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  2018 , 38 (3): 368-375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8.03.006

Orginal Article

全面二孩背景下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格局预测及城镇化效应

龙晓君123, 郑健松4, 李小建23, 朱纪广2, 刘严松5, 陈慕华1

1. 广东财经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广东 广州 510320
2.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城乡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河南 郑州 450046
3.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河南 开封 475004
4. 广东财经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 广东 广州 510320
5.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 610095

Prediction of Spatial Pattern of 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 and Impacts on Urbanization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Universal “Two-Child” Policy in China

Long Xiaojun123, Zheng Jiansong4, Li Xiaojian23, Zhu Jiguang2, Liu Yansong5, Chen Muhua1

1. Schoolof Geography and Tourism,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Guangzhou 510320, Guangdong, China;
2. Hena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Urban-Rur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He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Zhengzhou 450046, Henan, China
3.Research Institute of Yellow River Civiliz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4, Henan, China
4. School of Statistics and Mathematics,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Guangzhou 510320, Guangdong, China;
5.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eohazard Prevention and Geoenvironment Protection,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 610059, Sichuan, China

中图分类号:  C9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0690(2018)03-0368-08

收稿日期: 2017-05-12

修回日期:  2017-09-2

网络出版日期:  2018-03-21

版权声明:  2018 《地理科学》编辑部 本文是开放获取期刊文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科研教学等,但不允许用于商业目的.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111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6JJD770021)、河南省2015博士后科研基金项目(20150229)、广东省哲学社科“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学科共建项目(GD17XSH07)、2017年度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类项目(人文社科)、广东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01710592017)资助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龙晓君(1973-),女,河南开封人,博士,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地质生态环境与地质灾害、灾害经济、人口地理学。E-mail:935627279@qq.com

展开

摘要

采用第六次中国人口普查数据,基于全面二孩实施背景,预测未来中国与省际城乡人口规模以及省际人口迁移规模;采用2010年人口数据和2020年预测人口数据,从对比视角分析了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格局变化及其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 城乡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不会带来区域人口数量的剧烈反弹; 综合考虑省际人口迁移方向与强度,将中国31个省份划分为4种类型; 省际人口迁移促进了城镇化率的提高及省际差异的缩小,对2010~2020年中国城镇化率的增加的贡献占到了30.77%。

关键词: 年龄移算法 ; 马尔可夫链 ; 区域类型 ; 城镇化

Abstract

From the policy allowing couples to bear a second child if one parent is an only child to universal “Two-Child” policy, fertility policy in China had changed in succession, which had caused extensive social concerns and would have an influence on Chinese demographics in the future. Based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universal “Two-child ” Policy, using the data from China 2010 censuses, the article predicts the number of urban and rural population by the age shift algorithm as well as the number of interprovincial population migration with Markov chain in 2020. From the data in 2010 and 2020,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change of population migration pattern in China and its impact on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trast.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The “Two-Child” policy would not bring a sharp rebound in population size in 2020. 2) According to the intensity and direction of migration, the area types of 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modes: active areas have a larger migration and their immigration is much more than emigration, which is mainly located in the eastern coastal provinces; active areas have a larger migration and their emigration is much more than immigration, which is mainly located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China; active areas have a larger migration and their immigration is nearly equal to emigration; inactive area have a smaller migration, such as some provinces with a large ethnic minorities population. 3) Interprovincial population migration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rate. It accounted for 30.77% of the augmentation of urbanization rate and it also narrows the discrepancies of urbanization rate among provinces in China, during 2010-2020. The implementation of universal “Two-Child” policy is a major adjustment of fertility policy in recent years, which will impact on the urbanization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to a certain extent. Because the influence has hysteresis quality, the fertility policy has not an obvious performance when it started to implement. In order to reduce long-term side effect from policy change, it is necessary to forecast and research potential social impact from the new policy.

Keywords: age shift algorithm ; Markov chain ; area type ; urbanization

0

PDF (678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龙晓君, 郑健松, 李小建, 朱纪广, 刘严松, 陈慕华. 全面二孩背景下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格局预测及城镇化效应[J]. 地理科学, 2018, 38(3): 368-375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8.03.006

Long Xiaojun, Zheng Jiansong, Li Xiaojian, Zhu Jiguang, Liu Yansong, Chen Muhua. Prediction of Spatial Pattern of 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 and Impacts on Urbanization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Universal “Two-Child” Policy in China[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8, 38(3): 368-375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8.03.006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口迁移政策的变化,中国迁移人口规模快速增长,目前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在和平阶段前所未来的、规模最大的人口迁移活动[1]。中国人口迁移主要是从农村流向城市,由于中国各省城镇化水平存在巨大的差异,“乡-城迁移”往往表现为省份之间大尺度人口流动[2]。2016年1月1日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势必对中国未来人口态势产生影响。因此,在全面二孩背景下,准确预测人口自然增长和空间迁移,将有利于人口空间再分布相关决策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国内外学者对省际人口迁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迁移流向、迁移空间格局及迁移发展趋势等[2,3]方面。张善余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方向以双向或多向代替以往的单向[4]。杨云彦、陈金永进一步指出,改革开放后,总体迁移格局由自东向西转化为自西向东[5]。Fan利用第五次中国人口普查数据对1990~2000年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认为省际人口迁移是人口再分配的关键因素,与区域发展密切相关[6]。迁移发展趋势方面,邓羽等考虑人口自然增长及迁移两种因素,对各省人口进行预测,研判中国人口空间格局的演化特征和发展情景[7]。王开泳等在邓羽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地理学角度分析“全面二孩”对中国省际人口空间格局的影响[8]。总的来说,上述观点总结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格局的演变及其发展过程,但对未来人口迁移趋势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研究方法上,目前针对人口迁移空间格局的定量分析多是基于推拉模型、二元经济模型及空间相互作用模型等[9,10,11]。随着社会物质和能量在各节点间的高速流动,人口迁移网络开始形成。人口普查资料提供了省际人口迁移概率矩阵,可以根据实际迁移人口构造省际人口迁移网络,学界开始关注人口迁移的复杂网络特征[12,13,14]。但利用基期网络对未来人口迁移趋势进行预测还未涉及。省际人口迁移区域类型划分方面,使用单一指标包括迁出率、迁入率、净迁移率和总迁移率等存在局限性[15],刘盛和等综合考虑这些指标,构造复合指标法并运用于县域流动人口地区类型的划分,利用该办法划分中国未来省际人口迁移的区域类型是否合适,值得探究。

人口迁移对城镇化影响的方面,Chan等的研究发现,乡城净迁移对中国城镇人口发展的贡献在1984~1990年及1990~2000年分别达到了74%及80%[16];纪韶、朱志胜利用1990~2010年历次人口普查数据,指出人口迁移尤其是省际人口迁移对中国城镇化格局演变起到主导作用[17];王放考察2000~2010年中国城镇人口发展构成,认为人口从农村向城镇的迁移已经成为中国城镇人口发展的主要来源,占比达到57.4%[18]。总体而言,人口迁移对城镇化的影响,主要偏重于“乡-城迁移”的研究,而省际人口迁移以“乡-城迁移”为主流,相关研究还比较薄弱,省际人口迁移对中国各省城镇化率有何影响并不明确。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细化省际人口迁移对城镇化影响的研究。

