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ginal Article

Evolution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Specialization and Cooper-competition in Central China

  • MENG De-you ,
  • LU Yu-qi
Expand
  • Colleg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46,China

Received date: 2011-08-18

  Request revised date: 2011-10-19

  Online published: 2012-03-05

Copyright

本文是开放获取期刊文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科研教学等,但不允许用于商业目的.

Abstract

Regional specialization and division degree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are measured by Krugman index and location quotient index in Central China in 2000, 2004 and 2008. And then, the situation and evolution of cooper-competition relationship among six provinces in Central China are discussed by the cooper-competition model composed of Markov chains.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specialization degree among provinces in Central China had been improving, but the disparity of inter-provincial division level was quite remarkable, especially the division degree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were higher between Shanxi and other provinces than others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nergy resources advantages and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structure. Regional specialization range among provinces which possess circumjacent geographical position or similar resources advantages was lower than the not. Cooper-competition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complementary cooperation relationships between Shanxi and other central provinces were strongest, while competitive relationship among other provinces and the polarization trend of cooper-comptition were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Markov chains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oper-competition relationship only occurred between the adjacent types. During the process of cooper-competition relationship transformation, the probability of shifts to powerful complementary cooperation type or powerful competing type was higher that others and the polarization of cooper-competition relationship among provinces in Central China was becoming remarkable gradually. From this, it can be seen that under the Central China′s emerging strategy background, harmony and ordered regional specialization and division pattern should be constructed through taking the development advantages of every province, letting down the bars of administrative boundaries, and breaking the market protection and reducing the cost of transaction. The regional linkage and coopera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and the regional cooperation mechanisms should be established, including governments, enterprises and other organizations in order to achieve comprehensive linked and integrative development in Central China.

Cite this article

MENG De-you , LU Yu-qi . Evolution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Specialization and Cooper-competition in Central China[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2 , 32(8) : 913 -920 . DOI: 10.13249/j.cnki.sgs.2012.08.913

区域分工指各区域为获得资源配置的高收益,通过专业化生产和区际贸易而实现专业化利益的区域经济空间组织形式;马克思经典作家指出劳动地域分工是部门分工在地域空间上的表现,巴朗斯基也提出劳动地域分工是社会分工的空间形式[1]。区域分工是实现要素合理配置,协调区际经济关系,形成一体化经济格局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由于中国省区间存在“行政区经济”现象,且随着区域利益主体意识的增强,为争夺市场、投资、国家政策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竞争和冲突现象时有发生,这种具有“诸侯经济”特征的行政区经济是造成省区间市场分割、重复建设和产业同构的重要因素,阻碍地区间分工深化和协调发展。随着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呼声日益高涨,破除行政区界壁垒,以经济区来重构区域经济格局,实现由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的转型将成为未来区域发展的必然趋势,关键则要深化区域间的职能分工与协作,专业化生产是区域分工的表现形式,专业化生产不但能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而且能促进生产技术进步和管理体制的创新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尤其是水平专业化分工可在地区间形成产业互补,有利于产品跨区域流动,为地区联动协调发展提供条件。
亚当·斯密最早提出绝对成本理论阐述了分工对生产效率提高和经济增长的作用,后有比较优势论、赫克希尔-俄林模型、新贸易理论及竞争优势理论等[1],另有新兴古典学派认为分工是专业化收益和交易费用两难冲突折中的结果[2],都为开展区域分工的实证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国内学者从产业结构的差异性进行区域专业化分工的实证研究已积累了不少成果,有对省际间[3~9],省内地市间[10,11],长三角[12,13]、京津冀以及珠三角地市间[14,15],城市群及经济区内的产业分工进行研究[16~19],尤以中尺度区域地市间产业专业化分工研究较多;度量指标也有一定的发展,常用的有Hoover地方化系数、区域分工指数、相对分工指数及专业化系数等[20,21]。但已有成果还主要关注于对全国或东部发达地区制造业的地区专业化分工或集中、集聚度的探讨,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产业专业化分工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鲜有从产业结构的同构或互补性视角对区域竞争与合作关系性质的判断及竞合关系状态演进的研究。中部地区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素有“中部塌陷”之论,工业化水平低、产业同构现象严重,在推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宏观背景下,亟待加强地区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升级,协调省区间产业分工,推进地区错位、融合与联动发展。鉴于此,本文拟对中部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和安徽六省间的制造业区域专业化分工及竞合关系态势进行探讨,旨在以制造业为切入点对中部六省区域分工体系和区域经济关系有深入了解和把握,为深化区域分工与合作,制定区域产业发展方略,推进中部地区崛起提供理论参考。

