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  2018 , 38 (1): 58-66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8.01.007

Orginal Article

中国省际教育城镇化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

吴磊12, 焦华富1, 叶雷34, 汤鹏1

1.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
2.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十二所,安徽 合肥 230000
3.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上海 200062
4.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上海 200062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Provincial Education Urbanization in China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Wu Lei12, Jiao Huafu1, Ye Lei34, Tang Peng1

1.College of Territorial Resources and Tourism,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3, Anhui, China
2.Department Twelve, Anhui Urban & R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Hefei 230000, Anhui, China;
3.Center for Modern Chinese City Studies; School of City and Regional Science,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China
4.National Institutes of Educational Policy Research,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China

中图分类号:  K9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0690(2018)01-0058-09

通讯作者:  通讯作者:焦华富,教授。E-mail:jiaohuafu@263.net

收稿日期: 2017-02-24

修回日期:  2017-08-15

网络出版日期:  2018-01-10

版权声明:  2018 《地理科学》编辑部 本文是开放获取期刊文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科研教学等,但不允许用于商业目的.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163)资助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吴磊(1987-),男,安徽合肥人,博士研究生,高级城市规划师,中级经济师,主要从事城市经济与城市地理研究。E-mail: 102699512@qq.com

展开

摘要

构建教育城镇化水平测度方法,利用变化弹性系数、变异系数、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1987~2014年中国省际教育城镇化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教育城镇化水平稳步上升,整体呈现“快--快”的时序变化特征。教育城镇化变化弹性系数波动显著,教育城镇化提升速度整体高于人口城镇化。教育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明显,省际教育城镇化差异度逐渐减小,省际均衡性明显提升。人口城镇化水平、城乡发展差距、城乡教育制度二元化3个主要影响因素的时空变迁及其叠加作用的变迁共同推动了中国教育城镇化时空格局演变。

关键词: 教育城镇化 ; 义务教育 ; 人口城镇化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in 1987-2014, using the variation elasticity coefficient,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of education has steadily increased, and the whole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ast-slow-fast”. In 1987-2014, China’s educational urbanization rate is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the low-level rapid growth period in 1987-1993, the slow rise period in 1994-2004, the steady increase period in 2005-2010, and the high-speed high-growth period in 2011-2014. 2) The change of elasticity coefficient of education urbanization fluctuates significantly, and the rate of urbanization is higher than that of population and urbanization. 3)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educational urbanization are obvious, the degree of urbanization difference in provincial education is gradually reduced in 2000-2010 and 2010-2014, and the reduction rate was the fastest. The provincial balance is obviously improved. 4)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nges of the three major influencing factors, such as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and the dualiz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education system. In terms of influential factors, institutional factors have a greater impact, followed by population factors, urban-rural economic gap factors, both of them have promoted the evolution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Keywords: education urbanization ; compulsory education ;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0

PDF (1375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吴磊, 焦华富, 叶雷, 汤鹏. 中国省际教育城镇化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J]. 地理科学, 2018, 38(1): 58-66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8.01.007

Wu Lei, Jiao Huafu, Ye Lei, Tang Peng.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Provincial Education Urbanization in China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8, 38(1): 58-66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8.01.007

快速城镇化和大规模人口迁移与流动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1980~2015年中国城镇人口增加了5.80亿,城镇化率由19.39%上升到56.10%( 1980年为城镇非农业人口城镇化率,2015年为城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伴随着快速人口城镇化的进程,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也经历了快速的城镇化过程,城镇在校学生和学校数量不断扩大。1987~2014年27 a间城镇义务教育在校学生数增加了6 345.64万,比重由21.70%上升到72.55%,城镇中小学数量增加了2.21万所,比重由8.68%提升至41.25%。农村学校数量的快速减少和生源大量流失以及城镇学校的迅速扩张,深刻影响中国基础教育发展和城镇化质量,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作为一种重要的地理现象,学者借鉴人口城镇化的概念将其定义为教育城镇化,针对教育城镇化的概念内涵进行解读[1,2,3],并对教育城镇化的动力、模式与路径、教育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互动[4,5,6,7,8,9,10]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教育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学生向城镇学校的转移,人口城镇化和城乡教育二元化是教育城镇化的源生动力[11]。人口城镇化的进程促进乡村学生向城镇的集中,城乡二元结构衍生的城乡教育二元化及其所导致的教育经费投入、硬件设施、师资配备等方面差异,扩大了城乡教育差距;教育城镇化在地域空间上表现为农村学校撤并和规模缩减,以及城镇学校数量的增加和学校规模的扩大,乡村学校布局调整导致乡村学校衰落[12],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教育质量低下,教师严重流失,学校服务半径扩大[13],乡村“麻雀”学校和城镇“臃肿”学校并存是当前城乡教育差异的显著表现[13];教育城镇化在教育资源上体现为教育经费、教育硬件设施、师资等向城镇的集中,以及城镇教育理念、教育制度等向农村地区的扩散。乡村教育的教育理念已由传统的城乡隔绝转变为处于城镇教育的领导下,城镇教育理念向乡村地区的扩散致使乡村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发生根本性变化[14],乡村教育服务乡村发展的传统理念已逐渐被应对升学考试,获取城镇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向上流动、跳出家庭既有发展循环所取代[15]。简而言之,教育城镇化就是农村学生向城镇学校的集中过程。

当前关于教育城镇化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于教育学和社会学,对教育城镇化发展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的系统研究较少。本文在确定教育城镇化率测度方法的基础上,侧重从与人口城镇化的对比角度深入分析中国教育城镇化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以期为深化教育城镇化的理论研究,科学确立教育城镇化的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城乡义务阶段在校学生数来源于1987~2014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6];城乡人口数据来源于1988~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17];图形数据来源于国家1∶400万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本研究的范围只包括了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由于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数据缺乏,未列入本次研究范围。

