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7 , 37 (1): 72-82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7.01.009

Orginal Article

河南承接制造业转移的时空格局研究

段小薇12, 苗长虹12, 赵建吉1

1.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暨黄河文明传承与现代文明建设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 开封 475001
2.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Spatio-temporal Pattern of Undertaking Manufacturing’s Transfer in Henan Province

Duan Xiaowei12, Miao Changhong12, Zhao Jianji1

1.Key Research Institute of Yellow River Civiliz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n Yellow River Civilization of Henan Province, Henan University,Kaifeng 475001, Henan, China;
2.College of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Henan University,Kaifeng 475001, Henan, China

中图分类号:  F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0690(2017)01-0072-11

通讯作者:  通讯作者:苗长虹,教授。 E-mail:chhmiao@henu.edu.cn

收稿日期: 2015-12-7

修回日期:  2016-01-15

网络出版日期:  2017-01-15

版权声明:  2017 《地理科学》编辑部 本文是开放获取期刊文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科研教学等,但不允许用于商业目的.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4143063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1301115)、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支持计划项目(2012-CXTD-04)、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三重”重大项目 (2014-SZZD-20)资助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段小薇(1989-),女,河南洛阳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发展研究。E-mail:xwduan99@163.com

展开

摘要

基于2000~2009年中国大中型企业数据库数据,利用产业转移承接指数、地区专业化和多样化指数、改进的偏离份额分析等方法,从时间、空间以及行业-区位等维度对河南承接制造业产业转移的时空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时间趋势上,河南承接国内外制造业转移规模持续增大,承接行业类型显著增多;轻工业比重高于重工业,资本密集型行业明显增加。空间格局上,基本呈现出以中原城市群为中心的核心-外围模式,豫北地区承接制造业转移规模逐渐降低,而黄淮地区显著增强。各地市在制造业总体、轻工业、重工业以及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承接上,呈现出增强型、减弱型、补缺型、抵消型等不同的特征;专业化和多样化承接的组合类型城市之间也明显不同,地市间承接制造业转移的行业存在雷同,但多数转移行业受地理临近性的影响不显著。行业-区位组合上,劳动密集的轻工业和资本密集的重工业的集聚效应非常明显,而技术密集型行业对区位优势的指向性很强。

关键词: 制造业转移 ; 产业转移承接指数 ; 河南省

Abstract

Based on the large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database of China from 2000 to 2009, and by selecting the methods of industrial transfer undertaking index, regional specialization and diversity index, improved shift-share analysis,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pattern of undertaking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ransfer in Henan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Since 2005, the scale of undertaking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ransfer has been increasing obviously; The undertaking proportion of light industry has been higher than the heavy industry; The amount of capital-intensive industry and the number of undertaking industry type hav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2) The spatial pattern of undertaking manufacturing transfer presents core-periphery structure which is centered on Zhongyuan urban agglomeration; The undertaking trend in the northern Henan tends to be weak obviously, while the trend in Huanghuai economic zone increases significantly; The undertaking trends with reference to different industry types like manufacturing, light-heavy industry and factor-intensive industry in 18 municipalities could be classified four types: enhanced, weakened, fill vacancy and neutralized; The undertaking combination types of specializ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in 18 municipalities are also different; The industries with the same sub-industry undertaking are often similar among cities, but the transfer of many manufacture industries is not obvious affected by geographical proximity. 3) The agglomeration effects in light and resource-intensive industry are very obvious, while the undertaking in technology-intensive industries preferred to those cities with location advantages.

Keyword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ransfer ; industrial transfer undertake index ; Henan Province

0

PDF (699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段小薇, 苗长虹, 赵建吉. 河南承接制造业转移的时空格局研究[J]. , 2017, 37(1): 72-82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7.01.009

Duan Xiaowei, Miao Changhong, Zhao Jianji. Spatio-temporal Pattern of Undertaking Manufacturing’s Transfer in Henan Province[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7, 37(1): 72-82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7.01.009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的快速上升,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加速将价值链中低端的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出,在中西部地区出现了承接国际和国内产业转移并存、承接国内转移主导的新一轮产业承接。“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指导意见”[国发(2010)28号]的颁布以及皖江城市带、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等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立,表明承接产业转移已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战略选择。2008年以来,地处中部地区的河南省已经成为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及180个产业集聚区的规划建设,为河南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有效的载体和平台。外商和港澳台在河南的投资总额从2004年的8.7亿美元迅速提高至2013年的134.6亿美元,年均增长36.7%,其中,制造业所占比重由2004年的51.0%提升至2013年的61.4%。2013年,河南通过一系列重大招商活动,新落地省外资金项目5 770个,实际到位资金6 197.5亿元,同比增长23.3%,制造业到位资金占全省的比重达48%。

制造业空间转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欧美等发达国家由于具有完善的企业区位变迁数据,学者依据此数据研究绝对产业转移[1~3]。但是对于制造业空间转移,由于数据难获取,定量研究受到数据的较大限制,国外学者通过比较美国南北地区以及西部地区间制造业增加值和就业所占比重的变化来研究美国制造业的空间转移[4~6],国内已有文献多集中在省域尺度的分析,有关研究发现,全国制造业空间分布呈“分散-集中”变化并且省区专业化明显[7],中心与边缘省区间的分异格局日益显著[8],呈现“西进北上”[9,10],集聚性转移与扩散性转移并存,且有阶段性转换特征[11,12],突出表现为向发达城市群边缘区、发育城市群和粤、苏、鲁省内欠发达区域集聚的态势[13],遵循由东部向中部地区再向西部地区的梯度转移规律[14],以东部地区转出和中西部地区转入为主,少量地区出现内部转移,中部地区出现二次转移[15];在行业上,纺织业呈现东部沿海省内地市间转移与向中部地区部分地市转移并存的局面[16],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自2007年之后由沿海向其他地区转移[17]。在指标和方法选取上,有关文献多采用产业份额、地区专业化水平和产业集中度[18]、相对净流量[11]、空间偏离-份额[12]、产业比重变化[14]、投入产出模型[15,19]、赫芬达尔指数、区位熵和产业的绝对份额[18]、区域产业竞争力系数[20]、产业结构变动系数[21]、产业转移承接指数[22]等指标和测度方法。在研究尺度上,学者们采用的有三大区域[14]、四大区域[18]、八大区域[11,12,14,16~18]、中西部省份[22]和长三角[19,20]、珠三角[23]等地区,以及江苏[24]、北京[25]和上海[26]等发达省市。这些研究成果从不同层面和尺度反映了中国区域产业转移的趋势和特征,但由于中国省内区域差异很大,省级及经济区尺度的分析还不能有效揭示由于承接地差异所形成的产业承接时空格局的变化,特别是对地市尺度制造业转移时空格局的研究较为缺乏,直接影响了相关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27]

鉴于单一测度方法测度产业转移很难准确刻画产业转移的过程和结果,本文尝试选取产业转移承接指数、专业化、多样化、改进偏离-份额指数,并结合GIS空间分析,拟从时间、空间以及分行业层面探究河南省承接制造业转移的时空格局特征。

1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1.1 研究方法

1.1.1 产业转移承接指数

本文中产业转移指产(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部分或整体迁移以及产业生产份额在区域之间此消彼长的过程[15]。它不仅包含产业或者企业的空间转移,也包含产业自身规模的增加或减少所带来的空间分布的变动[11]以及不同地区内部投资的增加。其暗含的假设是,在整个区域供给-需求均衡的条件下,a区域i产业相对规模的增加与b区域i产业相对规模的减少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认为即使不存在企业地理位置的迁移活动,b区域i产业的部分生产能力已转移至a区域。本文采用马燕坤构建的产业转移承接指数模型[16],计算公式如下:

RIij¯=1t×XijtXjt-Xij0Xj0×100%(1)

式中, RIij¯为地区i的产业转移承接指数,表示地区i在[0,t]时间段内承接产业转移的平均百分值; Xij0Xj0分别表示地区i产业j、全国产业j在初始时期的总产值或企业数; XijtXjt分别表示地区i产业j、全国产业jt时期的总产值或企业数[7]

按照上述产业转移的概念,如果 RIij¯的值大于0,表示地区i承接了产业j的转移,即产业j转入地区i;如果 RIij¯的值等于0,表示地区i没有承接产业j的转移;如果 RIij¯的值小于0,表示地区i产业j有转出。

1.1.2 地区专业化和多样化指数

1) 地区专业化指数

地区专业化可用给定部门在当地产出或就业中所占的份额来表征。采用前人方法[28~30],地区专业化指数公式为:

SIi=maxj(Sij)(2)

