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7 , 37 (7): 1049-1058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7.07.010

Orginal Article

中国拐卖儿童犯罪的地理特征研究

李钢, 谭然, 王会娟, 颜祥, 邵琰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西北大学地表系统与灾害研究院, 陕西 西安 710127

Ge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 Trafficking Crime in China

Li Gang, Tan Ran, Wang Huijuan, Yan Xiang, Shao Yan

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Northwest University/Institute of Earth Surface System and Hazards, Northwest University, Xi’an 710127, Shaanxi, China

中图分类号:  C91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0690(2017)07-1049-10

收稿日期: 2016-09-20

修回日期:  2016-10-30

网络出版日期:  2017-07-20

版权声明:  2017 《地理科学》编辑部 本文是开放获取期刊文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科研教学等,但不允许用于商业目的.

基金资助: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6YJAZH028)、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2016C059)、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支持计划项目(HSSTP)资助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李钢(1979-),男,四川成都人,副教授,博导,主要从事灾害地理、社会地理与旅游地理研究。E-mail:lig@nwu.edu.cn

展开

摘要

基于从公益平台获取的上万条寻亲记录数据,从犯罪地理学的视角探究1980~2015年中国拐卖儿童犯罪的地理特征。研究发现: 拐卖去向以被收养为主,总量上男童多于女童,频率上低年龄段高发,可分为4个贩运类型。犯罪量自1980年以来呈现“倒勺”型波动态势,1989~1998年为高发区间,犯罪受打击力度与人口政策影响明显。 犯罪量月变化呈现两个轻微倒“U”型格局,犯罪季节变化较小,夏半年高于冬半年。 犯罪呈现“西部集中拐出,东部分散拐入”的“三片两线”的“场-流”空间格局特征,并有一定的带动与回流效应。当前拐卖儿童犯罪的空间集聚程度减小,而扩散程度增加,由区域性犯罪发展成全国性犯罪。最后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未来的研究作了展望。

关键词: 拐卖儿童犯罪 ; 时空特征 ; 犯罪地理学 ; 中国

Abstract

Based on over ten thousand pieces of relative-seeking data from a certain online public platform, the basic laws of crime activities of trafficking in children in China during 1980-2015 were examined through a variety of analytical methods like GIS and SP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ography of crime. It was found that: 1) The main purpose of trafficking is for forced adoption, and the total trafficking amount of the male is more than that of the female. High trafficking frequency occurred at low ages. The female were trafficked more at adolescence stages while boys were trafficked more at baby, infant and children stages. It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trafficking types: “family control type”, “adoption tricking type”, “integrated transition type” and “pre-adult labor type”. 2) The amount of crime since 1980 presented a “Pour Spoon” pattern of fluctuations and reached the peak stage during 1989-1998. The crime wa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strike policy and population policy with a “seesaw” type of response. Compared to promulgation of legal foul, a direct blow from the public security department was still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curb. 3) The number of monthly changes in criminal cases showed two-inverted “U” pattern, with two peak stages from May to August and from October to January. Seasonal variation was not obvious. The crime occurred more frequently during the winter half-year (summer and autumn) than the winter half-year (winter and spring), which indicated temperatures could promote the occurrence of the crime. 4) The crime presented “centralized supply/trafficking-out from the west while decentralized demand/trafficking-in to the east” features: the core area of supply concentrated in Sichuan and Guizhou of Southwest China while the core area of demand concentrated in Fujian, Guangdong, Shandong and Henan. The whole migration pattern of “trafficking from the west to the east” had a linkage to the “push-pull” mechanism resulting from the regional economic difference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areas. 5) The crime presented the main “field-flow” features of the spatial pattern as “three-area and two-route” and the two crime flows were formed between the three crime areas with certain driving effect: the south route’s flow was from Yunnan, Guizhou and Sichuan to Fujian with a certain collateral flow in Guangxi, and the north route’s flow was from Yunnan, Guizhou and Sichuan to Shandong, Henan and Hebei with a certain collateral flow in Shaanxi. 6) With the time went on, the spatial concentration degree of the crime of trafficking in children presented a descending trend. Gradually in future, the crime was sure to be developed from a regional crime to a national crime, and “Hollow Village” and “Urban Village” would be the potential high-risk areas, which would be a big challenge for futur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everal research prospect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data, contents, theories, methods and comparison are figured out.

Keywords: child trafficking ;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 geography of crime ; China

0

PDF (908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李钢, 谭然, 王会娟, 颜祥, 邵琰. 中国拐卖儿童犯罪的地理特征研究[J]. , 2017, 37(7): 1049-1058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7.07.010

Li Gang, Tan Ran, Wang Huijuan, Yan Xiang, Shao Yan. Ge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 Trafficking Crime in China[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7, 37(7): 1049-1058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7.07.010

拐卖犯罪(主要针对妇女和儿童)是继贩卖毒品、走私军火之后位列第三的世界性犯罪现象[1]。中国《刑法》第240 条规定:“拐卖妇女、儿童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有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之一的”(本罪所称之儿童,是指未满14 周岁的男女儿童)。中国近代拐卖犯罪活动从20 世纪60 年代开始频发,虽经公安机关多次打击,仍然十分猖獗[2]。相较于妇女,儿童辨别、抵抗能力较弱,易受侵害。拐卖儿童犯罪活动对社会和家庭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成为近年来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

中国各地区间的自然经济条件差异与拐卖犯罪跨区域实施的特性使得拐卖犯罪的区域性大增。区域犯罪特点、犯罪区域关联性以及犯罪区域的动态演化过程对于研究拐卖犯罪极为重要。囿于拐卖儿童犯罪的隐蔽性和分散性,犯罪总数难以估量,犯罪数据难以获得,这对犯罪研究造成困扰。目前对拐卖儿童犯罪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法学和社会学领域,包括具体犯罪行为的立法[3]、定罪[4]、量刑[5]、犯罪心理[6]以及儿童家庭结构[7]、社会关系[8]的分析。这些研究大多将拐卖儿童犯罪与拐卖妇女犯罪合并为拐卖人口犯罪加以讨论,从而忽视了二者的具体差异,以至于相关认识模糊不清。国际方面更多关注跨国人口贩运而忽略了国家内部人口贩运,多以定性研究为主,对于中国拐卖儿童犯罪的系统研究极为缺乏,仅见Shen 等[9]通过梳理相关研究和媒体报道等二手资料对中国境内拐卖儿童犯罪的特征和原因作过理论上的间接探析,以及李钢等[10]尝试利用1980~2012年的网络寻亲数据对中国拐卖儿童犯罪的基本特征与防控对策作过初步考察。可见相关的直接数据和实证研究欠缺,因此目前国内外对中国拐卖儿童犯罪的宏观特征仍缺乏基本的认知。

犯罪地理学是社会地理学的重要分支,是研究犯罪现象的空间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的学科[11,12]。国外犯罪地理学发展较全面,包括时空热点探索、空间分析及空间犯罪模拟等[13~17]。国内目前正由理论介绍阶段进入实证分析阶段,时空特征解析是目前研究的热点[18~29]。未来建议广泛开展基于中国国情的案例实证研究,加强对犯罪地理学的理论总结提升[30]。拐卖儿童犯罪的过程包含众多的时空信息,从而可以成为犯罪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应用地理学的视角研究犯罪,能够准确分析犯罪信息、认知犯罪的客观规律,从而帮助公安机关进行有效治理,对进一步犯罪研究与防控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本文以犯罪地理学为研究视角,基于从公益平台获取的犯罪数据,解析被害儿童的人口学特征及犯罪时空特征,探讨1980~2015年的犯罪扩散及区域演化特征,以期为各方寻亲和犯罪防控提供参考。

