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朱晓华,杨秀春. 分形论、界壳论及其与地理学的发展[J]. 科技导报,2000(5):20~23. [2] 朱晓华,王 建,陈 霞. 海岸线空间分形性质探讨——以江苏省为例[J]. 地理科学,2001,21(1):70~76. [3] 程先富,史学正,王洪杰. 红壤丘陵区耕层土壤颗粒的分形特征[J]. 地理科学,2003,23(5):617~621. [4] 刘继生,陈彦光. 河南省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多分形特征及其与水系分布的关系探讨[J]. 地理科学,2003,23(6): 713~720. [5] 刘妙龙,黄蓓佩. 上海大都市交通网络分形的时空特征演变研究[J]. 地理科学,2004,24(2):144~149. [6] 赵 萍,冯学智. 基于遥感与GIS技术的城镇体系空间特征的分形分析——以绍兴市为例[J]. 地理科学,2003,23(6):721~727. [7] 何隆华,赵 宏. 水系的分形维数及其含义[J]. 地理科学,1996,16(2):124~128. [8] 金德生,陈 浩,郭庆伍. 河道纵剖面分形——非线性形态特征[J]. 地理学报,1997,52(2):154~160. [9] 赵 锐,何隆华. 中国水系湖泊分形研究[J]. 地球信息,1997,(增刊1):50~54. [10] 梁 虹,卢 娟. 喀斯特流域水系分形、熵及地貌意义[J]. 地理科学,1997,17(4):310~315. [11] 冯金良,张 稳. 海滦河流域水系分形[J]. 泥沙研究,1999,2(1):451~455. [12] 朱晓华,蔡运龙. 中国水系的盒维数及其关系[J]. 水科学进展,2003,14(6):731~735 [13] 王秀春,吴 姗,毕晓丽 等. 泾河流域水系分维特征及其生态意义[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0(3):364~368 [14] 冯 平,冯 炎. 河流形态特征的分维计算方法[J]. 地理学报,1997,52(4):343~351. [15] 孙博林. 分形维数(Fractal dimension)及其测量方法[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4,32(3):116~119 [16] Grassberger P. On efficient box counting algorithm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C, 1983, 4(3): 515-523.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形图[M]. 北京:地图出版社,1998. [18] 国家遥感中心研究发展部,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编). 陆地卫星影象中国地学分析图集[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184~187.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M]. 北京:地图出版社,1979. [20] 汪富泉,曹叔尤,丁 晶. 河流网络的分形与自组织及其物理机制[J]. 水科学进展,2002,13(2):367~375. [21] Jay G, Xia G G. Fractals in physical geography[J]. Progress in Physical Geography, 1996, 20(2): 178-1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