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 ›› 1998, Vol. 18 ›› Issue (2): 183-189.doi: 10.13249/j.cnki.sgs.1998.02.183
阎传海1, 宋永昌 2
收稿日期:
1996-10-08
修回日期:
1997-03-08
出版日期:
1998-03-20
发布日期:
1998-03-20
Yan Chuanhai1, Song Yongchang2
Received:
1996-10-08
Revised:
1997-03-08
Online:
1998-03-20
Published:
1998-03-20
摘要: 以地貌和基质为基本线索,以植被为标志,建立了山东南部的景观生态分类系统。该系统为二级分类系统,包括7个景观型、17个景观亚型。以景观亚型或景观亚型的组合为基本制图单位,以1:100万土壤图为基础底图,参考多种比例尺的卫星照片、植被图、土地利用图、地貌图等,编制了山东南部1:100万景观生态类型图;在景观生态类型图上量算了各景观亚型的面积,并且分析了山东南部主要景观型的生态问题,据此提出了相应的生态对策。
中图分类号:
阎传海, 宋永昌. 山东南部景观生态特征研究[J]. 地理科学, 1998, 18(2): 183-189.
Yan Chuanhai, Song Yongchang. A STUDY ON THE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ANDSCAPE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SHANDONG PROVINCE[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1998, 18(2): 183-189.
1 陈昌笃. 评价Z·纳维等著的 景观生态学.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1985, 9(3):243~244 2 陈昌笃. 论地生态学. 生态学报, 1986, 6(4):289~294 3 陈昌笃. 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发展和实际应用. 见:马世骏主编. 中国生态学发展战略研究.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 232~250 4 李哈滨, 等. 景观生态学 生态学领域里的新概念构架. 生态学进展, 1988, 5(1):23~33 5 林超. 国外土地类型研究的进展. 见:中国 1:100 万土地类型图编辑委员会文集编辑组编. 中国土地类型研究.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6. 29~42 6 林超. 世界各国土地分类单位等级系统对比. 见:过宝兴主编. 土地科学与区域开发.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2. 24~44 7 特罗尔 C(林超译). 景观生态学. 地理译报, 1983,(1):1~7 8 纳夫 E(林超译). 景观生态学发展阶段. 地理译报, 1984,(3):1~6 9 福尔曼 R, 等(肖笃宁等译). 景观生态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0. 44~123 10 Naveh Z, Lieberman A S. Landscape Ecology:Theory and Application. New york:Springe-r Verlag, 1984. 11 Troil C. Landscape ecology(geoecology)and bioceonology-a terminology study. Geoforum, 1971, 8, 43-46. 12 陈传康, 等. 综合自然地理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127~137 13 景贵和, 等. 综合自然地理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 78~101 14 刘胤汉. 综合自然地理学原理.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8. 113~166 15 全石琳. 综合自然地理学导论.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1988. 205~222 16 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系统分类课题组, 等.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首次方案).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1. 33~97 17 李锦, 等. 中国1:100万土壤图制图规范(试行). 南京:南京出版社, 1990. 56~76 18 林超, 等. 北京山区土地类型研究的初步总结. 地理学报, 1980, 35(3):187~199 19 赵松乔, 等. 全国1:100万和重点省区1:20万土地类型分类系统(草案). 自然资源, 1980,(3):13~24 20 赵松乔. 中国1:100万土地类型划分和制图.见:中国1:100万土地类型图编辑委员会文集编辑组编. 中国土地类型研究.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6. 23~28 21 中国1:100万土地类型图编辑委员会. 中国1:100万土地类型图制图规范(试行草案第三稿). 见:中国1:100万土地类型图编辑委员会文集编辑组编. 中国土地类型研究.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6. 1~22 22 中国植被编委会. 中国植被.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0. 144~156 23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编制. 中国陆地卫星假彩色影象图集(1:500000). 第二册.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3 24 国家地质总局航空物探大队遥感室编. 地球资源卫星像片图集. 北京:地质出版社, 1978 25 山东森林编委会. 山东森林.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86. 387 26 黄春海. 山东地貌的类型.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1980,(2):82~98 27 周光裕. 山东省沂蒙山区蒙阴县植被与水土保持的关系.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1983, 7(1):67~73 |
[1] | 张金茜, 巩杰, 柳冬青. 地理探测器方法下甘肃白龙江流域景观破碎化与驱动因子分析[J]. 地理科学, 2018, 38(8): 1370-1378. |
[2] | 刘吉平, 董春月, 盛连喜, 刘雁. 1955~2010年小三江平原沼泽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其对人为干扰的响应[J]. 地理科学, 2016, 36(6): 879-887. |
[3] | 李仁杰, 谷枫, 郭风华, 傅学庆. 基于DEM的交通线文化景观感知与功能分段研究——紫荆关长城景观的实证[J]. 地理科学, 2015, 35(9): 1086-1094. |
[4] | 刘焱序, 王仰麟, 彭建, 袁媛, 马晶, 魏海. 城郊聚落景观的集聚特征分析方法选择研究[J]. 地理科学, 2015, 35(6): 674-682. |
[5] | 刘世梁, 刘琦, 王聪, 赵清贺, 邓丽, 董世魁. 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的漫湾库区景观破碎化及影响因子分析[J]. 地理科学, 2014, 34(7): 856-862. |
[6] | 靳英华, 许嘉巍, 梁宇, 宗盛伟. 火山干扰下的长白山植被分布规律[J]. 地理科学, 2013, 33(2): 203-208. |
[7] | 高江波, 蔡运龙. 区域景观破碎化的多尺度空间变异研究——以贵州省乌江流域为例[J]. 地理科学, 2010, 30(5): 742-747. |
[8] | 肖笃宁. 论现代景观科学的形成与发展[J]. 地理科学, 1999, 19(4): 379-384. |
[9] | 黄锡畴. 长白山高山苔原研究的进展——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J]. 地理科学, 1999, 19(1): 2-9. |
[10] | 刘惠清, 许嘉巍, 刘凤梅. 景观生态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J]. 地理科学, 1998, 18(2): 156-16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