1 研究方法与数据

1.1 区域分工指数

保罗·克鲁格曼于1991年在研究地方化和贸易问题时,提出了地区间行业结构差异的区域分工指数,目前已作为衡量地区间产业结构差异或区域分工的重要指标,表达式为[11,22]
S jk = i = 1 n q ij q j - q ik q k (1)
式(1)中,qijqik表示jk地区产业i的产值,qjqk是各地的制造业总产值;Sjk为区域分工指数,如果两地区产业结构相同,则Sij为0,如果两地区产业结构完全不同,则Sjk为2,其值越大表示地区间行业结构差异度越高,区域分工程度越强,反之亦反。

1.2 行业专业化指数

区域分工指数仅从整体上反映了地区间的专业化分工强度,不足以反映行业的区域专业化生产状况;专业化指数通过衡量地区产业结构的专业化和集中程度来反映行业的相对发展水平和优势行业的地区分布,进而揭示区域分工的基本格局,表达式为[22]
βij = (qij/qj)/(qi/q) (2)
式(2)中,qij,qj含义同上,qij地区所在大区行业i的产值,q为大区的行业总产值;βij大于1表示i行业为j地区的相对优势产业,βij越大表示专业化程度越高,反之则越低。

1.3 区域竞合关系模型

区域竞争与合作是区域经济关系的重要方面,竞争表现为以政府为主体的区域利益的争夺,合作则是分工深化和竞争的需要。已有区域竞争合作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区域竞争中的政府行为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区域合作动力机制和模式等 [23~25],也有学者从地区发展状态的相似性测度地区间竞争合作关系[26~29],或从产业结构同构与互补性测度区域经济合作的潜力等[30]。影响区域竞争与合作关系的因素很多,产业同构或互补性是重要方面,基于欧氏距离法则从行业结构的差异性出发可构建区域竞合关系判别模型。若用制造业行业产值比重构成的指标向量描述地区制造业结构状态,计算两地区间制造业结构的欧式距离,通过距离值的大小来判别地区间竞争与合作关系。距离越大,则产业结构差异越大,互补性越强,合作前景越广;反之,地区间可能存在激烈的竞争[31]。具体步骤为:
1) 指标构建与标准化处理。由地区制造业行业比重构成状态向量X={xi1,xi2xij},为减小数据处理中量纲的差异,首先对指标X={xi1,xi2xij}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标准化指标向量X'={ x'i1,x'i2x'ij},采用标准差标准化法,xij' =(xij - x ¯ j )/Sj,Sj =[∑(xij - x ¯ j )2/N]1/2,其中,xiji地区j行业占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 x ¯ j 表示j行业的平均值, N为地区数。
2) 欧式距离及竞合关系指数。根据欧氏距离公式得地区间距离,Dik=[∑(xij'-xkj' )2]1/2,其中,i,k表示地区,j为制造业行业,Dik为两地区间欧氏距离;对Dik进行标准差标准化得,Dik'=(Dik- D ¯ ik )/Sik,Sik=[∑(Dik- D ¯ ik )2/N]1/2, D ¯ ik 为地区间距离的平均值,N为样本数。
3) 竞合关系判断。 D ik 为竞合关系指数, D ik 为正说明地区间存在互补合作关系,值越大,表明互补性越强; D ik 为负说明地区间存在竞争关系,绝对值越大说明竞争越强。

