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达地区城市边缘区失地农民生计韧性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苏飞, 郑艳艳, 童磊, 张盼盼, 林芊含

Livelihood Resilience of Land-lost Farmers in Urban Fringe in Economically Developed Areas: A Case of Hangzhou
Su Fei, Zheng Yanyan, Tong Lei, Zhang Panpan, Lin Qianhan
表1 失地农民生计韧性评价指标体系
Table 1 Index system of land-lost farmers’ livelihood resilience
目标层 准则层 指标层 指标描述与定义
  注:1 hm2= 15亩。
缓冲能力 人力资本 家庭劳动力 劳动能力×0.5+劳动数量×0.5(劳动能力:1=幼儿和残病,2=儿童,3=老人,4=成人助手,5=成年人。其中,1~6岁为幼儿,7~14岁为儿童,15~18岁为成人助手,19~65岁为成年人,65岁以上为老年人);该指标为失地前后差值
人均教育程度 家庭人均教育程度(1=小学以下,2=小学,3=初中,4=高中及中专技校,5=大专及以上)
健康状况 家庭人均健康状况,五点量表获取;该指标为失地前后差值
金融资本 人均收入 家庭年收入/家庭人口总数;该指标为失地前后差值
家庭存款 家庭总储蓄(1=人均收入的10倍以下,2=人均收入的10~20倍,3=人均收入的20~30倍,4=人均收入的30~40倍,5=人均收入的40倍以上);该指标为失地前后差值
物质资本 房屋资本 住房质量×住房面积(住房质量:1=危房,2=较差,3=一般,4=较好,5=好);该指标为失地前后差值
生产生活资料 拥有的日常家用设备总数;该指标为失地前后差值
自然资本 自然资源规模 拥有的耕地面积×0.5+拥有的林地面积×0.5(亩);该指标为失地前后差值
社会资本 亲戚数量 当地亲戚户数
社会交往费用 每月的电话费开支、交通开支、网络开支之和;该指标为失地前后差值
自组织能力 政策制度 政府帮扶力度 地方政府对失地农民的帮扶程度,五点量表获取
征地补偿费 含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宅基地拆迁安置费
社会网络 社会组织参与 上一年度参与社区或农村组织、活动的数量;该指标为失地前后差值
邻里信任度 对邻里的信任程度,五点量表获取;该指标为失地前后差值
社会联结度 与亲戚朋友的联系程度,五点量表获取;该指标为失地前后差值
主动交往度 主动与周围人群及社区组织交往程度,五点量表获取;该指标为失地前后差值
资源获取 交通可达性 离最近公路或市场的实际距离的倒数;该指标为失地前后差值
学习能力 获取知识与
技能的能力
户主教育程度 家庭户主个人教育程度(1=小学以下,2=小学,3=初中,4=高中及中专技校,5=大专及以上)
家庭教育投入 每年教育投入金额;该指标为失地前后差值
技能培训机会 是否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1=是,0=否)
信息获取能力 家庭获取信息的渠道种类数;该指标为失地前后差值
经验知识转化过程 信息技能交流 农户间是否存在信息与技能交流(1=是,0=否)
外出务工时间 家庭所有外出务工成员每年务工天数之和,表征获取认知的机遇和在外适应能力;该指标为失地前后差值
外出务工收入 家庭所有外出务工成员平均每天的务工收入;该指标为失地前后差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