综上所述,基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19],运用年龄移算法和马尔可夫链,在合理的假设前提下,测算全面二孩放开后中国省际人口自然增长及迁移,并采用调整复合指标法划分未来省际人口迁移的区域类型,最后定量分析省际人口迁移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为制定人口迁移和区域发展相关政策提供借鉴。

1 研究对象、数据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数据

省际迁移人口通常指居住在本地、户籍地在本省以外,并且离开居住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本文将中国31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不含港澳台人口数据,全文同)作为研究范围,将省际迁移人口作为研究对象。基于2010年第六次中国人口普查资料[19],选取2010年中国31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的城乡人口、生育率、死亡率以及省际迁入迁出人口等数据。

1.2 研究方法

1) 年龄移算法。年龄移算法将分年龄实际人口数作为基础,根据一定的存活率逐年递推从而预测人口变化,主要包含育龄妇女人口的预测,从而对出生人口进行预测,同时预测死亡人口。

Px+1(t+1)=Px(t)×Sx(1)

x=0,1,2,,ω-1时,具体描述为:

P1(t+1)=P0(t)S0P2(t+1)=P1(t)S1Pω-1(t+1)=Pω-2(t)Sω-2B(t)=x=1649Wx(t)fx(t)(2)

式中, Px(t)tx岁人口数; Px+1(t+1)t+1x+1岁人口数; Pω-1(t+1)为最高年龄组的预测人口数; Sxx岁的存活率; B(t)t年出生人口数; Wx(t)t年育龄妇女数; fx(t)t年生育率。

2) 人口迁移复合指标体系。参考刘盛和等对迁移人口区域类型划分的复合型指标[15],对省际人口迁移进行区域类型划分,具体计算为:

RNMi=NMi×(Ii/i=1nIi)(NMi>0)NMi×(Oi/i=1nOi)(NMi<0)RGMi=GMi×[(Ii+Oi)(i=1nIi+i=1nOi)]R=r×RGM¯(3)

式中, RNMiRGMi分别是 i省份调整后的净迁移率与总迁移率; NMiGMi分别是 i省份的净迁移率与总迁移率; IiOi分别是 i省份迁入和迁出人口; RGM¯是中国平均总迁移率; r为活跃度阈值; R为修正后的活跃度阈值; n为省份的总数, n=31。

3) 省际人口迁移城镇化效应的测算。为了探究省际人口迁移对城镇化的影响,参考文献[14],计算不考虑省际人口迁移时各省份的城镇化率,再同实际情况做比较,具体计算为:

P'i=Pi-Ii+OiU'i=Ui-(Ui×ai)+(Oi×b)X'i=U'i/P'i(4)

式中, P'iU'i依次为不考虑省际迁移时 i地区的总人口和城镇人口; PiUi分别为 i地区常住人口与实际城镇人口; IiOi分别是 i地区迁入和迁出的人口; ai是迁入 i地区城镇的人口占 i地区城镇人口的比重; b是迁出人口中城镇人口的比重; X'i表示不考虑省际人口迁移时 i地区的城镇化率。

2 全面二孩背景下总人口与省际人口自然增长及迁移预测

2.1 人口自然增长预测

通常情况下,一个区域的人口规模变动主要受到3个因素的影响:生育因素、死亡因素和迁移因素,其他任何非人口要素,例如生育政策、社会经济水平、战争和医疗卫生条件等,都是通过上述这3个人口因素来作用于人口总量的。全面放开二孩后,对人口进行预测需要考虑生育率变化和潜在生育效应等因素。

2010年中国“六普”[19]数据显示,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为1.18,大部分学者认为这与中国现实不符,并且认为主要原因在于生育漏报;许多学者重新评估了生育漏报情况并利用其它口径数据例如户籍登记数据、教育数据及公安数据,认为中国实际总和生育率为1.5~1.7[20,21,22],而联合国给出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为1.55,因此,中国当前总和生育率基本在1.6左右。

受人口政策变动的影响,总和生育率未来的变动情况无法确定。政策变动会在短期释放生育势能,在短期内形成“出生堆积”,但长期看来,生育水平不会有大幅的上升。翟振武认为,“单独二孩”可能将总和生育率拉回到1.8以上,但堆积效应释放后,生育水平将波动在1.6~1.7。而2013年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生育意愿调查数据显示,已有一孩的妇女计划生育二孩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未来4 a[23]

综合上述分析,将总和生育率设置为两个方案,第一个方案假设在预测期内现行生育政策不变,称为“参考方案”,第二个方案围绕人口政策变动对生育水平可能带来的影响,考虑全面二孩放开带来的生育势能的释放,假设中国总和生育率到2020年一直维持在1.9,称为“实验方案”。

各省份未来人口预测根据“六普”资料及中国生育意愿调查数据,按照中国总人口的预测方法进行。受生育政策变动影响,假设各省份人口生育率为生育政策不变动时的1.2倍,选取2020年的预测结果(图1)。

图1   2020年省际城乡人口规模及迁移预测(万人)
A为参考方案;B为实验方案,即考虑全面二孩实施的影响,下同。

Fig.1   The number of population in urban and rural area as well as immigration and emigration (ten thousand people)

2.2 人口迁移预测

人口在省际间的迁移会使中国人力资源的空间分布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各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的省际迁移是中国人口总迁移量的动态分配过程,因此可以利用马尔可夫链来描述和预测。

参考文献[24],利用2010年第六次中国人口普查数据[19],按“现住地,户籍所在地”的统计资料,构造省际间迁入概率转移矩阵和迁出概率转移矩阵(31×31矩阵),初始概率向量矩阵(31×1矩阵),使用马尔可夫链对省际人口迁移进行测算,得到2020年省际人口迁移的概率矩阵(31×1矩阵)。

用2005、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以2000年“五普”[25]、2010年“六普”[19]数据资料(表1),对中国省际人口总迁移量进行logistics曲线拟合及灰色等维递补预测[26],对两者取平均,测算2020年的中国省际人口总迁移量及省际城镇人口迁移量分别为10 921万人和9 829万人(图1)。

表1   中国省际城乡人口迁移总量(万人)

Table 1   The number of urban and rural population migration in China (ten thousand people)

年份省际人口迁移
总量城镇农村
2000424231611081
20055052--
2010858871591428
20159723--

注:“-”为数据缺失,原因在于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调查对象主要是全国人口。

新窗口打开

3 省际人口迁移格局演变预测

运用公式(3)对省际人口迁移区域类型进行划分。首先估算人口迁移活跃区和非活跃区的阈值,考虑到2010和2020年时省际迁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6.44%和7.65%,将活跃度阈值分别设置为0.07和0.08,由公式(3)修正后的活跃度阈值 R分别为0.038和0.054。随后根据图2的分类标准,将中国31个省份划分为净迁入活跃区、平衡型活跃区、净迁出活跃区和非活跃区4种类型。

