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 [2] 徐 鹤,朱 坦.战略环境影响评价(SEA)与可持续发展[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14(2):36~38. [3] 毛文锋,Peter Hills.环境影响评价、战略环境评价与可持续 发展[J].中国环境科学,2000,20(增刊):90~94. [4] 刘 岩,张珞平,洪华生.以海岸带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战略环境评价[J].中国环境科学,2001,21(1):45~48. [5] 徐礼强,于海霞,李爱贞.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系统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11(52):113~115. [6] 李 巍.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J].中国环境科学,1998,18(9):66~69. [7] 李 巍,王华东.政策环境影响评价与公众参与——国家有毒化学品立法EIA中的公众参与[J].环境导报,1996, (4):5~7. [8] 李 巍,杨志锋.重大经济政策环境影响初探——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环境影响评价[J].中国环境科学,2000, 20(2):114~118. [9] Riki Therivel, Maria Rosario Partidario.The Practice of 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M].London: UK:Earthscan publication Ltd,1996. [10] 包存宽,尚金城,陆雍森.战略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及实证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2001,20(3):113~115. [11] 郭红连,黄懿瑜,马蔚纯,等.战略环境评价(SEA)的指标体系研究[J].复旦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 42(3):468~475. [12] 郑扬明.开展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活动的探讨[J].上海环境科学(网络版),2003,(7). [13] 包存宽,尚金城.论战略环境评价中的公众参与[J].重庆环境科学,2000,22(2):37~40,8. [14] 董德明,赵文晋,王宪恩,等.战略环评若干问题研究[J].地理科学,2002,22(5):609~612. [15] 赵文晋,董德明,龙振永,等.战略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构建研究[J].地理科学,2003,23(6):751~7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