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ginal Article

The Paradigm Transformation of Space in Tourism Destination From Perspective of Production of Space: A New Paradigm of Space Based on Emergence of Space

  • HUANG Jian-feng 1, 2 ,
  • LU Lin , 1
Expand
  • 1.College of Territorial Resources and Tourism/ Research Center for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2, China
  • 2.Department of Tourism,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

Received date: 2014-11-12

  Request revised date: 2014-12-19

  Online published: 2015-01-15

Copyright

本文是开放获取期刊文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科研教学等,但不允许用于商业目的.

Abstract

The new requirement for tourism geography has been proposed based on the practical background of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theoretical background of the “cultural turn” in geography and the “spatial turn” in sociology. As the important evolution kernel of human-environment system in tourism destination,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provides an important and new perspective for space research in tourism destination and would promote the paradigm transformation of space in tourism destination. Based on the recognition of systematization of space in tourism destination, the concept of emergence of space was defined, and a new paradigm of space in tourism destin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duction of space was proposed in this article. This new paradigm would be mainly manifested: 1) A new perspective for space research. The disciplinary context and theoretical logic of the research of production of space in tourism destination would be clarified; 2) A new space view. The new space view of emergence with the core characteristics of connotation complexity, scale nesting and non-conservation would be set up, and the cognition of space would be transformed from element to system and further from the simple environment system to the process system then to the complex coupling system; 3) A new approach of space research. More attention would be given to social space, microscopic dimension and scaling; 4) A new framework of space research. The research framework of emergence of complex space system would be founded based on the research route of “process-pattern-mechanism”, and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in typical destinations with different scales and types would be studied systematically. The paradigm transformation of space in tourism destin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duction of space would develop the research perspective and paradigm of tourism geography and enhance the response and guidance of tourism geography to China’s tourism development.

Cite this article

HUANG Jian-feng, LU Lin. The Paradigm Transformation of Space in Tourism Destination From Perspective of Production of Space: A New Paradigm of Space Based on Emergence of Space[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5, 35(1): 47-55. DOI: 10.13249/j.cnki.sgs.2015.01.47

1 问题的提出

1.1 经济和社会转型中的旅游地发展新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是通过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的方式实现的[1]。中国经历着由农业的、乡村的、封闭半封闭的传统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2,3]。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有一个特殊的维度,就是空间,任何重大的结构性转型,都牵涉到空间的改变[4]。空间结构是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投影[5],经济结构调整、社会结构变迁、地方政府治理转变与区域、城市等不同尺度的空间重构之间相互作用[6]。再进一步说,如果不生产出合适的空间,“改变生活”和“改变社会”这些说法都毫无意义[7],社会与空间之间呈现辩证统一关系。
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和发展,旅游业的综合功能日益显著。面对全球化和城市化的浪潮,旅游地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和社会地域空间,被不断地(再)生产、(再)获取和(再)创造[8]。这种现象和趋势突出地表现在乡村、小城镇、传统社区(包括民族文化社区)、特色街区(包括历史街区、文化创意街区、主题公园)等类型的旅游地。在这些旅游地中,由于需求的助推、资本的注入、产业的转型、制度的创新、价值链的再造、社会和文化的变迁、城乡和区域的发展、全球化和地方化的交织等一系列新因素的作用,不断生产和创造出一系列新的生产空间、消费空间、产业空间、居住空间、生活空间、游憩空间、社会空间,等等。作为经济社会转型中旅游地演化和发展的内在动因,这一系列空间的生产成为了旅游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化的重要内核。旅游地空间和旅游地演化随之呈现新内涵、新特征、新规律,有待旅游地理学加以研究。而旅游地发展中的新因素、新空间、新问题也需要旅游地理学探索新的研究范式[9]