1.4 马尔可夫状态转移概率矩阵

区域竞合关系是动态的变化过程,假设省际经济关系在一定时期服从某种概率分布,这种分布动态是产业演进的过程,会随时间变化从一种状态转为另一种状态。如果将竞合关系指数离散化为k种类型,则可用马尔可夫状态转移概率来模拟区域竞合关系的变化,设初始时期地区间竞合关系状态为Ei,经m步变为状态Ej概率用Pij表示,则:
Pij(EiEj)= nij/ni (3)
式(3)中,nij表示由Ei经过m步变换转变为Ej时,属i类型的区域转移到j类型的数量之和,ni表示状态Ei属类型i的区域数量之和,则可得马尔可夫状态转移概率矩阵P={pij},如果两省区间的竞合关系在初始状态为i等级,经过变换后在t年份保持不变,则等级转移可定为平稳,如果区域竞合关系向互补合作型转变,则认为该省区间竞合关系的等级类型为向上转移,反之为向下转移,据此可描述中部省区间竞合关系演进的概率和方向[32,33]

1.5 数据来源说明

文中所论的中部地区指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和安徽6省,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02)》标准,选择C门类30个两位数码制造业大类,具体包括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制造业,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废弃材料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等;考虑到各省区各行业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延续性,暂选用2000年、2004年和2008年30个制造业行业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进行探讨,其中2000年的数据按照新的行业分类标准进行调整和归并整理,原始数据主要来源于2001年、2005年和2009年的各省区统计年鉴。

2 制造业区域专业化分工及演变分析

2.1 制造业区域分工强度

通过计算各省区间制造业克鲁格曼区域分工指数可发现,中部六省区间的制造业产业结构正在趋异,地区间专业化分工程度不断深化,主要表现为中部省区间制造业区域分工指数平均值由2000年的0.523增至2008年的0.663,增长了26.8%;各省区的区域分工指数也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升,最高的山西区域分工指数的平均值由2000年的0.698增至2008年的0.994,增长了42.4%,最低的湖南区域分工指数的平均值也由0.472增至0.530,提升了12.3%,反映了地区间专业化分工发展的非均衡特征也较为显著。
2000年,在中部6省15对比较单元中大部分省区间区域分工指数都在0.5以下,产业同构现象较为明显。区域分工水平较高的为山西,2000年山西与其它省区的分工指数在0.60以上,尤其与河南、安徽和湖北的分工指数都在0.75以上,居全区前3位;较低的江西与其他省区的分工指数平均值为0.456,与湖南、湖北等省的分工指数仅0.333和0.342,居全区末座,反映了江西与湖北、湖南的制造业行业同构性较强;专业化分工与自然资源禀赋具有密切的关系,地理位置邻接的省区由于资源条件的相似性往往造成产业同构性强。2004年,山西与其它省区的区域分工指数的平均值由2000年的0.698增至0.867,尤其是山西与湖北的区域分工指数高达0.896;较低的湖南与其它省区的分工指数平均为0.497,其中与河南的分工指数降至0.345,反映了这两个地区间制造业结构在该阶段趋同化趋势明显;至2008年,山西与各省区间区域分工指数平均值增至0.994,与江西、河南、湖北和安徽等地间的区域分工指数增至0.95以上,与江西的区域分工指数高达1.056;而最低的湖南与河南和安徽等地的区域分工指数不足0.4,反映了省际间区域分工程度存在较大差距(表1)。

2.2 制造业行业专业化强度

采用行业专业化指数对中部省区制造业行业专业化水平进行测算,通过衡量地区制造业行业的专业化程度来反映优势行业的地区分布,进而揭示区域分工的基本格局。对于制造业各行业而言(限于篇幅,结果暂未列出),同一省区的不行同业之间以及同一行业在不同省区间专业化指数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这正是区域分工在行业结构方面的表现。以山西为例,2008年山西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专业化指数由2000年的1.42增至4.38,是最低的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制品业0.01的430多倍,居中部六省行业专业化极商之首;以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为例,2008年专业化水平最高的河南,专业化指数由2000年的2.03增至2.42,是最低的山西的240多倍,居全部制造业行业地区间极商之首,这也是山西与中部其它省区地区专业化分工较高的原因。2008年省内行业间专业化指数极商最低的湖南,烟草制品业专业化指数为1.97,是橡胶制品业0.59的3.3倍;2008年行业专业化省区间差异最小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其专业化指数湖南最高为1.28,江西最低为0.81,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湖南与其他省区的区域分工程度较低。
从行业路径与区域路径描述区域分工的结论是一致的,行业专业化较高的地区与其它地区间的区域分工程度也较高,专业化行业相似的地区间分工水平往往较低。2008年,山西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专业化指数均居首位,行业比重分别为27.4%和33.3%,远高于其它地区,以至于山西与其它省区间的区域分工指数也均较高;2008年湖南省位居前五位的专业化行业分别为烟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和造纸及纸制品业,专业化指数分别为1.97,1.92,1.90,1.68和1.50,这些行业与河南、安徽等地的专业化水平差异较小,行业比重也较为相似,以至于湖南和河南、安徽和江西等省的区域分工程度较低,这在一定程度看出采用行业专业化指数与区域分工指数在反映区域分工问题上具有较强的一致性,而区别主要在于两个指标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反映地区间的专业化分工水平。
Table 1 Krugman specialization index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among provinces in Central China in 2000, 2004 and 2008

