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曲仲湘,文振旺.邢娜山林木现况的分析.植物学报,1953.2(3):349~370.
[2] 曲仲湘,文振旺,朱克贵.南京灵各寺森林现况的分析.植物学报,1952,1(1),18~49.
[3] 熊文愈,韩福庆,姚琢.南京灵各寺森林的变化分析.南京林产工业学院学报,1983(2):1~23.
[4] 中国植被编委会.中国植被.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838~847.
[5] 刘防助,黄致远.江苏地带性植被的基本特点与分布规律.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1982,6(3):236~246.
[6] 韩也良.安徽省境内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的北界问题(摘要).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1981.5(1):54~57.
[7]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1):168~188.
[8] 龚高法,张王远,张瑾瑢.历史时期我国气候带的变迁及生物分布界线的推移.历史地理.第五期,1988. 1~10.
[9] 张王远,龚高法.十六世纪以来中国气候变化的若干特征.地理学报,1979,34(3):238~247.
[10] 龚高法,张王远,张瑾瑢.十八世纪我国长江下游等地区的气候.地理研究,1983,2(2):20~33.
[11] 竺可祯.中国的亚热带.科学通报,1958(17):524~528.
[12] 侯学煜.试论历次中国植被分区方案中所存在的争论性问题.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1963,1(1-2): 1~23.
[13] 周光裕.试论“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带”的归属间题.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1):108~119.
[14] 中国自然地理编委会.中国自然地理.气候.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151~1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