作用等方面分析了区域差异的原因。
[25] 张国宝. 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研究[M] .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8: 239-265.

[本文引用: 1]     

[Zhang Guobao.The planning and research of revitalization of Northeast China. Beijing: Standards Press Of China, 2008: 239-265.]

[本文引用: 1]     

[26] 金凤君, 陈明星, 王姣娥.

东北地区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2 .

[本文引用: 1]     

[Jin Fengjun, Chen Mingxing, Wang Jiaoe.Research on strategic issues of development in Northeast China .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 2012.]

[本文引用: 1]     

[27] 李秀伟, 修春亮.

东北三省区域经济极化的新格局

[J]. 地理科学, 2008, 28(6): 722-7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690.2008.06.002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基尼系数、沃尔夫森指数、崔王指数评估东北三省区域经济差异和 极化;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识别经济发展的"热点区".研究发现1990年以来东北三省区域经济的极化有所发展,经济重心不断南移,空间自相关分析中的高值 聚集区由散点分布向轴向和面状分布转变;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四城市是高"极化点",哈大铁路、滨洲-滨绥铁路沿线成为不连续的"极化轴";高值聚集 区在辽中南绵延成片,而低值聚集区在黑龙江北部、吉林东部和西部、辽宁西部不断扩大为连续分布.东北三省区域经济系统的层级趋于减少.辽中南经济区、哈长 经济区、滨洲-滨绥经济轴带等主要区域经济构造得到程度不同的发展.

[Li Xiuwei, Xiu Chunliang.

New pattern of regional economic polarization in the three provinces of Northeast China.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08, 28(6): 722-7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690.2008.06.002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基尼系数、沃尔夫森指数、崔王指数评估东北三省区域经济差异和 极化;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识别经济发展的"热点区".研究发现1990年以来东北三省区域经济的极化有所发展,经济重心不断南移,空间自相关分析中的高值 聚集区由散点分布向轴向和面状分布转变;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四城市是高"极化点",哈大铁路、滨洲-滨绥铁路沿线成为不连续的"极化轴";高值聚集 区在辽中南绵延成片,而低值聚集区在黑龙江北部、吉林东部和西部、辽宁西部不断扩大为连续分布.东北三省区域经济系统的层级趋于减少.辽中南经济区、哈长 经济区、滨洲-滨绥经济轴带等主要区域经济构造得到程度不同的发展.
[28] 柳金红, 刘则渊, 王贤文.

东北三省经济发展差异的时空演变分析

[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5(3): 258-264.

URL      摘要

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通过对东北三省36个地级城市2000—2010年经济发展状况的空间计量分 析,研究了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空间差异的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在逐年缩小,经济发展的地区二元结构在慢慢消除,但是空间自相 关现象变得越来越显著;辽宁省的变化情况与东北地区的整体变化一致,吉林省与黑龙江省的情形则与之相反。

[Liu Jinhong, Liu Zeyuan, Wang Xianwen.

Temporal-spatial Evolu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al Inequity of Northeast China.

Journal of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2013, 15(3): 258-264.]

URL      摘要

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通过对东北三省36个地级城市2000—2010年经济发展状况的空间计量分 析,研究了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空间差异的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在逐年缩小,经济发展的地区二元结构在慢慢消除,但是空间自相 关现象变得越来越显著;辽宁省的变化情况与东北地区的整体变化一致,吉林省与黑龙江省的情形则与之相反。
[29] 韩增林, 张云伟.

东北地区经济综合发展能力时空差异分析

[J]. 经济地理, 2010, 30(5): 716-722.

URL      摘要

基于区域差异分析的区域格局优化是促进区域发展的关键内容.综合 分析东北内部各盟市的经济综合发展能力的时间和空间的变动,能够认清东北经济格局的形成过程、出现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这对 于东北内部区域之间协调发展以及实现东北振兴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建立了由基础经济、效益、结构、速度、可持续发展5个一级指标和21个二级指标构成的指 标体系,应用熵值法评价了东北各盟市2000年到2007年经济综合发展能力.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总体差异在缩小;东北西部地区综合经济发展能 力上升,北部相对下降;经济综合发展能力较高的地级市分布在哈大和滨洲、滨绥沿线;随着资源的耗竭,一些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综合发展能力出现下降趋势.影响 东北经济综合发展能力变化的主要因素有:自然环境、交通、市场及创新.

[Han Zenglin, Zhang Yunwei.

Temporal and spatial differences of the economic synthetic development ability in Northeast China.

Economic Geography, 2010, 30(5): 716-722.]

URL      摘要

基于区域差异分析的区域格局优化是促进区域发展的关键内容.综合 分析东北内部各盟市的经济综合发展能力的时间和空间的变动,能够认清东北经济格局的形成过程、出现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这对 于东北内部区域之间协调发展以及实现东北振兴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建立了由基础经济、效益、结构、速度、可持续发展5个一级指标和21个二级指标构成的指 标体系,应用熵值法评价了东北各盟市2000年到2007年经济综合发展能力.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总体差异在缩小;东北西部地区综合经济发展能 力上升,北部相对下降;经济综合发展能力较高的地级市分布在哈大和滨洲、滨绥沿线;随着资源的耗竭,一些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综合发展能力出现下降趋势.影响 东北经济综合发展能力变化的主要因素有:自然环境、交通、市场及创新.
[30] 杨威, 金凤君, 王成金.