1 资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1.1 资料来源

参考国内外拐卖儿童研究的先例,本文依照联合国《儿童权力公约》[31]和联合国“关于预防、禁止和惩治贩运人口特别是妇女和儿童行为议定书”——《巴勒莫议定书》[32]将儿童年龄界定为18岁以下(0~17周岁),大致分为新生儿期(出生28 d内),婴儿期(1周岁前),幼儿期(1~3周岁),学龄前期(4至六七岁),学龄期(从六七岁入小学至青春期十二三岁,相当于小学学龄),青春期(十二三岁至十七八岁,相当于中学学龄)。基本计量单位为犯罪起数,一条犯罪记录视为一起案件。本文数据来源为中国最大的公益反拐寻亲网站——“宝贝回家”,该网站在公安部完成备案,并与公安部打拐办建立合作关系。基于该网站的拐卖儿童数据库,以跨度为1980~2015年进行数据筛选,剔除掉不在该时间段内,属性为送养、遗弃、走失及离家出走的儿童信息,获得了拐卖儿童信息共14 352条,其中拐出信息(家寻宝贝)11 223条,拐入信息(宝贝寻家)3 129条。基本数据条目主要包括被拐儿童的年龄、性别、拐出地(或拐入地)、年、月等基本信息。此外,分省人口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33]

基本研究区域为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不含港澳台),考虑到行政区域的统一,对1996年以前的犯罪地点(琼、渝等)均按照现行区域进行统计,所有研究工作均按照现行行政区划开展。

1.2 研究方法

首先,参照通常的地理分区将中国划分为西南(1)、华东(2)、西北(3)、华北(4)、东北(5)、华中(6)、华南(7)等七大地理区域,同时以3 a作为一个时间单元,将1980~2015这36 a分为12个时间段。其次,利用Gini-Hirschman系数测算中国拐卖犯罪的集聚程度及其变化,探求1980~2015拐卖犯罪的整体空间演化特征。最后,利用人口迁移选择指数分别测定各区域对拐卖儿童的引力值和推力值,确定中国拐卖儿童犯罪的重点区域,解析犯罪流场。

1) 地理集中度指数。Gini-Hirschman系数最早由Hirschman提出,可用来衡量商品集中度和地理集中度[34,35]。Gini-Hirschman系数能够很好的衡量区域之间不平衡的程度以及各区域对整体的贡献能力。鉴于被拐卖儿童有类似于可移动商品的特质,本文尝试借用该指数来衡量犯罪集聚程度的变化。其计算公式为:

GXt=100j=1m(Xjt/Xt)2(1)

GIt=100j=1m(Ijt/It)2(2)

式中, GXt为拐出地理集中度; GIt为拐入地理集中度; m为区域数量; j为各个区域; XjtIjt分别为第 t个时间段内自j地区拐出的人口数量和第 t个时间段内拐入j地区的人口数量; XtIt分别为第 t个时间段内全国人口总拐出量和总拐入量。结合Gini-Hirschman系数的一般使用方法和拐卖犯罪的具体特点,得出该值越大,表示某地区人口拐出或拐入越集中,拐卖犯罪集聚程度越高。

2) 人口迁移选择指数。人口迁移选择指数(Migration Preference Index)由以色列学者罗伯托·巴奇(Roberto Bachi)于1956年提出,用于人口迁移水平的测算[36]。本文将拐卖儿童犯罪作为人口迁移的特殊形式进行研究,选用该指数,可反映在全国拐出、拐入区域人口规模平均影响水平下,拐出区域 i拐向拐入区域 j的实际人口迁移数与期望数之比。其计算公式为:

Iij=Mij(Pi/Pt)[Pj/(Pt-Pi)]ijMijK(3)

式中, Mij为拐出区域 i拐向迁入区域 j的人口数, Pi为拐出区域 i的人口数, Pj拐入区域 j的人口数, Pt为全区域总人口(本文为全国总人口), K为常数,一般设为100。

由式(3)可以推知,一个区域的综合迁出选择指数或迁入选择指数,可分别以式(4)和式(5)计算获得。

Ii.=Mi.PiPtMi.K(4)

I.j=M.jPjPtM.jK(5)

本文将拐卖儿童犯罪视为一种特殊的人口迁移活动,因此参考人口迁移的相关理论与方法进行分析。利用人口选择指数对中国被拐儿童区域人口迁移模式进行测算, Ii.表示区域 i的总(综合)拐出指数, I.j表示区域 j的总(综合)拐入指数, Mi.为区域 i迁向其他所有区域的拐出人口总数, M.j为区域 j的来自其他所有区域的拐入人口总数。如果 Ii.I.j值大于100,则说明区域 i的儿童拐出水平高于全国平均强度或区域j的儿童拐入水平高于全国平均强度。

2 分析结果

2.1 人口学特征

考虑数据可获性和与犯罪的相关性,对被拐儿童的年龄和性别结构进行统计分析(图1)。

图1   拐卖儿童犯罪受害人年龄性别结构金字塔

Fig.1   Age-gender pyramid of trafficked children in China

从去向上看,中国被拐儿童主要是被收养,这与《巴勒莫议定书》[32]定义的人口贩运的主要去向是受剥削明显不同,体现了拐卖儿童犯罪在东西方国家之间的差异。

从总量上看,男童10 236人,女童4 116人,被拐男童数量明显多于女童,原因在于中国部分地区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思想严重,采取非法购买的方式满足对男孩的需求[37]

从年龄来看,被拐儿童呈现“低龄化”的特征,6岁以下被拐儿童达12 166人,占总人数的84.77%(超过4/5),其中4岁以下的被拐儿童达到8 998人,占总人数的62.7%(超过3/5),是犯罪的高发年龄段。究其原因,首先,这一阶段的儿童年龄过小,尚不具备防范意识,一旦脱离成人的监管,无法进行自我保护;其次,低龄儿童记忆有限,更容易融入拐入家庭的生活,因而成为犯罪分子的首选目标。

根据各年龄阶段被拐儿童的人口学特征、家庭特征、犯罪学特征和数量特征,可将0~17岁的被拐儿童分为“家庭操控型”、“诱骗养子型”、“复合过渡型”及“成人劳工型”4个贩运类型(表1)。

“家庭操控型”的大多家庭由于贫困或受到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法制观念淡薄,由父母或其他亲属主动卖出新生儿,男女童数量接近,主要去向是被收养;“诱骗养子型”系拐卖儿童犯罪的核心类型,这一阶段儿童活动能力增强,开始暴露在犯罪分子的视野中,同时年龄过小导致自我防范能力不足,使得这一阶段成为犯罪的重点年龄段,占到所有案件的一半以上,犯罪分子多以诱骗的方式实施犯罪,儿童大多被收养;“复合过渡型”被拐儿童年龄适中,兼有六七岁以下及十二三岁以上儿童的共同特点,过渡期特征明显,去向组成多元化,是拐卖儿童犯罪的低发阶段;“成人劳工型”被拐儿童已经初步具备成人的生理特征和劳动能力,这一阶段被拐女童被视为妇女,多被强迫结婚或从事色情服务,男童则成为家佣、非法劳工及偷盗、抢劫工具等。

