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ginal Article

The Spatial Balance Degree Evaluation of Construction Land in China

  • CHEN Yi , 1, 2 ,
  • HUANG Xian-jin , 1, 2 ,
  • CHEN Zhi-gang 1, 2 ,
  • MA Qi-fang 3 ,
  • ZHANG Lin 1
Expand
  • 1. School of Geographic and Oceanographic Sciences,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3, China
  • 2. Research Center of Human Geography,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3,China
  • 3. School of Remote Sens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44, China

Received date: 2012-04-22

  Request revised date: 2012-07-10

  Online published: 2012-12-20

Copyright

本文是开放获取期刊文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科研教学等,但不允许用于商业目的.

Abstract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spatial equilibrium and analysis of the significance of construction land for spatial balance, the equilibrium index was built to assess the degree of equilibrium in the regional construction land development with the provincial land and socio-economic data of China. Results showed that: 1)Among the 31 provinces in China(exclude Taiwan, Hong Kong and Macao), a total of 23 provinces were in the equilibrium state, accounting for 74.2% with huge regional differences between each other. A total of 15 provinces were of high quality equilibrium state, accounting for only 34.3% of the total land area of ​​the country. But a total of 8 provinces were in a serious imbalance state, accounting for 47.7% of the total land area of the country. Furthermore their equilibrium degree indices were less than 0.3 which meant serious imbalance. 2) The analysis of construction land exploitation intensity index and construction land supply capacity index showed that 8 provinces of all were over exploited and 17 provinces were developed inadequately. 3) The construction land space allocation should not only take into account the needs of the local economic,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construction land development exploitation and supply capacity. Particularly in the context of China's 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ies, the construction land quota should be used more in some areas of the western and central China.

Cite this article

CHEN Yi , HUANG Xian-jin , CHEN Zhi-gang , MA Qi-fang , ZHANG Lin . The Spatial Balance Degree Evaluation of Construction Land in China[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2 , 32(12) : 1424 -1429 . DOI: 10.13249/j.cnki.sgs.2012.012.142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得到优先发展,但是中国区域间差距不断拉大,至20世纪90年代末已经成为世界上地区差距矛盾最为尖锐的少数国家之一[1,2]。人口分布、经济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彼此空间错位,是中国空间结构失衡的主要表现[3,4]。根据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5],1999~2008年10 a间,中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建设用地增长了10.3%,而人口增长了5.6%,建设用地增长的速度大大超过了人口增长速度。其中,仅华东和华南地区的增长规模就占全国的58.78%,而其土地总面积仅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9.09%。《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表明,2010~2020年间,华东和华南地区建设用地增长规模还将占全国的42.76%,建设用地扩张呈现出向东南沿海地区明显聚集的态势,区域差异进一步拉大。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区域均衡发展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区域之间发展的均衡性,可以理解为经济社会活动在空间上的数量均匀分布;另一方面区域内部供给能力与开发-保护之间的均衡性[6]。由于各地区资源禀赋不同,吸引资本、技术、资源(土地)、劳动力等具有市场价值投入要素的能力各不相同,因此,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规模以及强度、方向等都完全不一样。均等的空间格局,在现实中很难实现[7]。建设用地开发行为跟经济发展一样,受到区域自然社会经济的影响,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性。自然条件的差异决定着区域之间土地利用方式或者土地利用结构的差别[8,9];经济发展水平左右着区域土地需求的数量和类型以及土地利用的效益[10,11];生态环境限制着土地开发的强度和广度[12,13];还有人口、农民的耕作习惯以及各个区域的民族习惯等[14,15]。因此,各个区域建设用地开发的规模、强度也不可能平均分布。根据上述空间均衡的内涵,受限于各地经济开发供给能力和生态保护,理论上各个地区应该有一个经济活动适宜规模和强度。建设用地作为经济活动的载体,也有一个适宜的规模和强度。土地资源持续利用,尤其是建设用地开发空间的合理分配是资源与环境持续性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16]。因此,建设用地的区域均衡配置,应该不仅仅考虑建设用地数量上的空间分配,更应该重视土地开发规模和强度与土地的实际供给能力之间的相协调,这种情况下的建设用地开发才是区域均衡的。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构建建设用地开发空间均衡度指数,评价中国港澳台以外的31个省域建设用地开发规模的合理性。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建设用地开发的空间均衡不仅表示建设用地在区域之间的合理配置,也表示在区域内部建设用地开发的强度和土地供给能力之间的关系的合理性。各个地区的开发容量的供给能力以及极限开发容量是有差异的,而影响开发容量的供给能力的差异在于自然、经济、社会禀赋差异。据此,本文采用“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指数”、和“建设用地供给能力指数”来评价区域建设用地开发的均衡度。

