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基于百度搜索指数大数据挖掘,构建中国区域经济不确定性指数,通过捕捉微观主体的搜索行为来体现“不确定”的主观认知态度,借以衡量区域经济的不确定性。分别从全国和省级尺度对中国区域经济不确定性指数进行了测度和时间序列分析。采用DY溢出指数模型,研究跨区域经济不确定性的静态溢出效应、动态溢出效应和净溢出效应。在此基础上,采用复杂网络方法,构建区域间经济不确定性的溢出网络模型,考察区域间不确定性溢出路径,得出主要结论如下:所构建的区域经济不确定性指数能够对重大事件所造成不确定性的波动进行有效的识别。经济、地缘政治和公共卫生重大事件的发生会引发区域经济不确定性持续攀升。溢出效应网络分析结果显示长江中游地区和西南地区是系统中溢出的主要输出者,东部沿海地区等其他区域在系统中扮演着溢出接收者的角色,跨区域经济不确定性主要沿着“西南→东部沿海”“长江中游→南部沿海”等路径扩散。
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全面分析了区域空间新格局的细分特点、区域空间新格局重塑中国经济布局的方向和实现途径等。区域空间新格局分别以4大区域、带状经济区、重点城市群、都市圈集群和新型城镇化为依托,呈现出空间的板块化、骨架化、网络化、支点化和单元化特点。中国经济布局的方向主要包括缩小板块空间差距和促进区域重组、骨架空间的统筹与国土规划、网络空间联通和贸易自由、要素空间布局和产业协同、城乡空间联动与功能定位,可以通过发展板块重组和区域分化、生态功能和后方建设、陆海统筹和海洋经济、数字经济和产业安全、特殊地区和城乡融合来实现。
城市包容性创新是中国式现代化下城市创新的最根本的价值取向,与传统城市创新相比,更有利于促进城市的公平和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城市包容性创新的内涵,构建了城市包容性创新的测度框架,运用熵值法、空间自相关和地理探测器模型方法,实证分析了北京城市包容性创新的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 城市包容性创新是以包容性创新政策为基础,为大众公平参与创新活动和分享创新成果创造机会,实现城市创新相对公平发展的创新行为。测度维度包括包容性创新政策、参与机会公平和创新成果共享。② 北京城市包容性创新空间格局总体呈现出由中心城区向四周递减的特征和集聚效应,高高型聚类集中在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和丰台区,低低型聚类分布在怀柔区和密云区。③ 北京城市包容性创新空间格局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文化教育和产业结构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北京城市包容性创新发展的政策建议。
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工业绿色转型的关键,也是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路径。本文以淮海经济区为案例,整合SBM模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方法,分析了2001—2020年省际毗邻区域工业绿色转型绩效时空格局特征及影响因素,并识别问题区域类型。结果发现:①研究期内淮海经济区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上呈上升之势,区域差异拉大且空间集聚性增强;②空间上,高水平县域向苏鲁毗邻区域集中,轴线尺度上呈现向京沪线>新石线>东陇海线>京九线的格局演变趋势,城乡尺度上持续保持乡村>城市的格局;空间关联上,低−低型县域向苏皖豫毗邻区域集聚;③淮海经济区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的提升是各种因素集体作用的结果,信息化水平、产业集聚、交通基础设施水平3因素的作用由促进转变为抑制,而对外开放、能源保障2因素的作用由抑制转变为促进;④淮海经济区工业绿色转型发展存在6种问题区域类型,即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同步滞后型、技术进步与工业GTFP同步滞后型、技术效率与工业GTFP同步滞后型、技术进步滞后型、技术效率滞后型、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稳定型。据此,针对不同问题区域类型提出了差别化的淮海经济区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调控对策。
海外能源投资建设是维护中国能源安全的坚实屏障,厘清中国海外能源布局的时空动态及其溢出效应,对调整投资方向和落实布局规划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基于中国海外能源投资建设追踪信息集,借助固定面板回归模型、地缘政治风险指数和GIS空间分析等手段,揭示中国能源全球布局的结构演进特征,探讨中国能源全球布局的多重效应。研究发现:① 中国能源全球布局呈现出“先升后降”的时序特征和明显的波动性,可再生能源成为主要增长极,布局失败率逐步下降。② 中国能源全球布局始终由国企主导,但民企地位明显提升;企业区域分工趋弱,海外均衡化选址趋势明显。③ 发达国家(地区)在中国能源全球布局中的地位显著下滑,“一带一路”沿线项目占比明显提升。可再生能源积极外拓市场,且面临较低的地缘政治风险;传统能源相对稳定,但地缘政治风险明显升高。④ 中国能源全球布局具有隐含碳转出效应,传统能源全球布局具有油气进口效应,可再生能源全球布局具有能源转型效应。
