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 ›› 2000, Vol. ›› Issue (6): 494-502.doi: 10.13249/j.cnki.sgs.2000.06.494
张耀光1, 韩增林2, 安筱鹏1
收稿日期:
1999-10-26
修回日期:
2000-09-05
出版日期:
2000-11-20
发布日期:
2000-11-20
基金资助:
ZHANG Yao-guang1, HAN Zeng-lin2, AN Xiao-peng1
Received:
1999-10-26
Revised:
2000-09-05
Online:
2000-11-20
Published:
2000-11-20
摘要: 根据我国的领海制度,中国专属经济区与大陆架法以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内容,研究划分我国与海洋邻国之间的海域管辖范围,从而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
中图分类号:
张耀光, 韩增林, 安筱鹏. 中国与海洋邻国间海域划界问题的研究[J]. 地理科学, 2000, (6): 494-502.
ZHANG Yao-guang, HAN Zeng-lin, AN Xiao-peng. Study of the Problems on Delimitation of Managerable Sea Area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Marine Neighbouring Countries[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00, (6): 494-502.
[1] 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国海洋报,1996-05-17(0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中国海洋报,1992-03-04(2). [3]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中国海洋报,1998-06-30. [4] 海洋国际问题研究会编.中国海洋邻国海洋法规和协定选编[M].北京:中国海洋出版社,1984. [5]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M].北京:海洋出版社,1983. [6] 杨金森.大海洋政治、经济和环境问题综述(之一)[J].海洋开发与管理,1997,2:26~27. [7] 焦永科.南海不存在重新划界问题[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0,2:49~52. [8] 赵焕庭.南沙群岛自然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8. [9] 李令华.对我国海洋划界问题的思考与建议[J].海洋开发与管理,1998,3:52~54. [10] 国家海洋局. 中国海洋政策[M]. 北京:海洋出版社, 1998. 142~145. [11] 杨金森,高之国(编著).亚太地区的海洋政策[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0.326~327. [12] 钟严.论钓鱼岛主权归属.人民日报(海外版),1996-10-18. [13] 杨金森,钓鱼岛争端和日本海上扩张.中国海洋报,1996-09-03. [14] 贾宇.访华教授一席谈,海洋开发与管理[J].1999,3:49~50. [15] 朱 基总理同越南潘文凯总理会谈.双方就进一步加强中越睦邻友好与全面合作充分交换意见.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09-26. [16] 中国外交部备忘录.中国对西沙、南沙拥有神圣主权.人民日报,1988-05-12. [17] 黄翔,南沙现状、争端与国际法[J].海洋开发与管理,1999,3:48~50. [18] 吕一然,南海诸岛地理、历史、主权[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2.117~118. [19] 张耀光.中国海疆与我国海洋地缘政治战略[J].人文地理,1996,2:43~46. [20]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87~88. [21] 新华社北京5月16日电.中菲两国政府关于二十一世纪双边合作框架的联合声明.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05-17. |
[1] | 盖美, 展亚荣. 中国沿海省区海洋生态效率空间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 地理科学, 2019, 39(4): 616-625. |
[2] | 李飞, 曹可, 赵建华, 宋德瑞. 典型海岸线指标识别与特征研究——以江苏中部海岸为例[J]. 地理科学, 2018, 38(6): 963-971. |
[3] | 李建国, 袁冯伟, 赵冬萍, 张忠启, 濮励杰, 刘丽丽. 滨海滩涂土壤有机碳演变驱动因子框架[J]. 地理科学, 2018, 38(4): 580-589. |
[4] | 曹可, 李飞, 高宁, 张子鹏, 温欣. 1979年以来南黄海辐射沙洲潮滩脊线时空变化研究[J]. 地理科学, 2017, 37(10): 1593-1599. |
[5] | 柯丽娜, 张一民, 韩旭, 王辉, 王权明, 王利. 基于GIS建模的海水环境质量可变模糊识别评价[J]. 地理科学, 2017, 37(8): 1251-1258. |
[6] | 孙才志, 孙冰, 郭建科, 王泽宇, 李博, 刘锴. 基于“湖泊效应”模型的辽宁省海岸带陆地范围测度及其时空分异分析[J]. 地理科学, 2015, 35(7): 805-813. |
[7] | 王颖, 季小梅. 中国海陆过渡带——海岸海洋环境特征与变化研究[J]. 地理科学, 2011, 31(2): 129-135. |
[8] | 沈永明, 杨劲松, 张忍顺, 刘咏梅. 基于TM图像的潮滩表层沉积物含水量推算模型研究——以江苏辐射沙洲区为例[J]. 地理科学, 2009, 29(3): 415-420. |
[9] | 欧维新, 杨桂山, 李恒鹏, 于兴修. 苏北盐城海岸带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 地理科学, 2004, 24(5): 610-6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