图2   省际人口迁移区域类型划分标准

Fig.2   The classification of area types of 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

对比2020年参考方案和实验方案下的省际人口迁移区域类型格局,发现两者区域类型划分基本一致,唯一的区别在于实验方案下,即全面二孩实施背景下,新疆由净迁入活跃区转化为平衡型活跃区。原因在于,一是铁路交通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促使新疆人口迁移强度增大[27],尤其是迁出人口规模的增长;二是强烈的生育二孩意愿促使新疆人口自然增长加快,扩大了新疆人口基数[28]

对比2010与2020年(实验方案)的省际人口迁移区域类型格局,发现净迁入型活跃区数量有所减少,由于人口迁入率的下降,辽宁和福建两地由净迁入活跃区变为平衡型活跃区(图3)。2020年时,净迁入活跃区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带。平衡型活跃区变化较大,一是从净迁入型活跃区转化而来,如新疆;二是从净迁出活跃区转化而来,如山东和广西。净迁出活跃区数量有所下降,除了转化为平衡型活跃区和净迁出活跃区,如河北;由于迁出人口数量增长,使净迁移率和总迁移率均相对提高,转化为净迁出活跃区,如云南和青海;其余净迁出活跃区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的湖南、河南、安徽、湖北、江西;西部地区的甘肃、贵州、重庆、陕西、四川以及东北地区的吉林、黑龙江。非活跃区为宁夏和西藏等少数民族人口聚集的省份,由于地理位置和民族文化因素,西藏和宁夏的省际人口迁入和迁出均相对较少。总的来说,所划分的区域类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各省份人口迁移的方向和强度。

图3   2010年与2020年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区域类型划分

Fig.3   The area types of China’s 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 in 2010 and 2020

4 省际人口迁移的城镇化效应

迁移人口是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镇化发展提升的关键因素。从省域角度来看,省际和省内迁移共同影响城镇人口的迁移变化。其中,通过人口跨省份迁出和迁入,省际迁移引起了省域内总人口与城镇人口的变化,从而改变城镇化率。因此,使用公式(4)对假设不考虑省际人口迁移时各省份的城乡人口规模与城镇化率,再同现实情况比较,从而探究省际人口迁移对城镇化的影响(表2)。

表2   省际人口迁移对中国2010年和2020年城镇化率的影响(%)

Table 2   The impact on 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 on urbanization of China in 2010 and 2020 (%)

区域2010年2020年区域2010年2020年
XY贡献度XY贡献度XY贡献度XY贡献度
中国50.2746.194.0852.3147.664.66河南38.5236.711.8140.7738.492.28
北京85.9682.323.6487.4681.715.75湖北49.7046.403.3051.8447.464.38
天津79.4473.905.5380.9873.067.91湖南43.3140.602.7145.7142.732.98
河北43.9442.141.8046.1543.582.57广东66.1759.306.8767.5963.663.93
山西48.0546.711.3450.2647.822.44广西40.0237.612.4141.7739.222.55
内蒙古55.5352.902.6358.2254.243.98海南49.6946.293.4051.4442.259.19
辽宁62.1560.142.0164.2060.633.57重庆53.0348.304.7355.3447.288.07
吉林53.3651.302.0655.3951.324.07四川40.2237.672.5542.4538.573.87
黑龙江55.6653.072.5957.8053.394.41贵州33.7831.532.2535.1432.702.45
上海89.3089.260.0390.3089.350.95云南34.7233.041.6736.3434.192.15
江苏60.2257.362.8762.8058.304.50西藏22.6719.433.2423.5421.631.91
浙江61.6456.575.0764.6959.495.20陕西45.7043.412.2948.0544.473.57
安徽42.9939.443.5544.7741.223.55甘肃35.9434.211.7337.3134.802.51
福建57.0952.344.7559.4854.834.65青海44.7241.243.4845.9440.495.45
江西43.7540.583.1745.7342.563.17宁夏47.9645.122.8449.1045.423.67
山东49.7147.961.7552.3849.802.58新疆42.7939.753.0443.2940.243.05

注:X表示考虑省际迁移时的城镇化率;Y表示不考虑省际迁移时的城镇化率。

新窗口打开

公式(4)中迁入 i地区的城镇的人口占 i地区城镇人口的比重 ai能够直接求得,但迁出人口中城镇人口的比重 b却无法获取。原因在于目前人口普查主要是基于现住地进行统计,也就是只收集迁入到某一省份城镇的人口规模,却没有收集从某一省份城镇迁出的人口规模。杨传开、宁越敏[14]认为,省际迁移人口中非跨省农民工规模即为该省份迁出的城镇人口规模。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2015年中国跨省农民工规模为7 745万人,占省际迁移人口总规模的79.66%,即认为剩下的20.34%为由城镇迁出的省际迁移人口。具体到中国31个省份,这一比重难免会出现差别,但限于目前的数据,此处假设每个省份迁出人口中城镇人口比重 b为0.2。从而求出不考虑省际人口迁移时各省份的城镇化率。

2020年城镇化率计算取实验方案,即考虑全面二孩的影响。依据计算结果发现,2010年和2020年考虑省际迁移是的城镇化率分别比不考虑时高出4.08和4.66个百分点,说明省际人口迁移能够促进中国城镇化率的提高。此外,伴随省际迁移人口的增长,省际迁移对城镇化的贡献有所增加,2020年高出2010年0.5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中国城镇化率相应从50.27%提升到52.31%。此外,2010年中国31个省份考虑省际迁移时与不考虑省际迁移时,城镇化率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289和0.302,2020年分别为0.280和0.291。前者小于后者,说明省际迁移人口的空间再分布减小了城镇化率的省际差异,有利于促进城镇化统筹发展。

具体到31个省份,发现假设不考虑省际人口迁移时的城镇化率均低于考虑时的城镇化率,说明省际人口迁移能够促进省际城镇化率的提高。但对城镇化效应的贡献存在较大差别,例如2010年时贡献度最高的广东达到6.87,而最低的是上海,仅为0.03个百分点。主要原因在于城镇化率是相对指标,即城镇人口和总人口的比重,省际人口迁移不但影响迁出地与迁入地的城镇人口数量,也会影响总人口数量,两者共同决定了省际迁移的城镇化效应。

5 结论及讨论

在全面二孩政策实施背景下,本文基于2010年第六次中国人口普查数据对2020年中国及省际城乡人口规模及迁移人口规模进行测算。基于2010年和2020年人口数据探究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格局变化及其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1) 考虑生育政策变动对生育水平可能带来的影响,测算发现全面二孩的放开促进了2020年中国及省际城乡人口发展;省际人口迁移是中国人口迁移总量的动态分配过程,其中省际迁出人口变化趋势更加明显。2010~2020年省际迁入地主要为上海、广州和北京等地,迁出地主要为四川、河南、重庆和湖北等地。