式中,Sij是地区或城市i产业j 占所有制造业就业或增加值的份额。

2) 地区多样化指数

采用赫芬达尔多样化指数(HDIi[30],即赫希曼-赫芬达尔指数的倒数进行多样化测度。其计算公式为:

HDIi=1/Sij2(3)

式中, 1<HDI<n,其值越大,地区多样化程度越高。若地区产业集中在一个部门,则HDI值为1;若所有部门均衡发展,则HDI值为n

1.1.3 改进的偏离份额分析方法

改进传统的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可以用来研究制造业空间格局变化和区域产业转移[10,12]。本文采用赵瑜嘉等改进的偏移–份额模型[10],计算公式如下:

bij,t-bij,0= bij,0R+ bij,0(R′-R)+

bij,0(Rj′-R′ )+ bij,0(rij-Rj) (4)

式中,bij,0、bij,tj=1,2,,n)表示区域ij个产业部门在初始期与末期的规模,rij代表区域ij个产业部门在[0,t]时间段的变化率,R是全国产业的平均增长率,R′为省域产业平均增长率,Rj为省域产业j的增长率。各地级市产业的变化(即“总偏离”)被分解为国家分量(NE)、省域分量(PE)、行业分量(SE)和区位分量(CE)。

1.1.4 GIS空间分析法

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主要是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 I)和局部空间自相关(Local Moran’s I)分析,考察河南承接制造业转移在空间上是否存在地理邻近效应,并利用唯一值法划分河南各地市制造业整体转移类型。

1.2 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研究对象是河南省18个省辖市,分析数据为河南省18地市以及全国31个制造业分行业数据,数据来自《河南统计年鉴》[31]以及《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 国家统计局.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2000~2009.);数据整理过程中使用Python 2.7脚本语言对数据库数据进行批量化处理。受数据可获得性的限制,本研究的时段为2000~2009年。

2 河南承接制造业转移的时间特征

2.1 2005年以来总体承接规模迅速增大

用公式(1)测度河南承接制造业转移的量,将2000~2009年分为2000年、2005年和2009年3个时间节点,分别计算2000~2005年和2005~2009年的制造业整体的产业转移承接指数值。结果表明,2000~2005年时段内,河南制造业整体承接值降低了0.004个百分点,但2005~2009时段内增长了0.162个百分点。前后两个时段表现迥异,体现出河南承接国内制造业转移发生在2005年以后,且规模迅速增大。

2.2 轻工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承接产业转移趋势明显

2000~2005年时段轻工业承接值增加了0.051个百分点,2005~2009时段增长了0.27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2000~2005年时段重工业承接值降低了0.008个百分点,2005~2009年时段增长了0.116个百分点,增长幅度明显低于轻工业。按要素密集类型来划分[32](② a.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包括农副食品加工业(C13),食品制造业(C14),纺织业(C17),纺织服装,服饰业(C18),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C19),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C20),家具制造业(C21),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C23),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C24),橡胶和塑料制品业(C2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C30),金属制品业(C33);b. 资本密集型行业包括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C15),造纸和纸制品业(C22),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C25),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C31),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C32),其他制造业(C41),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C42); c. 技术密集型行业包括烟草制品业(C1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C26),医药制造业(C27),化学纤维制造业(C28),通用设备制造业(C34),专用设备制造业(C35),汽车制造业(C36),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C37),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C39)、仪器仪表制造业(C40),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C43).,承接资本密集型行业增幅明显,劳动密集型行业次之,技术密集型行业最少。两时段相比,资本、劳动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分别增加0.307、0.135和0.122个百分点。

2.3 各地市承接产业转移行业类型差异较大

计算河南30个细分行业的产业转移承接指数值,并按照2005~2009年各行业承接指数值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图1)。2000~2005年,河南承接制造业转移的行业数量相对较少;2005~2009年,河南承接制造业行业类型明显增多。2000~2005时段承接指数大于0.1的行业仅有10个,但2005~2009时段迅速增加至21个。

图1   2000~2005年和2005~2009年河南承接制造业分行业产业转移情况

Fig.1   The case of Henan undertaking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ransfer in 2000-2005 and 2005-2009

从两个时段不同地市承接的行业数量看(图2),有9个地市承接的转移行业数量明显增多,增加10个以上行业数量的地市有4个,分别为郑州、洛阳、周口和三门峡。与此同时,7个地市承接转移行业数量有所减少,分别是濮阳、焦作、南阳、安阳、新乡、驻马店和济源。承接制造业行业重复现象严重,地市间存在恶性竞争,比如2005~2009时段,河南有10个地市承接食品制造业、9个地市承接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转移。

图2   河南各地市承接制造业行业转移情况

Fig.2   The situation of cities in Henan undertaking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ransfer

3 河南承接制造业转移的空间格局演变

3.1 经济区尺度分析

经济区是分析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常用尺度。按照经济活动空间组织结构,河南可划分为4个经济区:中原城市群、黄淮地区、豫北地区、豫西及豫西南地区。对河南四大经济区按制造业、轻重工业以及要素密集型行业分别计算得出的产业转移承接指数值(表1)表明: 中原城市群是河南承接制造业转移的核心空间载体,在承接轻重工业和劳动、资本以及技术密集型行业方面都处于四大经济区的首位,两个时段相比中原城市群制造业承接值增加0.138个百分点,轻工业和重工业分别增加0.139和0.135个百分点,劳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分别增加0.088、0.359和0.128个百分点;黄淮经济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成效突出,其制造业承接值增加0.048个百分点,在四大经济区中排名第二;以承接轻工业、劳动密集型行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为主,在承接劳动密集的轻工业方面表现尤为突出;豫西豫西南地区制造业承接值排名第三,承接的轻重工业比较均衡,承接值分别增加0.024和0.018个百分点;在承接资本密集型行业方面,表现突出; 豫北地区承接制造业转移总体上效果不明显,承接值不增反降,两个时段内承接轻重工业和要素密集型行业均呈下降趋势。

表1   河南四大经济区产业转移承接指数(%)

Table 1   The industrial transfer undertake index in four major economic zones of Henan Province (%)

年份中原城市群豫北豫西及豫西南黄淮
制造业2000~200500.016-0.005-0.015
2005~20090.138-0.0270.0180.033
轻工业2000~20050.0520.024-0.003-0.023
2005~20090.191-0.0470.0210.11
重工业2000~2005-0.0180.013-0.0020
2005~20090.116-0.0190.0170.002
劳动密集型行业2000~20050.0460.029-0.006-0.02
2005~20090.133-0.0610.0360.076
资本密集型行业2000~2005-0.0190.062-0.019-0.006
2005~20090.34-0.0460.043-0.006
技术密集型行业2000~2005-0.0050.0070.0010
2005~20090.123-0.012-0.0050.02

新窗口打开

3.2 地市尺度分析

地市也是分析河南区域经济差异的常用尺度。依据前后两个时段各地市承接指数值的高低和增减变化,可将河南18地市承接制造业转移划分为4种类型:增强型(前低后高)、减弱型(前高后低)、补缺型(前无后有)和抵消型(承接指数为负)(图3)。用ArcGIS10.1对不同行业的承接类型进行唯一值分类,可进一步分析各地市承接类型的行业特点。结果表明:从制造业总体看,增强型承接的地市有3个,分别为郑州、焦作和信阳;减弱型的地市有4个,分别为鹤壁、安阳、濮阳和济源;补缺型的地市有9个,分别为洛阳、三门峡、南阳、平顶山、许昌、漯河、开封、周口和商丘;抵消型的有2个,分别为新乡和驻马店; 从轻工业看,增强型承接的地市有5个,分别是新乡、安阳、许昌、漯河和南阳;减弱型承接的有4个,分别为三门峡、洛阳、开封和周口;补缺型承接的地市有6个,分别为郑州、焦作、平顶山、鹤壁、濮阳和商丘;抵消型承接的有3个,分别是济源、驻马店和信阳; 从重工业看,增强型承接的地市有7个,分别是安阳、濮阳、焦作、济源、南阳、平顶山和漯河;减弱型承接的地市有5个,分别是三门峡、开封、周口、驻马店和鹤壁;补缺型承接的地市有3个,分别是郑州、新乡和商丘;抵消型承接有3个,分别是洛阳、许昌和信阳; 从劳动密集型行业看,增强型承接的地市有5个,分别是郑州、焦作、平顶山、漯河和商丘;减弱型承接的地市有4个,分别是许昌、新乡、鹤壁和濮阳;补缺型承接的地市有6个,分别是洛阳、三门峡、南阳、安阳、周口和信阳;抵消型承接的地市有3个,分别是济源、开封和驻马店; 从资本密集型行业看,增强型承接的地市有4个,分别是安阳、濮阳、焦作和商丘;减弱型承接的地市有6个,分别是三门峡、济源、鹤壁、开封、周口和驻马店;补缺型承接的地市有6个,分别是新乡、郑州、平顶山、许昌、漯河和南阳;抵消型承接的地市有2个,分别是洛阳和信阳;从技术密集型行业看,增强型承接的地市有5个,分别是安阳、鹤壁、商丘、三门峡和平顶山;减弱型承接的地市有5个,分别是洛阳、开封、周口、驻马店和信阳;补缺型承接的地市有6个,分别是濮阳、新乡、焦作、济源、漯河和南阳;抵消型承接的地市有2个,分别是郑州和许昌。