基于2006—2020年长江中游城市群面板数据,构建城市更新与生态韧性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测算城市更新与生态韧性指数,在此基础上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城市更新与生态韧性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演变特征,并借助空间计量模型剖析城市更新对生态韧性的溢出效应。机理分析发现,城市更新与生态韧性存在空间关联网络,且城市更新对生态韧性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果:①从时空格局上来看,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更新整体呈现“小集聚大分散”的空间分布特征,生态韧性呈现分散向集聚转变的空间分布态势。②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更新和生态韧性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和网络关联关系,但是在研究期间内其网络整体稳定性有所降低;另外,个体特征表明各节点城市更新与生态韧性的空间关联和空间溢出效应有所削弱,对外辐射和接受外界辐射的能力降低。③空间计量模型回归结果显示城市更新对生态韧性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效应分解结果显示城市更新对生态韧性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最后,在加强环境协同治理、优化城市更新发展模式以及探索城市更新提升生态韧性的多维路径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人类活动导致土地利用发生变化,对生态系统健康产生了重大影响,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健康的非线性关系,对于国土空间优化调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网格尺度构建了活力–组织–服务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运用随机森林模型和分段线性回归模型,揭示2000—2020年城市群生态系统健康时空变化规律,并识别影响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土地利用类型及其阈值。研究结果表明:① 研究期间,建设用地显著增加,其占比增长了8.10%,主要由耕地和林地转化而来。② 生态系统健康时间上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空间上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与土地利用类型密切相关,不同等级呈现集聚分布。③ 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为影响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土地利用类型。关键土地利用类型对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存在阈值,当耕地占比≥1.98%,林地占比≥7.58%,建设用地占比≤19.80%时,生态系统健康能达到中等水平。
使用2010―2021年长三角城市群4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多维综合评价体系,对研究区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时空格局进行分析,并采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解析。结果表明:① 长三角城市群总体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呈稳步提升的发展趋势,中度及以上融合区域逐年增加;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高度及中高度融合区主要分布于城市群中部,中度融合区域毗邻高度及中高度融合区并形成连片分布。② 长三角城市群城乡人均收入趋同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和生态环境一体化等维度融合水平均呈上升态势,其中,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上升速度高于其它3个维度,空间分异格局同样明显。