2) 综合考虑人口迁移的方向与活跃程度,将31个省份划分为净迁入活跃区、平衡型活跃区、净迁出活跃区和非活跃区四种类型。其中净迁入活跃区主要位于东部沿海地区以及西部的新疆;平衡型活跃区变化较大,2020年主要是山西、福建、山东、辽宁、广西、宁夏、内蒙古、等地;净迁出活跃区集中在中西部地区;非活跃区主要为西藏。

3) 省际人口迁移促进了人口的空间再分布,改变了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各省份城镇化率提升的不同程度。总体而言,省际人口迁移能够提升中国与省域城镇化率,其中对2010~2020年中国城镇化率增加的贡献占到30.77%。此外,省际人口迁移缩小了城镇化率省际差别,有利于区域城镇化协调发展。

全面二孩的放开是中国近年来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口空间分布及城镇化水平。由于人口政策变动带来的影响具有滞后性,政策开始实施时表现得不明显,因此为了减少政策变动带来的长期副作用,有必要针对二孩放开的潜在社会影响进行前瞻性的预测及研究。

囿于数据,本文对不同省份迁出人口中的城镇人口占比做了相同的假设,导致测算结果出现偏差,亟待优化。其次,本文基于省际人口迁移视角对城镇化率发展进行分析,然而不同省份的城镇化发展质量值得进一步探究。其中如何促进省际迁移人口中的农民工城市化应是研究重点。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蔡昉.

中国流动人口问题

[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本文引用: 1]     

[Cai Fang.

China’s migrating population

.Beijing: Social Science Academic Press, 2000.]

[本文引用: 1]     

[2] 丁金宏, 刘振宇, 程丹明,.

中国人口迁移的区域差异与流场特征

[J]. 地理学报,2005, 60(1):106-114.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5.01.012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通过2000年人口普查省际迁移数据的分析,揭示了当代中国人口迁移的区域分异性,以及不同原因的流场新模式。研究发现,中国人口迁移进入高活性、高能力的新阶段;东中西部人口迁移的不平衡性不断加剧,“中部塌陷”不仅是经济意义上的,而且也是社会意义上的;人口省际迁移的辐合流场与辐散流场在进一步发展,珠江三角洲是最大的迁移辐合中心;东北与山东的对流渐趋消失,西北取代东北成为非沿海区域新的人口引力中心;以秦岭-淮河线东段和黑河-腾冲线南段为界,人口迁移分裂为东南和西北两大“流域”。就业迁移的优势程度在进一步加大,市场取代计划成为人口和人才流动的第一动力;婚姻迁移的主流方向是西南贫困山区指向华东农村,形成了西南“喀斯特新娘输出区”。

[Ding Jinhong, Liu Zhenyu,

Cheng Danming et al. Areal differentiation of 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 in China and characteristics of flow field

.Acta GeographicaSinica, 2005,60(1):106-114.]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5.01.012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通过2000年人口普查省际迁移数据的分析,揭示了当代中国人口迁移的区域分异性,以及不同原因的流场新模式。研究发现,中国人口迁移进入高活性、高能力的新阶段;东中西部人口迁移的不平衡性不断加剧,“中部塌陷”不仅是经济意义上的,而且也是社会意义上的;人口省际迁移的辐合流场与辐散流场在进一步发展,珠江三角洲是最大的迁移辐合中心;东北与山东的对流渐趋消失,西北取代东北成为非沿海区域新的人口引力中心;以秦岭-淮河线东段和黑河-腾冲线南段为界,人口迁移分裂为东南和西北两大“流域”。就业迁移的优势程度在进一步加大,市场取代计划成为人口和人才流动的第一动力;婚姻迁移的主流方向是西南贫困山区指向华东农村,形成了西南“喀斯特新娘输出区”。
[3] Shen J.

Changing patterns and determinants of 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 in China 1985-2000

[J]. Population, Space and Place,2012, 18(3):384-402.

https://doi.org/10.1002/psp.66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Most migration analyses focus on inter-regional migration in one particular period. Recently, efforts have also been made to compare migration intensity and patterns across countries. Instead of comparison over space, this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the temporal dimension. Can the same model, using the same set of variables, explain migration patterns in two different periods? Is there any change in the determinants of 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 in China?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swer these questions using migration data from the 1990 and 2000 censuses of China. It was found that coastal regions such as Guangdong, Zhejiang, Tianjin, and Fujian joined Shanghai and Beijing as the top destinations of migration over time. 090004Pull090005 factors in the growing region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xpanding migration in China. The same set of variables was used to explain the migration in 19850900091990 and 19950900092000. The same model can explain 51.6% of the variation of migration in 19950900092000, greater than 41.6% in 19850900091990. Nevertheless, absolute parameters in the model were bigger in 19950900092000 than in 19850900091990 to reflect the increasing scale of migration. A better model for 19950900092000 is also established using a new set of variables. Two income variables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migration, confirming the importance of income in internal migration in China. Copyright 0008 2011 John Wiley & Sons, Ltd.
[4] 张善余.

我国省际人口迁移模式的重大变化

[J]. 人口研究,1990, 14(1):2-8.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lt;正&gt; (一) 近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国的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在人口变动领域里亦有多方面的表现,其中之一就是省际人口迁移一改建国头30年的传统模式,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这一变化的幅度大,涵盖面广,迄今已持续了10年以上,

[Zhang Shanyu.

Significant changes in 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 patterns in China

. Population Research,1990, 14(1):2-8.]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lt;正&gt; (一) 近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国的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在人口变动领域里亦有多方面的表现,其中之一就是省际人口迁移一改建国头30年的传统模式,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这一变化的幅度大,涵盖面广,迄今已持续了10年以上,
[5] 杨云彦,陈金永.

中国人口省际迁移的资料与测算

[J].中国人口科学,1993,13(2):37-41.

[本文引用: 1]     

[Yang Yunyan, Chen Jinyong.

Data and estimation of the 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 in China

.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 1993, 13(2):37-41.]

[本文引用: 1]     

[6]

Fan C C. 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 Population redistribu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China: 1990 and 2000 census comparisons

[J]. Professional Geographer, 2005, 57(2):295-311.

https://doi.org/10.1111/j.0033-0124.2005.00479.x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Until recently, migration has had a limited role to play in China's space economy because of central-planning logic and mechanisms. Mobility increases and economic restructuring since the 1980s, however, call for new conceptualizations of migration. Using 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 data from China's 1990 and 2000 censuses, I analyze migration rates, migration effectiveness, population growth, net migration flows, and spatial focusing of migration. The analysis supports the notions that migration is an increasingly effective factor of population redistribution and that it has a strong relationship with regional development. While these relationships have been documented in many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they have been less well addressed in the case of China. Regional divergenc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during the 1990s was accompanied by a marked increase in 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 and sharply concentrated migration flows, especially from relatively poor central and western provinces to the rapidly growing eastern region.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migration theories that draw from experiences of capitalist economies may be of increased relevance to China.
[7] 邓羽, 刘盛和, 蔡建明,.

