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 ›› 2012, Vol. 32 ›› Issue (5): 521-529.doi: 10.13249/j.cnki.sgs.2012.05.521
• • 下一篇
收稿日期:
2011-07-19
修回日期:
2012-04-20
出版日期:
2012-05-20
发布日期:
2012-05-20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李雪铭(1964-) ,男,江苏常熟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城市人居环境、城市化与人工地貌环境变化研究与教学工作。E-mail:
基金资助:
Received:
2011-07-19
Revised:
2012-04-20
Online:
2012-05-20
Published:
2012-05-20
摘要:
城市人居环境已成为推动城市化发展进程,衡量城市化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以社会经济环境、居住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环境、生态环境4个一级指标,28个二级指标构建了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中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在2000年、2003年、2006年和2009年4个时间断面的人居环境质量特征和时空差异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整体在逐步提高,城市之间人居环境质量得分差值缩小,各城市排名基本保持在一定范围;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级别差异明显;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时空差异显著,呈现出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从东部到中、西部依次递减的地带性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南高北低的分布状况,且各地区城市级别分布不均衡;人居环境质量水平较高的城市呈“团”状分布,与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城市化战略格局基本吻合;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与城市规模无对应关系。
中图分类号:
李雪铭, 晋培育. 中国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特征与时空差异分析[J]. 地理科学, 2012, 32(5): 521-529.
Xue-ming LI, Pei-yu JIN. Characteristics and Spatial-temporal Differences of Urban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in China[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2, 32(5): 521-529.
表1
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
社会经济环境 | X1:人均GDP(元);X2: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元);X3: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额(元);X4: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元);X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居住环境 | X6:市区人口密度(人/km2);X7:人均居住面积(m2);X8:人均家庭生活用水量(t);X9:人均家庭生活用电量(千瓦小时);X10:人均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元) |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环境 | X11:人均城市铺装道路面积(m2);X12:燃气普及率(%);X13:每万人拥有公共汽电车(辆);X14:每万人拥有出租车数量(辆);X15:每百人拥有固定电话数(部);X16: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数(部);X17:城市互联网普及率(%);X18:每万人医院、卫生院床位数(张);X19:每万人医生数(人);X20:每万人医院数(个);X21: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册) |
生态环境 | X22: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X23: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X24: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X2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X26:人均园林绿地面积(m2);X27:建成区绿化覆盖率(%);X28: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标率(%) |
表2
中国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综合得分前10名和后10名城市"
排 名 | 2000年 | 2003年 | 2006年 | 2009年 | |||||
---|---|---|---|---|---|---|---|---|---|
城市 | 得分 | 城市 | 得分 | 城市 | 得分 | 城市 | 得分 | ||
前十名 | 1 | 深圳 | 1.000 | 深圳 | 1.000 | 深圳 | 1.000 | 深圳 | 1.000 |
2 | 佛山 | 0.462 | 东莞 | 0.443 | 东莞 | 0.621 | 东莞 | 0.805 | |
3 | 珠海 | 0.427 | 广州 | 0.411 | 上海 | 0.478 | 鄂尔多斯 | 0.667 | |
4 | 广州 | 0.385 | 上海 | 0.391 | 广州 | 0.477 | 上海 | 0.535 | |
5 | 东莞 | 0.376 | 北京 | 0.386 | 长沙 | 0.462 | 广州 | 0.532 | |
6 | 北京 | 0.353 | 克拉玛依 | 0.385 | 北京 | 0.438 | 沧州 | 0.525 | |
7 | 海口 | 0.351 | 珠海 | 0.383 | 厦门 | 0.422 | 厦门 | 0.506 | |
8 | 福州 | 0.343 | 福州 | 0.368 | 福州 | 0.420 | 长沙 | 0.496 | |
9 | 上海 | 0.340 | 无锡 | 0.359 | 苏州 | 0.416 | 北京 | 0.493 | |
10 | 昆明 | 0.340 | 长沙 | 0.357 | 无锡 | 0.416 | 珠海 | 0.485 | |
后十名 | 277 | 商洛 | 0.065 | 巴彦淖尔 | 0.071 | 忻州 | 0.123 | 昭通 | 0.139 |