图3   河南18市承接制造业、轻重工业以及三类要素密集型行业产业转移类型

Fig.3   The industry transfer type of 18 cities in Henan to undertake manufacturing, light-heavy industry and three factorindustries

3.3 专业化与多样化类型分析

基于公式(2)和(3),计算各地市承接制造业行业转移的专业化指数和多样化指数(图4)。焦作、许昌、信阳、安阳、商丘、周口、平顶山、濮阳、南阳等城市呈现多样化承接,这与周口、许昌、商丘、信阳和平顶山市承接了相对较多的制造业行业类型相对应;而郑州、开封、济源和三门峡市等少数城市呈现专业化承接;鹤壁、漯河、驻马店、新乡、洛阳等城市属于多样化和专业化承接并重。

图4   河南地区承接制造业行业转移的专业化和多样化指数

Fig.4   The diversification and specialization of Henan to undertak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ransfer

3.4 地理临近性影响分析

采用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剔除数据不完整的行业,在OpenGeoDa里面采用Queen Contiguity方式设定空间权重矩阵测度河南18地市承接制造业分行业转移的空间自相关性,显著性水平可以由标准化Z值的p-value检验来确定,发现造纸和纸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以及铁路等运输设备制造业在10%的水平下显著,其他行业结果不显著(表2)。考虑到河南18个地市研究单元比较少,会对结果造成影响,又加入10个省管县后做同样的分析,分析结果变化不明显。这表明河南承接制造业行业转移过程中,承接地在承接多数行业上受地理邻近性的影响不显著,究其主要原因是河南各地市承接制造业行业重复现象严重,地市间存在恶性竞争,受各地市政府政策导向影响明显。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显著的五个制造业行业受地理邻近性影响显著,为考察其在各地区是高高、高低、低高还是低低集聚,对5个行业进一步做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图5),其空间权重矩阵的设定和显著性检验方法同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一样,结果表明承接造纸和纸制品业转移相对量低的地区集中在安阳、鹤壁和濮阳市,高的地区发生在许昌市,其周围的平顶山市相对较低;承接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转移相对量高的地区在洛阳和济源市,低的地区为漯河市;承接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转移相对量高的地区为三门峡市,本地区低周围高的地区为平顶山市;平顶山和许昌市是承接通用设备制造业转移相对量高的集聚区,承接相对量低的安阳和濮阳市包围着承接量高的鹤壁市;承接铁路船舶航空运输等运输设备制造业转移相对量低的济源市周围承接量高,承接量高的安阳市被低值区域包围。

表2   河南承接制造业产业转移的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得分值

Table 2   The Global moran's I of undertaking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ransfer in Henan

行业Global Moran’s Ip-value行业Global Moran’s I p-value
劳动密集型0.1310.12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0.1890.045
资本密集型0.0280.209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0.0060.182
技术密集型-0.0100.650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0.3280.025
食品-0.1410.251通用设备制造业0.2990.020
酒饮料精制茶-0.0600.530专用设备制造业0.0020.300
纺织业0.0670.169汽车制造业-0.1240.262
造纸和纸制品0.1460.099铁路等运输设备制造业-0.2260.080
化学原料和制品0.0270.250计算机通信等电子设备-0.0390.590
医药制造业-0.0240.600

注:加黑的部分表示10%水平下显著。

新窗口打开

图5   河南地区承接制造业行业LISA集聚图

Fig.5   The LISA maps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ransfer in Henan

4 河南承接制造业转移行业-区位组合特征

采用公式(4),将2000~2005年和2005~2009年两个时段河南省18个省辖市制造业分行业产值的变化(“总偏离”)分解为国家分量、省域分量、行业分量和区位分量,国家分量和省域分量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国家和省域政策、发展环境对各地市制造业的发展和承接转移的共同影响;扣除国家分量和省域分量的影响之后,可以基于各地市的行业分量和区位分量来考察河南承接制造业转移的行业-区位组合特征。

行业与区位特征的组合,反映的是地区产业结构与资源、劳动力等区位要素禀赋的匹配情况,因为制造业转移过程中偏好区位条件良好和有一定产业基础的城市。本文采用坐标系统来说明二者的匹配关系,即用行业分量代表行业优势(横轴),用区位分量代表区位优势(纵轴),横轴和纵轴的正方向分别代表具有行业优势和区位优势。落在第一象限,代表产业结构合理、拥有区位竞争优势是该城市该产业增长和承接转移的有利因素;第二象限代表该地区在全国拥有区位优势,但是产业结构和区位要素并未实现最优匹配;第三象限代表产业结构不合理、区位劣势共同降低了该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第四象限代表产业结构合理,但是区位劣势是制约该城市该产业增长的主要因素。

考虑到河南省经济发展的优势行业和数据的完整性,选取食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以及汽车制造业分别作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代表,考察它们在偏移–份额模型中的行业分量和区位分量的组合情况(图6)。可以看出,以轻工业为主的新乡、信阳和漯河拥有很好的食品工业区位优势和行业优势,它们承接食品制造业转移优势明显;而对于有很强资源依赖性和资本密集的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洛阳、济源、安阳和平顶山等重工业城市则拥有区位优势;对于技术密集的汽车制造业,河南各地市的区位条件和行业优势差别很大,说明该产业不适宜在各个城市同时发展。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其对人才和区位要求比较高,而人才密集和区位竞争力强的城市大多集中在交通通达性较好和吸引外资能力较强的地区。因此,只有这些高校和科研机构密集、拥有较好交通基础设施的城市才可能更好地承接此类产业转移。

图6   2000~2005年与2005~2009年时段河南省各城市代表性行业-区位组合分布

Fig.6   The industry-location distribution of representative industry of cities in Henan in 2000-2005 and 2005-2009

5 结论与讨论

本文基于2000~2009年中国大中型企业数据库,从时间、空间以及行业-区位组合等不同层面,对河南承接制造业产业转移的时空格局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 时间层面上,河南大规模承接国内制造业转移发生在2005年以来;承接行业中轻工业比重高于重工业,承接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效果比较显著,资本密集型行业增加更明显;承接行业类型显著增多,但地市之间差异大。

2) 空间层面上,河南省承接制造业转移基本呈现出以中原城市群为中心的核心-外围模式,黄淮地区承接制造业转移的增强趋势与豫北地区的减弱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各地市在承接制造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以及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转移方面,呈现出增强型、减弱型、补缺型、抵消型等不同的特征;专业化和多样化承接的组合类型不同,地市间承接制造业行业存在雷同现象,但多数转移行业受地理临近性影响不明显。

3) 行业-区位组合上,以轻工业为主导的城市,拥有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行业-区位组合优势;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城市,拥有承接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行业-区位组合优势;技术密集行业更偏好那些交通通达性较好和吸引外资能力较强的城市。

4) 受数据获取的限制,本研究的时段为2000~2009年,但更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发生在2009年河南规划建设180个产业集聚区之后。对于2009年以来河南承接制造业转移时空特征的分析,需要在获取最新的中国大中型企业数据库和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的基础上开展研究;本文所采用的产业转移指数模型测度的是广义产业转移概念下的产业转移相对量,若要更精确的测度产业转移量,尚需结合投入产出、CGE模型等多种分析方法来进行综合估算。此外,本研究关注的重点是承接制造业转移的时空格局,但对于形成这种格局背后的驱动力和机制尚需进行深入分析。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Jouke van Dijk, Piet H Pellenbarg.