中国省际人口空间格局演化的分析方法与实证

[J]. 地理学报,2014, 69(10):1473-1486.

[本文引用: 1]     

[Deng Yu,Liu Shenghe,

Cai Jianming et al. An analysis method and empirical study on the spatial pattern of interprovincial population in China

.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4,69(10):1473-1486.]

[本文引用: 1]     

[8] 王开泳, 丁俊, 王甫园.

全面二孩政策对中国人口结构及区域人口空间格局的影响

[J]. 地理科学进展, 2016, 35(11):1305-1316.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6.11.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近几年中国生育政策的连续调整,不仅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而且也将对中国未来的人口结构和空间格局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利用人口学的队列元素法对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实施后,中国未来总人口及人口结构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并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全面放开二孩对中国区域人口空间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全面放开二孩可以有效延缓中国总人口的递减趋势、老龄化的趋势以及未来劳动人口不断走低的趋势;(2)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前后,中国的区域人口空间分布均呈现东部人口密度最高、中部次之、东北再次、西部最低的总体格局,全面放开二孩将会增加胡焕庸线东南侧的人口密度,中国人口分布东南集聚、西北相对稀疏的格局将会长期存在并进一步加剧;(3)根据各省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未来15年人口变化强度,可划分为人口快速变化区、人口中速变化区、人口缓慢变化区和人口平稳区。

[Wang Kaiyong, Ding Jun, Wang Puyuan.

The impact of comprehensive two-child policy on China’s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regional population spatial Pattern

.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6, 35(11):1305-1316.]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6.11.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近几年中国生育政策的连续调整,不仅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而且也将对中国未来的人口结构和空间格局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利用人口学的队列元素法对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实施后,中国未来总人口及人口结构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并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全面放开二孩对中国区域人口空间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全面放开二孩可以有效延缓中国总人口的递减趋势、老龄化的趋势以及未来劳动人口不断走低的趋势;(2)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前后,中国的区域人口空间分布均呈现东部人口密度最高、中部次之、东北再次、西部最低的总体格局,全面放开二孩将会增加胡焕庸线东南侧的人口密度,中国人口分布东南集聚、西北相对稀疏的格局将会长期存在并进一步加剧;(3)根据各省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未来15年人口变化强度,可划分为人口快速变化区、人口中速变化区、人口缓慢变化区和人口平稳区。
[9] 高更和, 罗庆, 樊新生,.

中国农村人口省际流动研究——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J]. 地理科学, 2015, 35(12):1511-1517.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农村人口流动是中国人口流动的主体,对中国的人口空间格局和区域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采用农村人口有效流动率和农村人口流动指数方法,对中国农村人口省际流动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① 建立在农村人口有效流动率基础上的农村人口流动指数既可以表示农村人口流动的方向,也可以表示流动的强度,更可方便地进行区域比较,是研究农村人口流动的科学方法和指标。② 农村人口有效流动整体上呈现出由中部地区、西南地区向沿海、沿边流动的总趋势,有效流动率在全局上具有弱相关性,局域上的低-低值聚集区主要分布于鄂、湘、渝、黔、云等地。③ 农村人口流动指数的正值区主要分布于南部沿海、东部沿海、京津和新疆等地区,负值区主要集中于中部地区和西南地区,由负值区进入正值区的农村人口流动构成了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和路径。④ 农村人口流动指数与人口总量、流出存量显著负相关,与经济总量、流入存量显著正相关。农村人口流动的实质是农村人口应对人口压力的现实反应,在流动目的地的选择中,流动网络和流动惯性在中国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具有普遍意义。</p>

[Gao Genghe, Luo Qing,

Fan Xingsheng et al.Study on interprovincial mobility of rural population in China—Based on the data of the sixth census

.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15, 35(12):1511-1517.]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农村人口流动是中国人口流动的主体,对中国的人口空间格局和区域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采用农村人口有效流动率和农村人口流动指数方法,对中国农村人口省际流动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① 建立在农村人口有效流动率基础上的农村人口流动指数既可以表示农村人口流动的方向,也可以表示流动的强度,更可方便地进行区域比较,是研究农村人口流动的科学方法和指标。② 农村人口有效流动整体上呈现出由中部地区、西南地区向沿海、沿边流动的总趋势,有效流动率在全局上具有弱相关性,局域上的低-低值聚集区主要分布于鄂、湘、渝、黔、云等地。③ 农村人口流动指数的正值区主要分布于南部沿海、东部沿海、京津和新疆等地区,负值区主要集中于中部地区和西南地区,由负值区进入正值区的农村人口流动构成了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和路径。④ 农村人口流动指数与人口总量、流出存量显著负相关,与经济总量、流入存量显著正相关。农村人口流动的实质是农村人口应对人口压力的现实反应,在流动目的地的选择中,流动网络和流动惯性在中国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具有普遍意义。</p>
[10] 陶卓霖, 戴特奇, 郑清菁,.

空间相互作用模型中的目的地竞争效应——基于中国城市间铁路客流数据的实证研究

[J]. 地理科学, 2017, 37(2):181-189.

[本文引用: 1]     

[Tao Zhuolin, Dai Teqi,

Zheng Qingjing et al. Destination competitive effect in spatial interaction model: 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intercity railway passenger flow data in China

.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17 37(2):181-189.]

[本文引用: 1]     

[11] 刘颖, 邓伟, 宋雪茜,.

基于综合城镇化视角的省际人口迁移格局空间分析

[J]. 地理科学, 2017, 37(2):181-18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采用第五、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基于流出、流入“双向”视角解析人口迁移格局及演变过程;采用空间计量模型,阐释综合城镇化及各城镇化分量值对省际人口迁移影响的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0年省际人口迁移量成倍增长,人口迁出区域空间不断扩散,迁入区域空间虽无明显变化,但内部差异性变化明显;(2)省际人口迁移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性特征,省际人口净迁入率变化明显受周边地区的正向影响;(3)综合城镇化率变化对省际人口迁入有着重要作用。(4)人口、经济和土地城镇化率变化对人口净迁入率变化具有显著影响,且经济城镇化仍为影响省际人口迁移变化的主导因素;社会城镇化率的影响并不明显。

[Liu Yin,Deng Wei,

Song Xueqian et al. Spatial analysis of 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 pattern based on comprehensive urbanization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7 37(2):181-18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采用第五、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基于流出、流入“双向”视角解析人口迁移格局及演变过程;采用空间计量模型,阐释综合城镇化及各城镇化分量值对省际人口迁移影响的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0年省际人口迁移量成倍增长,人口迁出区域空间不断扩散,迁入区域空间虽无明显变化,但内部差异性变化明显;(2)省际人口迁移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性特征,省际人口净迁入率变化明显受周边地区的正向影响;(3)综合城镇化率变化对省际人口迁入有着重要作用。(4)人口、经济和土地城镇化率变化对人口净迁入率变化具有显著影响,且经济城镇化仍为影响省际人口迁移变化的主导因素;社会城镇化率的影响并不明显。
[12] 陈锐, 王宁宁, 赵宇,.

