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ginal Article

Extraction of Relief Amplitude Based on Change Point Method: A Case Study on the Tibetan Plateau

  • HAN Hai-hui ,
  • GAO Ting ,
  • YI Huan ,
  • YANG Min ,
  • YAN Xiao-juan ,
  • REN Guang-li ,
  • YANG Jun-lu
Expand
  • Xi′an Center of China Geological Survey, Xi′an, Shaanxi 710054, China

Received date: 2010-11-04

  Request revised date: 2011-03-08

  Online published: 2012-01-20

Copyright

本文是开放获取期刊文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科研教学等,但不允许用于商业目的.

Abstract

Choosing scientific method to extract and express relief amplitude has become the critical factor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and practicality in relief research. Based on SRTM3-DEM, the relief amplitude with increasing grid window method in the Tibetan Plateau was extracted, and then the best window area by the mean change point method was calculat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1.17km2 could be the best window area, the relief amplitude can be divided into eight classes, and the most widely distributed class is low rolling mountain. The relief amplitude is generally more violent at the edge of the plateau. It is mainly due to the intensive tectonic movement and river headward erosion. While the terrain is relatively flat in hinterland of the plateau, the erosion and removal caused by glaciation and unfreezing may be the greater impact on the relief amplitude.

Cite this article

HAN Hai-hui , GAO Ting , YI Huan , YANG Min , YAN Xiao-juan , REN Guang-li , YANG Jun-lu . Extraction of Relief Amplitude Based on Change Point Method: A Case Study on the Tibetan Plateau[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2 , 32(1) : 101 -104 . DOI: 10.13249/j.cnki.sgs.2012.01.101

引 言

地势起伏度被定义为某一确定面积内最高和最低点之高差,按照地貌发育的基本理论,一种地貌类型存在一个使最大高差达到相对稳定的最佳分析面积[1],利用DEM 数据提取地势起伏度能够快速、直观的反映地形的起伏特征。近年来,以DEM为基础数据对区域地势起伏度的研究逐渐兴盛起来,地势起伏度在地貌特征分析、地质灾害评价、水土流失定量研究、土壤侵蚀分析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2~9]。由于不同领域应用目的不尽相同, 地势起伏度在提取方法及等级划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如何根据区域环境、地貌特征、应用目的,选取科学的提取地势起伏度的方法与表达方式,已成为提高地势起伏度研究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的关键。
青藏高原占中国陆地1/4的面积,平均海拔为4 000 m以上,是世界上地势最高、地形最复杂的高原[10,11]。本文以该区域大尺度SRTM3-DEM为数据源,利用统计学上的均值变点法提取实验区地势起伏度并分级分析,试图为提高区域地势起伏度研究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提供参考。

1 研究区范围

本次实验区范围(图1)只包括青藏高原的国内部分,行政区划范围包括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全部,同时涉及新疆自治区南部、四川省西部、云南省西部、甘肃省西南部的部分地区,总面积约为2 581 348 km2
Fig.1 Location of the study region

图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 数据处理

2.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本次试验选用SRTM3-DEM数据,该数据来源于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网站(http://srtm.csi.cgiar.org/),已经过空洞填补处理,消除水体和山体背影面的无数据点,其平面基准为WGS84,高程基准为EGM96,置信度达90%。
我们对覆盖实验区的DEM数据进行拼接与投影转换处理。投影方式选择等面积圆锥投影(Albers),第一标准纬线定为25°N,第二标准纬线定为47°N,中央经线定为105°E,基准面选用krasovsay 1940,将DEM栅格单元重采样为90 m。

2.2 计算最佳统计单元

本文应用GIS窗口递增分析法来计算实验区中地势起伏度的最佳统计面积。分析窗口类型选择矩形,依次计算网格2×2、3×3、4×4、5×5、…、32×32下的地势起伏度。对计算得到的不同窗口下的地势起伏度,我们取各自的地势起伏度平均值(表1),然后与各单元窗口相对应的面积作对数拟合曲线(图2)。
Table 1 Relation between grid units and average relief amplitude in the study region