1.2 “文化转向”和“空间转向”的理论新动向

20世纪中后期以来,西方学术界跨学科的趋势逐渐形成,并开始出现了“文化转向”(the cultural turn)、“空间转向”(the spatial turn)等理论动向[10]。空间、地方和文化地理学问题甚至成为正在出现的跨学科格局的中心[11]。在“文化转向”的思潮中,人文社会科学以更倾向于社会学的视角对文化进行跨社会阶层的多学科研究[12],文化不再被看作是超然于社会存在的意义与符号的集合,而成为维持与建构社会关系的关键维度[13],“事实”被看作一种社会文化产品,不同主体对“事实”有不同的解读方式[14,15]。其间,人文地理学也呈现了以后现代思潮为理论基础、以新文化地理学的崛起为主要代表的“文化转向”[16]。这一转向逐渐影响到地理学的其他分支[17],人文化和社会化成为地理学科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18]
与地理学的“文化转向”相伴而行的是社会学的“空间转向”[17]。空间具有多方面的社会意蕴,人类实践与社会生活在一定空间展开的同时,本身又作为空间实践和事件塑造着空间,这使空间发生着由自然向社会、由物理向人文空间的让渡与转换[19]。20世纪中后期,面对哲学反思、学科整合和时空转型的背景,在列斐伏尔、福柯、吉登斯、哈维、苏贾、卡斯特、布迪厄等理论家的推动下,空间问题成为社会学的核心问题[20,21]。这一“空间转向”深刻改变了社会理论和社会学的基本面貌,并作为一种跨学科视角对人文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产生了广泛而复杂的影响[20,22]。作为这场“空间转向”中最具影响力的先驱之一,列斐伏尔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提出了“空间的生产”概念,着手建构起一个空间本体论的社会理论框架[20]。在地理学“文化转向”和社会学“空间转向”的深刻背景下,空间生产理论进入了空间研究的领域,其不仅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更契合了时代发展的背景和理论整合的要求,有可能为中国复杂的社会—空间现象与问题提供一个解释思路[23]

1.3 实践和理论发展对旅游地理学的新要求

自1978年以来,旅游地理学逐渐成为中国地理学中发展最快、成果最丰、思想活跃的分支学科之一[24],但目前仍然处在一个不断积累、广泛吸收的阶段,哲学基础和理论建构则是其中的重要问题[25]。经济社会转型的中国情境和学术研究转向的理论动向对旅游地理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中国社会发展宏观背景、学术发展整体背景以及旅游业实践背景[26],旅游地理学应加强理论研究,关注旅游现象的非生产特征,强化对旅游影响、旅游者行为、旅游地演化的研究[18],不断增强对中国旅游发展实践的洞察力、解释力、预见力、指导力。作为旅游地人地系统演化的重要内核,空间生产成为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为旅游地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重要视角,为旅游地空间研究范式的转换和创新提供了重要条件及时机。

2 空间生产理论及其研究进展

2.1 空间生产理论的基本框架

空间生产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社会)空间是(社会的)产物和生产过程”,强调对生产的分析应由“空间中事物的生产”(production in space)转向“空间本身的生产”(production of space)。“空间的实践”(spatial practice)、“空间的表征”(representations of space)和“表征的空间”(representational spaces)构成了空间生产的基本理论框架,三者分别对应“感知的空间”(perceived space)、“构想的空间”(conceived space)和“生活的空间”(lived space)[7]。作为空间被开发、设计、使用和改造的全过程[7],空间生产的实质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实现物质资料在空间中的重置或重构,从而创造出适合人的需要的为人空间[27]。其间多种经济、政治、文化要素和力量对空间进行重塑[28],众多社会空间互相重叠、彼此渗透[29]。因此空间的生产不仅是对空间、社会空间的生产,也是对生产关系的再生产[30]。日常生活或将在空间生产这一变化着的背景中被重新加以解释[7]

2.2 旅游地空间生产研究进展

国外关于空间生产的理论研究相对丰富,国内自2005年以来,也兴起了多学科共同研究的风潮[28],涉及的学科主要有哲学、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社会学、城市规划、文学、传播学等,相关研究现状限于篇幅不予在此陈述。就旅游地空间生产研究而言,在研究内容上,主要关注乡村[31-36]、小城镇[37-41]、传统社区[42-44]、民族文化旅游地[45-47]、历史街区[48,49]、文化创意街区(园区)[50-57]等多种类型的旅游地;在研究方法上,从多学科视角出发,采用各自学科的研究方法;在研究范式上,需要重视空间生产理论三元框架的地理学测度,完善空间生产研究的地理学理论与方法体系,国内研究尤其需要重视中国情境下不同尺度旅游地的空间生产问题研究,探究空间生产在中国转型期破解人地关系矛盾和城乡二元结构中的作用机制。总的来说,近5 a来国内关于旅游地空间生产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与中国经济社会转型背景下的旅游地演化和空间生产实践相比,尚有很大空间。

3 空间生产视角下的旅游地空间研究新范式

范式演进是科学发展的通常模式[58]。空间生产的研究视角将推动旅游地空间研究范式的转型,这一范式转型的依据是经济、社会转型的实践呼唤和“文化转向”、“空间转向”的理论呼应;目的是增强旅游地空间研究对旅游发展实践的响应和指导,益于学科建设和理论建构;核心是把握空间的涌现性,以新的涌现空间观指导旅游地空间研究;要义是强调系统思维下的社会-空间系统耦合即人-地系统耦合;本质是旅游地理学在系统科学指导下对空间的哲学认识。这种新的旅游地空间研究范式具体包括新的研究视角、新的空间观、新的研究路径、新的研究框架。