Firm relocation decision in The Netherlands: An ordered logit approach

[J].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 2000,(79):191-219.

https://doi.org/10.1007/s101100050043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a name="Abs1"></a>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determinants of firm migration in The Netherlands. First, based on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is developed. Second, based on aggregate data firm relocation processes in The Netherlands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numbers, sectoral composition, origins and destinations (regions), distance moved and employments effects. In the third part a formal model will be tested using individual data of firms. The relocation decisions of individual firms will be related to firm and location characteristics by means of an ordered logit model.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ecision to relocate is mainly determined by firm internal factors and to a lesser extent by site related factors.
[2] Aleid E Brouwer,Ilaria Mariotti,

Jos N van Ommeren.“The firm relocation decision: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J].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2004,(38):335-347.

https://doi.org/10.1007/s00168-004-0198-5      URL      Magsci      摘要

<a name="Abs1"></a>In the current paper, the determinants of firm relocation behaviour in twenty-one countries during the period 1997-1999 are analyzed. We demonstrate that internal growth factors measured by increases, but also decreases, in the workforce induce firm relocation. Firms that serve larger markets relocate more often. It is also demonstrated that relocations are often a result of acquisitions, mergers and take-overs, which are a consequence of external growth.
[3] Josep-Maria Arauzo-Carod, Daniel Liviano-Solis, Miguel Manjon-Antol.

Empirical Studies in Industrial Location: An Assessment of Their Methods and Results

[J].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2010,50(3):685-711.

https://doi.org/10.1111/j.1467-9787.2009.00625.x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ABSTRACT This paper surveys recent evidence on the determinants of (national and/or foreign) industrial location. We find that the basic analytical framework has remained essentially unaltered since the early contributions of the early 1980鈥檚 while, in contrast, there have been significant advances in the quality of the data and, to a lesser extent, the econometric modelling. We also identify certain determinants (neoclassical and institutional factors) that tend to provide largely consistent results across the reviewed studies. In light of this evidence, we finally suggest future lines of research.
[4] Victor Fuchs R.

The Determinants of the Redistribution of Manufactur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Since 1929

[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62,44(2):167-183.

https://doi.org/10.2307/192819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The bonding in the molecule ion VO(H2O)(5)(2+) is described in terms of molecular orbitals. In particular, the most significant feature of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VO2+ seems to be the existence of considerable oxygen to vanadium pi-bonding. A molecular orbital energy level scheme is estimated which is able to account for both the "crystal field" and the "charge transfer" spectra of VO(H2O)(5)(2+) and related vanadyl complexes. The paramagnetic resonance g factors and the magnetic susceptibilities of vanadyl complexes are discussed.
[5] Norton R D,J Rees.The Product Cycle and the Spatial Decentralization of American Manufacturing[J].Regional Studies,1979(13):141-151.

https://doi.org/10.1080/09595237900185121      URL      摘要

ABSTRACT Norton R. D. and Rees J. (1979) The product cycle and the spatial decentralization of American manufacturing, Reg. Studies 13, 141--151. The relative and absolute decline of the American Manufacturing Belt is examined as a core-periphery realignment process. The decentralization of production is related conceptually to the product cycle model and tested empirically using shift-share analysis. The spread of innovative capacity and rapid growth industries to the states of the American South and West is seen as a reversal in traditional regional roles.
[6] Schuh Scott,

RoCert Triest.The Evolution of Regional Manufacturing Employment: Gross Job Flows within and between Firms and Industries

[J]. New England Economic Review, 2002,(2): 35-53.

[本文引用: 1]     

[7] 贺灿飞,谢秀珍,潘峰华.

中国制造业省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J].地理研究,2008,27(3):623-635.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p>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空间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多数产业在20世纪80年代趋于空间分散而在90年代趋于地理集中;大部分省区的制造业结构逐渐多元化,90年代后期以来趋于专业化。中国制造业的地理格局存在显著的产业间差异,出口加工型产业越来越向沿海省区集中,原材料指向型更加接近资源地而比较分散,消费市场导向型产业需要就近市场也趋于分散,各地区竞相发展的高利润、高税收产业也更趋于分散。本文系统考察了影响各制造业省区地理分布的区位因素,发现影响我国制造业省区分布的重要因素依次为政策和制度因素、劳动力素质和成本、规模经济、自然资源和区位通达性,但不同类型产业的地理分布影响因素差异较大。</p>

[He Canfei, Xie Xiuzhen, Pan Fenghua.

Locational studies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8, 27(3): 623-635.]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p>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空间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多数产业在20世纪80年代趋于空间分散而在90年代趋于地理集中;大部分省区的制造业结构逐渐多元化,90年代后期以来趋于专业化。中国制造业的地理格局存在显著的产业间差异,出口加工型产业越来越向沿海省区集中,原材料指向型更加接近资源地而比较分散,消费市场导向型产业需要就近市场也趋于分散,各地区竞相发展的高利润、高税收产业也更趋于分散。本文系统考察了影响各制造业省区地理分布的区位因素,发现影响我国制造业省区分布的重要因素依次为政策和制度因素、劳动力素质和成本、规模经济、自然资源和区位通达性,但不同类型产业的地理分布影响因素差异较大。</p>
[8] 毛琦梁,董锁成,王菲,.

中国省区间制造业空间格局演变

[J].地理学报,2013,68(4):435-448.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针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客观事实,刻画了经济空间结构的中心&mdash;边缘特征,并对中心&mdash;边缘结构下的省区间制造业分布差异进行了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区域发展的中心&mdash;边缘结构日益显著,表现出明显的东部沿海偏向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产业布局逐渐符合省区间的发展优势,产业在中心与边缘省区间的分异格局日益显著,中心省区逐渐专业化于中间投入需求较大、最终需求比重较高、规模经济特征显著以及劳动力密集与人力资本密集等产业,边缘省区则与此相反并且逐渐专业化于高能耗产业,传统比较优势理论与新经济地理学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力地解释了国内产业空间分布。东西部地区间的中心&mdash;边缘结构某种意义上具有不可逆性,各地区工业化不同步将是长期趋势,产业在中心与边缘省区间的显著分异格局与演变特征表明东西部省区间产业发展的差异不仅仅体现为当前空间分布的不同,更意味着未来各个省区内部产业结构演变轨迹的差异。

[Mao Qiliang, Dong Suocheng,

Wang Fei et al. Evolving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in China.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3, 68(4): 435-448.]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针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客观事实,刻画了经济空间结构的中心&mdash;边缘特征,并对中心&mdash;边缘结构下的省区间制造业分布差异进行了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区域发展的中心&mdash;边缘结构日益显著,表现出明显的东部沿海偏向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产业布局逐渐符合省区间的发展优势,产业在中心与边缘省区间的分异格局日益显著,中心省区逐渐专业化于中间投入需求较大、最终需求比重较高、规模经济特征显著以及劳动力密集与人力资本密集等产业,边缘省区则与此相反并且逐渐专业化于高能耗产业,传统比较优势理论与新经济地理学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力地解释了国内产业空间分布。东西部地区间的中心&mdash;边缘结构某种意义上具有不可逆性,各地区工业化不同步将是长期趋势,产业在中心与边缘省区间的显著分异格局与演变特征表明东西部省区间产业发展的差异不仅仅体现为当前空间分布的不同,更意味着未来各个省区内部产业结构演变轨迹的差异。
[9] 石敏俊,杨晶,龙文,.

中国制造业分布的地理变迁与驱动因素

[J].地理研究,2013,32(9):1708-1720.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309013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分布格局呈现出新的动向。以2004-2005年为转折点,以食品轻纺行业为主的部分制造业部门开始从沿海省份向中西部省份转移,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广东、福建等省份的产业份额明显下降,安徽、江西、湖南、河南、四川等中西部省份的产业份额趋于增加。在地市尺度上,制造业分布变化呈现出&quot;西进北上&quot;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产业份额从沿海发达城市转向沿海省份内部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市、以及中西部省份内部产业基础较好且本地市场规模较大的地市。中部地区的重点开发区域已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沿海地区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上升导致要素成本的区域差异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市场邻近和供给邻近逐步得到改善。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之间要素成本差异的扩大和贸易成本差异的缩小,使得贸易成本和要素成本的均衡关系发生逆转性变化,这是驱动中国产业分布地理变迁的核心因素。

[Shi Minjun,Yang Jing, Long Wen et al.

Changes in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sectors and its driving forces.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3, 23(9): 1708-1720.]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309013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分布格局呈现出新的动向。以2004-2005年为转折点,以食品轻纺行业为主的部分制造业部门开始从沿海省份向中西部省份转移,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广东、福建等省份的产业份额明显下降,安徽、江西、湖南、河南、四川等中西部省份的产业份额趋于增加。在地市尺度上,制造业分布变化呈现出&quot;西进北上&quot;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产业份额从沿海发达城市转向沿海省份内部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市、以及中西部省份内部产业基础较好且本地市场规模较大的地市。中部地区的重点开发区域已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沿海地区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上升导致要素成本的区域差异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市场邻近和供给邻近逐步得到改善。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之间要素成本差异的扩大和贸易成本差异的缩小,使得贸易成本和要素成本的均衡关系发生逆转性变化,这是驱动中国产业分布地理变迁的核心因素。
[10] 赵瑜嘉,贺灿飞,王伟凯.