表1   被拐儿童有关特征与类型

Table 1   The related characteristics and types of trafficked children

年龄段性别数量频率及可能原因犯罪导向贩运类型
0岁:新生儿及婴儿期男童略多于女童高发期:儿童无任何自救与反抗能力拐卖(自卖)导向:养子家庭操控型
1~6岁:幼儿及学龄前期男童远多于女童高发期:外出机会多、记忆能力弱、
识别能力差
拐卖导向:养子、乞儿诱骗养子型
7~12岁:学龄期男童远多于女童低发期:记忆能力强、识别能力强拐卖导向:养子、家佣、童工复合过渡型
13~17岁:青春期女童远多于男童低发期:记忆能力强、识别能力强拐卖导向:童养媳、家佣、童工、
性剥削、人体器官交易、盗抢工具
成人劳工型

新窗口打开

2.2 时间变化特征

1) 年际变化。统计各年案件数代表年犯罪量,探讨1980~2015年被拐男、女童及总犯罪量的年变化特征(图2)。

图2   1980~2015年拐卖儿童犯罪量统计

Fig.2   Numbers of trafficked children in 1980-2015

总体上看,犯罪总量与占被拐大多数的男童被拐犯罪量变化趋势极为同步,1980年以来大体呈现“倒勺”型波动态势,并可以进一步细化出6个变化阶段:平稳增长期(1980~1984)、快速增长期(1985~1989)、波动下降期(1990~2001)、平稳下降期(2002~2006)、轻微增长期(2007~2009)、平稳下降期(2010~2015)。各阶段案发数与同期公安部门的打击措施与力度(区域性还是全国性打击及其效力的高低)呈现“跷跷板”式的响应变化。此外,波动态势也与中国人口政策调整的时空非均衡性呈现一定响应,紧缩与宽松的人口政策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序的实施情况不同,可能是区域间拐出推力和拐入拉力的重要因素。总体来看,中国拐卖儿童犯罪在经历了1989~1998年的高发区间后呈现下降低发态势,当下儿童安全环境较以前已有较大改善。

图3   1980~2015年拐卖儿童犯罪月份变化

Fig.3   Monthly variation of child trafficking crime in 1980-2015

2) 年内变化。统计拐卖儿童犯罪记录中的月份数据,得到被拐卖人数随月份的变化特征(图3)。整体上看,从当年2月到次年1月,案件数呈现两个轻微倒“U”型格局,第一个倒“U”峰值出现在5~8月,这一阶段随着天气转暖,孩童外出活动增加,案发数逐渐上升;而第二个倒“U”峰值出现在10月和1月,推测与人口流动性增强及犯罪分子实施“过年前最后一搏”有关。

犯罪季节变化较小,四季分布较为平均,夏半年(夏秋,54%)比冬半年(冬春,46%)犯罪比率高出8%。推测亦与夏半年温度条件和空气质量较好,伴随孩童外出机会增多,犯罪机会也增多有关。可见,气温回升对犯罪发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3 空间变化特征

1) 空间分布。利用ArcGIS软件将1980~2015年拐卖儿童犯罪案件总数按照自然断裂点分为低、中低、中高、高4个等级,进而绘制其空间分布图。根据其年际变化特点(图2),选取1989、1998、2009年3个不同阶段的峰值年份进行截面分析,重点考察犯罪量随时间变化的阶段性趋势。

图4   1989(a)、1998(b)、2009(c)3个高发年份全国拐出格局

Fig.4   Supply patterns of the three highly occurring years:1989 (a), 1998 (b), 2009 (c)

结合图4、5可以看出:对比1989和1998年,拐出中心主要位于四川和贵州,拐出中高发地区出现南北分化;拐入中心由福建和华北变为福建、广东与河南,拐入中高发区在东部逐步连片。对比1998年和2009年,拐出中心由云贵川拓展到广东河南,拐出中高发地区向中东部蔓延;拐入中心由福建、广东一分为二:南部在福建,北部在山东。

从拐出拐入总图(图6)来看,西南及中部地区是中国拐卖儿童主要的流出地,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拐卖儿童主要的流入地;四川、贵州为主要的儿童拐出高发地,福建、河南、河北为主要的儿童拐入高发地;河南、广东是儿童拐出拐入双向高发地。

图5   1989(a)、1998(b)、2009(c)3个高发年份全国拐入格局

Fig.5   Demand patterns of the three highly occurring years:1989 (a), 1998 (b), 2009 (c)

图6   1980~2015年拐出总图(a)和拐入总图(b)

Fig.6   Total supply (a) and demand (b) patterns in 1980-2015

2) 指数测算。鉴于被拐儿童有类似于可移动商品的特质,并且可将拐卖儿童犯罪视为一种特殊的人口迁移活动,引入地理集中度指数和人口迁移选择指数,进一步考察中国拐卖儿童犯罪的空间分布及其集中程度的变化趋势。

(1) 地理集中度指数。将1980~2015年这36 a划分为12个时间段计算各自拐出拐入地理集中度指数(Gini-Hirschman系数,因“宝贝寻家”需要被拐者主动寻亲,且被拐者自身被拐身份确定时间通常较长,因此距今较近的2000年以后的数据偏少,使得2000~2015的拐入数值空缺),得到36 a地理集中度变化趋势(图7)。

图7   1980~2015地理集中度指数变化趋势

Fig.7   The change trend of the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in 1980-2015

中国儿童拐出地区集中度(虚线)在1980年代不断上升,表明1980年代犯罪集聚程度的不断加强,犯罪主要集中于西南地区,犯罪区域性特征明显。进入1990年代,拐出集中度不断下降,表明犯罪扩散程度不断加强,华北、华中、东部地区拐卖犯罪的案发率与西南地区案发率的差距不断缩小。拐卖犯罪的发生逐步由西南地区扩散至全国各地区,由区域性犯罪问题向全国性的犯罪问题转化。

(2) 人口迁移选择指数。经过计算,得到中国七大地理区域的迁(拐)出、迁(拐)入指数(2015年人口统计数据未公布,因此2013~2015年数据空缺),进而生成人口迁移指数趋势图(图8)。从指数数值来看,拐出指数差异较大,西南地区的6个时间段指数值均高于200,而其他区域在所有的时间段中基本上拐出指数值都位于150以下。各区域拐入指数数值较小,均位于200以下,且各区域差异较小。从指数的波动特征来看,拐出指数相对稳定,其中,2、3、4、6、7区指数较为平缓,1区和5区在1986~1994年呈现剧烈变动,这与1990年前后案发数的激烈变化相吻合;拐入指数整体变化剧烈,7区域均呈现数值不稳定的特征,证明前述拐出地和拐入地分布均一度差异较大的特征。