1.1 指标选择与量化

建设用地开发强度应该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建设用地开发的规模;二是建设用地开发的效率。为此本文选择了开发广度指数(LB)、人口容量指数(PE)、经济密度指数(EC)和环境承载指数(EV)反映建设用地开发强度(LD)。而供给能力主要取决于区域土地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的数量和其他资源尤其是水资源的保障,因此选择人均耕地(PA)、资源保障指数(RS)和生态安全指数(ES)表征土地供给能力(LS)。
其中,① 开发广度指数:土地开发广度反映了区域建设用地开发的规模,这里用建设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来表示。② 人口容量指数:人口是反映建设用地开发强度的最直接因素。这里用单位建设用地承载的人口来表示。③ 经济密度指数:单位土地产出水平高,意味着建设用地开发强度大。这里用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业比重来表示。④ 环境承载指数:工业化和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大气环境和水体环境的影响。SO2和COD的排放是人类活动对空气和水质环境影响的最直接表征,单位面积排放量越大,给大气和水体环境造成的压力也就越大,开发强度也就越高。这里用单位建设用地二氧化硫排放量和COD排放量来表示。⑤ 人均耕地指数:农用地数量,尤其是耕地越多,表示区域耕地保护的压力越小,建设用地开发的供给能力就越强。这里采用人均耕地来表示。⑥ 资源保障指数:反映开发建设所需要的水土等基本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保障程度,这里主要通过水资源数量来表示。⑦ 生态安全指数:代表生态保护价值或自然生境维持的必要性程度[17],从数据的可获得性考虑,这里采用地均生态服务价值来表示。

1.2 指数计算模型

1) 无量纲化处理。由于指标数据具有不同的单位量纲,为增强指标数据的可比性,应进行标准化处理。根据指标数据内涵,本文采用级差法进行标准化处理,公式如下:
X i = X ij - min X ij max X ij - min X ij 正向指标 X i = max X ij - X ij max X ij - min X ij 负向指标 (1)
式中:Xi为标准化后的指标数值;Xijj省的第i项指标的原始指标值;minXijj省份第i项指标数据的最小值,maxXijj省份第i项指标数据的最大值。
2) 指数计算。在开发强度和供给能力的指标量化基础上,采用算术平均法和几何平均法相结合的方式分别计算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指数(LD)和建设用地供给能力指数(LS)。公式如下:
LD = 1 2 ( LB + PE + EC + EV 4 + LB × PE × EC × EV 4 ) (2)
LS = 1 2 PA + RS + ES 3 + P A × RS × ES 3 (3)
式中,LD为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指数;LB为土地开发广度;PE为人口容量指数;EC为经济密度指数;EV为环境承载指数;LS为建设用地供给指数;PA为人均耕地指数;RS为资源保障指数;ES为生态安全指数。
上式中,环境承载指数用单位建设用地COD排放量和单位建设用地SO2排放量加权计算获得(公式4),其他均可将直接计算得到。
EV = 1 2 ( COD + S O 2 2 + COD × S O 2 ) (4)
式中,COD和SO2分别是标准化后的单位建设用地COD和SO2的排放量。
3) 均衡度指数。
DS = LD × LS α × LD + β × LS 2 k (5)
式中:DS为建设用地开发均衡度;LD为建设用地开发强度;LS为建设用地供给能力;αβ为权数,本文取α=β=0.5;为了使计算结果更具有层次性,采用k作为调节系数,一般取2~5,这里取k=3。
均衡发展要求建设用地开发强度和建设用地供给能力在发展过程中保持一定的协调性,根据公式(5)可得知,均衡度DS取值在0~1之间,DS=1表示最佳均衡状态,DS越小则越不均衡,DS=0表示根本不均衡。据此,本文将均衡度指数计算结果分为优质均衡到重度失衡10个等级,反映各个省域建设用地开发均衡程度。