基于改进重力模型的省际流动人口的复杂网络分析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10):104-113.

[本文引用: 1]     

[Chen Rui, Wang Ningning,

Zhao Yu et al. Complex network analysis of interprovincial floating population based on improved gravity model

.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2014, 24(10):104-113.]

[本文引用: 1]     

[13] 魏冶, 修春亮, 刘志敏,.

春运人口流动透视的转型期中国城市网络结构

[J]. 地理科学, 2016,36(11):1654-1660.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6.11.007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基于春运人口流动大数据,选取对外联系度、优势流、城市位序<i>-</i>规模分析等方法对转型期中国城市网络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i>① </i>城市网络层级结构中蕴藏着位序<i>-</i>规模规律,但与理想的帕累托分布有所区别,城市规模彼此差异相对较小;<i>② </i>空间距离与城市等级在城市网络联系中发挥支配性作用,保证了城市网络的层级性与有序性;<i>③ </i>中国城市网络核心联系呈现“两横三纵”特征,该特征与铁路大动脉的空间分布高度吻合;<i>④ </i>东部地区城市网络联系更加密切,而西北、西南地区则相对稀疏,基本上以“胡焕庸线”为界,而“兰新线”是突破这一限制的潜在力量;<i>⑤ </i>中国东北地区未形成明显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联系形成带状网络;<i>⑥ </i>华北与华南地区的“灯下黑”现象值得警惕,缓解这一问题的可行办法是核心城市功能的对外疏散,加强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的联系;<i>⑦ </i>带状区域发展或许将成为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流行模式和中坚力量。总体上看,针对于揭示转型期中国城市网络结构特征,春运人口流动数据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是城市与人口研究领域一个值得深入挖掘的重要数据源。</p>

[Wei Ye,Xiu Chunlian,

Liu Zhiming et al. China’s urban network structure in transitional period

.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16, 36(11):1654-1660.]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6.11.007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基于春运人口流动大数据,选取对外联系度、优势流、城市位序<i>-</i>规模分析等方法对转型期中国城市网络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i>① </i>城市网络层级结构中蕴藏着位序<i>-</i>规模规律,但与理想的帕累托分布有所区别,城市规模彼此差异相对较小;<i>② </i>空间距离与城市等级在城市网络联系中发挥支配性作用,保证了城市网络的层级性与有序性;<i>③ </i>中国城市网络核心联系呈现“两横三纵”特征,该特征与铁路大动脉的空间分布高度吻合;<i>④ </i>东部地区城市网络联系更加密切,而西北、西南地区则相对稀疏,基本上以“胡焕庸线”为界,而“兰新线”是突破这一限制的潜在力量;<i>⑤ </i>中国东北地区未形成明显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联系形成带状网络;<i>⑥ </i>华北与华南地区的“灯下黑”现象值得警惕,缓解这一问题的可行办法是核心城市功能的对外疏散,加强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的联系;<i>⑦ </i>带状区域发展或许将成为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流行模式和中坚力量。总体上看,针对于揭示转型期中国城市网络结构特征,春运人口流动数据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是城市与人口研究领域一个值得深入挖掘的重要数据源。</p>
[14] 杨传开, 宁越敏.

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格局演变及其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

[J]. 地理研究, 2015,34(8):1492-1506.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08008      URL      [本文引用: 3]      摘要

基于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利用多种指标和方法研究了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的格局演变及其对城镇化的影响。研究发现:省际迁入和迁出人口在空间分布上均呈分散化态势,迁入迁出重心均向北向东偏移,迁入地由广东省"一枝独秀"向多极化演变,安徽、四川、河南、湖南成为新的四大迁出地。利用净迁移流构建的省际人口迁移网络,表现出紧凑化和均衡化趋势;迁移流仍然是从中西部地区指向东部地区,但新增加迁移流集中指向长三角、京津以及福建。综合考虑省际人口迁移强度和方向,可将全国31个地区划分为净流入型活跃区、平衡型活跃区、净流出型活跃区以及非活跃区四种类型。省际迁移改变了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城乡人口结构,通过不同模式促进了城镇化率的提高和省际差异的缩小,对2000-2010年全国城镇化率增加的贡献占到了18.13%。

[Yang Chuangkai,Ning Yueming.

The evolution of interprovincial migration pattern in china and its impact on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5, 34(8):1492-1506.]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08008      URL      [本文引用: 3]      摘要

基于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利用多种指标和方法研究了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的格局演变及其对城镇化的影响。研究发现:省际迁入和迁出人口在空间分布上均呈分散化态势,迁入迁出重心均向北向东偏移,迁入地由广东省"一枝独秀"向多极化演变,安徽、四川、河南、湖南成为新的四大迁出地。利用净迁移流构建的省际人口迁移网络,表现出紧凑化和均衡化趋势;迁移流仍然是从中西部地区指向东部地区,但新增加迁移流集中指向长三角、京津以及福建。综合考虑省际人口迁移强度和方向,可将全国31个地区划分为净流入型活跃区、平衡型活跃区、净流出型活跃区以及非活跃区四种类型。省际迁移改变了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城乡人口结构,通过不同模式促进了城镇化率的提高和省际差异的缩小,对2000-2010年全国城镇化率增加的贡献占到了18.13%。
[15] 刘盛和, 邓羽, 胡章.

中国流动人口地域类型的划分方法及空间分布特征

[J]. 地理学报, 2010, 65(10):1187-1197.

[本文引用: 2]     

[Liu Shenghe,Deng Yu, Hu Zhang.

Division of Spatial Types of floating population in China and their spatial distribution

.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0, 65(10):1187-1197.]

[本文引用: 2]     

[16] Chan K W, Hu Y.

Urbanization in China in the 1990s: New definition,Different series, and revised trends

[J].China Review,2003, 3(2):49-7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This paper tackles new problems concerning China's urban population figures and the annual urban population series arising from the use of a new Census 2000 urban definition. The paper extends existing research and incorporated crucial findings not available or previously overlooked. The paper assesses major competing urban annual series for the 1990s, including the latest released in the Zhongguo tongji nianjian 2002 and checks empirically the different series of urban population estimates, by decomposing them and comparing the trends to those derived from migration and employment data from other sources. Based on the examination of several sets of data, revised urbanization and migration trends in the 1990s are presented. The paper also provides guidance on the use of the current urban population data and helps to establish a critical baseline for studying urbanization and migration in the 1990s, which was an important decade of urban change in China.
[17] 纪韶, 朱志胜.