参考人口迁移选择指数相关研究先例和本研究的现实基础,按照总时段和单个时段拐出、拐入指数平均值及时段值,划分各级拐出中心和拐入中心(表2)。

(3) 主犯罪空间格局。综合上述,全国拐卖儿童犯罪主空间“场-流”格局为“三片两线”(图9):从云贵川拐出到闽粤和冀鲁豫地区(三大犯罪场),因而形成南北两条线路(两向犯罪流),南线从云贵川经过广西抵达广东、福建一带,重点区域为广东潮汕地区以及福建沿海地区(泉州、莆田等),其中南线经过广西(玉林、南宁等)形成一定附带流;北线从云贵川经过陕西抵达河南、河北、山东交界地带(新乡、安阳、邯郸、邢台、衡水、德州、菏泽等),其中北线经过陕西南部(汉中、安康、商洛)形成一定的附带流。另外,在广东和河南两省存在不同程度的“回流”效应,即拐出和拐入在两省均较为频发。总体来看,中国拐卖儿童犯罪区域分布上呈现“西部集中拐出,东部分散拐入”的宏观特征。

图8   七大区域人口选择迁移指数变化(a.拐出)、迁入指数(b.拐入)

Fig.8   Migration preference index of seven regions (a.supply; b.demand)

表2   拐出拐入中心划分标准及对应区域

Table 2   The division criteria and the corresponding regions

类型划分标准区域
强势拐出中心总时段拐出指数平均值大于200,拐出侧至少6个时段大于200,拐入指数小于100西南
中高拐出中心总时段拐出指数平均值大于100小于200,拐出侧至少6个时段大于100,拐入指数小于100
强势拐入中心总时段拐入指数平均值大于200,拐入侧至少5个时段大于200,拐出指数小于100
中高拐入中心总时段拐入指数平均值大于100小于200,拐入侧至少5个时段大于100,拐出指数小于100华中、华北、华东
两高中心总时段拐出指数和拐入指数平均值均大于100,且拐出侧至少6个时段拐入侧至少5个时段大于100华南

新窗口打开

图9   中国拐卖儿童犯罪主要空间“场-流”格局

Fig.9   The total spatial pattern of child trafficking crime in China

3 结论与研究展望

3.1 结论

本研究基于公益网站数据,基于统计分析和ArcGIS空间分析,构建地理集中度指数和人口迁移选择指数,对1980~2015年中国拐卖儿童犯罪的人口学特征以及时空分布、演化与集聚特征进行分析,旨在揭示其基本规律。综合上述分析,得到如下初步结论:

1) 中国被拐儿童主要是被收养,这与《巴勒莫议定书》定义的人口贩运的主要去向是受剥削不尽相同,体现了拐卖儿童在东西方国家之间的差异;总量上男童多于女童,频率上低年龄段高发,年龄上青春期阶段女童多,新生儿、婴儿期,幼儿及学龄前期和学龄期阶段男童多,各年龄段由低到高可依次分为“家庭操控型”、“诱骗养子型”、“复合过渡型”及“成人劳工型”4个贩运类型。

2) 中国拐卖儿童犯罪量自1980年以来大体呈现“倒勺”型波动态势,在1989~1998年峰值区间。犯罪受打击力度与人口政策影响明显,案发数与公安部门的打击力度呈现“跷跷板”式的响应变化,与中国人口政策松紧调整的时空非均衡性存在一定响应。

3) 中国拐卖儿童犯罪案件数逐月变化呈现两个轻微倒“U”型格局,峰值分别在5~8月和 10月、下一年1月;犯罪季节变化较小,夏半年(夏秋)高于冬半年(冬春),气温回升对犯罪发生有促进作用。

4) 中国拐卖儿童犯罪呈现“西部集中拐出,东部分散拐入” 的“三片两线”的“场-流”空间格局,三大犯罪场之间形成两向犯罪流,并有一定的带动与回流效应:从云贵川拐出到闽粤和冀鲁豫地区形成南北两条线路,北线经过陕西、南线经过广西形成一定的附带流,广东和河南两省则明显存在回流;这与东西部经济基础差异导致的“推-拉”作用有关。

5)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拐卖儿童犯罪的空间集聚程度减小,而扩散程度增加,逐步由区域性的犯罪发展成全国性的犯罪。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存在大量“留守儿童”的“空心村”和存在大量“流动儿童”的“城中村”是潜在高发区,这对未来的防控是一大挑战。

3.2 研究展望

由于本文主要采用的是网络开放数据,具有一定的不完整性和随机性,例如西部的青海、西藏和东北地区数据偏少,这是犯罪发生少还是上网记录少都有待进一步探讨。此外,采用的时空尺度和精度也有待提高,因此认识总体上较为宏观和粗浅。未来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1) 困于拐卖儿童犯罪的隐蔽性和分散性,研究数据获取难度大,相关研究严重不足,亟需寻找整合新的研究视角和可靠资料开展基础性研究工作。

2) 中国拐卖儿童犯罪的基本特征和发生规律缺乏基本的认知,犯罪的演变历史,城乡、家庭与人口学特征、时间特征、空间特征、犯罪路径网络特征等有待深入研究和揭示。

3) 中国拐卖儿童犯罪的发生原因和机制有待解析,城市化的非均衡快速发展及以往人口政策的时空非均衡性实施与调整对犯罪演变的影响有待考察,新近及未来法规政策的出台和调整如“买方入刑”和“开放二孩”等对拐卖儿童犯罪的演变趋势和影响也有待评估。

4) 中国拐卖儿童犯罪的国情渊源与独特性有待探究,跨境贩运研究缺乏,中外拐卖儿童犯罪的比较研究有待开展,相互参考借鉴意义有待发掘。

5) 拐卖犯罪对被拐儿童的生命轨迹及时空社会网络影响有待评估,其成功返乡之后的家庭与社会融入和后期人文关怀等有待考察和推进,相关对策建议有待提出。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蒋慧.

广西地区打击跨境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调研报告[D]

.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12.

[本文引用: 1]     

[Jiang Hui.

Investigation Report on combating cross-border trafficking in women and children crimes of Guangxi region.

Nanning: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2012.]

[本文引用: 1]     

[2] 莫传明.

刑事视野下的拐卖儿童犯罪分析

[J]. 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5):164.

[本文引用: 1]     

[Mo Chuanming.

Child trafficking crime analysis from a penal perspective.

Legal System and Economics (middle Xunkan), 2011,(5): 164.]

[本文引用: 1]     

[3] 甘莉.

我国刑法中拐卖人口犯罪的立法建议

[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35(1):118-12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2219.2014.01.03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现行刑法取消了1979年刑法规定的“拐卖人口罪”,取而代之的是“拐卖妇女、儿童罪”,从而在实践中造成了惩治人口买卖行为的不少漏洞。文章阐述了拐卖妇女、儿童罪的立法缺陷,并提出了立法完善的相关建议,呼吁在刑法中重新设立“拐卖人口罪”,并将拐卖妇女、儿童的行为作为从重情节归入“拐卖人口罪”当中。

[Gan Li.

Legislative suggestions on human trafficking crime in Chinese criminal law.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4, 35(1):118-12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2219.2014.01.03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现行刑法取消了1979年刑法规定的“拐卖人口罪”,取而代之的是“拐卖妇女、儿童罪”,从而在实践中造成了惩治人口买卖行为的不少漏洞。文章阐述了拐卖妇女、儿童罪的立法缺陷,并提出了立法完善的相关建议,呼吁在刑法中重新设立“拐卖人口罪”,并将拐卖妇女、儿童的行为作为从重情节归入“拐卖人口罪”当中。
[4] 赵长青.