基于偏移-份额模型的中国制造业空间格局变化解释

[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3,29(3):76-81.

https://doi.org/10.7702/dlydlxxkx20130317      URL      [本文引用: 3]      摘要

外部环境变化促使中国制造业空间格局不断演变。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运用改进的偏移一份额模型,将1998—2008年中国地级单元的制造业增长量分解为国家分量、省域分量、行业分量和区位分量。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宏观政策推动产业增长,促进产业转移;省域政策和邻域的制造业布局影响本地产业结构;行业的要素密集类型和垄断水平导致空间布局差异;区域经济、区域政策以及城市群内部的联系影响制造业空间格局变化。进一步选取代表性行业对偏移-份额模型中的行业分量和区位分量的组合情况进行研究,认为行业特征与区位特征需要相互匹配才能形成合理的城市产业结构,进而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Zhao Yujia,He Canfei,Wang Weikai.

Explanation of locational changes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based on shift-share model.Geography and

Geo-Information Science, 2013,29(3):76-81.]

https://doi.org/10.7702/dlydlxxkx20130317      URL      [本文引用: 3]      摘要

外部环境变化促使中国制造业空间格局不断演变。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运用改进的偏移一份额模型,将1998—2008年中国地级单元的制造业增长量分解为国家分量、省域分量、行业分量和区位分量。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宏观政策推动产业增长,促进产业转移;省域政策和邻域的制造业布局影响本地产业结构;行业的要素密集类型和垄断水平导致空间布局差异;区域经济、区域政策以及城市群内部的联系影响制造业空间格局变化。进一步选取代表性行业对偏移-份额模型中的行业分量和区位分量的组合情况进行研究,认为行业特征与区位特征需要相互匹配才能形成合理的城市产业结构,进而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11] 覃成林,熊雪如.

我国制造业产业转移动态演变及特征分析——基于相对净流量指标的测度

[J].产业经济研究,2013,(1):12-2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1-9301.2013.01.002      URL      [本文引用: 4]      摘要

本文在产业转移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扩散性产业转移和集聚性产业转移两种类别概念,并建构了产业转移测度原理和方法。依照该方法,以八大区域为空间体系,分别从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三个方面分析了2000年以来中国制造业转移的动态演变趋势、相对规模和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转移始终存在,集聚性转移与扩散性转移并存,且有阶段性转换,过程复杂;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转移有明显差异;影响中国制造业转移差异性和复杂性的因素包括区域经济规模、区域间空间关系与经济联系、产业发展阶段、产业要素结构与要素的流动以及区域经济政策等。

[Qin Chenglin,Xiong Xueru.

The Analysis of Dynamic Evolu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anufacture Transfer in China——Based on the Measure of Relative Net Flow Index.

Industrial Economics Research, 2013,(1):12-2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1-9301.2013.01.002      URL      [本文引用: 4]      摘要

本文在产业转移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扩散性产业转移和集聚性产业转移两种类别概念,并建构了产业转移测度原理和方法。依照该方法,以八大区域为空间体系,分别从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三个方面分析了2000年以来中国制造业转移的动态演变趋势、相对规模和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转移始终存在,集聚性转移与扩散性转移并存,且有阶段性转换,过程复杂;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转移有明显差异;影响中国制造业转移差异性和复杂性的因素包括区域经济规模、区域间空间关系与经济联系、产业发展阶段、产业要素结构与要素的流动以及区域经济政策等。
[12] 黄顺魁,王裕瑾,张可云.

中国制造业八大区域转移分析——基于偏离——份额分析

[J].经济地理,2013,33(12):90-96.

URL      [本文引用: 4]      摘要

基于偏离一份额分析的思想,定义区域偏离分量与区域产业结构分量,对2005--2010年中国八大区域间的产业转移进行定量测度。研究表明:作为重要制造业基地的东部和南部沿海区域,其发展速度已经减缓,开始向中部和西南区域进行较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但向全国大范围的产业转移尚未出现;全国产业布局的变动呈现扩散式产业转移和集聚式产业转移并存的局面;东部地区集聚发展装备制造、石油化工和部分外向型冶金产业,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则通过扩散式产业转移,发展农产品加工、建材和资源导向型产业。2005--2010年是中国产业布局变动频繁的时期,各区域产业无序发展的特征明显,特别是装备制造业,亟需国家对产业布局进行科学引导。

[Huang Shunkui,Wang Yujin,Zhang Keyun.

The Transfer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mong Eight Regions in China——Based on the Idea of Shift-Share Analysis.

Economic Geography, 2013,33(12):90-96.]

URL      [本文引用: 4]      摘要

基于偏离一份额分析的思想,定义区域偏离分量与区域产业结构分量,对2005--2010年中国八大区域间的产业转移进行定量测度。研究表明:作为重要制造业基地的东部和南部沿海区域,其发展速度已经减缓,开始向中部和西南区域进行较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但向全国大范围的产业转移尚未出现;全国产业布局的变动呈现扩散式产业转移和集聚式产业转移并存的局面;东部地区集聚发展装备制造、石油化工和部分外向型冶金产业,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则通过扩散式产业转移,发展农产品加工、建材和资源导向型产业。2005--2010年是中国产业布局变动频繁的时期,各区域产业无序发展的特征明显,特别是装备制造业,亟需国家对产业布局进行科学引导。
[13] 孙久文,胡安俊.

产业转入、转出的影响因素与布局特征——基于中国城市四位数制造业的分析

[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97-10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运用2003年和2009年地级及以上行政单元的四位数制造业数据,从产业转入和转出两个角度,可以分析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与布局特征。计量模型将这些因素分为三种类型:外部性、市场规模、人力资本是促进产业转入、阻碍产业转出的因素;生产成本、通讯设施是促进产业转入和转出的因素;而交通设施、对外开放、政府干预则是阻碍转入和转出的因素。不同要素密集度的产业在空间的组合模式不同,资本密集度低的产业呈现为空间聚集模式,资本密集度高的产业多表现为空间离群模式。从总体空间特征看,制造业突出表现为向发达城市群边缘区、发育城市群和粤、苏、鲁省内欠发达区域集聚的态势,而东部发达城市群核心区、中西部欠发达区域则是产业份额减少的区域。

[Sun Jiuwen,Hu Anjun.

Industrial Transferring in or out: Factors and Distribution Features—A Case Study on Four-digit Manufacturing of Cities in China. Nankai Journal (Philosophy,

Literature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3,(5):97-10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运用2003年和2009年地级及以上行政单元的四位数制造业数据,从产业转入和转出两个角度,可以分析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与布局特征。计量模型将这些因素分为三种类型:外部性、市场规模、人力资本是促进产业转入、阻碍产业转出的因素;生产成本、通讯设施是促进产业转入和转出的因素;而交通设施、对外开放、政府干预则是阻碍转入和转出的因素。不同要素密集度的产业在空间的组合模式不同,资本密集度低的产业呈现为空间聚集模式,资本密集度高的产业多表现为空间离群模式。从总体空间特征看,制造业突出表现为向发达城市群边缘区、发育城市群和粤、苏、鲁省内欠发达区域集聚的态势,而东部发达城市群核心区、中西部欠发达区域则是产业份额减少的区域。
[14] 贺曲夫,刘友金.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特征与趋势——基于2000~2010年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

[J].经济地理,2012,32(12):85-90.

URL      [本文引用: 4]      摘要

运用2000---2010年的统计数据,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工业产业转移的趋势和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论表明:虽然我国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产业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扩大,但大规模产业转移现象尚未发生;现有产业转移基本遵循了梯度转移规律,即先由东部地区向中部地区转移然后再向西部地区转移。同时研究发现,我国八大区域经济格局和产业特点差异明显,在研究区域产业转移时不能“东、中、西部”一概而论。最后提出了加快推进我国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有序转移的一系列对策。

[He Qufu,Liu Youjin.

A Study on the Features and Treads of Industrial Transfer among Regions of China: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Date During 2000-2010.

Economic Geography, 2012,32(12):85-90.]

URL      [本文引用: 4]      摘要

运用2000---2010年的统计数据,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工业产业转移的趋势和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论表明:虽然我国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产业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扩大,但大规模产业转移现象尚未发生;现有产业转移基本遵循了梯度转移规律,即先由东部地区向中部地区转移然后再向西部地区转移。同时研究发现,我国八大区域经济格局和产业特点差异明显,在研究区域产业转移时不能“东、中、西部”一概而论。最后提出了加快推进我国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有序转移的一系列对策。
[15] 肖雁飞,万子捷,廖双红.

