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 燕,邓西海,陈 捷.基于137Cs计年法估算滇池沉积物重金属负荷[J].地理科学,2007,27(2):261~267. [2] 邵学新,黄 标,孙维侠,等.长江三角洲典型地区工业企业的分布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影响[J].土壤学报, 2006,46(3):397~403. [3] 郭 平,谢忠雷,李 军,等.长春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J].地理科学,2005,25(1):108~111. [4] 万红友,周生路,赵其国.苏南经济快速发展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变化研究[J].地理科学,2005,25(3): 329~334 [5] 张枝焕,王学军,陶 澍,等.天津地区典型土壤剖面多环芳烃的垂向分布特征[J].地理科学,2004,24(5):562~567. [6] 孙 波,曹尧东.丘陵区水稻土Cu、Cd污染的空间变异与影响因子[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25(4):922~928. [7] 刘付程,史学正,潘贤章,等.太湖流域典型地区土壤磷素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J].地理科学,2003,23(1):77~81. [8] 王冬艳,许文良,冯 宏,等.吉林省西部草地土壤的化学元素含量及其特征研究[J]. 地理科学,2002,22(6):763~768. [9] 王学军,李本纲,陶 澍,等.土壤微量金属含量的空间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10] 王政权.地统计学及其在生态学中的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11] 张元明,陈亚宁,张小雷.塔里木河下游植物群落分布格局及其环境解释[J].地理学报,2004,59(6):903~910. [12] 刘秋锋,康慕谊,刘全儒.中条山混沟地区森林乔木种的数量分类与环境解释[J].植物生态学报,2006,30(3):383~391. [13] 张金屯,Pickett STA.城市化对森林植被、土壤和景观的响[J].生态学报,1999,19(5): 654~658. [14] 鲁如坤.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 [15] 李 飞,易卫东. 原子荧光光谱法代替传统方法同时测定汞和砷[J].工业水处理,2003,23 (10):54~56. [16] 张金屯.数量生态学[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4. [17] 陈怀满.土壤中化学物质的行为与环境质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8] Borcard D, P Legendre, P Drapeau. Partialing out the spatial component of ecological variation [J]. Ecology,1992,73(3): 1045-10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