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玉霞, 陈玲玲, 江亭桂, 罗文, 林振山. 基于EEMD的太阳活动对印度夏季风的多尺度胁迫分析[J]. 地理科学, 2018, 38(4): 628-635. |
[2] |
郭亿华, 李保生, 牛东风, 杨艺, 温小浩, 司月君. 查格勒布鲁剖面CGS3a层段主元素记录的巴丹吉林沙漠35 000~25 000 a B. P.季风环境变化[J]. 地理科学, 2016, 36(6): 926-934. |
[3] |
舒培仙, 李保生, 牛东风, 王丰年, 温小浩, 司月君, 陈琼. 毛乌素沙漠东南缘滴哨沟湾剖面DGS1层段粒度特征及其指示的全新世气候变化[J]. 地理科学, 2016, 36(3): 448-457. |
[4] |
徐利强, 徐芳, 周涛发. 巢湖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沉积学意义[J]. 地理科学, 2015, 35(10): 1318-1324. |
[5] |
姜修洋, 杨邦, 王晓艳, 何尧启, 段福才, 李志忠, 沈川洲. 黔北洞穴石笋记录的末次冰消期至早全新世百年~十年际气候变化[J]. 地理科学, 2015, 35(6): 773-781. |
[6] |
杨勋林, 陈发虎, 袁道先, 程海, 张月明, 黄帆. 高分辨率石笋记录的三峡库区小冰期气候变化[J]. 地理科学, 2013, 33(5): 629-634. |
[7] |
董进国, 沈川洲, 姜修洋. 黄土高原东缘晚全新世高精度高分辨率石笋古环境记录[J]. 地理科学, 2012, 32(9): 1136-1141. |
[8] |
姜修洋, 李志忠, 李金全, 孔兴功, 郭允. 最近500年来福建玉华洞石笋氧同位素记录及气候意义[J]. 地理科学, 2012, 32(2): 207-212. |
[9] |
王建力, 何潇, 李清, 李廷勇, 王勇. 重庆新崖洞4.5ka以来气候变化的石笋微量元素记录及环境意义[J]. 地理科学, 2010, 30(6): 910-915. |
[10] |
李志忠, 凌智永, 陈秀玲, 王少朴, 曹相东. 新疆伊犁河谷晚全新世风沙沉积粒度旋回与气候变化[J]. 地理科学, 2010, 30(4): 613-619. |
[11] |
张真真, 林振山, 杜建丽, 刘会玉. 树轮资料(1511~1954)太阳活动的多尺度分析——EMD方法的应用[J]. 地理科学, 2009, 29(5): 709-714. |
[12] |
史威, 朱诚, 王富葆, 田晓四, 徐伟峰. 宁镇及宜溧地区全新世中晚期典型沉积相与5700a B.P.前后的气候突变事件[J]. 地理科学, 2007, 27(4): 512-518. |
[13] |
朱江玲, 刘鸿雁, 王红亚. 河北坝上地区湖泊沉积物记录的中全新世干旱气候[J]. 地理科学, 2007, 27(3): 380-384. |
[14] |
黄润, 朱诚, 王升堂. 天堂寨泥炭地层的磁化率、Rb/Sr值及其反映的古气候意义[J]. 地理科学, 2007, 27(3): 385-389. |
[15] |
朱西德, 王振宇, 李林, 秦宁生, 汪青春. 树木年轮指示的柴达木东北缘近千年夏季气温变化[J]. 地理科学, 2007, 27(2): 256-2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