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 ›› 2009, Vol. 29 ›› Issue (6): 809-816.doi: 10.13249/j.cnki.sgs.2009.06.809
钟业喜1,2, 陆玉麒1
收稿日期:
2009-04-13
修回日期:
2009-07-26
出版日期:
2009-11-20
发布日期:
2009-11-20
作者简介:
钟业喜(1973- ),男,江西南康人,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经济地理与空间规划。E-mail:zhongyexi@126.com
基金资助:
ZONG Ye-xi1,2, LU Yu-qi1
Received:
2009-04-13
Revised:
2009-07-26
Online:
2009-11-20
Published:
2009-11-20
摘要: 在对可达性评价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Arcgis的简易可达性评价方法,并结合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1997年和2007年江西省一、二、三级中心地进行区域可达性评价。结果表明:经过10a的发展,江西区域可达性得到明显改善;可达性的区域差异有所缩小;高等级的中心地提供更高等级的商品和服务,接近高等级中心地的区域可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交通建设对区域可达性的影响符合边际效用递减原理,增加交通欠发达地区的投资有助于实现区域公平;可达性差的区域获得的发展机会较少,经济发展明显滞后;江西赣中南、赣南、赣西北的可达性发展缓慢,影响到区域发展和区域公平。
中图分类号:
钟业喜, 陆玉麒. 基于可达性角度的区域发展机会公平性评价——以江西省为例[J]. 地理科学, 2009, 29(6): 809-816.
ZONG Ye-xi, LU Yu-qi. Assessment of Fair Space of Opportunities for Regional Development Based on Accessibility—A Case of Jiangxi Province[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09, 29(6): 809-816.
[1] 陆大道.关于"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机理分析[J].地理科学,2002,22(1):1~6. [2] 杨家其,许丰恺.区域交通发展与服务公平性对策研究[J].交通企业管理,2008(11):52~53. [3] 林 康,陆玉麒,刘 俊,等.基于可达性角度的公共产品空间公平性的定量评价方法——以江苏省仪征市为例[J].地理研究,2009,28(1):215~224. [4] 李平华,陆玉麒.可达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05,24(3):69~77. [5] 吴 威,曹有挥,曹卫东,等.长江三角洲公路网络的可达性空间格局及其演化[J].地理学报,2006,61(10):1065~1074. [6] Emily Talen.Neighborhoods as service providers:a methodology for evaluating pedestrian access[J].Environment and Plalling B:Planning and Design,2003,30:181~200. [7] Handy S L,Niemeier D A.Measuring accessibility:an exploration of issues and alternatives[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1997,29:1175~1194. [8] K T Geurs,J R R v E.Accessibility measures,review and applications,Bilthoven[J].Rijksinstituut voor Volksgezondheid en milieu(RIVW),2001:136~144. [9] 徐 昀,陆玉麒.高等级公路网建设对区域可达性的影响——以江苏省为例[J].经济地理,2004,24(6):830~833. [10] 刘 俊,陆玉麒.江苏省公路交通网络可达性评价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1(3):129~134. [11] 张 莉,陆玉麒.基于陆路交通网的区域可达性评价——以长江三角洲为例[J].地理学报,2006,61(12):1235~1246. [12] 张 莉,陆玉麒,赵元正.医院可达性评价与规划——以江苏省仪征市为例[J].人文地理,2008(2):60~66. [13] 吴 扬,徐建刚,王振波,等.基于GIS技术的扬中市可达性定量研究——以过江通道的建设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27(5):124~127. [14]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6~95. [15] 管卫华,赵 媛,林振山.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区域空间结构变化[J].地理研究,2004,23(4):541~550. [16] 陈 联,蔡小峰.城市腹地理论及腹地划分方法研究[J].经济地理,2005,25(5):629~631. [17] 余勇军,陆玉麒.省会城市中心性研究[J].经济地理,2005,25(3):352~357. [18] 周一星,张 莉.改革开放条件下的中国城市经济区[J].地理学报,2003,58(2):271~284. [19] 王 德,郭玖玖.北京市一日交流圈的空间特征及其动态变化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8(5):68~75. [20] 陆大道.论区域的最佳结构与最佳发展——提出"点—轴系统"和"T"型结构以来的回顾与再分析[J].地理学报,2001,56(2):127~135. [21] 陆大道,刘卫东.论我国区域发展与区域政策的地学基础[J].地理科学,2000,20(6):487~493. |
[1] | 马仁锋,周小靖,李倩. 长江三角洲地区特色小镇地域类型及其适应性营造路径[J]. 地理科学, 2019, 39(6): 912-919. |
[2] | 孙才志,郭可蒙. 基于DER-Wolfson指数的中国海洋经济极化研究[J]. 地理科学, 2019, 39(6): 920-928. |
[3] | 陈嘉,韦素琼,陈松林. 中国台商农业技术时空扩散的格局、路径与机制——以福建省漳浦县为例[J]. 地理科学, 2019, 39(6): 957-966. |
[4] | 李博, 史钊源, 田闯, 苏飞, 彭飞. 中国人海经济系统环境适应性演化及预警[J]. 地理科学, 2019, 39(4): 533-540. |
[5] | 陆璐, 魏冶, 庞瑞秋, 高鑫. 航空企业视角的中国航空客运网络组织模式[J]. 地理科学, 2019, 39(4): 550-559. |
[6] | 刘玮辰, 曹有挥, 吴威, 陆玉麒. 长江经济带铁路客运通达能力空间格局及第三产业发展效应分析[J]. 地理科学, 2019, 39(4): 626-635. |
[7] | 杜国明, 赵雅倩, 李冬梅. 耕地资源富集区县域贫困格局及其影响机制——以黑龙江省兰西县为例[J]. 地理科学, 2019, 39(4): 671-679. |
[8] | 薛冰, 肖骁, 李京忠, 谢潇, 逯承鹏, 任婉侠. 基于POI大数据的沈阳市住宅与零售业空间关联分析[J]. 地理科学, 2019, 39(3): 442-449. |
[9] | 陈肖飞, 郭建峰, 胡志强, 苗长虹. 汽车产业集群网络演化与驱动机制研究——以奇瑞汽车集群为例[J]. 地理科学, 2019, 39(3): 467-476. |
[10] | 刘树峰, 杜德斌, 覃雄合, 侯纯光. 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创新效率时空格局与影响因素分析[J]. 地理科学, 2019, 39(2): 173-182. |
[11] | 王国霞, 李曼. 省际人口迁移与制造业转移空间交互响应研究[J]. 地理科学, 2019, 39(2): 183-194. |
[12] | 方远平, 陈宏洋, 毕斗斗. 中国省域广播电视业发展水平的空间计量研究[J]. 地理科学, 2019, 39(2): 214-220. |
[13] | 夏丽丽, 王润晓, 梁新怡, 肖凡. 全球-地方背景下东道国企业研发行为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技术溢出视角的广州市本土制造企业微观实证[J]. 地理科学, 2019, 39(2): 277-284. |
[14] | 许吉黎, 杨帆, 薛德升. 德国汉堡生物医药集群研发和商务知识的网络结构与空间流动[J]. 地理科学, 2019, 39(2): 325-333. |
[15] | 史坤博,杨永春,邵蕊,李恩龙,张薇,袁田. 中国城市居民C2C网络消费的空间特征分析——兼论技术扩散与效率假说的适用性[J]. 地理科学, 2019, 39(1): 107-1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