1.3 数据来源

本文的研究范围为中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不包括香港、台湾和澳门地区)。土地数据来源:《国土资源综合统计年报》(1999~2003年)(① 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综合统计年报1999~2003.),《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报告》(2005~2008年)[5]、《常用土地统计数据册2007》(② 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常用土地统计数据册2007.)。其他社会经济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18]

2 结果与分析

2.1 建设用地开发强度分析

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指数全国平均为0.255,总体偏低,开发广度、人口容量、经济密度和环境承载指数全国平均分别是0.271、0.420、0.144和0.291。而且各指数在全国的分布也各有差别。图1所示的是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指数的分布情况。除了人口容量在各个分值段之间分布相对均衡以外,其他指数分布相对集中。开发广度指数有16个地区低于0.2,占51.6%;经济密度指数有21个地区低于0.1,占67.4%;环境承载指数大多集中在0.1~0.4,共有22个地区,占70.9%。因此开发强度指数除了上海以外,其余都低于0.5,其中,13个省份处于0.2~0.3,占到41.9%;6个省处于0.3~0.4之间,占到19.35%;4个省份处于0.1~0.2之间,占12.9%;5个省低于0.1,占16.1%。从区域分布来看,开发强度低于0.2 的9个省份中,西藏、甘肃、青海、内蒙、新疆5个省、自治区位于西部地区;吉林、黑龙江则位于东北地区;而海南和安徽位于东部地区。开发强度超过0.3的9个省份中,除了上海、天津和北京3个直辖市,其他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均位于东南沿海,其余贵州和广西也处于西部地区。可见,虽然大部分开发强度大的区域都位于东部沿海,开发强度小的区域都位于西北地区,但是同样也有个别省份有例外。
Fig.1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indices of construction land exploitation intensity in China in 2008

图1 2008年中国建设用地开发强度各类指数空间分布

2.2 建设用地供给能力分析

建设用地供给能力指数全国平均为0.284,人均耕地、资源保障和生态安全指数全国平均分别是0.311、0.334和0.339,而且各指数在全国的分布也各有差别。图2所示的是土地开发强度指数的分布情况,人均耕地指数有11个省介于0.2~0.3,占35.5%;资源保障指数有15个地区低于0.2,占48.4%,接近一半;生态安全指数有15个省区0.2~0.4之间,占48.4%。建设用地供给能力指数除湖南外,其他30个地区都低于0.5。其中指数处于0.4~0.5、0.3~0.4、0.2~0.3区间的各有7个,各占22.6%;处于0.1~0.2的有6个地区,占19.3%;低于0.1的有3个地区,占9.7%。从区域分布来看,供给能力低于0.2 的9个省份中,甘肃、新疆、宁夏、青海位于西部地区;河北、山西等位于华北地区;其余3个是北京、天津和上海。而土地供给能力高于0.4的8个省中,除了湖南,其余江西、广东、福建、浙江、海南位于东南沿海,广西、重庆位于西南地区。总体来说,南方地区建设用地供给能力要高于北方地区,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
Fig.2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indices of construction land supply capacity in China in 2008