1.2 研究方法

1.2.1 教育城镇化率

对教育城镇化率的测度目前学术界尚无统一标准。通过对教育城镇化内涵的分析,笔者认为教育城镇化率可用城镇在校学生数占总在校学生数的百分比进行测度。考虑到教育城镇化率测度指标的易获取性、代表性和与人口城镇化的可对比性,以及中国“县办高中、乡办初中、村办小学”的学校布局实际。本文选取义务教育阶段的城乡在校学生数,利用城镇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数占总义务教育在校学生数的百分比表征教育城镇化率。公式如下:

教育城镇化率=城镇义务教育在校学生数义务教育在校学生数×100%(1)

1.2.2 教育城镇化变化弹性

变化弹性系数可用于分析两组速率之间的关系[18],本文用于测度教育城镇化提升的合理性,计算公式如(2)和(3)所示:

M=Ub-UaUa×1Δt×100%(2)

式中,M为城镇义务教育学生(或城镇人口)变化速率指数;UaUb分别为起始和终止时间的教育城镇化率(或人口城镇化率); Δt为研究时间段。

Ki=M1iM2i(3)

式中,Kii年城镇义务教育学生变化弹性系数;M1ii年城镇义务教育学生变化速率;M2ii年城镇人口变化速率。

1.2.3 变异系数

变异系数可用于分析数据的离散和变异程度[19],利用变异系数测度教育城镇化的时空动态差异,公式如下:

CV=1X̅i=1nXi-X̅2n-1×100%(4)

式中,CV为变异系数,CV越小表明省际教育城镇化越均衡; X̅为省际教育城镇化率的平均值;n为样本数;Xii省的教育城镇化率。

2 教育城镇化时空格局

2.1 教育城镇化时间演化

利用公式(1)计算1987~2014年中国教育城镇化率(图1a),结果发现:自1986年九年义务教育实行以来,教育城镇化水平稳步上升,城镇化曲线呈现前部扁平、后部翘起的“S”形,由1987年的21.70%上升到2014年的72.55%,增幅达50.84%,平均年增长4.65%。教育城镇化率变化速度整体呈现“快--快”的时序变化特征。结合教育城镇化的水平和义务教育在校学生数(图1b),可将1987~2014年中国教育城镇化率划分为4个阶段: 1987~1993年低水平快速增长期,义务教育总学生数和乡村学生数快速下降,而城镇学生数稳步提升,教育城镇化率快速提升,平均增长率达6.09%,高于平均增长速率,但城镇学生数与乡村学生数相差巨大,教育城镇化水平较低; 1994~2004年中低水平缓慢提升期,总学生数和乡村学生数变化趋势相同,先升后降,城镇学生数缓慢提升,与乡村学生数差距逐渐拉近,故教育城镇化率提升缓慢,平均增长率仅为2.50%,远低于平均增长速率; 2005~2010年中水平稳步提升期,总学生数快速下滑,城镇学生数与乡村学生数基本持平,2008年以后城镇学生数超过农村学生数,教育城镇化率提升较为平稳,平均增长率为4.64%,与平均增长速率持平; 2011~2014年中高水平高速增长期,总学生数进一步减少,乡村学生数断层式下降,城镇学生数却跨越式提升,教育城镇化率高速提升,平均增长率高达8.40%,远高于平均增长速率。

图1   教育城镇化率及义务教育在校学生数

Fig.1   The Rate of education urbanization and number of students in compulsory education

利用公式(2)和(3)计算城镇义务教育学生变化速率M1、城镇人口变化速率M2以及城镇义务教育学生变化弹性系数K图2),结果发现:1987~2014年间的城镇义务教育学生变化速率M1和城镇人口变化速率M2分别为4.65%和2.90%,城镇义务教育学生弹性系数K为1.90,远高于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变化速率的合理比值1.12[20]。教育城镇化提升速度总体高于人口城镇化。其中,1987~1993年城镇义务教育学生变化速率大幅增加,但城镇人口变化速率提升相对较慢,Ki值处于较高水平,达3.38;1994~2004年城镇义务教育学生变化速率有所下降,而同期城镇人口变化速率稳步提升,Ki值也有所下降,仅为0.77;2005~2010年城镇义务教育学生变化速率稳步提升,城镇人口变化速率缓慢下降,Ki值有所提升,为1.52;2011~2014年城镇义务教育学生大幅增加,城镇人口变化速率持续下降,Ki值回升至3.36。

图 2   城镇教育学生变化速率、城镇人口变化速率与城镇教育学生变化弹性系数

Fig.2   Change rates of urban students, urban population and elasticity coefficient