表1 研究区网格单元与平均地势起伏度对应关系

网格
大小
2×2
面积
(104m2)
3.24
平均地势
起伏度(m)
32.63
网格
大小
13×13
面积
(104m2)
136.89
平均地势
起伏度(m)
273.38
网格
大小
24×24
面积
(104m2)
466.56
平均地势
起伏度(m)
422.13
3×3 7.29 62.4 14×14 158.76 289.31 25×25 506.25 433.42
4×4 12.96 89.78 15×15 182.25 304.65 26×26 547.56 444.44
5×5 20.25 115.2 16×16 207.36 319.43 27×27 590.49 455.19
6×6 29.16 138.97 17×17 234.09 333.71 28×28 635.04 465.7
7×7 39.69 161.3 18×18 262.44 347.51 29×29 681.21 475.98
8×8 51.84 182.38 19×19 292.41 360.88 30×30 729 486.03
9×9 65.61 202.36 20×20 324 373.84 31×31 778.41 495.88
10×10 81 221.35 21×21 357.21 386.42 32×32 829.44 505.52
11×11 98.01 239.46 22×22 392.04 398.65
12×12 116.64 256.78 23×23 428.49 410.54
图2的拟合曲线看出,在统计单元面积为100×104m2之前,研究区内平均地势起伏度随着统计单元面积的增大而增大,且变化幅度较大;在(100~200)×104m2之间,曲线上出现了平均地势起伏度增加由陡变缓的那一点;在200×104m2之后,平均地势起伏度随着统计单元面积的增大而增大的趋势逐渐变缓;而由陡变缓的这一点所对应的面积即是我们寻找的最佳统计单元的面积。
Fig.2 Fitting curve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grid units and average relief amplitude

图2 平均地势起伏度与网格单元面积对应关系拟合曲线

先前研究中多为人工判断曲线上由陡变缓点的位置[12,13],这种方法中人的主观性影响较大。本次试验采用统计学上的均值变点分析法科学的计算出拟合曲线上由陡变缓的点位。
均值变点分析法计算过程大致如下[14]:设有样本序列H0
1) 令i =2,…,N,对每个i将样本分为两段:X1, X2, …, Xi-1Xi, Xi+1,…, XN。计算每段样本的算术平均值 X i 1 ¯ X i 2 ¯ 及统计量。
S i = t = 1 i - 1 ( X t - X i 1 ¯ ) 2 + t = 1 N ( X t - X i 2 ¯ ) 2
2) 计算统计量:
X ¯ = t = 1 N X t / N S = t = i N ( X t - X ¯ ) 2
3) 计算期望值: E(S-S i), i = 2, 3,…, N
E(S-S i) = E [N-1(i-1) (N-i+1) (Xi1-Xi2)2]
均值变点法原理其实很简单,即变点的存在会使原始样本的统计量S与样本分段后的统计量S i之间的差距增大。
我们首先根据表1中的数据计算各分析窗口下单位面积上的平均地势起伏度,然后对其取对数构建样本序列XX={xi, i =1,2,3 …,31})。完成上述步骤后利用均值变点法的公式计算样本序列X的统计量SSi的值。S的值为19.951 9,Si的值见表2,SSi差值的变化拟合曲线见图3
Table 2 Statistics of mean change point analysis result

表2 均值变点分析的统计结果

i Si i Si i Si
2 16.7112 12 5.1759 22 10.0873
3 13.8485 13 5.2652 23 10.9251
4 11.5338 14 5.4723 24 11.8040
5 9.7018 15 5.7836 25 12.7204
6 8.2723 16 6.1875 26 13.6711
7 7.1779 17 6.6743 27 14.6532
8 6.3644 18 7.2354 28 15.6642
9 5.7888 19 7.8634 29 16.7016
10 5.4166 20 8.5517 30 17.7633
11 5.2200 21 9.2947 31 18.8473
图3明显看出,在第11个点时SSi的差值达到最大,这一点既是我们寻找的变点,而第11个点对应的分析窗口为12×12网格,因此计算得到本实验提取地势起伏度的最佳统计面积为1.17 km2
Fig.3 Change curve of the difference value between S and Si

