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香云,王立新,章予舒,等.西北干旱区土地荒漠化中人类活动作用及其指标选择[J].地理科学, 2004,24(1):68~75.
|
[2] |
刘艳,李杨,崔彩霞,等.MODIS MOD13Q1数据在北疆荒漠化监测中的应用评价[J].草业学报,2010,19(3):14~21.
|
[3] |
马立鹏,韩光庆,李源.TM影像在河西地区荒漠化土地调查中的应用[J].中国沙漠,1996,16(4): 401~406.
|
[4] |
王文丽,董治宝.若尔盖高原30年沙地变化趋势分析[J].中国沙漠,2008,28(4): 617~621.
|
[5] |
朱金花,黎劲松.基于遥感与G IS 技术的吉林省西部土地沙漠化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地理科学, 2001, 21(2):140~144.
|
[6] |
范建容,刘淑珍,钟祥浩,等.金沙江干热河谷土地荒漠化评价方法研究[J].地理科学,2002,22(2):243~248.
|
[7] |
Symeonakis E, Drake N.Monitoring desertification and land degradation over sub-Saharan Afric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2004, 25(3): 573-592.
|
[8] |
李宝林,周成虎.东北平原西部沙地沙质荒漠化的遥感监测研究[J].遥感学报, 2002, 6(2):117~122.
|
[9] |
曾永年,向南平,冯兆东,等.A lbedo- NDVI特征空间及沙漠化遥感监测指数研究[J].地理科学, 2006,26(1):75~81.
|
[10] |
殷贺,李正国,王仰麟.蔡福基于时间序列植被特征的内蒙古荒漠化评价[J].地理学报,2011,66(5):653~661.
|
[11] |
田静,苏红波,陈少辉,等.黑河中游绿洲化荒漠化的时空变化遥感分析[J].资源科学2011,33(2):347~355.
|
[12] |
裴欢,魏勇,房世峰,等.基于SPOT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的绿洲荒漠化土地分类方法[J].资源科学,2011,33(6):1204~1210.
|
[13] |
束克欣. 土地管理基础[M].北京:地质出版社, 2000.
|
[14] |
吴建寨,李波,崇洁,等.天山北坡不同景观区域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功能变化分析[J].资源科学,2008,30(4):621~628.
|
[15] |
何祺胜,塔西甫拉提.特依拜,丁建丽.基于决策树方法的干旱区盐渍地信息提取——以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为例[J].资源科学,2006,28(6): 134~140.
|
[16] |
赵英时. 美国中西部沙山地区环境变化的遥感研究[J].地理研究,2001,20(2):213~219.
|
[17] |
史培军,宫鹏,李小兵,等.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方法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
[18] |
满苏尔·沙比提,陆吐布拉·依明.新疆南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J].地理科学,2011,31(4):440~4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