表1 2000年、2004年和2008年中部省区制造业区域分工指数

2000年 河南 安徽 江西 山西 湖北 湖南
河南 - 0.415 0.533 0.752 0.512 0.502
安徽 0.415 - 0.437 0.750 0.352 0.426
江西 0.533 0.437 - 0.633 0.342 0.333
山西 0.752 0.750 0.633 - 0.750 0.604
湖北 0.512 0.352 0.342 0.750 - 0.493
湖南 0.502 0.426 0.333 0.604 0.493 -
平均 0.543 0.476 0.456 0.698 0.490 0.472
2004年 河南 安徽 江西 山西 湖北 湖南
河南 - 0.472 0.522 0.887 0.658 0.345
安徽 0.472 - 0.411 0.883 0.449 0.395
江西 0.522 0.411 - 0.860 0.475 0.414
山西 0.887 0.883 0.860 - 0.896 0.807
湖北 0.658 0.449 0.475 0.896 - 0.526
湖南 0.345 0.395 0.414 0.807 0.526 -
平均 0.577 0.522 0.536 0.867 0.601 0.497
2008年 河南 安徽 江西 山西 湖北 湖南
河南 - 0.477 0.569 1.036 0.632 0.378
安徽 0.477 - 0.499 0.964 0.437 0.371
江西 0.569 0.499 - 1.056 0.631 0.475
山西 1.036 0.964 1.056 - 0.994 0.917
湖北 0.632 0.437 0.631 0.994 - 0.511
湖南 0.378 0.371 0.475 0.917 0.511 -
平均 0.618 0.550 0.646 0.994 0.641 0.530

2.3 制造业区域专业化分工演变

为衡量中部省区间分工程度的演变状况,采用相对增长率(Nich)对2000~2004年和2004~2008年期间省区间分工程度相对于中部地区的平均增长速度进行对比,相对增长率大于1,表明省区间分工提升速度高于中部平均增速,反之亦反。2000~2004年间,15对比较单元中73%以上的省区间区域分工程度的相对增长率为正(表2),表明省区间制造业结构差异性在增强,分工程度在深化,尤其是山西与其他省区间分工程度的提升幅度较高,相对增长率都在1.7以上,山西与江西的分工程度增幅最高其相对增长率达2.948,而河南与江西、湖南,安徽与江西、湖南的制造业则表现出趋同发展,趋同趋势最显著的为河南与湖南,区域分工指数的相对增长率为-2.039。2004~2008年间,除湖北、湖南与个别省区的区域分工相对增长率为负外,其它省区间的区域分工相对增长率指数均为正,反映了绝大多数省区间的区域分工程度在持续增强,尤其是山西与江西区域分工的相对增长率指数高达3.11,其余依次为江西与湖北、山西与河南相对增长率分别为2.476和2.365;最小的河南与湖北区域分工相对增长率为-0.413,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趋同趋势。
Table 2 The relative development rate of regional specialization among provinces in Central China

表2 中部省区间区域专业化分工相对增长率

2000~2004年 河南 安徽 江西 山西 湖北 湖南
河南 - 0.740 -0.143 1.753 1.896 -2.039
安徽 0.740 - -0.338 1.727 1.260 -0.403
江西 -0.143 -0.338 - 2.948 1.727 1.052
山西 1.753 1.727 2.948 - 1.896 2.636
湖北 1.896 1.260 1.727 1.896 - 0.429
湖南 -2.039 -0.403 1.052 2.636 0.429 -
2004~2008年 河南 安徽 江西 山西 湖北 湖南
河南 - 0.079 0.746 2.365 -0.413 0.524
安徽 0.079 - 1.397 1.286 -0.190 -0.381
江西 0.746 1.397 - 3.111 2.476 0.968
山西 2.365 1.286 3.111 - 1.556 1.746
湖北 -0.413 -0.190 2.476 1.556 - -0.238
湖南 0.524 -0.381 0.968 1.746 -0.238 -