再论拐卖人口犯罪的构成理论与罪名

[J]. 现代法学,1992,(1):11-1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根据1979年7月1日颁布的我国刑法第141条的规定,拐卖人口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用欺骗、利诱手段将他人卖给第三者的行为。 1991年9月4日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严惩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的犯罪分子的决定》规定的拐卖妇女、儿童罪,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拐骗、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

[Zhao Changqing.

Re-discussing on constitution theory and charges of human trafficking crime.

Modern Law Science, 1992,(1):11-1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根据1979年7月1日颁布的我国刑法第141条的规定,拐卖人口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用欺骗、利诱手段将他人卖给第三者的行为。 1991年9月4日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严惩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的犯罪分子的决定》规定的拐卖妇女、儿童罪,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拐骗、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
[5] 陈国庆,韩耀元,宋丹.

《关于依法惩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意见》解读

[J]. 人民检察,2010,(9):33-37.

[本文引用: 1]     

[Chen Guoqing, Han Yaoyuan, Song Dan.

Interpretation of “on punishing the trafficking of women and children”.

People’s Procuratorate, 2010,(9): 33-37.]

[本文引用: 1]     

[6] 高晓莹.

拐卖儿童罪之犯罪学探析

[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6):90-9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8919.2010.06.01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拐卖儿童犯罪在我国久经打击而不绝,并呈现出许多新特点,直接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拐卖犯罪不仅是法律问题,更是社会问题,严厉的刑罚并不能铲除滋生犯罪的社会土壤。治理拐卖儿童犯罪,除了对拐卖者重拳出击外,还应对孩子加强社会常识的教育,建立儿童失踪反应机制,对收买者给予严厉打击。

[Gao Xiaoying.

Criminology exploration of child trafficking crimes.

China Youth College for Political Sciences, 2010,(6): 90-9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8919.2010.06.01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拐卖儿童犯罪在我国久经打击而不绝,并呈现出许多新特点,直接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拐卖犯罪不仅是法律问题,更是社会问题,严厉的刑罚并不能铲除滋生犯罪的社会土壤。治理拐卖儿童犯罪,除了对拐卖者重拳出击外,还应对孩子加强社会常识的教育,建立儿童失踪反应机制,对收买者给予严厉打击。
[7] 王金玲.

华东五省云南/广西籍未成年被拐卖/骗妇女/儿童流入地个案研究

[J]. 浙江学刊,2005,(4):200-2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420X.2005.04.03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近十几年来,买卖/拐骗妇女儿童现象的蔓延已成为一个严重影响妇 女儿童健康发展的社会问题.在对华东五省被拐卖/骗流入的婚迁妇女、性服务妇女、被收养儿童和廉价劳动力四大目标人群深入访谈的基础上,本项目力求了解被 拐卖/骗者在被拐卖/骗前后及目前的生活状况和心态,探讨目前中国大陆买卖/拐骗妇女儿童现象的特征、类型、规律、趋势,把握不同类型目标人群被买卖/拐 骗的发展态势,进而提炼更具草根性、效用性和创新性的学术观点,更具可行性和有效性的法律政策建议和行动建议.

[Wang Jinling.

Case studies of trafficking-in areas of trafficked women and children in five provinces of East China,Yunnan and Guangxi.

Zhejiang Academic Journal, 2005,(4): 200-2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420X.2005.04.03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近十几年来,买卖/拐骗妇女儿童现象的蔓延已成为一个严重影响妇 女儿童健康发展的社会问题.在对华东五省被拐卖/骗流入的婚迁妇女、性服务妇女、被收养儿童和廉价劳动力四大目标人群深入访谈的基础上,本项目力求了解被 拐卖/骗者在被拐卖/骗前后及目前的生活状况和心态,探讨目前中国大陆买卖/拐骗妇女儿童现象的特征、类型、规律、趋势,把握不同类型目标人群被买卖/拐 骗的发展态势,进而提炼更具草根性、效用性和创新性的学术观点,更具可行性和有效性的法律政策建议和行动建议.
[8] 王金玲.

质性研究中情景脉络的理解和诠释——以对山东省云南籍被拐卖/骗婚迁流入妇女的研究为例

[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19-23.

[本文引用: 1]     

[Wang Jinling.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scene in the context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Examples of trafficked women’s inflows in Shandong and Yunnan province.

Yunnan University Nationalities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6,(6): 19-23.]

[本文引用: 1]     

[9] Shen A,

G A Antonopoulos, G Papanicolaou. China’s stolen children: internal child trafficking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J].Trends in Organized Crime, 2013,(16):31-48.

[本文引用: 1]     

[10] 李钢,颜祥,王会娟.

我国拐卖儿童犯罪的基本特征与防控对策

[J].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 2015,(5):65-79.

[本文引用: 1]     

[Li Gang, Yan Xiang, Wang Huijuan.

The basic features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trafficking in children in China.

Internal Contributions of Chinese Social Science, 2015,(5):65-79.]

[本文引用: 1]     

[11] Peet R.

The geography of crime: A political critique

[J]. The Professional Geographer, 1975, 27(3): 277-280.

https://doi.org/10.1111/j.0033-0124.1975.00277.x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First page of article
[12] 祝晓光.

论犯罪地理学

[J]. 人文地理, 1989,4(2): 40-46.

[本文引用: 1]     

[Zhu Xiaoguang.

A discussion on the geography of crime.

Human Geography,1989, 4(2): 40-46.]

[本文引用: 1]     

[13] Olligschlaeger A M.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nd crime mapping[M]// Weisburd D, McEwen T. Crime Mapping and Crime Prevention. Monsey: Criminal Justice Press, 1997:313-347.

[本文引用: 1]     

[14] Wang F H.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Crime Analysis[M]. London: Idea Group Publishing, 2005.

[15] Liu L, Eck J.

Artificial crime analysis systems: using computer simulations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M]. New York: Information Science Reference, 2008.

[16] Johnson S D, Lab S P, Bowers K J.

Stable and fluid hotspots of crime: differenti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J]. Built Environment, 2008,34(1): 32-45.

https://doi.org/10.2148/benv.34.1.32      URL      摘要

It has been known for some time that crime risk is unevenly distributed and that some geographic areas experience more crime than others. However, less attention has been given to the ebb and flow of crime hotspots and in particular the stability of crime problems. This is important as the identification of appropriate crime reduction responses should be informed by the timing and stability of crime problems as well as their location. This paper reviews recent work concerned with space-time patterns of crime and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findings for crime forecasting. Variation in the stability of crime hotspots is discussed in some detail and an empirical demonstration provided to illustrate the central issues. A modification of a current hotspotting method that may better identify stable hotspots of crime is also presented. Findings are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their policy implications including those that focus on the built environment.
[17] LeBeau J L, Leitner M.