2.2 省际教育城镇化空间演化

基于1990、2000、2010、2014年4 a时间截面数据,计算中国省际教育城镇化率(图3)。

图3   教育城镇化水平空间演化

Fig.3   Spatial evolution of education urbanization

从各省教育城镇化率来看,1990年,中国大部分省份教育城镇化率偏低,且区域差异显著,呈现“南低北高”的空间分异格局。其中,中等教育城镇化省份主要分布于北京、天津、上海和东北地区,教育城镇化率在40%以上,这主要是因为北京、天津和上海是当时中国城镇人口比重最高的地区,黑龙江、吉林作为工业老区,工业化程度较高,人口城镇化水平也相对较高,因而教育城镇化水平高于其它地区。中部地区的河南、安徽、江西,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广西,以及山东、海南这一时期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中部地区大部分工业还以重化工业为主,生产性职能突出,服务性职能较差,难以推动城镇化发展[21],西南地区及海南省由于交通不便,人口流动受限,导致了这些省份教育城镇化偏低,教育城镇化率在20%以下。其它省份均处于中低教育城镇化水平,教育城镇化率在20%~40%之间;2000年,中国省际教育城镇化率空间分布较1990年有所变化,呈现“南北对称”的空间分异格局。浙江、江苏和重庆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批农村劳动力涌入,尤其江、浙两省成为民工潮主要流入地,人口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教育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江西尽管是人口输出大省,但全省集聚县城就读的农民工子女规模较大,占全省县镇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总数的近两成(其中小学阶段已超过两成)[22],教育城镇化率也迅速提升。这一时期上海市教育城镇化水平最高,为94.07%,湖南、福建、青海、内蒙古也有一定提升,西南和中部地区教育城镇化水平均提升至中低水平,较高教育城镇化地区总体呈“6”字型空间格局;2010年中国教育城镇化水平大幅提升,大部分省份达到中教育城镇化水平,其中东南沿海、京津、内蒙古、吉林、重庆达到中高教育城镇化水平,云南和河南提升较慢,江西不升反降,其中内蒙古农牧区学生大量前往城镇就读,且国家加大了对内蒙古义务教育的投入,带动了内蒙古教育城镇化[23];而江西省人口外流加重,且省内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相对不高,导致了教育城镇化水平的回落;2014年,中国省际教育城镇化率均达到中等水平,空间分布格局大体上呈现东高西低的特点。华北、华中教育城镇化提升显著,均达到中高水平。西南、西北省份由于交通、经济发展水平等原因教育城镇化水平偏低,提升速度较慢。高教育城镇化地区与2000年较高教育城镇化地区的空间分布类似,呈“6”字型空间格局。

2.3 教育城镇化省际差异分析

依据1990、2000、2010、2014年的省际教育城镇化率数据,利用公式(4)计算4个时间截面教育城镇化差异度。从教育城镇化水平差异来看,中国省际教育城镇化水平差异呈减小趋势,1990、2000、2010、2014年省际教育城镇化差异度分别为0.45、0.42、0.24、0.16,35 a缩小0.30。其中2000~2010年和2010~2014年缩小速度最快,分别为0.18和0.08,说明2000年以来省际教育城镇化发展的区域均衡性有明显提升,这一阶段正值国家经济高速发展期,中部和西南地区由于工业化的推动,城镇化水平提高,同时城乡壁垒也处于逐渐消除的过程,因此省际教育城镇化水平趋于均衡。从教育城镇化变化率差异来看,1990~2000年省际教育城镇化水平差异度为0.83,主要原因是该时期义务教育实行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浙江、福建、重庆等经济发展较快地区同期人口城镇化水平提高,教育城镇化快速发展,西部省份教育城镇化率提升缓慢。2000~2010年省际教育城镇化水平差异度为1.00,主要体现为前期教育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华南地区、西南地区以及安徽、山东等欠发达省份的教育城镇化快速发展,前期发展较快地区教育城镇化增长速度明显减缓,且处于人口城镇化率快速提升期,区域教育城镇化差异拉大。2010~2014年省际教育城镇化水平差异度为0.71,教育城镇化发展到较高水平,增长速度普遍放缓,河南、江西、陕西等省份在该时期有较快增长。

3 教育城镇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指标选取与模型构建

综合考量影响教育城镇化的各个因素,从人口、城乡经济差距、制度3个方面选取5项影响因素作为模型的自变量。理论上,城镇化水平越高,城镇中小学生数占总体中小学生数的比重也越大,教育城镇化水平也越高,选用人口城镇化率(x1)来表征;城乡经济水平差距越大,城乡教育发展水平差距也越大,选取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x2)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值(x3)分别表示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城乡二元结构致使城乡教育发展的差别对待,阻碍乡村学生转移,城乡教育二元发展的非均衡程度越大,教育城镇化水平越高,选取城镇义务教育经费支出占总义务教育经费支出的比重(x4)和城镇义务教育教职工数占城乡义务教育教职工数的比重(x5)刻画制度因素对教育城镇化水平的影响。

利用SPSS 22软件,验证所选取自变量的合理性,对自变量分别进行检验,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针对可能存在的自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对1990、2000、2010、2014年4个时间截面的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检验,未发现任一变量被剔除,以教育城镇化率为因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模型如下:

lnyi=+β1lnx1i+β2lnx2i+β3lnx3i+β4lnx4i+β5lnx5i+δi(5)

式中,yi代表第i省的教育城镇化率, 是常数项, β1β2β3β4β5均是对应各自变量的系数, δi为模型的随机干扰项。

3.2 结果分析

对4个时间截面各省教育城镇化率与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1。4个时间截面回归模型的R2分别为0.841、0.962、0.883、0.897,表明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各个指标在不同时期对教育城镇化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表1   教育城镇化水平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结果

Table 1   The linear regression result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ducational urbanization

1990年2000年2010年2014年
系数显著性系数显著性系数显著性系数显著性
x1-0.1770.0440.0780.0390.3620.0380.4480.001
x20.0640.0350.0820.3420.1840.043-0.0240.042
x3-0.2980.049-0.1510.0350.0190.0360.0260.032
x40.2450.0010.0960.0360.0830.0500.0480.016
x50.3510.0140.5760.0010.6610.0010.6940.028
R20.8410.9620.8830.897

新窗口打开

1) 人口城镇化率变量(x1)的回归系数由1990年的负相关转变为正相关且呈明显上升趋势,显著性均小于0.05,说明其对教育城镇化水平的影响越来越显著。1990年城镇化率的系数为-0.177,这主要是因为当时我国人口城镇化处在缓慢发展阶段,人口城镇化水平高于教育城镇化水平,城镇化进程一个主要特征是“土地-劳动力-家庭”的离散式转移,导致人口城镇化率回归系数为负[24]。20世纪90年代,随着新设城市的增多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与此同时工业的快速发展共同驱动着农村劳动力向城镇集聚,这一阶段的人口城镇化主要是劳动力个体的进城,其家庭大多仍在农村,在教育上形成“留守儿童”问题,农村仍聚集大量义务教育学龄人口,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育城镇化进程;2000~2010年城镇化率的相关系数显著增加,且转变为正相关,这一时期是中国人口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人口城镇化率稳步提升,教育城镇化水平高低与其持平并在2007年左右逐渐高于人口城镇化水平,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镇涌入,形成了“民工潮”,很多业已在城镇稳定下来的劳动力为了追求城镇高质量的教育,将子女带入城镇就学,大量义务教育随迁子女的流入促进了教育城镇化发展。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和江苏、浙江、广东等省份尤为显著,这些地区的教育城镇化程度也高于欠发达省份。2014年,城镇化率系数进一步增大,全国省际城镇化率均达到中等水平,户籍制度的宽松和城乡教育差距的拉大使越来越多的随迁子女选择去城镇就学,甚至有很多农村家长为了子女教育而进城务工的现象,这一时期的人口城镇化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形成与教育城镇化互相推动的态势。

