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东生. 黄土与环境[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1 16~28,91~400. [2] 丁仲礼,孙继敏,刘东生. 联系沙漠-黄土演变过程中耦合关系的沉积学指标[J]. 中国科学(D辑),1999,29 (1): 82~87. [3] 熊尚发,刘东生,丁仲礼. 两个冰期-间冰期旋回的黄土记录及其古气候意义[J]. 地理科学,2002,22(1):18~23. [4] 丁仲礼,孙继敏,杨石岭,等. 灵台黄土-红粘土序列的磁性地层及粒度记录[J]. 第四纪研究,1998,(1):86~94. [5] 鹿化煜,安芷生. 黄土高原红粘土与黄土古土壤粒度特征对比——红粘土风成成因的新证据[J]. 沉积学报,1999,17(2):226~232. [6] 王伯仁,徐明岗,申华平,等. 红壤母质熟化过程中土壤磷的组分变化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2005, (1):42~44. [7] 龚子同,张甘霖,赵文君,等. 海南岛土壤中铝钙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 地理科学,2003,23(2):200~207. [8] 陈庆强,孙彦敏,沈承德,等. 华南亚热带山地土壤有机质更新特征定量研究[J]. 地理科学,2002,22(2):196~201. [9] 席承藩. 论华南红色风化壳[J]. 第四纪研究,1991,(1): 1~8. [10] 黄镇国,张伟强. 中国热带第四纪板块构造的地貌效应[J]. 地理科学,2004,24(3):286~291. [11] 黄镇国,张伟强. 中国红土期气候期构造期的耦合[J]. 地理学报,2000,55(2):200~208. [12] 朱照宇,王俊达,黄宝林,等. 红土·黄土·全球变化[J]. 第四纪研究,1995,(3):267~277. [13] 杨达源. 中国东部的第四纪风尘堆积与季风变迁[J]. 第四纪研究,1991,(4):20~24. [14] 张强,朱诚,姜逢清,等. 南京江北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环境演变研究[J]. 地理科学,2001,21(6):498~504. [15] 申洪源,朱诚,贾玉连. 太湖流域地貌与环境变迁对新石器文化传承的影响[J]. 地理科学,2004,24(5):580~585. [16] 黄慰文. 红土地质考古带和早期人类进化[J]. 第四纪研究,2000,20(5):481~487. [17] 王志远,喻建华,顾延生,等. 浙江长兴更新世红土中的分子化石及其古环境意义[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2,22(1):97~102. [18] 张生,朱诚,于世久,等. 南沙套二元相结构的发现及其意义[J]. 地理科学,2002,22(1):63~66. [19] 章明奎. 浙江省的第四纪古红土[J]. 热带亚热带土壤科学,1995,4(3):141~146. [20] 杨达源,韩辉友,周旅复,等. 安徽宣城地区中晚更新世风成堆积与环境变迁[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1,11(2):97~104. [21] 熊尚发,丁仲礼,刘东生,等. 赣北红土与北京邻区黄土及沙漠砂的粒度特征对比[J]. 科学通报,1999,44(11):1216~1219. [22] 李徐生,杨达源,鹿化煜,等. 皖南第四纪风尘堆积序列粒度特征及其意义[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7,17(4): 73~81. [23] Xiong S, Sun D, Ding Z. Aeolian origin of the red earth in southeast China[J]. Journal of Quaternary Science,2002,17(2):181-191. [24] 乔彦松,郭正堂,郝青振,等. 安徽宣城黄土堆积的磁性地层学与古环境意义[J]. 地质力学学报,2002,8(4):369~375. [25] 蒋复初,吴锡浩,肖华国,等. 九江地区网纹红土的年代[J]. 地质力学学报,1997,3(4):27~33. [26] 杨浩,赵其国,李小平,等. 安徽宣城风成沉积-红土系列剖面ESR年代学研究[J]. 土壤学报,1996,33(3):293~301. [27] 孙东怀,鹿化煜,David Rea,等. 中国黄土粒度的双峰分布及其古气候意义[J]. 沉积学报,2000,18(3):327~335. [28] 叶玮. 新疆伊犁地区黄土与黄土状土粒度对比[J]. 干旱区地理,2000,23(4):310~314. [29] 刘艳霖,岳乐平,帕拉提. 黄河中游新近系红粘土粒度特征及其古环境——以陕西府谷老高川为例[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4,24(1):79~84. [30] Friedman G M. Dynamic processes and statistical parameters compared for size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beach and river sands[J]. Journal of Sedimentary Petrology,1967, 37:327-354. [31] Dieglas D J. Grain-size indices, classification and environment[J]. Journal of Sedimentary Petrology,1968,10:83-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