Introduction: progress in research on the geography of crime

[J]. The Professional Geographer,2011,63(2): 161-173.

https://doi.org/10.1080/00330124.2010.54714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The research presented in 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accurate narrative of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geography of crime, including its major ideological controversies. It further gives credit to geographers whose works have gained considerable respect in other academic communities. Additionally, it aims to convince geographers that they have potentially very valuable contributions to make to the study of crime. The final and most important point that this narrative is trying to make is that geography's intellectual territory has become attractive to other disciplines and fields embracing the geography and spatial analysis of crime.
[18] 孙峰华, 魏晓.

犯罪地理学研究的新进展

[J]. 人文地理,2004,19(5): 60-6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98.2004.05.01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简述了犯罪地理学研究进展的历史,揭示了犯罪地理学研究进展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特征.探讨了西方犯罪地理学研究的新进展,论述了实证主义、激进地理学思想、科际整合理论、GIS的引入是目前犯罪地理学发展的新趋势.此外,还探讨了中国犯罪地理学研究的新进展.最后,对21世纪的犯罪地理学研究进行了展望,阐述了犯罪地理学研究的12个热点课题,并指出21世纪将是犯罪地理学大发展的世纪.

[Sun Fenghua, Wei Xiao.

New advance of study on criminal geography.

Human Geography, 2004,19(5):60-6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98.2004.05.01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简述了犯罪地理学研究进展的历史,揭示了犯罪地理学研究进展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特征.探讨了西方犯罪地理学研究的新进展,论述了实证主义、激进地理学思想、科际整合理论、GIS的引入是目前犯罪地理学发展的新趋势.此外,还探讨了中国犯罪地理学研究的新进展.最后,对21世纪的犯罪地理学研究进行了展望,阐述了犯罪地理学研究的12个热点课题,并指出21世纪将是犯罪地理学大发展的世纪.
[19] 毛媛媛, 戴慎志, 沈志联.

国内城市空间环境与犯罪关系研究评析

[J]. 人文地理, 2010, 25(3): 41-46.

URL      摘要

首先统计分析1980年代以来中国知网、维普以及万方三大数据库中我国城市空间环境与犯罪关系研究的文献数量和研究进展。进而基于城市规划的视角,将文献分为"犯罪空间分布研究-犯罪与空间环境关系研究-空间环境设计预防犯罪对策研究"三个方面进行评析,指出当前国内研究多为对国外理论或实践的介绍,实证研究匮乏,加之针对我国城市环境与犯罪关系的研究系统性欠缺,各环节研究存在脱节现象,导致提出的环境设计预防对策缺乏可操作性。最后指出国内这一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及未来有待发展的方向。

[Mao Yuanyuan, Dai Shenzhi, Shen Zhilian.

A review of studies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 and crime in China.

Human Geography, 2010,25(3): 41-46.]

URL      摘要

首先统计分析1980年代以来中国知网、维普以及万方三大数据库中我国城市空间环境与犯罪关系研究的文献数量和研究进展。进而基于城市规划的视角,将文献分为"犯罪空间分布研究-犯罪与空间环境关系研究-空间环境设计预防犯罪对策研究"三个方面进行评析,指出当前国内研究多为对国外理论或实践的介绍,实证研究匮乏,加之针对我国城市环境与犯罪关系的研究系统性欠缺,各环节研究存在脱节现象,导致提出的环境设计预防对策缺乏可操作性。最后指出国内这一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及未来有待发展的方向。
[20] 王发曾.

我国城市犯罪空间防控研究二十年

[J]. 人文地理,2010,25(4):25-30.

[Wang Fazeng.

A review of urban spatial anti-crime study in China from 1980 to 2000.

Human Geography, 2010,25(4): 25-30.]

[21] 严小兵,焦华富.

犯罪地理国际研究进展

[J].地理科学进展,2012,31(10):1390-1398.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2.10.017      Magsci      摘要

犯罪地理学是犯罪学和地理学研究的交叉学科。近30 年来, 随着GIS 技术的发展, 国外犯罪地理学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发生了许多转变。从5 个方面简述了国外犯罪地理研究的发展:①解释理论, 简述了不同理论的不足及发展;②犯罪活动空间分布, 全局关系和局域关系上犯罪活动空间分布的判别和可视化;③计量模型, 空间依赖和空间异质效应的计量;④虚拟犯罪, 犯罪活动预测的地理计算;⑤研究尺度, 从大尺度到小尺度的转变。最后总结了地理学对犯罪学研究的贡献, 并提出了国外的发展对国内研究的借鉴。

[Yan Xiaobing, Jiao Huafu.

A review on the foreign criminal geography research.

Progress in Geography,2012,31(10): 1390-1398.]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2.10.017      Magsci      摘要

犯罪地理学是犯罪学和地理学研究的交叉学科。近30 年来, 随着GIS 技术的发展, 国外犯罪地理学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发生了许多转变。从5 个方面简述了国外犯罪地理研究的发展:①解释理论, 简述了不同理论的不足及发展;②犯罪活动空间分布, 全局关系和局域关系上犯罪活动空间分布的判别和可视化;③计量模型, 空间依赖和空间异质效应的计量;④虚拟犯罪, 犯罪活动预测的地理计算;⑤研究尺度, 从大尺度到小尺度的转变。最后总结了地理学对犯罪学研究的贡献, 并提出了国外的发展对国内研究的借鉴。
[22] 刘大千,修春亮.

国内外犯罪地理学研究进展评析

[J].人文地理,2012,27(2):38-44.

URL      摘要

国外犯罪地理发展过程体现出内容体系不断完善、方法技术日益成熟、学科融合趋势明显三个显著特征。针对国外犯罪地理的具体内容,分别论述了犯罪制图的发展过程与犯罪热点辨识的方法演进,概括了国外犯罪地理领域影响最大的社会解组理论和日常活动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发展现状,进而简要的评析了国外犯罪地理研究的发展趋势及不足。文章接着通过对所收集到的国内相关研究的总结,将我国犯罪地理学的发展归纳为理论初探、缓慢发展和微观转向三个阶段,并简述了每个阶段内主要的研究成果及发展特点。最后提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犯罪地理研究发展的几点建议。

[Liu Daqian, Xiu Chunliang.

Review of progress in crime geography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

.Human Geography,27(2):38-44.]

URL      摘要

国外犯罪地理发展过程体现出内容体系不断完善、方法技术日益成熟、学科融合趋势明显三个显著特征。针对国外犯罪地理的具体内容,分别论述了犯罪制图的发展过程与犯罪热点辨识的方法演进,概括了国外犯罪地理领域影响最大的社会解组理论和日常活动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发展现状,进而简要的评析了国外犯罪地理研究的发展趋势及不足。文章接着通过对所收集到的国内相关研究的总结,将我国犯罪地理学的发展归纳为理论初探、缓慢发展和微观转向三个阶段,并简述了每个阶段内主要的研究成果及发展特点。最后提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犯罪地理研究发展的几点建议。
[23] 冯健,黄琳珊,董颖,.