2) 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比重(x2)总体上在过去的20多年间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这一过程与其回归系数的变化基本同步。在1990、2000、2010年3个截面中,二产所占比重回归系数逐步上升,且都为正值,显示了这几个时期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对教育城镇化的正向作用。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在城镇化发展的早期阶段,正是由于第二产业的迅猛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带动了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热潮。2000年以来,随着进城务工人员数量的不断增多,大量义务教育学龄阶段的农村劳动力子女也纷纷进城,促进了教育城镇化,在工业化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表现的更为突出,其相关系数也在2010年达到了最大。2014年回归系数为负值,该时期,大部分省份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在降低,教育城镇化率反而升高。这是因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了产业升级,第三产业比重逐渐上升,同时乡村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也随之上升,有能力去追求更优质的教育,这一时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也在放松,很多地区对农村义务教育学龄人口进城入学零门槛,也促进了教育城镇化的进程。

3)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值(x3)在4个时间截面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其回归系数在4个时间截面由负值变为正值。1990和2000年回归系数为负值,分别为-0.298和-0.151,这一阶段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总体不大,教育城镇化水平较低,主要是由于户籍制度和农民家庭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使农村义务教育学龄人口向城镇的流入受到制约,城乡二元结构通过户籍制度将城镇之外的学生屏蔽和隔绝在城镇教育资源的分享体系之外,且农村家庭收入水平较低,对于城镇高昂的受教育成本也难以承担,从而加深了乡村学龄人口与城镇优质教育的鸿沟,降低了乡村学龄人口向城镇学校转移的频率。2010和2014年的回归系数均为正值,且呈上升态势。从省际教育城镇化率空间分布来看,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江苏等省市城乡收入差距显著扩大,教育城镇化水平也较其它省份更高。一方面是得益于2000年以来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教育与户籍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如2003年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国发[2003] 19号),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中小学为主,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教育城镇化问题开始得到重视。另一方面,尽管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农村家庭收入水平仍在逐年提高,同时九年义务教育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大大降低了农村学龄人口进城上学的成本。从政策到农民自身条件的一系列变化,使得这一时期的城乡收入差距对教育城镇化起到推动作用。但无论是1990、2000年还是2010和2014年,城乡收入差距回归系数的绝对值较其它解释变量不突出,这是因为教育城镇化率还受人口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程度、户籍制度等叠加影响。

4) 城镇教职工数占城乡教职工数比重(x5)和城镇义务教育经费占城乡义务教育经费比重(x4)在4个时间截面均与教育城镇化率显著正相关,且相关系数较大。城镇义务教育教职工数占比在4个时间截面上呈增加趋势,一方面由于乡村教师编制紧缺,工资水平低,大量农村优质师资为获取更好发展机会和城镇社会福利,纷纷考向城镇,或被城镇私立学校返聘;另一方面农村大量学校撤并,而城镇义务教育学校数逐年增加,对教职工数的需求也吸引了众多农村教师进城,从而农村教育质量出现明显下滑。为获取更好受教育机会,大量农村学生被迫转向城镇学校,从而推动了教育城镇化进程,这一自变量的系数在4个时间截面逐渐增加,说明了城镇教职工数占比的扩大,对教育城镇化的影响也在增强。城镇义务教育经费比重在4个时间截面都与教育城镇化水平正相关,且1990年该变量的回归系数最大,2000年后逐渐减小。早期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差异主要体现在城乡二元结构,城乡教育经费投入差别对待,城镇教育经费纳入国家财政预算,乡村教育经费长期由县、乡两级政府管理,教育经费也主要由县、乡镇、村集体和农民负担。这种差别化经费投入不仅拉大城乡教育差距,还导致部分经济落后、财力薄弱的县为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教育规模经济,大量撤并了乡村学校,推动了教育城镇化进程。近年来,城乡义务教育经历了由城乡和区域非均衡发展到均衡发展的过渡,城乡教育经费逐渐差距减小,使得城乡教育经费差距对教育城镇化的影响略微弱化,但长期以来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使城乡教育差距的本质没有根本改变,城镇教育对乡村的吸引力依然较大。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 从时间序列来看,1987~2014年教育城镇化水平稳步上升,由21.70%上升到72.55%,但提升过程波动较大,呈现“快--快”的时序变化特征,且在2010年之后与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差距拉大,人口城镇化远滞后于教育城镇化水平。教育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变化速率不匹配,教育城镇化提升速率整体高于人口城镇化。

2) 从截面数据来看,教育城镇化省际空间差异明显,整体呈现东中西差异化发展的空间格局。近年来省际教育城镇化差异度呈逐渐减小的态势,省际均衡性有明显提升。

3) 从影响因素上看,制度因素的影响较大,其次是人口因素、城乡经济差距因素。人口城镇化率/城乡收入差距/城镇义务教育教职工数所占比重均与教育城镇化正相关,且对其的影响呈增大趋势;第二产业产值所占比重和城镇义务教育经费占比与教育城镇化现阶段仍呈正相关,但对其的影响逐渐弱化。