东北地区经济增长效率及其时空分异研究

[J]. 地理科学, 2011, 31(5): 544-550.

URL      摘要

以1987~2008年东北地区市域面板数据为基础,通过对数型柯布-道格拉斯的随机前沿分析,对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效率及其空间分异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东北地区平均经济增长效率偏低,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本等要素驱动,技术贡献率较低,属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1987~2008年,平均经济增长技术效率不同,但相差不大;总体来看,1987~2000年呈上升趋势,从1987年的0.525增加到2000年的0.659;2001年以来,呈下降趋势,从2001年的0.620降低到2008年的0.474。1987~1990年、"八五"、"九五"、"十五"和2006~2008年等不同历史时期下,经济增长效率空间差异不同,1987~1990年,空间差异不显著,其它时期差异都显著,尤以"九五"时期最为显著;总之,大城市经济增长技术效率值较大,中等城市次之,小城市最小。对外开放水平、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本等因素对经济增长效率具有促进作用,但政府一般预算支出对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Yang Wei, Jin Fengjun, Wang Chengjin, et al.

Efficiency of economic growth and its 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 in Northeast China.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1, 31(5): 544-550.]

URL      摘要

以1987~2008年东北地区市域面板数据为基础,通过对数型柯布-道格拉斯的随机前沿分析,对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效率及其空间分异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东北地区平均经济增长效率偏低,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本等要素驱动,技术贡献率较低,属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1987~2008年,平均经济增长技术效率不同,但相差不大;总体来看,1987~2000年呈上升趋势,从1987年的0.525增加到2000年的0.659;2001年以来,呈下降趋势,从2001年的0.620降低到2008年的0.474。1987~1990年、"八五"、"九五"、"十五"和2006~2008年等不同历史时期下,经济增长效率空间差异不同,1987~1990年,空间差异不显著,其它时期差异都显著,尤以"九五"时期最为显著;总之,大城市经济增长技术效率值较大,中等城市次之,小城市最小。对外开放水平、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本等因素对经济增长效率具有促进作用,但政府一般预算支出对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1] 慕晓飞, 雷磊.

东北区域经济增长空间差异性及关联性研究

[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3, 29(9): 927-931, 9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8141.2013.09.00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采用因子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东北区域经济空间差异和经济增长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整体水平较低,仅辽宁中南部和哈长地区发展较好;黑龙江、辽宁大部分地市,包括长春在内的吉林中部地市与相邻地市经济增长呈现正相关;东北区域经济增长分为扩散效应区、极化效应区、过渡区和低速增长区等四个类型。2000—2009年与1990—1999年两时段相比较,扩散效应区、极化效应区和过渡区的地市数量增加、面积扩大,低速增长区的地市数量和面积相应减小。

[Mu Xiaofei, Lei Lei.

Research on spatial differences and associations of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in the Northeast China.

Resource Development & Market, 2013, 29(9): 927-931, 9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8141.2013.09.00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采用因子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东北区域经济空间差异和经济增长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整体水平较低,仅辽宁中南部和哈长地区发展较好;黑龙江、辽宁大部分地市,包括长春在内的吉林中部地市与相邻地市经济增长呈现正相关;东北区域经济增长分为扩散效应区、极化效应区、过渡区和低速增长区等四个类型。2000—2009年与1990—1999年两时段相比较,扩散效应区、极化效应区和过渡区的地市数量增加、面积扩大,低速增长区的地市数量和面积相应减小。
[32] 辽宁省统计局.辽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2015.

[本文引用: 1]     

[Liaoning Provincial Bureau of Statistics. Liaoning StatisticalYearbook.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2004-2015.]

[本文引用: 1]     

[33] 吉林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吉林调查总队. 吉林统计年鉴[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4-2015.

[本文引用: 1]     

[JilinProvincial Bureau of Statistics, Jilin Investigation Corps of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Jilin Statistical Yearbook.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2004-2015.]

[本文引用: 1]     

[34] 黑龙江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黑龙江调查总队.黑龙江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2015.

[本文引用: 1]     

[HeilongjiangProvincial Bureau of Statistics, Heilongjiang Investigation Corps of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Heilongjiang Statistical Yearbook.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2004-2015.]

[本文引用: 1]     

[35] 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内蒙古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2015.

[本文引用: 1]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Inner Mongolta Statistical Yearbook.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2004-2015.]

[本文引用: 1]     

[36] 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 中国城市统计年鉴[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2015.

[本文引用: 1]     

[Urban Social and Economic Investigation Department ofNationalProvincial Bureau of Statistics. China City Statistical Yearbook.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2004-2015.]

[本文引用: 1]     

[37] 唐志高,刘红光,刘志高,.经济地理学中的数量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2: 148-152.

[本文引用: 1]     

[Tang Zhigao, Liu Hongguang, Liu Zhigao et al. Quantitative Methods for Economic Geographies. Beijing:China Meteorological Press,2012: 148-152.]

[本文引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