③ 财政支农水平、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外开放度是驱动长三角城市群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因素,各影响因素交互作用对长三角城市群城乡融合水平的影响程度远超单因素,长三角城市群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时空分异演化格局是多个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基于旅游生态系统适应性形成机理,从旅游产业适应性和生态系统适应性2个子系统,敏感性、稳定性和响应3个维度构建旅游生态系统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适应性模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标准差椭圆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2012—2021年长江经济带130个市域旅游生态系统适应性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 近10 a来旅游生态系统适应性较低,呈现出升–降–升的变化,与旅游产业适应性变化一致;旅游生态系统适应性空间差异显著,呈现出下游地区>上游地区>中游地区的空间分布特征。②旅游生态系统适应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全局空间自相关,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局部空间自相关存在高–高、高–低、低–高和低–低4种集聚类型。③适应性重心位于常德市,并逐渐向西南方向移动,呈现出“东北–西南”的空间分布格局。④旅游资源、经济发展、生态治理、政府调控和生态弹性是驱动旅游生态系统适应性时空格局的主要影响因素。
以武汉为例,通过整合地铁刷卡数据、用地、兴趣点(POI)、房价等多源大数据,比较多种地理回归方法构建建成环境对老年人轨道交通出行时长的影响模型,选取拟合效果最好的空间滞后模型(SLM)进一步探究不同地理圈层中影响老年人工作日及周末轨道交通出行时长的建成环境差异。研究发现:① 老年人工作日和周末轨道交通出行平均时长分别为29.45和31.18 min,新城圈层轨道交通出行时长大于45 min的占比最高。② 老年人工作日轨道交通出行时长与三甲医院可达性紧密相关,周末轨道交通出行时长与城市公园可达性相关性更大。③ 旧城圈层老年人轨道交通出行时长受建成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轨道换乘是该圈层老年人轨道交通出行时长增加的主要因素。④ 随着地理区位逐渐由城市中心向外围扩展,影响中间圈层及新城圈层老年乘客轨道交通出行时长的建成环境要素逐渐增多,包括容积率、混合度、道路密度、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等。
“强省会”战略是提高省会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抓手,而产业结构是衡量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核心指标。基于2003—2020年中国26个省会城市的面板数据,依托省会城市行政区划调整的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科学评估“强省会”战略的产业升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行政区划调整显著促进了省会城市产业升级,但这种促进效应只能持续3 a。机制检验显示,行政区划调整将通过缓解资源约束瓶颈和提高技术创新水平2种渠道带动省会城市产业升级。进一步分析发现,相较于行政区合并而言,撤县设区对省会城市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更强;相对于副省级省会城市和多中心空间布局模式下的省会城市而言,普通省会城市和单中心空间布局模式下的省会城市在行政区划调整后获得更大的产业升级效应。
针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时期脱贫县发展研究的不足,本文基于地理资本的理论视角,采用随机森林和耦合协调模型方法测评了脱贫县的地理资本,识别了过渡时期脱贫县的发展重点、类型和路径。研究表明:① 脱贫县的地理资本水平总体上呈现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空间差异格局,经济−社会地理资本和社会−生态地理资本失调现象较显著,失调县数量占比分别达到62.8%和56.4%,且多表现为社会地理资本制约。② 识别出以防止区域性返贫为发展重点的脱贫县326个、5种发展类型,主要连片式分布于胡焕庸线西北侧的高寒山区和干旱荒漠地带;识别出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发展重点的脱贫县426个、6种发展类型,主要分布在胡焕庸线东南侧。③ 促进各类地理资本的耦合协调推动脱贫县的持续发展,对于防止返贫的脱贫县,应当加大外部支持,突破地理资本间相互低水平制约的困境;对于全面乡村振兴的脱贫县,应当重点提升社会地理资本,将经济发展转化为民生福祉。
