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远航,邵可声,唐孝炎.中国城市光化学烟雾污染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34(2):392~400. [2] 谢绍东,张远航,唐孝炎.我国城市地区机动车污染现状与趋势[J].环境科学研究,2000,13(4):23~25. [3] 李成才,刘启汉,毛节泰,等.利用MODIS卫星和激光雷达遥感资料研究香港地区的一次大气气溶胶污染[J].应用气象学报,2004,15(6):642~650. [4] 李成才,毛节泰,刘启汉,等.利用MODIS资料遥感香港地区高分辨率气溶胶光学厚度[J].大气科学,2005,29(3):335~342. [5] 刘志丽,马建文,李启青,等.沙尘暴过程地面测量与卫星同步观测实验及数据分析——以2002年沙尘暴事件为例[J].地理科学,2003,23(5):571~575. [6] 马一琳,张远航.北京市大气光化学氧化剂污染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0,13(1):15~17. [7] 王起超,李东侠,方凤满.长春市空气中总悬浮微粒分布规律及来源的探讨[J].地理科学,2002,22(3):354~358. [8] 王淑兰,柴发合.北京市O3污染的区域特征分析[J].地理科学,2002,22(3):359~362. [9] 李成才,毛节泰,刘启汉,等.利用MODIS光学厚度遥感产品研究北京及周边地区的大气污染[J].大气科学,2003,27(5):869~880. [10] 徐祥德,周丽,周秀骥,等.城市环境大气重污染过程周边源影响域[J].中国科学(D·地球科学),2004,34(10):958~966. [11] 章文星,吕达仁,王普才.北京地区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的观测和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02,22(6):495~500. [12] 邱金桓,潘继东,杨理权,等.中国10个地方大气气溶胶1980~1994年间变化特征研究[J].大气科学,1997,21(6):724~733. [13] 李成才,毛节泰,刘启汉,等.利用MODIS研究中国东部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J].科学通报,2003,48(19):2094~2100. [14] 李晓静,刘玉洁,邱红,等.利用MODIS资料反演北京及其周边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方法研究[J].气象学报,2003,61(5):581~591. [15] 李成才,毛节泰,刘启汉.用MODIS遥感资料分析四川盆地气溶胶光学厚度时空分布特征[J].应用气象学报,2003,14(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