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HE Qing, YANG Xinghua, Ali Mamtimin, et al.Impact factors of soil wind erosion in the center of Taklimakan Desert[J].Journal of arid land,2011, 3(1):9-14.
|
[2] |
海春兴, 刘宝元, 赵烨. 土壤湿度和植被盖度对土壤风蚀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2,13(8):1057~1058.
|
[3] |
陈有君, 刘钟龄. 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土壤水分状况的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0,14(1):80~85.
|
[4] |
吕贻忠, 李保国, 胡克林, 等. 鄂尔多斯夏初不同地形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2,7(5):38~43.
|
[5] |
张伟华, 关世英. 不同牧压强度对草原土壤水分养分及其地上生物量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0, 14(4):61~64.
|
[6] |
林晨, 周生路, 吴绍华. 30年来东南红壤丘陵区土壤侵蚀度时空演变研究——以长汀县为例[J]. 地理科学, 2011,31(10):1235~1241.
|
[7] |
闫云霞, 许炯心, 廖建华. 中国东北地区侵蚀产沙尺度效应的空间分异[J]. 地理科学, 2010.30(5):783~789.
|
[8] |
W S Chepil.Influence of moisture on erodibility of soil by wind[J].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Proceeding, 1956, 2(20):288-291.
|
[9] |
余涛, 田国良. 热惯量法在监测土壤表层水分变化中的研究[J].遥感学报,1997,1(1): 24~31.
|
[10] |
杨琳, 朱阿兴, 秦承志, 等. 基于典型点的目的性采样设计方法及其在土壤制图中的应用[J]. 地理科学进展, 2010,29(3):279~286.
|
[11] |
周洪华, 李卫红, 杨余辉, 等. 干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呼吸日变化差异及影响因素[J]. 地理科学, 2011,31(2):190~196.
|
[12] |
李诚志, 刘志辉, 袁林.基于决策树分类的塔里木河下游沙漠化动态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 2011,24(8):99~108.
|
[13] |
张仁华. 实验遥感模型及地面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6.
|
[14] |
王涛. 中国沙漠与沙漠化[M].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
[15] |
付华, 周志宇, 陈善科. 腾格里沙漠东南缘飞播区白沙蒿植被密度与土壤水分关系的研究[J].中国沙漠, 2001, 21(3): 265~270.
|
[16] |
申建友, 董光荣, 李长治, 等. 沙漠化与土壤物质含量变化[J].中国沙漠, 1992,12(1): 40~48.
|
[17] |
赵景波, 侯雨乐, 曹军骥, 等. 青海湖西吉尔孟附近土壤水分研究[J]. 地理科学, 2011,31(4):394~400.
|
[18] |
张丽萍, 王小云, 张赫斯. 沙盖黄土丘陵坡地土壤理化特性随地形变化规律研究[J]. 地理科学, 2011,31(2):178~183.
|
[19] |
王新平, 肖洪浪, 张景观, 等. 荒漠地区生物土壤结皮的水文物理特征分析[J]. 水科学进展, 2006,17(5): 592~598.
|
[20] |
刘新平, 张铜会, 赵哈林, 等. 流动沙丘干沙层厚度对土壤水分蒸发的影响[J]. 干旱区地理, 2006,29(4):523~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