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 ›› 1998, Vol. 18 ›› Issue (4): 328-334.doi: 10.13249/j.cnki.sgs.1998.04.328
刘继生1, 陈彦光2, 余斌2
收稿日期:
1997-12-08
修回日期:
1998-04-06
出版日期:
1998-07-20
发布日期:
1998-07-20
基金资助:
Liu Jisheng1, Chen Yanguang2, Yu Bin2
Received:
1997-12-08
Revised:
1998-04-06
Online:
1998-07-20
Published:
1998-07-20
摘要: 以城市区位论为主线,提出区位选择的分形思想和方法,旨在探讨人文地理系统空间优化的基本理论。指出区位选择和空间优化应该遵循三个基本原则:自相似原则、匹配原则和包容原则。
中图分类号:
刘继生, 陈彦光, 余斌. 区位选择与人文地理系统的分形优化——关于城市区位分形理论一般原理与方法的初步探讨[J]. 地理科学, 1998, 18(4): 328-334.
Liu Jisheng, Chen Yanguang, Yu Bin. PRELIMINARY STUDIES OF FRACTAL MODELS AND FUNDAMENTALS OF URBAN LOCATION THEORY[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1998, 18(4): 328-334.
[1] 宋家泰,顾朝林.论地理学的现代区位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1987,6(2):2~9 [2] Batty M.The fractal nature of geography.Geographical Magazine,1992,(5):32-36. [3] 郑冬子,郑慧子.区域的观念:关于地理学的空间原理及其科学哲学思考.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45~49 [4] 艾南山.曼德布罗特景观和赫斯特现象.见:辛厚文主编:分形理论及其应用.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3,444~446 [5] Arlinghaus SL.Fractals take central place.Geografiska Annaler,1985,67B:83-88. [6] 李后强,艾南山.具有黄金分割特征和分形性质的市场网络.经济地理,1992,12(4):1~5 [7] 刘继生,张文奎,张文忠.区位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8] 李后强,艾南山.关于城市演化的非线性动力学问题.经济地理,1996,16(1):65~70 [9] Arlinghaus SL & WC.The fractal theory of central place geometry:A diophantine analysis of fractal generators for arbitrary Löschian numbers.Geographical Analysis,1989,21(2):104-121. [10] 陈涛(陈彦光),刘继生.城市体系分形特征的初步研究.人文地理,1994,9(1):26~30 [11] 陈涛(陈彦光),李后强.城市空间体系的Koch模式.经济地理,1994,14(3):10~14 [12] 曾菊新.空间经济:系统与结构.武汉:武汉出版社,1996 [13] 杨吾扬.区位论原理:产业、城市和区域的区位经济分析.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 [14] 张文忠,刘继生.关于区位论发展的探讨.人文地理,1992,7(3):7~13 |
[1] | 阮一晨, 刘声, 李王鸣, 章明宇. 城市社区中心空间特征及其影响要素研究——以杭州市西湖区为例[J]. 地理科学, 2021, 41(1): 74-82. |
[2] | 洪学婷, 黄震方, 陈晓艳, 徐冬. 场所叙事视角下乡愁的多维解构与影响机理——基于新民谣歌词与评论的分析[J]. 地理科学, 2021, 41(1): 55-63. |
[3] | 郑殿元, 文琦, 黄晓军. 干旱风沙区农村多维贫困地域分异机制研究[J]. 地理科学, 2021, 41(1): 149-156. |
[4] | 黄亚平, 郑有旭. 江汉平原乡村聚落形态类型及空间体系特征[J]. 地理科学, 2021, 41(1): 121-128. |
[5] | 张文忠, 何炬, 谌丽.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城市体检方法体系探讨[J]. 地理科学, 2021, 41(1): 1-12. |
[6] | 陈昊曦, 袁振杰, 蔡晓梅. 广州法系群体的日常生活与地方认同研究[J]. 地理科学, 2020, 40(12): 2027-2036. |
[7] | 赵臣, 陈扬乐, 张凯, 申文灿. 三亚市季节性旅游移民社会融合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 地理科学, 2020, 40(12): 2064-2072. |
[8] | 许红梅, 郭炎, 李志刚, 林赛南, 李娈琼. 大城市近郊农地流转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J]. 地理科学, 2020, 40(12): 2055-2063. |
[9] | 白雪, 乔观民, 李加林, 梅思雨, 马仁锋. 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时空分布特征[J]. 地理科学, 2020, 40(12): 2010-2018. |
[10] | 李伯华, 徐崇丽, 郑始年, 王莎, 窦银娣. 基于图式语言的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空间布局特征研究[J]. 地理科学, 2020, 40(11): 1784-1794. |
[11] | 武荣伟, 王若宇, 刘晔, 古恒宇. 2000—2015年中国高学历人才分布格局及其影响机制[J]. 地理科学, 2020, 40(11): 1822-1830. |
[12] | 王永生, 文琦, 刘彦随. 贫困地区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有效衔接研究[J]. 地理科学, 2020, 40(11): 1840-1847. |
[13] | 朱政, 贺清云, 覃伟. 长沙市居住区空间宜居程度研究[J]. 地理科学, 2020, 40(11): 1859-1867. |
[14] | 薛冰, 肖骁, 苏芳, 唐呈瑞, 程叶青, 谢潇, 赵宏波, 王燕侠, 张子龙, 李京忠. 地理学在新冠肺炎疫情早期防控中的学术响应及展望[J]. 地理科学, 2020, 40(10): 1593-1600. |
[15] | 陈浩然, 安宁, 朱竑. 城市的垂直流动:广州再领域化中的人地关系重构[J]. 地理科学, 2020, 40(10): 1627-163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