沿海外向型产业区际转移定量测评及空间特征分析——基于2002、2007年区域间投入产出表

[J].经济地理,2014,34(6):124-129.

URL      [本文引用: 3]      摘要

利用2002、2007年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数据建立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定量测算了沿海出口驱动型产业转移总体规模及比重、区域间产业转移规模及空间格局,以及行业区域间转移规模及特征,为判断外向型产业转移规模及空间特征提供依据。研究表明:①目前沿海产业转移趋势明显,但表现以消费驱动为主、外向型产业转移比重较低特征;②区域间产业转移表现为东部向其他区域转出为主、中西部等落后地区以其他区域转入为主特征,少量区域间产业转出表现为地区内部转移特征,且中部地区产业二次转移明显;③行业转移以工业为主,且集中在沿海资源能源型行业转移上,污染产业转移特征明显。

[Xiao Yanfei,Wan Zijie,Liao Shuanghong.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Coastal Export-oriented Industrial Regional Transfer: Based on Inter-Regional Input-Output Table in 2002 and 2007 .

Economic Geography,2014,34(6):124-129.]

URL      [本文引用: 3]      摘要

利用2002、2007年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数据建立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定量测算了沿海出口驱动型产业转移总体规模及比重、区域间产业转移规模及空间格局,以及行业区域间转移规模及特征,为判断外向型产业转移规模及空间特征提供依据。研究表明:①目前沿海产业转移趋势明显,但表现以消费驱动为主、外向型产业转移比重较低特征;②区域间产业转移表现为东部向其他区域转出为主、中西部等落后地区以其他区域转入为主特征,少量区域间产业转出表现为地区内部转移特征,且中部地区产业二次转移明显;③行业转移以工业为主,且集中在沿海资源能源型行业转移上,污染产业转移特征明显。
[16] 吴爱芝,孙铁山,李国平.

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空间集聚与区域转移

[J].地理学报,2013,68(6):775-790.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3]      摘要

纺织服装产业是最早实现全球产业转移,也是产业转移特征最为明显的行业之一,对其研究可更真实、清晰地审视中国的产业转移路径和产业空间布局变化。本研究借助区位基尼系数和局部Moran 分析对全国地市层面2001-2009 年的纺织服装产业的空间集聚程度进行全局和局部空间可视化的定量测度,以产业中心的变化来追踪和分析该行业的产业转移路径。研究结果显示,基尼系数大于0.95 的主要是原料依赖性强的细分行业,对原料依赖性相对较低的细分行业在空间分布上则较分散;纺织服装产业的空间集聚程度非常高,但近些年来有微弱的下降趋势;产业分布的空间正相关性也在逐渐下降。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区域转移,主要发生在山东和江浙一带的省内地市间,也呈现出向河南、安徽、江西等中部地区的部分地市转移的态势;互动性强的细分行业具有空间布局临近性,但总体上仍存在一定的空间分异性。

[Wu Aizhi,Sun Tieshan, Li Guoping.

Spatial agglomeration and regional shift of textile and garment industry in China.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3, 68(6): 775-790.]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3]      摘要

纺织服装产业是最早实现全球产业转移,也是产业转移特征最为明显的行业之一,对其研究可更真实、清晰地审视中国的产业转移路径和产业空间布局变化。本研究借助区位基尼系数和局部Moran 分析对全国地市层面2001-2009 年的纺织服装产业的空间集聚程度进行全局和局部空间可视化的定量测度,以产业中心的变化来追踪和分析该行业的产业转移路径。研究结果显示,基尼系数大于0.95 的主要是原料依赖性强的细分行业,对原料依赖性相对较低的细分行业在空间分布上则较分散;纺织服装产业的空间集聚程度非常高,但近些年来有微弱的下降趋势;产业分布的空间正相关性也在逐渐下降。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区域转移,主要发生在山东和江浙一带的省内地市间,也呈现出向河南、安徽、江西等中部地区的部分地市转移的态势;互动性强的细分行业具有空间布局临近性,但总体上仍存在一定的空间分异性。
[17] 张公嵬.

我国产业集聚的变迁与产业转移的可行性研究

[J].经济地理,2010,30(10):1670-167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产业集聚变迁是产业空间位置发生动态变化的过程。利用产业的赫芬达尔指数、区位商和产业的绝对份额三项指标相结合,观测其年度变化,以测度我国产业集聚的变迁。结果发现,从2000年开始,以纺织服装制造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由沿海地区向其他地区转移,并且在2004年以后呈现加速趋势;以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代表的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在2006年以前一直向沿海地区集中,直到2007年向其他地区转移才始露端倪。以"单位劳动成本"测度我国产业转移的可行性,发现我国中部地区有明显的劳动成本优势,西部地区具有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潜力,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我国具有发展的持续性和可能性。

[Zhang Gongwei.

The study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change and the probability of industry transfer in China.

Economic Geography, 2010, 30(10):1670-167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产业集聚变迁是产业空间位置发生动态变化的过程。利用产业的赫芬达尔指数、区位商和产业的绝对份额三项指标相结合,观测其年度变化,以测度我国产业集聚的变迁。结果发现,从2000年开始,以纺织服装制造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由沿海地区向其他地区转移,并且在2004年以后呈现加速趋势;以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代表的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在2006年以前一直向沿海地区集中,直到2007年向其他地区转移才始露端倪。以"单位劳动成本"测度我国产业转移的可行性,发现我国中部地区有明显的劳动成本优势,西部地区具有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潜力,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我国具有发展的持续性和可能性。
[18] 范剑勇.

长三角一体化、区域专业化与制造业空间转移

[J].管理世界,2004,(11):77-84.

URL      [本文引用: 4]      摘要

目前学界几乎一致认为,尽管长三角一体化水平正在增强,但其制造业结构趋同现象仍相当严重。通过新经济地理学分析框架,本文认为一体化必然带来制造业的空间转移和地区结构差异性增强。本文以长三角为案例,通过一系列衡量地区专业化水平、行业集中度的指标计算证实了这一理论预期。同时,本文发现浙江与上海参与长三角内部地区分工的程度明显高于江苏。在产业转移方面,本文还发现短短4年内该地区制造业发生了激烈的空间调整,上海通过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专业化于资本技术密集型、港口型、都市信息型等极少数产业,降低了其在该区域内的总制造业份额,浙江正稳步吸收上海与江苏转移出来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从而增加了其制造业份额,江苏通过吸收和释放持平而基本保持其制造业份额不变。

[Fan Jianyong.

Yangtze River Delta integration, regional specialization and the spatial transfer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Management World, 2004,(11):77-84.]

URL      [本文引用: 4]      摘要

目前学界几乎一致认为,尽管长三角一体化水平正在增强,但其制造业结构趋同现象仍相当严重。通过新经济地理学分析框架,本文认为一体化必然带来制造业的空间转移和地区结构差异性增强。本文以长三角为案例,通过一系列衡量地区专业化水平、行业集中度的指标计算证实了这一理论预期。同时,本文发现浙江与上海参与长三角内部地区分工的程度明显高于江苏。在产业转移方面,本文还发现短短4年内该地区制造业发生了激烈的空间调整,上海通过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专业化于资本技术密集型、港口型、都市信息型等极少数产业,降低了其在该区域内的总制造业份额,浙江正稳步吸收上海与江苏转移出来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从而增加了其制造业份额,江苏通过吸收和释放持平而基本保持其制造业份额不变。
[19] 刘红光,刘卫东,刘志高.

区域间产业转移定量测度研究——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分析

[J].中国工业经济,2011(6):79-89.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有关产业转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从定性的角度探讨产业转移的类型、动因、模式、效应等,而对产业转移的定量测算却少有研究。本文在严格界定产业转移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建立了定量测算区域间产业转移的方法,并结合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测算了中国1997—2007年区域间产业转移。结果发现,中国产业转移具有明显"北上"特征,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并不明显。受消费品生产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的影响,消费带动下的产业转移表现为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转移的趋势。而在出口带动下,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的能源资

[Liu Hongguang,Liu Weidong,Liu Zhigao.

The Quantitative Study on Inter-Regional Industry Transfer——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Inter-Regional Input-Output Table.

China Industrial Economics, 2011,(6):79-89.]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有关产业转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从定性的角度探讨产业转移的类型、动因、模式、效应等,而对产业转移的定量测算却少有研究。本文在严格界定产业转移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建立了定量测算区域间产业转移的方法,并结合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测算了中国1997—2007年区域间产业转移。结果发现,中国产业转移具有明显"北上"特征,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并不明显。受消费品生产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的影响,消费带动下的产业转移表现为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转移的趋势。而在出口带动下,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的能源资
[20] 陈建军.