注:相对增长率(Nich)是一定时期内省区间分工指数的增长幅度与大区域平均分工指数增幅的比值。

3 制造业竞合关系及状态演进

3.1 制造业省际竞合关系判断

无论是区域间的经济合作,还是生产要素的流动与组合,均建立在产业发展的异构与互补的基础上,分工深化有利于强化地区间的互补合作,而产业同构将是重复建设带来的恶性竞争。根据前述竞合关系模型对2000年、2004年和2008年中部省区间制造业竞合关系指数进行测算,并根据Dik的正负和大小分4种类型:强互补合作型(Dik≥0.5)、一般互补合作型(0<Dik<0.5)、一般竞争型(-0.5<Dik<0)和强竞争型(Dik-0.5),由此可对中部六省区间制造业行业的竞合关系状态进行类型划分。
2000年中部省区15对比较单元中有8对具有互补合作关系(表3),竞合关系指数大于0,其中,山西与河南、安徽、江西和湖南的制造业竞合关系指数都在0.7以上形成强互补合作关系,江西与河南、安徽,安徽与湖南,山西与湖北表现为一般互补合作关系;湖北与安徽、江西和湖南,江西与湖南的竞合关系指数都在-0.75以下,表现为强竞争关系;河南与安徽、湖北和湖南的竞合关系指数界于-0.5~0之间,表现出一般竞争关系。2004年山西与河南、安徽、江西和湖南的竞合关系指数都在1.2以上,与2000年相比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互补合作关系有所增强;山西与湖北仍然表现为一般互补合作关系;而其他省区间均表现为竞争关系,其中河南与湖南,湖北与安徽和湖南间的竞争性较强。至2008年,山西与其它5省区间的竞合关系指数都在0.5以上,呈现出强互补合作型关系,另外,除河南与湖北表现出一般互补合作关系外,其它省区间均表现为竞争型区域经济关系,尤其是安徽与湖北和湖南的竞争性较强。由3个时间断面的对比分析可看出不同省区间的区域关系类型均发生着不同方向的状态转移,接下来对省区间竞合关系类型状态转移做进一步探讨。
Table 3 Cooper-competition index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among provinces in Central China in 2000, 2004 and 2008

表3 2000年、2004年和2008年中部省区制造业竞合关系指数

2000年 河南 安徽 江西 山西 湖北 湖南
河南 - -0.496 0.168 1.478 -0.289 0.066
安徽 -0.496 - 0.364 1.302 -1.040 0.348
江西 0.168 0.364 - 0.807 -1.150 -2.404
山西 1.478 1.302 0.807 - 0.486 0.734
湖北 -0.289 -1.040 -1.150 0.486 - -0.778
湖南 -0.066 0.348 -2.404 0.734 -0.778 -
2004年 河南 安徽 江西 山西 湖北 湖南
河南 - -0.372 -0.162 1.784 -0.199 -1.668
安徽 -0.372 - -0.125 1.236 -1.247 -0.301
江西 -0.162 -0.125 - 1.314 -0.798 -0.269
山西 1.784 1.236 1.314 - 0.432 1.402
湖北 -0.199 -1.247 -0.798 0.432 - -1.025
湖南 -1.668 -0.301 -0.269 1.402 -1.025 -
2008年 河南 安徽 江西 山西 湖北 湖南
河南 - -0.681 -0.027 2.310 0.170 -0.952
安徽 -0.681 - -0.076 1.195 -1.193 -1.066
江西 -0.027 -0.076 - 1.109 -0.590 -0.237
山西 2.310 1.195 1.109 - 0.503 1.036
湖北 0.170 -1.193 -0.590 0.503 - -0.602
湖南 -0.952 -1.066 -0.237 1.036 -0.602 -

