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唐守正. 中国森林资源及其对环境的影响[J]. 生物学通报, 1998,33(11):2~6. [2] 刘国华,傅伯杰,方精云. 中国森林碳动态及其对对全球碳平衡的贡献[J]. 生态学报,2000,20(5):733~740. [3] 方精云,陈安平. 中国森林植被碳库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J]. 植物学报,2001,43(9):967~973. [4] 《中国森林》编辑委员会.中国森林[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 [5] 李文华,李飞(主编). 中国森林资源研究[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编). 中国林业资源报告[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7] 刘延春,于振良. 气候变迁对中国东北森林影响的初步研究[J]. 吉林林学院学报,1997,13(2):63~69. [8] 刘纪远(主编). 中国资源环境遥感宏观调查与动态研究[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9] 颜长珍,王一谋,冯毓荪,等. 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宁夏林地的宏观研究[J]. 资源科学,2001,23(2):81~84. [10] 刘纪远,布和敖斯尔. 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现代过程时空特征的研究——基于卫星遥感数据[J]. 第四纪研究,2000,20(3):229~239. [11] 刘纪远,刘明亮,庄大方,等. 中国近期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分析[J]. 中国科学(D辑),2002,32(12):1031~1040. [12] 王思远,张增祥,周全斌. 中国土地利用时空特征分析[J]. 地理学报,2001,56(6):631~639. [13] 朱会义,李秀彬,何书金,等. 环渤海地区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分析[J]. 地理学报,2001,56(3):253~260. [14] 王思远,张增祥,周全斌,等. 遥感与GIS支持下的中国森林植被动态变化分析[J]. 资源科学,2002,24(5):64~69. [15] 秦丽杰,张郁,许红梅,等.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以前郭为例[J]. 2002, 22(5):508~514. [16] 汪爱华,张树清,何艳芬.KS和GIS支持下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动态变化研究[J]. 地理科学, 2002, 22(5): 636~6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