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10年,是中国交通建设的高潮时期,几万亿的投资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超大规模建设高铁、机场、大型深水泊位、高速公路等。有关部门提出3~5 a内要建成以“四纵四横”为骨架的高速铁路网,“引领中国全面进入高铁时代”;一些省区市正在掀起以大城市至郊区中小城市的城际铁路为标志的铁路建设“新高潮”;沿海几十个港口都在争先恐后地上大型泊位和集装箱码头,将综合性、国际性亿吨大港作为发展目标;中小城市规划了过多的支线机场,到2020年还要增加100个左右的支线机场等等。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大道先生,本着对国家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科学真理,以他深厚的学术功底、科学敏锐的洞察力和预见能力,针对国家经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顶住相关利益部门和地区的压力,组织项目咨询工作并撰写了“关于避免中国交通建设过度超前的建议”研究报告。该报告于2010年9月28日经有关部门主要领导签发呈报给国家。
该报告对近年来交通建设成就和交通运输业发展已经达到的水平进行了概括的评价,重点分析了近年来全国范围内交通运输建设中出现的过度扩张、重复建设、能力浪费、不合理竞争以及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不协调等问题,认为中国交通发展应该逐步进入以优化结构、加强综合运输建设和管理以及发展广大基层区域的交通设施为主的新阶段,并对此提出了若干建议。
报告提出由于超大规模的交通规划和建设,导致交通投资占GDP的比重超高,2009~2010年间交通投资大幅升高到(接近)30 000亿元,交通投资占GDP的比重上升到7%~9%。报告明确强调了:这是很不正常的高比重。部分交通设施能力过剩,经济效益差;大量新建成的高速公路,客货流量严重不足;许多支线机场建成之后即大量亏损;一些近年来能力扩张很大的港口,其吞吐能力已大大超过实际运量。大城市间高速铁路与航空网络、城镇密集区内高速公路、城际快速客运系统之间由于布局重叠正在形成不合理的竞争。中国许多省份的高速公路长度和密度均超过了发达国家,高速公路网的规划规模与空间覆盖水平背离了其技术经济合理性。
2011年7月23日发生了甬温线D3115次动车组列车追尾事故,中国高铁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广泛关注。国家针对高铁建设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出了及时调整。目前,包括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支线机场、大型深水港口泊位、城市及其郊区的轻轨铁路等的建设明显降温,截至2011年7月仅1条线路获批。如此大规模调整,使大批的工程项目半停在那里。
事实充分证明了咨询组提交的咨询报告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该报告所讨论的问题得到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引起了包括学术界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报告的理论内涵深厚,资料丰富翔实,发挥了多学科分析方法的综合优势。通过科学分析和论证,得出了科学、客观、可靠的结论。我们对这分咨询报告的具体认识和评价有如下几点:
1) 这份报告不仅仅是咨询报告,更是科学文章。报告阐明了交通发展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阐述了一个国家一个区域,其交通运输结构发展规律,包括各种运输方式的关系、干线和支线的关系、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发展差异等。
2) 该报告体现了科学工作者坚持真理及对国家和社会的高度责任感。此报告能够在中国经济建设大发展的高潮中,冷静分析潜在的问题或负面的倾向,在一片正面的赞扬声中提醒人们可能造成的巨大的损失,敢于说“不”。报告明确指出了当前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超前”、“产能过剩”、“恶性竞争”等问题,已经得到国家有关方面的重视,并在社会发展实践中得到进一步证实。
3) 报告雄辩地论证了过度超前的建设和大量不合适的发展与布局,提出交通建设出现了巨大的浪费,是一种新的“大跃进”。它不仅分析个别行业的问题,也有整体性的分析和论断,认为过度超前是整个交通建设的大问题。
4) 咨询报告分析了发生这些严重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比如决策判断问题(如:不断“超前”,占GDP的超高比重,高速公路的过高密度等),发展阶段规律问题(交通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关系,区域和国家的交通合理结构等),干部政绩评价标准以及管理等体制性问题等。
5) 陆大道院士及其研究团队,具有综合性的知识结构,充分发挥了相关学科特点和知识结构的长处,从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各部门与整个国民经济之间的关系等作出科学评价,揭示了指数增长的巨大的诱惑力和欺骗性。
6) 该报告较全面地掌握了国内国外相关科学资料,体现了学者的严谨的态度和崇高的社会责任感。不能仅仅满足于学术论文、SCI等,而是要敏锐发现经济大发展过程中潜在的问题,要有科学批判精神,提出科学的对策建议。
针对这样一份具有前瞻性和透视力的国家咨询报告,我们愿意推荐发表它以飨更广大的读者,希望引起大家对国家发展和建设问题的更多关注和科学讨论,也希望地理学界的同仁们能够为国家和区域发展做出更多、更有影响的战略咨询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