长江三角洲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的演变

[J].浙江大学学报,2007,(2):88-99.

https://doi.org/10.3785/j.issn.1008-942X.2007.02.010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动力是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由此引起了长三角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动,推动了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浙江和上海之间发生的产业区域转移以及由此导致的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演变,揭示了时间序列下上海和浙江之间存在的以制造业为中心的产业发展的“雁行形态”。正是这种区域间产业发展的“雁行形态”的存在,推动了长三角制造业产业重心的迁移,进而在长三角内部形成相对合理的产业空间结构和产业分工结构,并使得以上海为地标的中国经济的中心区域扩展到了整个长三角地区。

[Chen Jianjun.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and Spatial Structure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2007,(2):88-99.]

https://doi.org/10.3785/j.issn.1008-942X.2007.02.010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动力是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由此引起了长三角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动,推动了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浙江和上海之间发生的产业区域转移以及由此导致的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演变,揭示了时间序列下上海和浙江之间存在的以制造业为中心的产业发展的“雁行形态”。正是这种区域间产业发展的“雁行形态”的存在,推动了长三角制造业产业重心的迁移,进而在长三角内部形成相对合理的产业空间结构和产业分工结构,并使得以上海为地标的中国经济的中心区域扩展到了整个长三角地区。
[21] 吴爱芝,李国平,孙铁山.

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区位迁移

[J].地理科学进展,2013,32(2):233-242.

https://doi.org/10.3724/SP.J.1033.2013.0023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纺织服装业因其自身产业特点和发展特征,一直是国内研究的热点,被认为是最早实现全球产业转移和最具有产业转移特征的重要产业之一。通过构建产业结构变动系数来描绘纺织服装业区位迁移的基本格局,结果表明①纺织服装产业的结构变动相对稳定且集中于东部地区;②结构变化地域分异明显,沿海大于内陆,东部大于中部,中部又高于西部和东北,东部沿海的浙江、广东、江苏、山东、上海和福建,中部的湖北和河南,以及东北的辽宁,纺织服装业的结构变化系数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的多数省份则较低;③结构变动系数的大小取决于当地经济发展、区位性和结构性因素。采用偏离—份额模型将中国纺织服装业发展分解为结构效应和空间效应,以此阐述中国纺织服装业区位迁移的内在规律。结果表明①河南、安徽和江西已经成为东部纺织服装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区;②纺织服装业的区位迁移在竞争效应和纯空间竞争效应上具有一致性,说明产业的地理分布主要受到区位优势的影响;③明显的结构负效应说明纺织服装业的产业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Wu Aizhi,Li Guoping,Sun Tieshan.

Location shift of textile and garment industry in China.

Progress in Geography,2013,32(2):233-242.]

https://doi.org/10.3724/SP.J.1033.2013.0023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纺织服装业因其自身产业特点和发展特征,一直是国内研究的热点,被认为是最早实现全球产业转移和最具有产业转移特征的重要产业之一。通过构建产业结构变动系数来描绘纺织服装业区位迁移的基本格局,结果表明①纺织服装产业的结构变动相对稳定且集中于东部地区;②结构变化地域分异明显,沿海大于内陆,东部大于中部,中部又高于西部和东北,东部沿海的浙江、广东、江苏、山东、上海和福建,中部的湖北和河南,以及东北的辽宁,纺织服装业的结构变化系数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的多数省份则较低;③结构变动系数的大小取决于当地经济发展、区位性和结构性因素。采用偏离—份额模型将中国纺织服装业发展分解为结构效应和空间效应,以此阐述中国纺织服装业区位迁移的内在规律。结果表明①河南、安徽和江西已经成为东部纺织服装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区;②纺织服装业的区位迁移在竞争效应和纯空间竞争效应上具有一致性,说明产业的地理分布主要受到区位优势的影响;③明显的结构负效应说明纺织服装业的产业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22] 马燕坤. 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实证研究——来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的经验[M]//李平,等.2011~2012中国区域经济学前沿: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区域协调发展.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425-430.

[本文引用: 2]     

[Ma Yankun.The Empirical Study of Western regions undertaking industrial transfer—an experience come from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western development strategy//Li Ping et al. Frontier of Regional Economics in China(2011-2012): Resources cities and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ijing: Economy&Management Press, 2012:425-430.]

[本文引用: 2]     

[23] 李燕,贺灿飞.

1998~2009年珠江三角洲制造业空间转移特征及其机制

[J].地理科学进展,2013,32(5):777-787.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3.05.00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1998年以来,随着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空间不足、劳动力成本和土地价格上升等问题逐渐凸显,对珠三角制造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制造业空间转移成为珠三角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采用企业数据和定量研究方法系统研究珠三角内部制造业空间转移的产业及空间特征,研究发现1998-2009年珠三角制造业整体呈现先分散后集聚的“U”型发展趋势,但集聚水平普遍偏低,且不同类型的产业集聚特征差异显著.珠三角制造业地区专业化与产业集聚的变化趋势十分吻合;地区间结构差异缓慢提升.基于产业—区域交互模型对产业转移机制的实证结果表明珠三角制造业呈现出向交通成本低、工资水平低、环境管制宽松、土地成本较低地区转移的趋势;地区制造业同构推动珠三角制造业空间转移;珠三角制造业呈现出显著的集聚规模经济,产业向运输成本较低的地区转移,前后向联系紧密的产业向市场潜力大的城市转移的趋势;当考虑产业异质性和空间异质性时,不同要素密集度的产业转移方向不明确.

[Li Yan,He Canfei.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hift in the PearlRiver Delta during 1998-2009.

Progress in Geography,2013,32(5):777-787.]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3.05.00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1998年以来,随着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空间不足、劳动力成本和土地价格上升等问题逐渐凸显,对珠三角制造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制造业空间转移成为珠三角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采用企业数据和定量研究方法系统研究珠三角内部制造业空间转移的产业及空间特征,研究发现1998-2009年珠三角制造业整体呈现先分散后集聚的“U”型发展趋势,但集聚水平普遍偏低,且不同类型的产业集聚特征差异显著.珠三角制造业地区专业化与产业集聚的变化趋势十分吻合;地区间结构差异缓慢提升.基于产业—区域交互模型对产业转移机制的实证结果表明珠三角制造业呈现出向交通成本低、工资水平低、环境管制宽松、土地成本较低地区转移的趋势;地区制造业同构推动珠三角制造业空间转移;珠三角制造业呈现出显著的集聚规模经济,产业向运输成本较低的地区转移,前后向联系紧密的产业向市场潜力大的城市转移的趋势;当考虑产业异质性和空间异质性时,不同要素密集度的产业转移方向不明确.
[24] 仇方道,蒋涛,张纯敏,.

江苏省污染密集型产业空间转移及影响因素

[J].地理科学,2013,33(7):789-79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污染密集型产业空间转移规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正在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利用2000~2010年江苏省13个省辖市的统计数据,运用空间分析及面板数据分析模型,探讨该省污染密集型产业空间转移特征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江苏省依然是国际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承接地,其污染密集型产业分布呈现以苏锡常地区为核心向外围逐渐下降的"核心-边缘"型空间格局,并显示出"扩散-集聚-扩散"的空间演化趋势,苏北地区正在成为苏南地区的"污染避难所";发展阶段和实际利用外资是江苏省承接污染密集型产业的主要因素,实际利用外资是实现污染密集型产业向江苏转移的主要形式;技术创新、产业结构是驱动污染密集型产业由苏南、苏中向苏北转移的主要因素;政府调控是影响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的主要手段。因此,应通过加大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力度、改善政府调控、加强环境监管等措施促进污染密集型产业布局优化。

[Qiu Fangdao,Jiang Tao,Zhang Chunmin et al.

Spatial Relocation and Mechanism of Pollution-intensiveIndustries in Jiangsu Province.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13,33(7):789-79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污染密集型产业空间转移规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正在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利用2000~2010年江苏省13个省辖市的统计数据,运用空间分析及面板数据分析模型,探讨该省污染密集型产业空间转移特征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江苏省依然是国际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承接地,其污染密集型产业分布呈现以苏锡常地区为核心向外围逐渐下降的"核心-边缘"型空间格局,并显示出"扩散-集聚-扩散"的空间演化趋势,苏北地区正在成为苏南地区的"污染避难所";发展阶段和实际利用外资是江苏省承接污染密集型产业的主要因素,实际利用外资是实现污染密集型产业向江苏转移的主要形式;技术创新、产业结构是驱动污染密集型产业由苏南、苏中向苏北转移的主要因素;政府调控是影响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的主要手段。因此,应通过加大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力度、改善政府调控、加强环境监管等措施促进污染密集型产业布局优化。
[25] 张晓平,孙磊.