278 | 安顺 | 0.064 | 保山 | 0.071 | 内江 | 0.121 | 安顺 | 0.139 | |
279 | 内江 | 0.063 | 绥化 | 0.067 | 商洛 | 0.119 | 贺州 | 0.137 | |
280 | 渭南 | 0.055 | 商洛 | 0.066 | 运城 | 0.117 | 绥化 | 0.134 | |
281 | 定西 | 0.054 | 内江 | 0.065 | 来宾 | 0.108 | 崇左 | 0.131 | |
282 | 昭通 | 0.052 | 渭南 | 0.065 | 巴中 | 0.100 | 商洛 | 0.130 | |
283 | 绥化 | 0.052 | 定西 | 0.051 | 绥化 | 0.098 | 贵港 | 0.122 | |
284 | 眉山 | 0.050 | 昭通 | 0.049 | 定西 | 0.097 | 巴中 | 0.115 | |
285 | 巴中 | 0.017 | 巴中 | 0.043 | 昭通 | 0.090 | 定西 | 0.077 | |
286 | 陇南 | 0.000 | 陇南 | 0.000 | 陇南 | 0.000 | 陇南 | 0.000 |
表3
中国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得分分级统计"
年份 | 一级城市 | 二级城市 | 三级城市 | 四级城市 | 五级城市 | 六级城市 | ||||||
---|---|---|---|---|---|---|---|---|---|---|---|---|
个数 | 平均得分 | 个数 | 平均得分 | 个数 | 平均得分 | 个数 | 平均得分 | 个数 | 平均得分 | 个数 | 平均得分 | |
2000年 | 32 | 0.346 | 37 | 0.247 | 66 | 0.204 | 55 | 0.163 | 62 | 0.122 | 34 | 0.074 |
2003年 | 40 | 0.344 | 30 | 0.256 | 61 | 0.215 | 59 | 0.175 | 60 | 0.133 | 36 | 0.081 |
2006年 | 43 | 0.403 | 32 | 0.314 | 50 | 0.274 | 66 | 0.231 | 57 | 0.184 | 38 | 0.135 |
2009年 | 48 | 0.464 | 24 | 0.363 | 55 | 0.310 | 56 | 0.258 | 60 | 0.210 | 43 | 0.156 |
[1] | 崔巍. 城市的协调发展与经营手段[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5,26(4):72~76. |
[2] | Doxiadis C A.Ekistic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human settlements[M]. Athens: Athens Publishing Center, 1968. |
[3] | Howard E.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M] . London: Faber and Faber, 1946. |
[4] | Geddes P.Cities in evolu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town planning movement and the study of civicism[M] .New York: Howard Ferug, 1915. |
[5] | Doxiadis C A.Ecology and Ekistics[M] . Athens: Elek Boods Ltd, 1977. |
[6] | Mcharg I L.Design with nature[M] . New York : Natural History Press, 1969. |
[7] | Yanitsky O.Social problems of man′s environment[M] . Moscow: Nauka,1987. |
[8] | Register R.Ecocity berkeley[M]. Berkeley: North Atlantic Books, 1987. |
[9] | 祁新华,程煜,陈烈,等.国外人居环境研究回顾与展望[J].世界地理研究,2007,16(2):17~24. |
[10] | 刘颂,刘滨谊.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1999,(5):35~37. |
[11] | 陈浮,陈海燕,朱振华,等.城市人居环境与满意度评价研究[J].人文地理,2000,15(4):20~23. |
[12] | 李雪铭,姜斌,杨波.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2,12(6) : 129~131. |
[13] | 叶长盛,董玉祥.广州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价[J].热带地理,2003,23(1):59~66. |
[14] | 李娜,夏永久.兰州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J].城市问题,2006,132(4):42~46. |
[15] | 宁越敏,查志强.大都市人居环境评价和优化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城市规划,1999,23(6):15~21. |
[16] | 李王鸣,叶信岳.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以杭州城市为例[J].经济地理,1999,19(2):38~43. |
[17] | 徐瑞祥,蔡龙,张侠,等.南京市区人居环境质量评价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3,18(2):77~81. |
[18] | 张仁开. 长沙城市人居环境现状评价[J].城市问题,2004,118(2):39~41. |
[19] | 刘旺,张文忠,刘长岐.北京城市内部人居环境评价及对居住区建设的启示[J].华中建筑,2004,(1):2~3. |
[20] | 胡和兵,林逢春.安徽省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与分析[J].现代城市研究,2005,(10):52~56. |
[21] | 刘钦普,林振山,冯年华.江苏城市人居环境空间差异定量评价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5):30~33. |
[22] | 朱丽,张仁陟.甘肃省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与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8,(6):193~195. |
[23] | 叶超,许武成,张立立.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四川省城市人居环境评价[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24(2):62~65. |
[24] | 段学军,田方.基于人居环境适宜性的市域人口增长调控分区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地理科学2010,30(1):45~52. |