城市犯罪时空特征与机制——以北京城八区财产类犯罪为例

[J]. 地理学报,2012, 67(12):1645-1656.

https://doi.org/10.11821/xb201212006      URL      摘要

城市犯罪的时空模式是地理学"格局"和"过程"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北京城八区财产类犯罪为研究对象,利用GIS工具获取和处理空间数据,探讨城市犯罪的时空格局和时空模式,并建立时空机制模型。研究发现:北京城市犯罪总体上呈现多中心分布格局,在商业繁华地带和对外交通运输区存在明显的高强度带;各种犯罪类型空间格局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城市犯罪嫌疑人数量存在季节分异特点,但同一区域的犯罪地点数目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就时空机制而言,场所的时空特征作用于财产犯罪参与者,进而作用于犯罪要素并影响犯罪实施成功与否,而不同类型的财产犯罪对场所时空特征要求不同,这些要求一旦与北京城市环境的特有属性耦合,便产生犯罪高发地段和高发时段,最终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特点。

[Feng Jian, Huang Linshan, Dong Ying et al.

Spatial-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s of urban crimes-property crime in eight districts of Beijing as an example.

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12, 67(12): 1645-1656.]

https://doi.org/10.11821/xb201212006      URL      摘要

城市犯罪的时空模式是地理学"格局"和"过程"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北京城八区财产类犯罪为研究对象,利用GIS工具获取和处理空间数据,探讨城市犯罪的时空格局和时空模式,并建立时空机制模型。研究发现:北京城市犯罪总体上呈现多中心分布格局,在商业繁华地带和对外交通运输区存在明显的高强度带;各种犯罪类型空间格局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城市犯罪嫌疑人数量存在季节分异特点,但同一区域的犯罪地点数目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就时空机制而言,场所的时空特征作用于财产犯罪参与者,进而作用于犯罪要素并影响犯罪实施成功与否,而不同类型的财产犯罪对场所时空特征要求不同,这些要求一旦与北京城市环境的特有属性耦合,便产生犯罪高发地段和高发时段,最终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特点。
[24] 陆娟,汤国安,张宏,.

犯罪热点时空分布研究方法综述

[J].地理科学进展,2012, 31(4):419-425.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2.04.004      URL      Magsci      摘要

犯罪在地理时空内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表现出明显的时空聚集特性,这种聚集性常用“犯罪热点”表述.基于对犯罪热点的理解,从犯罪热点时空分布模式、犯罪热点成因分析以及犯罪热点时空转移及预测等3 个方面总结了当前国内外犯罪热点时空分布相关研究方法的进展.最后,对该领域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总体上,国内相关研究较少,尚需进一步结合中国国情,提出适用方法.另外,也需要通过相关犯罪理论的深入研究以及其他领域研究方法的借鉴,实现犯罪热点时空分布研究方法的突破与创新.

[Lu Juan, Tang Guo’an, Zhang Hong et al.

Review of research methods of spatial-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crime hot spots.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2,31(4): 419-425.]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2.04.004      URL      Magsci      摘要

犯罪在地理时空内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表现出明显的时空聚集特性,这种聚集性常用“犯罪热点”表述.基于对犯罪热点的理解,从犯罪热点时空分布模式、犯罪热点成因分析以及犯罪热点时空转移及预测等3 个方面总结了当前国内外犯罪热点时空分布相关研究方法的进展.最后,对该领域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总体上,国内相关研究较少,尚需进一步结合中国国情,提出适用方法.另外,也需要通过相关犯罪理论的深入研究以及其他领域研究方法的借鉴,实现犯罪热点时空分布研究方法的突破与创新.
[25] 刘大千,修春亮,于嘉.

长春市财产犯罪的空间分析

[J]. 地理科学,2012,32(4):477-484.

[Liu Daqian, Xiu Chunliang, Yu Jia.

Spatial analysis of property crimes in Changchun.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2,32(4):477-484.]

[26] 严小兵.

中国省域刑事犯罪率的时空演变及机制研究

[J]. 地理科学,2013, 33(5):529-537.

[Yan Xiaobing.

Spatial-temporal evolution and mechanism of criminal rate of Chinese provinces.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3,33(5): 529-537.]

[27] 刘大千,宋伟,修春亮.

长春市“两抢两盗”犯罪的空间分析

[J].地理科学,2014, 34(11):1344-1352.

URL      摘要

基于警区层面的数据,以长春市为例,选取城市中典型的"两抢两盗"(抢劫、抢夺、机动车盗窃和入室盗窃)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长春市2008年不同犯罪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探究几类犯罪空间分异的影响因子。研究发现,各类犯罪均表现出差异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征。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抢劫、抢夺和机动车盗窃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与之显著关联的影响因子,而入室盗窃则未能建立回归模型。最后基于相关结论,提出了犯罪地理研究对城市管理几点启示。

[Liu Daqian, Song Wei, Xiu Chunliang.

Spatial analysis of “Two robbery and Two theft” crime in Changchun.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4,34(11): 1344-1352.]

URL      摘要

基于警区层面的数据,以长春市为例,选取城市中典型的"两抢两盗"(抢劫、抢夺、机动车盗窃和入室盗窃)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长春市2008年不同犯罪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探究几类犯罪空间分异的影响因子。研究发现,各类犯罪均表现出差异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征。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抢劫、抢夺和机动车盗窃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与之显著关联的影响因子,而入室盗窃则未能建立回归模型。最后基于相关结论,提出了犯罪地理研究对城市管理几点启示。
[28] 徐冲,柳林,周素红.

基于临近相似性考虑的犯罪热点密度图预测准确性比较——以DP半岛街头抢劫犯罪为例

[J]. 地理科学,2016,36(1):55-62.

https://doi.org/10.1329/j.cnki.sgs.2016.01.007      URL      摘要

在无时空考虑的密度估计算法基础上,分别加入了案件点之间的时间临近相似性、空间临近相似性和时空临近相似性的考虑,利用DP半岛2006~2007年的街头抢劫犯罪数据为基础计算无时空临近相似性、时间临近相似性、空间临近相似性和时空临近相似性4种不同算法所得到的犯罪热点图,并以之预测2008年的街头抢劫。通过Natural breaks(Jenks)分级方法和等比例面积选取两种方式来划定热点区域进行预测并进行PAI指数得分比较,结果表明时空临近相似性的密度估计算方法在犯罪预测的优势比较显著。

[Xu Chong, Liu Lin, Zhou Suhong.

The comparison of predictive accuracy of crime hotspot density maps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near similarity:A case study of robberies at DP peninsula.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6,36(1):55-62.]

https://doi.org/10.1329/j.cnki.sgs.2016.01.007      URL      摘要

在无时空考虑的密度估计算法基础上,分别加入了案件点之间的时间临近相似性、空间临近相似性和时空临近相似性的考虑,利用DP半岛2006~2007年的街头抢劫犯罪数据为基础计算无时空临近相似性、时间临近相似性、空间临近相似性和时空临近相似性4种不同算法所得到的犯罪热点图,并以之预测2008年的街头抢劫。通过Natural breaks(Jenks)分级方法和等比例面积选取两种方式来划定热点区域进行预测并进行PAI指数得分比较,结果表明时空临近相似性的密度估计算方法在犯罪预测的优势比较显著。
[29] 单勇.

城市中心区犯罪热点制图与防卫空间设计

[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54(2):87-99+174.

[本文引用: 1]     

[Shan Yong.

Crime hot spot mapping and defense space design in city center

.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of Jilin University, 2014,54(2):87-99+174]

[本文引用: 1]     

[30] 姜超,唐焕丽,柳林.

