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姚磊, 刘军, 徐桂荣, 等. 医学实用数据手册(第1版)[M]. 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3. 843~864. [2] 叶惠苓. 临床检验正常值手册(第1版) [M].汕头: 汕头大学出版社, 1996. 1~2. [3] 朱立华, 王淑娟, 赵晓英, 等. 新编简明医学检验参考值手册(第1版)[M].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1~2. [4] 吕桂荣, 宋增义, 栾卫强, 等. 新编临床检验正常值(第2版)[M]. 青岛: 青岛出版社, 1997. 1~2. [5] 蔡淦, 赵善祥, 叶伟成, 等. 最新医学检验参考值手册(第1版)[M].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1. 1~2. [6] 胡立之, 杨生芳. 临床检验检查正常值手册(第2版)[M]. 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1~2. [7] 孔祥明. 临床检验正常参考值手册(第1版)[M].北京: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2. 1~2. [8] 张道友, 王荣鑫, 叶自林, 等. 现代临床检验正常值手册[M]. 合肥: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5~6. [9] 北京市血液分析仪应用协作组. 北京市成人静脉血各种血细胞参数正常参考范围调查[J].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1996, 19(3): 179~181. [10] 王桂兰, 潘云燕, 赵得寿. 兰州地区1580例健康人静脉血细胞参数参考值调查[J]. 医学检验进修杂志, 1998, 5(1): 17~18. [11] 段朝晖, 黄永雄, 胡俊庭, 等. 成人静脉血血细胞正常参考值范围的调查[J]. 陕西医学检验, 1999, 14(增刊): 171~172. [12] 孙端阳, 王婷, 刘征兰, 等. 1808名健康人静脉血血液分析仪常用指标参考值调查[J].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2001, 16(2): 102~104. [13] 冯永志, 杨明君. 青海高原不同海拔地区正常人血红蛋白测定及分析[J]. 西藏医药杂志, 2000, 21(1): 2~3. [14] 李柏安. 3745例老年人血红蛋白参考值调查[J]. 江西医学检验, 1995, 13(2): 21. [15] 常勇杰. 120例健康成人指血预稀释与静脉血的血细胞参数检测比较[J]. 中国医学文摘·检验与临床, 2001, 15(1): 62~63. [16] 陈伟, 胡波, 邓光贵, 等. 重庆市3015例健康成人静脉血细胞各参数参考范围调查[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0, 23(1): 48. [17] 叶应妩, 王毓三, 孔宪涛, 等.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2版)[M].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7. 2~3. [18] 阎崇年, 颜吉鹤, 宋俊岭, 等. 中国市县大辞典[M]. 北京: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1. 1~1446. [19] 赵济, 陈传康, 伍光和, 等. 中国地理(第1版)[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1~382. [20] 张超, 杨秉赓. 计量地理学基础(第2版)[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 86~129. [21] 周士楷, 严曰树, 杨天忠, 等. 卫生统计学(第2版)[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5. 129~160. [22] 葛淼. 中国中老年人红细胞压积参考值与地理因素的关系[J]. 地理科学,1999, 19(1): 78~81 [23] Ge Mia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ference value of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and geographical factors[J]. Bioscience Report, 2001, 21(3): 287-2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