4.2 建议

1) 当前义务教育城镇化发展远快于人口城镇化发展,因此需要进一步放开小城镇落户限制,放宽大中城市落户条件,打破城乡二元藩篱。在城镇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及留守儿童教育城镇化有序推进的同时,充分发挥教育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互动作用,使进城的农村人员能够“留下来、读下来、住下来”,这不仅需要教育部门对义务教育的大力发展和管控,也需要其它职能部门如公安部门、交通部门、房价监管部门等共同协调。推动教育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发展,促使由第二产业驱动人口城镇化向第三产业推动城镇化转变。

2) 促进省际教育城镇化均衡发展。对于高教育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地区,要合理规划建设义务教育配套设施,加快中、小学校的布点,提高义务教育办学水平,同时对外来学生要公平对待,关注其学习生活,提高外来学生的适应性和归属感;对于中低教育城镇化水平地区,一方面应继续通过人口城镇化促进教育城镇化,另一方面,对于农村学校和留守儿童,必须兼顾教育公平,合理配置城乡义务教育资源,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对于因生源数量减少而进行学校撤并,可通过办寄宿制学校、提供寄宿补助、开通校车等途径确保农村儿童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

3) 从教育城镇化影响因素的角度来看,人口城镇化率与城镇教职工占比对教育城镇化作用最明显。故要促进教育城镇化良性发展,首先应推动人口的城镇化,教育城镇化落后地区要大力发展产业,吸引人口的涌入,同时加大义务教育投入,提升义务教育办学质量,利用人口城镇化与教育城镇化的相互作用,用优质教育资源吸引学龄人口的流入;其次应对义务教育的重要的资源——师资进行合理配置。优秀师资向城镇的涌入能够最快的发展城镇教育,提高教育城镇化水平,同时在教育资源城乡配置过程中也要兼顾公平,防止城乡教育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王兆林.

反思与前瞻: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教育

[J].教育探索,2006(5):30-3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0845.2006.05.01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我国城市化建设不断加速发展的过程中,教育应突破城乡二元分割 僵化思维的束缚.农村教育的目标不能锁定在为农村建设培养人才的方向上,而应确定为培养具有现代文明素质、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由 此,农村教育的主要内容仍应是基础文化教育,而不能是贴近农村实际和农民生活的"农村课程".农村教育城市化,预示着农村教育发展的战略突破.

[Wang Zhaolin.

Reflection and Prospect: Rural Edu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 Education Exploration, 2006(5):30-3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0845.2006.05.01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我国城市化建设不断加速发展的过程中,教育应突破城乡二元分割 僵化思维的束缚.农村教育的目标不能锁定在为农村建设培养人才的方向上,而应确定为培养具有现代文明素质、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由 此,农村教育的主要内容仍应是基础文化教育,而不能是贴近农村实际和农民生活的"农村课程".农村教育城市化,预示着农村教育发展的战略突破.
[2] 刘向宇.

我国农村教育城镇化中的问题及对策

[J].西安社会科学,2010,28(1):118-120.

[本文引用: 1]     

[Liu Xiangyu.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Urbanization of Rural Education in China

. Xi’an Social Sciences,2010, 28(1):118-120.]

[本文引用: 1]     

[3] 胡俊生.

农村教育城镇化研究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本文引用: 1]     

[Hu Junsheng.

Study on the Urbanization of Rural Education

.Beijing: China Social Sciences Press,2014.]

[本文引用: 1]     

[4] 李期, 吕达.

关于农村教育城镇化的可行性探讨

[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2(1):114-118.

[本文引用: 1]     

[Li Qi,LyuDa.

On the Feasibility Rural Education of Urbanization.Journal of Yan’

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2010,32(1):114-118.]

[本文引用: 1]     

[5] 胡俊生.

农村教育城镇化:动因、目标及策略探讨

[J].教育研究,2010(2):89-94.

[本文引用: 1]     

[Hu Junsheng.On the Cause, Purpose and Strategy in the Urbanization of Rural Education. Educational Research,2010(2):89-94.]

[本文引用: 1]     

[6] 邬志辉,史宁中.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十年走势及政策议题

[J].教育研究,2011(7):22-30.

[本文引用: 1]     

[Wu Zhihui, Shi Ningzhong.

The Trends and Policy Issues for Rural School Layout and Adjustment in the Last Decade in China

. Educational Research,2011(7):22-30.]

[本文引用: 1]     

[7] 王桂新,胡健.

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与市民化意愿

[J].人口学刊,2015,37(6):45-55.

https://doi.org/10.16405/j.cnki.1004-129X.2015.06.00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正城市农民工是我国特殊国情条 件下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类特殊的"人户分离"的城市化人口,具体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迁移流动到城市务工经商的农村人口。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我国城市 化过程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成为农民工;第二个阶段是农民工获得城市户籍,转为城市居民,即农民工市民化。由于受以户籍制 度为基础的二元社会体制的制约,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还基本上处于仅转变为

[Wang Guixin, Hu Jian.

Rural Migrants’ Social Security and Their Willingness to Be Urban Citizens

. Population Journal,2015,37(6):45-55.]

https://doi.org/10.16405/j.cnki.1004-129X.2015.06.00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正城市农民工是我国特殊国情条 件下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类特殊的"人户分离"的城市化人口,具体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迁移流动到城市务工经商的农村人口。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我国城市 化过程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成为农民工;第二个阶段是农民工获得城市户籍,转为城市居民,即农民工市民化。由于受以户籍制 度为基础的二元社会体制的制约,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还基本上处于仅转变为
[8] 王利伟,冯长春,许顺才.