图3 SSi差值的变化曲线

3 地势起伏度分级

根据数字地貌制图规范,地势起伏度可划分为7级:平原(<30 m)、台地(30~70 m)、丘陵(70~200 m)、小起伏山地(200~500 m)、中起伏山地(500~1 000 m)、大起伏山地(1 000~2 500 m)、极大起伏山地(>2 500 m)[15]。本次实验考虑青藏高原地区地貌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度小于30 m的区域基本为湖泊或盆地,而湖泊的坡向变率值为零,基于此特征掩膜出湖泊与盆地,对研究区地势起伏度进行分级(图4)。
Fig.4 Classification of relief amplitude of Tibetan Plateau

图4 青藏高原地势起伏度分级

从地势起伏的空间分布来看,大起伏与极大地集中在喀喇昆仑山地区、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地区、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地区、川西北区域;小起伏山地主要分布在藏南地区、长江上游地区、青南地区;丘陵主要分布在羌塘地区、青南地区、祁连山南侧;台地多分布柴达木盆地边缘、羌塘高原、青南高原、共和盆地,主要是盆地与湖泊周围区域;盆地主要为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若尔盖盆地、羌塘地区的诸多小盆地。
从青藏高原整体范围来看,高原边缘的地势起伏度普遍较大,这主要是由于青藏高原隆升后边缘区域受河流朔源侵蚀的幅度更大,且多属于断裂构造发育和活动的地区,构造运动和造山作用强烈;高原内部地势较为平缓,河流的朔源侵蚀与构造运动相对较弱,而冰川、冻土作用下的侵蚀搬运对地势起伏的影响可能更大。

4 结 论

1) 应用均值变点分析法提取实验区地势起伏度的最佳统计面积为1.17 km2,地势起伏度可分8级,其中山地面积比例达51.38%,小起伏山地分布最广。
2) 从实验区起伏度空间分布规律来看,青藏高原边缘的地势起伏度较大,这主要是由于高原隆升后边缘区受构造运动、造山作用、河流朔源侵蚀强烈;高原内部地势较为平缓,河流的朔源侵蚀与构造运动相对较弱,而冰川、冻土作用下的侵蚀搬运可能对地势起伏的影响更大。
3) 大比例尺DEM从地貌发育稳定性出发,在提取反映宏观地形特征的起伏度因子时可识别出的类别更为细致,同时应用均值变点法可更为科学准确地计算最佳统计面积,这将为提高地势起伏度研究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提供参考。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徐汉明,刘振东.中国地势起伏度研究[J].测绘学报,1991,20(4): 311~319.

[2]
张婷,汤国安,王春,等.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形定量因子的关联性分析[J].地理科学,2005,25(4):467~472.

[3]
闫满存,王光谦.基于GIS的澜沧江下游区滑坡灾害危险性分析[J].地理科学,2007,27(3):365~370.

[4]
陶旸,汤国安,王春,等.DEM地形信息量计算的不确定性研究[J].地理科学,2010,30(3):398~402.

[5]
俞雷,刘洪斌,武伟.基于DEM的重庆三峡库区水系提取试验研究[J].地理科学,2006,26(5):616~621.

[6]
王岩,刘少峰.基于DEM的青海贵德地区地势起伏度的研究[J].地质通报,2008,27(12):2117~2121.

[7]
郭芳芳,杨农,孟晖,等.地形起伏度和坡度在区域滑坡灾害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地质,2008,35(1):131~143.

[8]
刘新华,杨勤科,汤国安.中国地形起伏度的提取及在水土流失定量评价中的应用[J].水土保持通报,2001,21(1): 57~59.

[9]
陈建军,张树文,李洪星,等.吉林省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J].水土保持通报,2005,25(3):49~53.

[10]
曾彪. 青藏高原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1982~ 2003)[D].兰州: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11]
李洪权,范广洲,周丁文,等.青藏高原春季植被变化特征及其对夏季气温的影响[J].地理科学,2006,26(5): 616~621.

[12]
唐飞,陈曦,程维明,等.基于DEM的准噶尔盆地及其西北山区地势起伏度的研究[J].干旱区地理,2006,29(3):388~392.

[13]
王岩,刘少峰.基于DEM的青海贵德地区地势起伏度的研究[J].地质通报,2008,27(12):2117~2121.

[14]
项静恬,史久恩.非线性系统中数据处理的统计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15]
中国科学院地貌图集编辑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貌图集 (1:100万)[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Outlin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