3.1 新的旅游地空间研究视角

3.1.1 空间生产视角的科学性及其理论逻辑
中国具有历史意义的经济社会背景使中国的社会文化地理学面临独特的发展道路[59]。中国人口众多,旅游和休闲消费需求庞大,城市化处于关键时期,经济结构调整进入新阶段,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社会结构转型的深度和广度加大,这些历史性国情是中国旅游地研究不可忽略的现实背景,为旅游地研究提供了重要机遇和沃土,更构成了中国旅游地研究的鲜明特色。如何走出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人地统筹、城乡统筹、经济社会统筹发展道路,成为摆在各种尺度和类型旅游地面前的共同的重大科学问题。空间生产为破解这一问题、解构和建构旅游地复杂系统演化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事实上,旅游地空间生产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从微观维度看,对于旅游地来说,旅游者基于生产者的表征和建构进行着空间的想象、比对和体验[60],旅游发展过程中经济、社会关系的变化导致了空间生产主体的多元化,而空间生产理论的优点之一就在于能够帮助理解真实空间与各社会群体的空间想象之间的关系,从而能够对多元主体情境下的空间变迁进行解释的空间生产理论就具有了解释力和研究的适用性[42]。从宏观维度看,无论是较大尺度的都市圈和城市群旅游地,或是中等尺度的城市旅游地或风景名胜区,还是较小尺度的旅游小城镇、乡村、传统社区、历史街区、文化创意园区、主题公园,空间生产往往成为不同尺度、不同类型旅游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地关系演化的重要动力和显性特征。旅游地理研究不能就“旅游”研究“旅游”[9],空间生产不仅仅是关乎旅游地和旅游业自身的问题,更是区域发展、经济社会转型、地域和空间重构的重要原因和结果。
空间生产视角在旅游地空间研究中的理论逻辑是: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型催生了旅游综合功能的发挥,在此过程中,旅游地一系列新的生产、消费、产业、居住、生活、游憩、社会等空间得以再生产,进而推动着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演化,而空间生产和人地系统演化的结果直指旅游地的空间变迁和地域重构,反过来,这种空间变迁和地域重构又为旅游地经济社会的纵深转型和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由此形成“经济社会转型-旅游综合功能-旅游地空间生产-人地系统演化-空间变迁和重构”的螺旋式演进过程。因而,空间生产对于现今中国的旅游地发展具有独特、重要的意义。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对空间生产研究问题普遍性的辨识不能脱离“社会-空间辩证法”的应有理论视阈,防止认识的泛化。
3.1.2 旅游地空间生产研究的学科理路
旅游地空间生产作为一个跨学科甚至“超学科”的研究领域,应在学科理路上强调:① 将旅游地空间生产研究立基于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复杂时代背景和地理学“文化转向”、社会学“空间转向”的深刻学科背景,在实践转型和理论转向中探索范式转换。② 在学科取向上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面向学科交叉与立足学科本位的统一。一方面,鉴于旅游地的综合属性和空间问题的复杂性,单纯从地理学意义上理解空间及其变迁是不够的[42],需要依赖哲学和其他学科作为依据和工具[61],从哲学、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城市规划、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切入,进行跨学科研究;另一方面,地理学是旅游研究的重要贡献者[62,63],西方地理学家是推动空间生产理论演进的主要力量[28],应发挥地理学在空间研究中的理论和方法优势,同时科学把握人文地理学的人文化倾向,避免迈入较为单纯的社会科学的迹象[64],将“文化转向”纳入地理学综合研究体系,强化地理学在旅游地空间生产研究中的学科地位。③ 避免理论运用的简单化和理解的宽泛化[65],全面深入把握空间生产理论的发展脉络、框架体系和精神要义,同时开展大量深入的实证研究,探究空间生产理论中有关概念和范畴的地理学测度,力求避免理论的抽象思辨性,增强空间生产理论对当代中国旅游地演化的解释力。

3.2 新的旅游地涌现空间观

3.2.1 旅游地空间认识的转变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地理学的研究核心[66,67],系统要素相互作用的机制与演化趋势是人地系统研究的主题[68],应以系统的观点研究旅游地空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转型、城乡和区域的发展、全球化和地方化的交织,一系列新因素推动了旅游地一系列新空间的生产,空间在各种力量的作用下被不断地建构、解构、重构,空间具有了前所未有的新特性,从而需要对旅游地空间进行新的认识,树立新的旅游地空间观。对旅游地空间的再认识,是空间生产视角下旅游地空间研究范式转型的核心。这种新的认识主要在于对空间系统及其涌现性的把握,包含两个层次的转变(图1)。
Fig. 1 Transformation of space view in tourism destin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duction of space