城镇化进程中传统农区村民城镇迁居意愿分析——基于河南周口问卷调查数据

[J].地理科学,2014,34(12):1445-1452.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城乡人口流动理论是国内外城镇化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视角日趋多元化.以往研究多集中在人口区域流动和外来务工人员城市融入等问题,侧重以城市为切入点,鲜有从农村居民视角出发研究其城镇化迁居意愿和感知的相关研究.从农村居民视角出发,选择传统农区河南省周口市为案例地,选取来自17个村庄的514个样本问卷调查数据,运用Logit计量经济模型,以农村居民属性特征和城镇综合环境评价为切入点,分析农村居民城镇迁居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40岁以下、高中/中专/技校的教育程度、年收入3万元以上的高收入的农村居民群体城镇迁居意愿强烈,农村居民对城镇的教育质量、消费服务和就业机会的满意度评价显著影响其城镇迁移意愿,而对城镇的医疗水平、市容市貌等满意度评价对其城镇迁居意愿影响并不显著.</p>

[Wang Liwei, Feng Changchun, Xu Shuncai.

Exploring Urban Migrate Intention of Rural Residents in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Area Undertaking Urbanization Process: Based on Questionnaire Data of Zhoukou, Henan

.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14,34(12):1445-1452.]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城乡人口流动理论是国内外城镇化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视角日趋多元化.以往研究多集中在人口区域流动和外来务工人员城市融入等问题,侧重以城市为切入点,鲜有从农村居民视角出发研究其城镇化迁居意愿和感知的相关研究.从农村居民视角出发,选择传统农区河南省周口市为案例地,选取来自17个村庄的514个样本问卷调查数据,运用Logit计量经济模型,以农村居民属性特征和城镇综合环境评价为切入点,分析农村居民城镇迁居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40岁以下、高中/中专/技校的教育程度、年收入3万元以上的高收入的农村居民群体城镇迁居意愿强烈,农村居民对城镇的教育质量、消费服务和就业机会的满意度评价显著影响其城镇迁移意愿,而对城镇的医疗水平、市容市貌等满意度评价对其城镇迁居意愿影响并不显著.</p>
[9] 张翼.

农民工“进城落户”意愿与中国近期城镇化道路的选择

[J].中国人口科学,2011,31(2):14-2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文章通过对2010年全国性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1)绝大多数农民工不愿意转变为非农 户口;如果要求其交回承包地,则只有10%左右愿意转为非农户口。(2)"为了孩子的教育与升学"是少数农民工愿意转户的主要原因。(3)"想保留承包 地"是大多数农民工不愿转户的主要原因。(4)在转为非农户口这一问题上,80前与80后农民工不存在显著区别。由此作者认为,推进城镇化的优选之路是" 常住化城镇化"而非"户籍化城镇化";要在不强迫改变农民土地权属的前提下将农民工转变为城市新市民;应给予进城的"80前"与"80后"同等重要的政策 关注。深层城镇化的政策配置重点,应是"基本公共服务与福利配置的均等化",而不是强化户籍的制度区隔功能。

[Zhang Yi.

Migrant Workers' Willing of Hukou Register and Policy Choice of China Urbanization

.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2011,31(2):14-2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文章通过对2010年全国性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1)绝大多数农民工不愿意转变为非农 户口;如果要求其交回承包地,则只有10%左右愿意转为非农户口。(2)"为了孩子的教育与升学"是少数农民工愿意转户的主要原因。(3)"想保留承包 地"是大多数农民工不愿转户的主要原因。(4)在转为非农户口这一问题上,80前与80后农民工不存在显著区别。由此作者认为,推进城镇化的优选之路是" 常住化城镇化"而非"户籍化城镇化";要在不强迫改变农民土地权属的前提下将农民工转变为城市新市民;应给予进城的"80前"与"80后"同等重要的政策 关注。深层城镇化的政策配置重点,应是"基本公共服务与福利配置的均等化",而不是强化户籍的制度区隔功能。
[10] 黄江泉,李晓敏.

农民工进城落户的现实困境及政策选择——一个人力资本分析的视角

[J].经济学家, 2014(5):87-96.

[本文引用: 1]     

[Huang Jiangquan, Li Xiaomin.

The Predicament and Policy Choice of Peasant Workers to Settle in Cities —A Perspective of Human Capital Analysis

.Economist, 2014(5):87-96.]

[本文引用: 1]     

[11] Mei H, Jiang W,Xiang Yet al.

School Consolidation: Whither China´s Rural Education?

[J].Asian Social Work and Policy Review,2015, 9(2):138-150.

https://doi.org/10.1111/aswp.1205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The School Consolidation Policy in the 1990s significantly impacted Chinese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and Chinese rural communities. Although this policy has been involved in many negative news reports, there is a lack of scientific research on it. To address the research gap, this paper first delineates the evolution of this policy, which was formed to balance the disparity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education, accelerated by rural financial reformation and aborted due to various emerging problems. It then discusses the educational problems caused by the policy including misallocated resources, poor quality, rising costs, student safety issues, high dropout rate, and lost rural culture heritage. Through the analyses, this paper provides a clear pictur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rural education, and offers implications for improving educational policy, promoting educational quality, and securing educational rights of students in rural China.
[12] Fowler W J,Walberg H J.

School Size,Characteristics, and Outcomes

[J].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1991,(2):189-202.

https://doi.org/10.3102/0162373701300218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To investigate school size effects for secondary schools, 18 school outcomes, including the average scores on state-developed tests, student retention, suspensions, postschool employment, and college attendance for 293 public secondary schools in New Jersey were regressed on 23 school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district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percentages of students from low-income families; school size and number of schools within each district; and teacher characteristics encompassing salaries, degree status, and years of experience. District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the percentage of students from low-income families in the school were the most influential and consistent factors related to schooling outcomes. School size was the next most consistent and was negatively related to outcomes. This finding corroborates previous research conducted primarily o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and suggests that smaller school districts and smaller schools, regardless of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grade level, may be more efficient at enhancing educational outcomes.
[13] Bard J, Gardener C, Wieland R.

Rural School Consolidation Report: History, Research Summary, Conclu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R]

. Chattanooga: National Rural Education Association,2005.

[本文引用: 2]     

[14] 夏璐.