图2 2008年中国建设用地供给能力指数空间分布

2.3 建设用地开发均衡度评价结果

根据上述计算公式,采用2008年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计算得到表1所示的结果。31个省份中,共计23个省份处于均衡状态,占74.2%。辽宁、河南、陕西、浙江、广东、贵州、山东、福建、江苏、重庆、广西共11个省份均衡度指数处于0.9~1,属于优质均衡;河北、四川、湖北、青海4个省份均衡度指数处于0.8~0.9,属于良性均衡;云南、安徽、宁夏、湖南4个省份均衡度指数处于0.7~0.8,属于中等均衡;江西、山西均衡度指数则处于0.6~0.7,属于一般均衡;甘肃、吉林处于0.5~0.6。其余8个省份处于失衡状态,占25.8%,黑龙江、海南均衡度指数处于0.4~0.5,属于轻度失衡;西藏、新疆、北京等3个省份均衡度指数处于0.2~0.3,属于中度失衡;而天津、内蒙古、上海均衡度指数低于0.1,处于重度失衡。因此,中国大部分地区土地开发处于均衡状态,但是均衡程度存在着差异性。
Table 1 Equilibrium index of construction land development of China in 2008

表1 2008年中国各省建设用地开发均衡度指数

状态 均衡度 包含省份
均衡 优质均衡 0.9~1 辽宁、河南、陕西、浙江、广东、贵州、山东、福建、江苏、重庆、广西
良性均衡 0.8~0.9 河北、四川、湖北、青海
中等均衡 0.7~0.8 云南、安徽、宁夏、湖南
一般均衡 0.6~0.7 江西、山西
勉强均衡 0.5~0.6 甘肃、吉林
失衡


轻度失衡 0.4~0.5 黑龙江、海南
一般失衡 0.3~0.4
中度失衡 0.2~0.3 西藏、新疆、北京
严重失衡 0.1~0.2
重度失衡 0~0.1 天津、内蒙古、上海
在优质均衡的11个省份中,除了华北地区没有以外,华东地区有浙江、山东、福建、江苏4个,其次是华南地区有河南、广东、广西3个,西南地区有贵州和重庆2个,最后是东北和西北地区各有辽宁和陕西各1个。而重度失衡的3个省份中,华北有天津和内蒙古2个,华东地区有上海1个;中度失衡的则是西南、西北和华北各1个,分别是西藏、新疆和北京。从图3所示的分布情况来看,建设用地开发均衡度总体也是东南沿海好于西北和华北地区。其中,华北地区建设用地开发失衡情况比较严重。可以看出,目前中国各省建设用地开发的规模和强度基本符合各地的资源供给能力。
Fig.3 Construction land development spatial disparity of China in 2008

图3 2008年中国各省建设用地开发均衡度空间分异

但是具体来看各省均衡程度各不相同,真正达到良性均衡程度以上的共计15个省份,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仅为34.3%。而处于失衡状态的省份虽然仅有8个,但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依然达到了47.7%,而且均衡度大多小于0.3,属于严重失衡。为此,定义“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指数/建设用地供给能力指数”为失衡指数(CD),通过两者的对比关系反映各省份建设用地开发失衡的原因,结果如表2。由于绝对均衡的开发只是理想状态,CD=1的状态在现实中很难实现,因此本文根据31个省的评价结果,界定0.8<CD<1.2即为均衡开发;4<CD<9为超过度开发;1.2<CD<4为过度开发;0.4<CD<0.8为开发不足;0<CD<0.4为开发严重不足。全国仅有陕西、河南、辽宁、浙江、广东和贵州6个省份处于均衡开发状态;过度开发的则有山东、江苏、河北、宁夏和陕西5个省;上海、天津和北京等3个直辖市则属于超过度开发;福建、重庆、广西、四川、湖北、青海、云南、安徽、湖南、江西、甘肃等11个省属于开发不足;而吉林、黑龙江、海南、西藏、新疆、内蒙古等则属于开发严重不足。
Table 2 Imbalance index of construction land development of China in 2008