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格局变动趋势研究——基于“四普”“五普”“六普”长表数据的比较分析

[J].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3(12):75-8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7636.2013.12.01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文章利用历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了1990~2010年中国城镇化格局变化及趋势演变,并就城镇化格局的合理性及变动成因展开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当前中国的城镇化正处于大城市主导的快速推进阶段,并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会持续;但城镇化的速度会由于中国农村可流动人口减少而有所减缓。1990~2010年中国城镇化格局由分散趋向集中。城镇人口集中趋向东部沿海省区、典型城市群以及1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齐普夫指数测算结果证实了以2000年为时间节点的中国城镇化格局由分散化向集中化的转变,目前中国城镇化格局正朝着合理化方向发展,但七大区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人口流动尤其是跨省跨地区的人口流动是引致中国城镇化格局变动的主导力量,城镇化速度与人口流动速度同步。

[Ji Shao, Zhu Zhisheng.

Study of population movements and the changes in the pattern of urbanization

. Research o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2013(12):75-8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7636.2013.12.01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文章利用历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了1990~2010年中国城镇化格局变化及趋势演变,并就城镇化格局的合理性及变动成因展开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当前中国的城镇化正处于大城市主导的快速推进阶段,并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会持续;但城镇化的速度会由于中国农村可流动人口减少而有所减缓。1990~2010年中国城镇化格局由分散趋向集中。城镇人口集中趋向东部沿海省区、典型城市群以及1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齐普夫指数测算结果证实了以2000年为时间节点的中国城镇化格局由分散化向集中化的转变,目前中国城镇化格局正朝着合理化方向发展,但七大区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人口流动尤其是跨省跨地区的人口流动是引致中国城镇化格局变动的主导力量,城镇化速度与人口流动速度同步。
[18] 王放.

“五普”至“六普”期间中国城镇人口的增长构成

[J]. 人口与发展, 2014, 20(5):16-2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1668.2014.05.00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利用2000年和2010年的全国人口普查资料、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以及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人口数据,对第五次人口普查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期间中国城镇人口的增长构成进行了估算.在“五普”至“六普”期间中国城镇人口的增长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人口从农村向城镇的迁移已成为中国城镇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在面临中国城镇人口增长模式发生深刻变革的时候,中国亟需解决的问题是从政策和制度层面为从农村转移到城镇的人口的就业、住房、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等创造良好的条件,使他们在城镇里安居乐业,从而巩固人口迁移对中国城市化的贡献,使中国的城市化顺利发展.

[Wang Fang.

Composition of China’s urban population growth between the fifth and sixth censuses

. Population & Development, 2014,20(5):16-2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1668.2014.05.00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利用2000年和2010年的全国人口普查资料、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以及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人口数据,对第五次人口普查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期间中国城镇人口的增长构成进行了估算.在“五普”至“六普”期间中国城镇人口的增长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人口从农村向城镇的迁移已成为中国城镇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在面临中国城镇人口增长模式发生深刻变革的时候,中国亟需解决的问题是从政策和制度层面为从农村转移到城镇的人口的就业、住房、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等创造良好的条件,使他们在城镇里安居乐业,从而巩固人口迁移对中国城市化的贡献,使中国的城市化顺利发展.
[19]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

中国2010 年人口普查资料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本文引用: 5]     

[The Census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The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population and employment statistics division.

China’s 2010 population census data

. Beijing: China Statistic Press,2012.]

[本文引用: 5]     

[20] 杨凡, 赵梦晗.

2000 年以来中国人口生育水平的估计

[J]. 人口研究, 2013, 37(2):54-65.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生育水平不仅是衡量人口发展状况的基础性指标,也是关系到国家战略性规划和相关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但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对官方公布的出生或生育数据质量的质疑不断,加之不同学者所估计的生育水平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导致1990年以后、特别是2000年以来的中国真实生育水平成了一个谜。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公布为解决这个问题带来了新的契机。文章通过对2000年、2010年普查数据、最新的教育统计数据以及最新的户籍登记数据的评估和比对,对2000年以来的中国人口生育水平进行了估计。综合多种数据、多种方法的研究结果,结论是2000年以来的总和生育率至少达到了1.6左右的水平。

[Yang Fang, Zhao Menghan.

Estimation of China’s population fertility since 2000

. Population Research, 2013, 37(2):54-65.]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生育水平不仅是衡量人口发展状况的基础性指标,也是关系到国家战略性规划和相关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但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对官方公布的出生或生育数据质量的质疑不断,加之不同学者所估计的生育水平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导致1990年以后、特别是2000年以来的中国真实生育水平成了一个谜。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公布为解决这个问题带来了新的契机。文章通过对2000年、2010年普查数据、最新的教育统计数据以及最新的户籍登记数据的评估和比对,对2000年以来的中国人口生育水平进行了估计。综合多种数据、多种方法的研究结果,结论是2000年以来的总和生育率至少达到了1.6左右的水平。
[21] 翟振武, 陈佳鞠, 李龙.

现阶段中国的总和生育率究竟是多少?——来自户籍登记数据的新证据

[J]. 人口研究, 2015, 39(6):22-34.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现阶段中国的总和生育率究竟是多少? 要想得到这一问题的可靠答案,数据质量是关键。2015 年户籍登记数据中5 ~7 岁组人口数是目前可获最新且最接近这3 个队列实际人口情况的数据,基于这一数据估计2008 ~2010 年中国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能够得到比较可靠的结果。文章估计得出2008 ~2010 年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大致在1. 63 ~1. 66 之间,整体处于平缓波动之中,而且由于户籍登记数据在低龄组不可避免地存在漏登现象,因而在此估计出的总和生育率水平是对2008 ~2010 年间中国育龄妇女生育&ldquo;真水平&rdquo;的低限估计,由此可以推断出2008 年、2009 年和2010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至少应该在1. 66、1. 66 和1. 63 以上。

[Zhai Zhenwu, Chen Jiaju, Li Long.

China’s recent total fertility rate: New evidence from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tatistics

. Population Reasearch,2015,39(6):22-34.]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现阶段中国的总和生育率究竟是多少? 要想得到这一问题的可靠答案,数据质量是关键。2015 年户籍登记数据中5 ~7 岁组人口数是目前可获最新且最接近这3 个队列实际人口情况的数据,基于这一数据估计2008 ~2010 年中国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能够得到比较可靠的结果。文章估计得出2008 ~2010 年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大致在1. 63 ~1. 66 之间,整体处于平缓波动之中,而且由于户籍登记数据在低龄组不可避免地存在漏登现象,因而在此估计出的总和生育率水平是对2008 ~2010 年间中国育龄妇女生育&ldquo;真水平&rdquo;的低限估计,由此可以推断出2008 年、2009 年和2010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至少应该在1. 66、1. 66 和1. 63 以上。
[22] 崔红艳, 徐岚, 李睿.

