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等. 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00~212. [2] Turner M G. Landscape ecology: the effect of pattern on process[J]. 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and Systematic, 1989, 20(3):171-197. [3] Forman R T T. Land Mosaics: the ecology of landscape and re-gion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21-67. [4] 张秋菊,傅伯杰,陈利顶. 关于景观格局演变研究的几个问题[J]. 地理科学,2003,23(3):264~270. [5] 李 颖,张养贞,张树文.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其生态效应[J]. 地理科学,2002,22(6):677~682. [6] 欧维新,杨桂山,李恒鹏, 等. 苏北盐城海岸带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 地理科学,2004, 24(5):610~615. [7] 刘红玉.20世纪80年代以来挠力河流域湿地景观变化过程研究[J].地理科学,2002,22(5):636~640. [8] 曾 辉,唐 江. 珠江三角洲东部地区常平镇景观组分转移模式及动态变化研究[J].地理科学,1999,19(1):73~77. [9] 钱乐祥,丁圣彦,许叔明. 伊洛河流域不同地貌类型区的景观空间结构对比分析[J]. 地理科学,2003,23(5):604~601. [10] 邬建国. 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1~23. [11] Frohn R C. Remote sensing for landscape ecology: new metric indicators for monitoring, modeling and assessment of ecosystem[M]. Boca Raton, Florida: Levis Publishers, 1998. 50-78. [12] 李书娟,曾 辉. 遥感技术在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J]. 遥感学报,2002,6(3):233~239. [13] 卢 玲,程国栋,李 新. 黑河流域中游地区景观变化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2001,12(1):68~74. [14] 角媛梅,马明国,肖笃宁. 黑河流域中游张掖绿洲景观格局研究[J]. 冰川冻土,2003,25(1):94~99. [15] 蒙吉军,李正国. 河西走廊张掖绿洲LUCC的驱动力分析[J]. 地理科学,2003,23(4):464~470. [16] 王根绪,王 建,许颜卿. 近10年来黑河流域生态环境变化特征分析[]. 地理科学,2002,22(5):527~534. [17] 贾宝全,慈龙骏,任一萍. 绿洲景观动态变化分析[J]. 生态学报,2001,21(11):1947~1951. [18] 刘传胜,塔西甫拉提·特依拜,丁建丽. 基于遥感与GIS的于田绿洲土地覆盖动态研究[J].中国沙漠,2003,23(1): 58~62. [19] 赵英时,陈冬梅,杨立明,等. 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368~393. [20] 李振鹏,刘黎明,张虹波,等. 景观生态分类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生态学杂志,2004,23(4):150~156. [21] 肖笃宁,钟林生. 景观分类与评价的生态原则[J]. 应用生态学报,1998,9(2):217~221. [22] 孟 宝,张 勃,张 华,等. 黑河中游张掖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水文水资源效应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20(3):94~99. [22] 张 钰,刘桂民,马海燕,等. 黑河流域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特征[J]. 冰川冻土,2004,26(6):740~746. [23] 肖笃宁,解伏菊,魏建兵.景观价值与景观保护评价[J].地理科学,2006,26(4):506~512. [24] 张祖陆,王 琳.莱州湾南岸咸水入侵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机理研究[J].地理科学,2007,27(1):40~44. [25] 李月臣,刘春霞.北方13省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变化分析[J].地理科学,2007,27(1):45~52. [26] 李忠武,蔡强国,曾光明.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地生产力关系模拟研究——以王家沟小流域为例[J].地理科学,2007,27(1):53~57. [27] 朱永恒,濮励杰,赵春雨.景观生态质量评价研究--以吴江市为例[J].地理科学,2007,27(2):182~187. [28] 王秀春,黄秋昊,蔡运龙,等.贵州省猫跳河流域耕地空间分布格局模拟[J].地理科学,2007,27(2):188~192. [29] 莫宏伟,任志远,王 欣,等.风沙过渡区耕地生态系统净第一性生产力动态变化研究--以陕西榆阳区为例[J].地理科学,2007,27(4):537~541. [30] 王 娟,崔保山,卢 远.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的土地利用规划战略环境评价[J].地理科学,2007,27(4):549~554. [31] 于 航,董德明,陶 磊,等.步云山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价值研究[J].地理科学,2007,27(4):593~5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