3.2 制造业竞合关系状态演进

在马尔可夫状态转移概率矩阵中对角线上的元素为区域经济关系类型没有发生变化的概率,非对角线上的元素表示区域经济类型发生变换的概率。可看出在2000~2004年间,强互补合作型向自身类型转移的概率为1,向其他类型转移的概率均为0,反映了强互补合作型区域经济关系保持相对稳定;而一般互补合作型、一般竞争型和强竞争型发展状态极不稳定,具有较大的迁移性,一般互补合作型向一般竞争型的转移概率为0.750,状态变化最为剧烈,一般竞争型向强竞争型和强竞争型向上转移的概率分别为0.333和0.250;一般互补合作型向强竞争型,一般竞争型向强互补合作型,强竞争型向一般互补合作型和强互补合作型的转移概率均为0,表明区域经济关系类型跨越式状态转移不可能发生(表4)。
Table 4 The transferring probability matrix of cooper-competition relationship among provinces in Central China

表4 中部省区间竞合关系状态转移概率矩阵

2000~2004年 强互补合作型 一般互补合作型 一般竞争型 强竞争型
强互补合作型 1.000 0.000 0.000 0.000
一般互补合作型 0.000 0.250 0.750 0.000
一般竞争型 0.000 0.000 0.667 0.333
强竞争型 0.000 0.000 0.250 0.750
2004~2008年 强互补合作型 一般互补合作型 一般竞争型 强竞争型
强互补合作型 1.000 0.000 0.000 0.000
一般互补合作型 1.000 0.000 0.000 0.000
一般竞争型 0.000 0.167 0.500 0.333
强竞争型 0.000 0.000 0.000 1.000
在2004~2008年期间区域关系状态转移与前阶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强互补合作型和强竞争型向自身状态转移的概率均为1,表明这两种经济关系类型在该阶段保持稳定;一般互补合作型向强互补合作型转移的概率为1,一般竞争型向一般互补合作型和强竞争型转移的概率分别为0.167和0.333,一般互补合作型向上转移概率远高于向下转移概率,一般竞争型向下转移概率高于向上转移概率反映了中部省区间区域经济关系两极分化趋势增强;另外强互补合作型向一般竞争型、强竞争型,一般互补合作型向强竞争型,一般竞争型向强互补合作型,强竞争型向强互补合作型和一般互补合作型转移的概率均为0,表征该阶段也没有跨越式区域经济关系状态转移的现象发生。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通过采用区域分工指数、行业专业化指数并通过构建竞合关系模型结合马尔可夫状态转移概率矩阵对中部六省区间制造业区域专业化分工水平和竞合关系状态进行定量分析得到以下几点结论:①中部省区间区域专业化分工程度整体上在不断提升,但地区间分工程度差异较大,尤其是山西与中部其它省区的分工程度较高,提升速度较快,这与山西的能源资源优势和制造业行业结构密切相关;地理位置邻近和资源禀赋条件相似的省区间区域专业化分工程度相对较低;②竞合关系分析显示山西与其它省区间主要表现为互补合作关系,且互补合作强度不断提升,而其他部分省区间则表现出由互补合作关系型向竞争关系型的演进趋势;马尔可夫分析则显示竞合关系状态转移主要在相邻的两种类型间迁移,研究期均未有跨越式竞合关系状态转移现象发生;竞合关系状态转移向强互补合作型和强竞争型状态转移的概率较大,中部省区区域经济竞合关系演进的两极分化态势显著。

4.2 讨论

受省区资源禀赋的相似性和行业同构性的影响,中部地区部分省区间的区域竞争关系在一定时期内还将长期存在,尤其是湖南与湖北、安徽等地区间竞争态势较为强烈,这不利于地区间区域经济合作的开展;为促进中部地区互动合作发展格局的形成促进中部崛起,必须明确地区产业定位,强化互补合作优势,构建多方位、多层次的联动发展机制,深化区际分工与联系。本文基于制造业分工的视角探讨区域经济关系,主要对两位数代码的制造业行业区域专业化分工进行讨论,事实上,采用两位数行业可能会使专业化分工水平的结果较为粗略,而得到地区间制造业行业同构度较高,专业化程度低的结论;而如果进一步对三位数或四位数行业进行探讨,也许会得到区域专业化分工水平更加深入的结论,不过由于数据获取上的困难,该研究还难以开展。对中部地区省际制造业竞合关系分析,是从制造业结构的整体相似性或差异性程度进行的综合判断,并不能表明具体某行业间的相互作用和经济关系类型,尽管地区之间总体上属于强烈的竞争关系,但对于某一行业而言,也许会存在较强的互补关系,严格来讲区域关系并不是纯粹单向的竞争关系或互补合作关系,而是竞争与合作共存的竞合关系。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吴殿廷,宋金平,孙久文,等.区域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60~247.