图1 空间生产视角下旅游地空间观的转变

第一个层次是从要素空间到系统空间的转变。经济社会转型中的旅游地空间不再是承载旅游地自然、人文事象的简单要素,而是通过新的空间的生产成为与旅游地系统演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系统。第二个层次是从简单系统空间到复杂系统空间、从环境系统空间到过程系统空间再到耦合系统空间的转变。其中,第一步,空间是旅游地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发展的环境系统。作为旅游地系统演化的外在平台,这时的空间主要是游离在旅游地系统外部的外生系统,人地系统中的地(空间)主要是地表人类活动的对象和环境。第二步,空间成为旅游地系统演化的输入(动力)-输出(产物)系统即过程系统。空间生产既是旅游地演化的手段和动力,又是旅游地演化的结果和产物,这时的空间已经进入旅游地系统内部而成为其重要的内生子系统,人地系统中的地(空间)是人类活动的原因和结果。第三步,空间与旅游地的演化形成有机整合的耦合系统。在“经济社会转型→旅游综合功能→旅游地空间生产→人地系统演化→空间变迁和重构”的螺旋式演进中,空间通过自身的生产与旅游系统、经济社会系统、人地系统及其子系统和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耦合而形成复杂系统,新的空间的生产实质上是新的旅游地发展系统、人地关系系统的再生产。至此,空间的生产不仅是空间本身这个要素的生产,更是与空间耦合的新的旅游地演化复杂系统的生产,脱离了这个新的系统,空间的生产则毫无意义。人-地系统耦合与“社会-空间辩证法”虽道路分殊,但要义相会。
3.2.2 基于空间涌现性的新的空间观
从要素到系统,从简单系统到复杂系统,作为系统尤其是复杂耦合系统的旅游地空间,于是具有了系统的根本特征——涌现性。涌现性是若干要素按照某种方式相互联系而形成系统后所产生的组分及组分加和不具有的新性质[69]。涌现性来源于系统的组分、结构、环境,构材效应、规模效应、结构效应、环境效应是系统涌现性产生的主要机制[70]。在这里,空间涌现性是指在经济社会转型和发展环境中,各类空间主体共同作用,资本、权力、制度、文化等力量相互交织并与空间相互转化,通过一系列新的空间的生产,致使空间在与旅游地系统及其组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复杂耦合人地系统的过程中,所生成的新的内涵、新的结构、新的功能。空间的涌现性主要的不在于空间基质的改变和新的空间要素的生成,而在于空间与旅游地系统各子系统及其要素耦合而生成的新的内涵、结构和功能,体现了涌现的基本机制。事实上,对系统空间的认识是把握空间涌现性的前提,空间涌现性是空间系统性的应有之义。作为系统的空间,其涌现性是客观存在的,只是在以往的旅游地空间研究中没有得到更多的关注。而空间的生产则为认识空间的涌现性、探究复杂空间系统的内在机制提供了一把钥匙。
作为一种异质性的涌现,空间的涌现性集中表现在3个方面:内涵复杂性、尺度嵌套性、过程非守恒性。从内涵上看,空间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具有不同的属性,既有物质空间、非物质空间,也有实体空间、感知空间,又有经济空间、社会空间、文化空间,还有第一空间、第二空间、第三空间等;从尺度上看,既有全球化空间、地方化空间、全球地方化空间,也有宏观空间、中观空间、微观空间,又有较大尺度空间、较小尺度空间等,多元层次的尺度间相互嵌套;从过程上看,与物质不灭、能量守恒所不同的是,空间既可以被创造和生产,也可以被破坏和消灭。种种复杂的空间产生了新的复杂的空间结构,有别于传统空间的点状、线状、面状结构和同质集聚、异质分离特征,而表现为空间组合更加弹性化,相互镶嵌形成一种复杂的耦合关系,呈现出空间并置性特征[71]。因此,对旅游地空间内涵、外延、要素、功能和旅游地空间结构组分、型式、演进、机制的探究应在传统认识基础上有所突破,树立以空间涌现性为核心特征的新的涌现空间观来指导旅游地演化研究。而这种涌现空间观或许对于中国情境下的人文地理学空间研究具有一定的普适意义,旅游地空间生产、空间系统、空间涌现则是其中的一个典型。