表2 2008年中国各省建设用地开发失衡状态

状态 失衡指数 包含地区
超过度开发 4~9 上海、天津、北京
过度开发 1.2~4 山东、江苏、河北、宁夏、山西
均衡开发 0.8~1.2 陕西、河南、辽宁、浙江、广东、贵州
开发不足 0.4~0.8 福建、重庆、广西、四川、湖北、青海、云南、安徽、湖南、江西、甘肃
开发严重不足 0~0.4 吉林、黑龙江、海南、西藏、新疆、内蒙古

3 结 论

1) 根据空间均衡原理,建设用地开发的空间均衡不仅表示建设用地在区域之间的合理配置,也表示在区域内部建设用地开发的强度和土地供给能力之间的关系的合理性。
2) 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指数全国平均为0.255(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全国各省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除了上海以外,其余都低于0.5,其中,13个省处于0.2~0.3,占41.9%;6个省处于0.3~0.4,占19.35%;4个省处于0.1~0.2,占12.9%;5个省低于0.1,占16.1%。从区域分布来看,除了个别省份,大部分开发强度大的区域都位于东部沿海,开发强度小的区域都位于西北地区。
3) 建设用地供给能力指数全国平均为0.284(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同样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除了湖南以外,其他30个地区都低于0.5。其中0.4~0.5、0.3~0.4、0.2~0.3区间各有7个,各占22.6%,0.1~0.2有6个,占19.3%,低于0.1的有3个地区,占9.7%。总体来说,南方地区高于北方地区,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
4) 31个省份中,共计23个省份建设用地的开发处于均衡状态,占74.2%。但均衡程度各不相同,真正达到良性均衡程度以上的共计15个省份,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仅为34.3%。而处于失衡状态的省份虽然仅有8个,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比例达到了47.7%,且均衡度大多小于0.3,属于严重失衡。通过开发强度和供给能力的对比分析,全国有8个省处于过度开发,17个省处于开发不足。因此,建设用地空间配置应不仅考虑到各地经济建设的需要,更应重视开发强度与供给能力之间的协调。尤其是结合区域发展政策,将建设用地指标向中西部某些地区倾斜。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范剑勇,朱国林.中国地区差距演变及其结构分解[J].管理世界,2002,7:37~44.改革以来中国地区差距经历了80年代的短暂下挫后持续上升,同时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也出现分化,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优势日益明显。本文将地区差距演变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进度及其空间分布差异通过基尼系数结构分解法联系起来,系统阐述了改革以来地区差距持续扩大的根本原因是第二产业的高产值份额和非农产业在空间上的不平衡分布。同时,本文认为缩小地区差距的主要途径应该是扭转非农产业在空间上的不平衡发展,帮助西部地区发展制造业。

[2]
陆大道,刘毅,樊杰,等. 1999中国区域发展报告[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3]
席玮. 中国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的人口承载力分析与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4]
LIU Dong, FENG Zhiming, YANG Yanzhao, et al.Spatial patterns of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supply-demand balance in China at county level[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1, 21(5): 833-844.A balanced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and its understanding are important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human kind. Here,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has been used for measuring the dependencies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China's ecological balance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has become a global concern and is widely debated. In this study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supply-demand balance of China's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Firstly, the ecological supply and demand balance was calculated and evaluated, and secondly, the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index (ECCI) was derived for each county of China in 2007, and finally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evaluated the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supply-demand balance of Chin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cological deficit appeared to be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of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supply-demand balance in 2007 of China at county scale. In general, more than four-fifths of the Chinese population was concentrated in less than one-third of the land area and more than two-thirds of the land. area was inhabited by less than one-fifth of the populati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demand-supply was unbalanced ranging from significant overloading to affluence from southeastern to north-western part of China. It appeared to be more dominant in regions located at coastal areas which are attracted by migrants and had a generally higher population density.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urbanization trends in China, ecological deficits in these regions will become more severe.

