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韩增林, 董梦如, 刘天宝, 李源. 社区生活圈基础教育设施空间可达性评价与布局优化研究[J]. 地理科学, 2020, 40(11): 1774-1783. |
[2] |
何天祥, 黄琳雅. 高铁网络对湖南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影响[J]. 地理科学, 2020, 40(9): 1439-1449. |
[3] |
李恒凯, 刘玉婷, 李芹, 王秀丽. 基于MCR模型的南方稀土矿区生态安全格局分析[J]. 地理科学, 2020, 40(6): 989-998. |
[4] |
丁亮, 钮心毅, 施澄. 基于一致性标准的大城市多中心体系规划实施评估——以杭州为例[J]. 地理科学, 2020, 40(2): 211-219. |
[5] |
魏宗财, 甄峰, 秦萧. 广州市保障房住区居住环境品质及其制度影响因素研究[J]. 地理科学, 2020, 40(1): 89-96. |
[6] |
熊鹰, 徐亚丹, 孙维筠, 尹建军, 侯珂伦. 城市群空间结构效益评价与优化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与环洞庭湖城市群为例[J]. 地理科学, 2019, 39(10): 1561-1569. |
[7] |
殷冠文. 地方政府主导下的资本循环与城市化:以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为例[J]. 地理科学, 2019, 39(7): 1082-1092. |
[8] |
孔祥夫, 杨家文. 土地利用视角下的轨道站点客流预测——以深圳市为例[J]. 地理科学, 2018, 38(12): 2074-2083. |
[9] |
仇方道, 孙莉莉, 郭梦梦, 谭俊涛, 单勇兵. 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工业化与城镇空间耦合格局及驱动因素——以徐州市为例[J]. 地理科学, 2018, 38(10): 1670-1680. |
[10] |
匡文慧. 城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热环境生态调控研究进展与展望[J]. 地理科学, 2018, 38(10): 1643-1652. |
[11] |
张鹏, 张栩嘉, 刘勇, 叶亚丽, 胡宇鑫, 吴彩鹤. 基于土地开发强度的长春市城市空间效率分异研究[J]. 地理科学, 2018, 38(6): 895-902. |
[12] |
王勇, 邹晴晴, 李广斌. 基于活力特征分析的城市安置社区公共空间研究——以苏州城区6个安置社区为例[J]. 地理科学, 2018, 38(5): 747-754. |
[13] |
孙斌栋, 尹春. 人口密度对居民通勤时耗的影响及条件效应——来自上海证据[J]. 地理科学, 2018, 38(1): 41-48. |
[14] |
李晓玲, 修春亮, ШендрикАлександр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ЛачининскийСтаниславСергеевич, 贺红士. 圣彼得堡土地利用格局现状特征及形成机制[J]. 地理科学, 2017, 37(9): 1382-1391. |
[15] |
张延吉, 秦波, 唐杰. 城市建成环境对居住安全感的影响——基于全国278个城市社区的实证分析[J]. 地理科学, 2017, 37(9): 1318-13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