3.3 新的旅游地空间研究路径

从空间生产视角出发,涌现空间观指导下的旅游地空间研究需要在发挥旅游地理学空间研究传统优势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空间、微观解构、尺度转换,三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
3.3.1 更加注重社会空间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范式先后经历了“区域分异”、“空间分析”、“社会理论”等三次主要的变革[72]。空间是社会建构的,同时社会关系也是通过空间形成的[17]。空间生产理论坚持历史性、社会性、空间性的统一,强调空间不仅被社会关系支持,也生产社会关系和被社会关系所生产。空间的自然属性是人文地理学空间认识论的基础,但仅关注自然性的空间认识是不完整的,空间是由社会关系和物质的社会实践构成的,完整的空间认识论应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这种统一的认识论能更有效地揭示空间的本质[73]。旅游地空间生产中存在着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旅游者、居民等各类空间主体和利益相关者,资本、权力、制度、规训、惯习、文化等因子在旅游地社会建构和主客交往中发挥着各自的力量,致使复杂系统空间的涌现性不断生成。因此,在注重空间自然属性的同时需要更多地关注社会空间的探究,从而更好地运用空间生产的理论视角来认识空间的涌现性,把握空间生产、空间社会性、空间系统性、空间涌现性之间的理论线索。
3.3.2 更加注重微观解构
空间格局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传统长处,传统的人文地理学善于从宏观和中观层面把握地理事象空间分异的总体结构和规律,而对空间本身形成和发展机制的探讨相对较少,对空间的社会与文化意义的剖析也相对较少[71]。传统的旅游地空间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沿袭了这一特征。面对不同尺度旅游地的演化,鉴于空间社会属性的重要性,旅游地空间生产视角下对空间自身生产的关注,对旅游介入下空间生产主体、动力、逻辑、机制的探究,对空间生产所致的复杂系统空间涌现产生来源、机制、效应的解构,则将微观层面的空间研究提到一个新的高度,这有助于强化旅游地理学在旅游地复杂经济、社会、文化、空间系统研究中的解构能力,为空间格局的综合研究提供更加深入的分析基础。
3.3.3 更加注重尺度转换
在全球化和城市化背景下的旅游地发展当中,一系列新因素的作用致使不断生产出的一系列新空间在被赋予错综复杂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后,成为相互嵌套、相互渗透的复杂空间系统。而此时,尺度则成为解构这一复杂系统的有力视角。空间尺度既是一个几何距离的概念,也是一个社会建构的概念,是包括空间、地方和环境的复杂混合体中的一个关系要素[74],这与空间生产理论的“社会—空间辩证法”不谋而合[75]。在这个意义上,通过旅游地不同空间尺度的转换、推绎和重组,可以把握旅游地复杂空间系统及其涌现的基本线索,探求空间涌现性在尺度嵌套和重组中的作用机制,建构旅游地尺度转换基础上空间变迁和重构的内在机制。而考察空间重构的关键前提也正在于承认空间的社会性涵义,而非只见其纯粹的、中性的物质属性[76]

3.4 新的旅游地复杂系统涌现空间研究框架

3.4.1 研究的理论框架
中国社会转型中的科学问题的探究,需要在研究社会运行过程中考察社会结构的变动,坚持结构分析和机制分析相结合的基本路线[3,77]。一系列新空间的生产是旅游地各种经济、社会关系和结构的手段、结果、映射。旅游地空间生产研究需要坚持社会性、空间性、时间性的辩证统一,遵循“过程-格局-机制”的研究路线,建立复杂系统涌现的空间研究框架(图2),在空间生产过程-格局耦合中探求空间生产机制。在研究旅游地经济、社会、空间转型的运行过程中考察不同类型空间再生产的结构和机制,抓住与旅游地经济社会结构运行密切相关、对于旅游地空间生产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社会、政治力量和权力、制度、文化因素,注重全球化时期生产方式中资本和权力等动力在空间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和交织[78],揭示旅游发展、空间生产、人地系统演化三者之间的互动规律,探求人地统筹、城乡统筹、经济社会统筹的发展道路。
Fig. 2 Emergence of complex space system in tourism destin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duction of space

图2 空间生产视角下旅游地复杂系统涌现的空间研究框架

3.4.2 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
旅游地空间生产研究需要解决的主要科学问题包括:① 识别旅游地空间生产的多元化主体,探究旅游发展背景下不同主体空间生产的目标、逻辑和行为。② 测度空间生产理论中“空间的实践”、“空间的表征”、“表征的空间”的三元框架,判定物质空间与非物质空间生产的协同过程和时空耦合。③ 阐明旅游地空间生产在不同阶段的多元化动力因子及其作用机制,揭示旅游发展、空间生产、人地系统演化之间的互动规律,探求旅游地空间生产、空间系统、空间涌现有机统一的内在机制。
3.4.3 主要研究内容
针对旅游地空间生产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需要选取不同尺度、不同类型的典型旅游地,进行旅游地空间生产过程、格局、效应和机制的系统研究。重点的研究内容包括:
第一,旅游地空间生产的过程与格局。研究旅游发展背景下旅游地物质空间生产的过程与格局,包括旅游产业结构、空间格局变化导致的空间生产过程,人地关系演化中的空间生产响应等;研究旅游发展背景下旅游地非物质空间生产过程与格局,包括社会关系和社会网络变迁,社会结构和社会空间分异,新的交往空间和感知空间的生成等。
第二,旅游地空间生产的效应。研究旅游发展背景下旅游地空间生产的经济及景观效应,包括对产业、人口、收入结构的影响,聚落形态、人居环境、景观特征的变化等;研究旅游发展背景下旅游地空间生产的社会及文化效应,包括对生活方式、社会关系、传统文化的影响,不同主体的空间响应和诉求、地方依恋和社会适应等。
第三,旅游地空间生产的机制。研究旅游发展背景下旅游地空间生产的驱动机制,包括动力因子的识别,资本、权力、制度、文化等要素的作用方式,空间主体的参与、驱动和协调等;研究旅游发展背景下旅游地空间生产的调控机制,包括产业结构与空间生产、空间重构的调控,空间公平与效率的辨识与调控,资源环境的预警等。
3.4.4 主要研究方法
鉴于旅游地经济、社会、文化的综合性和空间生产问题的复杂性,应在系统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下,立足地理学的方法手段,吸收社会学、城市规划、人类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强调地理学传统和新兴研究方法、技术、手段与相关学科研究方法的整合,重视宏观与微观、时间与空间维度的结合,综合运用调查研究、文献研究、实地研究等多种研究方式,重点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认知地图、统计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扎根理论等多样方法手段,实现空间分析、计量分析、质性分析的集成。