中国犯罪地理研究述评

[J].地理科学进展,2014,33(4):561-573.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4.04.013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当前社会犯罪问题严峻,以空间为视角的犯罪地理研究因其独特的综合性在犯罪防控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以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三大数据库中获得的期刊文献为基础,对中国犯罪地理的研究状况进行综合评述。在对国内五大研究主题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围绕“研究主题”和“研究领域”两方面,分析了中国犯罪地理学的发展动态。总体来看,在过去的25 年中,中国犯罪地理研究逐渐起步,发展趋势良好,已经吸引了来自地理学、法学与警务管理、城市规划、应用数学等诸多领域的学者关注。尽管研究焦点各有侧重,但始终注重对国外研究和实践经验的引入,并提出了基于综合分析、情境预防、CPTED、PGIS的诸多防控对策。在犯罪时空分布特征、犯罪发生诱因等方面,研究范围宽广,但研究深度有待加强。未来中国犯罪地理学发展任重而道远。学界应充分重视城市犯罪与农村犯罪、犯罪与微观环境的互动关系、犯罪主体的行为空间等研究,并积极探索虚拟犯罪模拟新技术的应用。

[Jiang Chao, Tang Huanli, Liu Lin.

Review of crime geography in China.

Progress in Geography,2014,33(4):561-573.]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4.04.013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当前社会犯罪问题严峻,以空间为视角的犯罪地理研究因其独特的综合性在犯罪防控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以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三大数据库中获得的期刊文献为基础,对中国犯罪地理的研究状况进行综合评述。在对国内五大研究主题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围绕“研究主题”和“研究领域”两方面,分析了中国犯罪地理学的发展动态。总体来看,在过去的25 年中,中国犯罪地理研究逐渐起步,发展趋势良好,已经吸引了来自地理学、法学与警务管理、城市规划、应用数学等诸多领域的学者关注。尽管研究焦点各有侧重,但始终注重对国外研究和实践经验的引入,并提出了基于综合分析、情境预防、CPTED、PGIS的诸多防控对策。在犯罪时空分布特征、犯罪发生诱因等方面,研究范围宽广,但研究深度有待加强。未来中国犯罪地理学发展任重而道远。学界应充分重视城市犯罪与农村犯罪、犯罪与微观环境的互动关系、犯罪主体的行为空间等研究,并积极探索虚拟犯罪模拟新技术的应用。
[31] The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

[R].1989, Treaty Series 1577 (November): 3.

[本文引用: 1]     

[32]

U N General Assembly. Protocol to Prevent, Suppress and Punish Trafficking in Persons, Especially Women and Children, Supplementing the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against Transnational Organized Crime

[J/OL].2000-11-15. .

URL      [本文引用: 2]     

[3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201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5.

[本文引用: 1]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China Statistical Yearbook(2015).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2015.]

[本文引用: 1]     

[34] 刘靖,毛学峰,辛贤.

中国农产品出口地理结构的衡量与分析

[J]. 世界经济,2006,(1):40-49+9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运用相关指标对中国农产品贸易地理集中度与出口不稳定性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发现:亚洲地区市场决定了中国大部分农产品的出口不稳定性,且来自于亚洲市场的冲击很难在其他几大洲的市场上得到平抑。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逐渐多元化的市场格局有助于平抑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不稳定性。

[Liu Jing,Mao Xuefeng,Xin Xian.

Themeasure and analysis of China’s agricultural export from geographic perspective

.The Journal of World Economy,2006,(1):40-49+9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运用相关指标对中国农产品贸易地理集中度与出口不稳定性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发现:亚洲地区市场决定了中国大部分农产品的出口不稳定性,且来自于亚洲市场的冲击很难在其他几大洲的市场上得到平抑。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逐渐多元化的市场格局有助于平抑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不稳定性。
[35] 鲁奇,张超阳,段娟.

1965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及其地域格局的演变态势

[J]. 地理研究,2007,26(6):1247-1254.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2007.06.018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总结了我国不同尺度地域单元近40年不同阶段对外贸易总量增长、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的基本特点及其地域格局演变的基本态势,分析了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的基本趋势,并初步探讨了我国对外贸易特点及其地域格局形成的基本成因。研究发现:(1)从时间尺度看,40年来,我国不同尺度的不同区域对外贸易总量和对外依存度均呈长期增长态势,外贸年均增长速度长期高于GDP年均增长速度;(2)从空间尺度看,东、中、西地带对外贸易的区域差异格局没有根本改变,相反中、西地带的相对地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呈下降趋势。我国进/出口位居前四位的省市绝大部分位于东部地区,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呈现出由北向南演变的趋势。在国际上,我国对亚洲的进/出口占绝对优势,但相对地位逐渐下降。

[Lu Qi,Zhang Chaoyang,Duan Jua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and of its regional distribution change(1965-2005).

Geographical Research,2007,26(6):1247-1254. ]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2007.06.018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总结了我国不同尺度地域单元近40年不同阶段对外贸易总量增长、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的基本特点及其地域格局演变的基本态势,分析了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的基本趋势,并初步探讨了我国对外贸易特点及其地域格局形成的基本成因。研究发现:(1)从时间尺度看,40年来,我国不同尺度的不同区域对外贸易总量和对外依存度均呈长期增长态势,外贸年均增长速度长期高于GDP年均增长速度;(2)从空间尺度看,东、中、西地带对外贸易的区域差异格局没有根本改变,相反中、西地带的相对地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呈下降趋势。我国进/出口位居前四位的省市绝大部分位于东部地区,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呈现出由北向南演变的趋势。在国际上,我国对亚洲的进/出口占绝对优势,但相对地位逐渐下降。

[36] 李薇.

我国人口省际迁移空间模式分析

[J]. 人口研究,2008,32(4):86-96.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文章利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采用人口迁移选择指数法确定我国省际人口迁移吸引中心及人口外迁中心,并归纳出人口迁移吸引中心吸引作用的空间模式及人口外迁中心的外迁空间模式。发现省际人口迁移活跃区域为南方及沿海地区。京津地区及南方沿海地区是人口迁移吸引中心,秦岭-淮河以南的内陆省份是人口外迁中心。强势人口吸引中心上海、北京的吸引作用分别具有"聚而强"和"广而均"的特点。强势人口外迁中心安徽、浙江两省具有"沿海导向型"的外迁空间模式,强势人口外迁中心重庆则具有"平衡型"的外迁空间模式。

[Li Wei.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 of 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 of the population in China.

Population Research,2008,32(4):86-96.]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文章利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采用人口迁移选择指数法确定我国省际人口迁移吸引中心及人口外迁中心,并归纳出人口迁移吸引中心吸引作用的空间模式及人口外迁中心的外迁空间模式。发现省际人口迁移活跃区域为南方及沿海地区。京津地区及南方沿海地区是人口迁移吸引中心,秦岭-淮河以南的内陆省份是人口外迁中心。强势人口吸引中心上海、北京的吸引作用分别具有"聚而强"和"广而均"的特点。强势人口外迁中心安徽、浙江两省具有"沿海导向型"的外迁空间模式,强势人口外迁中心重庆则具有"平衡型"的外迁空间模式。
[37] 孙桂峰.

对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思考

[J]. 湖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6):49-51.

[本文引用: 1]     

[Sun Guifeng.

Reflections on of trafficking crime in women and children.

Journal of Hubei Public Security College, 2000,(6): 49-51.]

[本文引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