对2010 年人口普查数据准确性的估计

[J]. 人口研究, 2013, 37(1):10-2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文章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汇总资料,利用人口分析技术和与历史数据、行政记录资料比较等方法,从人口的年龄、性别、生育、死亡、总规模、教育以及长表的代表性等多方面对六普的主要数据结果进行深入地分析,对普查数据的准确性进行客观地评估。结果表明,2010年普查登记的分年龄数据准确性差异较大,0~9岁低年龄人口存在漏报,20~45岁人口有重有漏,其余年龄组完整性较高;分性别数据与历史数据的一致性较好;妇女生育水平明显偏低;死亡人口数据漏报较为严重;分教育数据与教育部门的行政记录吻合度较高;长表的主要数据结构代表性较好。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2010年人口普查总人口的漏登率大幅降低,普查的总体质量明显提高。

[Cui Hongyan, Xu Lan, Li Rui.

Estimates of the accuracy of the 2010 census data

. Population Research, 2013, 37(1):10-2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文章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汇总资料,利用人口分析技术和与历史数据、行政记录资料比较等方法,从人口的年龄、性别、生育、死亡、总规模、教育以及长表的代表性等多方面对六普的主要数据结果进行深入地分析,对普查数据的准确性进行客观地评估。结果表明,2010年普查登记的分年龄数据准确性差异较大,0~9岁低年龄人口存在漏报,20~45岁人口有重有漏,其余年龄组完整性较高;分性别数据与历史数据的一致性较好;妇女生育水平明显偏低;死亡人口数据漏报较为严重;分教育数据与教育部门的行政记录吻合度较高;长表的主要数据结构代表性较好。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2010年人口普查总人口的漏登率大幅降低,普查的总体质量明显提高。
[23] 庄亚儿, 姜玉, 王志理,.

当前我国城乡居民的生育意愿——基于2013 年全国生育意愿调查

[J]. 人口研究, 2014, 38(3):3-13.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2013年全国开展的生育意愿调查表明,当前城乡居民的理想子女数为1.93; 实行一孩、一孩半、二孩政策地区分别为1.84、1.98、2.01; 双独、单独、普通家庭分别为1.79、1.83、1.95; 现有一孩单独家庭的理想子女数为1.81。全国城乡居民理想子女的性别比为104; 理想子女数为1 个、2个孩子的性别比分别为128、102。单独一孩家庭对生育下一个孩子时间安排,&ldquo;未确定&rdquo;的比例达59. 0%,明年、后年、大后年的比例分别为20.5%、12.1%、8.4%。完善生育政策有助于缩小居民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之间的差距,全面实施&ldquo;单独二孩&rdquo;政策,全国范围内不太可能出现出生堆积现象。

[Zhuang Yaer, Jiang Yu,

Wang Zhili et al. Current fertility wishes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China—Based on the survey of national fertility desire in 2013

. Population Research, 2014, 38(3):3-13.]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2013年全国开展的生育意愿调查表明,当前城乡居民的理想子女数为1.93; 实行一孩、一孩半、二孩政策地区分别为1.84、1.98、2.01; 双独、单独、普通家庭分别为1.79、1.83、1.95; 现有一孩单独家庭的理想子女数为1.81。全国城乡居民理想子女的性别比为104; 理想子女数为1 个、2个孩子的性别比分别为128、102。单独一孩家庭对生育下一个孩子时间安排,&ldquo;未确定&rdquo;的比例达59. 0%,明年、后年、大后年的比例分别为20.5%、12.1%、8.4%。完善生育政策有助于缩小居民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之间的差距,全面实施&ldquo;单独二孩&rdquo;政策,全国范围内不太可能出现出生堆积现象。
[24] 蔡建明, 王国霞, 杨振山.

我国人口迁移趋势及空间格局演变

[J]. 人口研究, 2007, 31(5):9-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6087.2007.05.002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文章从影响人口迁移的动力要素和迁移方式入手,从战略上把握我国不同地区未来人口迁移及空间格局的基本趋势,探索促进人口有序流动的各项政策。研究表明,2000~2020年我国每年从乡村迁入到城市的净常住人口数量将大体保持在1500万左右,并在链式迁移方式主导下,人口迁移的空间格局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仅出现一些微调,未来迁移人口还将主要集中在大都市区范围内。

[Cai Jianming, Wang Guoxia, Yang Zhenshan.

Future trends and spatial patterns of migration in China

. Population Research,2007,31(5):9-2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6087.2007.05.002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文章从影响人口迁移的动力要素和迁移方式入手,从战略上把握我国不同地区未来人口迁移及空间格局的基本趋势,探索促进人口有序流动的各项政策。研究表明,2000~2020年我国每年从乡村迁入到城市的净常住人口数量将大体保持在1500万左右,并在链式迁移方式主导下,人口迁移的空间格局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仅出现一些微调,未来迁移人口还将主要集中在大都市区范围内。
[25]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

中国2000 年人口普查资料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本文引用: 1]     

[The Census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The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population and employment statistics department.

China’s 2000 population census data

. Beijing: China Statistic Press,2002.]

[本文引用: 1]     

[26] 李永浮, 鲁奇, 周成虎.

2010 年北京市流动人口预测

[J]. 地理研究, 2006, 25(1):131-140.

[本文引用: 1]     

[Li Yongfu, Lu Qi, Zhou Chenghu.

The prediction of Beijing floating population in 2010

.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6,25(1):131-140.]

[本文引用: 1]     

[27] 刘追, 陈艳.

新疆省际人口迁移现状及效果评价

[J]. 西北人口, 2013,(6):56-5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7-0672.2013.06.01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人口迁移对迁出地、迁入地双方均产生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因而人口迁移和流动一 直受到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新疆一直是人口迁移活动频繁的地区。本文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和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对近年来新疆省际人口迁移的现状进行 了翔实的描述,评价了新疆省际人口迁移的效果,指出了省际人口迁移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建立新疆人口省际迁移的协调机制、采用灵活人口政策吸引外 省优秀人口和实现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三点政策建议。

[Liu Zhui, Chen Yan.

Interprovincial population migration and evaluation in Xinjiang

. Northwest Population Journal,2013,(6):56-5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7-0672.2013.06.01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人口迁移对迁出地、迁入地双方均产生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因而人口迁移和流动一 直受到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新疆一直是人口迁移活动频繁的地区。本文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和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对近年来新疆省际人口迁移的现状进行 了翔实的描述,评价了新疆省际人口迁移的效果,指出了省际人口迁移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建立新疆人口省际迁移的协调机制、采用灵活人口政策吸引外 省优秀人口和实现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三点政策建议。
[28] 马玲茹, 雍娴婷, 容海欣,.

新疆乌鲁木齐地区居民二胎生育意愿调查分析

[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7, 40(6):836-838.

[本文引用: 1]     

[Ma Lingru, Yong Xianting,

Rong Haixin et al.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fertility desire of “two-child” in urumqi

.Journ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2017,40(6):836-838.]

[本文引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