4 结 论

1) 经济、社会转型的中国情境和地理学“文化转向”、社会学“空间转向”的理论动态对旅游地理学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作为旅游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化重要内核的空间生产为旅游地空间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重要视角。这一视角具有宏观、微观维度的科学性以及理论逻辑,推动着旅游地空间研究范式的转型。
2) 空间生产视角下的旅游地空间研究范式转型立基于旅游地理学在系统科学指导下对空间的哲学认识。这一范式转型的核心是把握空间的涌现性,以新的涌现空间观指导旅游地空间研究,强调系统思维下的社会-空间系统耦合即人-地系统耦合,具体表现为新的研究视角、新的空间观、新的研究路径、新的研究框架。
3) 空间生产视角下的空间再认识应实现从要素到系统、从简单环境系统到过程系统再到复杂耦合系统两个层次的转变,在此基础上界定了空间涌现性的概念,提出了以内涵复杂性、尺度嵌套性、过程非守恒性为核心特征的新的旅游地涌现空间观。空间涌现性是空间系统性的应有之义,空间生产为认识空间涌现性、探究复杂空间系统内在机制提供了一把钥匙。
4) 空间生产视角下的旅游地空间研究需要在发挥旅游地理学传统空间研究优势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空间、微观解构、尺度转换,建立复杂系统涌现的空间研究框架,开展多尺度、多类型旅游地空间生产的系统研究,揭示旅游发展、空间生产、人地系统演化之间的互动规律,探求旅游地人地统筹、城乡统筹、经济社会统筹的发展道路。
探索空间生产视角下的旅游地空间研究范式转型,源于实践发展,旨在理论创新,对于拓展旅游地理学研究视角和范式,增强旅游地理学研究对中国旅游发展实践的响应和指导,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明确的是,第一,范式演进是科学发展的常态,空间生产为旅游地空间研究范式转型提供了一个重要方向,而不是唯一方向;第二,本文所提出的空间生产视角下的旅游地空间研究新范式,并不是对现有旅游地研究范式的否定、摒弃,而是随着实践和理论的发展,在现有基础上的拓展、完善。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郑杭生. 改革开放三十年: 社会发展理论和社会转型理论[J].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30(2): 10-19.

[2]
陆学艺. 21世纪中国的社会结构——关于中国的社会结构转型[J]. 社会学研究, 1995, 10(2): 3-11.

[3]
李培林. 另一只看不见的手: 社会结构转型[J]. 中国社会科学, 1992, 13(5): 3-17.

[4]
卡斯特斯, 邹德慈, 冯刚, 等. 流动的空间与全球转型[J]. 读书, 2005, 27(10): 76-86.

[5]
顾朝林, 辛章平, 贺鼎. 服务经济下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转型[J]. 城市问题, 2011, 30(9): 2-7.

[6]
张京祥, 吴缚龙, 马润潮. 体制转型与中国城市空间重构——建立一种空间演化的制度分析框架[J]. 城市规划, 2008, 32(6): 55-60.

[7]
Lefebvre H.The Production of Space[M]. Nicholson-Smith D(trans). Oxford: Blackwell Press, 1991.

[8]
Milne S, Ateljevic I.Tourism,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global-local nexus: theory embracing complexity[J]. Tourism Geographies, 2001, 3(4): 369-393.

[9]
陆林. 都市圈旅游发展研究进展[J]. 地理学报, 2013, 68(4): 532-546.

[10]
文军, 黄锐. “空间”的思想谱系与理想图景: 一种开放性实践空间的建构[J]. 社会学研究, 2012, 27(2): 35-59, 243.