运用数列匹配度和Kernel核密度分析武陵山片区国土开发强度与城乡融合的适配度时空演化特征,建立空间联立方程模型探究二者之间的交互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 2010—2020年武陵山片区国土开发强度和城乡融合的适配类型由中级适配向初级适配转变,各县(市、区)绝对差异存在收敛特征,适配度空间结构稳定性有待提升。② 国土开发强度与城乡融合之间存在正向交互影响,城乡融合对国土开发强度的作用大于国土开发强度对城乡融合的作用,且县(市、区)之间国土开发与城乡融合模式存在“模仿效应”。③ 国土开发强度与城乡融合的交互影响存在空间负溢出效应。邻近地区国土开发强度对本地城乡融合具有抑制作用,同样邻近地区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提高也会降低本地国土开发强度。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MS 6.2级地震,同时在青海省民和县中川乡祁家沟暴发了泥流次生地质灾害。通过实地调查测量、遥感影像分析、经验公式估算及村民访谈等多种方法,本文研究了祁家沟泥流的地貌特征与发生过程,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① 第一波黏性泥流瞬时最大流速在10 m/s以上,泥流龙头几乎与地震同时到达中川乡草滩村,后续阵性流流速约7.1、6.0和5.8 m/s;② 长期灌溉、渠系渗漏和震前冬灌导致泥流形成区黄土层预先饱和、地震动荷载促使地下饱水黄土层发生液化,地震触发超孔隙水压力瞬间骤增可能是高速泥流形成的关键机制;③ 农田冬灌、震后闸板未能及时关闭是后续阵性泥流的主要水动力条件,亦是致灾的人为因素。此种由多因素耦合形成的同震次生泥流在国内外均十分特殊,建议作为地质灾害遗迹进行分区保护,并加强黄河台塬灌区水利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重点防止黄土滑坡发生。
根据文献旱涝图集、树轮帕默尔干旱指数(PDSI)图集及GPCC降水数据集,本文重建中国长江流域1470—2000年的降水序列并探讨降水特征变化。长江流域现代器测降水通过旋转经验正交分解可分为5个降水区:长江源区(Ⅰ区)、川汉盆地区(Ⅱ区)、西南山地区(Ⅲ区)、鄂渝山地区(Ⅳ区)、东部平原区(Ⅴ区)。重建降水多元回归模型经检验评估效果较好(P<0.01),验证期(1951—2000年)内各区重建降水和实测降水具可比性(0.70<r<0.83,P<0.01),相对偏差介于±30%,重建无明显偏好。各区重建降水在1470—1540年、1660—1705年湿润事件偏多。西、北部的Ⅰ、Ⅱ区降水趋同变化(r=0.27,P<0.01),Ⅰ区、Ⅱ区降水分别在1935—1985年、1845—1950年出现更多洪涝事件。Ⅲ区降水在1620—1655年、1933—1945年、1986—1994年出现显著干旱。Ⅵ区和Ⅴ区降水显著正相关(r=0.47,P<0.01)。长江流域各区降水存在多个2~7 a的显著短周期。此外,Ⅰ区降水出现9 a、31~51 a的中长周期;Ⅱ区出现22 a、约36 a和256 a的中长周期;Ⅳ区存在约21 a周期;Ⅴ区存在256 a的长周期。
利用1961—2020年昆明站和太华山站分钟降雨数据,通过对比昆明站不同最小降雨间隔的降雨场数、有效降雨量贡献率和自相关系数的变化,确定昆明地区合理的最小降雨间隔,划分降雨过程;在此基础上比较昆明城市和乡村降雨过程的不同变化,并分析导致城市降雨特性变化的可能原因,得到如下结论:① 昆明以3 h为最小降雨间隔来划分自然降雨场次最为合理。② 昆明地区有效降雨过程占40%,对总降雨量贡献率超95%;与乡村相比,城市年降雨场数在20世纪90年代后呈年代际变化特征,强降雨呈增加趋势。特别地,100.0 mm以上极强降雨增速远高于乡村。③ 20世纪90年代后,昆明市区除微量降雨减少外,其余量级的降雨均有增加,城市降雨历时缩短,强降雨雨峰提前,降雨历时在1 h左右的强降雨由双峰雨型变为单峰雨型。④ 由气候变暖和城市面积扩展共同导致的城市热岛效应增强,致使下垫面温度升高,加速地表蒸发,改变了局地近地面对流活动与水汽条件,是导致昆明城市降雨特性变化的重要原因。
烽燧是中原王朝对边疆地区控制力的重要体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尉犁县的克亚克库都克唐代烽燧遗址曾是中国唐代以来边疆地区重要的军事据点,对其出土遗物的研究为理解各时段军事组织形式、军事制度、军队生活等提供重要的证据。本研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遗址中发现的9块粪化石中甾类化合物进行了提取、检测及分析,并结合已有研究及现代草食动物粪便中甾类化合物的含量和分布特征,对粪化石的来源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显示遗址中存在草食性动物(马、羊)和杂食性动物(犬类),其中马在遗址中可能担任了代步和运输等重要功能,犬类在遗址内可能参与了军民的狩猎和护卫活动。本研究为了解唐代新疆地区军事据点的动物利用以及当时的军民生产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本文以中国东北黑土区为研究区,基于NIRv-GPP数据集、SPEI数据集,探究1982—2018年干旱对东北黑土区不同植被类型的时滞与累积效应。研究结果表明:① 东北黑土区SPEI与GPP在1982—2018年呈现波动性变化, 其中2010年后呈明显上升趋势;② 干旱对东北黑土区99.4%的植被造成了时滞效应,时滞的时间尺度集中在1~2个月和9~10个月;随旱情加重,时滞月数增长而时滞效应减弱;干旱对草地、林地的时滞效应较为显著;③ 黑土区96.38%的植被受累积效应的影响,累积时间尺度集中在2~3个月;随旱情的加重,累积月数增长而累积效应减弱;干旱对草地、耕地的累积效应较为显著;④ 干旱对东北黑土区不同植被类型的主导效应不同, 79.88%的草地对干旱的主导效应为累积效应,55.6%的耕地、85.64%的林地主导效应为时滞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