DOI

[5]
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报告(2005~2008)[M]. 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6~2009.

[6]
陈雯. 空间均衡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7]
陈雯,孙伟,赵海霞.区域发展的空间失衡模式与状态评估——以江苏省为例[J].地理学报,2010,65(10): 1209~1217.<p>从收入增长和生态改善的空间均衡角度来看,区域发展空间失衡是空间开发状态与其区位供给能力不相匹配,空间的经济社会活动没有按照开发供给的比较优势进行地区分工配置。当区域开发规模及程度超过其可能的供给容量视为开发过度;若没有充分利用供给容量,则为开发不足。以江苏省县(县级市) 单元为例,采用开发强度与反映空间供给能力的生态重要性指数、环境敏感性指数、规模集聚指数、资源保障指数、运输经济指数的相关关系以及协调度,可以判断和评价空间失衡的状态。同时,资源环境价格市场不完善,政府调控要素导向不合理以及开发导向的财税和政绩考核体系等安排,都是导致空间失衡的制度原因。</p>

[8]
摆万奇,赵士洞.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系统分析[J].资源科学,2001,23(3):39~41.该文应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对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整体性、层次性、动态变化和驱动力作用下的土地利用动态进行了深入分析,初步回答了土地利用变化的动力源、驱动力系统内部分力与合力的关系,以及驱动力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普遍存在的非线性反馈关系等问题,为土地利用变化动力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DOI

[9]
汪小钦,王钦敏,励惠国,等.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微地貌区域分异[J].地理科学,2008,28(4):513~517.黄河三角洲有岗阶地、河滩地、河成高地、平地、低洼地和滩涂地6种微地貌类型。1984~2001年间一直没有变化的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在各微地貌类型中所占的比例不同,未变化的土地利用/覆盖主要分布在平地。岗阶地土地利用/覆盖类型最为稳定,以耕地为主,但面积总体在减少;河滩地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多样,分布比较复杂,变化最大;河成高地、平地和低洼地发生变化的面积占2/3左右,耕地所占的比例均是最大的,其面积总体上不断减少;滩涂地的土地利用/覆盖类型以滩涂为主,随着人们对滩涂的开发利用,滩涂所占比例迅速减少。

[10]
黄季焜,朱莉芬,邓祥征.中国建设用地扩张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7,37(9):1235~1241.利用中国科学院提供的土地利用数据和作者收集的社会经济数据,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末到2000年期间,中国建设用地在不同区域扩展的变动趋势和差异,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计量经济模型,定量分析了1996~2000年间不同区域建设用地扩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989~2000年间,虽然全国建设用地总体扩张速度加快了,但其变化趋势在区域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具体表现为东部地区有所减缓,而中西部地区明显加速.计量经济模型估计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建设用地增速减缓主要是因为经济增长并没有引起人均建设用地的扩张,建设用地已经向集约利用的方向发展;而中西部地区建设用地增长加速主要是因为随着经济增长,建设用地向平面扩张更快,这可能同当地政策及当地相对便宜的地价有关.因此,经济增长带来的建设用地扩张和耕地减少可能在中西部地区会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DOI

[11]
鲁春阳,文枫,杨庆媛,等.地级以上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差异分析[J].地理科学,2011,31(5):600~607.根据2007年地级以上城市的土地和社会经济数据,采用比较法、模型法和主成分法,分析其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①不同规模城市的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和绿地的比例差距明显,而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的比例差异较小;②随城市规模增大,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比、道路广场用地的比例符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以下简称《标准》)、《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GB50442-2008)(以下简称《规范》)的程度呈上升趋势;③居住用地比例超出《标准》上限城市较多,且城市规模越小,超标比例越高;④中等规模以上城市的公共设施用地比例偏低,而中小城市公共设施用地比例偏高;⑤特大城市中工业用地比例超标城市数量较多,而中小城市低于《标准》下限的较多;⑥随城市规模增大,道路广场用地比例低于《标准》下限的城市所占比例降低;⑦地级以上城市中至少有1/3城市绿地比例不及《标准》下限;⑧城市规模越大,土地利用的多样化程度越高,土地利用类型越齐全,且土地利用结构多样性指数高的城市呈集聚状,呈现"群"状特点,土地利用结构均衡度递增,但优势度趋减;⑨经济因素、产业结构、交通设施水平和城市人口是影响土地利用结构的主要因素,但对不同规模城市的影响次序不同。

