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 ›› 2003, Vol. 23 ›› Issue (6): 762-768.doi: 10.13249/j.cnki.sgs.2003.06.762
• 研究报道 • 上一篇
卢松, 陆林, 凌善金, 宣国富
收稿日期:
2002-06-28
修回日期:
2002-11-20
出版日期:
2003-11-20
发布日期:
2003-11-20
基金资助:
LU Song, LU Lin, LING Shan-Jin, XUAN Guo-Fu
Received:
2002-06-28
Revised:
2002-11-20
Online:
2003-11-20
Published:
2003-11-20
摘要: 湿地具有强大的环境功能和生态效益,在维持地球表面生态平衡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湿地研究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成果颇丰,但从湖区农户对湿地资源与环境感知角度进行的研究国内尚不多见。以安庆沿江湖群为例,根据对湖区农户的实地问卷调查,分析湖区农户对湿地资源和环境的感知状况,得出一些基本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湿地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
卢松, 陆林, 凌善金, 宣国富. 湖区农户对湿地资源和环境的感知研究——以安徽省安庆沿江湖群为例[J]. 地理科学, 2003, 23(6): 762-768.
LU Song, LU Lin, LING Shan-Jin, XUAN Guo-Fu. Study on Lake District Peasants' Perception of Wet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 Case Study of Lake Group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in Anqing,Anhui Province[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03, 23(6): 762-768.
[1] 陈克林.《拉姆萨尔条约》——《湿地公约》介绍[J]. 生物多样性,1995,3(2):119~121. [2] 国家林业局编制. 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3] 刘兴土,马学慧.三江平原大面积开荒对自然环境影响及区域生态环境保护[J].地理科学,2000,20(1):14~19. [4] 吕金福,肖荣寰,介冬梅,等.莫莫格湖泊群近50年来的环境变化[J].地理科学,2000,20(3): 279~284. [5] 于世永,朱 诚,王富葆,等.太湖流域全新世气候——海面短期振荡事件及其对新石器文化的影响[J].地理科学,2000,20(4): 331~336. [6] 曹建廷,王苏民,沈 吉,等.近千年来内蒙古岱海气候环境演变的湖泊沉积记录[J].地理科学,2000,20(5):391~397. [7] 刘红玉,吕宪国,刘振乾,等.辽河三角洲湿地资源与区域持续发展[J].地理科学,2000,20(6):545~557. [8] 黄春长.渭河流域3 100年前资源退化与人地关系演变[J].地理科学,2001,21(1):30~36. [9] 杨永兴,黄锡畴,王世岩,等.西辽河平原东部沼泽发育与中全新世早期以来古环境演变[J]. 地理科学,2001,21(3):242~249. [10] 崔保山,刘兴土.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特征变化及可持续性管理对策[J].地理科学,2001,21(3):250~257. [11] 张 芸,朱 诚,于世永.长江三峡大宁河流域3000年来的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J].地理科学,2001,21(3):267~272. [12] 张明祥,董 瑜.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濒海湿地景观变化及其管理对策研究[J].地理科学,2002,22(1):119~123. [13] 杨永兴.从魁北克2000-世纪湿地大事件活动看21世纪国际湿地科学研究的热点与前沿[J].地理科学,2002,22(2):150~156. [14] 汪爱华,张树清,何艳芬.RS和GIS支持下的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动态变化研究[J].地理科学,2002,22(5):636~641. [15] 李 颖,张养贞,张树文.三江平原沼泽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其生态效应[J].地理科学,2002,22(6):677~683. [16] 王瑞山,王毅勇,杨 青,等. 我国湿地资源现状、问题及对策[J]. 资源科学,2000,22(1):9~13. [17] 王仁卿,刘纯慧,晁 敏. 从第五届国际湿地会议看湿地保护与研究趋势[J]. 生态学杂志,1997,16(5):72~76. [18] 刘兴土. 湿地研究近10年的进展与展望. 见:吴传钧. 世纪之交的中国地理学.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141~157. [19] 殷康前,倪晋仁. 湿地研究综述[J]. 生态学报,1998,18(5):540~546. [20] 王宪礼,李秀珍. 湿地的国内外研究进展[J]. 生态学杂志,1997,16(1):58~62. [21] 安徽省统计局. 安徽统计年鉴(2001)[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22] 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2001)[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23] 孙广友. 美国湿地研究进展[J]. 地理科学,1997,17(1): 87~89. [24] 安庆市人民政府. 安庆年鉴(2001)[M]. 合肥:黄山书社,2001.301~302. |
[1] | 阮一晨, 刘声, 李王鸣, 章明宇. 城市社区中心空间特征及其影响要素研究——以杭州市西湖区为例[J]. 地理科学, 2021, 41(1): 74-82. |
[2] | 洪学婷, 黄震方, 陈晓艳, 徐冬. 场所叙事视角下乡愁的多维解构与影响机理——基于新民谣歌词与评论的分析[J]. 地理科学, 2021, 41(1): 55-63. |
[3] | 郑殿元, 文琦, 黄晓军. 干旱风沙区农村多维贫困地域分异机制研究[J]. 地理科学, 2021, 41(1): 149-156. |
[4] | 黄亚平, 郑有旭. 江汉平原乡村聚落形态类型及空间体系特征[J]. 地理科学, 2021, 41(1): 121-128. |
[5] | 张文忠, 何炬, 谌丽.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城市体检方法体系探讨[J]. 地理科学, 2021, 41(1): 1-12. |
[6] | 陈昊曦, 袁振杰, 蔡晓梅. 广州法系群体的日常生活与地方认同研究[J]. 地理科学, 2020, 40(12): 2027-2036. |
[7] | 赵臣, 陈扬乐, 张凯, 申文灿. 三亚市季节性旅游移民社会融合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 地理科学, 2020, 40(12): 2064-2072. |
[8] | 许红梅, 郭炎, 李志刚, 林赛南, 李娈琼. 大城市近郊农地流转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J]. 地理科学, 2020, 40(12): 2055-2063. |
[9] | 白雪, 乔观民, 李加林, 梅思雨, 马仁锋. 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时空分布特征[J]. 地理科学, 2020, 40(12): 2010-2018. |
[10] | 李伯华, 徐崇丽, 郑始年, 王莎, 窦银娣. 基于图式语言的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空间布局特征研究[J]. 地理科学, 2020, 40(11): 1784-1794. |
[11] | 武荣伟, 王若宇, 刘晔, 古恒宇. 2000—2015年中国高学历人才分布格局及其影响机制[J]. 地理科学, 2020, 40(11): 1822-1830. |
[12] | 王永生, 文琦, 刘彦随. 贫困地区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有效衔接研究[J]. 地理科学, 2020, 40(11): 1840-1847. |
[13] | 朱政, 贺清云, 覃伟. 长沙市居住区空间宜居程度研究[J]. 地理科学, 2020, 40(11): 1859-1867. |
[14] | 薛冰, 肖骁, 苏芳, 唐呈瑞, 程叶青, 谢潇, 赵宏波, 王燕侠, 张子龙, 李京忠. 地理学在新冠肺炎疫情早期防控中的学术响应及展望[J]. 地理科学, 2020, 40(10): 1593-1600. |
[15] | 陈浩然, 安宁, 朱竑. 城市的垂直流动:广州再领域化中的人地关系重构[J]. 地理科学, 2020, 40(10): 1627-163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