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峻, 吴志峰, 张棋斐
录用日期: 2025-07-17
选取包括湿地受损指数(Wetland Damage Index,WDI)在内的 16个驱动因子,构建基准、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均衡发展 4种土地变化情景,开展粤港澳大湾区 2030年多情景湿地模拟,提出未来湿地受损指数(Future Wetland Damage Index,FWDI),并进行湿地管育分区。结果表明: ①纳入湿地受损指数作为驱动因子的湿地模拟精度得到较好提升,PLUS模型的 FoM值与总体精度分别提高至 0.28、0.89。②2020—2030年,河流、水库、湖泊湿地的面积变化小,体现土地转换限制区域对湿地的保护作用;坑塘湿地的面积变化量最大,在均衡发展情景下分布更紧凑,体现经济和生态效益之间的均衡。③2020—2030年的未来湿地受损指数结果显示湿地扩张和消失主要在连片湿地外围,湿地扩张区的未来湿地受损指数较湿地消失区低,对模拟未来湿地不变的区域有必要进一步挖掘。④未来湿地受损指数为评估未来湿地消失的风险提供具体指标,基于未来湿地受损指数构建湿地管育分区,湿地重建区是未来湿地扩张区域,主要在大湾区西部河塘密布区及沿海地带;湿地保育区是稳定分布且未来湿地受损指数低的区域,分布广泛;湿地控制区是预测湿地消失或预测不变但未来湿地受损指数高的区域,分布在大湾区中部坑塘密集区。在湿地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下,研究结论为湿地精准保护提供科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