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微体古生物实验室. 第四纪地层微体化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见:汪品先, 等. 海洋微体古生物论文集. 北京:海洋出版社, 1980. 172~191 2 汪品先, 闵秋宝, 卞云华, 等. 河口有孔虫的搬运作用及其古环境意义.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86, 6(2):53 ~66, 6(3):83~92 3 汪品先, 闵秋宝, 卞云华, 等. 关于东海残留沉积物的微体化石特征. 海洋学报, 1980, 2(1):67~78 4 汪品先, 闵秋宝, 卞云华. 南黄海西北部底质中有孔虫、介形虫分布规律及其地质意义. 见:汪品先, 等. 海洋微体古生物论文集. 北京:海洋出版社, 1980. 61~83 5 杨子赓. 南黄海陆架湾更新世以来的沉积及环境.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85, 5(4):1~19 6 袁迎如, 陈庆. 南黄海西部的沉积环境.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83, 3(3):49~59 7 Curray J R. Late Quaternary history, continental shelves of the United States. In:Wright H E, Jr, Frey D G,(eds). The Quaternary of the United States. Princet on N. J. Princet on Univ. Press, 1965. 723-736 8 Swift D J P, Stanley D J, Curray J R. Relict sediments oncont in ental shelves:a reconsideration. Journal of Geology, 1971,79:322-346 9 朱大奎. 江苏海岛的初步研究. 海洋通报, 1984, 3(2):36~45 10 朱大奎, 安芷生. 江苏岸外辐射状沙洲的形成演变. 见:包浩生主编, 任美锷教授八十华诞地理论文集.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142~145 11 王宝灿, 虞志英, 刘舱字, 等. 海洲湾岸滩演变过程和泥沙流动向. 海洋学报, 1980, 2(1):79~96 12 王 颖, 朱大奎. 中国的潮滩. 第四纪研究, 1990,(4):291~300 13 陈吉余, 王宝灿, 虞志英, 等. 中国海岸发育过程和演变规律.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 556 14 朱晓东. 连云港港区畸形有孔虫的发现及其环境质量状况指示意义. 海洋学报, 1994, 16(4):91~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