分工与优先次序——家庭视角下的乡村人口城镇化微观解释

[J].城市规划,2015,39(10):66-74.

https://doi.org/10.11819/cpr20151011a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家庭既是观察人类个体行为特征的基本视角,也是观察人类整体行为规律的基本单元。以家庭为基本解释单元,能够较为真实、全面地观察中国域镇化的微观机制与逻辑。家庭单元城镇化行为的再生产性与双重理性,决定了乡村家庭的内部分工与支出优先次序。通过成员间的分工,家庭单元会充分配置有限资源,实现经济效益的最优化。通过家庭支出优先次序的安排,家庭单元会在可支付范围内优先满足家庭最为迫切和重要的需求,进而导致城镇公共服务发展与空间集聚特征的变化。分工与支出优先次序的存在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所呈现的选择逻辑,是中国乡村城镇化不同于西方城镇化过程的重要方面,基于此建构中国乡村人口城镇化的微观解释框架更能接近传统中国的真实面貌。通过对武汉市域“半城镇化”现象的实证,从家庭策略,行为方式和空间表征三个维度表达中国逻辑下的乡村城镇化机制,基本验证了解释框架的有效性,并清晰地揭示了武汉市域基于代际分工的近距兼业模式,阐释了这一稳态模式的形成机理。

[Xia Lu.

Labor division and expense priority: Microcosmic explanation of rural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amily

.City Planning Review,2015,39(10):66-74.]

https://doi.org/10.11819/cpr20151011a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家庭既是观察人类个体行为特征的基本视角,也是观察人类整体行为规律的基本单元。以家庭为基本解释单元,能够较为真实、全面地观察中国域镇化的微观机制与逻辑。家庭单元城镇化行为的再生产性与双重理性,决定了乡村家庭的内部分工与支出优先次序。通过成员间的分工,家庭单元会充分配置有限资源,实现经济效益的最优化。通过家庭支出优先次序的安排,家庭单元会在可支付范围内优先满足家庭最为迫切和重要的需求,进而导致城镇公共服务发展与空间集聚特征的变化。分工与支出优先次序的存在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所呈现的选择逻辑,是中国乡村城镇化不同于西方城镇化过程的重要方面,基于此建构中国乡村人口城镇化的微观解释框架更能接近传统中国的真实面貌。通过对武汉市域“半城镇化”现象的实证,从家庭策略,行为方式和空间表征三个维度表达中国逻辑下的乡村城镇化机制,基本验证了解释框架的有效性,并清晰地揭示了武汉市域基于代际分工的近距兼业模式,阐释了这一稳态模式的形成机理。
[15] 蔡芳芳, 濮励杰.

南通市城乡建设用地演变时空特征与形成机理

[J].资源科学,2014,36(4):731-74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选择东部沿海"国家两大发展战略"交汇城市——南通市作为研究区,面对其新形势下的用地需求与矛盾,综合运用建设用地变化测度指标、城乡建设用地协调评价模型、地理探测器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了2001-2011年南通市城乡建设用地演变时空特征及形成机理,结果表明:①南通市城镇用地扩张速度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与波动性,空间分布呈现"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沿江高于沿海"的特征,同时其扩张弹性系数总体处于较高水平,未达到理想集约利用状态;②南通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在城镇化推进下并未与农村人口非农化减少相挂钩,在研究期内基本处于加速增长态势,空间分布表现为"中部沿海扩展、南北沿江减少"的特征,过半数区、县(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增长模式属于人减地增粗放型;③全市城乡建设用地变化不甚协调,多数区、县(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增加量大于城镇用地增加量,且城镇发展不能较好满足城镇人口增长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镇化质量;④城乡建设用地变化形成机理差异显著,城镇用地增长受控于多种复杂因素,影响力最高的为城镇居民社会生活状况,而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则更多依赖于区位因素条件的影响,表现出其用地变化的先天依赖性与变化单一性。

[Cai Fangfang,Pu Lijie.

Spatial-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Urban-Rural Construction Land in Nantong City

. Resources Science,2014,36(4):731-74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选择东部沿海"国家两大发展战略"交汇城市——南通市作为研究区,面对其新形势下的用地需求与矛盾,综合运用建设用地变化测度指标、城乡建设用地协调评价模型、地理探测器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了2001-2011年南通市城乡建设用地演变时空特征及形成机理,结果表明:①南通市城镇用地扩张速度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与波动性,空间分布呈现"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沿江高于沿海"的特征,同时其扩张弹性系数总体处于较高水平,未达到理想集约利用状态;②南通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在城镇化推进下并未与农村人口非农化减少相挂钩,在研究期内基本处于加速增长态势,空间分布表现为"中部沿海扩展、南北沿江减少"的特征,过半数区、县(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增长模式属于人减地增粗放型;③全市城乡建设用地变化不甚协调,多数区、县(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增加量大于城镇用地增加量,且城镇发展不能较好满足城镇人口增长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镇化质量;④城乡建设用地变化形成机理差异显著,城镇用地增长受控于多种复杂因素,影响力最高的为城镇居民社会生活状况,而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则更多依赖于区位因素条件的影响,表现出其用地变化的先天依赖性与变化单一性。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

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J].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7-2014.

[本文引用: 1]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Educational Statistics Year Book of China

.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1987-2014.]

[本文引用: 1]     

[17] 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

[J].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7-2015.

[本文引用: 1]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China Statistical Yearbook.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1987-2015.]

[本文引用: 1]     

[18] 刘彦随, 杨忍.

中国县域城镇化的空间特征及形成机理

[J].地理学报,2012, 67(8):1011-1020.

[本文引用: 1]     

[Liu Yansui, Yang Ren.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County Urbanization in China

.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2, 67(8):1011-1020.]

[本文引用: 1]     

[19] 张飞, 孔伟.

