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叶青, 张平宇. 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变化及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响应[J]. 地理科学, 2005, 25(5): 513~520. [2] 吉林农网. 吉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逐步形成五大优势. http://202.127.45.50/dfxxlb/jlxxlb/t20080528_1049251.htm. [3] 闫百兴, 宋新山, 闫敏华. 东北地区粮食生产及其可持续性因子分析[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0, 16 (6) : 343~377. [4] 武志杰, 晁岳侠, 曾丽娟, 等. 东北大平原商品粮基地的农业资源开发对策[J]. 资源开发与市场, 1996, 12 (6): 256~257. [5] Deng Ju-long. Control problems of grey systems [J]. Systems and Control Letters, 1982, 1(5): 288-294. [6] Deng Ju-long. Introduction to grey system theory[J]. The Journal of Grey System, 1989, 1(1): 1-24. [7] Deng Ju-long. Spectrum mapping in grey theory[J]. The Journal of Grey System, 2000, (2): 116-124 [8] 付长贺, 邓 甦. 马尔科夫链在传染病预测中的应用[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27(1): 28~30. [9] 郭 军, 朱 凡, 刘远飞. 基于马尔科夫链预测的多无人机协同搜索控制[J].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07, 27(5): 315~318. [10] 南都国, 吴溪涌. 作物产量灰色马尔柯夫链预测模型[J]. 中国农业气象, 1997, 18(1): 44~49. [11] 刘殿海, 杨勇平, 杨 昆, 等. 基于马尔科夫链的能源结构与污染物排放预测模型及其应用[J]. 中国电力, 2006, 39(3): 8~13. [12] 唐小我, 曾 勇, 曹长修. 市场预测中马尔科夫链转移概率的估计[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1994, 23(6): 643~648. [13] 李葆春, 马 琦. 灰色GM(1:1)模型在定西县粮食产量预测中的应用[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5, 40(5): 660~663 [14] 谢恒星, 张振华, 谭春英. 灰色预测方法在山东省粮食产量预测中的应用[J].水土保持研究, 2006, 13 (2): 257~258. [15] 赖一飞, 郑清秀, 章少强, 等. 灰色预测模型在水运货运量预测中的应用[J]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 2007, 33(1): 96~99. [16] 周爱桃, 景国勋, 孙 纲, 等. 改进的灰色预测模型在火灾事故预测中的应用[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6, 2(1): 62~64. [17] 柏继云, 黑龙江省大豆生产预警预测研究与实证分析. 北京:东北农业大学, 2006. [18] 李名升, 任晓霞, 佟连军. 马尔科夫链在环境质量预测中的应用[J]. 环境工程, 2007, 25(6): 78~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