[12]
张芳怡,邢元志,濮励杰,等.苏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9,16(5):98~103.以苏州市为例,利用1980年、1995年、2000年三期TM遥感影像解译图获取土地利用变化数据.首先,对苏州市1980-1995年和1995-2005年两个时段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然后,通过定义不间土地利用类型的相对生态服务价值,分别运用区域牛态环境质量指数和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类型生态贡献率,对研究时段内苏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以及导致苏州市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主导土地利用变化类型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1980-2005年苏州市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下降.苏州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从0.460 9下降No.443 1,且下降速度越来越快.其中,导致苏州市牛态环境质量恶化的主要土地利用变化类型是耕地向城乡建设用地的转变,促进苏州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主要土地利用变化类型足耕地向水域用地的转变.

[13]
俞孔坚,王思思,李迪华,等.北京城市扩张的生态底线——基本生态系统服务及其安全格局[J].城市规划,2010,34(2):19~24.在土地极其有限、保护与发展压力同样巨大的形势下,科学判别和保 护城市扩张的生态底线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探讨城市生态底线的科学内涵,提出通过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城市的基本生态系统服务.以北京市为例,运用景观安全 格局理论和GIS技术,通过对水文、地质灾害、生物、文化遗产和游憩过程的模拟和分析,判别维护上述过程安全的关键性空间格局,构建不同安全水平的综合生 态安全格局,特别是界定最低安全标准下的景观格局.并以生态安全格局为刚性框架,模拟北京城镇扩张格局.结果显示: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城镇发展格局,用尽 可能少的土地,维护城市的基本生态系统服务,同时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的建设用地,是实现精明保护与精明增长的有效途径.

[14]
吝涛,李新虎,张国钦,等.厦门岛城市空间扩张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地理学报,2010,65(6): 715~726.<p>海岸带是目前世界上城市化最集中的区域,海岛作为海岸带的一个特殊地理组成,其城市空间扩张过程可以理解为城市发展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相互耦合作用的结晶。本文以中国东南沿海的厦门岛为例,结合厦门岛城市发展的相关政策、城市规划、人口、产业等历史与现状资料的文本分析,通过图片修整和遥感地理信息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回顾厦门岛近100 年的城市化历程,分析厦门岛海岸线、岛屿形状、建成区、交通、行政区划及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历史变化及城市空间扩张特征;然后从行政区划、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发展、地形、围填海、交通和人口等方面分别探讨影响海岛城市空间扩张的潜在决定因素;总结各种因素对海岛城市空间扩张的作用;以期为中国甚至世界其它沿海城市合理开发海岛,促进海岸带可持续城市化提供科学借鉴。</p>

[15]
摆万奇,张镱锂.青藏高原土地利用变化中的传统文化因素分析.资源科学,2002,24(4):11~15.由于世界水资源的紧缺,水危机日益严重。如何通过水价机制来促使水资源得到合理而有效的利用,从而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已成为全球日益关心的问题。水资源学家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许多独到的定价方法。文中力图将各位专家们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分析其利弊,从而,青藏高原;土地利用变化;传统文

[16]
王万茂. 中国土地科学学科建设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中国土地科学,2001,15(5):22~27.回顾了中国土地科学学科建设的光辉历史及其取得的系列成果,对今后的学科发展从理论与学科体系两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DOI

[17]
McHarg I L. Natural factors in planning[J].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1997, 52(1): 13-17.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Outlin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