我国土地城镇化的时空特征及机理研究

[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5):144-14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63.2014.05.027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为了探索我国土地城镇化规律,基于2000&mdash;2012年省级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法研究了我国土地城镇化的时空特征及机理。研究表明,全国和各个省份的城镇建成区与土地城镇化水平均有大幅增长,但省际差异较大,空间格局上呈现出显著的峰值效应;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且省际差异明显;相对于土地城镇化水平空间格局而言,省级城市建成区规模空间格局与GDP的空间格局更为相似;经济增长、土地财政、用地指标、土地资源禀赋及现行土地征收制度是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Zhang Fei, Kong Wei.

Analysis on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 and Influence Mechanism of Land Urbanization in China

.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14,33(5):144-14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63.2014.05.027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为了探索我国土地城镇化规律,基于2000&mdash;2012年省级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法研究了我国土地城镇化的时空特征及机理。研究表明,全国和各个省份的城镇建成区与土地城镇化水平均有大幅增长,但省际差异较大,空间格局上呈现出显著的峰值效应;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且省际差异明显;相对于土地城镇化水平空间格局而言,省级城市建成区规模空间格局与GDP的空间格局更为相似;经济增长、土地财政、用地指标、土地资源禀赋及现行土地征收制度是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20] 王亚力,彭保发,熊建新,.

2001年以来环洞庭湖区经济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进程的对比研究

[J].地理科学,2014, 34(1):67-75.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人口城镇化的指标,以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经济城镇化的指标,以历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围绕经济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关系,利用EXCEL、SPSS、MAPGIS等软件,对2001年以来环洞庭湖区人口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进程进行了时间序列和空间序列的定量分析。从时间序列的对比来看,2001 年以来,环洞庭湖区城镇化进程加快,但经济城镇化对人口城镇化的带动效率明显低于湖北、湖南和全国平均水平,使得人口城镇化滞后的程度在2007 年后明显加剧;从空间序列的分析来看,湖区人口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水平呈现出核心区低,边缘区高,外围区低的同心带状结构,但人口城镇化最快的是边缘区域,而经济城镇化进程已由边缘区域向核心区域拓展。</p>

[Wang Yali, Peng Baofa,Xiong Jianxinget al.

The Economy Urbanization and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of Dongting Lake Area in China Since 2001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14,34(1):67-75.]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人口城镇化的指标,以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经济城镇化的指标,以历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围绕经济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关系,利用EXCEL、SPSS、MAPGIS等软件,对2001年以来环洞庭湖区人口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进程进行了时间序列和空间序列的定量分析。从时间序列的对比来看,2001 年以来,环洞庭湖区城镇化进程加快,但经济城镇化对人口城镇化的带动效率明显低于湖北、湖南和全国平均水平,使得人口城镇化滞后的程度在2007 年后明显加剧;从空间序列的分析来看,湖区人口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水平呈现出核心区低,边缘区高,外围区低的同心带状结构,但人口城镇化最快的是边缘区域,而经济城镇化进程已由边缘区域向核心区域拓展。</p>
[21] 裴新生.

我国中部地区城镇化进程的特征及成因初探

[J].城市规划,2013,37(9):22-2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高速发展阶段,但区域间的城镇化发展并不平衡, 使得以“区域”为研究单元的城镇化研究具备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部六省为研究对象,从人口发展、产业结构演进、城镇体系组织等维度梳理了中部六省城镇 化发展的历史脉络.研究表明,计划经济时代国家重大投资奠定了中部六省城镇化的基础,但是这些基础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与全球化力量的多元变化,因此改革 开放后中部六省城镇化进程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逐步显现并呈现出包括异地城镇化、城市经济内生动力匮乏、城镇体系发展失衡等一系列共性特征.研究结论可为 区域性城镇化动力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现实依据,同时也可为中部城市的规划实践提供系统参考.

[Pei Xinsheng.

Exploratory Study On Features and Causes of Urbanization in Central China

. City Planning Review,2013,37(9):22-2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高速发展阶段,但区域间的城镇化发展并不平衡, 使得以“区域”为研究单元的城镇化研究具备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部六省为研究对象,从人口发展、产业结构演进、城镇体系组织等维度梳理了中部六省城镇 化发展的历史脉络.研究表明,计划经济时代国家重大投资奠定了中部六省城镇化的基础,但是这些基础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与全球化力量的多元变化,因此改革 开放后中部六省城镇化进程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逐步显现并呈现出包括异地城镇化、城市经济内生动力匮乏、城镇体系发展失衡等一系列共性特征.研究结论可为 区域性城镇化动力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现实依据,同时也可为中部城市的规划实践提供系统参考.
[22] 程方生.

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子女县城集聚现象剖析——以江西省为例

[J].中国教育学刊,2008(1):20-27.

[本文引用: 1]     

[Cheng Fangsheng.

An Analysis of the Agglom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Children in the County Stage in Compulsory Education—Taking Jiangx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 Journal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Education,2008(1): 20-27.]

[本文引用: 1]     

[23] 杜文勇,梁琳,王敏,.

内蒙古农牧区义务教育的发展其问题和对策

[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1,24(2):10-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1-0916.2011.02.00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农牧区义务教育发展的程度,直接关系到我区城乡差距的缩小、农牧民致富能力的提高以及城乡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自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以来,我区农牧区义务教育获得了极大的进步,但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需要认真加以思考和解决。

[Du Wenyong, Liang Lin,Wang Minet al.

The Development,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Agriculture and Pasture Areas of Inner

.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2011,24(2):10-1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1-0916.2011.02.00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农牧区义务教育发展的程度,直接关系到我区城乡差距的缩小、农牧民致富能力的提高以及城乡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自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以来,我区农牧区义务教育获得了极大的进步,但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需要认真加以思考和解决。
[24] 王君,张丽花.

农村教育城镇化:动因、目标与策略

[J].继续教育研究,2017(5):34-37.

URL      [本文引用: 1]     

[Wang Jun, Zhang Lihua.Urbanization in Rural Education: Motives, Goals and Strategies. Continue Education Research,2017(5):34-37.]

URL      [本文引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