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马国霞,周夏飞,彭菲,周颖. 2015年中国生态系统生态破坏损失核算研究[J]. 地理科学, 2019, 39(6): 1008-1015. |
[2] |
彭保发, 郑俞, 刘宇. 耦合生态服务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研究框架[J]. 地理科学, 2018, 38(3): 361-367. |
[3] |
唐玉芝, 邵全琴, 曹巍, 杨帆, 刘璐璐, 吴丹, 周书贵. 基于物质量评估的贵州南部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及其县域差异比较[J]. 地理科学, 2018, 38(1): 122-134. |
[4] |
李永化, 范强, 王雪, 席建超, 王诗阳, 杨俊. 基于SRP模型的自然灾害多发区生态脆弱性时空分异研究——以辽宁省朝阳县为例[J]. 地理科学, 2015, 35(11): 1452-1459. |
[5] |
肖烨, 商丽娜, 黄志刚, 张文广, 薛振山, 张仲胜, 吕宪国. 吉林东部山地沼泽湿地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J]. 地理科学, 2014, 34(8): 994-1001. |
[6] |
刘耀彬, 王鑫磊, 刘玲. 基于“湖泊效应”的城市经济影响区空间分异模型及应用——以环鄱阳湖区为例[J]. 地理科学, 0, 0(): 0-0. |
[7] |
李文杰, 乌铁红, 李晓佳, 加力戈. 内蒙古希拉穆仁草原旅游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J]. 地理科学, 2013, 33(3): 307-313. |
[8] |
胡云锋, 艳燕, 于国茂, 刘越, 阿拉腾图雅. 1975~2009年锡林郭勒盟生态系统宏观格局及其动态变化[J]. 地理科学, 2012, 32(9): 1125-1130. |
[9] |
秦丽杰, 靳英华, 段佩利. 吉林省西部玉米生产水足迹研究[J]. 地理科学, 2012, 32(8): 1020-1025. |
[10] |
齐玉春, 董云社, 金钊, 肖胜生, 彭琴, 何亚婷, 刘欣超. 生物结皮对内蒙古沙地灌丛草地土壤呼吸特征的影响[J]. 地理科学, 2010, 30(6): 898-903. |
[11] |
方凤满, 金高洁, 高超. 巢湖蓝藻爆发多要素预测模型研究[J]. 地理科学, 2010, 30(5): 760-765. |
[12] |
陈利顶, 王计平, 姜昌亮, 张海萍. 廊道式工程建设对沿线地区景观格局的影响定量研究[J]. 地理科学, 2010, 30(2): 161-167. |
[13] |
葛晓光, 薛博, 万力, 胡伏生. 黑河下游径流量与额济纳绿洲NDVI的滞后模型[J]. 地理科学, 2009, 29(6): 900-904. |
[14] |
赵万羽, 陈亚宁. 塔里木河下游断流河道整治引发的生态问题与重建对策分析[J]. 地理科学, 2008, 28(4): 496-500. |
[15] |
张春丽, 佟连军, 刘继斌. 三江自然保护区耕地与湿地协调发展水平的评价研究[J]. 地理科学, 2008, 28(3): 343-3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