北京市制造业空间格局演化及影响因子分析

[J].地理学报,2012,67(10):1308-1316.

https://doi.org/10.11821/xb2012100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制造业的空间扩散是推动城市空间结构呈现多极化、多中心地域系统的主要驱动力,对制造业区位变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是认识城市空间重构机制的微观基础。本研究基于北京市1996、2001、2010年制造业企业数据,以邮政编码区为空间单元,刻画了北京市制造业空间集聚格局及演化特征。采用计量模型,检验了导致北京制造业空间重构的主要区位因子,对比了这些影响因子作用强度随时间的变化以及在制造业行业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北京市的制造业在中心城区的集聚度明显减弱,呈显著的郊区化集聚;主要集聚区位于距市中心半径为15~35km的空间范围内,总体空间格局呈现出大都市区尺度上的扩散以及产业园区尺度的再集聚特征。计量模型计算结果显示,区位通达度、集聚经济、科技园区规划与政策引导是北京制造业总体空间格局演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但不同区位因子的作用强度存在行业间差异。本研究揭示了北京市的制造业空间重组机制是政府规划引导下的市场经济作用机制。认识到城市经济活动空间重组中市场与政府的交互作用机理,有助于决策者对转型期大都市区制造业空间集聚和扩散格局进行更加有效地引导,以优化大都市区的空间结构与功能体系。

[Zhang Xiaoping,Sun Lei.

Manufacture restructuring and main determinants in Beijing Metropolitan Area.

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12, 67(10): 1308-1316.]

https://doi.org/10.11821/xb2012100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制造业的空间扩散是推动城市空间结构呈现多极化、多中心地域系统的主要驱动力,对制造业区位变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是认识城市空间重构机制的微观基础。本研究基于北京市1996、2001、2010年制造业企业数据,以邮政编码区为空间单元,刻画了北京市制造业空间集聚格局及演化特征。采用计量模型,检验了导致北京制造业空间重构的主要区位因子,对比了这些影响因子作用强度随时间的变化以及在制造业行业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北京市的制造业在中心城区的集聚度明显减弱,呈显著的郊区化集聚;主要集聚区位于距市中心半径为15~35km的空间范围内,总体空间格局呈现出大都市区尺度上的扩散以及产业园区尺度的再集聚特征。计量模型计算结果显示,区位通达度、集聚经济、科技园区规划与政策引导是北京制造业总体空间格局演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但不同区位因子的作用强度存在行业间差异。本研究揭示了北京市的制造业空间重组机制是政府规划引导下的市场经济作用机制。认识到城市经济活动空间重组中市场与政府的交互作用机理,有助于决策者对转型期大都市区制造业空间集聚和扩散格局进行更加有效地引导,以优化大都市区的空间结构与功能体系。
[26] 张定,朱胜清,曹卫东,.

上海纺织服装制造业空间格局演化及机制

[J].热带地理,2013,33(6):720-73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纺织服装制造业作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传统产业,其在城市内部的空间分布格局正呈现出新的特征。基于微观企业数据,运用圈层分析、热点分析和核密度估计方法,探究上海大都市区纺织服装制造业空间格局形成及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上海纺织服装制造业企业布局的郊区化趋势明显,布局热点区从中心城区及近郊区向远郊区转移。2)境外、合资企业主要分布在近郊区,且空间位置变化不明显,相对前两者,在远郊区内资企业布局强度显著提升;大型企业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区东北部,以及交通便捷的近郊区和地方中心区,中型企业在分布范围和郊区分布的强度上均大于大型企业,小微型企业在远郊区分布密度趋于增强,且明显高于大中型企业。3)格局演化的主要影响机制包括:历史积淀、区位条件变迁、金融危机和政策调控、规划引导。

[Zhang Ding,Zhu Shengqing,Cao Weidong et al.

Spatial Pattern Evolution of Textile and Garment Manufacturing in Shanghai.

Tropical Geography, 2013,33(6):720-73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纺织服装制造业作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传统产业,其在城市内部的空间分布格局正呈现出新的特征。基于微观企业数据,运用圈层分析、热点分析和核密度估计方法,探究上海大都市区纺织服装制造业空间格局形成及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上海纺织服装制造业企业布局的郊区化趋势明显,布局热点区从中心城区及近郊区向远郊区转移。2)境外、合资企业主要分布在近郊区,且空间位置变化不明显,相对前两者,在远郊区内资企业布局强度显著提升;大型企业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区东北部,以及交通便捷的近郊区和地方中心区,中型企业在分布范围和郊区分布的强度上均大于大型企业,小微型企业在远郊区分布密度趋于增强,且明显高于大中型企业。3)格局演化的主要影响机制包括:历史积淀、区位条件变迁、金融危机和政策调控、规划引导。
[27] 赵建吉,茹乐峰,段小微,.

产业转移的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J].经济地理,2014,34(1):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8462.2014.01.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从经济地理学的学科视角出发,对产业转移概念、国际产业转移动因与区位选择研究、国家内部产业转移动因与区位选择研究、产业转移的区域效应研究进行全面梳理,对产业转移研究进行展望。研究认为:针对新一轮产业转移的空间格局与过程研究;以国际"新经济地理学"相关理论解释产业转移的动因与区位选择;从经济地理学学科特点出发建立综合性分析框架研究产业转移的区域效应;加强产业转移的空间计量以及模拟分析应成为未来研究的方向。

[Zhao Jianji, Ru Lefeng,Duan Xiaowei et al.

2014. Industrial transfer study in economic geography: progress and prospect.

Economic Geography, 2014,34(1):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8462.2014.01.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从经济地理学的学科视角出发,对产业转移概念、国际产业转移动因与区位选择研究、国家内部产业转移动因与区位选择研究、产业转移的区域效应研究进行全面梳理,对产业转移研究进行展望。研究认为:针对新一轮产业转移的空间格局与过程研究;以国际"新经济地理学"相关理论解释产业转移的动因与区位选择;从经济地理学学科特点出发建立综合性分析框架研究产业转移的区域效应;加强产业转移的空间计量以及模拟分析应成为未来研究的方向。
[28] 李金滟,宋德勇.

专业化、多样化与城市集聚经济—基于中国地级单位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J].管理世界,2008,(2):25-34.

https://doi.org/10.1201/9781420009521.ch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在新经济地理框架下,利用2003~2005年的中国284个地级单位面板数据,对中国城市专业化和多样化的特征、专业化和多样化如何促进城市集聚经济以及在经济集聚中的相对贡献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是:(1)对资金外部性、技术外部性和交流外部性的细分和扩展可以解释不同类型城市集聚经济的来源;(2)对中国地级市的实证研究表明,现阶段多样化更能促进经济集聚;(3)地方政府可以通过促进竞争,加大基础设施和教育投入,有效配置劳动力资源来促进多样化,扩大城市集聚。

[Li Jinyan,Song Deyong.

Specialization, diversification and urban agglomeration economies—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 Chinese Prefecture-level city unit.

Management World, 2008,(2):25-34.]

https://doi.org/10.1201/9781420009521.ch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在新经济地理框架下,利用2003~2005年的中国284个地级单位面板数据,对中国城市专业化和多样化的特征、专业化和多样化如何促进城市集聚经济以及在经济集聚中的相对贡献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是:(1)对资金外部性、技术外部性和交流外部性的细分和扩展可以解释不同类型城市集聚经济的来源;(2)对中国地级市的实证研究表明,现阶段多样化更能促进经济集聚;(3)地方政府可以通过促进竞争,加大基础设施和教育投入,有效配置劳动力资源来促进多样化,扩大城市集聚。
[29] Duranton G,Puga D.

“Diversity and Specialisation in Cities: Why, Where and When Does it Matter?”

[J].Urban Studies,2000,37(3):533-555.

[30] 魏后凯. 现代区域经济学(修订版)[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168-171.

[本文引用: 2]     

[Wei Houkai.Modern Regional Economics(revised edition).Beijing: Economy&Management Press,2011:168-171.]

[本文引用: 2]     

[31] 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省统计年鉴2001~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10.

[本文引用: 1]     

[Henan Statistical Bureau.Henan Statistical Yearbook(2001-2010).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2001-2010.]

[本文引用: 1]     

[32] 王岳平. 开放条件下的工业结构升级[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137-138.

[本文引用: 1]     

[Wang Yueping.Upgrading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under the opening conditions. Beijing: Economy&Management Press,2004:137-138.]

[本文引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