[25] | 张文新,王蓉.中国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水平现状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7,14(2):115~120. |
[26] | 张云彬,吴伟,刘勇.中国城市人居环境的综合水平评价与区域分异[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0, 29(5):623~628. |
[27] | 李雪铭,李明.基于体现人自我实现需要的中国主要城市人居环境评价分析[J].地理科学,2008,28(6):742~747. |
[28] | 李雪铭. 大连城市人居环境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
[29] | Malkina Irina Q.Integrated assessment models and response function models:pros and con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ices design[J].Ecological Indicators,2002,(2):93-108. |
[30] | 叶依广,周耀平.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刍议[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39~42. |
[31] | Krajnc D,Clavic P.A model for integrated assessmen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2005,43(2):189-508. |
[32] | 张智,魏忠庆.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体系的研究及应用[J].生态环境,2006,15(1):198~201. |
[33] | 熊鹰,曾光明,董力三,等.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不确定性定量评价—以长沙市为例[J].地理学报,2007,62(4):397~406. |
[34] | 黄正文,张斌.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评价[J].环境保护,2008,14(7B):33~36. |
[35] | 郭显光. 改进的熵值法及其在经济效益评价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12):98~102. |
[36] | 乔家君. 改进的熵值法在河南省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中的应用[J].资源科学,2004,26(1):113~119. |
[37] | 欧向军,甄峰,秦永东,等.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及其理想动力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 地理研究,2008,28(5):993~1002. |
[38] | 国家统计局.中国城市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04,2007,2010. |
[39] | 韩增林,刘天宝.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城市化质量特征及空间差异分析[J].地理研究,2010,28(6): 1508~1515. |
[40] | 李雪铭,张春花,张馨,等.城市化与城市人居环境关系的定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4, 14(1):91~96. |
[41] |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M/OL].,2007-10-28. |
[1] | 湛东升, 虞晓芬, 吴倩倩, 金浩然, 张文忠. 中国租赁住房发展的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J]. 地理科学, 2020, 40(12): 1990-1999. |
[2] | 刘本城, 房艳刚. 辽中南城市群农业多功能演变特征与地域模式[J]. 地理科学, 2020, 40(10): 1720-1730. |
[3] | 吕拉昌, 廖倩, 黄茹. 基于期刊论文的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知识专业化研究[J]. 地理科学, 2018, 38(8): 1245-1255. |
[4] | 刘世薇, 张平宇, 宋凤斌, 潘晓卉, 温鑫. 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价[J]. 地理科学, 2018, 38(7): 1051-1060. |
[5] | 胡宇娜, 梅林, 陈妍. 中国三大旅游行业效率时空差异分析[J]. 地理科学, 2017, 37(3): 386-393. |
[6] | 周侃. 中国环境污染的时空差异与集聚特征[J]. 地理科学, 2016, 36(7): 989-997. |
[7] | 宋焱, 徐颂军, 刘贤赵, 张勇, 邱鹏华, 牛安逸, 许观嫦. 南沙红树林湿地公园水环境质量时空差异分析——基于改进后倍斜率聚类分析的视角[J]. 地理科学, 2016, 36(2): 303-311. |
[8] | 甘静, 郭付友, 陈才, 刘继生, 李正. 2000年以来东北地区城市化空间分异的时空演变分析[J]. 地理科学, 2015, 35(5): 565-574. |
[9] | 谷永泉, 杨俊, 冯晓琳, 李闯, 李雪铭. 中国典型旅游城市人居环境适宜度空间分异研究[J]. 地理科学, 2015, 35(4): 410-418. |
[10] | 赵宏波, 马延吉, 苗长虹. 基于熵值-突变级数法的国家战略经济区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及障碍因子——以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为例[J]. 地理科学, 2015, 35(12): 1525-1532. |
[11] | 黄永斌, 董锁成, 白永平, 李俊, 毛琦梁. 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紧凑度时空演变特征研究[J]. 地理科学, 2014, 34(5): 531-538. |
[12] | 王聪, 曹有挥, 姚士谋, 刘可文, 王丽.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全球化进程的时空差异分析——基于两省一市的实证研究[J]. 地理科学, 2013, 33(7): 779-788. |
[13] | 狄乾斌, 刘欣欣, 曹可.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及其动态变化研究[J]. 地理科学, 2013, 33(12): 1413-1420. |
[14] | 王富喜, 毛爱华, 李赫龙, 贾明璐. 基于熵值法的山东省城镇化质量测度及空间差异分析[J]. 地理科学, 2013, 33(11): 1323-1329. |
[15] | 肖洪, 林晓玲, 高立冬, 代翔宇, 贺新光, 陈碧云, 张锡兴, 赵暕, 田怀玉. 湘江中下游肾综合征出血热传播风险预测和环境危险因素分析[J]. 地理科学, 2013, 33(1): 123-128. |
|