[11]
Wegner P E.Spatial criticism: Critical geography, space, place and textuality[M].//Wolfreys J. Introducing Criticism at the 21st Century.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2.

[12]
周尚意. 英美文化研究与新文化地理学[J]. 地理学报, 2004, 59(S1): 162-166.

[13]
朱竑. 社会文化地理研究专栏编者按[J]. 人文地理, 2013, 28(1): 1.

[14]
Cook I, Crouch D, Naylor S, et al.Cultural Turns/ Geography Turns[M]. London: Prentice Hall, 2000.

[15]
Jameson F.The Cultural Turn: Selected Writings on the Postmodern[M]. London, New York: Verso, 1998.

[16]
唐晓峰. 文化转向与地理学[J]. 读书, 2005, 27(6): 72-79.

[17]
李蕾蕾. 从新文化地理学重构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框架[J]. 地理研究, 2004, 23(1): 125-134.

[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 未来10年中国学科发展战略: 地球科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2.

[19]
胡潇. 空间的社会逻辑——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空间理论的思考[J].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34(1): 113-131, 207.

[20]
郑震. 空间:一个社会学的概念[J]. 社会学研究, 2010, 25(5): 167-191, 245.

[21]
何雪松. 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J]. 社会, 2006, 26(2): 34-48, 206.

[22]
Warf B, Arias S.The Spatial Turn: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M]. New York: Routledge, 2009.

[23]
王丰龙, 刘云刚. 空间的生产研究综述与展望[J]. 人文地理, 2011, 26(2): 13-19.

[24]
保继刚, 尹寿兵, 梁增贤, 等. 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12): 1506-1512.

[25]
保继刚. 中西方视角谈旅游研究与理论建构[J]. 旅游学刊, 2014, 29(2): 9-11.

[26]
保继刚. 从理想主义、现实主义到理想主义理性回归——中国旅游地理学发展30年回顾[J]. 地理学报, 2009, 64(10): 1184-1192.

[27]
庄友刚. 何谓空间生产?——关于空间生产问题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J]. 南京社会科学, 2012, 23(5): 36-42.

[28]
叶超, 柴彦威, 张小林. “空间的生产”理论、研究进展及其对中国城市研究的启示[J]. 经济地理, 2011, 31(3): 409-413.

[29]
包亚明. 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30]
赵文. 空间的生产[J]. 国外理论动态, 2006, 16(1): 57-58.

[31]
Frisvoll S.Power in the production of spaces transformed by rural tourism[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2012, 28(4): 447-457.

[32]
Frisvoll S.Conceptualising authentication of ruralnes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13, 43: 272-296.

[33]
Galani-Moutafi V.Rural space (re)produced-Practices, performances and visions: A case study from an Aegean island[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2013, 32: 103-113.

[34]
Keul A.Performing the swamp, producing the wetland: Social spatialization in the Atchafalaya Basin[J]. Geoforum, 2013, 45: 315-324.

[35]
Ponting J, McDonald M G. Performance, agency and change in surfing tourist space[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13, 43: 415-434.

[36]
郭凌, 王志章. 乡村旅游开发与文化空间生产——基于对三圣乡红砂村的个案研究[J]. 社会科学家, 2014, 29(4): 83-86.

[37]
Qian J, Feng D, Zhu H.Tourism-driven urbanization in China’s small town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Zhapo Town, 1986-2003[J]. Habitat International, 2012, 36(1): 152-160.

[38]
Buzinde C N, Manuel-Navarrete D.The social production of space in tourism enclaves: Mayan children’s perceptions of tourism boundarie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13, 43: 482-505.

[39]
郭文, 黄震方. 基于场域理论的文化遗产旅游地多维空间生产研究——以江南水乡周庄古镇为例[J]. 人文地理, 2013, 28(2): 117-124.

[40]
郭文, 王丽, 黄震方. 旅游空间生产及社区居民体验研究——江南水乡周庄古镇案例[J]. 旅游学刊, 2012, 27(4): 28-38.

[41]
明庆忠, 段超. 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古镇旅游景观空间重构[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4, 46(1): 42-48.

[42]
孙九霞, 苏静. 旅游影响下传统社区空间变迁的理论探讨——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反思[J]. 旅游学刊, 2014, 29(5): 78-86.

[43]
孙九霞, 周一. 日常生活视野中的旅游社区空间再生产研究——基于列斐伏尔与德塞图的理论视角[J]. 地理学报, 2014, 69(10): 1575-1589.

[44]
孙九霞, 苏静. 多重逻辑下民族旅游村寨的空间生产——以岜沙社区为例[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2013, 35(6): 96-102.

[45]
马威, 邱泽媛. 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空间生产”——以东乌珠穆沁旗“那达慕”节日为例[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2013, 33(4): 41-45.