[2]
李颋. 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工理论评述[J].兰州学刊,2010,(3):66~70.

[3]
杨开忠. 中国地区工业结构变化与区际增长和分工[J].地理学报,1993,48(6):481~490.

[4]
王海鸿. 中国工业区际分工程度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1997,(3):38~42.

[5]
吴三忙. 制造业地理集聚与地区专业化分工水平:1995-2005[J].改革,2007,(12):24~30.

[6]
郭志仪,姚敏.我国工业的地区专业化程度[J].经济管理,2007,(15):17~22.

[7]
徐圆. 中国工业地区专业化程度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8,(3):57~63.

[8]
樊福卓. 中国工业地区专业化结构分解:1985-2006年[J].经济与管理,2009,23(9):15~19.

[9]
王铮,李刚强,谢书玲,等.中国新经济产业区域专业化水平分析[J].地理学报,2007,62(8):831~839.

[10]
舒元,杨扬.城市间产业集聚与产业分工演化[J].国际经贸探索,2009,25(2):28~34.

[11]
李娜,陈雯,禚振坤.江苏省沿江开发区制造业空间分工初探[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24(1):51~58.

[12]
李清娟. 长三角产业同构向产业分工深化转变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6,(4):47~56.

[13]
殷醒民. 论长江三角洲城市圈的产业分工模式[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2~53.

[14]
欧阳南江. 珠江三角洲工业地域分工研究[J].地理学报,1996,51(1):44~50.

[15]
唐根年,沈沁,管志伟.中国东南沿海产业空间集聚适应与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研发[J].地理科学,2010,30(2):168~174.

[16]
商薇,李福柱,孙毅.山东半岛城市群优势产业分析及其产业分工调控研究[J].经济师,2008,(3):262~264.

[17]
李学鑫. 中原城市群产业专业化与多样化分工演进[J].统计与决策,2008,(12):96~99.

[18]
王法辉,胡忆东.芝加哥制造业发展过程及区位因素分析[J].地理科学,2010,30(2):175~183.

[19]
方创林,张小雷.西陇海兰新经济带节点城市的发展方向与产业分工[J].地理研究,2003,22(4):455~464.

[20]
袁丰,陈江龙,吴威等.江苏省沿江开发区空间分工、制造业集聚与转移[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18(5):403~408.

[21]
樊福卓. 地区专业化的度量[J].经济研究,2007,(9):71~83.

[22]
踪家峰,曹敏.地区专业化与产业地理集中的实证分析[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122~128.

[23]
朱慧,董学兵.地方政府竞争与区域对外开放[J].浙江社会科学,2010,(4):19~26.

[24]
李鸿阶,林在明.海霞西岸经济区域东部区域竞争合作关系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1):124~128.

[25]
朱俊成. 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合作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0,24(3):92~97.

[26]
张磊,张明龙.长三角地缘经济关系的测度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3,(11):49~52.

[27]
丁洪建,余振国.城市对外经济联系量与地缘经济关系的匹配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8,(3):44~51.

[28]
邓春玉. 城市群际空间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9,16(8):83~90.

[29]
徐茜. 省际外联经济量与地缘经济关系的匹配分析[J].经济地理,2010,30(4):542~546.

[30]
田硕,宿慧爽.基于产业结构差异的长吉图区域合作潜力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10,(7):58~61.

[31]
车冰清,朱传耿,杜艳等.基于产业联动的区域经济合作潜力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28(4):46~51.

[32]
蒲英霞,马荣华,葛莹,等.基于空间马尔可夫链的江苏区域趋同时空演变[J].地理学报,2005,60(5):817~826.

[33]
程叶青,邓吉祥.吉林省中部粮食主产区城乡综合发展水平格局特征[J].地理学报,2010,65(12):1591~1601.

Outlin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