[46]
桂榕, 吕宛青. 民族文化旅游空间生产刍论[J]. 人文地理, 2013, 28(3): 154-160.

[47]
郭凌, 阳宁东, 王志章. 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的空间生产研究——基于对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泸沽湖的个案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36(2): 144-149.

[48]
张京祥, 邓化媛. 解读城市近现代风貌型消费空间的塑造——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分析视角[J]. 国际城市规划, 2009, 24(1): 43-47.

[49]
王苑, 邓峰. 历史街区更新中的社会结构变迁与空间生产——以苏州山塘历史街区为例[J]. 现代城市研究, 2009, 34(11): 60-64.

[50]
Peterson M.Performing the ''People's Palace'': Musical performance and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at the Chicago Cultural Center[J]. Space and Culture, 2002, 5(3): 253-264.

[51]
孙萌. 后工业时代城市空间的生产: 西方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空间分析方法解读中国城市艺术区发展和规划[J]. 国际城市规划, 2009, 24(6): 60-65.

[52]
胡志强, 段德忠, 曾菊新. 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商业文化街区建设研究——以武汉市楚河汉街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 2013, 20(12): 116-121.

[53]
兰洁. 空间生产:上海世博会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启示[J]. 探索与争鸣, 2010,26(5): 64-66.

[54]
黄斌, 吕斌, 胡垚. 文化创意产业对旧城空间生产的作用机制研究——以北京市南锣鼓巷旧城再生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 2012, 19(6): 86-97.

[55]
诸武毅, 刘云刚. 深圳OCT-LOFT华侨城创意产业园的空间生产[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3, 45(5): 106-111.

[56]
周宇. 转型时期基于消费文化视角的创意产业空间再生产研究——以田子坊为例[J]. 现代城市研究, 2013, 28(11): 29-34.

[57]
王娟, 张广海, 张凌云. 艺术介入空间生产: 城市闲置工业空间的旅游开发[J]. 东岳论丛,2013, 34(8): 66-73.

[58]
托马斯·库恩. 科学革命的结构(第4版)[M]. 金吾伦, 等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59]
柴彦威, 周尚意, 蔡运龙, 等. 地理科学发展报告[M].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60]
Chronis A.Between place and story: Gettysburg as tourism imaginary[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12, 39(4): 1797-1816.

[61]
叶超. 人文地理学空间思想的几次重大转折[J]. 人文地理, 2012, 27(5): 1-5, 61.

[62]
Hall C M.Framing tourism geography: Notes from the underground[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13, 43(2): 601-623.

[63]
张凌云, 齐飞, 吴平. 近十年我国旅游学术共同体成果的h指数测度与评价[J]. 旅游学刊, 2014, 29(6): 14-23.

[64]
樊杰. 人地系统可持续过程、格局的前沿探索[J]. 地理学报, 2014, 69(8): 1060-1068.

[65]
王丰龙, 刘云刚. 空间生产再考: 从哈维到福柯[J]. 地理科学, 2013, 33(11): 1293-1301.

[66]
吴传钧. 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J]. 经济地理, 1991, 11(3): 1-6.

[67]
陆大道, 郭来喜. 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论吴传钧院士的地理学思想与学术贡献[J]. 地理学报, 1998, 53(2): 97-105.

[68]
陆大道. 关于地理学的“人—地系统”理论研究[J]. 地理研究, 2002, 21(2): 135-144.

[69]
苗东升. 系统科学精要(第3版)[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70]
苗东升. 论系统思维(六): 重在把握系统的整体涌现性[J]. 系统科学学报, 2006, 14(1): 1-5, 81.

[71]
姚华松, 许学强, 薛德升. 人文地理学研究中对空间的再认识[J]. 人文地理, 2010, 25(2): 8-12.

[72]
Gauthier H L, Taaffe E J.Three 20th century “Revolutions” in American geography[J]. Urban Geography, 2002, 23(6): 503-527.

[73]
石崧, 宁越敏. 人文地理学“空间”内涵的演进[J]. 地理科学, 2005, 25(3): 340-345.

[74]
Marston S.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scale[J].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000, 24(2): 219-242.

[75]
苗长虹. 变革中的西方经济地理学: 制度、文化、关系与尺度转向[J]. 人文地理, 2004, 19(4): 68-76.

[76]
殷洁, 张京祥, 罗小龙. 重申全球化时代的空间观: 后现代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J]. 人文地理, 2010, 25(4): 12-17.

[77]
渠敬东. 坚持结构分析和机制分析相结合的学科视角, 处理现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大问题[J]. 社会学研究, 2007, 22(2): 206-210.

[78]
殷洁, 罗小龙. 资本、权力与空间: “空间的生产”解析[J]. 人文地理, 2012, 27(2): 1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